登陆注册
5992200000016

第16章 南怀瑾的精彩演讲评析(4)

如果真正叫“事业”。有些同学常问我,中国文化“事业”两个字出处在什么地方?是我们文化里头很早的一部书叫《易经》,讲八卦、阴阳。《易经》里面,孔子解释过这个“事业”。什么叫事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个话我演讲上课讲了很多次了,一个人一辈子做的事,“举”就是举动、行为,要做的事业;“措之天下之民”,使老百姓人民社会得到利益,得到安定,这个叫做事业。不是说你做生意,开个公司,就是我的事业,以文化逻辑来讲,你讲错了。

所以,根据这个话来讲事业,事业太难了。譬如中国人有一个人做了大事业——大禹治水,因为他出来把中国的水利治好了,奠定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基础,使我们国家稳定发展了几千年,就是靠水利的发展。大禹真做了事业。尧、舜、禹这三代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至少到现在乃至到未来,都没有办法否定。

所以上次我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演讲,说到大禹的功业是建立了会计制度。你们讲会计事业以为是西方来的,不是的,中国几千年前就有。大禹治水以后,召集天下的诸侯在浙江绍兴的茅山,会稽天下,做了个总结统计,把国家治理好,水利搞好了,把国家分为九州,因此茅山改名为“会稽山”,“会稽”就是“会计”,大禹最后死在会稽山。

那么,讲到这次和张院长商定的这个小题目,讲到企业、实业、事业。中国的实业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满清末年。那个时候讲实业,有个口号叫“实业救国”,4个字,什么人提出来的?江苏南通张謇,是清朝最后一个状元。所以这一带在那时就注重实业的影响。因为中国受鸦片战争以后种种的破坏,发现外国“船坚炮利”,武器厉害,轮船坚固,我们用的是木船,火炮也不行,那个时候还没有飞机呢,我们这个东方的大国被人家搞得已经吃不住了!鸦片战争以来,有西方的侵略,日本的侵略,这个日子很不好过的,打得一塌糊涂。那么大家反省,等于现在人要开放发展,所以先提倡实业。那个时候的实业家是先做纺织厂——这个纺织实业你们大家要注意研究了,纺织业与西方文化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系,现在我们的纺织业在国际上还跟不上,古代实际上是我们领先的。

把话拉回来,否则又要讲实业的历史了。回到我们这二三十年的发展。讲起这个,我就想起来告诉大家,我希望你们在座的老板们去买一本书,香港的中华书局出了一本书,叫做《中国十大帮商》,我看了很惊讶,咦!这个香港中华书局做了件了不起的事,这本书值得你们诸位参考。

【评述】

2007年7月20日,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邀请,南怀瑾在太湖大学堂为光华学子作了一场生动的讲座。讲座主要围绕着新旧文化企业家的反思展开,着重讨论了企业、实业、事业的不同。在这一演讲中,他以繁简字区别为插入点,在生动诙谐的故事中讲到,中国文化基础在文学,文学基础在文字。南怀瑾认为,做一番事业要有远大的目标,对国家社会有五十年、一百年以上的贡献,并断定五十年、一百年后这个社会国家的发展,这才叫“企业”;“实业”即做实际的事。“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举”是要做的事业,“措之天下之民”,这个事业使老百姓人民社会得到利益,得到安定,只有达到这个程度才能叫做“事业”。南怀瑾在最后向大家推荐了一部书——《中国十大帮商》,肯定了这本书的益处。

南怀瑾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商业经验的人,对于商业人士背后的事业动机有着深刻的洞察,企业按照发展动机不同,进行分类,这在经济学领域还是很少见到的。按照儒家智慧“内圣而外王”的修身和治学理念,从办企业的内在动机来分类企业也许是最东方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背后实际上是企业领导团队的心地和眼界。抱定“做事业就是为了赚点钱,买大房子,娶美女”的动机去创业,与“活着就为改变世界”的人生理想去创业,二者在起点之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前者可能只发展成为一个只利于己的小商人,而后者却能够变成改变历史的企业。成就动机其实就是企业的文化基因,狗尾草和云杉之间,基因不同,生长的形态也就完全不同了。南怀瑾演讲的立意高度也就显而易见了。

第八节中国文化与生命科学(2008年)

本来准备晚饭后大家随便谈天,现在你们又问中国文化修身养性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三家,各有三句话需要了解的,就是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叫“存心养性”,道家说“修心炼性”。实际上,这就是生命的大科学。

《大学》里头有几句话,你们大概都会背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原则。中国自古的传统文化,6岁入小学,18岁已成为成年人了,便进入大学。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所谓大人,就是成年人的意思,成年人的第一课,先要认知生命心性的基本修养。所谓“明明德”,就是明白心性问题。这个德字,“德者得也”,得到生命本有的学问,这属于内学,也叫内圣之学。

儒家所谓的圣人,在道家老庄的讲法叫真人,你听这个名称就可以知道,一个人成年以后没有真正修养心性,都是不够成熟的,就不足以称为成年人。以真人这个名称来说,必须要有真正心性的修养,认得那个生命根本。道家所说的真人就是神仙,超乎一般平庸的人了。换句话说,没有明白自己生命根源的心性以前,都是行尸走肉的凡人,也就是假象的人而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在说明“内圣”以后,才可以起大机大用之“外王”。这个“王”字,“王者用也”,上至帝王,下至贩夫走卒,不过是职务的不同,其实都是启动心性外用的行为。所以“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样才是一个完成圆满人格的人,也可以叫他是圣人或真人了。

那么怎么修养呢?我背给你们听,这里头有7个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你看“知止而后有定”,第一个是知性的问题。“知”,就是每个人生来能知之自性的功用,学佛学道,成仙成佛,第一步也都先要知道“知止而后有定”。譬如我们大家现在坐在这里,都知道自己坐在这里吗?这个能知之自性是什么呢?这个能知之自性,不在脑里头,也不在身上,是与身心内外都相通的。但现在西方医学与科学,都认为能知之自性是生理的、唯物的,归之于脑的作用,其实脑不过是身识的一个总汇。这个问题要详细研究,是很深刻、很广泛的,不是一两个钟头能讲得清楚的。我们中国文化讲本体是心物一元的,知性不在脑,是通过脑而起作用,这个要特别注意。

再说我们的思想、身体要怎么定呢?平常人的知性,是跳跃、散乱、昏昧不定的,但是又必须要以知性的宁静、清明,把散乱、昏昧去掉,专一在清明的境界上,这才叫做“知止”。知止了以后再进一层才是定。佛教进来中国以后,把大小乘修行的一个要点叫“禅定”。“禅”是梵文的翻音,“定”是借用《大学》“知止而后有定”这个“定”字来的。

这个“知止而后有定”的境界,渐渐会进入一种安详、静谧的状态,这叫做“静”。到了静的境界以后,再复进入非常安宁、舒适、轻灵的境界,这叫做“安”;借用佛学特别的名词,叫它是“轻安”。再由轻安、清明,不散乱、不昏昧,非常接近洁净的境界,就会发起“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慧力,这叫做“虑”。

这个“虑”的意思,不是思想考虑的虑,是在定静安适的境界里,自性产生的智能功能,不同于平常散乱、昏昧的思想,它是上面所说的“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智慧境界,这两句名言出自曾子的学生子思所著的《中庸》,就是对于“安而后能虑”的诠释。我们现在借用佛学的名辞来说明这个“虑”字的内涵,就是“般若”的境界,中文可翻译为慧智。它不同于一般的聪明,我们现在用的思想学问都是聪明所生,不是慧智,慧智跟聪明大有差别。透过这个慧智,然后彻底明白生命自性的根源,在《大学》就叫做“虑而后能得”。得个什么?得个生命本有智能功能的大机大用,这才叫做“明明德”。

换句话说,我们这个生命,思想像陀螺一样在转,佛法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弹指之间,思想有九百六十转,这是生命中认知的大科学。比方我们写一篇文章,或写一个字,那里头不知有多少思想在转动啊!你给情人写一封信,“亲爱的,我爱你……”这一念之间的思想情绪已经从国外转起,转到中国了。像人们谈情也好,讲话也好,思想转动得很厉害,极不稳定。注意哦!比如我们说一个“现在”,这句话是一个思想,是一个念头在动,这是“想”不是“思”。当说个“现在”,里头早已经想到下面要说的另一句话,不止几百转了,这是很微细“思”的作用。因此要随时知止,把它定在那里,像陀螺一样虽在转动,其实陀螺中心点都在本位。所以说“知止而后有定”,这是第一步啊!

“定而后能静”,什么叫静?这里头牵涉到物理科学。宇宙的功能究竟是动还是静,都是个大问题。世界上万物的生命没有真正的静止,生理、物理的世界都在动。轻度的动,慢慢的动,看起来是安静的,这是假的静,不是真的静。譬如前两天的地震,本来地球内部都在变动,不过现在因为地球内部的物理变化,地和风(气)、水、火中间起大冲突,有大的震动,我们才明显感觉到震动。其实有很多的震动,我们是感觉不到的,而有些其他的生物,反而比我们更能感受得到。

如何才能做到“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呢?最重要的就是要能“知止”,真正认知一个能使它安静下来的作用,才能做到所谓的大静、大定了,那就要牵涉到哲学上的本体论,现在只能大略带过。所以大学之道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须从知、止、定、静、安、虑、得的内圣的静养开始,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教化的传统。

【评述】

2008年5月27日,南怀瑾应邀在太湖大学堂为欧美同学会开设了一场有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专题讲座。期间,他着重提出中国文化与生命科学的区别和联系,指出中国文化儒释道的“明心见性”、“存心养性”,“修心炼性”即为生命的大科学。一言蔽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明白心性,“德”就是生命本有学问。怎么修“德”呢?南怀瑾提出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千年文学,南师信手拈来,引文行云流水,谈吐气质非凡,他认为大智慧就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这就是佛教中的“般若”境界,也就是中文翻译的慧智。万事万物都在于动,这是物理哲学;一弹指间思维九百六十转,这是生命认知的大科学。只有“知止”才能做到大静,从而才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南怀瑾不断向国学人士和企业家推介生命科学和心性的修为,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后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在,人们要修心启智,发掘内心的力量。经济发展的未来在于满足人心的欲求,非物质形态的逻辑思维是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缺乏先进制造设备的中国和印度,在工业文明年代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欧洲。但知识文明年代的商业竞争,已经不是先进制造设备。印度在逻辑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软件产业,迅速跃为世界第二。这和印度的非物质性思维传统相关,佛教义理在非物质领域开始重新焕发光彩。

未来的人类通过思维去创造和体验财富,现在看来有很多的科幻特征,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人类的肉体无法突破数万光年这样的距离,但是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帮助人们去体验跨越时空的体验,人类对于梦境的研究也已经获得了可喜的进展,自主控制的梦境技术实际上能够让人成为梦境中真正的上帝。未来人类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就是体验世界,借助软件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人类的肉体即使什么地方也没有去,也能够体味只有佛主才能体验到的无界的知觉。人活一世却能体验无数人生。而这些未来的生活方式,正是佛学和中国禅宗等教义中所描绘的悟道场景。未来就在这里,至于企业家如何去适应时代变化,则是自己的事了。南怀瑾对于生命科学的描述,实际上就已经跨越了时空,他描述了未来数千年数万年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实际上在教导我们获取属于未来的信息。这也许就是东方智慧的精华所在。

第九节什么是真正的学问

思跟想是这么两个东西,而我们平常的思想被情绪所左右,情绪又是什么呢?什么叫情呢?中国文化里头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种叫七情,六欲是唐代以后加入的,这个是佛家的文化,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个叫六欲。那么思想呢?我们这个时代知识混乱,人的年纪愈大,思想愈乱,情绪也愈不稳定,一般讲学问啊、修养啊,就是讲怎么样解脱这些思想束缚,把捆住自己的绳子解开,脱离情绪的困扰;在佛学叫做解脱,解脱情绪思想烦恼,恢复到心性的本来的清净和平,这是中国文化修养的功夫,这就叫学问,不叫做知识了。

同类推荐
  • 做人要有原则 做事要有方法

    做人要有原则 做事要有方法

    人生在世,无外乎做两件事:做人、做事。这两件事需要我们穷尽一生来学习和领悟,努力做到:做人有原则,做事有方法。若原则不倒,心诚者,人亦诚而应之;若方法得当,志远者,则千百事可为。
  • 业绩才是硬道理

    业绩才是硬道理

    在市场的大草原上,胜者永远是竞争力强的狼。在“弱肉强食”的动物界,狼族的竞争尤其强烈。狼不但要面对与其他动物种类之间的竞争,而且还要面对狼群之间的激烈竞争。
  • 忠诚至上 责任第一

    忠诚至上 责任第一

    忠诚与责任是成就优秀人才的两项重要的职业基准。本书为追求优秀和成功的企业及个人而写,详细阐述了忠诚与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忠诚负责的人。和力著的《忠诚至上 责任第一》是造就优秀企业和优秀员工的行动指南,也是人自我成长与进步的上佳读本。
  • 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是一种人生智慧的高度浓缩。可以说生活中处处讲宽容、需要宽容。懂得宽容的人是智慧的人,善于宽容的人是会做人的表现。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容他人、荣他事、荣自己,人生也就达到了一个高度,达到了一个境界。本书从做人、立世、处事、交友、婚恋以及工作和学习等几大方面展示宽容的品质和美德,让我们在美德的熏陶中提升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懂得宽容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宽容,犹如水一样,以自己的无形宽容一切的有形。
  •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职场上有这样一种新族群,他们随着大潮读书,求职,进入大城市,在人生关键的十年里,不愿错过每次机遇,就像一群候鸟,努力跟上每次冷暖迁徙,一刻不停往前飞。然而不知不觉中,许多人已经迷了路,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方法,也找不到动力。慢慢地,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能做多好,不断奔波漂泊,到头来,成熟的只是外表,内心依然焦躁。在本书中,刘同认为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一个“关键十年”,并根据自己的生涯轨迹,提出“3232”法则,将“关键十年”分为四个阶段,即人生规划期(3年);适应调整期(2年);职场炼狱期(3年);自我突破期(2年)。并从四个阶段中选取50余个绕不过去的难题困惑,一一作答。“3232”法则关注的是对人生、事业与职场的思考,而非在一份具体工作上花费时间的多少。所以,只要愿意思考,并付出行动,开始得越早,你就会成长得越快。
热门推荐
  • 狐狸变作公子身

    狐狸变作公子身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想当侠女浪迹天涯却被风骚侯爷抓去当厨子。说好的快意恩仇呢?算了,东方晓表示:侯爷的吃货事业还要靠她撑起来。
  • 陆先生世界第一甜

    陆先生世界第一甜

    【已完结】亲眼目睹男友劈腿闺蜜,她果断让男友变成前男友,并闪婚年轻俊朗的亿万富豪。人前,他是光彩熠熠的豪门阔少,最有前途的青年才俊。人后,他是五好老公:文能上厅堂、武能下厨房。她不满抗议:“今晚你睡沙发,我睡床。”“……”
  • 呆萌农女爱种田

    呆萌农女爱种田

    她曾经是商界的风云传奇人物,却被最亲的人谋害,心灰意冷报仇身死,睁眼却到了这个穷的叮当响的村子,好在除了穷之外,这里的人都很淳朴相亲相爱的家人,满山的,宝贝,既来之则安之,带着全村人发家致富,成就第一村的美名,只是这是哪里来的将军,一直赖着是怎么回事啊,她还要发展商业帝国呢,可以离远点吗?
  • 现代诸神

    现代诸神

    今年,集权力、财富、力量于一身的人在太平洋最深的海沟里被处决了,在死前说出了震惊世界的一句话,“新时代已经开始了,这会是诸神的黎明还是黄昏?” 今年,集怂、蠢、衰于一身的穆航做出了一个选择,打开了自己的新世界大门,进入了神的领域。 神明难道只是存在于传说中吗?不,神明真实存在过,从我们觉醒的神力就可以证明。 人皇伏羲、日神羲和、月神常曦……这些古神都是存在过的,但是他们绝对不能回来,所以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弑神!
  •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是著名法制作家丁一鹤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是“解密中国大案”系列图书的第三部,通过对一系列大案要案幕后真相的解密,给社会以警示。《欲壑难填》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联合鼎力推荐。
  • 杀手妃:妖孽殿下别太坏

    杀手妃:妖孽殿下别太坏

    21世纪,残忍、冷漠的杀手,水若影,一朝穿越,成了有名的灵术废柴,廉初歌。他说,廉初歌我不怕你堕魔,我只怕你为神。若你堕魔,记得我把我一并带走。他一袭红衣,风华绝代,睥睨天下的皇者之气,却不想最后竟然爱上了自己游戏中的人物……狗血版文案:她为了他斩了三千青丝,断了三生石。他为了她,一夜间白了青丝,白了睫眉,他要用血红的曼珠沙华铺成一条血路,他要让她目之所及,皆是亡灵之渡……(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又是一年落芬华

    又是一年落芬华

    那时别过留朝花,此去今年待芬华。瑞瑞合上设计稿,面向窗外,呆呆地看向窗外的景色。而小兜停下了在笔记本上写写弄弄,也同时望向店外,那年风起,一片芬芳落满地。小兜很喜欢这句:“两情若是久相识,又岂在朝朝暮暮。你若不憧憬,又何必踟躇。”也许,这是一个爱情篇章,但又是一个“故事”,希望大家能珍重这里的每一个人,或许,他或她就在你的身边。瑞瑞和小兜,这两条不自觉交叉的平行线,总在给大家带来延伸的意外或者惊喜。只是期望,还能拾起那时的芬华。此文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城市中奋斗并且有爱的历程,挥洒了青春,掉落过芬华,从初识相知到成熟豁达,反映了大世界中,小生活的状态,其乐融融。
  • 龙语人

    龙语人

    龙族火龙王与金龙王之子,赤麟,由于龙族族规的原因,只能独自一龙在世间成长。然后,赤麟便在某火山里过了几百年整日睡觉的平淡生活。偶尔抬手弄死一些误闯入他家里的人类,便是赤麟为数不多的消遣……直到有一天,有一个自称为“女巫”的人类凭空出现在他的眼前,对他说了一句话。“我觉得你应该去抓个公主,这比较符合你龙族的身份。”赤麟想了想觉得这人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巨龙,女巫,公主,和平凡的人类少年一起,在这神奇世界中的旅行便开始了…… 如果您看本书觉得还算可以的话,作者在此厚颜求一下推荐票,这对我们真的很重要 在下在此感激不尽!!
  • 六月莲潭三尺深

    六月莲潭三尺深

    是否初见可经流年。————————【卑微作者当场下跪: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只能达到周更的要求所以没有签约,见谅!】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