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2600000001

第1章 影评(1)

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的——张杨《飞越老人院》

这个题目是电影里的关山老人院门前写着的一句话:“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的。”电影多次给特写,想不记住都难。这个电影名很熟悉,《飞越疯人院》、《飞越老人院》、《飞越来生缘》都是叫“飞越”。影片开头几分钟十分凄凉,单单拉出来看很有冲击力,不过联系整部影片的幽默喜剧基调来看就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

老人老了,老到走不稳路看不清人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有的牙掉了有的腿瘸了有的神志不清了……老人需要像孩子一样被呵护被照顾,可是老人又不是孩子。老人要有成年人的娱乐、要有成年人的交友、要有成年人的尊重,老人不像小孩子吃饱喝足就可以自个玩去了,老人有一个成年人所有的感情变化喜怒哀乐。老年人不会和小孩子一样不高兴了就哭就闹,老人的悲痛要与人诉说要有人倾听,否则就只有独自咀嚼其中的苦涩。

我常想,子女和父母是相互独立的平等个体。父母没有义务抚养子女,子女也没有义务孝敬父母。然而这样说又是错误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当然有权利义务关系,只是权利义务关系都可以转换成财产关系。因此我不认为抚养与孝敬是因为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我认为这是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一种债的关系。其实还是一个道理:子女应当孝敬抚养他们的父母。

人们常说孩子是民族的未来,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用尽心血。可是我还要说一句老人是我们自己的未来。现在我们怎样对待老人,我们将来很可能也会被怎样对待,电影中的爷爷爸爸和孙子三个人就是在具体表现着这样一个境况。“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的”,今日我们对他们的漠视就是明日自己将受到的漠视,老人再不好,他们已经是老人了,他已经进入一种群体成为一个代表——老人。

老人之为老人,是因为他们对这个社会已经只有很小的话语权,很难用自己的力量去决定什么或改变什么了。他们是和“弱病残”排在一起的“老”,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去年被媒体讨论的很热烈的新闻热点中,有几个是关于老人的,一是关于摔倒老人讹人,二是关于广场舞大妈扰民……老人摔倒,有人怕讹诈;老人跳广场舞,有人说扰民;老人坐公交车,有人嫌抢座。老人在这个社会的媒体语境里是一个尴尬的群体,是一个不适应现代文明的群体,是一个貌似需要教育的群体。有人说老人变坏了,有人说是坏人变老了。

老人怎么了?老人真的没怎么,只是这个社会太不要脸了!特意去找一个群体的缺点和错误,那没有一个群体是好的。公务员都贪污、医生都乱开药、校长都猥亵女童鞋、律师都是讼棍、教授都是叫兽、专家都是砖家、评论员都是高级五毛、文人都是嫖客、明星都很淫乱……老人不会发微博抗议、不会上街游行、不会写专栏反驳,老人面对指责却没有办法发声。我想对那些胡乱指责的人说一句:臭不要脸的!

老人,尤其是中国这一批老人——大都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生的人,青春岁月里经历了这个“新中国”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曾怀抱过最诚挚的共产主义理想,也经历过最汹涌的市场化浪潮。他们才是被耽误的一代,真要算起来,“新中国”实在欠这一代老人太多了。有多少老人病因没钱治病在家中等死?有多少老人子孙成群而子孙却失业下岗没房没老婆?有多少老人孤苦无依只因失独?有多少老人乞讨流浪?有多少老人住井盖住下水道住厕所住猪圈?

电影中表现的老人确实很可怜,在广大农村的老人们简直活得不像人。电影中的老人有丰盛的早餐、有周到礼貌的看护、有在一起唠嗑的老头老太、有文艺活动可以参加。农村的老人有什么?有脏臭的衣服被褥、有三餐的咸菜馒头、有大病小病的没人照管、有墙角的日头、有路口的猫狗。

有一天我们也会老的,对老人好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华语电影依然是值得期待的——第五十届金马奖

人家说标题越长越好,我这长度,够吗?

2013年11月23日晚,台湾台北市的国父纪念馆举行第五十届金马奖,张曼玉担任金马奖大使,李安担任金马奖评审团主席。古人云:“五十知天命。”1962创办的金马奖历经半个世纪,从一个局限于台湾地区的奖项扩散至整个华语地区,有着“华语电影的奥斯卡”的地位,是华人电影工作者的最高荣誉。金马奖激励了无数华语电影的电影人,也为我们留下了一部部真正的经典影片。时至今日,虽然华语电影的颓势早已显现,但是每年一度的金马奖仍然让人对华语电影充满期待。

华语电影,算是一个不新不旧的提法,指以华语为发音的影片,华语的定义概指现代标准汉语及中华各地的方言。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谈及中国电影都要分说的大陆电影、香港电影、台湾电影、澳门电影,现在都可以称之为华语电影。

朱白评论大陆电影的现状:“如果说,第五代以开创意义撑起了当年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地位,而随后,第六代又以凛冽风格和直面当代生活痛处的勇气,为华语电影在国际上发出自己声音的话,那么,随后这长达十几年的华语电影,则可以称作是一种内在向下的恶性堕落。”朱白所说的堕落,很大一部分是指导演们“唯商业是从”的取向。

在我看来,商业化对艺术来说亦敌亦友亦正亦邪。假如我们说商业化毁灭艺术,那好莱坞大片可正是商业化的成果,其一整套严密的电影制作工业流程恰好保证了一部部好莱坞大片的艺术水准。而反观大陆电影,缺的却正是这些又不止这些。对大陆电影来说,电影批评的缺位、电影理论的落后、观影市场的都市化、版权保护的失败、工业体系的残缺、设备观念的老旧、电影审查的不分级、电影基金会的寒酸都是顽疾,并且可以接着列举下去,比如制片人的职权不明、编剧的素养不高、导演的固步自封、演员的忸怩作态、影片的宣传无力等等。大陆电影不是过度商业化,而是还不够商业化。许多新晋导演在拍电影的时候四处筹钱、举步维艰,最后拍出来的东西艺术片不叫艺术片商业片不叫商业片。电影毕竟是烧钱的事,它不像你搞文学创作,有纸和笔就行,甚至说出来就行。尽管现在可以用数码设备拍电影,不像胶片时代耗费那么多,但是一个创作周期下来仍然是耗资无数。有想法的导演拉不来钱,想投钱的投资人找不到靠谱的电影人,这种错位不是商业化不够又是什么呢?

票房不是一个艺术电影的评价尺度,它是商业电影的评价尺度。商业电影拍出了票房是本分,拍出来艺术是成就。艺术电影拍出了艺术是本分,拍出来票房是成就。票房和艺术都有固然好,只有一个也是值得鼓励的。我们太习惯以票房论英雄,导致很多拍艺术片的导演不甘寂寞,结果拍出来一些不伦不类的东西。

大陆电影值得期待的不多但也不会没有,例如姜文,拍一部是一部经典;还有关注普通人、被撞倒的人的贾樟柯;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田壮壮当然不会落掉,只是需要回头看才能看到。只是多亏了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让华语电影还有些看点,这也是金马奖能让人对华语电影充满期待的原因。王家卫、王童、吴宇森、李安、李行、杜琪峰、侯孝贤、许鞍华、陈可辛、陈坤厚、陈果、章国明、蔡明亮、戴立忍、钟孟宏、关锦鹏、严浩、杨德昌……

谈谈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杨亚洲《没事偷着乐》

我说一电影《没事偷着乐》,你可能不知道,我说这电影是杨亚洲导演的,你还不知道;我说这电影是根据一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改编的,你可能不知道,我说这小说是刘恒写的,你还不知道;我说刘恒就是刘冠军,写《狗日的粮食》那人,你可能不知道,我说他是《集结号》《金陵十三钗》的编剧,这下好了吧?嗯,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中国电影是吃着文学作品的奶长大的,当然,现在已经基本步入断奶期。前五代导演大都是这样,第六代则主动步入断奶期。(有时候,我曾想,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源泉,当然也存在着互相启发的情况。PS:这句话说得其实很无知,实在是太不了解音乐绘画雕塑等等艺术形式了。)《没事偷着乐》改编自长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我是先读小说才看电影,这样的结果就是看电影的时候老是容易感到不满意。原著是以张大民的幽默的语言表达吸引人的,而书面上的幽默有着前后左右的照应补充,有着读者反复品味的空间,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钱钟书、王朔、痞子蔡、老舍、李洱、赵树理等人的小说。而电影有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来表达,成熟运用电影语言的标志是多用画面来说话。比如说《钢的琴》有一场是小乐队在台上十分投入深情地演唱,后来镜头缓慢移动到他们身后,这时候我们发现台下一个人都没有,多么黑色多么幽默。生活来源就是那些街头商店常请人来做演出,而不巧的时候台下是没人围观的情况。而这些没有人说出来,一切都是通过镜头里的画面来表现。

好。现在我们知道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是不同的,现在再来看看这部电影。

因为有一个优秀的故事底子,《没事偷着乐》的思想意蕴自然不会落入俗套,这是大部分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的先天优势,即思想性有了保证。但是拍的好不好看则是另一种说法了。比如说莫言写的《白棉花》被李幼乔导演拍成同名电影,结果呢?该片曾在台湾一项“最受批评电影排行榜”中,被83%的观众认为最不值得观看。但是他其他的被改编成电影的都还反响不错。比如据《师傅越来越幽默》改编的《幸福时光》、据《白狗秋千架》改编的《暖》、据《红高粱家族》改编的《红高粱》、据《姑奶奶披红绸》改编的《太阳有耳》。我说《没事偷着乐》不好看,一是因为小说给我的审美经验造成了一种定势,一是因为电影没有拍出电影的幽默感,还跟在文学作品后面亦步亦趋,这是把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大忌。想象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改编文学作品不仅仅只是再造就行,而是更多地要创造。好的改编,文学作品只是作为一个触发灵感的点,就好像《让子弹飞》改编自四川作家马识途的长篇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节,但是跟原著差别大了去了。

《没事偷着乐》给人的感觉就是气喘吁吁,没错,因为一部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是不容易的。这方面失败的典型代表是《白鹿原》的改编电影。长篇小说要改成电影一定不能全依靠原著的情节,要大刀阔斧的裁剪。我们是来看电影不是来看小说,你没必要把小说说了什么告诉我们,你只要让我喜欢你这个电影就够了。《没事偷着乐》犯的就是这样的错误,当然,并不严重,犯这样错误的电影比它这部多了去了。

有一点很牛的是这电影里的喜剧明星可真多,而且大都搞小品。

这个故事的思想性我们就不讨论了,刘恒写的东西挺好的,是一个好作家,但是被他后来的编剧职业给耽误了。他的作品可以通读一下,会有你喜欢的。

拉杂扯淡管他娘——张猛《钢的琴》

《中国工人阶级的忧伤》中这样说:“一地衰败的铁西区过去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关过去了,两千万下岗工人的人生也都过去了。现在,只有很小很小的一点忧伤,留在一部叫做《钢的琴》的小成本电影里。”

忧伤很小,但是终于有了。

——今天——回来——淋雨——真爽——

本来,按我的思路走的话,容易把很多东西放大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我来说还需要好好学习。

我的意思是谈这个电影,谈父爱谈物质谈理想谈兄弟都可以。但是这些不是这部电影所独有的,我们做评论的要说的不是套话,套在这部电影也行套在那部片子也凑合,做评论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不然你直接去搞理论总结好了,费这劲干嘛呢?

说些大而无当的话是初出茅庐的人常露出的毛病。又想显得深刻,又没有能力发现真正的深刻之处。无论是影评、乐评、书评、文学评论,都适用。

放在这部电影上,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找准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标明这些人物的社会身份以及他们的性格特征。当然啦,这些都是在分析故事时所必须的,我只是给大家提个醒。还是那篇文章中说:“这个故事一定发生在1998年到2003年之间,当时,中央政府提出‘三年搞活国有企业’,……超过两千万的产业工人被要求下岗。”

——谈——谈——工——人——阶——级——

《钢的琴》不忧伤,也不喜剧。宣传时硬把喜剧的帽子往上扣只能说是宣传需要吧。不过我在看的时候,常常不可抑制的笑出声来。旁边人问我看的是喜剧吗,我回答不是,是幽默剧。是的,林语堂说:“幽默是温厚的,超脱而同时加入悲天悯人之念。”你在看电影时会发现这部电影不是像喜剧那样故意的逗你笑,而是因为他们那种对待操蛋生活的温厚、超脱、悲天悯人的态度,以及生活一刻不停地操着他们的蛋的残酷,让人由衷的想笑。(我觉得,分享痛苦痛苦减半,因为看到你过得没我好我就平衡;分享快乐快乐减半,因为没几个人愿意且能够设身处地感受你的感受,更不要提理解了。)如果你愿意赶时髦,你可以叫他黑色幽默。电影是在用幽默的韧性对抗现实的坚硬。

我都说了我不跑题了。

同类推荐
  • 麦子黄了,麦客不会回来了

    麦子黄了,麦客不会回来了

    当一个人不再被人记忆,意味着彻底死亡;当一个群体不被记忆呢?麦客、漆匠、盗墓贼、风水先生、关帝庙里的老居士,社火、秦腔、庙会……这些人和事是乡村的魂,也是这个时代每一个“我们”的记忆。陕西楞娃马鹏波,用文字为故土立碑,为故乡招魂,以秦腔嘶吼:麦子黄了,麦客不会回来了!
  •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是指当怀着一种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的心情来回馈社会。我们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收到过别人的帮助或者恩泽,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多年前就有一首歌唱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在中国每当有灾难发生,都会有无数人支援,于是这首歌在各种晚会上经久不衰。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俐侎人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有着原始的崇拜,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
  • 述而批评丛书:在结束的地方开始

    述而批评丛书:在结束的地方开始

    文学走向边缘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获得了一种更接近自己本质的机遇。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从王安忆、格非到路内、张嘉佳,从非虚构写作、乡土文学到新媒体写作热潮,21篇文章是作者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私人阅读札记,也是她面对当下广泛文学现象的回应与反思。《在结束的地方开始》是项静针对当代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的评论文集,也是她的第三本评论文集。书中收录的21篇文章大部分在2014—2016年间完成并发表,集中展现了她近年来在文学上的思考成果。书中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散文随笔形式的作家论,二是偏向历史与乡土写作的宏观层面评论。其中多数文章都是以某一具体作家作品为切入口,如路内、格非、张嘉佳、王安忆、林白、于一爽等,进而就相关话题展开的横向思考;也有从宏观问题出发对某一作家群体的集合讨论,如80后作家群体、非虚构写作者、新媒体写作等。
  • 2013民生散文选本

    2013民生散文选本

    《2013民生散文选本》精选了2013年发表在全国 各地报纸、杂志等媒体上的优秀散文,作者中多为当 代中国文坛著名作家。这些文字优美清新,或温婉圆 润,娓娓道来,或老辣独到,鞭辟入里,无不透露出 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对民生,对亲情、乡情等 的挚爱。
热门推荐
  • 异界治安官

    异界治安官

    魔武大陆,一个充斥着剑与魔法的神奇之地。这里百族林立有精通锻造的矮人族酷爱发明黑科技的地精族沉睡中的泰坦族…………叶飘零,一个带着现代思想的警校高材生。如何带着一群“个性到神奇”的队友,搅风搅雨、祸乱天下
  • 故事会(2018年10月上)

    故事会(2018年10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黑夜里的荧光

    黑夜里的荧光

    两个都是癌症晚期的病人偶然相遇,生命中的晚霞,相遇,相知,相爱
  • 篮坛斗地主

    篮坛斗地主

    1996年夏天,这是NBA历史上最热闹的一个夏天。这个夏天,有万众瞩目的黄金一代。NBA历史上最酷的“答案”阿伦-艾弗森,球风如画好胜若狂的“黑曼巴”科比-布莱恩特,小球时代的缔造者、“风之子”史蒂夫·纳什,榜眼秀的防守悍将马库斯-坎比,“独狼”斯蒂芬-马布里,君子射手雷-阿伦,全明星内线小奥尼尔,投篮机器佩贾,从落选秀崛起的本-华莱士...这个夏天,也有史上最疯狂的自由球员市场。联盟第一人的迈克尔-乔丹,魔术大中锋沙奎尔-奥尼尔,盖帽王的穆托姆博,有爵士的球场指挥官斯托克顿,有超音速的手套加里-佩顿,有步行者的神射手雷吉-米勒,有火箭队的大梦奥拉朱旺,有热火队的铁血硬汉莫宁...尼克斯想要乔丹+奥尼尔,凯尔特人红衣主教图谋邓肯+科比,湖人韦斯特孤注一掷运作奥尼尔+科比...很多NBA球队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然而,这一切都因为一个叫做奈斯的华裔教练而变得完全不一样了。邓肯参加了96年选秀,奥尼尔并没有入主洛杉矶,费城之子科比如愿以偿地留在了家乡......
  • 奇葩皇子之一统江山

    奇葩皇子之一统江山

    超级天才居然来到古代!还是架空的!但是他的穿越到他身上居然是傻子皇子!我的天啊!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 把潮汐还给月亮

    把潮汐还给月亮

    所以空白的纸甘愿做一封不被寄出的信不会撑开的伞一旦下雨,所有字迹戛然而止
  • 乾隆后宫之令妃传

    乾隆后宫之令妃传

    畅销古言《有种后宫叫德妃》作者作品。乾隆最宠爱王妃的后宫生存史,一经步入后宫,想生存的唯一法则就是——踩在他人的尸体之上!他继承瑰丽江山,拥有如云后宫,但深知一张张笑脸,都不过粉饰太平。“娘娘,万岁爷的鞋,像是不合脚。”一句无人敢说的大实话,改变了红颜的一生。阿玛说,宫里的人不可信,富察皇后却对她推心置腹。世人眼中,她背叛主子魅惑君王,却不知心存怜悯与感恩,才甘愿成为皇后的工具。她是帝后之间的秘密,只有弘历知道她的无奈。红颜以为,此生将忍辱负重地活下去,直到发现被真心怜惜与呵护,直到看见帝王为她落下的眼泪。“你不是红颜祸水,你是朕此生知己。”
  • 国术大明星

    国术大明星

    国术者,在强身,诚意,正心,明智,术德并重,内外兼修,实强国强种之道也。然武学千年,如过眼云烟,当今世界,已无国术立锥之地。爱国愤青叶谨获得了“国术振兴系统”,并穿越回到了2012年。继承了百家武术的叶谨,在这个流量之上的时代,打算利用明星的身份,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术救亡之路。……好莱坞主持人依依不饶的问道:“叶谨先生,你真的会华夏功夫么?”叶谨沉默了半晌,站起来走了八步,舞台轰然倒塌。翌日。“著名华夏动作明星叶谨,恶意损坏演播厅舞台,导致舞台塌陷……”——《好莱坞时报》《国术大明星》读者群号:934064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