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0500000016

第16章 小说(9)

八滩这个名字来自一种已经消失的劳动技能。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了不少人,我们那里遭灾最严重的时候是五九年,现在的老年人还是常常把这一词组挂在嘴边,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劝人进食时就会说,“能吃多少吃多少,不要客气,现在又不是五九年。”如果小孩浪费了粮食,或者挑食,他们又会眉头一皱,“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搁五九年连树皮都没得吃。”虽然已经过去那么多年,老人们还是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对吃这件事情极其严肃。可见确实是只有饿过肚子的人才懂得粮食的可贵。

粮食如果想要取得丰收,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就是肥料。那个时候,化肥还没有普及,就是普及了恐怕农民们也买不起。大跃进时,公社之间搞竞赛,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一切可以当做肥料的东西都被搜刮一空,人和牲口的粪便泔水自不必说,连河里的淤泥,枯死的野草也被挑出来沤肥。当然农民们寻找肥料的目光是雪亮的,厨房里吸收了油烟的墙皮,厕所里饱尝了粪味的茅草屋都被当做肥料撒进了田地。这样一来,肥料在农村成了极其可贵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路上踩到屎,简直比捡到宝还高兴。于是,在这种环境之下,一种劳动应运而生,在农村,我们称之为拾粪。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捡屎了,不管是什么屎,只要一离开屁股,就有被捡的风险。拾粪人左手挎一个藤箩筐,右手拿一把小铁锹,遇到屎就停下来,像工兵挖地雷一样小心翼翼,毕恭毕敬,连屎下面的一层薄土一起铲进筐子。被铲过屎的地面留下一块新鲜的伤口,这也是此处有屎的重要凭证,伤口越大,证明这泡屎越有分量。所以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捡屎客左手挽筐,右手执锹,一边信步闲游,一边眼观六路,鼻闻四方。一旦看到熟悉的地面又新添一道伤口,他们顿时恼悔不已,暗道一声来晚了,好屎已被人捷足先登。

拾粪人很少有满载而归的,毕竟可捡之屎太少了,他们回来,大多是因为饭点到了,或者屎太少了。捡屎不是一种例行劳动,只是兴之所至,或曰习惯使然,毕竟有人即使饿死,也没有捡过一泡屎。但是爱捡屎的人,确实更讨人喜欢,给人一种会过日子,勤俭持家的感觉。拾粪归来的人,把屎倒进自家粪池,如果嫌倒不干净,就在树上磕磕。说到这我才猛然注意到,怪不得每个粪池旁都有一棵树,原来是做此用途。如果这样还嫌不干净,他们会铲点干土进去,把不小心沾在框里的屎再沾回土上,然后一并倒进粪池。那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粪池,且基本上都在大门前,以便看管,可见人们对粪便的重视程度。

说了这么多,现在讲讲八滩,他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八滩,顾名思义就是八滩屎,作为一个拾粪高手,这是他每天最少的定量,如果完不成任务,他绝不会允许自己停下来。不要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的,要知道,每个人平均一天才拉一泡屎,当然啦,人屎基本上不在被捡之列,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在肥料如此珍贵的年代,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把屎拉在外面,即使拉在外面,恐怕用手捧也要捧回家。在填不饱肚子的年代,是不允许败家子存在的,如果有谁拉完屎不捡,直接擦屁股走人,恐怕会被家人骂死。所以呢,拾粪人多半只能捡到狗屎猪屎,鸡屎鸭屎,如果捡到牛屎,那真是走了狗屎运了,捡到人屎呢,那就偷着乐吧,要不然被拉屎之人知道,再找上门来讨要,那可真就是徒生事端了。拾粪人偏爱大屎臭屎,但小屎也不会嫌弃,比如说鸟屎,一般只有指甲盖大小,多半落在树叶草叶上,拾粪人会直接把叶子拔掉,扔进粪筐。

说到这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拾粪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八滩因为这项运动得了称谓呢。说来说去,还是因为八滩对拾粪最上心,最认真,试问天下还有人比八滩更精通于拾粪一道吗?恐怕没有。外国人搞出来的一万小时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八滩拾粪,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不在和屎打交道,见得屎多了,自然更容易找到它们。形容八滩和拾粪的关系,其实我还是更喜欢老祖宗传下来的那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样说更亲切更形象一些。在拾粪风行的年月,每个人见到的八滩几乎都是同一副行头。鸭舌帽,旧大衣(后来我才明白那不是大衣,只是因为八滩个子太矮了),左手筐,右手锹,对于八滩来说,出门不带这两样拾粪利器,简直就像上战场不带枪一样不可饶恕。饶是如此,还是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有一次他去参加婚礼,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一坨屎,看上去也不算什么好屎,是那种很稀的猪屎,但八滩马上根据经验判定,这是一头壮年种猪拉的屎。肯定是赶猪人急着去配种,才没顾上这滩屎。由于是边走边拉的,这屎有很长一溜,如果没有铁锹很不好搞。八滩没有带锹,就站在旁边等着,直到有人路过,他才借人家的铁锹把屎铲回家。也许有人会说,八滩就站在那里等着,白白浪费时间,岂不是为了一滩屎错过无数屎。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我爷爷告诉我,八滩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绝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泡屎。

爷爷还给我讲过另一件事。有一天,他在拾粪的路上和八滩狭路相逢,互相看过对方的收获之后,他们并肩而行,随意闲聊。爷爷自知在拾粪上远远不如八滩,如果和他一路恐怕沿途的屎都要被他一个人尽收囊下。短短数百米,八滩已经捡了好几泡鸟屎,耳目之刁钻,非一般人所能敌,你根本想象不到的地方,他都能发现有屎迹可循。虽然鸟屎不算什么,但爷爷也暗自着急,不甘落于人后。他睁大眼睛,想找泡屎以示实力。正走着,八滩指着不远处的草丛说,那里有泡牛屎。爷爷往前看,根本什么都看不到,于是问他何以见得。你看,八滩说,草间有蚊蝇飞舞,经久不散,可见那里必有屎所居。那为什么是牛屎呢。爷爷有点不服气。知道他说的对,但他不相信八滩连什么屎都能猜出来。八滩说,你再看那些蚊蝇,都是个小米短的草蚊草蝇,而非喜欢恶臭的绿头苍蝇,也不是厕所里常见的屎蝇,可见那里的屎并不是很臭,吸引不来那些逐臭之辈。当然,不臭的屎有很多,为什么非是牛屎呢,因为那里的蚊蝇甚多,非一般屎所能比拟,所以我认定是牛屎。既然你不相信,他转而和爷爷说,我们可以打个赌,如果不是牛屎,那坨屎归你,如果是,你筐里的屎归我。爷爷很有自知之明,他没跟和八滩在屎的问题上较真。他们一起走过去,果然是滩牛屎。

八滩捡了滩牛屎,很是高兴,继续得意洋洋地往前走。爷爷不敢再和他一路了,正想找个由头与其分道扬镳。他们转过一道墙,爷爷突然大叫起来:屎!

是羊屎。八滩都没有低头去看,几乎和爷爷同时开口,只是落后那么零点零一秒。

你怎么知道?爷爷又好奇了。

因为我踩到了。八滩松开脚,地上有几颗已经被踩碎的羊屎球。

那这泡屎算谁的。爷爷说,是我先看到的。

是我先踩到的。八滩说,要不然我怎么知道是羊屎蛋子。

他们互不相让,争论起来。最后终于达成和解,决定平分了这些羊屎。羊拉的屎是最奇特的,不是成坨状的,而是一颗颗,像珠子一样。八滩很喜欢羊屎,称之为黑珍珠。羊屎既不臭,又便于保存,肥力也好。这样的屎,最适合进贡给城里人,让他们用来种花。遇到这等好屎,八滩自然爱不释手,但爷爷怎么也没想到他会如此认真,真的下了手。商议好一人一半后,爷爷正准备用铁锹把屎分成两份,八滩立即拦住了他。

慢着。你这样怎么能分清楚。八滩说,用铁锹很容易把屎弄烂,造成肥力外泄,真是暴殄天物。

那要怎么办。

让我来。八滩蹲下去,一颗一颗数起来。

“我永远都忘不了,”爷爷跟我说,“那天一共分到了五十四颗羊屎蛋子。虽然羊屎很干,八滩还是沾了一手屎粉,不过他很高兴,屎粉也是屎,是他赚来的,他捧了点土,在手里搓搓,然后撒进筐子。”

说到这,八滩给人一种很勤俭持家,聪明伶俐的印象,但他的日子过的并不是很好。他一生未娶,是村里资格最老的光棍。他只有一间低矮的小房子,甚至都没有人家的厨房高大。就那么一间低矮的小房子,孤零零地立在一个水塘边。以前他常坐在门前钓鱼,现在连水塘也干了。八滩的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饿跑了,父亲过两年也死了。他靠着两位叔伯的接济长大,从小没怎么吃饱过,再加上遗传基因,个子长得很矮,只有一米五左右。因为人小力薄,他年轻时候都不敢出去找工作,人家总是嫌他没力气,不要他。他没有挣到什么钱,只好在家安心种地。一直到现在,中国人找对象还是讲究个门当户对,更别提那时候了,八滩门又低,个又矮,当然没有人愿意嫁给他了。虽然他的粪池料理的是全村最好的,但那又有什么用,媒人总不能在介绍优势的时候说,他家有个好粪池吧。一直以来,媒人拿得出手的说辞都是:对方有房有地,父母健在,人好相处,小伙要人有人,要个有个……所有这些,八滩都没有。虽然人们喜欢他,觉得他能干,但从来没有人愿意给他保媒,好像已经默认为八滩就该打一辈子光棍似的。

现在,八滩已经年过花甲,仍然每年外出打工,为自己存点养老钱。他一生节俭,从不赌博喝酒,抽烟都是自己卷。一提到他,奶奶就说,那个苦人儿,活得轻松着呢,无子无孙,无牵无挂,不像我,整天为你们这帮兔崽子牵肠挂肚,吃不好睡不香。我爷爷已经去世很久了,现在也没有人再去拾粪,偶尔有一两个老头,看见屎仍会条件反射,如果手边有锹,也会将其铲起来,只是不会特意带回自己家了,而是就近埋在某棵树下,也许那不是自己的树,这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只是不习惯看着好好的肥料浪费掉。

去年回家,我在路上碰到八滩和红星上工回来,红星叫了我的名字之后就不说话了。八滩热情地招呼我去看戏,就在我奶奶的娘家,有一台大戏连唱三天。“你怎么不去看戏?”八滩说,“那里有很多漂亮小妮儿。”

是啊,我想,我现在正是找小妮的年纪,而你,八滩,那时候却在拾粪。

三、送终老人

今天要讲的是一个老人,你可以叫他送终老人,或者等死老人。他是个身材矮小的老头,双眼浑浊,满脸皱纹,常年头戴一顶军便帽,身穿一套黑衣服。他老了之后,一直以来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为死去的人送终。在葬礼上,他像死者一样必不可少。他不是神汉也不是喇嘛,他不会为死者超度亡灵,也不会安抚死者亲属,他只会唱诵悼词。在葬礼上,他对着棺木或者遗像,吟诵家属们写下的悼词,既不悲戚也不伤心。他的声调就像空气一样平淡,听到的人总会暂且忘记悲伤。

上面是我根据送终老人所写的小说的第一段,虽然用词比较文学化,拿来做开头还是不错的。里面提到的黑衣服就是中山装,农村男人把它当做正装穿,军便帽就是赵本山在小品上戴的那种帽子,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戴了,恐怕也没有地方卖了,只有送终老人还一直戴着,帽子破烂不堪,帽檐也折了。这篇小说一直没有写完,我不知道我在等什么,也许我和送终老人一样,等待的是一种落幕,抑或是一场离别,一种尘埃落定的盖棺定论。送终老人和棺材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到头来却躺在了骨灰盒里,我们只能说一句世事弄人,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送终老人的辞世,又一个古老的职业淡出历史舞台。之所以说淡出,是因为仍有些老年人按老规矩操办婚丧嫁娶这些头等大事,但是懂规矩的人已经不多了,年轻人多半嫌麻烦,认为这是陋习,是繁文缛节,新式的司仪取代了老式的,电子乐队取代了唢呐,反正都是为了热闹一下,在狂欢中没有人去揣摩老年人的感受,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只能努力去适应新生事物。即便他们仍有话语权,决定办一场老式葬礼,恐怕也找不到像送终老人那么出色的好手了。

吃这碗饭,全靠一张嘴,喊丧,报喜,致悼词,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讲究。所有这些礼节流程必须烂熟于心,送终老人就像一本活字典,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他都提前安排好,并一直在场监督,迎来送往,事必躬亲。只可惜由于一件小事我一直仇视他,所以没跟他好好聊聊这些事情,现在他驾鹤西去,已经无从问起。老人们对这些事情多半一知半解,他们太依靠送终老人了,以为凡事必有专业人士,没想到这种差事吃力不讨好,已经没人愿意承此衣钵了。

我爷爷死的时候,就是送终老人主持的葬礼。客人入席的时候,他就喊:近客让远客,远客让近客,不管哪里的客,来了都是贵客。声调抑扬顿挫,就像唱歌一样。等菜上桌,他又喊:八大味,十三香,油盐酱醋都放上。吃的好,吃的香,吃的碗空盘子光;吃的干,吃的净,吃的一点都不剩。我们都觉得顺嘴又好玩,常常学他这几句。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7年2月下)

    故事会(2017年2月下)

    《故事会》面向大众,贴近生活,充盈时代气息。它以发表反映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故事为主,同时兼收并蓄各类流传的民间故事和经典性的外国故事。在坚持故事文学特点的基础上塑造人物形象,提高艺术美感。力求口头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努力使每一篇作品都能读、能讲和能传。
  • “保险”是怎么一回事(长投专刊026)

    “保险”是怎么一回事(长投专刊026)

    为什么要买保险?买保险贵不贵?一般投哪几类保险就够了?是每年都买还是就买一次?我不知道该买哪种,应该怎么规划?5岁、30岁、65岁应该怎么买保险?万一保险公司倒闭了,那之前交的保险费是不是就不承认了? 本期长投专刊,是根据“解释系主任”和“ISSAM老师”在长投学堂院生群中的保险课总结而成,为大家分享关于保险的点点滴滴,相信你的所有疑问在本期都能得到解答!这些内容能解答小白们大多数的不解和疑惑,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路。
  • 谈古说今

    谈古说今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四川文学(2015年第9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9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故事会(2019年8月上)

    故事会(2019年8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热门推荐
  • 谁道是妄念

    谁道是妄念

    文案:正常版——听说魔女七墦情,为一株毒草灭掉白狐族满门却偏偏留下他,此事一出,江湖哗然。听说白狐族下任内定族长白璃,与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一同寻法复活逝去之人,流言四起,江湖暴乱。这一路上,她明面积极,手里却捏着复活禁术潜藏幕后;他全心寻找复活禁术,从未怀疑过身边之人。一路的并肩作战,从沥州到北海,从人间到冥府,从往昔到当下;生死之交,让两人的命数线紧紧交缠。但是,当一切真相大白,救命之恩与灭门之仇相抵,他该如何选择?这是一场博弈,以命做赌,谁先爱上就输了。文艺版——原以为,我可以就此将今生托付;可谁知,到头来,终究不过是妄念……主cp:白璃×七墦情(安嬿情)【有点情商欠费的木头白狐×同样情商欠费但演技精湛的魔女】副cp:独骍×卞水何(卞思时)【有点呆萌有点二的一根筋戏子×演技精湛的温和魔女】食用说明:①由于男女主均情商欠费,所以此文可能会相当的慢热。不过途中不自知的秀恩爱啥的也不少,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②此文主女主,所以女主这边的戏份会多一些。③涉及女主的过往,所以……会时不时穿插回忆杀。④请认真看①②③,谢谢Thanks?(?ω?)?
  • 烽火佳人

    烽火佳人

    一段关于战国争霸、一段牵扯江湖恩怨、一段不乏儿女情长的故事。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独裁良相:张居正

    独裁良相:张居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独裁良相:张居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
  • 毁灭与重燃的命运灰烬

    毁灭与重燃的命运灰烬

    曾经,是龙统治着这个世界。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人类发现了水晶的力量。当人类最终将龙驱逐,人类终于成为了整片大陆的主宰者,而人类的自身也分裂成帝国和联邦,展开了长达千年的纷争。千年时光荏苒,当老一代的龙退出历史的舞台,年轻的龙族也在这漫长的时光中学习到了如何使用水晶的力量。他们,究竟将如何卷土重来。
  • 游戏触碰现实

    游戏触碰现实

    一款由人工智能设计的游戏,实际上连接着另一个世界。当其他玩家还蒙在鼓里的时候,余荼,则看到了更多不可思议的事情,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事。越是深入这款游戏,余荼就越迷茫。游戏和现实的界限也开始在他意识中模糊。这款游戏,出现的真正目的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颈项门

    颈项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花样作死

    快穿之花样作死

    白小小,商界龙头的白家大小姐,原本过着吃穿不愁,作死有余的美满生活,不料红颜薄命,英年早逝,被一道惊雷劈死自此以后过上了与万能系统君绑定,同吃同住同睡(小读:同睡是什么鬼!小编:不要在意这种细节了啦~小读:....呵呵~)的奇异生活。话说和系统君绑定之后,小小表示生活很悲催,不但要费尽心思去撮合男女主,还得护着自己的小命,以防任务提前结束造成某些不必要的后果。女尊、战国、民国、现代校园、现代总裁、修真、吸血鬼、末世、兽人玩转九个世界,且看21世纪新兴人类白小小如何在异世兴风作浪,扭转乾坤。精彩抢先看:女尊: 某女:“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位公子,我看你骨骼精奇,天赋异禀,不如跟姐回去做相公吧,保你吃香喝辣,怎么样?” 某位骨骼精奇,天赋异禀的公子微勾唇角,执起桌上墨玉托底,金漆饰纹的酒杯:“你若养得起我,跟你走又何妨。”本文世界之多,无奇不有,可挑选观读,不喜慎入。
  • 王尊大陆

    王尊大陆

    故事发生在神秘而又遥远的魔幻大陆-华夏。几百年来,无数的英雄们穷其一生,只为了一件事,称霸天下,为了这一目标,只能战斗,无尽的战斗,在这里实力至上,所有的一切,都靠战斗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