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0400000007

第7章 徐志摩小传(6)

严格说来,政治上,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早年,他崇拜资本主义文明,倾心向往的,是英美式的民主制度。他热辣辣的赞美巴黎的一段话,很足以说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追求。

“不拘束你,不责备你,不督饬你”,这般绝对自由的地方,还不是人间乐园吗?有了这种地方,谁还羡慕天国?要说志摩有什么政治信仰的话,恐怕这就是他的信仰了。志摩对西方民主社会的信仰,出之于感情体验方面的居多,而真正深入下去,进行具有科学性质的观察、探讨、摸索研究,是根本谈不上的。

因而,这样的信仰也就很脆弱。一旦发现它永远只能存在于头脑的想象之中,现实的土壤上根本容不得它的存在。信仰者本身就很容易一转而为绝望、消沉。建筑在感情基础上的美好想象总是容易被击碎的。

1928年3月,志摩主编的《新月》月刊创刊。在“发刊词”中,他含沙射影地对左翼文艺界施以攻击,根据他那自由主义立场,在文艺上打出了“健康”与“尊严”两面旗帜。声称“凭这一点集合的力量,我们希望为这时代的思想增加一些体魄;为这时代的生命,添厚一些光辉”,“要从恶浊的底里,解放圣洁的泉源,要从时代的破烂里规复人生的尊严——这是我们的志愿。”

志摩的行为,遭受到左翼作家的严厉斥责。没有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左翼文艺家给予他的抨击,使他本来已经产生的对西方文明狂热崇拜的怀疑,更日趋严重。他逐渐明白,在中国,他是一个大不合时宜的人。

1930年10月,志摩怀着一颗矛盾万端、苍凉凄苦的心,来到了北京。他非常希望突破紧紧捆缚在他身上的复杂的人事世情之网,但他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毅然否定旧我,如同别的一些知识分子一样,投身于时代的斗争,到社会生活的洪流中寻求欢乐、寻求超越、寻求个人在生活中的恰当位置。他没有这种勇气。更可叹的,命运似乎也冷落了他,在他个人、在整个中国社会都处于一个关键时刻时,没有给他造成一个思想转变的环境。他仍然生活在与原先雷同的小圈圈内:吟诗、听戏、喝酒、游山玩水……这样,当个人痛苦无法克服、要寻求解脱时,充其量,他就只能找到知心密友倾诉衷肠,在缱绻柔情中,暂时得到点麻醉、刺激与慰藉。他根本没有想到,也不可能想到,只有到风狂雨骤的社会生活中,接受艰难痛苦的磨练,才是从根本上治愈心灵创伤的一帖良药。

这时,秀外慧中娴淑贞静的林徽因已在北京安了家。她的丈夫梁思成在沈阳东北大学任建筑系教授,她本来随丈夫去了东北,后来生病,东北的医疗条件不好,在志摩的劝说下,她便回到北京,独居家中养病。

在古都北京,志摩与林徽因再度相会。这年,志摩三十五岁,林徽因也满了二十九岁。这些年来,两个人都经历了复杂的人生道路。顾念前尘,真是万念丛集,一腔心事无从说起。不想这时梁家已是谣言四起,说什么志摩不忘旧情人,林徽因也惦念着与志摩重拾旧好。

消息灵通的小曼,不知从哪里听到些什么,写信大大地奚落了志摩一番。志摩回小曼的信中,说得较多些,但吞吞吐吐,也是语焉不详——

“……我不会伺候病,无此能干,亦无此心思,你是知道的,何必再来说笑我。”

正是这次在北京逗留期间,志摩做出了一项对他说来是至关重大的决定。即晢时抛开上海的家,到北京大学来任教。

而且,事情办得干脆利落,人未出北京,上海光华大学及南京中央大学的教职,已统统辞掉。北京大学方面的功课接着安排妥当。至于《新月》月刊的编务,就更不成问题,随人走就是。况且,新月社的一班人马又以在北京的居多,编起来反更觉得心应手。

志摩回到上海,小曼猛听到这一变动,犹如当头一击,免不了同丈夫吵闹一通。无奈已成定局,吵闹已不济事。最后提出条件,一定要志摩每月提供五百元做家用。志摩扳着指头算了一算:北大月薪三百;女子大学温源宁每周有八个小时的课,因见志摩花费浩大,也让给了他,每月可得二百八十元;另外,他自己还有翻译、写作计划。情况顺利了,也可得一二百元。算来算去,收支相较,还绰有余裕,他便一口答应了小曼的要求。他没有考虑到的是:他这笔帐收入一项全是冒打,而支出一项则还要膨胀。小曼要的价不能降低,而学校会欠薪;心情不好,事情忙冗时,也写不出东西。最后弄到个债务缠身,心力交瘁。

与家庭失和,始终不能得到父亲的谅解,又是使志摩经常激动不安的又一件烦心事。

自从与张幼仪离婚后,志摩与家庭的关系便濒于破裂的边缘。那时,极其疼爱他的祖母健在,母亲也还能操持一部分家政,由于她们,徐申如还不至于做出太绝情的行动。与小曼结婚,志摩再度刺伤老人的心。这时,祖母已经去世,母亲病体缠身,终年呻吟床褥,无力过问杂事。本来就是勉强维持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彻底决裂了。徐申如一怒之下,宣布不认这个独生儿子。虽经朋友亲戚劝解说合,卒无效果。

在这奇怪的家庭关系中,最受人赞誉的莫过于张幼仪了。她同志摩离婚,为的是成全他的幸福(内心深处也是为的自尊);离婚后,她不再嫁人,做了徐申如的干女儿,安心生活在徐家,代替志摩恪尽孝道。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她理所当然地回避小曼,从不见小曼的面,但背后,在任何场合,她也都不议论小曼的短长。在徐申如处理家产的时候,张幼仪也表现出令人赞叹的风格,替志摩争取到了父亲名下三分之一的家产。现在母亲的病重,志摩丢掉手头一切工作,回到硖石老家。

但在是否让小曼回乡探亲的问题上,又与父亲发生了强烈的争执。后来,就连母亲去世大殓那天,小曼也未能出丧。母亲亡故,又和父亲吵翻,志摩对这个家已是一无依恋。

从1931年年初,志摩便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刚投入新环境,照例是会有些新鲜之感的。可悲的是,志摩没有认识到,这种短暂的兴奋不过是小孩子刚穿上新衣服时那样的感觉,还真诚地以为是自己的生命寻找到了新的支点,又在兴高采烈地计划着做他梦想中的大事业了:

今年在六个月内,在上海与北京间,来回奔波了八次,遭了母丧,又有别的不少烦心的事,人是疲乏极了的,但继续的行动与北京的风光却又在无意间摇动活了我久蜇的性灵。抬起头居然又见到天了。眼睛开了心也跟着开始了跳动。嫩芽的青紫,劳苦社会的光与影,悲欢的图案,一切的动,一切的静,重复在我的眼前展开,有声色与有情感的世界重复为我存在;这仿佛是为了要救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A怀疑的颓废,那在帷幔中隐藏着的神通又在那里栩栩的生动;显示它的博大与精微,要他认清方向,别再走错了路。

这里所指的“不少烦心事”想必指的是“家庭间父子不睦”,而所谓“继续的行动与北京的风光”大约道出了他此时的心正“为林徽因所牵”。

或许是因为志摩作为诗人天生就有着浪漫的因子,而意志与理智又太弱了。离开家,家的份量反而显得更重了。这一期间,志摩写给小曼的信里,充满了如狂如醉如痴如迷的热烈情调,那一支火柴能点得燃的热情,像可怕的山洪般朝小曼涌去。

为了救渡小曼,同时也是为了救渡自己,志摩开始频频劝诱小曼,要她下决心抛掉上海这种生活,跟他一起去北京,到那干正经事业的朋友圈子中去。但任凭他苦口婆心、百般解释,小曼心如铁石,毫不为之所动。

在北京的志摩住在米粮库胡同胡适的家中。这是一座考究精美的洋式二层楼房。热情好客的胡太太特意在二楼上收拾出一个房间给志摩。这儿离市区远,周围全是些古朴的四合院,环境极其清静。他们有自己单独的院落,院子里有两棵上百年的大槐树,枝繁叶密。靠北墙比邻而居的,是一个很有音乐素养的人。月白风清之夜,推窗而望,繁茂的古槐撤下满地浓荫,随着阵阵轻风,从隔壁传来悠扬动听的古琴声,哀哀怨怨,让心情郁闷的志摩更加烦恼不堪。

志摩在北京像头“老牛”般的拼命兼课,写作,想尽法子多挣几个钱。这种情况,在他一生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他出身豪富不说,单他那副无拘无束的性格,就不像个抓钱的。但现在,他迫切地感觉到了钱的要紧。他债务缠身,愁得吃不下睡不好。

越是惜钱,钱去得越快。他挣钱的数目不能算小,每月总得在五、六百元以上,但钱一到手,往往在想不起是买了一领长衫还是几篓廉价水果时,就无影无踪了。上海的家,简直就像需要用铜元垒砌才成。

同类推荐
  •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本书用生动的语言,灵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带你进入故事现场,进入人物的内心体悟中美文化,并让人豁然了悟:真情可以跨越国界,真情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 花间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清词中的别样风华

    花间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清词中的别样风华

    本书选取了从清代顺治年间到道光年间的十三位词人的传世佳作加以评析。“不辞冰雪为卿热”的纳兰性德,“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的张惠言,“花开不合阳春暮”的龚自珍,“青衫弹泪入琵琶”的蒋春霖,是本书写作的重点。作者以醇雅深秀的语言解读清代词人的儿女情、风云气,充分展示了清词倾城倾国,不逊两宋的风华。品读清词,了解从顺治到道光年间最具性情、最富才华、最有特色、你最想知道的十三位词人的传奇人生。
  • 许地山文学精品选

    许地山文学精品选

    本书收录了民国文学大师许地山的经典文学作品,其中包括经典名篇《落花生》在内的散文作品共32篇以及15篇著名小说作品。
  • 有聊胜无聊

    有聊胜无聊

    这是本聊天的书,题目五花八门,山南海北,可以作茶,可以下酒,可以上庙堂,可以通闺房……聊天听起来很浅薄,想象不出会有多少含金量。其实,聊天的学问很大,值得聊聊。毛尖老师聊天时说,她见过贤人,贤人的确够咸。国民党老兵聊天时说,他摸过原子弹,原子弹真他妈的圆。哪怕真的贤人比糖尿病还要甜,真的原子弹比方舟子还要方,都不妨碍我们兴高采烈地听完老师和老兵的胡侃,安安心心地回家睡觉。世界的真相在大学问家脑袋里都支离破碎一知半解,根本就不需要拿它来为难老百姓。但是,每一个谬误,每一处闲聊,加在一起,可以成为老百姓对世界无所遗漏的圆满说明,大家可以就此把心放下。民聊天,民不聊死。有聊大胜无聊。
  • 芭蕉花

    芭蕉花

    《芭蕉花》是郭沫若先生的一部散文集,收入了郭氏经典散文近60篇。郭先生以丰厚的学养著称于世,他的散文读来往往有“长知识”的惊喜。文风清新脱俗,表达感情则以细腻见长。作为一代文化大匠,这本书可以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挚独白。我们依照文章内容,将其分为“雅趣天成”“流光剪影”“屐印千里”“旧知忆语”“艺萃心香”五辑。这些收录的文章皆是郭先生一生文章之精华。
热门推荐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1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1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冒险者之辉

    冒险者之辉

    六份宝藏引得所有冒险家为之疯狂,众多的冒险家为了寻找那些宝藏掀起了一股探索的热浪,一个时代随之走向颠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余生的时光只有你

    余生的时光只有你

    一场车祸,导致两个人的人生截然来了个大转变。他变成了安家独子,学霸家世双加身。她变成了顾家小妹,学渣并带穷光蛋。“安尹忧,如果有一天,我们身份换回来了,你还会像现在这样爱我吗?”“会,只要你还叫余生,我就会一直爱你。”两个人的感情,在一个又一个的阴谋漩涡里,又该何去何从?顾你余生,安然无忧。本文纯属虚构的甜虐文,不喜勿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风起灵梦

    风起灵梦

    被从天而降的棺材砸到脑壳的时候,刘子安一脸的淡定。能不淡定么,一觉醒来整个世界都变了,高空坠物砸到头有什么好稀奇的?看到他肩膀上那个萌萌哒的喵星人没有,那可是老婆大人,真哒!
  • 锅底沟流血事件

    锅底沟流血事件

    太阳落山了,大地的高烧正在退去,几只蝉躲在堰边的金刚树上嘶叫。端午过后,连着晴了10多天,晴得夏天都快得炎症了。刘桂芬的菜园在这个季节开始显出气候,黄瓜、扁豆、苦瓜都顺着支架一个劲地往上爬,有几个黄瓜藤没攀上去,吊儿郞当地随风晃动,花开得倒茂盛,喇叭似的吹出一朵朵金黄,留神看,有几根藤,瓜已经微微勃起了。扁豆也开花了,淡紫色的,花朵儿耷拉着,怕羞似的,苦瓜还早着呢,茄子也才刚打蕾,几只蝴蝶倒是殷勤得很,钻了黄花钻紫花。这也算是掉月里,但离丰收只有小半步了,刘桂芬在菜园里拔棒头草,即便闷出了一身汗,心里也是亮堂堂的。
  • 风对柳树有承诺

    风对柳树有承诺

    他是翱翔于天空中的飞鸟,她不断的加快速度想要与他比肩,却怎么样也无法追上他前进的步伐。而当她停下脚步,回头望去,原来还有一个人,也把自己当做前行的目标。
  • 冷玥华歌

    冷玥华歌

    天打雷劈,她来到这个神奇的世界,修真竟然也有学院制?还时不时有魔界来袭?这学生也当得太危险了吧!一众天才俊男美女之间,丑小鸭的修仙奋斗史正式展开,腹黑帅哥,正太养成,卧底无间道,阴谋与爱情,女王与后宫……咳……一个都不能少。
  • 重生之王的冷妃

    重生之王的冷妃

    前一世,她是相国府最得宠爱的千金爱女。为心爱之人倾尽所有,最终却换回心爱人一碗打胎汤药!甚至还告诉她,腹中孩儿的父亲是个将死的囚徒。夺走她心爱之人的竟是自己一直当做亲姐姐的人——钟玫!选择自尽之时,她与他决绝,并发誓:“若有来生,定要将今日你们施加于我身上的伤害,十倍百倍讨还回来!”再次醒来,她重生到了自己十二岁,自己尚未与前世心爱之人相识,而母亲刚刚将钟玫领回家…这一世,且看重生归来的她如何报仇雪恨,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且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