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7900000009

第9章 贾瑞很假 崇祯很真(3)

有人说崇祯即位之时,明朝已是内忧外患,山河冷落,烽烟四起。而他也没有帝王之才,性格复杂多变,在处理阉党之时,他决事果断,雷厉风行。但他也有优柔寡断、多疑多虑的毛病,在诸多国家大事上迟迟拿不定主意,尤其在“先攘外亦或先安内”之事上,一直不能定夺,导致外忧内患更甚。他知人善任,如袁崇焕、杨嗣昌、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等文武全才,崇祯重用他们之时,优待有加,甚至言听计从。可是一旦心生罅隙,便严酷无情,残忍杀戮,导致用人不专,出现崇祯朝五十相的可笑局面。正如有学者所言“在思宗身上,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确实如此,在除掉魏忠贤时,崇祯表现得极为机智,可是在处理袁崇焕一事时,他表现得相当愚蠢。他既怜悯黎民疾苦,常下诏罪己,同时又搜刮民膏,加派无度;他励精图治,事必躬亲,欲为中兴之主,但求治心切,责臣太骤,杀臣更狠,以致人心恐慌,言路断绝。

《明史》评价思宗:“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场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岂非气数使然哉。迨至大命有归,妖氛尽扫,而帝得加谥建陵,典礼优厚。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

谈迁的《国榷》称:“先帝(崇祯)之患,在于好名而不根于实,名爱民而适痡之,名听言而适拒之,名亟才而适市之;聪于始,愎于终,视举朝无一人足任者,柄托奄尹,自贻伊戚,非淫虐,非昏懦,而卒与桀、纣、秦、隋、平、献、恭、昭并日而语也,可胜痛哉!”

历史学家孟森说:“思宗而在万历以前,非亡国之君;在天启之后,则必亡而已矣!”。思宗虽有心为治,却无治国良方,以致酿成亡国悲剧,未必无过。孟森也说思宗“苛察自用,无知人之明”、“不知恤民”。思宗用人不彰、疑心过重、驭下太严,史称“崇祯五十相”(在位十七年,更换五十位内阁大学士、首辅),却加速了明王朝的覆亡。

锁绿山人在《明亡述略》中评价崇祯:“庄烈帝勇于求治,自异此前亡国之君。然承神宗、熹宗之失德,又好自用,无知人之识。君子修身齐家,宜防好恶之癖,而况平天下乎?虽当时无流贼之蹂躏海内,而明之亡也决矣。”

明人张岱在《石匮书》曰:“古来亡国之君不一,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穷兵黩武亡者。嗟我先帝,焦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乃竟以萑苻剧贼,遂至殒身!凡我士民,思及甲申三月之事,未有不痛心呕血,思与我先帝同日死之之为愈也。”

由以上可以看出,崇祯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的明君。他自缢身亡,只是一个悲剧史实。他口中的空谈和亡国之臣,到了满清统治者手上,却大都成为中兴之臣。这里面的症结到底为何?恐怕要从崇祯自身去寻找答案。崇祯杀大臣,换内阁,一意孤行,最终走上不归路。他在前期铲除专权宦官,后期却又重用宦官;中清人反间计,冤杀袁崇焕,毁了大明王朝的防御长城。临死之时,作为一国之君,仍将这场灭国灾难归咎于手下的文臣武将,至死不悟,说明其性格真是执拗之极。崇祯最终没有选择苟活于世,而是自缢身亡,这种悲壮的死亡方式,给自己和王朝留下最后的体面和尊严,只能算死得其所。

让我们再来看书中,作书人所写贾瑞的最后一句台词:

让我拿了镜子再走。(庚辰本有双行夹批:可怜!大众齐来看此。蒙侧批:这是作书者之立意,要写情种,故于此试一深写之。在贾瑞则是求仁而得仁,未尝不含笑九泉,虽死亦不解脱者,悲矣!)

批文“在贾瑞则是求仁而得仁,未尝不含笑九泉”,正是对崇祯“自缢身亡,死得其所”的影射。而从前面所引用的史料不难看出,亡国之君崇祯,确实是一个被普遍同情的皇帝。就连李自成在《登极诏》中也说:“君非甚(门音)(崇祯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炀灶恒多(孤立于上,而受到奸臣的蒙蔽);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这些评价,对崇祯来说,正如批书人所写:求仁而得仁,未尝不含笑九泉。

弄明白贾瑞的扮演者是崇祯皇帝之后,这时再来看戏中贾瑞的出场,便更觉作书人布局的高深和精妙。

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学堂,起嫌疑顽童闹学堂》中,作书人写道,因贾家义学主管贾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将学中之事,交与孙子贾瑞暂且管理。谁想宝玉好友秦钟因与同窗香怜眉来眼去,被金荣龌龊讽骂,三人遂发生矛盾,秦钟与香怜去贾瑞跟前告状,贾瑞袒护金荣,引起贾蓉堂弟贾蔷的不满,用计挑唆宝玉跟班茗烟进来打金荣,继而引发了一场群殴,场面甚是热闹好看。这时宝玉的大仆人李贵,也就是宝玉奶妈的儿子,在外听得动静,进门调停,他说了几句:

“……这都是瑞大爷的不是,太爷不在这里,你老人家就是这学里的头脑了,众人看着行事。众人有了不是,该打的打,该罚的罚,如何等闹到这步田地不管?”

贾瑞道:

“我吆喝着都不听。”

李贵笑道:

“不怕你老人家恼我,素日你老人家到底有些不正经,所以这些兄弟才不听。”

贾瑞怕闹大了,自己也不干净,只想暂息此事,悄悄劝金荣道:

“俗语说的好,‘杀人不过头点地’。你既惹出事来,少不得下点气儿,磕个头就完事了。”

金荣这个人物只在此处出现。作书人写他,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写顽童闹学堂的插曲,虽说打斗场面有趣至极,仍是为他要隐写的史实做引。打斗之中,宝玉的小厮茗烟,年轻不谙世事,被贾蓉挑唆,便一头进来找金荣,也不叫金相公了,只说“姓金的,你是什么东西!”每每读书至此,都忍不住掩卷深思。深受后金也就是满清恩典的曹家,后嗣如何斗胆包天,敢写出这种话来呢?这是题外之言,仍回正文,作书人继续写道:

这里茗烟先一把揪住金荣,问道:

“……你是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书中此处没有批语,按照作书人与批书人的习惯,试着批上一条:你是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明大爷!

贾瑞忙吆喝:

“茗烟不得撒野!”

此处再学着批书人批上一句:明烟不得撒野!

作书人喜欢玩谐音游戏。茗字谐明;金,可以指以前的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满清。晚明时期,政治局面混乱,朱明王朝的统治者崇祯,既有远忧满清狼子野心,又有近患大顺军风生水起。有史料记载,崇祯十五年,也就是1642年,明朝局势已经衰败至极。崇祯最信任最喜欢最重用的洪承畴松山战败,被清俘获,后投降清廷。至此,崇祯便下定决心,想和满清议和,然后先专心对付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他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明白,朝廷根本没有能力内外交战,也暗中怂恿崇祯筹划讲和之事。朝中其他大臣听到此种风声,如何能忍受,都纷纷上奏,反对朝廷与清和议。爱面子的崇祯只得矢口否认,一再承诺说根本没有议和的打算。据说崇祯每次亲笔写手诏给陈新甲,都会郑重警诫他:这是天大机密,千万不可泄露而让群臣知道了。可惜世上没有包得住火的纸。1642年八月,崇祯派亲信送一道亲笔诏书与陈新甲,再次催他尽快设法和满清议和。不巧的是,陈新甲外出不在家中,送信之人便将密诏留在陈家的书桌上。陈新甲的家僮误以为这密诏只是普通的《塘报》(各省派员在京所抄录的一般性上谕与奏章),不等陈新甲回家,就拿出去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这样一来,崇祯与满清议和的天大秘密便暴露了。群臣拿到证据,立刻纷上奏章反对。铁证如山,崇祯实在无法抵赖,老羞成怒,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只得迅速下旨:以流寇破城害死皇帝的亲藩、兵部尚书应负全责的理由,将陈新甲着即斩决。

这是一段史实。

戏中贾瑞见秦钟和香怜来告金荣的状,心中便不自在起来,不好呵斥秦钟,却拿着香怜作法,着实抢白了几句,作书人笔下,就有贾瑞暗中联合金荣欺压秦钟之意。

当时李贵笑着说了一段话:

不怕你老人家恼我,素日你老人家到底有些不正经,所以这些兄弟才不听。就闹到太爷跟前去,连你老人家也脱不过的。还不快做主意撕罗开了罢。

作书人写的这段话,很明显是在嘲讽崇祯当年“借虏平寇”的政见。作书人手中的笔,在书中写的每一个字,都有深意。正如批书人所说,一字不可删,一字不可改。

解明贾瑞的扮演者是崇祯,深受正读误解的看官可能会说,这还只是索隐和探佚,并不能令人完全信服。确实如此,继续来看书中贾瑞的人际关系。在贾府舞台之上,贾瑞的短暂演出之中,与他有过直接关系的角色,是王熙凤。而与他并无直接关系,作书人却一再暗示有重大干系之人,是秦可卿。贾瑞死后一年,作书人亦安排可卿莫名离世,随后其弟秦鲸卿也奔赴黄泉。秦可卿的扮演者会是谁呢?此人与贾瑞的扮演者崇祯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同类推荐
  • 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

    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

    《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在查阅了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和进行了大量实地的考察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论证了正面战场文学的客观性、丰富性与重要性。书书视角独特,选题新颖,引证的材料以往现代文学研究几乎未曾涉猎过。
  • 郑振铎散文选集

    郑振铎散文选集

    《郑振铎散文选集》收录了《从“轧”米到“踏”米》、《金梁桥外月如霜》等作品。
  • 两个人的房间:一部回忆录

    两个人的房间:一部回忆录

    在我们生活中的某一时刻,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毁灭性的折磨,最终都能接受我们失去的东西。无论事情如何发生,结果都是一样,我们被独自留下,孤单一人,想着我们本能做些什么,我们怎么才能重获平和。这是艾贝尔自述的故事,他寻求平和的经历和之后的奇迹就证明,爱和希望可以持久,无论挣扎和悲剧怎样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微因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还曾是新月社的诗人。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本书收录了林微因一生的经典作品,分为文学和建筑两部分,文学部分收集了林徽因所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及与友人的部分书信;建筑部分则收录了林微因在建筑领域昕发表过的一些精彩文章。
  • 蒲柏诗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蒲柏诗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本书通过对蒲柏诗歌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发现并揭示蒲柏诗歌中伦理思想的多层内涵并探讨其思想形成的传统、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主要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并结合精神分析法、社会历史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新批评等,对蒲柏早期作品《论批评》、《夺发记》和《温沙森林》,后期的伦理诗歌《人论》和《道德论》,以及大型仿英雄史诗《群愚史记》进行细读,阐释其从整体上体现出来的以“和谐”为基点,以“自然”、“理性”、“中庸”和“秩序”为核心观点的伦理思想体系。本书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界对于蒲柏作为英国重要诗人的忽略和疏漏,重新认识其诗歌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热门推荐
  • 垃圾手游系统

    垃圾手游系统

    玩着手游忽然手机爆炸,俗套的穿越之后,俗套的系统加身。这所谓的垃圾系统,跟传说中的系统一点不一样,无时无刻的在对白夕诉说。“亲爱的宿主,我是你爹,游戏愉快。”
  • 邪王追妻之王妃请拜堂

    邪王追妻之王妃请拜堂

    前世,替人和亲,竟是一条不归路。温柔软语,居然是一道催命符。踩着她凤家人的白骨上位?她定要血债血还!…………再次睁眼,她要活出另一番精彩。家人要护,仇人要诛,父兄死因要查。凤红羽表示,她真的很忙。某男却死缠不放!她放火,他添柴。她杀人,他递刀。她打劫,他放风。她走哪,他跟到哪儿!凤红羽腹诽,她上辈子绝对撬了他家祖坟!【关于誓言】某男:这辈子,他只想将那凤红羽拐上床榻。凤红羽:这辈子,她只想将那狗皮膏药男,踹飞到千里之外。【关于求娶】某男:天上下刀子雨,也要娶!凤红羽:彩礼千抬,红妆万里也不嫁!【关于拜堂】一身喜服的某男,独自一人站在喜堂上,正气得暴跳如雷:凤红羽,儿子都会撩妹了,你个死女人还不滚回来拜堂?(过程是复杂滴,结局是美好滴,1v1爽文,宠文)……………………推荐冉冉的完结旧文:《毒女戾妃》
  • 都市逆天魔主

    都市逆天魔主

    【热辣爽文】 夺舍不成反被夺,装逼不成反被装!既然我没死,那你们就得死!诸天武道,谁主沉浮?我为魔主,我自称王! 境界为炼身六境,通脉,命泉,神宫......
  • 动画文化学

    动画文化学

    本书首次从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动画影像的文脉,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动画作品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用优雅的笔触和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对动画影像背后的文化现象,诸如女性主义、种族问题、文化地理和文化传播形态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构筑起动画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诠释出动画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动画艺术保持鲜活的血液,是动画艺术创造奇葩的源泉,是动画产业振兴腾飞的翅膀。
  • 快穿神争

    快穿神争

    刚逃出牢笼的十七岁少女“意外”惨死,被迫游走于三千世界拯救光环失效的女主。。。。。“神经病啊要我当男配?!!”少女怒吼。从此少女走上了不断撩妹子的boss路线。小黑屋的某神咬牙切齿:“谁出的主意!谁出的主意!谁给她这个任务的?!!放开女主冲我来啊啊啊啊!”某病毒望天怀疑人生,当初怎么就删了女主副本选了boss副本啊啊啊啊!
  •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NBA万界主教

    NBA万界主教

    万界主教,传奇一生。PS: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 佛说持世陀罗尼经

    佛说持世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应作如是观

    应作如是观

    鱼骨婆婆原创微小说集。不定时更新,不会完结。
  • 三世皆倾城

    三世皆倾城

    新书《画令天下》已经开坑,敬请关注!她是青鸾的长公主,位尊人美,却频频遭人陷害。他是位高权重的凤凰太子,拥有美人千万,却独独钟爱她一人。她失去了前生的记忆,却换回了千古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