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28300000018

第18章

东风引发了西风,一场横跨海峡两岸的舌战势在必然。

从台北回来后,我一直在回避潘教授,他不知从哪儿探听到我去台湾拜访了顾老人家,短时间内先后给我来了一封邮件、两个电话和多条短信,问我行踪,表示很想见我。我以在乡下赶写稿子(事实也是如此,我在写下部《西风》),无暇见他来搪塞。我似乎是受了顾老的影响,对他有情绪。

其实不是的,我的想法很简单和实际,可以说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心理。有些东西是可以想象的,我们见面绕不开要说起顾老讲的故事,他听了一定会组织人力予以反击。潘老是首当其冲的中锋大将,靳老(即老虎)和老K的长子陈金明可以当个左右边锋,王田香女儿王敏和哨兵甲可以打个后卫,还有部分党史研究人员做个声援的啦啦队也是真资格的。一年前,正是他们的记忆和研究成果帮助我完成了上部《东风》,现在有人要对他们的记忆和研究成果进行毁灭性的剿杀,他们怎么可能袖手旁观?

静风一词是气象专业术语,通俗地说,就是无风的意思。

其实风总是有的,有空气流动就有风,只是当这种流动小到一定程度(<0。2米/秒),我们感觉不到而已。人的知觉很有限,很多东西我们看不见,听不到,感受不到,但它们就潜伏在我们身边,甚至比那些有目共睹的东西还要影响我们的身心。

我把本部称为外部,不是玩花哨,而是想表明:有关李宁玉的故事已经结束,本部说的都跟该故事无关。跟什么有关?不好说。我觉得,除了跟那故事无关外,似乎跟什么都有关,杂七杂八的,像一出生活,什么事都有,就是没有连贯的故事。

有人说故事是小说的阳面,那么这就是阴面了。

出于迷信,本部的每一个字我都选择在夜晚和阴雨天落成,我想选择同样的时间阅读,也许会有些意外的收获。据说有一本书,一六九一年出版的《哈扎尔辞典》,读者在子夜后阅读会招来杀身之祸。我保证,我的书在任何时候阅读都不会招来任何祸水。

一定会集体反击的!

如果反击无力倒也罢,反之则将严重影响我写《西风》的热情。写东西就像谈恋爱,稀里糊涂时感觉最好,等你把对方身体和心灵深处的几个凹凸面都摸透,谈的恐怕就不是恋爱,而是人生了。人生的感觉无非就是咬牙:一种令人厌恶的感觉。我不想带着一种厌恶的心情,咬着牙来完成《西风》,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开潘教授的追踪,避而不见。我早想好了,先写出来再说,完了给他们看,听他们说。他们怎么说都可以,我将照搬不误,公之于众。总之,我不会偏听偏信,我将努力做一个聪明的传声筒,争取挑起双方打一场时髦的口水仗,让他们把想说和不想说的真话、假话都一股脑儿端出来,接受世人的评判。我不相信鱼龙混杂的说法,我相信鱼就是鱼,龙就是龙,鱼龙混杂才能把鱼龙分开。

乡下是让人慢下来的地方。正如胖女人不是现代的美人一样,慵懒、缓慢也不是当今的时尚。这个时代崇尚速度和更快的速度,坐船去纽约或许会成为你是神经病或穷鬼的证据,男人和女人见面就上床也不是什么新闻,更不是问题,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千万不要大惊小怪。相反,我至今还在用一部十年前买的手机,这成了一件比什么都叫人新奇的事情和问题,为此我受够了各种善心或恶意的夸奖和嘲笑。善心和恶意,夸奖和嘲笑,都是因为我失去了速度。速度,挑战更快的速度。速度,满足于更快的速度。速度,一群聪明人送出的礼物,一头风做的怪物,一条上去了就下不来的贼船。毫无疑问,今天你想拥有一部手机要比没有更容易,你想拥有一部新手机也比保留一部老手机更容易。这就是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的魅力,也是问题,速度裹挟着我们往前冲,我们慢不下来,慢下来就是逆流而行,需要我们付出双倍的气力和努力。

其实,我选择到乡下来写作也是为了速度,在这里,我成了一个自由的囚徒,无亲无故,无是无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力和精神都消耗在漫漫的回忆和等待中。等待也是对速度的向往。换言之,主观和客观都为我的写作加快了速度,所以我有理由在给潘教授的邮件中自豪地写道:我相信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稿子,希望你阅后尽快给我回音……我是说尽快:一个带着速度的词,所有的撇捺都是翅翼,驾驭着它从我们眼前一掠而过,洒下一路呼啸声。

潘教授的回音姗姗来迟,而且严格地说,不是回应,而是报丧:潘老寿终,希望我去参加追悼会。我突然有点害怕,担心是我的稿子——顾老讲的故事——把他气死的。话说回来,如果确凿如此,我更应该去追悼。

我没有选择,惴惴不安地前往。

果然,潘教授告诉我,他父亲正是在看我稿子的过程中突发心脏病,撒手人寰。他以一贯的口吻,文质彬彬又带着思辨的色彩,这样对我说:

“毋庸置疑,你的书稿是直接导致我父亲去世的诱因,但不见得一定是被气死的,从理论上说也可能因愧疚而死。我觉得,如果你写的那些是真的,我父亲在如此高龄的情况下依然谎话连篇,真是……怎么说呢?令人羞愧啊。我父亲在医院里躺了七天,其间多次想开口说话,终是一语未破,所以我们难以确定他到底是因何而死。这也符合他的身份,带着秘密离开我们。”

我感到无地自容,像害死了一个婴儿,不知该如何谢罪。

潘教授倒好,非但不责怪我,反而主动宽慰我,用的仍然是考究的书面语言:“对一个已经九十几岁高龄的老人,死亡是他每天都要面临的课题,甚至一个突发的喷嚏都可能让他走。你起的作用无非就是一个喷嚏罢了,所以大可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我是父亲唯一的子女,父亲走了,我可以代表父亲向你承诺,我们潘家人决不会追究你什么。如果需要,我可以为你立下字据。”

之豁达,之通情,之友好,令我感激涕零。

我私以为他对我的宽容和厚爱,一定将成为他要求我打压顾老、捧举潘老的砝码。就是说,他对我好是有私心的,他心里有个小算盘,付出一点,索取更多。与其让他来索取,不如主动奉上。这样想着,我便讨好地向他表示:顾老说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可以尽管指出来,我会充分尊重他的意见,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毁掉稿子。

错!没这回事。根本没有。潘教授明确告诉我,父亲走了,他什么都不想说了。“不说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无需说。”潘教授从容不迫地对我说,“我相信父亲的功过组织上自有定论,个人说什么都是白说,没意义的。”

正因此,潘教授对组织上替其父亲拟订的悼词尤为看重,多次提出修改意见,认真到了咬文嚼字、锱铢必较的地步。认真不等于如愿,从他不同意我对外公开悼词这一点看,我有理由怀疑他对组织上最后定夺的悼词是不满意的。

作为那代人的最后一个逝者,追悼会开得是足够隆重的,潘老生前供职的特别单位701专门成立了治丧委员会,报纸上刊登了讣告,来吊唁的人不但多,而且有三位高级领导,把规模和规格一下子扩大了,拔高了。

追悼会持续三天。第一天来参加吊唁的全是死者亲人、乡亲,会上哭声一片;第二天来的都是潘老生前的战友、同事和701现任领导及各部门代表,他们人人庄重肃穆,会上几近鸦雀无声;第三天主要是当地政府部门的领导,加上部分前两天该来而没来的,还有个别未经邀请自己闯来的。当然,靳老本人、老K的长子陈金明、王田香女儿王敏和哨兵甲等,及家人都来了。来人都赠送了花圈,最后花圈多得连四辆卡车都拉不完。

整个吊唁活动结束后的当晚,潘教授到宾馆来见我,给我带来了两样东西:一个是我的稿子,一个是一盘光碟。稿子是我从网上发给他的,其实没必要还我,他特意还我,我理解这是带着一种情绪的,也许有点眼不见为净的意味吧。

我收下稿子,问他:“难道你真的不想对它发表意见吗?”

他摇头,再次表达了那个意思:父亲走了,他什么都不想说了。

我其实是希望他说的,沉默有点认错的感觉,好像真理就掌握在顾老手上。在我再三劝说和鼓动下,他突然冷不丁地问我:“你注意到没有,第二天,父亲的单位701来了那么多人,有谁哭的?没有一个人哭,也没有谁流下一滴眼泪。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群不相信眼泪的人。”

我不解其意,问他:“你想告诉我什么?”

他说:“你稿子上不是写着,顾老最后决定帮我姑姑(李宁玉)把情报传出去,是因为我姑姑的眼泪感动了她,你觉得这可信吗?要知道,这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不相信眼泪。说实话,作为父亲的儿子,我说过我什么也不想说。但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一个了解这群人特性的读者,我觉得这……值得推敲,你把一个关键的情节落在一个可疑的支点上,这也许不合适吧。”

我想,反击开始了。

可转眼又结束了。除了建议我把那个关键情节改掉外,他再无异议,多一个字都不肯说。看事看样,听话听音。我明显感到他有话可说,可就是不肯开口。他的沉默让我感到好奇。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保持沉默?”

他摇摇头,沉默地走了,坚持不置一词。

四个小时后,我突然收到他一条短信,发信的时间(凌晨三点)和发送的内容,无不说明他正在接受失眠的拷打。我想象,一定是失眠摧毁了他的意志,让我有幸看到这么一条短信:

我为什么沉默?因为她(顾老)是我的母亲。他们像某些浓缩的原子,因外力而激烈地分裂……就让他们去说吧,你能对父母的争执说什么?除了沉默,别无选择。

触目惊心!令我心里雪亮得再无睡意。

两个小时后,我在失眠的兴奋中又迎来了他一条短信:

请不要再找人去打探我父母的事情,我希望一切到此为止,明天我安排人送你走。

我不走。

我觉得一切才开始。

我借故还有其他事,换了家宾馆住,私下去找靳老等人。显然,教授已经捷足先登,私下跟他们串通好,不要理我。我去找他们时,没有一个人乐意见我,勉强见了都跟我打官腔,对我一个腔调:“行啦,别问了,我该说的都说了……这情况我不了解,你去问潘教授吧,这是他们家的事情……”好像当年面对敌人审问似的,守口如瓶。最后还是王田香的长子、王敏的哥哥王汉民为我揭开了谜底。四年前他被中风夺走半边身体的知觉,长期住在医院,与外面接触很少,可能潘教授没想到我会找到他,没去跟他串通。也可能是长期待在医院里,太孤独,王先生对我格外热情,有问必答。他告诉我,因为那个原因(对不起,我要尊重顾老永远为她保守这个秘密),顾小梦一直没有结婚,直到抗战结束后才与弃共投国的潘老结了婚。

其实,潘老弃共投国是假,骗取顾老信任,打入国民党内部去工作才是真。婚后,凭着顾小梦父亲的关系,潘老和顾老双双去了南京,顾小梦在国民党保密局任职,潘老在南京警备区政务处当组织科长。第二年,顾小梦生下第一个孩子,就是潘教授。南京解放前一个月,顾小梦又怀上第二个孩子,潘老考虑到一家人的安全,向组织上申请并获批准,他可以带家眷离开南京,去解放区。潘老把顾老骗上路,一走居然走到北平。当时南京已经解放,国民党气数已尽,开始往台湾逃。潘老以为事已至此,顾老不可能怎么样,便对她摊牌,道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动员她加入共产党,开始新生活。想不到顾老坚决不从,毅然把身上的孩子做掉,抛夫别子,孤身一人出逃,辗转几千里,去了台湾。

我听着,只觉得深深地遗憾。

我是说,这些东西让一个外人来告诉我太遗憾了,该由潘教授来说……可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和恐惧。我深刻地感觉到,潘教授已经非常懊悔认识我,他说他向我打开的是一只潘多拉的匣子……

同类推荐
  • 艾暖尔(中国好小说)

    艾暖尔(中国好小说)

    十七年前,一个是无奈的抛弃,一个是求子心切的收养,女孩的人生是阴差阳错,还是命中注定?本以为平静的生活却因一个孩子的降临“区别”出亲生与所养,而少女天生的敏感,无意间更是埋下了诸多的误会与间隙。一次不幸的车祸让这两位站在女孩生命两端的女人终于相遇,女孩的身世也渐渐浮出水面……人生中有太多的不得已,无怪乎生活,也无怪乎命运,原谅每一颗做母亲的心,你得到的,将是双倍的亲情和幸福。
  • 葵花(中篇小说)

    葵花(中篇小说)

    这是五间大北房,是娶老二媳妇前一年盖起来的。这房原是家里给老大田柱娶媳妇盖的。没想到老二抢在老大前头结了婚。也不是老二故意抢先要在老大前头结婚,是这家的老大田柱人实诚。现在的姑娘定婚,不像以前,看着小伙子老实就嫁。现在的姑娘是看着哪个小伙子聪明才嫁。这家老大田柱一看就是个不聪明的人。他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快三十年了,碰上姑娘愣是抬不起头,他一碰见姑娘,眼前一下子像出现了金光灿烂的活元宝似的,头一直低着,还憋着张脸,那脸红得不是要打人,就是被人打了。老大也不会赶时髦。他就两件褂子,这件脱了,换那件,两件都穿得快要破皮了。老大这样精简着,还是想着有一天能娶上媳妇。
  • 角落:宇宙偷渡

    角落:宇宙偷渡

    这是一个在宇宙中偷渡的故事,它找到了三种崭新的星际航行技术,在最终揭露了令人震惊的宇宙真相。小说背景宏大,讲述了银河系、直径百亿光年的沉舰无人区、暗星三大地带的纷争往事,在本书中,桃花号舰长李奥帮助五个人从银河系偷渡到暗星,途中遭遇了以量子力学为主流科学的沉舰的阻碍,李奥带领大家利用反量子力学科技理论进行航路探索,历经三次大波折,终于抵达暗星。然而这一系列举动却给银河系本身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灾难……在故事的最终,偷渡客引用爱因斯坦的观点,引申开去,向李奥揭示了一个颠覆人类世界观的宇宙真相,刷新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这是一本难得的硬科幻作品。
  • 一个勺子

    一个勺子

    加法易,减法难,舍得用橡皮擦擦去背景色调更是难上加难,杨奋的这块橡皮擦让人羡慕,他知道自己做的主体是什么,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大冰如果我有一匹马,如果我将走过天山南北,我想带上这本书。——佟丽娅是书,是故事,更是情怀。离开新疆这么多年,割舍不了的新疆情怀,读完这本书,更浓。——尼格买提十年沉淀。二十四篇作品,二十四个发生在新疆的温情故事。网络阅读过亿。这是新一代的新疆人,“疆三代”们的生活。他们热爱这片土地,他们在这里寻找,在这里得到。他们记录着新疆的昨天,期望和建设着新疆的未来。
  • 红粉世家

    红粉世家

    民国时期,淡泊名利的画家于水村迁居南京附近,过着寄情山水的生活。因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歌女桃枝,两人陷入热恋,后因误会导致分手。桃枝财气答应某老板的求婚,嫁与他作妻。在两人的结婚喜筵上,老板夫人大闹喜堂,多亏水村出面自认,化解了局面……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瑶簪记

    瑶簪记

    一根碧玉簪,一双有情人。生来没有仙根的人不得修仙,是这个世界开创以来所有人都明白的事实,实情真的如此吗?那时白衣郎君落魄,她倾力相助;此后一生,不离不弃。她长长地叹一口气,说道:“从前在卜易堂,你是少见的仙门子弟;如今在这里,我却是少数人了。”李沉璧独行多年,却不想一路遇到很多好朋友。这段情缘和众人的命运,究竟该何去何从?——————————————全架空设定,女主成长故事
  • 无心魔天尊

    无心魔天尊

    太初创世,神秘光源。主角奇异体质,不死不灭究竟是天赐还是痛苦!看透世界本质,为恨为仇一念成魔!何为无心?魔便是无心。觉醒太古光源傲然世间,眼前是诸神,身后是万魔。一念诛神,万魔臣服,成就万古魔尊!!
  • 离火大陆

    离火大陆

    这是一个火的世界,没有斗气,没有魔法,一切能力都来源于火。
  • 来自星星的小祖宗

    来自星星的小祖宗

    没有系统,没有重生,硬科幻,大女主~1V1,双c,女强男强!感情线慢热!!剧情为主,爱情为辅!不正经文案某教授:你是谁?小仙女:我是你祖宗!某教授:你是猪吗那么能吃?小仙女:我是你祖宗!某教授:要切磋吗?小仙女:本祖宗不想以大欺小!某教授:……正经文案来自仙女系M31星球的小仙女简斯幽在地球上混吃混喝混玩,不想被卷入了惊天动地的大阴谋里……
  • 所谓作家

    所谓作家

    这部小说讲的是一群作家、诗人、艺术家的故事,塑造了胡然、野风、徐晨、沈萍、小霞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叙述语言成熟而独特,显示出温和的幽默色彩;轻松好读,但又让人在笑过、叹过之后,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 三人同行

    三人同行

    在这本书中,当年在泰晤士河上“同舟共济”的三位主人公,在德国开始了一场自行车之旅。书中仍是以幽默的笔调记述了这段Bummel的旅程。因为书中对当时德国风土人情有趣的介绍,此书还常年被用作德国学校的教材。本书出版于1900年,当时自行车流行于伦敦中产阶级中。书中介绍了当时自行车品牌竞争、广告宣传,还有自行车爱好者对于设备的热衷,今日读来,仍有共鸣。
  • 我家天使萌萌哒

    我家天使萌萌哒

    “呵,有点意思。”“外面的风儿,总是喧嚣。”“金乌耀世,十日临空,大凶之兆!”“上位者的气息,果然充满了诱惑。”“众生终将永眠,我将掌控黑夜。”“魔王?在吾的面前,谁敢称王!”第一个故事1~38,第二个故事39~70,第三个故事71~92,第三个故事93~未知。自行挑选故事,谢谢配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盖世魔神

    盖世魔神

    萧杰,一个普通的青年,在游历大陆时被吴昊部下追杀,意外获得一部无名功法,在经过刻苦的修炼之后,被人疑似修炼上古第一魔功。若我是魔,也可拯救无边苦海。若我怒,便会血屠九万里,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神魔之分,区别在于谁的拳头大。悠悠万载,沧海桑田,缠绵的爱情,悬疑的惊险之旅,失落的传说,不灭的神之遗迹还有神秘的东方修道者,诡异的西方魔法师,无敌的东方武者,至强的西方龙战士,他们将共同为你演绎惊心动魄的玄幻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