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3600000008

第8章 三字经(7)

昔仲尼[1],师项橐[2],古圣贤,尚勤学。

【注释】

[1]仲尼:孔子,姓孔名丘,春秋时代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2]项橐(tuó):春秋时期鲁国神童,七岁时教过孔子,十一岁死亡。

【译文】

从前的孔子是好学之人,当时鲁国有个神童,名叫项橐,孔子曾向他求教。像孔子这样的圣贤尚且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

【解读】

项橐,自幼无师自通,聪明过人。从小爱观察事物,遇事好打破砂锅问到底。见夏天电闪雷鸣,就问父亲:“为什么夏天闪电打雷?”父亲说:“老天爷打闪照明,打雷劈坏人和妖怪。”项橐反问:“那坏人和妖怪只夏天有,冬天没有吗?”问得父亲张口结舌。孔子周游列国时就听说过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孩子,打算会会这位神童。孔子坐着子路赶的马车,项橐站在路中不让路,地上还用小石头围了圈。孔子下车问他为什么不让路。项橐说:“是城躲马?还是马躲城?”孔子和弟子们也哑口无言,只好绕“城”而过。孔子的袍子在路上被棘子刮破了,一个弟子说:“此地棘子甚多,自幼长刺,大了更恶,实乃无用之材。”项橐也在其中,就问:“先生,什么是‘有用之材’?”孔子说:“诸木之中,唯四季长青之松柏最好。”项橐接着问:“松柏的确是有用之材,为什么松柏四季长青呢?”孔子说:“因为松柏木质硬,心红无孔。”项橐接着又问:“那为什么竹子心白有孔,也四季长青呢?”孔子无言以对。孔子一生曾经拜项橐学乐曲、拜郯子学礼仪,拜老子学人生哲学,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把学习放在崇高地位的人,定是虚心向人求教而不在乎自己的年龄、地位和身份的。

赵中令[1],读鲁论[2],彼既仕,学且勤。

【注释】

[1]赵中令:赵普,北宋初年宰相,官至中书令。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言论闻天下。[2]鲁论:书名,《论语》有三种版本,《鲁论》《齐论》《古论》,我们通常读的论语是《鲁论》。

【译文】

宋朝时赵中令赵普,官至中书令,长年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虽然他已当高官,但依旧勤奋好学。

【解读】

赵普当宰相的时候从《论语》中学习很多为臣之道,他能引经据典,处理政事也井井有条。但也有人攻击他只会读《论语》,赵普回答说:“我以半部《论语》辅助宋太祖得天下,以半部《论语》帮助宋太宗治天下。”留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

披[1]蒲[2]编,削竹简[3],彼无书,且知勉。

【注释】

[1]披:披开。[2]蒲:又叫草蒲,蒲编,指用草蒲编成书。西汉路温舒,家贫无钱买书。他把蒲草编成书,借书抄读。[3]竹简:把竹削成竹片,在竹简上写字。西汉公孙弘,在竹林中放猪时把青竹削成竹片,借书抄读。

【译文】

西汉时路温舒用蒲草抄《尚书》阅读,公孙弘把《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俩无钱买书,但还不忘勤奋,如此苦学。

【解读】

古人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创造环境也要读书,没有钱买就借书,借完了还要还给人家呢。所以就把草蒲编成书,用竹简刻成书,抄书、刻书以阅读。如今,书本、笔记本、电子书等已习以为常,学习的环境条件样样不缺,不好好读书真是没理由啊。

头悬梁[1],锥[2]刺股[3],彼不教[4],自勤苦。

【注释】

[1]梁:架于柱上端的屋梁。[2]锥:钻孔用的锐器。[3]股:大腿。[4]教:督促。

【译文】

汉朝孙敬常常刻苦读书,唯恐晚上打瞌睡,就用绳子把头发系在屋梁上。战国时苏秦用功读书,要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大腿来痛醒自己。

【解读】

汉朝孙敬就是太喜欢读书,不让一寸光阴虚度,苦学后成为当世的大儒。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曾与鬼谷子学纵横捭阖之术多年。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要想成为有学识的人,需要刻苦读书,当然不是提倡以伤害身体的方式来激发勤奋,而是提倡这种刻苦好学的精神,因为求知这事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学到,任何人替代不了。

如囊[1]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2]。

【注释】

[1]囊:装在袋子里,此处名词作动词用。[2]辍:中止、停止。

【译文】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照亮读书,孙康冬夜借助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家境贫苦,在艰苦条件下却能继续求学。

【解读】

《三字经》中选取了一夏一冬两个典型故事,意在告诉我们不论家境如何贫困,都不应当放弃学习,更不是放弃学习的理由和借口。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不停止追求知识的步伐,这种求学精神令人敬佩。现在我们有着舒适的环境,身在福中不知福,还不知珍惜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真是惭愧!

如负[1]薪,如挂角[2],身虽劳,犹苦卓。

【注释】

[1]负:背。[2]挂角:隋代李密替人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译文】

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为生,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的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书。他们每天干活虽然辛苦,但仍坚持读书。

【解读】

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计,还经常读书吟唱。他的妻子受不了他这样唱歌一样读书,熬了很久,终于要了一纸休书,另嫁他人。后来朱买臣得到皇帝赏识在当地做了太守,朱买臣请前妻和前妻的丈夫在太守府吃饭,不知他前妻是懊悔还是怨恨自杀身亡了。李密,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首领,他也是年少时点滴学习、积累学问,在历史上做出了一番事业。

苏老泉[1],二十七,始发愤[2],读书籍。

【注释】

[1]苏老泉:宋朝著名文学家苏洵,苏东坡的父亲。[2]始发愤:始,开始。才开始发愤学习。

【译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等到二十七岁时,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解读】

学习是需要从小循序渐进地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如没有很好的环境或错过了时机,还能不能学好并取得成就呢?答案是可以的,所谓大器晚成是也。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到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他的妻子也理解并支持他。他起步晚,但进步快,与长子苏轼和次子苏辙一起,史称为“三苏”。唐宋八大家里苏氏一家就占了三位,这就很了不起!

彼既老[1],犹[2]悔迟,尔[3]小生[4],宜早思。

【注释】

[1]既老:已经大了。老,指年龄已大。[2]犹:尚且。[3]尔:而你们。[4]小生:青少年。

【译文】

苏老泉年老虽有成就,还是后悔当初年轻时没有早早学习,而你们年纪轻轻,更应当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以自立。

【解读】

苏洵到二十七岁才省悟读书的重要性,后来仍然功成名就。可见,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起步都不晚。关键在于,是否意识到读书的意义所在,是否将意志付诸行动。

若梁灏[1],八十二,对大廷,魁[2]多士。

【注释】

[1]梁灏:宋朝人,一说他八十二岁才中状元,另说他二十三岁时登第。[2]魁:为首,第一。

【译文】

宋朝梁灏,八十二岁时才中状元,在朝廷大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解读】

梁灏,字太素,北宋郓州须城人,曾参加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初年的几次科举考试,都落了榜。后留居京城。曾进谏宋太宗选拔人才要注重治国治民的才能,不能单凭作诗赋词,未被采纳。雍熙二年,时年八十二岁的他考取状元,上朝进谏对答如流,受宋真宗的赏识。群臣参奏,也愿意请教梁灏作参议。

彼既成[1],众称异[2],尔小生,宜立志[3]。

【注释】

[1]既成:已获成功。[2]异:惊讶,惊奇。[3]宜立志:应该早立大志,用功读书。

【译文】

梁灏年纪这么大了尚且获得成功,大家都啧啧称奇,敬佩他好学不倦。我们现在还年轻,当早立定志向,用功努力,定能前途无量。

【解读】

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强者,首先应立定目标,然后努力朝着目标前进。努力学习,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没有什么力量比知识更强大而有力。

同类推荐
  •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全新典藏本)》为中国古代官方指定教科书,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于一身,为全世界最为盛行的国学启蒙经典。《论语》,为人处世的根本;《大学》,为人处世的总纲;《中庸》,为人处世的精髓。圣贤语录,四书精华,济世修身,必读典藏。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传世“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注释,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献。
  •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大学》将人的修身作为核心基础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治国平天下就应该以德为本。《中庸》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典籍,儒学,特别是理学,许多概念、命题出自《中庸》,《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将《大学》《中庸》整合编撰成了一本书《大学·中庸》,里面包含了很多先圣哲人的价值反思和体验,由此也向当代读者展示了他们卓越的思想表述才能,有着很好的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本书内容有四部分组成:原文、注释、译文、读解。注释简要明了,读解到位,对读者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孝道以“尊老、敬老、养老、送老”为基本内涵,《孝经》即是一部关于“孝道”的专著,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本书收录了《孝经》原文,以详细的注解及译文重现了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其严谨性,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本书对于延续与推广先贤圣哲的智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热门推荐
  • 后伦敦谈

    后伦敦谈

    这本于1885年出版的《后伦敦谈》可以被视为早期“后末世小说”的经典范例:在突然降临的灾难之后,伦敦人口骤减,乡间复归自然,少量的幸存者开始过上了一种准中世纪般的生活。作者在第一部分《堕为蛮人》和第二部分《荒野英伦》当中,分别对灾难过后的自然景观和多年之后的自然历险进行了迷人而精细的描绘。虽然其中所述毁灭后的雾都仍被兵燹、民不聊生,但它却启发出其他科幻作家无限的创作灵感和激情。著名长篇政治幻想小说《乌有乡消息》的作者,也是理查德的好友莫里斯,就曾在读完本书后写信给理查德,信中写道,“荒唐的希望萦绕在我的心中久久不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傲娇冷男有妖气

    傲娇冷男有妖气

    祖上四代都是捉妖师,却偷艺不精的小丫头,为了寻找五年前突然消失的父亲,靠着“割手指”一路捉妖,没想到却遇上了一个傲娇冷男?他是自律千年,一心修仙的得道妖身。然而气息不明,身份诡怪。五百年前,因与妖君一场乾坤之战损了半身修为。五百年后,他再得仙缘,却在追寻逃至人间的妖君灵珠时,遇到了一个狼狈不堪,倔强灵动的世代妖师之后。他告诉那个妖师小丫头,人有好坏,妖分善恶。他冷脸傲娇,不近女色,宛如莲上嫡仙。然而他禁欲自律的身体,却在她无辜明亮的眼底逐渐炽热…
  • 终归不是他

    终归不是他

    我喜欢的是曾经的你,你终归不是他。我又有什么资格问你(实属萌新,先练练文笔)
  • 生物霸者

    生物霸者

    2060年,移民火星的计划一再被推迟,人类被逼到更狭窄的生存空间中。政客和富商们建立起了中心城,唯有掌权者、富豪和各行业精英才能居住在中心城内。中心城的顶部建立了防护罩,隔绝外界污染的空气。而生活在城外的人无疑是悲惨的,成了弃民。在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的环境之中,很多新生儿都患上了畸形症,而年轻人很多都患有癌症。叶枫一个普通的弃民少年,他的大胆冒险,杀伐果断,使他一步步进化变强,走上力量与权利的巅峰。他是否能改变弃民的生存状况,人类的未来将何去何从。环境污染带来的恶果,人类是否承受得起。
  • 金箓斋三洞赞咏仪

    金箓斋三洞赞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世暖婚:将军请小心

    盛世暖婚:将军请小心

    他,傅子煜,凤于王朝最年轻俊美的少将军,英俊逼人,俊逸非凡。却唯独钟情于她,他掌中的颜宝。颜芳菲:“你会一直对我好的,对吧?”傅子煜:“会!”直到生命走到尽头。颜芳菲:“你会一直守着我,护着我的,对吧?”傅子煜:“会!”对你不离不弃。颜芳菲:“那……会有人取代我在你心里的地位吗?”傅子煜:“不会!”你与我,独一无二。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你--非我莫属!男女主双洁,1v1,全程甜宠,无虐,喜欢甜文亲亲们欢迎入坑。
  • 漂亮兵器

    漂亮兵器

    阏氏的记忆中,用自己的呼吸系统处理行星上空气的次数,屈指可数。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沉浸在这样清爽的,不用经过过滤的空气中,他们也许意识不到有多幸福,可是对于阏氏来说,这值得用她所拥有的任何东西来交换,单于除外。她深深地凝望残存着最后一点光芒的海面,试图分辨出自己的影子。深绿色玻璃状的表面,只能有限地反射出她大概的轮廓,再加上那些不停巡游着的生物扰乱,她看不清自己的五官,只能模糊地感觉到一头长发飞扬在纤细的肩膀之上。
  • 冷校草霸宠坏丫头

    冷校草霸宠坏丫头

    女流氓晴桑见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男不能乱吻,吻了可是要负责的!“喂!你个禽兽,你干嘛要摸我屁股?为嘛要脱我衣服?为嘛要……唔……”晴桑话还未说完嘴巴便被堵住,她这才恍然发觉她调戏的不是美男,纯粹是一个禽兽,但是WHO怕WHO,这是一个流氓校花VS禽兽校草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唐朝好媳妇

    唐朝好媳妇

    别人重生不是皇后贵妇,就是富家千金,凭啥俺就成了一个童养媳,而且还是农村户口?!最糟糕的是,还是一个官匪难分的年代,这让小女子咋活? 好在吾道不孤,家中有四壁,床上有病母,身旁小丈夫,下面还有一群鼻涕娃……咦?老公是指望不上了,老公公哪里去了? 算了,物比人贵,人比物重,只要有人,一切都有可能,那个……面包会有的,老公也会长大的,就这么着吧! 另外推荐青柳的完本书:《凤临异世》《新一品修真》《飘泊在异界的日子里》《创神传奇》另外推荐青柳新书:《末世涅凰》《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