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9800000035

第35章 景阳宫:慈禧太后形象史(9)

在《慈禧罪行展览讲解稿》中,慈禧被叙述成这样一个人物:“慈禧是清末最大的野心家、阴谋家。为了夺取封建王朝最高统治权力,阴险地演出了一幕幕宫廷政变的丑剧。”“那拉氏搞政变上台,是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的结果。她适应了帝国主义和大地主、贵族官僚,以及洋奴买办阶级的需要,代表了他们的利益。”[《慈禧罪行展览讲解稿》,故宫博物院档案,档案编号19970123z。]

1980年,国内重印民国小说家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在出版说明中,也对慈禧做出样的定义:“慈禧太后是清代末期的‘女皇’,她专制顽固,阴险狠毒,穷奢极欲;在外国侵略者面前屈膝投降,卖国以求存身。她的一生祸国殃民,给中国造成极大的灾难和耻辱,至今犹为人民所痛恨和唾骂。”“《慈禧太后演义》一书……剖析了慈禧太后这个封建王朝没落阶段的最高统治者的腐朽本质,和她违抗历史潮流,螳臂挡车的阴暗心理;揭露了她善搞阴谋的卑鄙伎俩,以及朝廷宫闱中争权夺利、荒淫无耻的生活。”[见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1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死后的慈禧,从一个审判台押赴另一个审判台,被一次次地鞭尸。

慈禧的面貌,就像京剧里的脸谱,在经过一次次的涂抹之后,最终定型了。她在以后的艺术作品中现身,无论是刘晓庆演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卢燕演的《末代皇帝》,还是吕丽萍演的《1894——甲午大海战》,都是标准的反派。

但是,那张经过了一次次涂抹的面孔,已经不再属于慈禧本人。

二十九

坏人也是人,犹如坏女人首先是一个女人。不久前,我看了一部德国电影,叫《帝国的毁灭》。这部以希特勒为主角的影片,讲述了希特勒生命中的最后12天。这部影片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几乎颠覆了我们对于希特勒的固有印象,片中的希特勒不再是那个不断咆哮的战争狂人,而被塑造成了轻声细语的“做梦者”。

影片中,希特勒是个有教养、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领袖。当秘书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他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他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他多愁善感,不让别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放花,因为他不忍看到花朵凋谢。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依据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琼格的真实回忆《直到最后时刻》。

这部影片2004年9月在德国上映后引起极大争议,人们普遍的看法是,对于希特勒这样一个恶魔,是否有必要拿他当人看?德国历史学家第45届大会上甚至同意专为该片举行一天辩论。但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角度,这部影片无疑都是一个进步。坏人也是人,他们所谓的“坏”不是与生俱来的。出于义愤地声讨“坏人”,这无疑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样的声讨,容易使人放弃了探究的职责。

在20世纪的革命话语中,慈禧早已被定性为十恶不赦的坏人。在这样情况下,对她的精神世界进行探究,都会被初见为扰乱视听。然而,本文的主旨,并非为谁“辩护”或者“翻案”,更非滥用同情心,而是试图恢复历史的真貌,让历史人物自身的复杂性穿透那些简单化、平面化的意识形态表述,重新浮现出来。历史学被视为一门科学,本质即在于求真,假如将历史简单化、平面化,岂不与革命者所信奉的唯物辩证法相违背,陷入了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形而上学?

在为本文搜寻资料的过程中,我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档案中,找来了加拿大学者邝兆江先生《慈禧写照的续笔:华士·胡博》一文的底稿,读之,颇有不谋而合的兴奋。现照抄几段,算是为自我提供一个佐证: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对慈禧口诛笔伐,不遗余力,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反响。从此国人对慈禧的评价贬多于褒,立场与一些清末外人迥异。康、梁没有见过慈禧,言辞间难免夹杂主观之辞。康格夫人、卡尔、华士等外人则同慈禧有过不同程度的接触,他们的言论,姑且勿论如何主观,流于片面,至少还有亲历的经验作为根据。他们都说明,慈禧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表现雍容、优雅、体贴、慷慨、慈惠的一面。这不像是慈禧专为讨好外人伪装出来的模样。任何读过同治、光绪两朝重臣翁同龢日记的人,都会察觉翁笔下的慈禧,性格确有阴柔、祥和、甚至软弱的一面,与外人的记述吻合。若通以阴谋视之,谓都是慈禧处心积虑炮制出来的假象,那么她需要的耐力和瞒天过海的本领,能否数十年如一日,丝毫不露破绽?……人性本来复杂,是善是恶,一直是中外哲学家、宗教家争论不休的课题。史学研究着重多元脉络的探索,个人禀赋、家庭背景、成长过程、日后际遇、社会政治环境、时代思潮等因素,错综复杂,耐人寻味,很难三言两语表述清楚。了解不等于认同,解析不等于维护,当实事求是地全面探讨慈禧的一生时,这是不宜忽略的基准。康、梁只知抹黑,未必就能掌握事实的真相。外人对慈禧的颂扬,虽或失诸偏颇,却有一定的备忘意义。

往者已矣,慈禧去世、清朝覆亡已经多时。对慈禧的历史评价,似乎已早有定论。其实,离开了正邪、善恶、好歹、是非等一般认识范畴,尚有辽阔的灰色地带需要探索、审视、勘定。[[加拿大]邝兆江:《慈禧写照的续笔:华士·胡博》,故宫博物院档案,档案编号20001705z。]

随着世事的流变,在故宫博物院后来关于慈禧的展览中,阶级斗争的火药味一点点消散了,变成客观、平静的中性叙事。1999年,故宫博物院在日本神户、横滨、名古屋、福冈、大阪等地举行“慈禧太后生活文物展”(2000年始又赴四川省多地展出);2000年,故宫博物院在四川自贡举办“慈禧生活艺术展”;2006年,故宫博物院举办“慈禧太后与末代皇帝展”,单从题目上看,曾经浓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已经转化为中性的历史叙事。我找出当年的展览目录,发现里面包含着指甲套、把镜、梳具、化妆盒、胭脂盒、粉盒这些细小的用品,还原出一个女人生活的唯美与精巧,让我想起福楼拜笔下的爱玛,那么的爱慕虚荣,然而,读完她的悲剧,又有谁敢沾沾自喜?

三十

实际上,对于自己的罪过,慈禧也是有反省的。我想她就像托尔斯泰笔下的聂赫留朵夫,“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人。一个是精神的人,他所追求的是那种对人、对己统一的幸福;一个是兽性的人,他一味追求个人幸福,并且为了个人幸福不惜牺牲全人类的走着走着。”[[俄]列夫·托尔斯泰:《复活》,第56页,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年版。]

那缘于更彻底的一次失败——庚子之年,八国联军入北京,她连紫禁城都丢了。正当她在帝国北方荒疏的旷野上逃命的时刻,她那壮丽森严的宫殿,外国军队正在那里阅兵;中南海的琼楼玉宇,正成为一个名叫瓦德西(八国联军总司令)的德国老头儿的安乐窝。慈禧是一个极度自恋、甚至自大的人,过去的经历支撑着她对自己的信念,但这样的信念,在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被摧毁了,变成了极度的自责。假如她心中有恨,她的恨又添加了一个对象,那就是她自己。在那一刻,“精神的人”又复苏了,并且开始支配她的行动。根据见证者的回忆,逃到怀来县的时候,慈禧曾泪眼婆娑地说:“现在闹到如此,总是我的错头,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百姓,满腔心事,更向何处述说呢?”[吴永、刘治襄:《庚子西狩丛谈》。]

关于慈禧在义和团运动中的荒唐举动和庚子年逃亡路上的仓皇不堪,我已在《纸天堂》一书中有过详细的描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纸天堂》是一部历史非虚构作品。除此,我还在长篇小说《血朝廷》中,写到庚子年朝廷的那次溃败。那也是慈禧生命中最大的一次溃败。在小说中,我营造了一个场面,就是在慈禧化妆成普通汉族老太太,乘着雇来的马车逃向帝国的穷乡僻壤时,在大雨中遭遇了一伙溃退下来的兵匪的抢劫,获救后,被兵匪们推倒的慈禧就坐在烂泥里,大哭了一场。于是有了这样的文字:

离开紫禁城时她没有哭,一路艰辛她没有哭,现在,面对这庞大帝国中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她哭了。大清帝国的圣母皇太后,在一个名叫榆林堡的小地方,坐在一片泥泞里,哭得无所顾忌,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似乎被太后的哭声所怂恿,在场所有人都哭了,在哗哗的雨中,哭成一片。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不知这一幕该怎样结束,然而,更令我吃惊的事情出现了——太后突然间跪倒在地,把头狠狠地砸向身前的水坑,抽泣着说:

“列祖列宗啊,我那拉氏给你们磕头了!我那拉氏无能,有辱你们的圣名啊!……如今我们的国都正被列强践踏,我们的人民正被敌人屠戮,我无力保民,也无力护己。列祖列宗啊,你们辛苦打下的江山,就要丢在我那拉氏的手里了。我如今跪在你们面前,恳请你们饶恕,也恳求你们明示,我到底该怎么办,我到底该怎么办啊……”[祝勇:《血朝廷》,第341——342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当然,这是虚构,却是我想象里的真实。

在虚构这里,我与西斯贝格达成了一致。

三十一

再度回到北京,已经是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了。那一天,刚好是西历的元旦。根据记载,那天天气酷寒,空气中飘流着一些冰霰,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霜气极重,沙土飞扬”,“旅行之人,冷极而叹,至于流涕”[转引自[英]濮兰德、白克好司:《慈禧外纪》,第252、249页,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想必锦衣貂裘的慈禧太后,也在车辇里瑟瑟发抖。她眼前的这座都城,即使临时抱佛脚,花了一番工夫进行装饰和彩绘,但仍然以一副凄寒残破的景象迎接她的归来。正阳门城楼上临时搭建起来的“彩牌楼”,掩不去王朝的荒芜与衰败,丝丝缕缕,都刻印在慈禧的心头。

慈禧在黄河岸边登上火车,车头带着21节车厢,一路驶向北京,这一刻,她已盼了很久。此时,从这座城市的正门,重新进入这座令人骄傲的城市,慈禧是否会忆起自己庚子年的仓惶辞庙,我们不得而知。只有那一天的场面,在文字里、镜头前留了下来。英国《泰晤士报》驻京记者莫理循拍下的现场照片里,慈禧的车辇像蚂蚁般微小,但它们仍然努力维持着一个王朝的体面,像他的同事濮兰德、白克好司在《慈禧外纪》里所说:

跟随皇驾之骡轿舆马等,接连不断。使人观之,如见司各德所纪欧洲中古时代,赛会建醮,仆仆于道之情状。每一王公,其驺从自三十人至一百人不等,皆行于北方冻裂不平之路。装货之车,如川流不息,呻吟轧轧于冬季短日之中。至日落,则由兵队执炬前引。[[英]濮兰德、白克好司:《慈禧外纪》,第144页,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那天的城头,拥挤许多外国人。他们的军队,一年半前血洗了这座城市,此刻,他们就像一群观众,神态漠然地注视着剧情的发展。其中,有举着照相机的莫理循,也有同为《泰晤士报》写稿的白克好司。

在众人的注目下,走出车辇,到正阳门城楼下的一座关帝庙里烧了香,跪拜了几下。沉寂中,不知谁喊了一句:“老佛爷,快看那个洋鬼子!”慈禧举目一望,淡然一笑。然后,又神态淡定地上车,继续向紫禁城行进。

慈禧就这样回到了自己的宫殿。建造宁寿宫的乾隆爷没有住过,它却容纳了慈禧生命中的最后六年。只不过她的生命册,比起乾隆要逊色得多。尽管乾隆的时代里同样是危机四伏,但它们阻不住一个帝国的崛起。时光流到慈禧这里,就不同了,纵然她以歌舞升平百般掩饰,她的国度依旧是千疮百孔,而她所有的挣扎,看上去都像是一场凄凉的告别。宁寿宫里,她不仅可以望见自己的来路,回望这一世的悲欣交集,也可以回望到这个王朝的来路。宁寿宫的名字——安宁和长寿,是她一生的梦,此刻,她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梦吗?

她不会想到,她期望的安宁,即使在她死后仍然只是奢望。她下葬不到20年,她的尸体就被那个名叫孙殿英的东陵大盗从棺椁里拖了出来,身上的珠宝被洗劫一空,更可悲的是,在后人的讲述中,被一次又一次地鞭尸。除了革命老将小将们的愤怒声讨,那个曾经目睹他回到都城的英国人白克好司,竟然编造了一套曾与她同床共枕的弥天大谎,让她死后蒙羞。

作家李国文说:“慈禧躺着也中枪”。

三十二

白克好司(《太后与我》港译本译作巴恪思),一个欠了一屁股赌债的英国小瘪三,在风云激荡的戊戌之年来到大清帝国碰运气时,只有25岁,而慈禧太后已经63岁,而当他钻进慈禧的被窝,则是在慈禧回銮以后的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那一年,他31岁,而慈禧,已经69岁。

同类推荐
  • 王蒙:一生多事

    王蒙:一生多事

    王蒙先生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传奇经历,剖析人生的各个环节,讲述人之为人、人之为事的种种道理。尽管王蒙给自己对号入座是“写小说的”,但所到之处,人们对他的标签和介绍不出窠臼地仍然是“前文化部长”。上世纪60年代,王蒙被流放到新疆。从一度迷茫到中年顿悟,了悟到生活可以解构,并且然于“戴着镣铐跳舞”的现实。现在的王蒙,隔岸观火似的向世人讲述那段并不空白的生活。
  • 故事会(2016年1月上)

    故事会(2016年1月上)

    旅途无聊怎么办?看《故事会》。赋闲在家怎么办?看《故事会》。书价虚高,又想看故事,怎么办?看《故事会》。《故事会》汇集了我国时下最精彩故事,每个故事具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和恒久趣味的特点。
  • 故事会(2016年12月下)

    故事会(2016年12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办刊时间长,知名度极大。该刊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讲述老百姓最喜爱的精彩故事。
  • NO.05漫客·悬疑世界·诡变

    NO.05漫客·悬疑世界·诡变

    《漫客·悬疑世界》由蔡骏主编,知音动漫强势发行,网罗一线悬疑作家,打造最好看最惊悚最具悬念的悬疑杂志书。悬念阅读、惊悚体验——本刊贯穿始终的编辑方针。篇篇精彩,期期可读,带给读者绵绵不断的刺激感。蔡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悬疑作家领军人物。自2001年《病毒》横空出世,至今已出版《地狱的第19层》《荒村公寓》《天机》等小说十余部。“蔡骏心理悬疑小说”已申请商标保护。截至2008年,其作品在中国大陆累计发行近300万册,多年保持中国原创悬疑类小说畅销纪录。
热门推荐
  • 万世轮回之混沌帝尊

    万世轮回之混沌帝尊

    以我帝尊之名开万世轮回冲无上极境受万世轮回之苦只为你一句等我
  • 做我皇后可好

    做我皇后可好

    逻梦,异能力W组织的小菜鸟,突然穿越至虚拟空间。并且得知,W大神七煞和她同处同一空间内。不同的是,她是暗杀者,而他是却是被组织下达了追杀令的人。是的,你没有听错。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送人头任务。拜托,boss大人,逻梦VS七煞单从名字上,就能感受到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森森恶意好嘛...可偏偏...屌丝逆袭。七煞大神竟然眼瞎,看上了逻梦现世界的寄存体,苏姬!後...逻梦想...这般境遇,还真是...走了狗屎运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冷王不好惹:独宠腹黑妃

    冷王不好惹:独宠腹黑妃

    一朝穿成遗孤,凤亦白表示随性就好,却不想因为某个王爷而踏入了一条大坑!她觉得他傲娇冷血无情,他看不上她唇红齿白娘里娘气。当某王爷意外发现……“凤亦白,你是男是女!”“真男人也!”“那你告诉本王,你胸前是什么!”“我说是馒头你信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与古人一起吟诵古文(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与古人一起吟诵古文(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与古人一起吟诵古文》所收篇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高,是历史保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本着开拓青少年视野的目的,本书只收录了少数几篇中学课本中的古文,大多都是教材之外的篇目。
  • 宇宙唤醒者

    宇宙唤醒者

    人族能否重回巅峰,且看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族宇宙兴衰史!
  • 我的绝美大明星

    我的绝美大明星

    “领取十八岁的潘金莲,激活美女大明星系统。”
  • 吃什么最好:改变一生的饮食计划

    吃什么最好:改变一生的饮食计划

    《吃什么最好》围绕饮食健康问题,系统地阐述了吃什么最健康、怎么吃最健康、最佳饮食搭配与饮食禁忌等方面的问题。《吃什么最好》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是现代人健康生活不可缺少的科普读物。可以说,这是一本改变我们饮食观念的“饮食枕边书”。 生活改善了,物质丰富了,但五谷杂粮不能忘。洋快餐虽好吃,却不及中国百姓餐桌上的五谷杂粮有营养。希望你能在《吃什么最好》的陪伴下,从每天开始,从每一顿饭开始,慢慢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真正把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 我只跟学霸一起玩儿

    我只跟学霸一起玩儿

    来自偏远小镇的方云锦转学来到帝都直辖市一中,开启高二新生活高管子弟程嘉鹤被誉为天之骄子,从小到大,过着参赛即拿金奖,不参赛,也拿金奖的学霸生活高一升高二暑假第N届市级数学竞赛,程嘉鹤居然拿了银牌!
  • 最后的公国

    最后的公国

    这是一本关于生存智慧的书,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强大,也从来没有无言无辜的认同与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