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0100000055

第55章 失语者(2)

扎海头人今天心情很不错,他端起小龙碗,轻轻吹着漾动着金色光芒的茶水。奂忠实知道,头人所说的大茶,就是茶砖。为方便于长途驮运,在制作的过程中挤压成了砖头的形状。茶砖具有去膻清火的作用,藏民喜食牛羊肉,茶砖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还有盐巴。亚隆及包座一带不产盐,这就有了奂老板的营生存在的理由,像产自青海湖的青盐,还有产自四川自贡的井盐,也是必不可或缺的。

当然,还有瓷器、丝绸、家具、农具、枪枝弹药、还有鸦片。而藏区呢,则也须要把皮货、药材等销往内地。

奂忠实跟松潘漳腊杜大爷的梁子,起因就是运输鸦片。

罂粟这东西早在道光年间,鸦片战争前就传入了山里。尤其是南坪的下塘地区,山高路险,林中的土地、气候、温度最适宜于种植罂粟。从清朝政府到民国政府都是禁烟的。然而,又有哪一次禁绝了呢。

在这个民族走廊地带,几乎所有的村寨,都是依山傍势所建,都是就地取材所建。这里村寨的建筑,都是塌板房子,不像梭磨河谷一带的“四土”地区,建筑都是碉楼、石头房子。

茶喝三遍,奂忠实向扎海头人说起了陈二娃的事,头人初听吓了一大跳,他差点从铺着野兽皮的毡子内站了起来,奂老板微微一笑,他不紧不慢地劝说着扎海头人收留下陈二娃。

“天有不测风云呢,扎海头人,保不齐有一天,还用得着这个娃哩。再说,你们藏族人的佛教里,不是也有救人一命是积德的事情吗?”

提到藏族的佛教,扎海头人沉默了。他得掂量,他思来想去,如果不收留奂老板带来的人,势必就把奂老板给得罪了,得罪了奂老板,意味着从此想要得到货物,尤其是紧要的大茶、盐巴,还得花高价找别的老板。如果收留下来了,在奂老板走后,把人交给官府,自己倒是脱了干系,这小子的命还是保不住,人家奂老板把人弄来,就是安心要保他的一条命,结果,还是得罪了奂老板,在江湖上还落下个不好的名声。扎海头人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勉强答应了下来。

“好吧,那就给奂老板一个面子,留下。”

奂忠实在亚隆停留了三天,扎海头人又是杀牛宰羊地盛情款待,又是送姑娘地热闹了三天。奂老板临走,特意来到一处牛圈——那是头人临时安置陈二娃的地方,意味深长地对躺在草料堆中陈二娃说,“小兄弟,我能帮你的就只有这些了。先把伤给养好了。此后,你恐怕要隐姓埋名了。想一想你那些战死在包座的弟兄们,你就知足了吧,啊——”

秋天很快来临。

陈二娃拄着用树枝削成的拐杖,试着走出了牛圈。村寨里的牦牛还在高山的牧场上,要差不多等到第一场雪降临的时候才赶回寨子里来。绝大多数的青壮劳力、男人,还有女人也跟着牛群、羊群在牧场忙碌。

头人给陈二娃起了个藏名叫嘎洛。

嘎洛陈二娃来到村寨口那棵高大的青杨树下,秋天的阳光开始皴染着树枝头迎风招摇的树叶,他想起在自己的老家宣汉,在秋天降临的日子,漫山遍野的红叶。一种背井离乡的孤独油然而生,在亚隆这个陌生的地方,他现在无亲无故,寄人篱下。牛圈是座低矮的木摞子房子,严格意义上还不能叫做是房子。四处敞漏,在这个海拔三千多米的地带,即使是夏季的夜晚也是寒风阵阵,嘎洛陈二娃连一床破旧的毡子都没有,夜晚的“被子”还是去年村民收割当草料的牧草,散发着浓烈的膻腥和潮湿的味道,跳蚤虱子咬得他夜里睡不着,尤其是化了脓的腿部伤口,仿佛有无数的蚂蚁在溃烂的肉体内爬行撕咬着,令他痛不欲生。

嘎洛陈二娃真的到了求死不能、求生难挨的地步。

活着,活下去,像一只蚂蚁般地活下去。

这是他生命本能的挣扎与灵魂深处的呐喊。

他在夜里睡在草铺内,抓扯一捆的草当自己的“被子”,透着稀疏的牛圈棚顶,每到半夜就会降雨,雨水沿着连带树皮的板顶滚落,把他的草被子逐渐打湿,在打湿的过程中加重了分量,他只得又抓起一把把的干燥的草,不停地替自己换“被子”。这种简单而机械的重复动作直到把他弄得精疲力尽时,他渐渐又才陷入睡眠。

从亚隆周边的原始森林弥漫而来的湿气使他的伤口愈合得非常缓慢。他又听不懂当地村寨藏民的语言,只有头人懂一点汉语,但头人每天要忙自己的事情,头人才没那个闲工夫来理这个叫嘎洛的流落红军的冷暖呢。

陈二娃开始渐渐失语了。

不说话的时候,听觉却反而发达了起来,他听见在森林的密处,野兽行走的脚步,他还听见坡里胡豆成熟的声音,甚至连秋天的夜晚降霜的声音他都听见了。

在他的耳畔,更多却是在包座河谷响起的枪炮声音,交战双方一群又一群的年轻士兵,在鏖战中不断地倒下,他甚至还看见了自己的亲哥哥——陈大娃端着步枪,从长满蒿草的埋伏地点鱼跃而起,跟着发起冲锋的红军战士叫喊着、奔跑着,冲向对面敌人的阵地,猛地响起了一阵重机枪扫射的声音,“咚咚咚——”随着雨点般的子弹呼啸着撕破空气那无形的屏障,一个个年轻的战士中弹倒下。

“哒哒哒——”那是轻机枪的声音,枪口吐着火舌,形成了一道火网,在包座的河谷交织成最美丽又最残酷的画卷,子弹的风暴刮过,人、树枝、草茎纷纷折断,子弹落入尘土立即就溅起一团尘土的烟雾,生命在这种极其惨烈的状态,任何人的生命能量都发挥到了极致、发挥到巅峰——因为不是你活,就是我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活着就是胜利,就是一个军人的最高目标。

在亚隆最初的日子对于嘎洛陈二娃就是这样,他睡在牛圈内每夜都是在想、在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折腾中把自己年轻的精力消耗殆尽才能昏沉沉地睡去。

只有睡着了,他才仿佛忘记了伤口的疼痛,只有睡着了,他才能够在梦中见到自己的亲哥哥、见到自己曾经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语言。

直到有一天,嘎洛陈二娃又一次从睡梦中醒来,他惊奇地发现亚隆四周的树叶变颜色了,红的、黄的、紫的,那是一个怎样缤纷色彩的世界啊。所有的草呈现出了成熟的枯色,那棵村寨口的大树也已经金枝灿烂,所有的树叶像一枚枚的金币挂在树梢上闪烁着绚丽的光芒,河水变得更加的清澈而透明,河流变得缓慢,青翠的云杉、冷杉、油松所构成的森林内部——那些杂灌树呈现着胭脂般的色彩。

更让他惊奇的是伤口开始结痂了,受伤的那条腿开始渐渐地有力量了。

嘎洛陈二娃可以不用拐杖走路了。他为自己在时间的煎熬里迎来了生命的这个崭新的变化而感动。

然而,头人却并没有真正遗忘他。

头人在他伤口基本痊愈时派管家给他安排了一个活路,就是看守村寨的水磨坊,人们收割了坡地里的青稞、胡豆,把它们扎成一捆一捆的,晾晒在浪架上。

浪架是用一根根的木头,砍成方形,在木头上开凿出孔,穿斗而成,就像亚隆的民居一样,差不多都是穿斗结构的木房子,墙是用取自河谷的黄泥巴类似“干打垒”,这些黄泥巴还沾有草种,因此,每家的墙头还生长着一簇簇的野草,甚至,还有几株柳兰开放出紫色的花朵。

亚隆属塔藏前山六部管辖。

管辖前山六部的杨土官每年在五月到十月份的这个时间范围内就要去自己的辖地巡视,这是作为一个土官的职责所系。自明代开始,为节制这些大大小小的土司,大明王朝实行了改土归流的政策,将原先的土司改设为土守备、土官。杨土官的父亲叫杨观成,土官是世袭制,当地人习惯称呼他们土官老爷。

土官的每次出巡,事先要知会自己辖地内的大小头人。按照规矩土官每次要自带粮食,土官及随从的住宿都得自己解决,不摊派给村寨。老民们为表心意,只是在土官到达自己村寨时,给土司献上一点肉,几根柴火就行了。头人呢,自然是要提前杀牛宰羊来款待土官。

土官自带帐篷,在河谷宽敞的地方安营扎寨。

几百年的规矩就是这样,到了民国像亚隆这样偏远的位于深山老林中的村寨,土官也懒得来一趟。

现在这个杨土官在南坪历史上可谓算得上一个人物。1949年他顺应时代,率领自己的土兵武装主动投诚解放军六十二军,他本人作为进步开明的民族上层人士成为南坪县政府第一任县长。

他是到灌县读完了中学,毕业回来老土官病入膏肓,不久病故。他料理完老土官的后事,就决定要巡视自己的辖地。

杨土官管辖的前山六部有多大呢。

杨土官自己的官寨是在毗邻南坪县城的安乐半山,河谷地带自明末清初开始都为大量的汉地流民所据。前山六部包括黑河大峡谷玉瓦以上的所有藏族村寨,大录、芝麻、沙窝、香扎、东北、八屯,羊洞(今天的九寨沟)、和药、塔藏、中查、隆康、扎如,弓杠岭,甚至松潘的漳腊,这些地点及村寨里的头人、番民和土地都是土官所管辖的范围。

因此,杨土官从五月开始巡视,一个地方少则三、五日,多则十天半个月,亚隆是他的最后一站,抵达亚隆也差不多是十月中旬了,在第一场雪降临之前。

杨土官是个矮胖子,生得白净,很斯文的模样,不是我们想像中说到藏族人必是五大三粗、面目麯黑的模样。

他巡视的目的,是要告之这些大小的头人,现在是年轻的杨土官在主事了,还有就是考核头人们的政绩。历朝历代是不收番区的赋税,土司收税用以养活自己、家族和下人。只是到了民国才开始收赋税,却又执行不彻底,头人只认土司,对于流官彼此面子上客客气气,还有的流官嫌山高路远土匪多、袍哥横行,干脆连到任都懒得来,躲在成都、江油等地乐得逍遥自在。

杨土官比亚隆头人扎海还要年轻。

况且,这是年轻的杨土官第一次到亚隆来巡视,扎海头人自然不敢怠慢,按照规矩如果扎海头人的名声不好,在老民心目中是个为非作歹胡乱搞的人,那么,杨土官是有权调整头人人选,通过老民大会民主选举出一个他们信得过的头人。

在这片土地上,制约权力还得是更大的权力拥有者。

杨土官虽然尚未到来,村寨里却开始忙碌了。嘎洛陈二娃也不能闲着,水磨坊连夜开动,磨着今年新打下来的青稞。

伺弄亚隆的水磨坊是一项既有技术含量,又是一项繁重的体力活儿。头人让管家指派了“老姑娘”莫洛嫚跟陈二娃一起,没日没夜地守候在水磨坊内。

枧槽是用一根根的圆木剖开后,隼斗一道类似小水渠的形状“水管”拼接而成。亚隆村寨背后山林中有股溪流,枧槽就是利用山地的落差,将这股溪流引入到枧槽内,冲击小方桌大小的石磨转动。在枧槽的出水口设计有个机关,平时不使用水磨坊时,就把枧槽里的水给直接排放至水磨坊下方的河流中。

“老姑娘”是村寨里的人给莫洛嫚起的外号。其实,她并不老,只比嘎洛陈二娃大四岁。村寨的村民分为“差巴”和“科巴”。差巴是头人的奴隶,给头人家放牧、种地,收割的粮食、挤出的牛奶、捻的牛毛、羊毛线等全部都要上缴头人。科巴呢,科巴是有自由身的村民,靠租种别人的田地生活,还得向头人上缴三分之二以上的赋税。

差巴里也有分工,像“老姑娘”莫洛嫚除了给头人放牛,还得捻牛毛、羊毛,然后把这些粗加工后的牛毛线、羊毛线交给德吉大娘,由德吉大娘每晚在织布机上织成毡子。

村里的差巴身份的姑娘到了十七、八岁时,头人高兴随便指给手下的一个奴隶,就算是婚配了。

往往一个女人的生育能力决定着是否有人愿意来娶她。

所以,在像亚隆这样的村寨,女人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孩子长大后却不知道父亲是谁。

莫洛嫚是个孤女,又没生育,成了村寨里没人要的女人。

这跟莫洛嫚是否长得漂亮无关。她个子比嘎洛陈二娃还高出半个脑袋,梳着无数根的小辫子,身材苗条,胸脯丰满,藏族女人在年轻时身材普遍都是很好的。

土地,女人。

这是吸引一个男人的根本,嘎洛陈二娃现在穿上了一身的藏装,一件宽大的几乎是看不出来原色的袍子,他老是系不好腰带,穿起来不伦不类的,别提有多滑稽了。

“日隆垮裤的。”

头人有一次看见嘎洛陈二娃这个样子的穿着,笑着骂道。头人心想,只要他安分守已,不给村寨找麻烦,只当是他家里的一匹马、一头骡子好了。

嘎洛陈二娃天生一双小眼睛,瘦削的脸,原本还生着一对招风耳,现在半边的耳朵也被弹片给削掉了,走路一瘸一瘸的,他还没说女人。但他已经到了想女人的年龄了。

青稞是头人出的。加上老民们自觉出的东家半口袋、西家半口袋,都堆放在水磨坊幽暗的室内,一根圆木砍成的梯子直达水磨坊的门口,要进入水磨坊还得平衡能力较强才能顺利地来到室内。

嘎洛陈二娃腿部受过伤,拎着青稞口袋,一摇一晃地走在独木梯上,看得莫洛嫚心口一阵阵发紧,她生怕这个外来的嘎洛将青稞连同带人不小心落入水磨坊底下的河水中。如果损失了粮食,自然少不了要挨头人的一顿鞭子,这还不算完,把头人给惹生气了,说不定割去舌头那还算轻的。

莫洛嫚站在磨坊的门口,她从小开始,爬独木梯,早就对爬独木梯轻车熟路。女人就是这样,总是见不得弱者,见不得一个男人由于身体的缺陷,又要干重活而表现出的可怜的样子。

嘎洛自打被分配到看守水磨坊开始,他身体中的农民血液渐渐复苏。他原本就是一个农民,他知道如果干不好分配给自己的活路,是很难在这个村寨里立足的。

甘肃商人奂忠实把他带到这个几乎是与世隔绝的村寨时,原本就只是想救他一命。至于陈二娃如何在亚隆生存,那就不关奂老板的事了。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6年8月下)

    故事会(2016年8月下)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
  • 笑话故事

    笑话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骗局故事

    骗局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神奇故事

    神奇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8年4月上)

    故事会(2018年4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热门推荐
  • 弗兰肯斯坦

    弗兰肯斯坦

    《弗兰肯斯坦》于1818年出版,又译为《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讲述的是年轻科学家弗兰肯斯坦渴求知识和荣誉,发现了起死回生、创造人的技术。他从停尸房等地取得不同的人体器官和组织,拼成一个人体,并利用雷电使之拥有了生命。巨人天性善良,向往美好,渴望获得爱情和友谊,但是由于面貌丑陋,被当作怪物,在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遭到摈弃。他追踪怪物到了北极,受尽折磨后病死,巨人最后也纵身跳入茫茫海浪之中。
  • 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力量

    本书从思维、时间、学习、健康、工作、管理、交际、财富、处世、成功等各个人生层面切入,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了习惯对人生成功的意义,懂得运用习惯的力量能成就你的一生。习惯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它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左右人的成败。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足以改变你一生的伟大的习惯工程,形象而生动地剖析了左右人生的卓越习惯和负面习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优良习惯、跨越人生障碍的切实可行的妙方,从而为读者重塑自我、改变人生命运提供了一条黄金途径。
  • 你的小可爱黑化了

    你的小可爱黑化了

    阎家五爷权势滔天,容貌倾城绝世,但性格阴晴不定手段狠辣,无人不怕他。直到他捡回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少女。少女软萌粘人,不止一点都不怕他,还成天跟在他身后跑,可怜兮兮的说要报答他。直到最后他将她视若珍宝,宠之入骨,恨不得把所有都给她了,却发现她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喜欢?他气得把她堵在墙角,嗓音低柔而危险:“小乖,再闹就别怪我不客气了。“【1V1小甜饼,超苏超宠!】
  • 夺天记

    夺天记

    灵宗外门弟子肖毅,根骨低劣,险些被送下山门。机缘巧合,他救了星耀宗长老王道真,从此得到脱胎丹,开启逆天之路。这天容不下我,夺了便是。万古一帝肖毅,如此说。
  • 恼人的秘密

    恼人的秘密

    谁没有秘密?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会成为一个人的心魔吗?转校生林小默小心翼翼地守着自己自卑、敏感的源头:家境贫寒,母亲长年卧病,父亲因盗卖公司财务给母亲筹钱治病而被捕入狱。无辜的林小默不想再体验别人的鄙夷与耻笑,于是一直保守着自己的秘密。当他无意中得知经常资助自己家的警察的真正身份,接收到来自同学的鼓励和班主任的关爱,他紧绷的神经终于敢松下来,体验久违的温暖和快乐,鼓起勇气试着参与一场能帮他赢回自尊、给他带来成功滋味的比赛……
  • 天峫神兵

    天峫神兵

    天劫将至,最后居然是一场阴谋!尚重天上,南宫家废物南宫诀羽之子--南宫林诺,被天邪附体,成为一代邪神,由于从小没有见过父母,所以天生寡言,为了在这个世界上能生存下去,所以学会了生存之道,在这个世界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征程!
  • 灼灼其凰

    灼灼其凰

    一只禽和几只万年老禽兽纠缠几世的故事······
  • 三角形太阳

    三角形太阳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兆林的作品。刘兆林,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辽宁作协名誉(原)主席。有《不悔录》《啊,索伦河谷的枪声》等小说、散文作品集四百多万字。曾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冰心散文奖、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系国家特殊贡献专家奖获得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横天剑尊

    横天剑尊

    踏阴阳,碎山河,剑指苍穹。捏星辰,斩日月,天地无双。我以三尺青锋剑,可令妖魔鬼神惊!少年逆境崛起,持剑可斩日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