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8600000004

第4章 欧洲国家的民俗风情

一、英国

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

英国人谦虚、幽默、不喜欢夸夸其谈,更不喜欢别人打听自己的私事。谈论天气是英国人最永恒的话题。

英国人不喜欢大声喧哗,也忌讳众人面前相互耳语,与他人谈话,也注意保持一段距离。

英国人注重礼节,“Please”、“Thank you”是最常用语,“Lady first”是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

人们互相约会要提前一周左右,一般先用电话联系好。英国人对自己的时间,习惯于有条有理的安排,随便打乱和改变计划,轻意辞掉约会,是对人的不尊敬和失礼。

英国人喜欢明码标价,不喜欢砍价还价。

到英国人家里做客,早到是被认为不礼貌的,准时赴约、餐后一小时告别是最好的方式。赴约时,别忘了带一些小礼物送给女主人。

吃饭时,嘴里尽量别出声响,刀叉尽量轻拿轻放,不要劝酒,也不要不停地与人交谈。

很多英国人都相信13日又恰是星期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英国人不习惯过多的感情外露,更不善于做浅薄的调笑、打趣,但可以成为快乐的伙伴。

二、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简称法兰西或法国。它位于欧洲西部。

法国人保守而正式,尤其是在较小城市如里昂,你得表现得格外正式,处处勿忘握手,多握几次更好,别问对方家事。法国人对“商业机密”也很敏感。法国烹饪誉满全球,法国人非常讲究吃,就餐是法国人的一大快事,一般喜欢晚宴,不喜欢午餐会谈。到了招待的时候,主人的用心是无微不至的。比如,晚餐的时候,应该招待夫妇两人,这是常识。若应邀到对方家里进晚餐,应先叫花店送些花去。进餐时法国人对味道很敏感,所以,每当有客人夸奖菜肴很好吃的时候,就会很高兴。因而,当客人把所夸奖的菜肴吃完的时候,一定会再端一盘新的上来。有这么一种说法,即法国人“夸奖着厨师的技艺吃”,英国人“注意着礼节吃”,德国人“考虑着营养吃”,而意大利人则“痛痛快快地吃”。的确,这句话把法国人的性格表露得淋漓尽致。法国有句谚语:“酒已取出就得喝”。

在法国,要注意商务礼俗,法国人忌讳“13”,他们不住13号房间,不在13日这天外出旅行,不坐13号座位,更不准13个人共进晚餐。

法国人喜爱花,生活中离不开花,特别是探亲访友,应约赴会时,总要带上一束美丽的鲜花,人们在拜访或参加晚宴的前夕,总是送鲜花给主人。赏菊是我国人的一种雅兴,但法国人却不同,切记不要送菊花,因为在法国(或其他法语区)菊花代表哀伤,只有在葬礼上才送菊花。其他黄色的花,象征夫妻间的不忠贞,千万别送。另外也忌摆菊花、牡丹花及纸花,在法国,康乃馨被视为不祥的花朵,你如果糊里糊涂地买一大把康乃馨,送给法国人,碰到脾气大的,不挨揍才怪呢,法国是个盛产花卉的国家,法国人民将鸢尾科的鸢尾花作为自己民族的国花(欧洲人把鸢尾花叫做“百合花”)。法国人喜欢玫瑰,栽培有7000多种,玫瑰花表示爱情。

在法国,男人向女士赠送香水,有过分亲热和“不轨企图之嫌”。也别送刀、剑、刀叉、餐具之类,若送了,意味着双方会割断关系。送花通常要逢单数,但别逢不吉利的“13”。法国本土出产的奢侈品,如香槟酒、白兰地、香水、糖栗等等,也是好礼品。在法国,一些有艺术性和美感的礼品如唱片、画或一些书籍,如传记、历史、评论及名人回忆录等会很受欢迎。法国人除非关系比较融洽,一般不互相送礼。

法国奶酪至少有400多种,是闻名世界的奶酪之国。如果到法国人家中做客,主人不仅拿出各种各样的葡萄酒来招待客人,而且还会端出各种各样的奶酪让客人品尝。

法国人的衣着一般都十分讲究,尤其是巴黎人以服饰的优美和华丽精致而享誉世界。法国妇女是世界上最爱打扮的妇女,其服饰时髦,所用的化妆品也特别多,光是口红就种类繁多,早、午、晚用的都不一样,因而法国的高级服饰、化妆品和奢侈品也驰名于世。

法国人素来爱饮酒,他们爱喝葡萄酒、苹果酒、白兰地、威士忌、杜松酒等。除非餐桌上有烟灰缸,否则别抽烟。法国人不仅在用餐时,而且在平时也有喜爱喝咖啡的习惯。他们通常爱用大杯喝有香味的浓咖啡。因而,尤其在巴黎宽敞的林阴大道边,热闹的露天咖啡座比比皆是。

三、德国

德国位于欧洲的中部。

德国人一般早晨起得比较早,早晨7点左右,大街上就已熙熙攘攘,人们忙着购买食品。他们还比较注意购置家具、布置家以及衣着的享受。他们平时还是较节约的,但在一年一度的旅行期间,则希望尽可能地享受一番。

与德国人交谈时尽量说德语,或携同译员同往。法国人多半会说一些英语,但使用德语会令对方高兴;与法国人见面或分手时尽量以握手为礼。握手时要用右手,伸手动作要大方。称呼对方多用“先生”、“女士”等相关词语。如果对方身份高,须等他先伸手,在与之握手时,对方多半为你穿、脱外套,这时你不妨接受,再说声“谢谢”。当有机会时,你也可以替他或其他人穿脱外套。

应邀到德国人家中做客,千万别带葡萄酒去。因为此举足以显示你认为主人对选酒品味不够好。威士忌酒可以作礼物。餐后,喝完咖啡如果桌上根本没有烟灰缸,那就别吸。德国人甚至从国家意识出发,视浪费为“罪恶”,讨厌凡事浪费的人,所以,一般人都没有奢侈的习惯,与德国人相处,务必遵守这个习惯,才能跟他们成为朋友。

德国人的口味较重,偏油,主食以肉类为主。他们烹调肉食的方法,有红烧、煎、煮、清蒸,还有特制的汤等,他们一天的主餐是午餐,而午餐的主食大抵为炖的或煮的肉类,其肉食品以羊肉、猪肉、鸡、鸭为主,但是,他们大多数人是不爱吃鱼的,只有北部沿海地区少数居民才吃鱼。他们还爱吃马铃薯、色拉等。德国人吃起马铃薯来简直不厌其多。他们种出来的马铃薯,味道之佳,有口皆碑。德国人之所以拿马铃薯为主食,原因就在这里。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早餐简单,喜欢咖啡、小面包、黄油和果酱,或少许灌肠和火腿。午、晚餐很丰盛,一般家庭都有备有各种和盘子、碟子、杯子和刀叉。

按照德国送礼的习俗,若送剑、餐具,则请对方拿出一个硬币给你。以免所送的礼物伤害你们之间的友谊。送高质量的物品,即使礼物很小,对方也会喜欢。烈性威士忌比低度威士忌受欢迎。德国人对礼品的包装纸很讲究,但忌用白色、黑色或咖啡色的包装纸装礼品,更不要使用丝带作外包装。此外,在德国,送上一束包好的花,是不礼貌的。

说起德国人的服饰,民族色彩并不明显。可是,有几个地区在服饰方面却很有特点。比如男的是小呢帽,帽上插一枝羽毛。在德国,汽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住得分散,上班、办事、买东西、看朋友,串亲戚都坐车,有高速公路近万公里。大学里的学生上课也要坐车。总之,自己没有小汽车,在德国生活是非常不方便的。人们注意到,连60岁的老太太出门,也自己开小车。

圣诞节与复活节前后两周不要去访问。慕尼黑及科隆嘉年华会也宜避免。

四、瑞典

瑞典王国,简称瑞典,是北欧五国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宗教是新教,洛德教会具有国教性质,拥有约占全国人口90%的教徒。国王是瑞典教会的最高权威。

在北欧从商,流行着一句话:挪威人先思考,接着瑞典人加以制造,然后,丹麦人负责推销。的确,挪威人是着重理论,善于理出体系,而富于创造性。瑞典人则于应用,而精于产业化。至于丹麦人,则善于推销,而商业方面是高人一筹的。

瑞典商人心地好、朴素、不急躁、沉着而亲切。计划性强,看不出有丝毫不稳定的样子,属于殷实型的。凡是他们总是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所以,办起事情来很缓慢。比如商谈的时候,就必须从头按照顺序说明,否则,就不理会。向他们推销的时候,必须从头详细地将产品的来龙去脉加以说明,而且,谈到这个商品的优点时候,更必须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优点,否则,他们就不会接受。

瑞典是地球上最遵守时间的国家之一。一个瑞典人要约在下午3点钟见面,如他来得早了,他会在外边的人行道上来回走动,等到三点整才进来见面。瑞典人很遵守纪律,也很老实。他们看到街上红灯,决不横穿马路,即使马路没有车辆行驶,也一定要等亮了绿灯才走。一个瑞典人,宁可自己留着糖果纸,也决不到处乱扔。瑞典人喜欢安静,不管大街小巷,都有汽车在奔驰,但几乎听不到一点声音,噪音很小。瑞典人很注意环境的美化和绿化。

五、挪威

挪威王国,简称挪威。位于北欧斯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北部,是一个风光旖旎的国家,特别是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峡湾海岸,富有神话色彩的万岛世界和北极圈内的极昼、极夜、极光奇景,都有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前去游览。挪威,意为退往北方的路,有“夜半太阳之国”、“万湖之国”、“海洋之国”的美称。

挪威人还是十分友好、好客的,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他们都会请你到他家中做客。应邀到挪威人家中做客,切记两点:第一,准时。第二,带一束鲜花或巧克力作为礼物送给女主人。客人应在出席晚宴的第二天,送花或糖果等礼物给女主人。

挪威禁止酒后开车,一经发现,处理极严。在社交中,总要指定一个人做司机,故当天他不会喝酒。说话中避免问对方会干什么工作、工资多少、社会地位等私事。在挪威没有特别的禁忌,但是有一点要知道,宴会时大多喝一种当地出产的酒Aquavit。敬酒时,一定要目送对方,表示打招呼,喝完的时候也一样。

六、丹麦

丹麦王国,简称丹麦,位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新教福音信义会”是丹麦国教会,教徒占全国人口的94%左右。

到丹麦去的男人,要仔细再仔细地准备礼服,因为当地上层人士举行的招待会上,着装要比其他欧洲国家的讲究多得多。最好随身携带一件防雨风衣。如果在拜会公司单位时要先约会。

丹麦人的工作,虽然是斯堪的纳维亚人中最轻松的,但是,丹麦人在工作时间内仍然十分严肃,而且态度保守,认真。在进出其办公室时,勿忘以握手为礼。销售态度最好采取较温和的姿态。

若被邀请到对方家中做客,一定要送鲜花,或带上一些非同一般的精美礼品,而且务必准时,这是基本原则。在北欧三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那就是——挪威人先思考,接着,瑞典人加以制造,然后,丹麦人负责推销。这就说明丹麦人在商业方面是高人一等的。如SAS航空公司,充分地把握了北欧三国人的特点,在人事上的安排充分得到了体现:他们就多让丹麦人担任业务方面的事,让瑞典人当驾驶员,而让挪威人担任他们的工作。

丹麦人心地好,朴素,不急躁,沉着而亲切。计划性强,凡事都是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所以,他们办起事来很缓慢,比如商务谈判的时候,就必须从头按照顺序说明,否则,就不理会。

七、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罗马天主教为国教。西班牙被人们誉为“无雨之国”、“欧洲菜园”、“地中海陆地”、“旅游王国”、“海上强国”、“野兔国”、“永不沉没的航空舰”、“通往欧洲、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的桥梁”、“橄榄王国”、“欧洲的果园”等等。

西班牙人对饮食极为爱好和讲究,因此,在西班牙境内,一流的餐馆为数不少。这里的餐馆以“叉子”的数量多少分为高低五等。餐馆通常每周休息一天,多为星期天或星期一。每天启市和收市的时间,较欧洲其他国家为迟,只有在游客区内才会较早开市,有的则是昼夜营业。

西班牙具有特殊风味的烹调术,是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塞戈维亚的烤乳猪,米兰达埃布罗的烤羊肉,巴伦西亚的以红色作配料的“巴戈亚饭”,曼卡的奶酪,比斯开湾的海味等,皆是脍炙人口的美食。西班牙全国有两万多间饭馆和餐厅,拥有120多万个座位,各式建筑保留着古老的民族风格,屋内装饰按传统风格布置,点油灯和蜡烛,使人仿佛回到了17—18世纪。

总而言之,在西班牙享受一顿美食,绝对毋须很大的花费。在西班牙,顾客到了早餐店里,只要对服务员说一声“啾罗”,很快就会端出一份像中国油条一样的食品。“啾罗”意为“油棒子”,出锅时有两丈多长,像一大堆卷起来的肠子,据说这技术是由中国水手传到西班牙的。

到西班牙做客的人,在办公时间以穿黑色皮鞋为宜,从不穿棕色皮鞋,尤其在日落之后,一定要穿黑色的鞋子,因为西班牙人历来就喜欢黑色。西班牙人喜欢狮子、鹰、花卉、石榴,而不喜欢山水、亭台、楼阁。

西班牙人是拉丁血统的人,性格开朗而淳朴,北方的巴斯克人朴实而稳健,而南部的卡迈兰人,则因自古以来从事商业的关系,大多数是地地道道的商人。

西班牙这个国家现在还遗留着阶级制度,即限于上流阶级的人,才能上大学,而一流公司的高层人员,则多为这些上流阶级的人所占据。因此,较低一级的公司,他们的领导人员就都是职业学校毕业的中等阶级的人了。

在首都马德里,以及全国最大商港和工业中心巴塞罗纳西班牙人,其作风很贵族化及保守。别忘了,这儿是个历史悠久、显赫一时的王国。若到那里时,你的作风、举止最好也显得保守、正式讲究一些礼节。西班牙人在朋友相见时,通常情况下,男的要相互抱一抱肩膀,女的要轻轻搂一搂并亲吻双颊。参加活动见面和道别时,务必颔首、握手为礼。

由于西班牙的气候温和,每日都有长时间的阳光,所以居民都不习惯早起,较其他欧洲国家的人起得更迟。

西班牙人把石榴看作是富贵、吉祥的象征。送花不要送大丽花和菊花,因为这两种花和死亡有关。红玫瑰用来送给演员和女友,但也可以送给其他女性。如你被邀请去西班牙人家里吃饭,可带上一束鲜花,点心、蛋糕或巧克力。在送礼方面,电器,如收录机、袖珍计算器等属于贵重品,受人珍视。

西班牙人喜欢谈论政治,但不要把西班牙政治和本国政治进行比较,喜欢谈体育和旅行,避免谈论宗教、家庭和工作;不要说有关斗牛的坏话。

西班牙的城市村庄,每年举行的传统庆祝会,约达200个之多。这些庆典源远流长,充分表现出西班牙传统文化气息和各地风土特色。

每年的二月,西班牙全国都举行盛大的嘉年华会;每年的3月19日在巴伦西亚举行Las Fallas节;约于每年的春天期内,则在西班牙全国举行盛大的、一个充满宗教意味的复活节;4月份举行的西维尔节,也非常热闹;5月份,为安达卢西亚区传统的EL Rocio节;而每年的7月6日至14日,在西班牙的潘普路纳,举行一年一度的、享有盛大誉的斗牛节。

名闻世界的西班牙斗牛,是颇为盛行的一种竞技表演。它起源于古代的宗教活动。18世纪中叶,西班牙各地开始兴建正式的斗牛场,每年春秋两季便是斗牛季节。

西班牙妇女善于使用扇子表达感情,据说,当妇女打开扇子,把脸的下半部遮起来,这意味着她在问人:“你喜欢我吗?”或者她在说:“爱你”。如果妇女一个劲快速地扇扇子,那意思是说:离开我。如果把扇子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表示我非常想念你。

西班牙的女人上街必须要戴耳环,如果没戴耳环,简直就像一个正常的人没有穿衣服一样,会被人笑话的。

西班牙人名由父名和母名组成,交谈时只用父名即可。如果你不熟悉对方,最好先问一句:“我该怎么称呼你?”为表示礼貌,最好在名片上加上职称或头衔。

八、比利时

比利时王国,简称比利时,位于欧洲西北部。

比利时人比较稳重,但一开车似乎就变了,胡乱开车的人很多,往往乱闯硬挤。乐天而开朗的瓦隆人,你要求其为之代销时,会欣然接受,并会说:“方便的话,我也可以一手包办”。同样一件事,跟佛拉芒人打交道,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若不符合他们的意思,他们就会按兵不动。

在比利时,名士家族和一般人分得很清楚。一般家庭的子女教育仅能到高级中学为止。只有名士家庭的子女才能接受大学教育。而出了大学,踏入商业社会的时候,初进公司就会被安排在名士的路线上。比如,担任经理助理,开始学习经理的作业,而后,就顺利地平步青云了。

比利时人一般不吃过分油腻的菜。早晨习惯吃酸牛奶、水果,进餐时喜喝啤酒、白兰地。比利时南部人,女孩爱擦粉红色脂粉,男孩爱擦蓝色脂粉,一般人高雅的灰色脂粉,比利时人忌用墨绿色。而比利时北方人,女孩爱蓝色脂粉,男孩爱粉红色脂粉。

比利时佛拉芒人相见时,双方交替着吻三下,男人相见也拥抱。在社交场所和工作交往中,人们相见和离别时的习惯是握手。布尔的大部分人讲法语。

九、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布加勒斯特景色宜人,绿意浓郁,鲜花盛开,人称“东欧的巴黎”。

罗马尼亚人性格开朗,酷爱音乐,常在各种餐厅即兴演奏,有时尽兴就地跳起舞来,周围鸦雀无声,听不到有人在说话。除了夏天的一段时间以外,几乎每晚都举行音乐会、歌剧、芭蕾舞表演,入场券很便宜。

罗马尼亚人一般不请外来人到家中做客。但被邀请时,一定不要忘记给女主人带上一束鲜花。香水、化妆品、咖啡和牛仔裤是送给罗马尼亚人的理想礼品,也可以送不很贵的带有厂家标记的笔或打火机。

罗马尼亚人一般以面食为主食,有时土豆也作为主食,而土豆烧牛肉是他们的家常菜肴。各种香肠是他们的特产。罗马尼亚人对盐有特别的好感和嗜好。他们不论吃什么东西,常蘸些盐和胡椒,因此,在接待罗马尼亚客人时,如果在餐桌上提供盐、胡椒、大蒜,他们会特别高兴,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了解和尊重。他们一般都不太爱吃鱼和海味食品,也不爱吃清淡的米饭。

罗马尼亚这个国家有许许多多的传统礼节。比如,男女见面时总是先由男方向女方打招呼,然后才由女方向男方打招呼。一群男女出门时,总是男子礼让女士先行,男士照顾女士已经成了一种社会风尚。罗马尼亚农村妇女的头饰,不仅美观实用,而且也是婚否的标志。在农村或山区迎接贵宾时,人们总是先送上整块新鲜的大面包,端上放盐的盘子,请客人掰下面包蘸盐吃(据说面包和盐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接着还要请客人饮木桶之酒,这些都是当地人民招待贵宾的传统礼仪。在黑海之滨的北埃福里亚地区,人们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帐篷,成群的男女,一丝不挂,浑身上下涂满黑色的泥土,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这是罗马尼亚人在进行闻名海外的“泥浴”。

十、捷克共和国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东部,是个内陆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有“支之国”的美称。

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在起居方面,有早起早睡的良好习惯。一般说来,他们通常要住宽敞舒适、卫生设备齐全的房间,穿着也较讲究。

应邀到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家里做客,要送上礼物和鲜花、葡萄酒、威士忌或法国白兰地。

在捷克和斯洛伐克,千万不要在美术、军事设施和机场拍照,不要和军人拍照。捷克和斯洛伐克人认为红三角形是有毒的标记。

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在饮食上习惯吃西餐。他们吃早餐时,要有麦粥。而在晚餐时,一般都要有汤。但是,他们爱吃清汤,同时也特别爱吃用奶油做的各种点心。一般说来,他们在口味上与法国人相似,喜食以炸、焖烹的菜肴。

十一、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和国,简称保加利亚。位于南欧巴尔干半岛的东南部。有“玫瑰之国”、“果菜之国”的美称。主要宗教是东正教。宪法尊重群众的信仰自由。首都索非亚,以花迷人,享有“花园都市”的盛名。

保加利亚人一些风俗比较奇趣。例如,他们过新年,即在除夕的午夜12点正,都要把灯熄灭3分钟,然后再开灯,重放光明。此外,在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据说就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一般来说,保加利亚官员对外国商人颇为友善并富有幽默感。往往要求大打折扣,注意,在保加利亚,摇头表示:是。点头表示:不是。你若是一时不能改变这一习惯,干脆“梗着脖子”,可别乱摇头、点头,搞错了会闹成笑话。别对着军事基地、政府设施或黑海海岸照相,那会惹出麻烦。宴会全在大饭店,餐间必有烈性酒,此为礼貌。

如去主人家做客,带上一束鲜花,一些糖果或一瓶酒。面包和烤饼是保加利亚人的主食。习惯吃苏式西菜,并略带德国菜特色。保加利亚人口味较重,喜辣,不怕油腻,多数人爱吃以焖、烩、煎、烤等烹饪的菜肴,如烤猪肉、菜肉包、煎节肉饼、炸鸡、炸明虾、烤羊肉等菜肴。他们也爱吃中国菜。早餐时,人们通常喜爱小吃,喝酸牛奶,面包也吃得较多。午餐时,一般吃得多,不用汤,菜量要多些、辣些。晚餐时,一般吃得不多,常喝红茶。

十二、匈牙利

匈牙利共和国,简称匈牙利。它地处欧洲中部,主要宗教是罗马天主教。

匈牙利人的生活习俗中有不少宗教色彩。匈牙利人认为13日和星期五是不吉祥的日子,他们禁止在这一天举行任何活动;他们也忌讳宴会席次为单数,更忌13个座位。他们还认为黑猫是不祥之物,一只黑猫从人面前跑过也会被认为是不吉祥的。

另外,匈牙利人还有不少禁止的习俗,如:不能打碎玻璃器皿,否则会被认为不吉利,如果吃了这些食物,幸福就会飞走。

匈牙利人习惯以白色表示喜事,黑色表示庄重。他们一般能歌能酒,感情丰富,性格热情开朗,爱讲笑话,家庭观念较重,一般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他们也喜欢联络感情,互赠礼物、纪念品等物。匈牙利居住的居民大都是马扎尔人,具有东方的气息。商人则大多非常重视商业道德。

匈牙利的一部分食品和作料保持着著名的“匈牙利烹调”的传统风味,另一部分则是国际上习惯的风味。饭店营业时间一般从中午12点到23点。匈牙利人在饮食习惯上爱吃苏式西菜,其口味较重,不怕油腻。他们还喜欢食猪肉、小肉、鸡等,以及各种动物的肝和土豆、白菜、青豆、番茄等,并爱吃以炸、通心粉和糊状食品,否则会误认为吝啬、寒酸。

匈牙利人通常喜欢吃各种水果,尤其爱吃香蕉、菠萝、橘子等热带水果。还爱吃巧克力点心,爱喝咖啡、葡萄酒和啤酒是他们的习惯。

匈牙利人的宴会一般以喝咖啡作为结束,而在早、晚餐和宴会等场合,也都要喝啤酒。他们还习惯在旅途中喝酒,借以解除旅途中的疲劳。

在匈牙利如应邀到朋友家里做客,可以送上一瓶酒或一束花作为礼物。

匈牙利人喜欢的谈话内容是:食品、酒和你喜欢匈牙利的那些方面。

在匈牙利,不要给军人和军事设施拍照。不要把打猎的武器带进匈牙利。

匈牙利的国旗由红、白、绿三个平行相等的长方形构成。红色象征爱国者的热血,白色象征和平,绿色象征匈牙利人民对未来的希望。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国学课

    青少年国学课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盛气、豪壮、造世界等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最好的途径和方法就是从老祖宗的国学典籍中寻找我们的根,重拾我们心灵的真善美。
  • 多元视角下的日语研究

    多元视角下的日语研究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日语语言的特殊文化内涵进行明确、清晰的表述,既有对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宏观分析,又有从民族文化心理、交际习惯等不同侧面对日语文化内涵的具体介绍,强调了学科建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原则,旨在帮助日语学习者树立跨语言、跨文化意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并使读者获得更广泛的学科内容。
  • 大学(全集)

    大学(全集)

    《大学》原为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中的一篇,是古代儒家典籍名篇,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大学》所述“大学之道”,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大学问,其核心是“诚意正心修身”(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安人)的思想,其内容涉及整个封建道德体系的构成。此书既是“初学入德之门”,又是一本修身大全。本书吸取了其他《大学》版本的精华,分别从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典句札记、史例解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通俗易懂的解读,本着古为今用的思想将《大学》一书以现代人的视角呈现给读者。
  • 极品美学

    极品美学

    美学不会只在高深的学术殿堂,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藏诸于中华文化的文本美学与生态美学之中。美之为美,美学也是一种文化判断,顺著余秋雨先生给我们的指向,美学有了方向感。余秋雨先生藉著德国两大美学路线──黑格尔与莱辛的差别──透过「抽象概念的理论框架」与「化的精细解析」的对照,余秋雨为中国美学指出一条应走的路。
  •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作者以调侃、风趣、幽默的文笔,书写百家讲坛那些人和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悬念:学者怎样上电视?如何从"学术人"变成"电视人"?学者是否应该明星化?上了"魔鬼的床",主讲人被"截短拉长",是否还张扬个性?易中天、于丹等人是怎样被发现,并被拉上"魔鬼"之床的?阎崇年、王立群、纪连海等人一讲成名,生活和心态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写了阎崇年青灯独对,坐拥书城五十载,厚积薄发,面对台下一名观众,一举成名;性情中人易中天妙语如珠,机智洒脱,哪怕是与央视名嘴对话,照样挥洒自如,机锋迭出;于丹为人谦和冲淡,洞察人世,掩不住顽皮活泼,骨子里侠气激荡;老夫子王立群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他用苦难来磨砺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了自己;纪连海懵懵懂懂,总是被好运眷顾,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嘎小子,成为名动一时的中学老师……《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不仅对十大主讲人做了精彩的描述,对栏目的一些运作内幕,如何在大学里"选秀",如何"修理"大腕主讲人,都有细致生动的解读。
热门推荐
  • 群聊大boss

    群聊大boss

    “诸天反派聊天群,新晋成员江凡加入。”“当前群成员:西游后传-无天佛祖,风云-帝释天,天下第一-铁胆神侯,斗破-云山,青青草原-灰太狼。”系统:“经过筛选,反派聊天群的第一批成员已经就位,现在就让我告诉你们未来的命运。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世界未来的反派,本有能力完成心中所愿,可最终却又全部失败。这可叹而又可悲的命运,都是因为可恨的正面能量每一次都给予正面之子强力外挂。而我便是负面能量的化身,你们都是我的负面之子,我聚集你们就是为了对抗日渐强盛的正面能量。你们的使命就是完成反派的志向,黑化正面之子,将正面能量从你们的世界彻底消除。”
  • 心雪奇缘

    心雪奇缘

    李雪:从来没有想过我是一只虫子,虫子又怎么样了?我是一只特殊的虫子,为爱甚至可以牺牲一切!钟奇:从来没想过,六年来一直和我聊天,喜欢的那个姑娘是只虫子!可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到后来我们竟成了相爱相虐……你要跨过年龄差,我要跨过身份差,我们最终会在一起吗?
  • 愿正能量与你同在

    愿正能量与你同在

    传播正能量,心中有阳光!你给“安神补脑液”注入正能量,获得“固神清心丹”!你寻到失传已久的第二套广播体操,注入正能量,领悟“圣魔炼体诀”!你抚摸家常小炒三千例,开启成就——世界特级厨师……他有杀人剑,你有正能量……愿正能量与你同在!
  •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亲历者讲述)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亲历者讲述)

    身为曾经的第一家族的核心人物,一代枭雄蒋介石与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秘事?本套丛书通过亲历者的亲见亲闻,揭开一个短暂王朝的尘封秘史。本书介绍了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几位高级将领,包括何应钦、陈诚、桂永清等。作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他们为蒋家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他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本书通过一手独家史料,向您揭秘。
  • 一根白发

    一根白发

    一开机,发现十五个未接电话,全是闺中蜜友田媛打来的。当我头顶炸雷,脚踩水洼,浑身湿透地赶到江南赋饭店门口时,隔着落地玻璃看到田媛正握着镜子涂脂抹粉,我就气打不一处来,肯定是田大演员又遇到情感问题了,她换男朋友就像我们出报纸一样频繁。省府千金就是任性,随意指拨人,我有些后悔来了,若回返,她已看见我了,只好苦着脸进去。我还没落座,田媛就语速急促地说知道不,刘明扬出事了!说着,一双大眼睛像探照灯死死盯着我。我心里一惊,把伞扔到桌边,没好气地说,他出事了,与你有什么关系?服务员,再来一杯玫瑰花茶。
  • 路漫漫勿修远兮

    路漫漫勿修远兮

    或许是前世种下的因,才能在这世结了果。本以为在这一世相遇是上天注定,却没想到这既是恩赐也是劫。一句人妖殊途,结局又将何去何从……
  • 美好书系:一辈子只为一颗珍珠

    美好书系:一辈子只为一颗珍珠

    本书讲述了中国“珍珠大王”沈志荣先生用一生来实现珍珠之梦的故事。从孩童时期的月桂传说,到一手创立欧诗漫品牌,渔场工人出身的他,比新中国还要大一岁。从一把镊子、两根铜丝和三张油印纸开始,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见证了欧诗漫珍珠帝国的诞生。这50年的历程,用沈志荣的话说,人前是鲜花和掌声,背后是无比寂寞的勤奋,“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还有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本书也是一本写给千万年轻创业者的励志故事。书中记录的每一个故事,都散发着梦想与坚持的光辉,给我们展示出蕴藏在沈志荣内心的强大力量。它是给正处于迷茫、不安甚至绝望的年轻创业者真诚的心灵启示。既然可以是一颗珍珠,为何要选择做一粒沙?
  • 送王昌龄

    送王昌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每个人都是强者

    每个人都是强者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个人可以决定你的成败,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若想一辈子平庸,那你就要习惯于接受失败,你若想使自己变得杰出,那你就要向成功进发。本书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变得一生富有,备受人尊敬;有的人却变的穷困潦倒,而这一切都是自己给的。成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 游戏

    游戏

    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终结?在我身上发生了十分荒唐的事,起初看起来像是个意外,后来又像个玩笑,但最后我发现这事情其实非常严肃。第一次发生,是在地铁上。晚上10点40分,从天台路开往仁义广场的末班地铁驶出。车厢里空荡荡的,加上我一共七个人,镶嵌在天花板上的灯管奢侈地照亮了整个车厢,人们脚底下拖着长长的影子。大家仿佛都不乐意群聚,分散在车厢里的各个部位。两个看样子是刚下班的中年男人隔开一米的距离坐在我对面,一个扭头望着窗外,一个在专心发短信。一对年轻情侣紧靠在车厢尽头,互相之间做些小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