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8400000001

第1章 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1)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位置,牢牢抓住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这些年,我们之所以能办成一系列大事,办好一系列喜事,办妥一系列难事,无不以发展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为基本前提。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李总理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再一次强调了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

作为有着13亿多人口的国家,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无疑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大幅改善。仅以出境旅游为例,去年国内居民出境游人数已超过1亿人次,无论在世界的什么角落,到处都能看到游玩、消遣、购物的国人身影。更重要的是,站在世人面前的中国人,大都“感觉良好”,早已没了“矮人三分”的自卑感。如同生活宽裕后必美化居所一样,外出游山玩水更是富足的标志。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让13亿多人都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还任重道远,仍需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一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人口众多,不发达,是中国的最大国情。虽然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经济大国,但还远不是经济强国,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落后状态,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4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但人均只有7600美元左右,列世界第80多位。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科学技术含量低,总体上仍处在中低端水平。农业基础薄弱,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发达国家低了约20个百分点。

二是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巨大,一些农村地区还非常贫穷落后。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为5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7%,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当薄弱,不少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尚未解决,农民收入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

区域发展水平也存在极大差距。2014年,北京、上海两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92210元和94240元,这个数值已接近或超过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排名靠后的甘肃、贵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只有26359元、24109元,最低的地方人均只有6000多元。

三是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大量存在。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尚有2亿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差不多相当于法国、德国和英国人口的总和。目前,全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城乡低保人口有7400多万,许多人的生活非常困难,要靠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日子。几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和落户城镇,而进城务工人员中有2亿多人还没有平等地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其中许多人收入低下,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生活压力。

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然而,这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变化,许多人包括一些党员干部,对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重视程度已有所降低,把它看得不再像过去那样迫切、那样重要,认为可以松一口气了,有些人甚至开始沾沾自喜,也不再能“聚精会神”和“一心一意”。这是非常错误的。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在“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面临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还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如果在发展上出了问题,比如即使经济下滑过大,一些风险也可能集中爆发,从而不仅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还会波及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定。从国际看,我国正处在将强未强的特殊时期,在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中,极易成为一些国家的嫉妒对象和遏制目标。“老二难当”是国际社会博弈的一个规律,作为新崛起大国,要彻底摆脱遭遏制、被绞杀的风险,加快发展、早日赶超是我们的不二选择。事实上,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据分析,印度在下一个财政年度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超越我国,这无疑是一个新的压力。总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党和国家来说,做好经济建设和发展工作仍将是中心任务和头等大事。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纲,纲举目张。对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模糊认识,更不能有丝毫懈怠。

一句话,推动发展,时不我待!

二、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所谓“新常态”,简单地说就是“速度下来、质量上去”,即经济增长由高速变为中高速,发展方式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就是要让中国经济在中高速增长中迈向中高端水平,最终实现量与质的完美结合。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一是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新的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格局正在形成。发达经济体加快战略调整,推动“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流,对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形成巨大压力。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利用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产业,对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留并发展中低端产业形成挑战。

特别是,由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无不大量使用刺激性救市措施,虽然大大缓解了危机破坏程度,但也使市场机制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淘汰和激励作用都大为降低,从而使国际经济复苏变得复杂、曲折、缓慢,即使复苏后也难以摆脱低速增长的命运,有人甚至认为低速缓慢增长将成为国际经济的新常态。这就意味着,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明显降低。

二是经济增长动力青黄不接。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新旧动力转换时期,但旧动力已经减弱,新动力却没能及时形成、跟进和替补。从需求角度看,除了出口拉动外,就是包括投资和消费的内需拉动,所谓“三驾马车”。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主要依靠的是在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资源环境条件下,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的增长模式。现在,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正在消失,出口拉动已如前述将大为减弱。至于投资拉动,毫无疑问也已过了黄金时期,尤其是以政府大规模投资为主的做法越来越受到诟病。而要形成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为主的增长模式,绝非短期之功。道理很简单,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提高居民收入。而要在不大幅减少国家或企业收入,进而不影响国家正常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条件下增加居民收入,就必须首先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实现这一点,最基本的途径就是,通过改革创新推进集约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但无论是体制改革,还是技术创新,没有一定时间很难见到明显成效,后者尤其如此。

实际上,一些国家之所以没能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大多也是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因此,在未来几年,增长动力缺乏将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的障碍因素。

同类推荐
  • 10亿美元10句话:美国10亿身价俱乐部成员约翰·丹佛的商业理念

    10亿美元10句话:美国10亿身价俱乐部成员约翰·丹佛的商业理念

    一次,艾森豪威尔正在打高尔夫球,白宫送来急件要他批示。总统助理事先已经拟定了“赞成”与“否定”两个批示,只待他挑出其中一个签名即可。谁知艾森豪威尔只是简单地看了一下后,就在两个批示后各签了个名,说:“请狄克(即当时的副总统尼克松)帮我批吧。”然后,就又若无其事地打球去了。但就是这样一位“懒”总统,却领导美国取得了历史上最为和平安定的时期,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空前的繁荣,直到现在,人民还在怀想着过去的那段好时光。
  •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100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场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0世纪中国发生的历史性的伟大变化,都同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系的。
  • “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

    “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

    “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央重大举措,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够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能够推进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并有利于推进“以开放促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本书利用大量的历史资料,从国内和国际的角度全面阐述了历史上的丝路和当今的丝路对中国的意义,揭示了实施丝路战略所面临的问题和阻碍,分析了目前丝路战略实施的现状,并提出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理念和决心。
  •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本书将从金融危机之下全球经济的现状、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能源和粮食危机带给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拯救世界的博弈谬论、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机遇、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和战术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展望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相信它是你了解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一本重要参考文献,也必将给关心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你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方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方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特点与投资重点、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金融制度安排,以及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贸易制度安排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等。
热门推荐
  • 佛说千佛因缘经

    佛说千佛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萝莉太狂野

    萝莉太狂野

    女子柔软如棉的声音发出一个冷漠的单音:“嗯。”墨镜男一阵为难,却又不得不问:“大姐,哪些方面要改进的。”如棉的声音,带着冰窖般的声音响起:“时间太紧,我要休息两个小时,订婚宴我只出席一个小时,其他你自己看着办。”墨镜男依旧为难着:“可是,瑞克先生那边……”夙魅忽然停下脚步,那双带着黑色墨镜的眼,忽然盯着身边的墨镜男,明明她带着墨镜,看不清她的眸光,然……
  • 容我爱你深不见底呀

    容我爱你深不见底呀

    女主是个弃婴,被好心的乡下中年夫妇领养,由于养父丧失劳动力,女主不得不退学进城打工,直到20岁时从养父的遗书里得知自己的身世。女主阴差阳错的成为秦家女儿菲菲的保姆,殊不知………
  • 积累财富(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积累财富(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万物皆有欢喜处

    万物皆有欢喜处

    这是一本关于当下喧嚣社会中静得下来的那群人的书,讲述的是45个城市手艺人的故事。他们中有我们身边常见的蛋糕师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上过《国家宝藏》的传统染料制作人仇庆年老先生,也有网红手艺人。打铁、制香、染布、修笔、斫琴、做团扇、刻砚、金缮、刺绣、铸剑、竹艺、酿酒、做面……他们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他们代表一种惜物的生活美学态度,他们教给我们在虚无的人生中找到意义,在为生计所苦的同时发现美好。
  •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苍穹破天道

    苍穹破天道

    夏流抱着金手指穿越了。万万没想到的是,真的是“金手指”!且看他凭着一双“金手指”如何以力证道,飘然飞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精华读本)》的特点在于通俗易懂,实用有效,没有空洞地讲大道理,一切都从实际的生活出发。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的讲述,对人性与心理进行了详细深刻的分析,从而阐述了实用有效的人情世故哲学。人情世故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的一门实学。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的:“人情世故不是简单的圆滑处世,不是假意的虚伪逢迎,不是单纯地屈服于现实,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安详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 乱龙篇

    乱龙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