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0900000001

第1章 和平雪(1)

兵团们在宿舍学习,讨论十年改革、国泰民安时,都转着炉火,报纸铺在膝上。屋里天气暖和,屋外天气很冷,风刮得生硬。雪是住了,然操场上歇着一层白亮,营房里也歇着一层白亮,满世界都厚着白亮。祁从营部回来,穿越操场走着,心里热得发烫,呼出的热气,暖化着天。祁当连长了,终于。早先祁是副连长,以副代正,代了一年半。眼下祁不代了,正式了。半年前分到连里的苗当了连副。苗是本科毕业的军校生但不是党员,按着规定走,苗一毕业就该是副连,可那时祁是连副,苗就只好正排。现在都好了,各就各位。走到操场中央,祁收住脚步,将脸抬起,和天平行,长长地呼出一口热气,热气滚烫,把天空熏成浮白的颜色,像雾在头顶绕着。

祁说好天了。

杨上前一步,说还会落雪。

祁说今年下雪早。

杨说瑞雪兆丰年。

杨是指导员,祁的同乡,几个月前才从三营调来任职。在四连,祁是元老,杨处处尊着祁。杨同祁并上肩,说祁你得请客,祁说为啥我请客?杨说你升了,当连长啦。祁说你当指导员时也没请客呀。杨说我在老单位请过了,花了一百二十七块钱。祁吸了一口冷气,说真花了一百二十七?杨说真的,祁说那是老单位,这是一营四连,那你置办菜。杨说,我买酒。祁点点头,大步往连队走,雪在脚下吱嚓吱嚓响,声音很脆,像刀切冻藕。远处有哨兵游动,大衣裹着,踩着营房围墙的墙根,麻雀在哨兵头上啁啾,似乎想从树上下来,去他的衣里借暖。祁走出操场,在公路上跺跺脚,说让苗也出一股,不能便宜了他。杨说苗不该请客,人家本来就该副连的。

祁望着杨,我是不该正连?

杨笑笑,该,我去让苗请。

苗没有参加营部的干部大会,在家组织兵们学习。杨来叫时,苗正在一排念报,报的题目是《从软卧窗口看农村改革》。杨走来,兵们都站起立正,杨说都坐吧、坐吧。其实,从哪里都能看到改革成果,杨又说,从饭店的包桌、商店进出的人数。不知你们注意没有,镇上的衣扣铺儿,前几年卖衣服扣的就零星几种,黑的、白的和按扣,连拉链都没有;这两年,红的、绿的、大的、小的、明光的、暗光的、旋光的、深色、浅色,应有尽有。从小处着眼,往大处思考,这扣都卖给了谁?扣都钉到了哪儿?人们的穿着发生变化了,不就说明生活水平提高了?改革的成果不就摆在面前吗?一是一,二是二,看得见,摸得着。你说呢,一班长?一班长是大个子,山东人,他羞答着说,是的,那是的,细想想,车站上鞋匠就是的,老头那儿,原先接的活儿都是修补鞋面,现在都是钉鞋跟,还都是高跟新皮鞋。杨说你说得对,你组织一下讨论,我们开个会,便领苗出一排。

开啥会?

让你请客。

凭啥?

你当副连长啦。

连长呢?

不代了,当了连长。

他才该请。

都请。我也请。

该以他为主。

是以他为主。

我请有些冤枉,本来吃了亏。

还斤斤计较呀?他代了一年半,也吃亏。

你怎么也请?

我当了指导员。

都已经过去了的事。

工资调了档,这个月补发了。

那是该请。

杨和苗走进祁的宿舍,祁正往口袋装钱,苗说多拿些,祁说三一三剩一,各有一股,我拿这足够了,便伙着他俩出了屋子。

酒家离兵营二里近远,他们走出兵营时,哨兵叩脚致礼,说首长们好!他们都还了礼,有来有往,礼仪之邦。连长祁回礼时还说,你好,大家都好。哨兵很感动,站得更加直挺。脚下是一条柏油马路,被雪封了,和两岸的麦田合为一种洁白。冷色的麦苗叶,偶有几片,僵出雪的表面,像孩儿冻在脸上的青鼻涕,经硬风一扫,发出亮生生的碎音。苗没戴手套,将手插在袖里,说四十五里吃饺子,吃不胖也跑瘦了。政指杨朝前方溜一眼,说我当新兵时,有一夜拉练,雪路走了八十里。祁听了,突然立下,生陌陌地望着他俩。

杨说走啊。

祁说我说咱们四连来一夜拉练吧。

苗说啥时间?

祁说就今夜。

苗说连长你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祁说冬训嘛。

杨说是该冬训,不一定非要今夜。

祁说你说该啥时?

杨说天冷路滑,出个事故得不偿失。

祁说野雪十公里,有啥事故出?

杨说去年下雪,一连紧急集合,部队一出营房,就滑倒了三个兵,有一个断了腿,有一个肋子磕在路标上,折了两根,上边让连长指导员一块写检查,弄得兵们怨声载道。祁不接杨的话,这事祁知道。祁想,一日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祁又想,真犯不上搞野训,大冷的天,呼出的气都铁丝样一根根硬。然祁却望着苗的脸。苗是连副,属军事干部,这时该站到祁的一边。苗说了,苗说以后都是现代战争,拉练和投手榴弹是一样的笨。祁不开口,乜了苗一眼,起步朝酒家走去,步子快极,像要把杨和苗丢在身后。杨从祁一鼓一鼓的肩膀上看出了祁的不悦,忙传给苗一个眼色,苗神会,急步追上祁,说我说的战争是广义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或核战,不过是局部战争,像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是需要投弹的,风里来,雨里去,雪里行,还是难免的。祁依然走得快捷,脚下吱嚓吱嚓。苗又说连长,真想冬训不一定今夜,下个月大雪封门,把兵们拉出去,走上三十里,或者五十里,认认真真锻炼锻炼他们。

祁的脚步淡下来。

杨跨到祁的左边,说苗说得对连长。

祁说我也没说非今夜把兵们拉出去。

杨说咱以后选一个恶劣天气搞野训。

祁说算啦,死冷的天。

杨说连队多南方兵,冷天才好。

祁说说说而已,上边又没这要求。

苗说今天团里又通知让组织形势教育了。

杨说改革是好,可物价不稳和兵们解释不清。

祁说形势教育把训练时间用完啦。

杨说当前全国都在搞改革成果大讨论。

苗说经济工作是国家的中心。

祁说真幸运眼下不打仗。

杨说要么今夜搞一次雪野训?

祁说算啦,等天暖和吧。

苗说连长你别生气,要搞了我组织。

祁笑笑,说我生气了?

苗笑笑,主要天太冷,说改日也许好些。

杨说你们看,看天上。

祁和苗都将脸昂向天空。天空染着浮白,流动着缕缕亮丝。亮丝稠密处,反呈出暗黑,稀疏处,倒呈出清净。整个天空,如一湖奶汁。在这奶汁中,扑棱着十余只大雁,拉成一字,齐齐地朝南缓移。祁想,还不如这雁。杨说,冬来早了,不定这雁中会有冻死的。苗用眼角看雁队的最后一只。上军校时,苗自言自语,我们煮过大雁吃,用冲锋枪扫射,端枪守在河滩的苇丛中,每夜都会射掉几只。苗说我们的校长是将军,星期六晚上让我们陪他去打雁。

杨说,雁肉香吗?

苗说,香,又细又嫩。

杨说,你吃过没连长?

祁说,我吃过兔肉,小时候爱雪天打兔。

你们都没吃过雁肉呀?苗怀着惊讶,怀着憾悔,脸上飘着失望。脚下是皑白的雪,空中是硬冷的风,不消说那再高处,寒是又粘又稠,大雁飞得很拼力,远时还见高远,近时就近得如踩着树梢飞去,仿佛伸手可及,连大雁肚上的白毛被北方黄了都可看见。它们飞得慢极慢极,翅搏的声音,隐隐地落下,如秋叶下飘,将近地时,又被风卷着去了。间有一声鸣叫,响出冷凉的孤寂,如被雁登落的苇絮,长长地在飘,在飘着,迟迟在雪地散开,迟迟地消失。雁的脖子都拉得细长,似一条细绳,直直的,下面是白,上呈黑色,头勾着,脖斜着,身坠着,如同挂在风中的一兜黑白棉花。还仿佛能看见大雁累喘的热气,仿佛雁汗就落在他们脸上。可雁队还是去了,齐齐的列队。祁想,不如它们。真不如它们!雁去了,先见十几粒大点,黑在白空,后见一短黑线,扬在空中;再后,黑线又成了点黑,在眨眼中掉去,就全都没了,挣着去了,仅留冰条样的一根鸣叫,在雪空里横着。

杨说祁,走呀,还看?

祁便走,说雁们真行。

杨说今夜找不到暖窝,准冻死几个。

苗说冻死了,不知便宜了哪个放羊的孩子。

他们走,就到了酒家。

酒家叫莽原酒家,其意有三,一是莽原即中原,莽原酒家即中原饭庄,因这豫地酒盛,便不称饭庄,而称为酒家;二是酒家坐落很荒,不近城镇,四野点着几处村落,一处兵营,靠的是门前一条公路牵引食客,故称莽原;三是莽原有些诗味,有个刊物,文学性的,也叫《莽原》,说明这酒家不是脏乱去处,使路人见了酒家额上的红字,便觉清新,食欲升而脚止,到酒家歇坐。酒家是营部办的,一个炊事班长,带三个炊事员,白褂盖着军装,便给营部创了收入,也为民做了服务。房子是三间平房,一间为灶,一间为厅,另间为舍,也兼仓库。兵们自己动手砌砖房,内里白灰泥了,洁净洁净,额上的红字是仿宋,艳红,旧了兵们用漆再描,瑞雪一照,十分明丽。雪天,酒家没客,祁们到时,兵们正在娱乐扑克。祁到中厅,先把脚上的雪踢出门外,说好静啊,该赔钱了。炊事班长忙收起扑克,说你们来就喜客盈门啦,吃些啥?杨说啥好做啥,他当连长了,放血请客。炊事班长惊笑,说真的?祁说你做吧,三个人都请,不怕贵,只不要让营里知道我们到了酒家就行。

酒家忙起来,叮当出韵律,声音很露戏鼓的味。兵们在洗菜涮肉,水声哗哗,塞涌着屋子。外面的雪光,从门窗寒映进厅里。厅的桌上,凳上凉亮,印着“军用”的两个红字,在木面贴着,已被客人的屁股磨了去,“军”字还有半个车,“用”字几乎全被人用去了,残着淡淡红痕,不是军人,断然难认那是“军用”二字。这酒家给营部创了利润,营部的笔墨纸砚、多订的报纸杂志,及全营干部每月的补贴,都来自这家。那钱是有着数目的,营级每月补贴十元,连级每月补贴八元,排级五元,年年月月推算,都已不可小视。特别是团里、师里,冷丁下来一人或群人,检查工作或有别的做事,很远来了,带到莽原便一顿,少不掉的。营房的兵们也来,营长禁过了令,仍来。有次祁说,把酒家散掉算了,营长说你闹地球玩笑。政教说祁,你不能没有经济头脑,啥年月了。祁觉到了逆顺,说我当营长了就散。仅凭这,政教说你就当不了营长。营长拍了拍祁的肩,亏你还比我年轻,营长说,以后军队干部得学点企业管理填填肚子。后来,祁来酒家便过几餐,就绝少再议到酒家。当真少不掉的。祁去过几个都市,大街小巷都是餐厅、酒楼、饭庄。团里、师里都开设,驻城部队,还开设大酒楼、大酒店、大酒庄、大酒社、大酒部。一次连里买回十把竹帚,一统十一块钱,发票无处落账,祁曾想也在路边创个铺子,取名“到家铺”。意为你到此处如到家,随便吃吧。当然,吃过是要付钱的,因为是铺。营长说你及早拉倒,抢我营里生意,祁便消了念头。这时,祁在酒家顺走几脚,摸摸饭桌,捻捻墙角的大米,看看墙上挂钟,针指十点,向杨说连队在讨论?杨说哎,工作安排好了,别念。祁去给炊事班长交待几句,过来说苗,你来,来打几圈扑克。

苗过来,他们围着,打五十K。三圈未到,菜就炒好两个,一是韭黄炒肉丝,另是辣子肉。热气蒸着厅子,香辣串着鼻子,立刻,这凉野里,便挂了几丝热闹和繁华。

连副苗说,喝酒不喝?

祁说,影响不好。

杨说,喝点吧,酒钱我出。

苗说,喝啥?

祁说,饮料吧,象征。

苗说,还不如红葡萄。

祁说,干脆啤酒。

杨说,下雪天,不会有事。

炊事班长在灶间把一锅鱼片簸个翻身,说今天不会来客,雪把路封了,别怕。昨天二连长来这喝了白酒。

祁旋了身子,你别瞎说。

炊事班长把锅搁下,真的。

杨立起,来白酒,杜康。

苗说杜康不好,辣。

杨笑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便开了杜康。

酒香味扯着菜香味,漫满屋子。祁将家门关了,圈了灶间的火暖,屋里涌下热炕的温。又上了几个菜,小处讲究不了色,然味是佳的,酒也喝得顺畅,吃着道,道着吃,彼此讲了许多话。连长祁说,中国人喝酒不是为了酒。苗说,为了啥?杨说,主要是为了聚聚,寻个倒话的口儿。祁给每人满了杯,举起来,指导员说得对,祁说,都端起。都起了?祁又说,日后四连就交给咱们三个了,来,同心协力,便都饮下。杨又一一满上,举杯,说以后呀,二位军事干部要支持我政治工作,祁、苗点头,同喝了。炊事班长又端上一个炖鸡,摆在桌中,祁摇着筷子,道来、来呀,自己却未先落筷。苗说你吃呀连长,你是连长。祁落了筷,杨也落了,苗跟着落下。都说好味道。苗起身撕下两腿,给连长、指导员各分一只。祁将自己的放到苗面前,杨又将自己的放至祁前,苗不过意,把祁给的送给政指杨,来回绕让,祁想有三只鸡腿最好。我不吃鸡腿,苗用双手捂着面前小盘,说我最爱鸡头,你们把鸡头让我。杨脸上浮着惊疑,问真是?苗说真是,会吃的人才吃鸡头,就如南方人爱吃鱼头。杨就扭了鸡头,对连长祁说,就让他吃鸡头吧。祁很觉心离了苗,一脸对不住,说真是的,你就吃吧。

一阵默言,苗吃了鸡头,杨、祁各吃了鸡腿。完后,苗端酒立起,说我敬二位首长一杯,刚从军校毕业,对连队不熟,工作有误了,请首长海涵。连长祁举杯一笑,说是狗屁首长。苗说连首长嘛。政指杨说,我听着肉麻。苗脸上本着正经,说总归是我的首长。

祁说,你是本科,不出两年,也正连。

苗说,不可能。

杨说,会的,你起步就是副连。

苗说,正连也是连。

祁说,别急。

苗说,没急。

杨说,我上学时也做巴顿梦,荒唐。

苗说,是荒唐。

祁说,在军校像孩子,下连才算长大了。

苗说,连队真让人明事,受锻炼。

杨说,来来来,鸡汤冷了。

同类推荐
  •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2018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2018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代表作。《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讲述了一个边境小镇,从第一位拓荒至此的制刀匠人在此安居,到女主人公与丈夫迁居这片乡野,同一片土地在千年之间不同的历史瞬间、不同的人生流徙。各种传奇人物在此粉墨登场:长出胡子的圣女、性别倒错的修士、身体里住着一只鸟的酒鬼、化身狼人的小镇教师、会冬眠的做假发的老太太、靠网络收集梦境的女人……千年之间人世沧桑变换、起起落落,但对于土地而言,人的悲欢离合、人的世代更迭,不过是土地的瞬息一梦。这是一部多种文体交杂、多条故事线相互穿插的奇妙小说,短篇小说、散文、民间故事、圣徒传记,甚至菜谱、笔记,交错呈现。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精致的短篇小说,连缀起来又是一部遍布伏笔与呼应的绝妙长篇。
  • 枪口下的母熊

    枪口下的母熊

    森林、山谷、溪流、动物如此丰富多彩、美丽迷人,犹如一股和暖的春风,吹进了柯老幺那麻木冷涩的胸膛,昏乱的头脑渐渐趋于镇静。他是山里的孩子,在山里长大,从未如此倾心地欣赏过大山森林的景色。“哦呜!——哦呜——”两声熊叫,从丛林深处悠悠传来。他听得很清楚,这是那只母熊的叫声,那样热切而又温柔,是在呼唤她那对顽皮的孩子,还是在向宽恕它的猎手致意?不管怎么想,这叫声是属于森林的。山垭口那顶绛红色的帐篷边,林琳也在倾听。这声音对她来说,是一种庄严、甜美的音乐。她深信,有这种森林独有的音乐,人类生活才会更和谐、更完善、更欢愉、更丰富。
  • 八月之光(福克纳经典)

    八月之光(福克纳经典)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在作家营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小说以多重叙事角度和情节结构闻名。本版《八月之光》采用著名翻译家、福克纳研究专家蓝仁哲译本,译笔平实、简洁、雅致,很好地传达了原著文采。
  • 猫头鹰是走夜路的人

    猫头鹰是走夜路的人

    那个漫长的夜晚,母亲的双手久久在空中抓着什么,又什么也抓不住,直到抓得筋疲力尽徒然地落下。当晨曦慢吞吞地爬上窗帘时,母亲突然转过头来看着她,那一看使她明白母亲像在医院里一样仍能认得她。母亲抓住她的手,定定地看着她,接着又用力推开了,腾地坐起来叫道,走,我要走,别跟着我。力气之大,竟将坐在床边椅子上的她推翻在地,趴在地上哇哇哭起来。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傲霜花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傲霜花

    小说以抗战时期的重庆为背景,描写抗战时期教育界的困苦生活。文化村的教授们在艰难困苦中有着不同的抉择和命运:唐子安继续坚持清贫的教师生活,谈伯平在病痛的挣扎和孤寂中悄然逝去,苏伴云青云直上做了官人,梁教授、洪安东弃笔从商,华傲霜则经过一番爱情的追逐,嫁给了企业家夏山青。
热门推荐
  • 待君归伏魔

    待君归伏魔

    十魔契约,魔神九阳,踏血而归,君临天下。他是伏魔中的天才。异世真正的主人。君邪“疯子,我等了你四十万年啊。”九冥“主人,文妖死了,影宗亡了。”一切,早已刻在骨子里。神族?可笑。神族认为他死在了三生河的逆流里,可笑,吾为舞阳之子,永生不死,吾等,早已被神族抛弃。即为弃子,规矩,便由我订。
  • 有钱人和没钱人

    有钱人和没钱人

    《有钱人和没钱人/海明威全集》分为《春》《秋》《冬》三部分,形象地表现了哈里·摩根这个“个人主义者”失败的一生。在《春》里,摩根从事出租钓鱼船的行当,迫于生计,为他人运送“活货”(偷渡者),为求自保不惜以身试法,惹上了人命官司。在《秋》中摩根从事走私烈酒的买卖,过着在“刀口上舔血”的日子。到了《冬》,摩根已经山穷水尽,为了挣钱而不择手段,甚至同意接受把一伙抢劫银行的古巴恐怖分子运回古巴的提议。虽然他在游艇上干掉了那伙恐怖分子,但是自己也中了枪弹,不幸身亡。
  • 女王大人请息怒

    女王大人请息怒

    午后,赵家里一片忙碌,今天有大事发生,赵家的大小姐当选为贵妃,这可是赵家上上下下值得庆祝的一件大事呀!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当家杜静月起了一个大早,她起了床,一番打扮之后,就来到了院子里,开始大呼小叫起来了,杜静月可不是一般人,她是被派来做任务的,知道这只是自己要经历的三生中的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秋芦霁月

    秋芦霁月

    因为与太后已逝的小公主同一日生辰,她成了皇帝拉拢自己爹娘的棋子被“请”进宫。开始了提线木偶的生活,身处漩涡中心的她被一张圣旨赐婚给了当朝摄政王。本以为是另一个折磨的开始,却意外发现了重重华服下的另一个“他”。身处寒潮汹涌,明枪暗箭下的种种不得已,让两人越绑越紧。原来高门深院之中也可以有心心相系,深宫之中也可以有深情。他的拼死相护,她的不顾一切,换来了两人携手与共。
  • 一把宝剑走江湖

    一把宝剑走江湖

    因为他是个野种,所以外祖父母和母亲被白头村的村民戳烂脊梁骨。因为他不肯服软,所以被白头村的孩子们打骂很多年。因为他有仗剑江湖的梦,所以被人们嘲笑,说他不知天高地厚。后来他终于走出白头村,背着一把破剑,牵着一头黄牛,领着一只土狗。他小心翼翼又毅然决然一头扎进江湖,怕被淹死,却终于没淹死。…………那一年,他仗剑入京都,只为把那个抛弃他们母子的男人带到母亲坟前忏悔。那一年,潇潇细雨漫青山,他一举成为天下第一神仙门派的小师祖,名扬天下。…………痛快过,痛苦过,坚定过,迷茫过,所以通透。他叫李青石,他每一次出剑,只为心安。
  • 重生之纵横娱乐圈

    重生之纵横娱乐圈

    新书《最强邪君》已经发表,求支持啊!
  • 从尘埃到宇宙

    从尘埃到宇宙

    宇宙之中的一粒尘埃,一步步挣扎,成为陨石,成为星球,成为恒星……见证种族起源,诸天万族,如何一步步诞生,从弱小走上强大。见证尘埃如何成为大道……
  • 未婚姐姐带娃日常

    未婚姐姐带娃日常

    樊素拿到本科录取通知书那天,父母也给了她一个通知书:“新手妈妈训练营“……人家才上大学,爸妈你们是不是太心急了呢?【害羞】……亲爸亲妈:额,姑娘你想多了,只是让你赶紧掌握技能,好帮着我们带娃。樊素:那你们干嘛?亲爸亲妈:我们?给祖国贡献完人口红利,我们继续给祖国贡献GDP啊!…………啊啊啊啊,我也想跟着你们旅游啊,别把你们孩子扔给我啊!
  •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召唤王

    网游之召唤王

    “恩,这BOSS有点强,召唤一个更强的陪它玩玩。”“听说这副本很难,可为什么里面出现的怪物,还没有我召唤出来的强。”“全服玩家视我为敌,这样啊,那就召唤百万精锐之兽陪陪他们玩玩。”“想上天看月亮?没事,我能召唤飞龙。”“......”这是一个召唤师的传奇故事。(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