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0600000010

第10章 望尘莫及 尼克松和狡猾的洛克菲勒兄弟(1)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粮食与石油一起成为美国维持新经济霸权中的关键支柱。主导全球粮食市场与主导全球石油市场和武器市场一样,成为华盛顿政策的核心。1973年的世界粮食危机成为美国新粮食政策的标志性事件,当时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和石油价格都以300%——400%的速度上涨。在粮食危机中,美国的六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粮食储备的95%,华盛顿和粮食巨头间的紧密联系成为美国粮食武器的核心。

美国在越战时期掉转船头

1969年1月,当理查德·尼克松入主白宫的时候,美国正陷入深深的危机之中。但是极少数精英分子把这次危机看作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绝大多数美国人对此都不敢苟同。

接下来的六年里,在尼克松主政下美国经历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军事上的重挫——越南战争的失败。成千上万的美国学生涌向华盛顿游行示威,抗议这场看似毫无意义的战争。应征入伍前往越南的美国新兵士气空前低落,士兵们吸毒成性,被激怒的反叛士兵在战场上“故意打伤”或杀掉他们的连长。成千上万的美国青年被装在尸体袋里“荣归故里”。当时,五角大楼还允许媒体拍摄运回国的战死士兵的照片。

美国经济遭受严重的打击。美国战后的优势第一次面临被西欧和日本新兴的更有效率的工业所赶超的局面。截至1969年尼克松执政时,由于外国与美国的贸易顺差日益增加,外国中央银行要求用黄金而不是美元支付,这导致美元陷入了极端的危机之中。战后美国公司的利润率在1965年达到顶峰,而现在开始逐年下降。

美国公司发现走出国门收购外国公司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是美国公司跨国发展的重要开端,也是后来全球化现象的前导。美国的国内传统工业纷纷削减工作岗位,曾经繁荣昌盛的钢铁制造业陷入了严重的衰退之中。战后美国的优势支柱产业正在迅速消失。

美国工业一片破败凋零景象,“二战”前和战时建立起来的工厂与西欧和日本战后建立的新兴现代工业相比,已显得过时陈旧。美国企业面临严重的衰退,银行四处奔走也很难找到可获利的领域来开展信贷业务。

从1960年到1974年,债务在美国经济的每一个角落中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截至1974年,公司债务、房屋抵押债务、消费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了300%。在同一个十五年期间,美国政府的债务更是增长了1000%。截至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无论从传统上任何角度来衡量都已经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也难怪世界对美元能否继续稳定与黄金的比价越来越怀疑了。

自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二十五年内,由美国权势集团一手创建的、主导世界事务的“美国世纪”的模式正面临着一些根本性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美国权势集团和最富裕的家族着手进行大胆的新探索,以寻求新的利润领域。

粮食,或者换一种说法——美国的农业产业,与更为昂贵的石油一起将成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新的经济霸权中的关键支柱。这是美国权势集团在战略上发生的重大转变。(1)

越南战争及其造成的美国社会四分五裂的影响一直延续到1974年8月尼克松总统灰溜溜地辞职,尼克松完全是美国权势集团内部斗争的一个牺牲品。

在政治游戏中,历史上没有任何人能与纽约州前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相提并论。他曾拼命地想当总统。在尼克松危机期间,纳尔逊·洛克菲勒的主要目标就是登上总统宝座。洛克菲勒与他的兄弟戴维、劳伦斯、约翰和温思罗普一起经营着他们的家族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数量庞大的其他免税机构,如洛克菲勒兄弟基金。

在危机四伏的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权势集团中的某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已经清醒地决定,必须有条不紊地对美国的全球政策方向作出重大调整。

20世纪60年代,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权势集团的权力中心。当时,这个家族和家族的各种基金会以史无前例的方式控制着智囊团、学术界、政府和私人企业。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是他们一手栽培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基辛格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受聘于洛克菲勒基金会,为一个新项目工作。(2)

戴维·洛克菲勒的“民主的危机”

美国权势集团内部的小圈子对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霸权面临的危机作出的回应是对全球经济进行重新分赃,首次邀请日本加入“富人俱乐部”。

1973年,在一个由洛克菲勒兄弟亲自挑选的,来自欧洲、北美和日本的约300名有影响力的“朋友们”参加的会议之后,戴维·洛克菲勒扩大了他的权势集团朋友们的影响力,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新的全球政策圈子——三边委员会。这里的“三边”指欧洲、北美和日本。

1973年三边委员会成立时的成员包括兹比格涅·布热津斯基、佐治亚州州长和花生种植者詹姆斯·厄尔·卡特(吉米·卡特)、老布什、保罗·沃尔克(后来被卡特总统任命为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和埃伦·格林斯潘——他当时是华尔街的一名投资银行家。成立这个委员会并不是权宜之计。

建立一个包括西欧以及第一次包括日本的政策精英在内的、与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类似的新型高级机构这一想法,源于戴维·洛克菲勒和他的缅因州邻居布热津斯基的多次交谈。布热津斯基当时是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的教授、洛克菲勒基金会慷慨资助的对象。

布热津斯基当时刚刚写完一本书,书中他提出通过欧洲、北美和日本的少数商业精英参与的一系列非公开的定期会议来加强美国公司和银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他个人的观点与美国传统的民主和自由并不契合。在这本于1970年出版的鲜为人知的书《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技术时代中的作用》中,他把美国重要的政治人物看作“统治精英”。书中他直言不讳地说:“社会应由一些精英人物主导……这些精英人物要毫不犹豫地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来影响公众行为和保持对社会的严格监督控制,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戴维·洛克菲勒选择布热津斯基作为洛克菲勒三边委员会的第一任执行主席。

建立三边委员会这样一个私人的、非公开的精英组织,其目的是为建立相互联系的国际精英网络的全球新战略奠定基础。委员会的很多成员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伙伴,他们的政治、经济、金融实力加起来在世界上无可匹敌。委员会的野心正如后来老布什所提出的,就是建立“世界新秩序”,这就是洛克菲勒家族和与其同流合污的富人利益集团的如意算盘。三边委员会为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戴维·洛克菲勒的三边委员会发表的第一份政策文件是由哈佛大学的教授萨缪尔·亨廷顿起草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撰写了一篇备受争议的论文《文明的冲突》,这篇论文为后来小布什执政期间发动反恐战争奠定了基础。

1975年,亨廷顿的报告题为《民主的危机》(3)。

对亨廷顿和戴维·洛克菲勒在三边委员会中的权势集团朋友们来说,他所指的“危机”是指成千上万的美国普通民众开始反对政府的政策。因此,美国,或者至少说权势精英们受到了威胁,亨廷顿将这一现象称为“过度民主”。对于亨廷顿和戴维·洛克菲勒周围的精英们来说,那些不守规矩的“本地人”显然变得太“不安分”了。

亨廷顿在论文中还警示道:“民主政治体制的有效运行通常要求一些个人和团体一定程度的冷漠与不参与。”他还说:“保密和欺骗……是……政府的不可避免的属性。”(4)

民主政府由于受到一些不可预知的群众情绪的压力而具有不可靠的性质,这样一来就需要亨廷顿和戴维·洛克菲勒的三边委员会身边的小圈子发挥智慧,将国有企业私有化,解除行业管制。政府解除管制和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实际上开始于卡特总统执政时期。吉米·卡特是戴维·洛克菲勒亲自栽培起来的总统候选人,也是三边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

当时,美国的境况已经不再是《美丽的亚美利加》歌中唱的那样了。这份文件就是美国的权势集团和他们那些富有的守护者发出的警告。特殊时期需要特殊的措施。

基辛格与粮食政治

亨利·基辛格是洛克菲勒家族一手栽培起来的得意门生,截至1973年,美国的外交政策一直由他完全掌控着。

基辛格当时身兼国务卿和总统国家安全顾问二职,他将粮食和石油地缘政治作为他外交政策的核心。(5)

随着“二战”后“冷战”的来临,粮食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虽然不处于核心位置,但是仍然具有战略地位。粮食政策通常被华丽的辞藻所掩盖,听起来十分入耳,例如“粮食换和平”计划(《480号公共法案》计划)。华盛顿声称其粮食出口补贴是受到了来自国内农民的压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只不过是用来掩盖真相的借口而已,而真实情况是美国农业正处于由家庭式小农场向国际农业综合企业巨头主导的大农场转型的过程中。

主导全球粮食贸易与主导世界石油市场和主导非共产党国家的武器市场一起,成为战后华盛顿政策的核心。据报道,亨利·基辛格对一位记者宣称:“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20世纪70年代初期,华盛顿,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通过像基辛格这样的人控制华盛顿政策的非常有势力的私人小圈子,包括洛克菲勒家族,决定通过令人望而生畏的欺骗手段同时得到鱼和熊掌。

最初,农业更多地被华盛顿当作打压其他国家的大棒。20世纪70年代初,粮食政策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农业-化学卡特尔发动的基因革命的先兆。

美国新粮食政策出台的标志性事件是1973年的世界粮食危机,这与由基辛格的“穿梭外交”引发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世界油价抬高400%的事件发生在同一时期。世界油价的上涨和世界主要粮食的短缺犹如雪上加霜,成为华盛顿作出重大政策调整的温床。这一政策转变被贴上了“国家安全”秘密的标签。

1974年,联合国在罗马召开了一次重要的“联合国世界粮食大会”。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两个议题,这两个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倡导的。第一个议题是所谓的粮食短缺背景下世界人口的惊人增长(这只是一面之词);第二个议题是如何应对世界粮食供应的突然变化和粮食价格的上涨。当时国际市场上的油价和粮价都以每年300%——400%的速度上涨。

粮食危机带来的一大好处(如果不是蓄谋已久的话),就是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供应国控制世界粮食供应,进而控制全球粮价的地缘政治权力获得了战略性增长。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新的联盟成长起来,即美国政府和美国的私营粮食贸易公司的联盟。这个联盟的建立为日后的基因革命奠定了基础。

“粮食浩劫”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通过玩弄权术控制了传统上由美国农业部主管的美国农业政策。他在罗马粮食会议的前几个月,通过与苏联进行以粮食换石油的谈判攫取了这一权力。

在基辛格的安排下,苏联同意向美国购买3000万吨粮食。这个数量如此之大以至于政府寻求嘉吉公司等私营粮食交易商的帮助,而不是动用政府粮食储备,向苏联出售其所需的粮食。这是基辛格计划的一部分。基辛格的一位助手当时解释说:“农业政策太重要了,不能交由农业部掌管。”

向苏联出售的粮食数量太大了,几乎将世界上的粮食储备一扫而空,这使得粮食贸易公司在几个月内将小麦和大米价格提高了70%多。小麦从65美元一吨涨到了110美元一吨。大豆的价格翻了一番。同时,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澳大利亚等国因严重的旱灾导致粮食减产。就在这个世界急需进口粮食的当口,华盛顿准备乘虚而入,全面改变世界粮食市场和粮食交易状态。

鉴于向莫斯科销售粮食过于“友好”的条件和那年在这次销售中支付给美国农民的低价格,这个交易被称为“粮食浩劫”。基辛格在与苏联谈判的时候,以美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和其他补贴作为诱饵促成了这笔交易。(6)

这场交易最大的赢家是嘉吉、ADM、邦基和大陆谷物等美国粮食贸易商,他们是真正的全球农业综合企业巨头。基辛格的新粮食外交政策第一次形成了全球性的农业市场。美国权势集团,尤其是基辛格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世界所有地区的霸权和控制的企图。

1974年,整个世界在油价上涨400%的冲击下蹒跚而行。在这个冲击中,基辛格在幕后做了不止一点点手脚。(7)

这一时期,当世界油价几近冲顶的时候,世界很多地方都遭受了粮食歉收的灾害。苏联当年的粮食收成也由于农作物歉收等原因而备受打击。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小麦和其他农业商品盈余的供应国。这标志着华盛顿农业出口政策的重大转折。

1974年年初,基辛格是美国国务卿兼国家安全顾问。当时的美国农业部部长厄尔·巴茨是农业综合企业的朋友,他大力鼓吹人口控制。他因针对黑人的种族歧视言论而丢了饭碗,后来还因偷税漏税锒铛入狱。

同类推荐
  • 国富论(英文版)

    国富论(英文版)

    一个国家的财富从何处来?又根据什么在人群中自发分配?劳动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说它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如何理解“劳动是真实价格”、“货币是名义价格”?劳动分工和社会生产力提高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为“看不见的手”?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均源自经济学奠基人之一——亚当斯密和这位巨人的光辉巨著《国富论》。1776年,《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此后的二百余年中,它被加诸“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之一”等世界美誉。迄今为止,它仍是所有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必须参考借鉴的经典,所以称亚当斯密为经济学的鼻祖不为过。《国富论》体现了斯密强大的甄别能力,这主要在对所收集到的海量材料进行终极筛选上面;他展现了强大的整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也同时展现出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本能。两百多年以来,本书中的经济学观点对各国政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一部罕见的极品著作。
  • 为联接世界而生:任正非的商业管理智慧

    为联接世界而生:任正非的商业管理智慧

    任正非曾是一名军人,后来他以21000元创办了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公司,最终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他是中国企业家中,独特的倔老头。他一手创建华为,打过无数场硬仗,但从不标榜成功,也不炫耀财务,而是无时无刻不再强调“冬天来了”。本书深刻探讨了任正非的商业管理智慧,相信可以为您在为人处世、创业领域、创新创造、职场生涯带来不一样的感悟。
  • 欢迎,工业4.0

    欢迎,工业4.0

    作为德国产学研界倡导的愿景,工业4.0正在改变着全世界的工业发展进程。中国各界围绕工业4.0积极展开讨论,一方面普及辨析何为“工业4.0”,一方面思考探究中国制造的未来路径。
  •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一书的写作是基于:1.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2.我国ICT产业已经.彤成了国际同步的态势;3.我国ICT研究领域基本上停留在工程技术人员群体,我国经济学界涉入该领域较浅或较少;4.综观世界近十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理论成果基本都是集中在信息经济相关的经济学理论;5.笔者率先提出“非常经济概念”,是采取交叉学科研究的方式,意图填补我国“非现场经济”研究的空白;6.高等教学的学科内容应该始终走在社会发展实际的前沿;7.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分析的平民化趋势。
  • 小众经济创业课:社群经济与小众文化创造的新蓝海

    小众经济创业课:社群经济与小众文化创造的新蓝海

    《小众经济创业课:社群经济与小众文化创造的新蓝海》从小众经济诞生的时代背景出发,深入揭示了小众经济的产生、存在及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并结合生动详实的案例分析了诸多小众生意的得失成败。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间市场的陷落、小众经济的兴起、社群经济的崛起,弹幕视频、小众游戏、虚拟偶像等文化潮流引领下小众文化的兴起,差异化定位、重度垂直的行业壁垒等新商业模式所带来的商业机遇。
热门推荐
  • 盛唐,狂人也寂寞:李白传

    盛唐,狂人也寂寞:李白传

    李白是中国诗坛上最为耀眼的明星。他的才华不但征服了芸芸众生,也征服了帝王将相,蜚声海外。但他的身世却是一个千古之谜:他生于何处、双亲是谁、为何去了西域、与大唐皇族有无血缘?作品在试图解开谜团的同时,描写了李白任侠学剑,拜师学道、漫游江南的经历。与杜甫、郭子仪等人的深厚情谊、感人的儿女情长和对一位公主的朦胧情愫等,也真实揭露了宫廷的荒淫无耻和“安史之乱”的血腥屠杀,以及诗人受牵连沦为阶下囚的遭遇,最后捉月而死,为他的人生划下了凄美的句号。作品以李白生平为轴,钩沉轶闻逸事,情节生动,文字流畅,雅俗兼容,可读性强,塑造了诗人可信可亲可爱可敬的艺术形象。
  • 莲灵漪

    莲灵漪

    天山小殿下白灵一天庭学艺,怎料顽皮成性,经常闯下祸端,与千百年前的旧识哪吒三太子交集更多。纵然三太子不记前尘?那又如何,总扰的他无法安生,在三太子的庇护下,一朝闹地府,二朝闹北海,三朝闹人间,四朝闹天庭!四海八荒哪吒在侧,三界六道太子在旁,无人能阻无人能拦。面冷心炙的哪吒三太子,与机灵调皮的灵一小殿下,爱情萌芽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愿为此情对抗天道。借鉴宝莲灯沉香救母以及封神为参考,但剧情全新甜虐十足。至于哪吒的形象嘛,大家可自行幻想,毕竟你们喜欢的样子,哪吒都有!看机灵小仙子如何降服傲娇哪吒三太子!
  • 曾是孩子

    曾是孩子

    “小喵啊,你啥时候才会长成大狗呢?我什么时候长成达人啊!”女孩摸着地上的狗狗喃喃道,小狗似乎听懂了,抬起头呆呆地看着女孩……就这样在岁月中长大成人
  • 弃妻不二嫁:侯门嫡女

    弃妻不二嫁:侯门嫡女

    ********她,性情如火,冲动易怒,不善言辞,不懂宅斗,痴恋与他,却终落得休弃出府。慈爱的父亲,良善的继母,友善的妹妹,却原来都是假象,识人不清使得她终含恨而亡。******素素新坑《重生名媛望族》******风吹起幔帐,软榻上,一对半裸男女正动作激烈地纠缠着,难舍难分。女子粉脸微红,雪白的双腿紧紧缠在男人的腰上,挑衅地迎上她惊恐的双眸,唇角尽是讥讽的笑。她,只身噩梦,眼看着痴慕的夫君和自己钟爱的妹妹纠缠在一起,呆若雷击。质问与他,却只得一份休书!“沈慧安,休书已立,你莫再多做纠缠,愿你重梳蝉鬓,选聘高官之主,早日另嫁,你我也好各生欢喜。”他神情冷漠,对着呆愕的她不耐地摆摆手拂袖而去。“怎样?你沈慧安死死缠着的男人,他不屑碰你,却迷恋我的身子。大姐姐,识相的,你就该早些去死!你为什么不去死?还有你那死鬼母亲,蠢笨如猪,哈哈,你还不知你那死鬼娘是怎么死的吧?不妨告诉你,她是吃了我娘亲手调制的桂花糕才一命呜呼的,可你却视我娘为长辈,待我如亲妹,呵呵,你瞧,这世上怎会有你们这样的白痴?”她神情扭曲,对着惊愕的她狂笑不止!*********悲愤而亡,幸得重生,这一生,她不要再做受人摆布的木偶,要做掌控自己命运的女王,不要再为任何男人放弃自我,要找到自己的舞台,只为自己而活!所有害她的人,欠她的人,她势要亲手讨回!“慧安,和我在一起吧,做我的妻…”求你了!当他抱着她说出这样的话,带着一丝请求,一丝隐忍的脆弱,甚至他俊美的面孔上流露出害怕拒绝的不安,她却只冷冷一笑,慢慢扯开他环抱着的双臂。“秦王殿下,您听清楚,对你,我无法生爱,不论如何,我不会和你在一起!”“大姐姐,不,凤阳侯,求求你帮帮我们吧,以后做牛做马我定会还您的恩情,求求你了…”当那个曾经折辱她的女人跪在面前哀求祈怜时,她只淡漠一瞥。“抱歉,我对养虎为猖,助纣为虐一点兴趣都没有,你找错人了!”含恨重生,她又会有怎样的际遇?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是否能遇到那个懂得欣赏她,珍惜她的人?敢爱敢恨的她最终能否放下仇恨,找到心的祥和与安宁?能否寻得幸福?且看素素倾力打造种田文《侯门嫡女》。本文一对一,种田,宅斗,复仇,爱情,励志。慢热温馨文,男主腹黑冷情,只宠女主一个,无小三,无误会,就是个百炼钢化成绕指柔的故事哇,喜虐绕道呀,哈哈。
  • 律师大侦探

    律师大侦探

    我是一个律师大学的毕业生,但是我当过警察,可如今只是一个经营一间事务所,干着侦探兼律师的工作。(侦探+言情)
  • 笑面罗刹

    笑面罗刹

    姿色平平的女子,恬淡的笑容,司马家没脾气的三小姐。不显山,不显水,她是天山上雪老的关门弟子。“一个月内,把为师教的都学会,知道了吗?”仙风道骨的雪老刻意板着脸吩咐下面的弟子。“是,师傅”如出一辙的抬头,斜眼,懒懒的回答,准备散开,不想理会这个闲得无聊的老头子。“笑儿”古怪的撒娇声出自雪老之口,对象却是一个稚龄女童,淡淡的微笑挂在嘴角。“听到师傅的话了吗?”温柔的语气像是在询问。“是,师妹”整齐而洪亮的回答,却让一旁的雪老再一次的暗自落泪,师傅竟然不如徒弟有威信。不胆怯,不畏惧,面上依然是淡淡的微笑,她是幽萝谷谷主的唯一传人。“禀谷主,叛徒已捉拿回谷,请谷主明示”蒙面的黑衣人指着同时被扔在地上跪着的几个男子,恭敬的等候幽萝谷谷主吩咐。“背叛我的人,从来就只有死路一条”谷主阴沉的吐出,却见下面跪着的人反而露出了解脱的神色。“笑儿,交给你了”同样蒙面的黑衣谷主看向这里唯一的一个露出真面目的少女。“请谷主饶命啊,小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此起彼伏的求饶声顿时响彻了整个幽萝谷。新文:《嚣张宝贝黑道妈》完结经典文:《大良凰后》《笑面罗刹》《随心皇妃》《玉面狐狸》
  • 帝女难为

    帝女难为

    我爱过的那个少年,死在了那天夜里。我用满院梨花醉和半月折磨,换自己前半生心死灯灭。从此我走在刀尖上,为自己而谋。直到……我在这满城风雨里,窥见了一方天光,他跨月而来,与我一同走这荆棘路。
  • 重生英国当大师

    重生英国当大师

    他是蜚声伦敦的医学大师!他是与柯南道尔齐名的推理小说大师!他是亲手侦破“开膛手杰克”等奇案的破案大师!他是发明了钨丝灯泡、医用手套和青霉素的发明大师!但在他心中,最想改变的却还不是这些......
  • 从诛仙穿越诸天

    从诛仙穿越诸天

    这是一本,主角从诛仙开始带着气运面板穿越,寻求变强的小说,一头水麒麟在诸天现身的故事。书友群:971740231(QQ群哦)
  • 我在异界建基地

    我在异界建基地

    烟火冲天!大地震颤!主战坦克、两栖战车、自行火炮不管是豪门贵族还是武林门派!哪怕仙道和魔道也要在钢铁洪流面前发出颤抖!我是最高指挥官!我叫萧魏唐!系统!再生产二十辆自行火炮!轰平前面的屏障!什么法器神器!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