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76700000004

第4章 沙嘴之花(1)

深圳湾之夏长达十个月,红树林瘀血般浅浅环绕着湾区,年复一年地萎缩、发臭,并非浪漫如其名,锈色的夜晚罪案频发。

红树林以东,皇岗口岸以北,便是我栖身的沙嘴村。

我在这里躲了半年,亚热带日光毒辣,我却愈发苍白。沙嘴村与沙头、沙尾、上沙、下沙等五个城中村形成巨大的混凝土密植森林,占据着福田区的核心地带。村落名字经常令人产生幻觉,仿佛生活于一种名为“沙”的巨型生物体嘴部,虽已与头部割裂分离,但仍保持活性。

沈姐告诉我,这里曾经是小渔村,后来改革开放了,城市化大建设,村民们为了被政府拆迁时能多拿赔偿,每家每户都在自己的地界上拼命盖楼,以制造出更大的居住面积。但在他们达成心愿之前,房价已经飙升到连政府都赔付不起的地步,这些见证历史的建筑就像遗址般被保留了下来。

三天就能盖一层。她说,真正的特区速度。

我想象着癌细胞般快速增殖的房屋如何形成今天的格局,在房间内永远暗无天日,因为楼与楼之间只有“握手”的距离,道路如毛细血管般狭窄,走向毫无章法,一股腐败的臭味弥漫其中,渗透进每个人的毛孔。由于租金便宜,吸引了三教九流的外来人员栖身于此,艰难追求着他们的深圳梦,那个高科技、高薪水、高解析度、高级生活的高——深圳。

我却宁愿选择这个低端版本,它让我感觉安全。

沈姐是个好人。她来自东北,多年前从一户移民海外的本地土著手里盘下这栋楼,过上了包租婆的日子,现在租金日涨,而她在深圳的身家早已过千万,可她还是住在这里。她收留了没有身份的我,给了我一个小摊位,甚至搞定了给警方的备案文件。她从来不问我的过去。我感激她,为她做一些事情作为回报。

我的摊位在中药店门口,卖人体贴膜及一些破解版的增强现实软件,奇怪的搭配。人体贴膜能感应肌肉电泳信号显示文字图案,在美国这种技术一般用来监测病患的各种生理指标,到了这里却变成一种炫耀性的街头亚文化。打工仔、黑社会或者小姐,都喜欢在身体的显眼或隐秘部位贴上贴膜,随着肌肉紧张或体表温度变化呈现不同图案,以显示个性、气魄或者性感。

我还清楚记得第一次和雪莲说话时的情形。

雪莲是湖南人,却用一种寒带高山花卉来命名,即使在黑夜里,她的皮肤也像白瓷般流淌着光芒。人们说她是沙嘴村最有名的“楼凤”,也就是在家里接客的小姐。我常见她与不同的男子携手走过,但表情淡定自若,看不出半分风尘气息,相反,有种令人无法侧目的魔力。

沙嘴村里圈养着上千名不同档次的小姐,她们为深港两地的中低阶层男性提供了价廉物美、种类丰富的性服务,她们的身体仿佛一片乐土,收容着那些疲惫、肮脏且脆弱的雄性灵魂,又像是一针安慰剂,片刻欢愉之后,让男人们精神抖擞地重返现实的疆场。

雪莲是与众不同的一位。她是沈姐的密友,也常来帮衬中药店,每当她经过我的摊档步入店内时,那阵香风总让我心跳失速,我努力控制自己不回头看她,但无一成功。

“能帮我修一下贴膜吗,它不亮了。”那一天,她突然从背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

“给我看看。”我掩饰不住慌张的神情。

“跟我来。”她压低了声线。

昏暗的楼梯如肠道般狭窄,她的房子与我想象中截然不同,鹅黄色调,细节处充满了居家的温馨,尤其是有一面朝向开阔天空的阳台,这在沙嘴村可算是奢侈品。她领我进入卧室,背对着我,牛仔裤褪到了膝盖上方,露出黑色丝质内裤和白得晃眼的大腿。

我手脚冰凉,艰难地完成了一次吞咽动作,试图湿润干燥的喉管。

雪莲纤长的手指伸向内裤,我还没准备好,满心恐惧。

“它不亮了。”她并没有脱下内裤,只是露出尾椎上方那枚八卦形的贴膜。

我努力掩饰自己的失望与不安,小心翼翼地用工具检测着贴膜,尽量不去注意背景那片细腻的肌肤。“应该好了,试试。”我纠正了电容芯片的热感应插值,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雪莲突然发出清脆的笑声,她腰间的汗毛齐刷刷立了起来,像是一片微缩的芦苇丛。

“怎么试?”她扭过脸,挑逗地望着我。

我相信世间没有任何正常的男人能够抵抗这样的眼神,可在那一瞬间,我却仿佛受到了侮辱。她只是把我当成另一个顾客,另一个用金钱交换她身体使用权的消费者,或许她企图以此偿付修理费?我不知道自己幼稚的怒气从何而来,只是一语不发地取出加热垫,贴在她的腰间,大概过了三十秒,八卦中间的太极图案亮起一个楷体的“东”字,闪烁着幽幽蓝光。

“东?”我脱口而出。

“我男人的名字。”雪莲突然恢复了淡然的神态,她拉起裤子,转过身来,看见我欲言又止的模样,说出了我的疑惑,“以为小姐就是人尽可夫?”

“他喜欢从后面,贴在这里,就是想告诉所有的男人,你们可以花钱上我,可总有些东西,是钱买不到的。”她点起一支烟,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我该给你多少钱?”

不知为何,我突然感到一阵解脱。

东是雪莲的老公,也是她老板,长年在深港两地走私一些数码产品,赚取差价。听别人说,东嗜赌如命,雪莲接客赚来的钱多半被他输在赌桌上,甚至还逼雪莲接待一些有特殊癖好的香港老男人。可就算如此,雪莲的腰间仍闪烁着他的名字,宣示着主权所有不容侵犯。

这种俗套的剧情让我回想起许多旧日的香港黑帮片,可在沙嘴,这就是日常生活。

显而易见,她不开心,这也是她为何成为沈姐常客的原因。

如同沙嘴的其他人,沈姐也身兼多职,她的另一重身份是神婆。沈姐自称是满族人,祖上曾经有过女萨满大神,因此基因中也遗传了一些灵力,可通鬼神,卜吉凶。曾有一次,她喝得兴起,讲述起呼气成冰的北方苍莽大漠,远古族人们头戴狰狞面具,在暴风雪中旋转起舞,击鼓扬鞭,高唱神曲,祈求各路神灵附体的仪式。尽管那天室外热气腾腾,气温逼近摄氏四十度,屋内众人却在她的故事里瑟瑟发抖。

沈姐从不让我进她作法的房间,她说我没有诉求,心不诚,会破坏神灵的气场。找她的人络绎不绝,据说十分灵验,只要看人一眼就能把背景情况说个八九不离十。我见过那些作法结束后离开房间的人,脸上毫无例外地漂浮着一种虚幻的满足感。

这种表情我见过许多回,地铁里拎着LV Monogram Speedy的花样少女,威尼斯酒店V Bar里猎艳得手的都市精英,每晚六点半深圳新闻里出席各种活动的政客,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同样的深圳表情。

就像沙嘴村里每日往来的嫖客,在中药店里购买服用强力春药后,脸上浮现出的自信微笑。只有我知道,那些春药的有效成分只是纤维素,除了大便通畅外别无功效。

这座城市里,人人都需要一点安慰剂。

雪莲来了又走,每次离开似乎都大彻大悟,然后又愁容满面地再次光临。我可以想象她所需倾诉的苦恼,却无法遏制地想要知道更多。我有无数的技术手段满足好奇心,但欠缺的必要条件便是踏进那个房间。我知道,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也变成一名信徒。

“我有求于神灵。”我对沈姐说。我并没有撒谎。

“进来。”沈姐阅人无数,她明辨真假。

房间不大,灯光昏暗,墙上挂着色彩斑斓的萨满神像画,笔触疯狂得像是嗑了药,沈姐端坐在一张铺着暗红色绒布的方台前,上面摆放着面具、牛皮鼓、鼓鞭、铜镜、铜铃等神器。电子诵经机开始吟唱起经文,她戴上面具,透过那狰狞的孔洞,双眼射出古老且陌生的光芒。

“大神在听。”她的嗓音变得低沉而嘶哑,带着不容辩驳的威严。

我无法抗拒。那个故事被我封禁在记忆的暗角,可折磨未曾有片刻停歇。罪疚像酒,愈是避开天日,发酵得愈加醇厚猛烈。我猛然觉醒,潜意识玩弄了我,并非是对雪莲的好奇驱使我踏入房间,而是释放压抑寻求解脱的内心需求。

“我来自关外,我是个工程师。”我试着调节气息,稳定声线。

我来自关外,我是个工程师。在我还没有出生的1983年,一道长达84.6公里,高2.8米的铁丝网把深圳一分为二,从此,二线关内便是327.5平方公里的经济特区,关外成了1600平方公里的蛮荒之地。据说设立这道关卡的目的在于缓解一线关的压力,也就是深圳与香港之间27.5公里的交界线,在1997年前港英当局统治香港时期,曾发生多次逃港偷渡潮。

柏林墙从未真正倒下。

被二线关铁丝网和九大检查站隔开的,不仅仅是人流和车流,还有法律、福利、税收优惠、基础建设和身份认同。关外成了深圳的“二奶”,尽管依靠临近特区和土地充沛的优势,吸引了大批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企业入驻,但说起关外,深圳人的第一反应便如同好莱坞西部片里的荒漠,贫穷、落后、道路永远在施工、闯红灯不用罚款、罪案频发且警力不足。

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深圳也有西部大开发的一天。

2014年拆除二线关铁丝网时遭受前所未有的阻力和抗议。关内居民认为这会带来外来流动人员和犯罪,而关外人反应更加激烈,他们觉得以前你们为了发展特区抛弃了关外,现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了,遇到土地瓶颈了,就要开始榨取我们的资源,哄抬我们的房价和物价,变相地把低收入人群驱逐出去。年轻人们甚至打扮成印第安土著的模样,把自己绑在铁丝网上阻止拆除。

我所在的工厂,便是其中一家遭受冲击的电子加工贸易企业。每年我们靠欧美、日本的增强现实装备配件订单赚取外汇,同时承受美元缩水和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如果租金和人工成本再上涨,基本上就没什么赚头。老板在厂里开了大会,让大家做好散伙的准备。

我是模具工程师,我想在临走前干一票大的,赚一笔快钱,像所有人想的那样。

订单客户会发给我们未上市的新机型供开模具使用,由于严格的NDA(Non Dis closure Agreement)协议,机器里的有源RFID标签会发射433MHz射频信号,通过专用空中接口协议与接收器通讯,若离开有效范围则会自动预警,300秒预警期内如不归位,则会开启自毁装置,同时,这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宣告破产,列入黑名单,永不续用。

珠江三角洲地区到处都是高价收购原型机的买家,他们经验丰富,手段刁钻,当然,破解原型机能给这些山寨电子企业带来数以千万计的巨额利润。这年头,本分做生意不如黑心发横财。

一切准备就绪。买家、订金、交货方式、逃跑路线,但我还需要一个帮手,一个吸引保安及众人注意力好让我趁机下手的诱饵。除了老乡陈敢,我实在想不出更合适的人选。

我了解陈敢,那个腼腆爱笑的年轻人,他老婆刚生了第二个闺女,正在发愁大女儿上小学交赞助费的问题,没有深圳户口,只能上教学质量低劣的外来工子弟学校。他经常看着女儿的照片,说不希望她重复自己的老路。我往他银行帐户里打了一笔钱,不多不少正好够付赞助费。

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比“为了孩子”更好的借口。

同类推荐
  • 阿宫

    阿宫

    作品以纵横捭阖宏阔绵长的历史为背景,跨越两千年关中历史人文长河,以凄婉、野性的笔调,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探索性的结构方式,描绘出一幅幅民间戏曲艺人在历史更替中的人生百态以及平凡艺人的生存方式和精神追求。再现了阿宫腔翻高遏低、雅致婉转的艺术魅力。宛若渭北地域民间的“清明上河图”,又似关中民间艺人的浮世绘!
  • 十三狱

    十三狱

    文革时,大山深处的某个工厂里,人们发现一场已经结束的武斗现场十分诡异:死去的所有人身上都找不到伤口,但地面和房间却全部被鲜血浸满,整个场景犹如十三层地狱中的“血池狱”。而应该在现场的一名女青年却离奇失踪,只是在地上留下一块灼烧过的黑色痕迹。40年后,小城黑车司机周源,惊恐的目睹了一个男子在自己面前自燃而亡,同样只在原地留下一片焦痕。很快周源发现,自己流出的血液,竟然会莫名燃烧起来!为了摆脱自燃而亡的命运,周源和朋友们开始努力寻找怪病背后的真相。但当几十年前后两件事的联系逐渐清晰,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真相被慢慢揭开。
  • 盲爱

    盲爱

    我们在别人眼里是一对看上去很奇怪的夫妻,因为我们都看不到光明,可是我们却彼此搀扶,相互照顾。我在心里默默发誓,此生,我将与她不离不弃。上天是公平的,虽然他带走了我的眼睛,却又一次赐给了我光明!
  • 哆嗦

    哆嗦

    吴稽觉得他的生存是客居。美国垮掉的一代老说他们是生活“在路上”。吴稽是中国人,他不知道“在路上”是什么感觉,也不想知道是什么感觉。吴稽生活在20世纪中国的九十年代末,他始终感觉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半瓶子”的社会里。吴稽本来是有职业的,而且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曾是一份让人羡慕而又绝对不寂寞的职业;吴稽毕业于中国广播电视的最高学府——北京广播学院,吴稽毕业分配在一家省级电视台工作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让人不能理解甚至莫名其妙的是,吴稽在省电视台工作整整满了五年之后,悄没声息——当时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竟没人发觉地失踪了。
  • 开宝马的老板

    开宝马的老板

    见人都到齐了,何大为才阴沉沉地开了口:“大家说怎么办吧,刚才金鑫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马总打电话过来了,问我这事怎么了断?”女记者万圆圆的一篇报道,给《长河晚报》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得罪了一位在长河市举足轻重的人物。《长河晚报》作为长河市委的机关报,在长河市起着宣传喉舌作用,市委每年专门拨出宣传经费给《长河晚报》,说是“宣传经费”,其实是报社五十多名员工的基本工资,也就是说,这笔宣传经费,可以使报社的五十多名员工每月能拿到基本生活费,至于奖金和福利之类的,就要靠报社自己拉广告了。
热门推荐
  • 赘婿也疯狂

    赘婿也疯狂

    李哲来到了武朝,成为了江府中的上门女婿,赘婿的日子不好过,上辈子厌倦了尔虞我诈的李哲,却对此甘之如饴。没事整几个发明创造,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滋润一些,这也就行了。至于什么逐鹿天下、唯我独尊的事情,他连想都不去想。何必让自己这么累呢……
  • 农门之乐:锦绣宝贝小娇娘

    农门之乐:锦绣宝贝小娇娘

    冷阅一睁眼,就做了两小只可爱团子的娘亲,看着一个6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饿得皮包骨,冷阅苦笑了下,老天真会开玩笑,她连男朋友都没谈过,现在就儿女成双,还附带着一个身体不好的公爹和残疾的相公,这上有老下有小的,家里连个像样点的东西都没有,穷成这样,冷阅袖子一撸,挑起大梁为一家老小先解决温饱才是正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末罗王经

    佛说末罗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用笑容拥抱青春

    用笑容拥抱青春

    所谓初见乍欢,久处仍怦然兴许就是这样吧。那不经意的一瞥,却让叶悠那毫无波澜的内心一下子如洪水一般奔涌,那篮球场的背影让叶悠不由得想着:真想和他始于初见,止于终老啊。而青春,这充满热血与欢笑的青春,就此开始了啊。
  • 丁香,丁香

    丁香,丁香

    陈蔚文,女,1974年7月生,浙江兰溪人,供职媒体。在《小说月报》《天涯》《上海文学》《散文》《散文-海外版》等刊发表小说散文及随笔百万字。出版散文集《随纸航行》(2001,中国团结出版社)。随笔集《不止是吸引》(2004,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情感素材》(2005、1,上海文汇出版社)。段丁香在有三百多名女工的涤纶针织厂算起来,论五官她排不上漂亮,论身材也不算高挑,但她有种别的女人身上没有的东西。
  • The Rejuven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浴火重生

    The Rejuven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浴火重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国的东北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有鉴于此,国家提出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本书作者历时一年的采访,走遍城郭、海港、煤都、钢城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以数个普通工人、几家工厂、一座城市和整个时代的沉浮为命运纵线,穿越六十年的历史时空。再现老东北工业基地如何创造诸多工业神话、奇迹与辉煌,如何在沉寂和黯然岁月里经历生命劫难,最终如何找回东山再起的自信和骄傲。
  • 绩优男情陷仗义女:攻心掳爱

    绩优男情陷仗义女:攻心掳爱

    一艘豪华邮轮,两个原本不会交集的人。深夜,他闯进她的房,她看到了他胸前罂红的血。他向她求助,当贞洁与正义对峙,她用身体救了他的性命。再次邂逅,情花随之绽放,他却牵着她人之手走进神圣的礼堂。他说,留在我身边,除了婚姻,我什么都可以给你。她说,我想要的,从来都是你给不了的……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农家医女:带着空间好修仙

    农家医女:带着空间好修仙

    作为孤儿的江凌月从未感受过家庭的温暖,当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心仪的大学并得到一份人人艳羡的医生工作,准备再找个好男人嫁了时,她竟然悲催地累死了。魂穿异世,再醒来她已成古代七岁小女娃江凌月。在这里她有家人有朋友,还有一个仙人师父,并且可以好好做自己想做的事。本以为她会一生都为事业奉献终身,但她最尊敬的师父却对她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就连她最好的朋友也表白爱上她。一个是前世的爱人,一个是今生的情缘,凌月该如何选择?正在为难之间,突生异变……为了救天下,她选择了牺牲自己,前世今生惟愿为爱永世追随。
  • 复活

    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是他晚年思想与艺术探索的结晶。小说写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了农奴少女卡秋莎?玛丝洛娃后将她抛弃,10年后,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因被诬告犯了杀人罪而投入监狱。在法庭上,作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发现被审判的罪犯就是玛丝洛娃,于是良心发现,决心要赎罪,为她上诉。上诉失败后,他随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并决定和她结婚。玛丝洛娃拒绝了他,但内心为他的行为所感动。最后,他们的精神都走向了“复活”。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把人的精神复活看作社会根本转变的起点,这种思想集中地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的描写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