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9800000040

第40章 正西街记(1)

李存刚

长满荒草的院落

文化馆一直是正西街乃至整个县城一个特别的存在。面街的一面是一栋二层高的门楼,楼上被隔成了一间间房屋,一楼即是进出文化馆的大门。门洞里装了双扇对开的高大铁门,门前种了一排桂花树。桂花树起先都是矮矮小小的幼苗,栽下之后就没挪过窝,一天天长到现在,早已高过门洞了,站在树下或者门洞里仰望,满眼都是绿油油的叶片,怎么也望不到梢顶。任何时候打正西街路过,你可能注意不到树荫掩隐下的文化馆大门,但那一排桂花树是必然映入眼帘的。八月里,桂花挂满了枝头,满街都是馥郁的花香,即便是个匆匆的路人,也是未见花影先闻其香。

据说,文化馆的所在曾是一块小山包。推开门,穿过门洞,你会踩上一块不大的坝子,地面是一尺见方的花岗岩铺成的,因为年成日久,花岗岩表面油光发亮,走在石板上,隐约可以看见自己歪歪扭扭的身影。坝子后是一列长长的石梯,站在坝子里,抬眼就能看见石梯尽头一字排开的六根柱子,柱子上涂了红色油漆,那是文化馆的主楼。拾梯而上,恍惚间想起此地还是个小土包时的情形,但任你怎么想,脑海中也呈现不出它本来的样子,但在你抬起头来,看着高处的文化馆主楼时,你就会再次确信,这里的确曾经是个小土包。

说是主楼,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型的室内剧场而已,但剧场的演出并不是天天有,在电影刚刚风行起来的年月,剧场被理所当然地被当成了放映厅。一切都是现成的,舞台的墙上挂了白色幕布,最靠外的墙壁上凿开几个小洞,架上放映机,剧场便变成了放映厅。石梯两边是文化馆的阁楼,分别有走廊通向门楼上的房间。阁楼和走廊都是清一色的木板镶成的,踩上去,脚下发出一阵阵哄咚哄咚的木质声响,清脆而低沉。

剧场右侧,靠近阁楼走廊的地方种着一棵苦柚子树,年年挂满黄橙橙的柚子。苦柚树下凿了一眼椭圆形的水池,水池里的水据说是专门为了灭火准备的,自打筑成的那一天起,池里的水就满满当当的,即便是酷暑寒冬,也从没见消涨过,却从没派上过用场。

剧场左侧是一排砖混结构的房子,那是文化馆的职工宿舍。1991年,罗向冰还是个青涩的乡村青年,他打着背包从新场范家山来到县城时,文化馆门口的桂花树开得正艳,当他闻着满街的花香跨进大门的时候,一眼就瞅见了院子里的那棵苦柚子树。罗向冰的背包里除了几件简单的衣物,还有一摞版画作品,其中一幅画的是一块木板,中央裂开了一道幽深的口子,罗向冰给画稿取了个特别的题目——《内伤》,看到的人,无不赞不绝口。罗向冰所以能从几十公里外的范家山来到文化馆,就是因为他背包里的画稿。最先听说罗向冰的时候,很多人怎么也不相信一个偏僻乡野的小青年还会搞版画创作,后来有幸看到《内伤》的人们纷纷打消了自己的好奇心,继而觉得,罗向冰不应该一直窝在范家山,应该有更好的舞台施展他的版画创作才华。罗向冰于是得以从遥远的范家山来到县城,成了文化馆的一名临时工。罗向冰那时候的住处,就在剧场左侧那排房子里最靠里的一间。从到来的那一天起,到后来离开,他一直住在那里。在文化馆,罗向冰所做的工作,就是打扫剧场和院子里的卫生。没事的时候,就受命背起背篼,从外面背土回来,在院子里和阁楼上种花种草。这倒是罗向冰以前常干的活儿,但却不是他希望永远干下去的。在范家山,他就天天与土地打交道,却没想到了文化馆,还得天天与泥土打交道。两年之后,终于厌烦了的罗向冰毅然决然地背起背包,跨出了文化馆大门。那时候,南方就是梦想和希望的代名词,磁石一般吸引着罗向冰。他去了。不久之后,“罗向冰”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读者》、《小说选刊》、《中国文学(法文版)》等各大期刊和报纸上,相对应的是一幅幅醒目的黑白版画;又过了不久,“罗向冰”同时写在了三家杂志的扉页,名字前缀的说明和名字一样是醒目的黑体字:主编……

也就是在南方吸引着一个又一个心怀梦想的人只身前往的同时,内陆紧闭已久的大门也随之洞开,来自南方甚至更远地方的新鲜事物决堤一般灌进内陆广袤的土地,并像种子一样,很快落地生根。

录像就是在那个时候风行起来的。文化馆门楼右侧开了若干年的老相馆也没能扛住这股大潮的诱惑和冲击,换了招牌,成了一家录像厅。很长时间里,打正西街经过,老远就能听见文化馆门楼里传出的呻吟声或者枪战声或者武打声。去文化馆的人,大多直接就去了门口的录像厅,很少有径直进到院子里去的。

文化馆作为电影院使用的时候,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孩童,等我长到可以看电影时,北城街的电影院已经落成,文化馆作用不再了。但我还是有至少三次去到文化馆的大门里去。

一次是上中学的时候,和几个同学一起,在门口的录像厅看录像,中途尿急,到文化馆里的厕所去小解,那时候我还不知道罗向冰,那一刻我也只想着小解,除了厕所里嗡嗡翻飞的蚊蝇和浓烈刺鼻的氨气味,文化馆再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了。

一次是工作以后,参加县里的歌咏比赛,单位组织了合唱团,我作为其中的一员,直接站到了剧场的舞台上,看着舞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跟着其他成员一起放声高歌。就在我们全神贯注地唱着的时候,观众席传来阵阵嘻嘻哈哈的笑声,有几个人举着手臂,手指远远地戳向我站立的位置,我同时听到有人发现新大陆似的兴高采烈的说话声:“在那里呢,李存刚!”

最近的一次是在2013年夏天。这时候,文化馆已经另址修建,这里只能算作它的旧址了。院坝里的石板和石梯还在,院坝中央长了两株米麻,繁茂的枝叶几乎盖住了整个院坝,石梯的缝隙间长满了绿油油的杂草,将石梯完全遮盖住了,不知道的人,定会误以为那里就是一个小土坡。几只蝴蝶迎着阳光,在草叶间翩翩飞舞着,无声而又忘情;剧场和门前六根柱子还在,只是柱身上的油漆已经脱落,呈现出灰白的底色,只有底座上还残留着一圈暗淡而斑驳的红。剧场朝外的墙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拆、危、拆。三个大字,分别是鲜艳的红、黑、红二色,但凡进到门里去的人,抬眼就能看见。大厅里的座椅已不知所踪,同去的朋友说是被拆除了。大厅里,满地掉落的天花板和碎裂的瓦片,炙热的阳光从房顶的瓦隙间投射下来,耀眼得让人眩晕。

同行的朋友是文化部门的干部,罗向冰的故事就是我们站在荒草疯长的院坝里时朋友讲述给我听的,但朋友更关注老文化馆的安全问题,自打文化馆另址修建以后,这里的阁楼就成了流浪汉、瘾君子和少数青年男女的天堂。朋友说,此前,文化馆的房子尽管老旧,一直没出现过明显的安全隐患,但5·12之后又是4·20,文化馆的房子没能抗住两次大地震,不久将彻底拆除。

剧场右侧的那棵苦柚子树也还在。已是夏天,苦柚树枝头挂满了新生的茂盛的叶片,枝叶间竟然还挂着两颗去年的柚子,黄彤彤的,不停地随风摇摆着,随时都可能轰然坠落的样子;苦柚树下的蓄水池,内壁爬满了绿油油的青苔,水池里的水依然是满满当当的,水面映着苦柚树清晰的倒影,把手伸入水中,指尖旋即传来飕飕凉意,平静的水面荡起一圈圈波纹,苦柚树的倒影随之成了迷迷糊糊的一片,定睛细看,树上那两颗柚子的影子此刻是再也见不到了。

八月之光

同类推荐
  • 金点子故事

    金点子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8年2月下)

    故事会(2018年2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故事会(2016年7月下)

    故事会(2016年7月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有着让人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有恒久的趣味。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7年6月下)

    故事会(2017年6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本期精彩内容有坐看民间高手戏庸官,有色眼镜看人报错恩,父母官如何解决赡养老人等。精彩多多,不容错过。
  • 捣蛋鬼故事

    捣蛋鬼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乱世绝唱:杜月笙与孟小冬

    乱世绝唱:杜月笙与孟小冬

    杜月笙与梨园冬皇孟小冬之间的婚恋故事,更是一部爱情传奇大戏。在孟小冬的身上,杜月笙看到了一个女人的真正魅力,更折服于小冬的艺术天赋和艺术才华;在杜月笙的身上,孟小冬看到了她所扮演的一切舞台形象所具有的戏剧元素,感受到了上海“皇帝”、三百年来帮会第一人的独特魅力。或许,杜月笙与孟小冬的婚恋,没有才子佳人般的缠绵,没有风花雪月般的浪漫。但是,人世间所有爱情故事里能真正打动人的东西,他们的爱情故事里一样不缺,值得你我好好咀嚼品味。
  • 来生不再爱你

    来生不再爱你

    辛晴这一生,都毁在了沈暮年身上,如果有来生,她绝不再多看这个男人一眼……
  • 倾情独恋盛世妻

    倾情独恋盛世妻

    她,是豪门千金,一夜之间家破人亡。她站在高楼俯瞰整个城市,眼泪,失落,绝望。。。“过来,盛倾颜,你以后就是我的人。”他清淡的声音给了她希望的火花,今后,他是她的良师,让她练就了一身本领,蜕变成一只活泼的狐狸。“南川,我想进演艺圈。”娇软的声音让男人马上收购娱乐公司。“南川,我喜欢你。”“嗯,我知道。”“南川,你真无聊。”冷寂少言的顾先生受到小女人的嫌弃。“乖,今天的训练加多十圈。”“顾南川,你讨厌。”顾南川直接抱起小女人回了房间。
  • 名山事

    名山事

    一场雨,两世纠葛,引几处世事惊变。山水权谋,两袖清风,饮志气一壶共赴云前。明怀本想快活一生,看天下名山大川任我行遍。又只好生活连连变迁,实乃时局多变。月来故乡时常召唤,路长亲友不见,梦萦魂牵。当从前真的成为从前,原来一切都是在逃避中仓皇结束,人间自有真情在,将面对的痛苦渐渐隐埋。她很幸运,果真见到一人让她慢慢改变,帮她驱赶生命里所有不安和动摇,那人笑了笑,素暖衣袖挥一挥,把时光变得绵长、又绵长,岁月里透着甜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冷情少主心尖宠

    冷情少主心尖宠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你有没有恨过一个人?五年前,一场大火毁了他的婚礼;五年前,他的未婚妻留下只言片语,说是因为妹妹的屈辱和伤害,她才离开。那场大火里,他失去了亲人,也失去了爱人,可罪魁祸首的妹妹,却从此没了踪迹……五年后,他找到了她,圈禁成女佣,至此诱身、骗心,折尽她身上的羽翼。他发誓,一定要让她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屈辱和伤害!什么是生死不如!可到最后,他却发现,他爱错了人,也恨错了人!暗夜魅宠,几番轮回,如今,谁是谁的心尖宠?谁又是谁的心头刺?
  • 阿里铁军销售课

    阿里铁军销售课

    本书作者“阿里军校”首任校长李立恒,将自己长达十几年销售和管理一线的经验进行沉淀和总结。书中首次披露了“阿里铁军”这个传奇而又神秘的销售团队的整套训练心法,以及他们极强的销售思维及习惯。可以说这是一本阿里巴巴培养和训练了上万名铁军精英的实战手册。书中将销售细分为挖需求、抛产品、解问题、提成交这四个基本步骤,对销售新人的心智进行训练,让他们拥有销售思维,再通过行为练习让这种思维成为习惯,最终步步进阶转型成为Top sales。本书适用于任何阶段的销售,无论是新手还是正在遭遇瓶颈期的老销售,读完这本书都会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 SC之胜负手

    SC之胜负手

    一本挂羊头卖狗肉的电子竞技小说,星际的对抗,并非简单的实力高下之争,而是关乎智力、体力、精神、谋略乃至天数气运的高智商博弈,台前幕后,追本溯源,多少波谲云诡,尽在此书之中!
  • 红楼梦断:曹雪芹家的故事(全10册)

    红楼梦断:曹雪芹家的故事(全10册)

    红学经典!讲述《红楼梦》中贾母、贾政、贾宝玉、王熙凤、袭人等人物原型的真实命运。历史小说大师高阳30年心血力作!了解《红楼梦》,必读《红楼梦断》。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的亲信,祖孙三代担任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曹府盛况一如《红楼梦》中的贾府。雍正五年末,曹雪芹13岁,其家人因罪革职,家产抄没,曹雪芹随母迁回北京居住,曹府从此败落。曹雪芹以家族兴衰为线索创作的《红楼梦》,大量故事及人物原型来自从小耳濡目染的家族生活,除了以他自己为原型的贾宝玉,精明泼辣的王熙凤,风流灵巧的袭人,口齿伶俐的晴雯,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并为作者所热爱的人。虚构角色的命运,多与人物原型相重合,也有被刻意隐去的现实悲欢。
  • SILAS MARNER

    SILAS MARN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