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3100000006

第6章 出奇制胜,先发制人(1)

1.找准角度,抓住主动权

在1990年第三届亚洲大专辩论会上,有一场题为“儒家思想是四小龙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的辩论。南京大学队持反方对澳门东亚大学队。南大队首先对辩题进行了剖析,重点研究了“儒家思想”、“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和“推动因素”四项词组,目的是要找到一个立论的切入角度。经过认真分析后发现,辩论双方的焦点肯定会集中在“主要”与“推动因素”这两个词组的联系点上,即如何理解“主要推动因素”这一概念。

南大队猜测正方澳门东亚大学队的思路极有可能是这样的:将“主要推动因素”这一概念淡化,提出主要推动因素有多个,儒家思想是其中之一的立论。针对对手的这一思路,南大队决定由“主要推动因素”这一关键概念入手,与对手针锋相对,明确界定其概念,即它必须是具有总揽全局、纲举目张的作用,它必须能把四小龙经济快速增长的所有有利条件和推动因素组织起来,有效地协调起来。同时,南大队严格区分“主要推动因素”与一般的“推动因素”,指出一般的推动因素是指一些具体的战略和政策,比如贸易立国,外贸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等等。

“不和对方在思想层次上纠缠,不用西方的个人功利思想来对抗儒家思想,承认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积极的作用,但它却没有经济功能;至于主要推动因素,只能是正确的战略和政策”。这就是南大队的总思路。

这样的思路很奇。因为思想确实能够影响到人的行为,但是很难说清楚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在什么范围内发挥这种作用。相反,“事实胜于雄辩”,在实际辩论中,南大队列举了大量实例向评委和听众说明在四小龙经济发展过程中确立的一系列战略和政策中并没有体现什么儒家思想,用这些“实”来攻击对方“虚”的一套推理,结果威力很大。由于南大队这一思路完全出乎对手的意料,因此场上主动权始终被南大队牢牢掌握着。

2.先发制人,抢占先机

在BTV“万家乐杯”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首场辩论:“存钱比消费是否更有利于支援国家建设”比赛中,正方北京外国语大学队就在论辩伊始便先发制人,首先说明“存钱指的是集体和个人的银行存款,而消费指的是生活消费。”确立这样一个论点,有利于自己展开辩论并削弱对方的攻击力。正方主辩:在今天的辩论中,我方的观点是存钱比消费更有利于支援国家建设。我方首先说明,这里说的存钱指的是集体和个人的银行存款,而消费指的是生活消费。众所周知,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而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也就是说任何社会的生产要发展都离不开扩大再生产,而如果没有一定数目的积累资金的话,扩大再生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谷狭者速涸,流浅者速竭”,积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而储蓄正是积累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今天,我方首先承认存款和消费都有利于支援国家建设。但是一定的经济问题要与一定的经济条件相联系。抛开现实,空谈理论是毫无意义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现实情况吧。现实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建设、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农业缺生产资金,企业缺流动资金,基础设施缺建设资金,引进外资缺配套资金。仅以全国人民所关注的三峡工程为例,其静态总投资就达570亿元,而动态投资则达1200——1400亿元,要支付这样庞大的开支,单单依靠国家和外资不仅远远不够,而且还会引起一系列其它问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资金短缺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依靠广大人民共同作出努力和贡献才行。

第二,我方认为,存钱比消费更有利于支援国家建设,但这绝不是在否认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在现实的经济条件下,如果我国的政策不是鼓励储蓄而是大规模刺激消费的话,那不仅很难带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发展,而且还会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加剧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个已经存在的矛盾。

第三,我们认为,存钱与消费并不是根本对立的关系,也就是说,存款并不抑制正常的消费,相反存款是一种潜在的消费。“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想请问对方同学,你们家中的彩电、冰箱哪一件不是长期储蓄的结果,而今后当你们要建立自己的家庭时,你们还能像孔乙己那样,潇洒地宣布一声“有现钱”,而一拍腰包排出几文大钱了事吗?

今天我方想说明的是,存钱与消费都会对国家建设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根本对立的关系,问题就在于哪一个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一些,而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离开我们的国情来考虑。对于这一点,我方同学将在下面作进一步阐述。(热烈的掌声)

同样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队在同北京大学进行的一场题为“现代社会的选才标准是否应以学历为主”的论辩中,正方北京外国语大学队同样采用了先发制人的战术开场。应当说辩题本身对正方是不利的,北外队在这场辩论中虽没有取得胜利,但采用先发制人的战术,把辩题当中的“学历”一词的外延扩大了,使这场比赛看起来也颇为精彩:

正方主辩: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在今天的这场辩论中,我方的观点是现代社会的选才标准应以学历为主。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而人类,这莎士比亚眼中宇宙的精华,进入了现代社会时,个人的地位变成了社会大机器上的小零件。尽管诗意的赞美变成了冷冰冰的比喻,但我们仍要骄傲地说,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拥有真正优秀的人才。那是因为,这里的人才指的是那些符合社会需要,保证了社会大机器正常运转的作为零件的人。一部现代化的机器对所有的零件都有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先根据要求铸造零件,再把它们置于合适的位置。零件的生产、选择、使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现代社会中的育才、选才、用才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育才是基础,选才是手段,用才是目的。

从育才角度来说,现代社会的育才角色主要由现代教育来担当。现代教育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培养人才的体系,它不再只是十年寒窗,而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益友良师。从胎教到老年大学,从正规的学校教育到各种社会教育、职业培训、专业进修,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将从最大程度上开发人的智慧,激励潜能的发挥,鼓励特长的展现。

从选才角度来说,包含在学历中的不断完善的考试制度,不断对教学质量作出检验,全面合理地反映受教育者水平,使学校成为社会选才的主要执行者。

从用才角度来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质高量大,这就决定了大部分可用之才来自高水平的育才系统,而学历必将因其频率高、可信性强的特点成为现代社会选才的主要标准。

当然,我们清醒地看到,这样完善的育才、选才、用才的人才体系在今天的中国并未完全确立。谈育才,义务教育尚未真正普及,高等教育更是无法做到“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经历我们记忆犹新,能进入北大这中华第一学府的又能有几人?谈选才,学校在选才中的主导地位没有被强调,考试制度不完善,不学无术、混得文凭者也大有人在;谈用才,社会上借用人唯贤之名,行用人唯亲之实者也屡见不鲜。我们看到了现实,看到了差距,但我们绝不因此失去信心。人类最伟大之处就是不断挑战。我们所说的标准绝不是什么权宜之计,而是在现代社会中与完善教育体制同步的社会选才的导向性标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顾历史,华夏古国是有二千年教育史的礼仪之邦;立足现实,教育已被提到立国之本的战略地位;放眼未来,以学历来衡量人才,将不再是海市蜃楼。所以我们今天说,现代社会的选才标准应以学历为主。谢谢大家。(掌声)

3.定义正名,揭示实质

据《贞观政要》载: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任用魏征做谏议大夫。魏征由于为人正直,主持公道,得罪了一些人,遭到非议。李世民派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因此去见唐太宗说:“我希望陛下让我做一下良臣,不要让我做忠臣。”

李世民听了很吃惊,赶紧问:“良臣和忠臣不是一样吗?”

魏征答道:“不一样,像古之稷、咎陶,就是良臣;像龙逢、比干,就是忠臣。良臣以国事为重,公而忘私,本身享有美名,君主获得好的声誉,子子孙孙传下去,国运无穷。忠臣则不然,唯唯诺诺,只为个人打算,君主会因他落得个昏庸的恶名,甚至国亡家灭。这便是忠臣与良臣的区别。”

魏征这里由于使用了定义正名:分别指出良臣和忠臣这两个概念的确切含义,间接委婉地批评了皇帝只喜欢唯唯诺诺之流,并暗示了这样做的恶劣后果。魏征的论辩深刻有力,令李世民大为感动。

在辩论中,当辩论队员碰到一些逻辑上或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辩题时,也可以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来化解难题。这样做不但让人觉得立意新颖,还可以使自己立论中的某些关键概念隐在后面,不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

要使论辩能顺利的进行,我们就必须明确概念的含义,也即要明确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定义正名就是通过揭示一个概念的本质属性来达到明确概念内涵目的的论辩方法。

定义正名是一种强有力的论辩方法,有时当我们面临困境,通过给出有关概念的精确的定义,明确其中的含义,便可取得反败为胜的论辩效果。以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决赛关于“人性本善”的论辩来说,反方复旦队所要论证的是“人性本恶”,他们所以能够取得决赛的胜利,原因之一是首先给出了“人性”、“善”、“恶”等概念的定义,明确了其中的含义。他们的辩词是:

“我方立场是:人性本恶。”

第一,人性是由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组成的,自然属性指的就是无节制的本能和欲望,这是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属性则是通过社会生活、社会教化所获得的,它是后天属性。我们说人性本恶当然指的是人性本来的、先天的就是恶的。

“第二,提到善恶,正如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目当中也会有一千个善恶标准。但是,归根到底恶指的就是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的扩张,而善则是对本能的合理节制。我们说人性本恶正是基于人的自然倾向的无限扩张的趋势。那个曹操不是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吗?那个路易十五不是也说过‘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还有一个英国男孩,他为了得到一辆自行车竟然卖掉自己三岁的妹妹。这些,对方还能说人性本善吗?”

本来,“人性本恶”是一个难度极大的辩题,因为新加坡是一个崇尚人性本善的国度,评判团中大多数专家学者也是人性本善论者,但是由于复旦队恰当运用了定义正名术,明确了“人性”、“善”、“恶”等概念的确切含义,在论辩中反而游刃有余,博得了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获得了评判团极高的评价,最后以绝对优势一举夺得这次大赛的冠军。

4.高屋建瓴,雄辩有力

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上,复旦队对悉尼大学队的辩题“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就很难辩。在审题时,作为反方的复旦大学队考虑:艾滋病的传播,可以通过同性恋、性滥交,以及血液传染等途径,这些都有利于正方。但这里也有很大的漏洞,它把两个问题对立起来了。其实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而现在你要说是医学问题,就不能说是社会问题,反之亦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全盘否认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会于理太悖。因此复旦队大胆提出了“社会系统工程”的概念:判断一个问题属于什么性质,有三个标准,即这个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又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最后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通过什么途径。根据这三条,可以认为艾滋病是社会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在整个社会系统工程解决艾滋病的过程中,包含了医学这一途径,但这并不能说明它是一个医学问题。这样就等于在肯定艾滋病是社会问题的前提下谈医学途径,复旦队居高临下地包容了对方的立场,扩大了可供回旋的余地,而对方不得不花大力气纠缠在复旦队提出的新概念上,其攻击力就大大地弱化了。

请看复旦队的精彩辩词:

反方二辩:第一,艾滋病源于社会机体的综合症。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许多人的世界观日渐消沉、堕落。人们在享受到物质生活和财富的同时,却被同性恋、吸毒、性滥交这些恶习所侵扰,这就为艾滋病的泛滥提供了温床。在对美国纽约2.5万艾滋病的携带者的调查中就发现,其中94%的人是因为同性恋和吸毒而染上的。如果吸毒不是社会问题而是医学问题的话,那么新加坡中央肃毒局就是改成中央消毒局了……

……8月26日《联合早报》载泰国北部13%的年轻人已经染上艾滋病毒,而在澳大利亚,不仅人患病,就连1/4的猫也成了艾滋病毒的携带者。而对这么大的一个社会恶瘤,是靠医生手术刀就能剜除吗?

同类推荐
  • 雷马克作品系列:西线无战事

    雷马克作品系列:西线无战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九岁的保罗·博伊默尔受到“爱国主义”的激励,跟同学们一起志愿参军,但战争与军队生活的残酷完全超出想象。在新兵训练营里,他们被迫抛弃从前对知识和自由的信仰,接受彻底的改造。短暂的训练后,新兵们被派往前线作战,所见所闻尽是残酷:战壕内都是老鼠、虱子;烈性传染病威胁着每个士兵的生命;战友们一个个阵亡,或受伤被送到野战医院;野战医院设备简陋,药品缺乏,伤患的死亡率极高。保罗休假回家,发现德国国内仍沉浸在对于战争的英雄主义幻想中,普通人无法想象士兵们在前线所受的灾难,他和从前的生活已完全脱节,他的感受无人能懂。保罗重回前线,此时战争愈发惨烈,未来一片迷茫……
  • 有时候岁月徒有虚名

    有时候岁月徒有虚名

    本书精选小说家付秀莹的10篇小说。付秀莹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对中国文化的自觉体认,对中国人经验与情感的敏锐捕捉,以及对传统中国美学的新探索。付秀莹不仅写出了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而且也发现并破译了我们这个时代中国人的精神密码,她以敏感细腻的笔锋深入当代中国人丰富、复杂而微妙的生活与内心,并以中国式的美学表达出来。这10篇小说,让我们一窥付秀莹的艺术特色。
  • 牛虻

    牛虻

    《牛虻》,作者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该书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一生。主人公单纯幼稚的爱国青年亚瑟因被革命同志误解,佯装投河自尽,奔赴南美。13年后,当他带着一身伤残重回故乡时,苦难的经历已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参与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小说涉及了斗争、信仰、牺牲这些色彩浓重的主题。
  •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上)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上)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废名的最后一部小说,有“返璞归真”的特点,在“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这一章里,废名谈到了写《阿赖耶识论》的目的,也是对《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创作目的的注解:“……莫须有先生乃真像一个宗教徒祈祷,希望他的著作顺利成功,那时自己便算是一个孝子了,对于佛教,也便是对于真理,尽了应尽的义务了。”莫须有先生的思想,也是“一言以尽之”的道理:心如一棵树,果便是树上结出来的道理,道理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了。
  • 时间裂缝

    时间裂缝

    朱迪在一次车祸中陷入了时间裂缝,进入了一个平行世界,一切事物都更改了原本的样貌。在现实中已经离婚的好友又和妻子安然无恙地在一起了,曾经参加过的朋友的葬礼那人却奇迹般地复活了,在火灾中丧生的母亲正在家里为他准备食物,而他尝不出味道,身体健康的父亲进了精神病院……每一件诡异的事都像是对他过去的遗憾的弥补。每当他要说出一个事实,就会陷入一团白光之中,生活将重新再来,并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在一次爆炸中朱迪毫发无伤,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谜团,“蒋怡”这个名字重新出现在了他的生活,他一直念念不忘曾经消失不见的女友又回到了他身边,面对这份失而复得的爱情,朱迪到底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我要买个太阳

    我要买个太阳

    “不是说太阳还有五十亿年才会进入红巨星阶段吗,怎么只剩300年了?!这是在开玩笑吗?”“什么,没开玩笑……”“怎么办,我们好方,谁来救救我们!”……“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如果太阳不听话,那就换个新的。”——兰河阳(ps:别浪费机会投资了,本书不签约,周更保底罒ω罒)
  • 海贼之死神降临

    海贼之死神降临

    肖然因不知明的原因穿越到海贼世界,还被死神世界里的崩玉认主,初始获得蓝染传承,因此改名蓝染惣右介。师从耕四郎,学习剑道,救古伊娜。后加入海军,于大海之上斩杀海贼,终于积攒足够的灵魂能量,唤醒虚夜宫十刃众,扫平世界政府和天龙人,建立新的秩序。Ps:本人比较喜欢死神,第一次写,只是大胆的幻想,可能比较毒哈。
  • 恩怨情深只为你

    恩怨情深只为你

    “离开我的视线,很烦”邢仲冰冷的看着魏心语“你放过我,也放过你自己,我们本就有缘无分”魏心语本文纯属虚构,不要代入
  • 嫡女妖妃

    嫡女妖妃

    她重生前对爱情充满渴望,一直在追寻着属于自己的爱情童话故事,却最终被逼婚:她重生后成为大周皇后周蔷的妹妹,在上天的指引下与自己的真命天子南唐后主李煜奇迹般的相遇了……只因姐姐的缘故,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爱意。直到姐姐的离世,她代替姐姐终成所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怪你过分美丽(秦岚、高以翔主演)

    怪你过分美丽(秦岚、高以翔主演)

    不满30岁就坐上了“奇丽文化”经纪总监之位的莫向晚,是业界闻名的“铁血经纪人”。她容貌艳丽,却作风利落、冷口冷面、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但是谁又知,镁光灯下风光无限、职场之上步步惊心。亲手培育的艺人、亲手提拔她的老板、协作多年的同事、在假意真情之间奉来迎往的合作方,这些每日工作上必须面对的人成就着莫向晚的职业人生,却也让她时时面临陷入职场陷阱的危险。当莫向晚将娱乐行业这份八面玲珑的工作努力胜任下来时,她八岁儿子莫非的父亲、一个知晓她那段努力掩盖的不为人知的年少往事的男人、和她如今不得不因为公事而争取合作的知名的律师——莫北,又不合时宜地出现了……
  • 重生锦绣娇俏妻

    重生锦绣娇俏妻

    “顾思睿,我们离婚吧!”前世,于娇娇枉死。重活一世,于娇娇只想离婚,离顾思睿远远的。自此以后,于娇娇再也没有提过离婚,而是发愤图强,埋头虐渣查真相。等她站到世界的巅峰,蓦然回首,顾思睿一脸微笑,深藏功与名。
  • A Voyage to Arcturus

    A Voyage to Arctur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暗示心理学

    暗示心理学

    不管你的意识做出任何的假设和默许,你的潜意识都会接受,并且会实现这样一个意向。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头脑中的一切想法都能转化成实现。如果你的想法足够强烈——通过心理暗示,它就会变成现实。
  • 我穿成了男人

    我穿成了男人

    21世纪的新时代女性欧阳朵穿越到古代,悲剧的是竟然到了一个男人的躯体里!此男人名叫房适才,患有一种奇怪的病,得病的原因却是因为上一代的恩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间滋味那片山与海

    人间滋味那片山与海

    故乡的气息与温存,在不停流淌着的时光里,亘古不变地呆在那,成为了再也无法忘怀的风景线。一位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平凡女孩,和一位住在沿海城市的矫情男孩,他们在情场与考场上失利,却换来了一场相遇。什么是人间滋味?我想,它大到足以拥抱故乡的山海,也小到可以捧起青春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