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8300000002

第2章 工作需要有一种责任感

工作需要我们全力以赴

把一项工作做好,需要我们做什么?

在过去7年的教育培训生涯中,我先后拜访了上千位的优秀企业家,潜心研究了上百位杰出领袖,有超过10万位的企业家听过我的现场演讲,最后我总结出他们身上所拥有的共同特质,那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全力以赴。因为,全力以赴是一种精神,全力以赴是一种态度,全力以赴更是一种习惯。如果我们每个人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具备全力以赴的职业素养,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很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

美国前教育部部长威廉·贝内特曾说:“工作是需要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对于工作,我们又怎能去懈怠它、轻视它、践踏它呢?我们需要尽职尽责地去把它们做好。”

勇敢地承担责任,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社会都是应该的,这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需要尽职尽责。

有一个替人割草赚钱的男孩打电话给布朗太太说:“您需要割草吗?”

布朗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经有了割草工人。”

男孩说:“我会帮您拔掉草丛中的杂草。”

布朗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人已经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布朗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经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伙伴问他:“你不是就在布朗太太那儿割草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究竟做得好不好!”

多问问自己“我做得好不好”,这就是责任感,这就是尽职尽责。

只有当我们在工作中做到尽职尽责时,才能够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在工作和生命中的价值。

大连有一名公交车司机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最后的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第二,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

第三,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乘客和行人的安全。

他在做完了这三件事后,便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叫黄志全,因为他在工作中的高度责任感,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需要我们有一种责任感,需要我们去尽职尽责地完成!

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工作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

无论你所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能够尽职尽责地去把它做好,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充满意义的,你就会获得尊重和敬意。

工作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充满着责任感,尽职尽责地去对待工作,那么就会设法去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就能够排除万难,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但是,如果一个人一旦失去责任感,不能够尽职尽责地去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么即使是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也会做得一塌糊涂。

王可做了一辈子的木匠工作,因对待工作尽职尽责而深得老板的信任。年老力衰时,王可对老板说,自己想退休回家与妻子儿女共享天伦之乐。

老板十分舍不得王可,再三挽留,但是他去意已决,不为所动。老板只好答应王可的请辞,但提出希望他能再帮助自己盖一座房子,王可自然无法推辞。

然而,王可归心似箭,心思也全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如以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也全无往日的水准。等到房子盖好后,王可急匆匆地向老板请辞。这时,老板做出了一个让王可意想不到的举动——老板将钥匙交给了王可。

“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愣住了,悔恨和羞愧溢于言表。他一生盖了那么多豪华的住宅,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

我们每个人最终过什么样的生活,住什么样的房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自己亲手打造的结果。

同样一个人,可以盖出豪华的住宅,也可以建造出粗制滥造的房子,不是因为技艺减退,而是因为失去了责任感,没有尽职尽责地去对待自己当下的工作。

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一直有杰出的表现,就必须在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在工作中做到尽职尽责,让责任感成为鞭策、激励、监督和发掘自己的力量。

责任感比能力更重要

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即使本领再大、能力再强,但如果他不愿意在工作上付出努力,那么他就很难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为企业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出色地完成企业交付的任务,并且自己的能力也能获得提升。

有人说,“责任感比能力更重要”,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而是在强调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责任感对工作的结果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工作中,责任感能令一个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中,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比特是某国际著名化妆品公司花费重金聘请来的副总经理,虽然他很有才能,但遗憾的是,自从他到这家公司一年多以来,却几乎从未创造任何价值。

比特确实是一个人才,这一点从他的履历中完全能够看出来,他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在来到这家企业以前,曾在3家公司出任高层总监。他擅长资本运作,曾带领一个5人团队,用了3年时间把一家不足100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100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3亿多美元的中型企业,创造了让同行称道的“比特速度”;在2000年到2002年之间,他更是叱咤华尔街,掀起了一阵“比特旋风”。试想,这么优秀的人才怎么可能创造不了价值呢?

公司总经理费拉尔说:“我毫不怀疑他的个人能力。”但让他困惑的是,比特为什么就不能为公司创造应有的价值呢?

一位人力资源部的咨询师问费拉尔:“你了解他具备什么能力吗?”费拉尔回答:“当然了解,在聘请他来以前,我是极为慎重的,我请专业猎头公司对他进行了全面的能力测试,测试结果让我十分满意。”他还详细列举了比特具备的种种能力,并列举了比特过去工作中的许多成功例子来证明。

经过深入的沟通,咨询师发现,比特是一个敢于接受挑战的人,工作的难度愈大,愈能激起他奋斗的欲望,他时刻都有一种准备冲锋陷阵的冲动,可以说这种人才是企业里的宝贵财富。

不过,比特也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在刚进入公司的时候,我充满了激情,下定决心要干一番大事业,但后来我发现,一切都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我愈来愈觉得没意思,对公司逐渐失去了认同,对自己的工作也失去了认同。”他还说:“我希望有一个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工作环境,而不喜欢太多的束缚。”

事情终于弄明白了。原来,比特的老板费拉尔先生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他对聘用的人不放心,担心能人挖公司的墙脚;二是喜欢自己亲自行动,不愿放权,常常越级指挥。在许多事情上,让比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摆设。比特最需要的,应当是用业绩来证明自己。

咨询师在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后,将费拉尔与比特请到了一块,一起分析企业授权与指挥系统方面的问题,明确了董事长兼总经理费拉尔的职权范围以及副总经理比特的职权范围,一起制定了企业的授权制度与团队指挥原则,通过二人共同努力,公司情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特好像变了一个人,不但做出了让业内惊羡的业绩,还与费拉尔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迪。转变之后的比特,充分发挥了他自身杰出的才能,而促使他转变的重要原因,就是制度的改变重新唤起了他对企业的责任感。

其实,比特非常富有责任感。当然他的能力也是一流的,可他在费拉尔先生的企业中先前的无所作为以及后来的成功表现,证明了责任感胜于能力的道理。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人们往往忽视责任感而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用B级人才可以办成A级事情,用A级人才却不一定能办成B级事情。”尽管一个人的才能非常重要,可最重要的还是这个员工是不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事实上,对一家公司而言,员工的能力与责任感是动态的。下面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

琼斯先生是美国一家航运公司的总裁,他提拔了一位非常有潜质的人到一个生产落后的船厂担任厂长。可是半年过后,这个船厂的生产状况依然不能达到生产指标。

“怎么回事?”琼斯先生在听了厂长的汇报之后问道,“像你这样能干的人才,为什么不能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激励他们完成规定的生产指标呢?”

“我也不知道。”厂长回答说,“我也曾用加大奖金力度的方法,也曾经用强迫压制的手段威逼,甚至以开除或责骂的方式来恐吓他们,可无论我采取什么方式,都改变不了工人们懒惰的现状。他们就是不愿意干活,实在不行就招聘新人吧!”

这时恰逢太阳西沉,夜班工人已经陆陆续续向厂里走来。“给我一支粉笔,”琼斯先生说,然后他转向离自己最近的一个白班工人问道:“你们今天完成了几个生产单位?”

“6个。”

琼斯先生在墙壁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醒目的“6”字以后,一言未发就走开了。当夜班工人进到车间时,他们一看到这个“6”字,就问是什么意思。

“琼斯先生今天来这里视察,”白班工人说,“他问我们完成了几个单位的工作量,我们告诉他6个,他就在墙壁上写了这个6字。”

次日早晨,琼斯先生又走进了这个车间,夜班工人已经将“6”字擦掉,换上了一个大大的“7”字。下一个白班工人来上班的时候,他们看到一个大大的“7”字写在墙壁上。

“夜班工人比白班工人好,是不是?好,白班工人要给夜班工人点颜色瞧瞧!”他们全力以赴地加紧工作,下班前,留下了一个神气活现的“10”字……生产状况就这样逐渐好起来了。没过多久,这个一度生产落后的工厂比公司别的工厂的效益还要好。

同样的员工,同样的能力,为什么前后表现出不同的生产效率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待工作的“责任感”。

琼斯先生巧妙地用一个数字激起了员工对工作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使得员工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能力,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成功源于责任感,责任感胜于能力。

责任感保证工作绩效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责任感保证工作绩效。”这句话揭示了企业提高绩效的关键所在。要想真正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首先就要保证员工的责任感。

在一所大医院的手术室里,一位年轻护士第一次担任责任护士。

“大夫,你取出了11块纱布。”她对外科大夫说,“我们用的是12块。”

“我已经都取出来了。”医生断言道,“我们现在就开始缝合伤口。”

“不行。”护士抗议说,“我们用了12块。”

“由我负责好了?”外科大夫严厉地说,“缝合。”

“你不能这样做!”护士激动地喊道,“你要为病人负责!”

大夫微微一笑,举起他的手,让护士看了看第12块纱布。“你是一位合格的护士。”他说道。大夫在考验这位护士是否有责任感——而她具备了这一点。

在医院里,即使是刚参加工作的护士,她的责任感也足以使其对病人负责,保证病人的手术安全。在企业里,员工的责任感也是如此。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寻找各种方式和方法来提高工作绩效。不过很多企业发现,无论是优秀的管理模式还是先进的管理经验,每当应用到自己的公司时就“不灵”了,工作绩效并没有明显地提高。

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员工缺乏足够的责任感。责任感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成正比的关系。当一方面提高时,另一方面也随之提高;反之,当一方面下降时,另一方面也会随之下降。所以,要提高工作绩效,首先要确保员工的责任感。

见多识广,是我在成长道路上的一种感悟,我是学冲压模具的,自认为对模具的研究、领悟还可以。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碰到了一位高手,他是上海手表厂的模具车间主任,当时我们厂为汽车配件厂开一副汽车缸垫模具,模具的制造精度要求很高,他是甲方委派到我们厂来技术指导的,一到我们工厂他就亲自动手操作。他的很多操作手法让我看得目瞪口呆,手势清晰,程序合理,动作规范。在操作的同时,他还给我们讲故事,他说:要做好模具,不光是要技术精益求精,熟知工艺流程,更重要的是要热爱模具,热爱模具比热爱自己的手脚更重要。他说有一次在装配一副模具时,上面有5个冲头,每个冲头要用榔头去固定,一不小心,榔头砸下去,砸到自己的手上,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关心自己的手,而是马上去看模具砸坏没有,这让人敬佩至极。从此,我对工作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什么叫工作,什么叫责任感,就此明白了。

美国著名的职业演说家马克·桑布恩常常讲邮差弗雷德的故事,因为弗雷德的责任感使他深受感动。

弗雷德是美国邮政的员工,他总是十分周到并细致入微地照顾他服务的客户。有一次,桑布恩去外地出差,联邦快运公司误投了他的一个包裹,把它放到了别人家的门廊上。幸运的是邮差弗雷德在发现他的包裹送错了地方后,便把包裹捡起来,重新放到桑布恩的住处藏好,并在上面留了张纸条,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还找来擦鞋垫把它遮住,以免丢失。弗雷德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让桑布恩既惊讶又感动,于是马克·桑布恩开始把弗雷德的事迹在全国各地演讲。

桑布恩说:在1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受惠于弗雷德的优质服务。一旦信箱里的邮件被塞得乱糟糟,那准是弗雷德没有上班。因为只要是弗雷德在他服务的邮区里上班,桑布恩信箱里的邮件就一定是整齐的。

应该说弗雷德的工作很平凡,但是他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使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展现出了不平凡的一面,他凭借自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保证了工作绩效。

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杰克·法里斯曾讲起他少年时的一段经历。

13岁时,他就开始在父母的加油站里工作。那个加油站里有三个加油泵、两条修车地沟和一间打蜡房。法里斯想学修车,但他父亲却让他在前台接待顾客。

当有汽车开进来时,法里斯必须在车子停稳前就站到司机门前,然后忙着去检查油量、蓄电池、传动带、胶皮管和水箱。在工作中,法里斯注意到,如果他干得好的话,顾客大多还会再来。于是,法里斯总是多干一些,帮助顾客擦去车身、挡风玻璃和车灯上的污渍等。

有段时间,每周都有一位老太太开着她的车来清洗和打蜡。但是,这位老太太极难打交道,每次当法里斯清洗完毕后,她都要再仔细检查一遍,让法里斯重新打扫,直到清除掉每一缕棉绒和灰尘她才满意。

终于,法里斯忍受不了了,他不愿意再伺候她了。然而,法里斯的父亲却告诫他:“孩子,记住,这是你的责任!不管顾客说什么或做什么,都要努力做好你的工作,并以应有的礼貌去对待顾客。”

父亲的话让法里斯深受震动,法里斯在回忆中说道:“正是在加油站的工作使我学到了严格的职业道德和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这些东西在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6遍桌子,他一定会始终如一地做下去;而如果是一个中国人,一开始他会按照安排擦6遍,慢慢地他就会觉得5遍、4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擦了。中国人做事的最大毛病是不认真、不负责、没有责任感。每天工作欠缺一点,天长日久就成为落后的顽症。

责任感保证工作绩效。当我们在工作中凡事都能尽职尽责,追求完美时,我们就会与“胜任”、“优秀”、“成功”同行。

责任感引爆自我潜能

自己内在的潜能如何很好地挖掘出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童话《绿野仙踪》中,桃乐丝、狮子、机器人以及稻草人一起去翡翠城寻找一位名叫奥芝的大法师,他们希望从法师那儿得到解决困难与实现梦想所需要的勇气、决心与智慧。最后,法师只告诉他们一个很简单的法则:“实际上,达到所追求目标的力量,就在你们自己身上。”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利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困难,法师是帮不上任何忙的。这就是能够为自己开启新生命的、神奇的奥芝法则。

事实上,正视现实、解决问题、着手完成与达到目的,这些都需要勇气、方法、决心、智慧以及技巧。而这些都潜藏在我们自己身上,这就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将潜藏于自身的能力充分挖掘出来。

那么,工作中,如何才能够将潜藏在自己身上的能力挖掘出来呢?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树立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在美丽的蓝天上曾经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架飞机从南向北刚刚起飞,机舱里便传出一阵痛苦的呻吟。

大家循声望去,是一位年轻的妇女,痛苦使她的身体扭作一团,蜷在座位上。空姐走过去,一番询问才知道,妇女要生孩子了。坐在她身边的丈夫很紧张,他告诉空姐,妻子以前难产过一次,孩子没保住。

机舱最后一排的座位很快被腾空,妇女被平放在座位上,空姐拉起一张布帘挡着她。

机长大声问乘客中谁是医生。

没有。

接着,机长又问有没有谁懂接生。

还是没有。

再接下来,机长问有没有人是学医的。

这时,一个20岁出头的姑娘害羞地站了起来。但她小声地对机长说她是一名护士。

“在这次航班上,你就是专家,”机长的眼中满含着信任,“相信自己。”

姑娘用更低的声音说:“我毕业不到一个月,就因为粗心被医院辞退了,已经很久没有从事医护工作了,而且,从来没有接生过,那名女士还有难产经历呢。”

“孩子,那只是过去,你行的。”机长说。

姑娘脸上一瞬间掠过神圣无比的表情,只见她昂首挺胸,信心百倍地走向了机舱后面。

差不多半个小时后,一个孩子清脆的哭声从机舱后面传来,一直悬着心的乘客们热烈地鼓起掌来,接生的姑娘脸上有汗水也有泪水。

“你从来没有接生过,你是怎么做到的啊?”有乘客问那位姑娘。

“事实上,我对接生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教材上那一点点,是责任感引爆了我的潜能,是责任感给了我力量。”姑娘说,“机长说我是专家,让我明白了,在这次航班上,只有我能够完成接生这份任务,而且作为这里唯一一个学医的人,我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

“责任感引爆了我的潜能!”多么精辟的话语啊!把重大的责任放在一个人的肩头,这样自然就会把他全部的潜能激发出来,并促使他运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完成任务。

不妨再看一则故事。

有两个小伙子同时去一家公司面试,他们的表现都非常优秀,很难分出高低,然而公司只能录取其中一人。总经理就说:“这样吧,我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去非洲的一个小岛上,将我们公司这次生产的皮鞋销售给那里的人,回来以后,我想看看你们的业绩。”

两个年轻人同时出发,一个月之后,他们回来了,第一个人说:“不是我卖不出去皮鞋,可问题是那里的人根本就不穿鞋,怎么会有市场呢?去那儿推销皮鞋,根本就是浪费精力。”

第二个人则十分高兴地对总经理说:“那里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完全出乎我的预料,那儿的人根本就不知道穿鞋的好处,我先让他们试穿一下,感觉好就买,感觉不好也没有关系,可以退回来,但是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穿上鞋以后就不想再脱下来了,这次生产的皮鞋全部都被订购了,同时,我还带回来一笔非常大的订单。”此时,结果已非常明显了。

相信任何一位老板都会喜欢第二个年轻人,他确实值得重用,因为他是一个对工作充满责任感的人,一个能对工作负责到底的人。在工作与生活当中,责任感会使你表现得更加出色和卓越。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肩负着自己的责任,对工作、家庭以及亲朋好友,你都有特定的责任感,绝对不要自以为是而忘了属于自己的责任。对于这样的人,巴顿将军有一句名言:“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一文不值。遇到这种军官,我会马上调换他的职务。每个人都必须心甘情愿为完成任务而献身。一个人一旦自以为了不起,就会想着远离前线。这种人是地道的胆小鬼。”巴顿将军强调的是,在战场上,任何人都应该付出,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做你一定要做的事情,而不能忘了自己的责任。

在每个人的身上,都隐藏着惊人的潜能。在工作中,所有人都应当积极主动负责地做事,都应对工作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挖掘出自身的潜力,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

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是充满着坎坷和挫折,面对不如意的现实,我们唯有勇敢地承担责任、积蓄力量、发挥潜能,才会拥有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责任造就魅力。责任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宽广。

责任感决定企业的成败

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一个不可靠的人,一个缺乏责任感的组织是注定要失败的组织。

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成败是由责任感决定的,即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都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当你在为企业工作时,无论在哪个职位,你都不应该轻视自己的工作,都应该担负起工作的责任来,并把责任感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总是抱怨客观因素,寻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的人,往往是职场中的被动者,他们劳累一生却很难有出色的业绩,对企业来说,这种没有责任感的人,甚至有时还会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绊脚石。

在中国,恐怕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像三株那样迅猛发展,又迅速消亡。

三株在刚成立时,注册资金仅为30万元,但当年的销售业绩便高达1.25亿元。第二年,三株的销售额猛增至23亿元。第三年年底,它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0亿元,资产则有48亿元之巨,在短短的3年间增长了16000倍。更难能可贵的是,三株公司的负债率为零。它的速度与辉煌是所有企业都望尘莫及的,三株成了当时中国的“企业神话”。

然而,“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勃焉”,三株这个企业巨人却因为一场小小的官司而轰然倒地,一蹶不振,但这只是表面原因。应该说,在三株内部,责任感的流失才是这个明星企业突然“死亡”的症结所在。创立之初,三株公司不过几十个人,但到了1997年的时候,人员猛增至15万人,在全国县级以上的城市都建立了销售队伍。由于公司成员鱼龙混杂,管理人员也忽略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对员工责任感的培育,许多人来到三株不过是为了沾一点光、分一杯羹,对三株本身是否健康发展并不关心。

据三株公司审计部门统计,投入的3亿元广告费中,有1亿元被无端浪费掉了,但却无人关心此事,自然也谈不上有人对此负责。在不少基层机构中,宣传品的投放到位率不足20%,甚至一些执行经理把宣传品当成废纸卖掉,可见其责任感缺失空前严重!

与责任感缺失“相映成趣”的是,三株公司内部机构臃肿、部门林立,官僚主义的风气十分盛行,等级森严,程序繁杂,经常出现总部指令被歪曲甚至石沉大海的现象。尽管三株总裁吴柄靳采取了“三查三反”、“一打五反”等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整风运动”,但这并未触及问题的根本,公司内部离心离德,没人想过要对公司负责,几大体系、中心之间画地为牢,互为壁垒,各自扩充人员、争权争利,形成了一个个割据的小“诸侯”。

这样的企业怎能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呢?这样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团队怎能应对市场的惊涛骇浪呢?在三株公司惹上官司的时候,十几万缺乏责任感的员工顿时作鸟兽散,加剧了三株公司的灭亡。在平时,谁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对企业负责及责任感的重要性,结果在企业面临危机的时候,大家都成了这场危机的牺牲品。所以说,“企业兴亡,人人有责”,一点都不空洞,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

我们再来看看震惊全国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

三鹿集团是河北一家有着50多年悠久历史的乳品企业,它所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价格相对低廉,是广大处于中低层经济水平家庭的育婴首选产品。长期以来,三鹿集团不仅拥有稳定的消费市场,而且多次获得政府嘉奖,深受消费者好评。就在2008年1月,三鹿集团开发的“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还荣获国务院授予的、代表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的领奖台,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的骄傲。可就是这么一家顶着无数光环的老牌企业,最终却因为产品含有三聚氰胺的问题,从高高的领奖台上摔了下来,再也没能爬起来。

原来,三鹿集团为了节约成本、牟取暴利,选择了添加大量廉价“大豆蛋白粉”的奶源,而这些所谓的“大豆蛋白粉”实为伪造蛋白质的化学原料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实验表明,三聚氰胺主要影响人体泌尿系统,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很多婴儿就是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得了结石。据新华网报道,三鹿集团从2008年3月份开始就陆续接到一些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投诉,却未能引起高度重视,而只是敷衍一下,草草了事,直至同年9月份被大规模曝光。

2008年9月11日上午,甘肃省卫生厅首次披露该省内59名婴儿肾功能不全、1人死亡的情况,是因吃了同一个牌子的奶粉。同时,在湖南、湖北、山东、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河南等省都发现多个相似病例。11日晚,卫生部称,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并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事件披露以后,三鹿集团不但没有意识到自身错误,反而把责任推给所谓的“不法分子”——奶农。此外,三鹿集团上下其手,试图从政府部门下手,又用300万元“摆平”百度,要求后者帮助隐瞒真相、平息事态。这些消息都激起了人们更大的愤怒与更多的谴责。这样,三鹿集团也在这种不负责任的姿态中逐渐走向了灭亡。可以说,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说到底就是因为这个企业失去了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所致。

责任感决定企业成败。特别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更需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既包括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也包括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因为,只有员工对企业充满责任感,才会在企业需要的时候主动向前,急企业之所急,忙企业之所忙,从而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的强劲竞争力,同时也只有企业对社会充满了责任感,企业才能走得更远,真正实现基业长青。

同类推荐
  • 跟我学减轻压力

    跟我学减轻压力

    从此远离压力的困扰,走出心灵的误区,摆脱沉重的生活,把握生命中所有的幸福和快乐,轻轻松松地登上人生的巅峰!过度的压力是人生一大灾难,它足以摧毁我们生命的堡垒,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减压。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读这本书开始。
  • 七彩就业路:大学生求职历程纪实

    七彩就业路:大学生求职历程纪实

    本书记录了云南农业大学32名学生代表在就业路上的心路历程,通过他们的切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所思所想、所想所悟。
  • 人生要敢于奋斗

    人生要敢于奋斗

    这是一个奋斗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在往前行,别为自己找任何借口停下来,因为停下来你就会被淘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要敢于奋斗,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一切都需要通过我们的双手去争取。自己是自己最大的贵人,自己也是自己最可靠的救星。
  • 冥想,是放松的开始

    冥想,是放松的开始

    忙碌的节奏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我们的肩头承受重压,心里紧绷了弦,因身心的疲惫苦不堪言。紧张而浮躁的世界,怎样有效地让思想和情绪安宁下来,给心灵一个休憩的时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找到对策。跟我一起冥想吧, 给疲惫的身心一条放松的路,沿着它,我们能找到心中的桃花源。据医学研究显示,养生关键在于放松。本书为忙碌的现代陀螺们,找到创造生命幸福的解决之道!每天20分钟冥想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抗老化,重整脑细胞,打通脑内阻塞的的通路,改善神经协调,缓和情绪、提高快乐能量,让内分泌循环处于更深层次,增强同理心;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预防癌症及慢性病,减少身体耗氧量、瘦身及治疗不孕,是身体放松的开始。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反败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反败术

    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热门推荐
  • 武乡的红色驻地

    武乡的红色驻地

    武乡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抗日军政大学等重要机关长期驻扎于此,留下了众多革命历史文物和珍贵的革命旧址。《武乡的红色驻地》主要对全县的革命旧址进行调查和搜集整理,并对团以上机构驻扎过的旧址加以介绍,反映了武乡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对进一步研究八路军文化,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动老区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纸上的时间

    纸上的时间

    总有一个人,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中像个大人。总有一个人,总以为自己看透了身边朋友的爱情,却不知不觉的爱上了那个笑起来像个孩子的男孩。初见,他瑟瑟发抖的坐在椅子里。再见,他见她在舞台上大绽异彩。原来不知不觉中,缘分已经悄悄降临。
  • 我欲向南

    我欲向南

    “苍南!苍南!”这是一群被当作蝼蚁的人不断奋力拼搏,争取平等未来,重回故乡的故事。望着这片山河大堤,望着这世间纷争烦扰,望着这足下一尺三分,深感这凡俗世间,前行步步,寸寸难行。却从不后退,因为背后的是责任。身上的是信仰!
  • 记忆杀机

    记忆杀机

    有一天,一个陌生妹子突然问喻一,你还记得我吗?喻一满脸问号,狗血爱情剧?之后,他意识到,这好像变成了悬疑推理剧。由一段记忆而导致的追杀,开始一次又一次找上他。意志觉醒,通向一条注定不平凡的路。始于帝国一隅之地,终将踏入星海。……其实就是一个平凡的少年被迫走出的逆(装)袭(逼)之路。
  • 从今出发

    从今出发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介绍,总觉得人生既然二十年了,去写点东西记忆以前发生的事情,故事很简单,主人公就是我,也许我的文笔没那么好,但写点自己的事情我还是做的到,从出生开始算起,我的生命并不算长,也仅仅只有二十岁,但对于我而言,也已经经历太多太多,亲人去世,高考复读失利,总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很精彩才对,体会人情百态,心中有爱就好,生命无常,命途多舛,总要自己去体会。还有很多想说的,就全部留给我写的东西吧。
  • 景年知几时

    景年知几时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费尽心思才可以在一起的人,曾经是已经逝去的姐姐的爱人,如刁蛮阿紫一般的叶景知怎么可能忍受那个毒舌“姐夫”一次次辜负自己的真心?好不容易离婚成功之后,却又被一直爱着姐姐的另一个温柔“姐夫”给盯上。为了保护好自己肚子里的“小黄豆”,叶景知不得不与两个无敌“姐夫”开始长期攻坚战。爱情扑朔迷离,误会又以几何级数不断增长,命运也突然给了叶景知一个狠狠地直勾拳。笃信爱能创造奇迹的叶景之最后能够和她的真命天子得来匪大的第一个十足真金大团圆吗?请你也相信爱能创造奇迹吧。
  • 网游之游戏公司

    网游之游戏公司

    每一百个华夏玩家里,就有一个强得不行。他们和嚣张的大公会结仇,把各类NPC收入后宫,在某岛国服务器闹得天翻地覆……然而,被政府赞助的游戏公司,还在研究游戏平衡,还要考虑市场影响,真的会放任他们不管吗?当游戏公司智商在线,积极作为的时候,这应该才是一个正确的虚拟网游打开方式。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The Moth in the Mirror

    The Moth in the Mirror

    An original ebook-only novella in the Splintered series, told from the points of view of both Jeb and Morpheus. Morpheus wants to know more about his rival for Alyssa's affections, so he digs into Jeb's memories of his time in Wonderland. But he may be surprised by what he finds. This brand-new story and perspective from A.G. Howard's dark, magical world stands alone but also provides a tantalizing glimpse of what's to come in Unhinged, the sequel to Splintered.
  • 霸宠甜妻:高冷男神吃不够

    霸宠甜妻:高冷男神吃不够

    “先生,结婚证领错了,能不能……”某日,宋佳音一脸谄笑。腹黑霸道的大总裁摸了摸自己的俊脸:“领错证没关系,嫁对了人就行!”他发誓:“嫁给我,做我的女人,你学习,我认真教,你考试,我给你放水。“但是,不许看别的男人,不许有肢体接触,不许有眼神接触。”宋佳音怒吼:“宫亦琛,你痒了吧?”“老婆,我真痒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