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99900000003

第3章 书记盖房

柳林公社副书记老马最近突然提出要盖一所新房,而且选中了原先要盖幼儿园的那块地基。那地方前靠柳树林,后临荷花湾,景色宜人,交通方便,是全公社最好的宝地。

这老马平日是个坚持原则的人,这样一来,人们的议论可就大了:“别看他平时装得一本正经,到头来,还得谋私利!”“还不是人家有权,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幼儿园的地基‘捣鼓’到手了!”有的干脆骂上了:“真他妈的是什么风气!”

这些议论不知道老马是不是听到了,反正他是照样东奔西走,张罗着盖房。

他首先找到建筑队的高队长,说:“老高,咱是老战友了,这盖房的事,还得请你帮忙呵!”

老高一拍胸脯:“没说的,你书记要盖房,还不是一句话吗!虽然材料有点紧张,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老马说:“材料嘛,我也想想办法,不能让你一个人为难啰!”

高队长一听,连声说:“好,好!施工我包了,你就等着住新房吧!”

盖房的事说定了。

晚上,老马正考虑着明天得到几个地方去跑跑材料,突然,公社水泥厂的赵厂长一阵风似的走了进来,笑容满面地说:“老马,听说你盖房子材料有困难,是吗?”

“是呀!水泥、石灰、砖头、木料,都还没准备呢。”

赵厂长说:“别的不敢吹牛,水泥嘛,好说,我们厂有的是过期的!”

老马搔搔光光的秃脑袋,说:“这盖房可是百年大计,过期的怎么能用呢?”

赵厂长靠近老马,轻声说:“我是说,你按过期的付钱,货嘛,保证你满意就是了!”

“啊!”老马听到这里方才明白,“真难为你呀,想得这么周到!”

赵厂长前脚刚走,嚯!后脚又来了一大串,什么砖瓦厂的钱厂长,石料厂的孙厂长,联合工厂的李厂长,都不约而同地上门来了。他们对老马盖房十分关心,不但都表示可以提供砖瓦、木料、石头,而且全是价廉物美的“次品”、“等外品”。

老马见他们这样热情,十分感慨地摸着秃顶说:“各位这样热心相助,真太感谢了。”

那些厂长们可真是说话算数,第二天,各种材料就陆续运到了工地。老马一看,各单位的汽车、拖拉机差不多全出动了,就别提心里多高兴了。

晚上,当他骑着车子回家的时候,忽然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来:“站住!”

他抬头一看,原来是供销社主任老姜,人称“老犟”,同老马一起参加过淮海战役,负伤落残,成了瘸腿。不过他虽说腿瘸,可路走得正,平时见到不合章法的事,就是天神爷爷,他也要横鼻子竖眼的。因为他资格老,脾气犟,又爱管闲事,公社里不论谁,做了亏心事都得怕他三分。

老马一看是他,就想绕过去,可老犟把手中拐杖一捅,一副拼刺刀的架式:“不许动!”

老马只好下车:“嘿嘿,是老排长……”

老犟打断他的话说:“马子,我问你!你要盖房,是不是?”

“对,对!”

“看上了幼儿园的那块地基?”

“不错,不错!”

“材料都是买的次品?”

“有这事。”

老犟一听大怒:“好小子!亏你说得出口!”

“老排长,是这么回事……”

老马正想解释几句,哪知老犟挥着拐杖说:“听着!第一,把次品退掉。第二,换个地基。你听我的话,就跟我回家喝两盅,要不……”嗖!老犟把拐杖抡到了老马秃头顶上,“要不,我把你这灯泡敲个窟窿!”

老马一看不好,“噔噔噔——啪”跳上自行车就逃。

老犟在后面捅着拐杖骂着:“马子……你跑了初一跑不了十五……”

虽说老犟起劲地反对,可还是没有挡住老马盖房。房子提前破土动工了,老马在工地上这儿走走、那儿看看,一会扛木头,一会搬石头。他见丢了一块砖,“噔噔噔”跑去捡起来;见撒了一把水泥,“噗噗噗”双手捧起来;见脚手架有个地方不牢,“哧溜”——就爬上去加固。五十多岁的老头子,真有点老当益壮的样子。

那老犟呢,却是个黄米黏糕,黏上就甩不掉了。他一瘸一拐追到工地,拐杖直指老马的鼻尖:“好小子,你真干起来了?”说着,拐杖一抡,啪!水平线的细绳打断了;咚!刚垒上的新砖捅下来了;扑通!运石灰的小车掀翻了!

老马赶紧把他拖住说:“老排长,有话好说。走,到我家喝两盅。”

“喝你的酒,你老排长恶心!”说着,挥杖又要打。

高队长急忙上前又拖又拉,才勉强把老犟拖走。

老犟远远喊道:“我就不服羊角是弯弯,非拾掇你马子不可!”

老犟大闹工地之后,大伙都很担心,可老马照样笑呵呵地给大伙端菜、递烟、鼓舞士气。有些年老的师傅边干边说:“这老犟也太犟了,房子盖起来写个检查,不就完事了吗!”“是啊,老马现在不盖房,将来退了休,垒个鸡窝也难呐!”

新屋很快落成了,老马又忙着办宴席。他买来了牛肉、羊肉、鲍鱼片儿,金针、木耳、黄花菜儿;泡上了蘑菇、湘莲干儿,备下了烧鸡、松花蛋儿。宴席就摆在新屋里,十分丰盛。他把公社的有关领导、主动支援的各位厂长、盖房师傅,统统请来了,连老犟,他也要请。

高队长一听,急了:“我看今晚就算了吧,他再来一场大闹,可就扫兴了!”

老马说:“我的老上级嘛,还是请他来吧。这个场合,他不至于抡拐杖,去吧!”

高队长推辞不脱,只好去叫。那老犟一听,拔腿就来了。

诸位,他可不是来赴宴的,他憋着一肚子火,要来个“席间开花”大闹一场!所以,当老马客客气气地喊他“老排长”时,他一声不吭,毫不客气地坐了上座。

酒宴开始,只见老马高高举起了酒杯,大声说:“同志们,辛苦了!为了感谢大家的盛情帮助,来,先干一杯!”

大家一饮而尽,只有老犟手不沾杯、唇不沾酒,他在等待着火候,拍案而起呢!

老马向他笑了笑,又给大家斟了酒,说:“喝了答谢酒,再喝第二杯道歉酒!”

大家一听,感到奇怪:道什么歉?连老犟也意外地仰起了脖子、瞪大了眼睛。

只听老马一板一眼地说:“大家都知道,这地基划给公社直属单位盖联合幼儿园后,我就上水库工地去了,一去就是两年。这次回来一看,地基还是地基,一问才知道大家对盖幼儿园都不热心,这就逼得我‘假私济公’,请大家帮我完成了任务。”

大伙一听,全都傻了。

老犟“腾”地跳了起来:“好小子,你……你怎么不早说呢?”

老马一摸光头,说:“老排长,我两次想告诉你,都差点被你那龙头拐杖敲了灯泡,我说不下去呀!”

“这……”老犟一时没词儿了。

接着,老马又掏出一个账本,把盖房所用的材料,一五一十念了一遍,然后说:“这钱,请幼儿园去付吧,不过所有‘次品’都要按正品付钱,不能让工厂吃亏。至于今晚的酒宴嘛,是我请客,大家可以开怀痛饮,一醉方休!”

老马又把一个个酒杯全部斟满,说:“这第三杯酒,是告别酒,明天我就要退休回山区老家去了。临走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幼儿园两年没盖成,一说帮我盖私房,不出十天就盖好了呢?”

一番话,说得大家更是大眼瞪小眼,不由得都思考起这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来。

(冯蜂鸣 韩钟亮)

同类推荐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01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01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荒诞故事

    荒诞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四川文学(2016年第3期)

    四川文学(2016年第3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青年作家(2015年第3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3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1998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故事会(2017年11月上)

    故事会(2017年11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热门推荐
  • 亚人崛起

    亚人崛起

    病毒爆发,丧尸横行,环境突变,动植物变异。人类是否还是食物链的顶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是进化,还是灭亡?
  • 一婚难逃,席少绝宠小甜妻

    一婚难逃,席少绝宠小甜妻

    从小生活在孤儿院的叶檬檬,对于突如其来的好事砸头只有一个想法……天上掉的馅饼可不好吃……然而还未等她做出决策,又被席城渊的温柔攻势闪瞎了眼。不就是结婚吗,来吧,不在怕的……席城渊表示:这女人怎么越看越顺眼呢
  • 当诗歌忘记我们

    当诗歌忘记我们

    《当诗歌忘记我们》是自然文学大师刘亮程三十年田园诗精选集,也是他文学生涯的起点。《当诗歌忘记我们》中的88首诗歌,即缓慢地描摹了这种乡愁,描摹了古老家园的生活、道路、麦地、飞鸟。这些意象,正是悠闲的、缓慢的田园生活的象征,体现了作者刘亮程对于生活的思考,那种冷静的,慢下来的对生活的注视和抚摸。捧读《当诗歌忘记我们》,读者也会在瞬间回到平静、缓慢的意境中,安放自己的灵魂,获得与诗人在广阔自然中类似的生命体悟。“诗歌是教人飞翔的艺术。在我心灵有可能生出翅膀的年龄,我学会写诗。我的每一个句子都有翅膀,从沉重大地的一两件小事上,瞬间获得飞升的力量。我用这些会飞的文字,承载起大地的灵,朝天上翱翔。”——刘亮程
  • 逃跑娇妻:韩少请自重

    逃跑娇妻:韩少请自重

    她知道自己不过是替身,为了自己不伤痕累累,她逃去英国,三年后她带个球回来,不,带个孩童回来。阴差阳错进入他公司当棋子,哪知一去不复返,爱情直接递给老总,她爱的人。男人翘着二郎腿,品着她刚端上的茶水:“太苦,重倒,太甜了,重倒。你是想烫死我吗?重倒!这水都冷了。”真的无理取闹,像个小孩一样刁钻,她没勇气说出心里想法,生怕这位祖宗不开心,辞去了她。他拉住欲要离去的前妻:“就这点耐心?你不想提高工资吗?我这刚好有个职业,包吃包住,不累不辛苦,不要求你做任何事,还给你巨款。”天上还有这种馅饼?叶雅柔“什么职务?”韩亦初尊口打开:“我老婆。”……
  • 冤家

    冤家

    一个不肯嫁人的老姑娘,熬到三十多岁,依旧对男人不太感兴趣。她的理由是,她不喜欢男人。一个不想结婚的老男人,从十六岁起开始泡妞,一直泡到三十二。他的理由是,他实在太喜欢女人。这样的两个人,因为一个串线的电话,就这么狗血地相遇了,一个不愿嫁一个不想娶,可是生活,往往是由不得他们的。姚锦之总在想,初次见面,那个混蛋就敢收她一小时五百块!难道他是酒吧里做sex服务的工作者吗?
  • 另一面

    另一面

    蓝妙芝不再说话,开始拨打田园餐厅的外卖电话,据说那里的鲫鱼豆腐汤做得非常地道。蓝妙芝认识我的时候,我就一直不吃任何由鲫鱼做成的菜肴。因为那天,在去看望静子返程的路上,我们一帮人都又累又饿,便在路边找了个鱼庄,点了份鲫鱼豆腐汤,吃点垫垫肚子。队友们都吃得津津有味,我却觉得那鱼汤土腥味浓重,皱着眉头也无法下咽。但今天,今天的鱼汤或许会是另外一番味道吧?“四大皆空妆”,这个新词语成了扔进顾客心湖里的一块石子,一层层涟漪在“另一面”荡起。我跟蓝妙芝还在吃午饭,就不断有顾客涌进门。她们也不顾自己有没有预约,纷纷要求说,给我们也化个“四大皆空妆”吧!这个妆好,轮廓鲜明,五官又柔和,什么雀斑、皱纹、下垂统统不是问题。
  • 一种精神

    一种精神

    本书收录“一种精神”、“兴隆之本”、“从吴起开始”、“山林的界碑”、“大地震:卧龙人和熊猫”等报告文学。
  • 凉锦半年梦

    凉锦半年梦

    认识了半年,不到半年的爱情,明明都很喜欢。可是……这就是最惨的,明明很喜欢,却都得不到
  • 吞食剑尊

    吞食剑尊

    石城,人类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城,是人类最繁华,最鼎盛,也是拥有最多修炼高手的城;曾今人类第一高手,也是城的第一任守护者——剑尊也诞生于此。而如今少年获得吞食再现能力,可在这修仙的世界又能怎样呢?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盆景滥觞于中国古代,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盆景师法自然,充满生命张力,是山水风景的缩影,自然而真实,盆景艺术延续至今饱含古代文人艺术家轻逸淡雅的情怀,可以称盆景是文人艺术家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