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0400000005

第5章 徐志摩小传(4)

积郁了许久的痛苦有了一个宣泄的机会,在彼得坟前,志摩再也控制不住,放声哭号了一顿。他向着墓中的孩子涕泪陈词,好像死去的不是一个尚不更事的儿童,而是一个懂得一切人世辛酸的朋友。后来,他把这次的感受写成了挚情的《我的彼得》。

张幼仪真不愧为一个伟大的女子,三年前失去丈夫,三年后又失去爱子,但面对黯然神伤的前夫,她又伸出了温暖的手,千方百计的温存解劝,给他以温情慰藉,陪他上剧院看《茶花女》。对此,志摩也十分领情,感激涕零。

不要以为,志摩只顾伤心,就把与小曼的事抛到脑后了。相反,尽管伤心,他头脑还是够清醒的。一路之上,他时刻都在盘算、也在实际履行着一个大计划,敦促小曼尽快与王赓离婚。

就小曼方面看,离婚,王赓一关好过,他满脑子自由思想,不会过分限制小曼的意志。成问题的,是她自己的家庭。离婚改嫁,他们都以为是“家庭中最羞惭的事”。父母反对,本是意料中事,小曼当然不肯就此退让。双方一动真气,家庭里就难免风波迭起。在一次争吵中,不堪重负的小曼终于晕倒了,小曼苏醒后,立即给志摩发去电报,催他回国。

志摩日夜兼程,自欧洲返国后,就同小曼一起,为他们的未来与幸福,开始了一场艰辛的奋斗。而自1925年8月9日至9月17日,在志摩欧州游历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先后写给陆小曼26封信,日后以《爱眉小札》为题出版。这20多封信札清楚地记录了他们的奋斗历程。

这些信中最动人的部分应该是那些不惜为爱情献身的火热“誓言”,这些话也是他们那反传统爱情的见证。

“我真怕世界与我你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们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眉,方才你说你愿意跟我死去,我才放心你爱我是有根了;事实不必有,决心不可不有。志摩不是懦夫,到相当时候我有我的颜色,无耻的社会你们看看吧!”

但小曼的婚并未因此而顺利离成。满身情伤的志摩只好黯然神伤地离开上海。回到北京后,志摩应邀接替孙伏国主编的《晨报副刊》。《晨报副刊》是五四时期中国影响最大的几大报纸的副刊之一。《晨报副刊》的前身为《晨钟报》,是以梁启超、汤化龙为首的进步党(后改为宪法研究会,即研究系)的机关报。办报一直是志摩的理想,这么好的机会和阵地,对他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诱惑,于是他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晨报》的编辑中,也好暂时忘却情感上带来的伤痛。

经过一番认真的筹备,1925年10月1日,由志摩负责的第一期《晨报副刊》问世了。在他首期编就的这一副刊上,他发表了《我为什么来办我想怎么办》一文,不仅表明了自己办刊的理想和主张,也非常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文艺个性。他说他之所以来编辑副刊,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想把自己整个儿交给能容纳自己的读者,并在自己的情感里发现他们的情感,在自己的思想里反映他们的思想。

志摩要变《晨报副刊》为自己鼓吹文艺理论的喇叭和自己实现理想的战场。在他主编的副刊第二期上,他再接再厉,又撰文《迎上前去》,再一次表明自己的决心和勇气。

在志摩主编《晨报副刊》期间,最突出的成绩是他先后创办了《诗镌》和《剧刊》。特别是《诗镌》的创办,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文坛上掀起了一次诗歌运动的高潮,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诗镌》前后共出了11期,刊登尝试性的新诗作84首。其中志摩的诗作有《梅雪争春》、《半夜深巷琵琶》等,还有闻一多、饶孟侃、朱湘等人的诗作。从形式看,他们的新诗作虽然形式各有不同,但都具有完美的艺术特色。在这11期的《诗镌》上,诗人们还深入地进行了一系列的诗歌音节形式的理论探讨,以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在当时诗坛上掀起一场新格律诗运动。如饶孟侃的《新诗的间节》、《再论新诗的音节》,闻一多的《诗的格律》等,对新格律诗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探讨,特别是闻一多的《诗的格律》,把新诗格律的要求概括为“三美”即音乐的(音节)美、绘画的(辞藻)美和建筑的(节的均齐和句的均齐)美。事实上,这一新格律诗运动在当时的诗坛上乃至文坛上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926年6月10日,《诗镌》停刊。志摩在不久后的文章《剧刊始业》中所提到了停刊原因:

这年头,这世界也够叫人挫气,哪件事不是透里透?好容易你从你冷落极了的梦底里捞起一半轮的希望,像是从山谷里采得了几茎百合花,但是你往哪里安去,左右没有安希望的瓶子,也没有养希望的净水,眼看这鲜花在你自己的手上变了颜色,一瓣瓣的往下萎,黄了、焦了、枯了、吊了,结果只是伤惨!

而经过一番周旋,陆小曼也终于离了婚。志摩和小曼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安排未来的生活了。1926年古历的7月7日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也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他们决定在中国这个富有浪漫色彩的日子里,举行自己的订婚仪式,地点就设在环境优美而又文化味十足的北海公园。他们向所有的在京亲友故旧发出了请柬,那上面赫然印着:

夏历7月7日即星期六正午十二点钟

洁樽候叙

志摩

拜订

小曼

座设北海董事会

为了提高这场订婚典礼的“规格”,同时,也是答应了父亲徐申如的“条件”,志摩还特地邀请了梁启超先生证婚、胡适之做介绍人。徐申如对这场婚事还提出了另外两个条件:一是结婚费用自理,家庭概不担负;二是结婚后必须回南方,安分守己的过日子。不用说,志摩也都一一答应下来。

从表面上看,那场婚礼倒也热闹非凡,各界男女来宾足有一百多人。衣香钗影,笑语喧哗,一派喜庆气象。但在表面的热闹排场之下,又似掩盖着另一种说不出的意味。当初,志摩与陆小曼相悦相恋,大家只是当作一件才子佳人间的风流韵事看待,谈论起来,津津有味。如今,真戏真做,两人居然要结为夫妇了,大家这才严肃起来。中国古老的道德观念被他们从心底唤醒了。当事者之一的梁实秋日后回忆说:“听人窃窃私议,有人说志摩、小曼真是才子佳人,天作之合,也有人在讥讽,说小曼是有夫之妇,不该撇了她的丈夫王赓(受庆,西点毕业生),再试与有妇之夫的志摩结合。”

整个婚礼进程中,令人最感意外而又极富刺激性的一幕,是梁启超先生在证婚时对志摩和陆小曼的一顿痛骂。

他说:“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继而又把徐、陆二人一起痛骂一顿:“你们都是离过婚,重又结婚的,都是过来人了!这全是由于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祝你们这次是最后的一次结婚!……”直骂得志摩面红耳赤,难以为情。只好强忍惭怍,向老师服罪,觳觫地说:“请老师不要再讲下去了,顾全弟子一点面子吧。”而后,才勉强收台。

当年梁启超的这一举动,可能有过火不当之处,但他确如自己所云,是出于对志摩的爱护。第二天,他在给儿子梁思成的信上,谈到了这件事——

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意做之事,去替志摩证婚。他的新妇是王受庆夫人,与志摩恋爱上,才和受庆离婚,实在是不道德之极。我屡次告诫志摩而无效,胡适之、张彭春苦苦为他说情,到底以姑息志摩之故,卒徇其情。我在礼堂演说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一番,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闻之婚礼矣。

订婚后不久,志摩与陆小曼就正式举行了结婚典礼。

得到了小曼,终于如愿以偿,志摩心花怒放,简直看作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一切种种的烦恼、不愉快,都被他放置脑后,烟消云散了。

婚后,志摩便辞去《晨报副刊》的职务,与小曼双双南下拜望父母。谁知父母为避见儿媳,已先期到北京去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硖石度过了一段充实而又美好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北伐攻克南昌,浙江处于战乱之中,硖石也呆不下去。于是他们惶惶逃往上海,在这个世界闻名的东方大都市安下了家。

终于寻找到了“理想的伴侣”,志摩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由朋友介绍,他先后担任了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等校的教授。与胡适、张嘉铸、梁实秋、闻一多等创办了新月书店。《新月》月刊创刊后,他还欣然同意出任总编辑,新月社后期的活动就此展开。感情有了着落,不再像从前那般空空荡荡,工作起来觉得特别有意思。

这是志摩创作道路上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时期,他的笔像是附着了一点神异的灵性,一沾着稿纸就如着了魔也似,滔滔汩汩,不可休止。这期间,出版了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诗集《翡冷翠的一夜》,还翻译了多部长短作品。

“在中国,我还是能做点什么的。”夜深人静,他一个人独坐在书桌前时,常常这样遐想。他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有人曾给他下了一个断语:浮躁。这一点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如今,他也愈来愈倾向于思索点什么了。而一个在生活中有过不寻常经历的人,在他能够沉下心来思考的时候,往往会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深度。

“人一生下地,就开始了一个艰难的旅程,这中间有什么秘密没有呢?”志摩思考最多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他闭上眼睛,把自己曾经所走过的路,所经历过的每一点细小情景,都细细寻思回味了一遍。他觉得,一个人,很难说得上对眼前的世界有多少真正知识的,自然界里的一切存在无不各具一种禀赋,就连那些无机物或低级生命都可以在自然界占据一个位置。而且越是这样的事物,越具有永恒的特质;它们安于造物主的安排,因此能永远地合乎一种既定法则,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但你很难因此就可以否定它们的存在。存在,这是一个事实,一个无法抹杀的事实。至于人,那就不同了——他想起自己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仿佛从母体里继承下来某种对生命自身的悲剧预感,心里常常会无端地悲哀,“童年见月,每每滴泪,但感其悲,不知何以”。他为此纳过闷,理解不透是一种什么生理或心理现象。就是现在,他也未必能参透其中奥妙。但有一点,他还是朦胧地把握到了:人是太不甘于安静了,安静会使一个人的生命枯萎。人总是喜欢未来,喜欢未知;越是难以企及、难以实现的东西,人越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失败总是多于成功,因而人要经常品尝痛苦,经常忍受精神上的苦刑。但没有办法。并没有哪个强迫他去那样干,一切的痛苦和烦恼都是自寻得来的。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

1927年秋,在开办新月书店,筹办新月月刊的同时,志摩应上海光华大学的邀请,受聘为光华大学教授,教授教英美文学等课程,同时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做兼职教授。

此时,为了生活的不得已,他把他的精力完全投向了教书。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道:“下半年为谋生计,不得不教书。上海有光华,大夏来请。”“我下半年到南京中大教文学,亦不得已也。”奔波于上海、南京两地,兼任了三所大学的课程,可见志摩生活的窘迫,精神疲乏。“我这一年来专做教书匠,作品绝无仅有。我因为年来绝少创作,心里总不自在。上海的生活实在于我不相宜。”

志摩是充实的,但小曼也未闲着。自从她来到上海,她那爱玩爱闹的天性又萌发了。在这个现代化大都市里,她如鱼得水,有一种被彻底解放了的感觉。

没用多久的时间,小曼就把上海摸透了。她结交了许多名人、名伶,穿梭般出入于社交界。开始,还是她占志摩的光——大诗人的妻子,在每个地方都引来注意的目光;后来,艳名传遍沪上,相比之下,诗人的名气反而矮了一截。在戏园子里,小曼捧名角;而上海整个社交界,又一齐捧小曼。直捧得小曼头晕目眩,如入仙境。

在上海,她很快认识了一个叫翁瑞午的年轻人。这人是个世家子弟,父亲做过清朝知府,又是收藏家,家里收藏的古玩、字画,多得数不清。翁瑞午本人聪明随和,善解人意,又特擅长京剧表演,在上海社交界是个很受人欢迎的人物。陆小曼与他结识后,立即打得火热,但随后也就招致了不少“浮言”,志摩虽然感到屈辱和厌烦,但他忍着,从不跟小曼提起。人事悠悠,日子在不知不觉间被一天又一天的打发过去。

小曼是个弱胚子,有晕厥症的宿疾,做姑娘的时候就常常闹病。来到上海,她奢侈无度,发狂般地追求享乐,生活进一步失去了节制。志摩担心,长此下去,会使她的身体彻底垮掉,多次劝戒她注意保重,不要没日没夜地泡在外面。多心的小曼一点听不进丈夫的劝告,唠叨的次数多了,心里腻烦得要命。

毫无疑问,结婚后,小曼对志摩深厚热烈的爱没有一点改变。她有时不高兴,会耍脾气,使性子;但过后,总是后悔得不得了。然而,要她改变已渐趋定型的生活方式似乎也已不可能。与志摩相爱终至结婚,使她得到一个庇护,她从此有了安全之感,生活得踏实、安心。但这并不能使她完全满足,她还需要另一种生活世界以满足心灵的渴求。她要使自己像上足劲的发条,永不休止地朝前跑。又像陀螺,疯狂地旋转、旋转,盲目的旋转。

同类推荐
  • 老春水

    老春水

    《世说新语伤逝》载:“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每读这段,都确信自己亦难脱情之所钟范畴。流行歌曲里的“忘情水”,是不可能取来的,即便有,我也不会喝。在春光春色春水里,让我的情感涟漪至老不绝吧!写文章,需要用情,但最忌滥情。为文时,控制感情,少用形容词,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春水可以晃动荡漾,但不能泛滥,泛滥即成灾害。文字亦然。那么,就认认真真听天由命地生活,小小心心克制冷静地用情。春水无尽,长流到老。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人间词话全解

    人间词话全解

    思履编撰的《人间词话全解(精)》分为两部分,上篇是经王国维手定发表于《国粹学报》的《人间词话》64条,下篇是未刊稿及删稿。每条原文后都附有赏析文字,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解释,阐释主要的理论观点并对原文进一步拓展。此外,我们还精选了100多幅精美插图。
  • 嘉尔曼

    嘉尔曼

    嘉尔曼(CARMEN,又译作《卡门》),创作于1845年,是梅里美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很多戏剧作品由此改编,包括比才著名的歌剧《卡门》。嘉尔曼讲述的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吉普赛女郎——嘉尔曼,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她引诱士兵,让其陷入情网、舍弃情人,最终被军队开除加入走私行列。之后,嘉尔曼又爱上了一个斗牛士,与士兵的矛盾日益激烈,最终死在士兵剑下的悲剧故事。“嘉尔曼”这一形象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
  •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林徽因:一念花开锁清思》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主要讲述 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生。作者以林的感情经历为线索,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和婚姻,以及坊间传言的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的 感情纠葛,同时也较多的涉及了林徽因在文学和建筑上的成就,并折射出她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是一本比较全面的讲述林徽因生平的评传。
热门推荐
  • 生途

    生途

    一碗饭,一碟菜,年过三十,行走江上,他以为就这样行至自己的终点,赎罪余生。那夜风平浪静,他不知载了谁;那日晨光明媚,他在书页上看见她姓名。赶不走,躲不开,后来……船长在船头掌着舵,肤白的少女在船尾念着诗,他心里的小火人烧啊烧,春风吹又生。江河辽阔,生命不息,他们找到了彼此的冀柏树。
  • 励王追妻:异能毒妃

    励王追妻:异能毒妃

    自幼生长在孤儿院的她,对金钱有着异乎寻常的执念。一朝重生,她竟然有了辨石识玉的本领。自此,为了回到自己的家,她开始了新的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盘古开天决

    盘古开天决

    爱错了人,招致全家被满门抄斩。恨!我恨!地狱里等你!但血泪的背后却是一场阴谋!
  • 娇妻作妖

    娇妻作妖

    童洛,肤白貌美大长腿,童颜巨乳小花旦。沈渊,矜贵冷漠腹黑男,权势滔天傲病娇。在某个淫靡奢乱场合,十八线小明星一不小心被沈家长孙当成了妖艳贱货利用,于是……【开始】沈渊厌恶的目光扫过刚才隔壁房间出来衣衫不整的妖艳女人,皱了皱眉:“五十万,脱光上床,拍几张照片。”童洛理了理滑落的肩带,想了想床上那个十七八岁的纯情小少男,点点头:“这个价格,留内衣,不露脸。”【然后】沈渊冷漠:“以你的身份也想嫁入沈家?从我弟弟身边滚开。”童洛眨眼:“您这套路不对吧,不应该加个‘给你多少万’?”【最后】沈大爷黑脸看着屏幕里露肩露腿的妖娆身姿,冷声:“你一年片酬多少,我给,呆在家。”童影后绽着一脸甜笑,一脸无辜:“自力更生也有错?大爷你让让,挡着我大红大紫的路了。”
  • 淡定的女人最幸福

    淡定的女人最幸福

    本书是一本写给女人的心灵鸡汤,书中选取了88则浓缩了生活智慧与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涵盖了心态、爱情、婚姻、事业等方方面面。一个个深刻的寓言故事,给女人醍醐灌顶的彻悟,告诉女人幸福的奥秘,帮助女人解决生活中的困惑,体悟到生命的真谛。
  • 今天也在穿越之后努力活着

    今天也在穿越之后努力活着

    穿越?问题不大。轮到了一个什么话都不说的系统?问题不大。系统会变成可爱的男孩子?问题大了好吗!系统×女主系统可以变成人排雷,有bl向副cp,但剧情不多
  • 悟道从莽荒开始

    悟道从莽荒开始

    “唔,小纪啊,和你商量个事呗?”在一处草地上,叶玄为难的看着眼前的清秀少年。......
  • 我的神级复制天赋

    我的神级复制天赋

    你有速度天赋……我复制。你有敏捷天赋……我复制。你有隐身天赋……我复制。刀法天赋,剑法天赋,岩石天赋,防御天赋……复制,复制,通通复制,一切的一切通通占为己有,只要有的就没有我不能够复制的。……灵气复苏,高武降临!穿越到二百年后全球修武的年代,觉醒了‘复制天赋’后,陈海开启了他那开挂的人生。
  • 风云神探

    风云神探

    主角现代人灵魂穿越到了异时空,在陌生的世界运用前世的侦查能力和先进的思想。破奇案立大功,对内改变民生提高生产力,对外抵御外敌保家卫国。后身居高位,成为名留青史的一代神人
  • 皇道孤独

    皇道孤独

    为了能重新站在她的身边,赵小凡继往圣之绝学,杀系统,灭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