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9800000042

第42章 瓦罐中的时间

李静思

瓦罐丢弃在地上,在与老屋孤独地对视。雨不停地下,细密绵长。从瓦罐残缺的豁口溢出,一滴滴清脆的声音,在不大的空间回荡,诉说前尘往事。雨水摩挲瓦罐,感受每一条纹络。雨滴汇集一起,形成的水流,冲刷不净岁月的印迹。

老屋在灰色雨幕中。房子的土坯墙,泥土脱落,木质门窗里倒歪斜,摇摇欲坠。屋顶长出杂乱的野草,角落爬满青苔。时间的剥蚀,风雨无情的摧残,老屋显出残败的气息。当年屋子的主人,早已离去。父亲和太祖母,以及他们卑微而坚强的人生,一起归隐于黑土地。他们生活的气息,遍布在这所老屋里。

我老家在松辽平原腹地,西面是历史名城黄龙府,也是农安县城。当年的黄龙府,曾是辽金两代的都城,既是军事重镇,又是政治经济中心。流淌千年的伊通河,似一只雄壮的东北虎,盘卧在黑土地上。河水随季节的变化,发出的流淌声,有着不一样的气韵。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清时期,伊通河就是运粮的黄金水道。几百年来,河水犹如甘甜的乳汁,养育一代代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它被人们称为母亲河。伊通河从我家村后经过,奔腾的河水,给了我想象的空间,每个夜晚,枕着涛声入眠,在梦中奏出的长曲,送我走向远方。

松辽平原以黑土著称。这里的草甸土与别处不同。它属于碱性,略显浅黄色,黏性极强。它和伊通河水搅拌在一起,形成质的变化,烧制的瓦罐,结实耐用。这只瓦罐在我家有年头了,是太祖母从苏家窑买回来的。苏家窑是当地的名窑,位于苏家窝棚村,距离三家子村只有两里路,是一个拥有百户人家的大村。村中以苏姓人家居多,苏家窑是苏氏兄弟创建,两人当年刚刚二十出头,有着祖传的精湛烧窑手艺。他们烧出的瓦罐,不但外形精美,结实耐用,而且还很神奇。用它盛饭三五天不变味,装米几个月不生虫发霉。

在老屋的院子里,抚摸老瓦罐,触摸着那段历史,瓦罐上留着苏姓匠人的体温。我眼前出现一幅画面,阳光洒在草甸,晒得红红的,汗珠不停地落下,他们忙着挖土。木质的锹把,纹络被汗水的浸染,改变原生的色调,贮藏的情感,使铁锹和主人有了不一般的关系。

挖出的土越来越多,牛车的车厢里堆起小山样的高。黏土湿润,散发新鲜的土腥气。一锹锹泥土,寄托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牛车停在土坑旁,拉套的老黄牛,悠闲地吃着青草,脖子上的铃铎,发出清脆的响声。

瓦窑前兄弟两人,不停地忙碌,一身的泥土和汗水。担来的河水,倒进泥土中,经过浸泡后,他们先是赤脚踩,再用手揉,泥土揪成一块块,一团团,魔术般制成各种样式,大小不一的坯模。经过打磨和封釉,太阳暴晒,它变得坚硬,然后放在土窑里烘烧。

苏家烧制瓦罐,它的燃料和别处不同,它既不用炭,也不用木拌,而是用玉米秸秆。黑土地盛产玉米,收割后的玉米秸秆,散落在大地上,花费一点力气,收回做燃料。泥土经过风抽,阳光的照射,它们纠缠一起发生变化。水分被吸干,瓦罐的坯模坚朗,它在工匠小心的搬移中,在土窑内,一层层摆好。选择良辰,一声号令,火柴燃起的小朵火焰,急速地奔向堆起的玉米秸秆。干脆的叶子,遇到花朵似的火,发出轰的声响,一团火蛇,在秸秆的缝隙间舞动,整个窑内顿时升起炉火。火要烧上一宿,中间不能有任何停顿,否则烧出来的瓦罐,出炉就是残次品。烧好一窑瓦罐,需要二百多捆玉米秸杆。夕阳下,土窑前堆的玉米秸秆,经过一夜的烧窑,清晨时烧材耗尽,全部化作青烟,随风而去。为了让瓦罐变成青灰色,烧制的过程中,高温时不能稍有大意。要不时地喷洒水,水遇到高温,瞬间升起雾气。那些泥土做成的瓦罐,在窑中排列有序,经受火焰的考验。坯模经过一夜的火的烧烤,上千度的高温充斥窑内的每个角落,它使泥土发生质的裂变。泥土转世为大大小小的瓦罐,瓦罐被那些纯朴的乡民买回家里,用来装盐、放粮食、装食物。它是那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瓦罐是太祖母当年买回来装盐,它伴随李家几代人,见证时间的酸甜苦辣。太祖母三十几岁守寡,自己拉扯五个孩子,独自度过艰苦的人生。最艰难的时候,一家人只能吃盐水煮野菜充饥。以为孩子长大后,可以苦尽甘来,过上好日子。可四个女儿长到十六七岁,还没有出嫁,就得了痨病,先后死去。几年后,她唯一的儿子,我的爷爷得了鼠疫,扔下未出世的孩子,撒手而去。父亲出生两年后,祖母改嫁他乡,只剩下苦命的她,独自拉扯孙子,艰难度日。

伊通河水质清澈,盛产各种鱼类,鲫鱼、鲤鱼、鲶鱼、泥鳅、胖头、嘎牙子等。为了给年幼的孙子增加营养,每到夏天,太祖母颠着小脚,去河边捕鱼。河边的湿气足,阳光毒辣,不一会的工夫,她布满皱纹的脸,淌下的汗水,她来不及擦一把。太祖母将旋网撒到水里,她抓住网头,一手撒网,渔网在空中划出圆形,落到水面将鱼罩住。将捉到的鱼装在网兜带回家。收拾干净,放上清水,从瓦罐里抓出盐,煮上一锅汤。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伊通河的水,瓦罐里的盐,河里的鱼,把我父亲养大,并给了他强壮的身体。

父亲结婚后,盖了三间土坯房,就是现在的老屋。老屋中间是厨房,东边住着太祖母,西边父母居住。瓦罐仍旧放在灶台上,它不再用来装盐,而是变成盛饭的器皿。烈日炎炎,父母忙着在田间劳作,中午来不及回家吃饭。七十多岁的太祖母,心疼自己的孙子和孙媳妇,她在家做好饭菜,盛到瓦罐里,捧在胸前,给他们送去。土路上,太祖母的两只小脚,在地上一捣一捣,一脚深,一脚浅,身体保持着平衡。她一路磕磕绊绊,步履蹒跚,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浸出白色的汗渍。

随着我和弟弟长大,太祖母越来越衰老,越来越虚弱。终于有一天,她老得下不了炕。眼睛因为年轻时流泪太多,得了眼疾,看不见东西。父亲为了让她得到更多的营养,每年春夏秋三季,每天到伊通河捕鱼给她吃。太祖母喜欢吃肉,每年杀年猪,母亲挑选出几块最好的肉,抹上盐和大酱做成咸肉,放在瓦罐里供她吃。

太祖母去世后,父亲到县砖厂上班。砖厂建于农安县城郊,伊通河距离三家子村,有十几余里。它是按照河堰的高度建造的土窑,就地在河滩取土烧砖。伊通河边沙土烧出的砖,特别结实耐用,当时整个农安县城的建筑,用的都是这种红砖。烧砖的过程简单,挖土、和泥、脱砖坯子,晾砖坯子,装窑、点火、烧砖、洇砖、出砖。父亲负责出砖,将烧好的砖,从土窑里运出来,这是最苦最累的活,因此赚钱最多。砖烧好后,窑内泼水冷却,余温仍在,热气逼人,仿佛在蒸笼里。砖面上的砖末子,在出砖时,经过搬动,四处飞扬,呛得人喘不过气。父亲在那工作八年,他用自己血汗赚来的钱,养育着我和弟弟。母亲心疼早出晚归的父亲,八年间,为了给父亲补充体力,增加营养,母亲每天专门做点小灶,用瓦罐带给父亲。瓦罐里有时是一条鱼,有时是半罐炖好的肉。更多的时候,是炒好或者煮好的鸡蛋。

我和弟弟长大后,家里条件好转,父亲再也不用去窑上干活。父亲明显衰老了。常年的辛勤劳作,严重损害他的健康。风湿性心脏病,肺气肿等病找上身。晚年的父亲,身材干瘦,两只胳膊弯曲变形,背驼得厉害,每说几句话,忍不住的咳嗽。

父亲身体不好,惦记着我的健康。那年冬天,我生下儿子,父亲得知消息后,杀了家里的一只老母鸡,让母亲用大锅炖好,装在瓦罐里,给我送到城里来。父亲坐汽车,一路奔波,走三个多小时,终于来到我的床前。那天特别冷,寒风呼啸,夹杂大片的雪花,拍打着玻璃。父亲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浑身上下挂满白色的霜,眼睫毛几乎粘在一起,他的怀里抱着瓦罐。两只捧着瓦罐的手,手指冻得红肿。

父亲去世前一年,拿出自己所有积蓄,和弟弟一起。在老屋的旁边,盖了五间大瓦房,那三间土坯老屋,父亲舍不得拆除,留下来做了仓房,里面散乱放着各种农具。伴随李家几十年的瓦罐,再也派不上用场,它的功能被塑料和不锈钢等用品取代。母亲拿掉瓦罐的盖子,盛满清水,放在老屋窗前的地上,成为家里给鸡鸭鹅饮水的罐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瓦罐口,被淘气的侄,用弹弓打个豁口,瓦罐遗弃在时间深处。

雨停下来。一抹彩虹挂在天边,绚丽夺目,瓦罐沐浴在金色光线中。站在老屋前,注视瓦罐,舍不得离去。也许有一天,带着几代人指印和体温的瓦罐,连同在风雨中的老屋,融入松辽平原的黑土地。

同类推荐
  • 历险故事

    历险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01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01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故事会(2016年3月下)

    故事会(2016年3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道德故事

    道德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5年6月上)

    故事会(2015年6月上)

    在美国,有个叫约翰的孤老去世了,留下一幢无人接手的小房子。房产经纪人过来清扫老屋,惊讶地发现,屋子里堆满了约翰的收藏品—破旧的地图。他不清楚这些地图是否还有用,在一般人看来,地图有时效性,过期了,就没有用了吧?不过,房产经纪人还是找到了市立图书馆,请管理员科里森过来看看。科里森进到屋子里,瞬间惊呆,他预估了一下地图数量,至少得有十万份!
热门推荐
  • 你也算法师

    你也算法师

    6月9日,本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放下担子放飞自我的日子。但是就在这一天的凌晨2点,醉酒后的林厉突兀的穿越了。这原本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也这只是众多穿越者的一员。凌晨3点,随着一阵异象我们的主角又再次穿越了回来。史上穿越时间最短的穿越者,就此诞生。就是这短短的一小时,对于林厉来说却是一生这么的漫长。在这一小时里他失去了这个年纪应有的天真,那么这短短的一小时他又获得了什么呢?
  • 恶魔宝宝:误惹花心总裁(完结)

    恶魔宝宝:误惹花心总裁(完结)

    --------马甲--弃----
  • 我有整个宇宙想讲给你听

    我有整个宇宙想讲给你听

    【随笔短篇*不定时更新】相传这世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是介于地球与其他星球之间的存在,不论时间、地点,共同维护着各个星球之间的平衡状态,他们被称为“星际人”;一间宿舍、四个女生,一时的贪玩心竟不慎招来鬼魂,夜半哭声?白衣女鬼?各种惊悚的怪事频频发生,随着身边的朋友陆续神秘失踪、离奇死亡,她们终于意识到逃不掉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宫氏女朝

    宫氏女朝

    历史上曾有过女子统治朝政的时代,称之为“女朝”,历经四百余年,共有三个姓氏的女人们统治过中原大地,分别为司徒氏、宫氏、陶氏。故事从宫氏第二代女皇宫梓夏开始。宫梓夏晚年,在传位给贤德但是出身低微的长女和柔善出身高贵的次女之间犹豫,不论传给谁这个朝廷都不会安宁,那么结果到底是?
  • 秋蝉若思

    秋蝉若思

    夸父部战胜并吞并了完颜部,原本锦衣玉食的完颜公主柳本欣茹忽然狼狈不堪。在其表哥的帮助下逃到了真颜地界。而夸父部为了斩草除根派出了出身不好的四王子归之尘剿杀。在攻伐之间,归之尘无意获悉了自己的身世之谜,恰逢夸父君主病危。归之尘班师回朝,韬光养晦,精心布置,在夸父主死后,一举夺袭,在朝堂内部中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当仇恨有了利益的驱使,战争就无法避免了。归之尘和柳本欣茹之间的决战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一场恶战天崩地裂,最终疮痍满目在哀嚎遍地中收场。爱她的人和她爱的人都离她而去,独留下柳本欣茹的坚强和无尽悲伤。
  • 岁月流金

    岁月流金

    本集收录文洁若先生随笔近三十篇。全书分为四辑,辑一《家与书》《我怕走过金鱼胡同》《我的初中生活》《我的起点》追忆在北平的出生地金鱼胡同,早年就读日本小学、圣心学校、辅仁附中女校,抗战时期因父亲失业家道中落辛酸往事,以及大学毕业后进入三联开始职业生涯等经历。辑二《忆萧乾》《文学姻缘》《温馨的回忆》等篇记述与夫君萧乾一同走过的四十五年坎坷历程。辑三追怀巴金、冰心、沈从文、聂绀弩等前辈师友;《苦雨斋主人的晚年》《周作人及其儿孙》《周作人与谷崎润一郎》记述五四时期曾与鲁迅并肩战斗的启明老人的凄凉晚景,有助于我们对这位“汉奸文人”另一侧面的认识。辑四收录两篇关于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的论述。
  • 当爱变成爱过的时候

    当爱变成爱过的时候

    《花火》经典青春小说,拥有15万粉丝的青春偶像作家新鲜旧情人用文字上演校园情感大戏。从懵懂透明的情窦初开到豆蔻年华的年少爱情再到妩媚妖娆的缠绵情事,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十六岁,十九岁,后来的我们。像是一个藏满愿望的树洞,期待被读到,期待被珍藏。如果您想成长,便从前往后顺时针读,如果您想回忆,便从后往前逆时针读。它是一部时光机,让我们可以在岁月里自由地来去。
  • 杀手狂妃

    杀手狂妃

    她因爱上这个男人,而为他的杀手集团卖命,并痴情等着他会有一天娶她,结果却目睹喜欢的男人与表姐乱伦。她忍无可忍杀了这对狗男女,临时前她发誓,如果还有来世,她再也不会爱上任何一个男人……可是,当她一朝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时代,而且,身边竟然有这么多美男。这外表甜美的男子,竟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南偃师

    南偃师

    自先秦始,有诗曰——孤坟雨血黯销魂,鬼面无情梦断肠。傀儡血咒噬魂意,诡谲偃甲尽琅琊。南疆有异人,其无名,操纵百里之偶。其偶状面似人,能唤人名,说人语。四肢有提线,以机关催动。宋黄庭坚《涪翁杂说》:“傀儡戏,木偶人也。或曰当书魁礨,盖象古之魁礨之士,彷佛其言行也。”清周亮工《与何次德》:“弟幼时见傀儡戏,二尺许,长线索,累累任人捉弄。”南疆有异人,无名,世人唤其为——偃师南疆异人,带你揭开中华五千年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