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6800000004

第4章 大扫描(4)

蒋介石疲惫地坐在椅子上。蒋经国走了进来。

“父亲,杜聿明那里一直没有消息,看来凶多吉少。长江以北看来难以维持,退守长江能行吗?”

“长江也难守住。”

“那整个大陆岂不落人共党之手?”

蒋介石猛地睁开眼睛:“不能轻易撒手,我们还有百十万军队,就让他们在大陆和共军打好了。台湾,只要有一些海、空军就可以守住。不过,如果李宗仁能同中共和谈,拖到四五月份长江汛期来临时,中共再想渡江就很困难了。”

蒋经国自苏联回国后,一直跟在蒋介石的身边,但他仍觉得往往不能理解他的这位父亲:在内战中已经输掉了几百万军队,现在即将下野成为一介草民,可却仍然对国民党的未来抱有希望。

“即使共军几个月不过江,长江就能守住吗?”蒋经国忍不住问道。

蒋介石似乎来了精神,他边踱步边说:“5月份之前共军若不渡江,则受长江汛期的影响,势必只能等到10月份以后。而到那时,我们的长江防线就会很坚固了。同时,我们后方的几个编练司令部还会提供100多万的新军来加强江防。到那时,江南、江北,我们就能与中共平分秋色了。”

蒋介石的求和声明一发表,立即遭到中共的迎头痛击。1月5日,新华社发表了《评战犯求和》的评论,对蒋介石企图利用和平谈判来保存反革命实力的阴谋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张群得到电文稿后,立即赶来晋见蒋介石。

张群进来后说:“总统,中共新华社对您的新年文告发表了一篇评论,听说是毛泽东亲自撰写的。”

“毛泽东写的,什么题目?”蒋介石问道。

张群欲言又止,犹豫着不说。蒋经国见状接过了电文稿,等他一瞥见题目,顿觉着舌头在嘴里打转,也觉得难以开口。

蒋介石催促道:“说呀!”

张群战战兢兢地小声回答:“《评战犯求和》。”

“什么?”

“毛泽东写的评论的题目是:《评战犯求和》。”

听到“战犯”二字,蒋介石直想骂娘。想了想,还是忍了下来,尽力平静地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不足为怪。经国,念念,看看毛泽东说些什么?”

“为了保存中国反动势力和美国在华侵略势力,中国第一号战争罪犯国民党匪帮首领蒋介石在今年元旦发表了一篇求和的声明。战犯蒋介石宣称……”

念了一会,蒋经国抬头看了看其父亲,见他没有多大反应,便继续往下念:“‘军队有确实的保障’——这是买办地主阶级的命根,虽然已被可恶的人民解放军歼灭了几百万,但是现在还剩下一百几十万,务须‘保障’而且‘确实’。倘若‘保障’而不‘确实’,买办地主阶级就没有了本钱,‘法统’还是要‘中断’,国民党匪帮还是要灭亡,一切大中小战犯还是要被捉拿治罪。”

“我们早就说过,蒋介石已经失去了灵魂,只是一具僵尸,什么人也不相信他了。”

听着毛泽东写的评论,蒋介石表面没露声色,但他心里却似打翻了五味瓶,不是个滋味。他对毛泽东的嬉笑怒骂很是气恼,默默地在心里骂道“娘希匹!”同时也为毛泽东在评论中,把他自己的想法一一点破而感到既钦佩又愤恨。

看来,中共是不可能与蒋介石对话了。无奈,蒋介石于1月8日令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长吴铁城亲自出面,照会美、英、法、苏四国,请求出面调停。经过数日的期盼,等到1月12日,得到的美国政府答复是:“在此情势下,由美国政府出面调停,实难相信可达到任何有益的结果。”

白崇禧见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后,却仍赖在总统的位子上不走,于是采取进一步联共倒蒋的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深知,要和谈,他就必须下台。如果自己在总统的位子上再赖着不走,桂系很可能要采取军事行动,实施“局部和平”。一旦“局部和平”搞成,桂系将退出武汉,将长江中下游开放给解放军,那时整个局面就不可收拾。蒋介石曾大骂桂系:“共产党只要我的命,桂系既要我的命,又要我的钱!”事情逼到这个地步,加之蒋介石也希望出现一次和谈的机会,以摆脱国民党军事上的困境,争取时间进一步强化长江防线,实现“划江而治”,蒋介石这才最终下决心“引退”,下野。

蒋介石迫于国民党内外交困的局面和政治上、军事上的强大压力,不得不借口“因故不能视事”而“引退”,由桂系代表李宗仁任代理总统,与共产党“和谈”。

1月21日,蒋介石在总统府召开国民党党、政、军要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上午10时,百余名达官云集蒋介石官邸。会场一片沉寂,气氛极为凝重,少了平时的喧嚣。

蒋介石首先讲话,他的语调极为低沉,充满了悲伤。他对目前的局势作了分析后,说道:“在军事、政治、财政、外交皆陷入绝境,人民所受痛苦亦已达到顶点之时,我有意息兵言和,无奈中共一意孤行到底。在目前情况下我个人非引退不可,让德邻(李宗仁)兄依法执行总统职权,与中共进行和谈。我于五年内绝不干预政治,但愿从旁协助,希望各同志同心合力支持德邻,挽救党国危机。”

蒋介石说话期间,众人中已有人黯然流泪,大有兔死狐悲之感。等蒋介石刚一讲完,谷正纲、陈庆云、何浩若、洪兰友、张道藩等竟然失声痛哭。

谷正纲猛然起立忍泪疾呼:“总统不应退休,应继续领导我们,与共产党作战到底!”

蒋介石摇摇头:“不可能了。我决心已下。”

说罢,蒋介石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张事先拟好的文稿,递给李宗仁并说:“我今天就离开南京,你立刻就职视事。这是一份我替你拟好的文告,你来签个字罢。”

在四周一片呜咽声中,李宗仁瞄了一眼文稿,就不假思索地在上面签上了名字。他哪曾想蒋介石在此时对他还留了一手,为他布好了一个陷阱,仅仅是一个“代理总统”的名分。

大家见蒋介石下野已成定局,也就不再争执了。

待蒋介石宣布散会时,李宗仁忙起身,恭敬地问道:“总统什么时候动身,我们到机场去送行。”

“我下午还有要事处理,起飞时间未定,你们不必送行了。”说着,蒋介石向门口走去。

这时,老态龙钟的于右任突然从人群中走出,喊道:“总统,总统!”

“什么事?”蒋介石停下了脚步。

“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

蒋介石不耐烦地把手一摆,“你找德邻办去。”

离开总统府的蒋介石,驱车来到中山陵,一步一步地爬上高高的台阶。

面孔严肃的蒋介石久久地站在孙中山陵前。

下石阶的途中,蒋介石边走边对身边的人说:“今天我们在军事上虽然失败,但是只要我们知耻,发奋图强,前途还是大有可为的。因为,我们还有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比在黄埔时的基础好得多。希望大家发扬革命精神,团结起来,一定可以转败为胜。”

告别中山陵,蒋介石驱车来到明故宫机场,乘飞机去杭州。在飞机起飞后,蒋介石让驾驶员绕南京城上空盘旋一周。望着机翼下古老的石头城,蒋介石似乎才从“金陵春梦”中醒来。然而,此时已经太晚了,蒋介石已经没有机会再回到南京。

蒋介石虽然“引退”,但仍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继续总揽大权,幕后操纵指挥,他的灵魂依然在南京上空徘徊。

为防大权旁落,蒋介石在“引退”前后对重要的人事作了调整,由他的亲信汤恩伯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加强长江下游的防御;陈诚为台湾省政府主席兼省警备总司令、蒋经国为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朱绍良为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政府主席;张群为重庆绥靖公署主任;余汉谋为广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为广东省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引退”后,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总揽军政大权,积极扩军备战。为此,蒋介石还在溪口老家安装了7部大功率电台,对全国实施遥控。同时还拟定了一个庞大的扩军计划,准备用3~6个月,在长江以南扩编训练250万新兵,企图与中共作最后较量。

4月15日,中共代表团提出《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以4月20日为最后期限,要南京国民党政府表态。南京政府的右翼要员们认为《国内和平协定》是无条件投降的条件,叫叫嚷嚷地拒绝签字。白崇禧公开叫嚣:“只要中共坚持渡江便不能接纳议和。”李宗仁与蒋介石在杭州举行会议,宣告“和谈破裂,政府今后惟有继续作战,党内不许再倡议和”。

同类推荐
  • 终极尖兵

    终极尖兵

    来自一个军人的愤怒咆哮,带你走进铁血、昂扬、激荡的人生。西北有狼,兵为杀器。在一次境外势力入侵的中,他奋起凶搏,孤身一人斩杀来敌。从此以后,大漠荒原有他的身影,丛林雪原有他的脚印,带着一颗桀骜忠诚的心,捍卫国家的尊严与和平。大漠有狼,兵为凶器,似狼为兵,浴血征战——血狼王。
  • 化学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化学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不断产生着前沿武器。前沿武器是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力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是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新型武器。
  • 权利的乱世

    权利的乱世

    主要讲述唐朝末年,乱世已至,李存孝、王彦章、周德威、葛从周、杨师厚、顾全武、周本、高思继等猛将如云,敬翔、郭崇韬、李神福等谋士如雨,共同演绎出乱世权谋之争,究竟是奸滑如曹操的朱温会胜,还是忠于大唐的李克用更胜一筹,亦或是仁贤、爱民的杨行密功成名就,本书将一一叙出,有如三国演义,格局宏大,气势磅礴,六分为真,四分为虚,若有不实,还请见谅!谢谢!
  • 其实我真没想过要称王

    其实我真没想过要称王

    周二狗郁闷啊,我只想和我的十八个兄弟都娶上媳妇啊,可怎么在追求的过程中就统一大神洲了呢,而自己成了王,兄弟们成了十八神将。这其实是一段大魏王和18神将的恋爱史,而史官们却写成了英雄称霸史。从古至今,英雄佳人从不缺故事,还有千万枯骨和那个为你默默守候的TA。本书风格时而风趣,时而内涵。这是一本“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的书。或许这里有你曾经的影子,或许还有TA的影子。阅读时,再配上一碗酒,可以敬曾经,惜今朝,享未来。作者注:前几章或许像大多书一样无趣,但此本书不看前几章,后面或许就摸不着头脑了。
  • 在士兵突击开始二次军旅生涯

    在士兵突击开始二次军旅生涯

    新书《从钢七连开始崛起》,已经开始更新……
热门推荐
  • 你比烟花还绚烂

    你比烟花还绚烂

    你还记得爱情最初的样子吗?如同那年夏夜的星空,星子闪烁,你笑着许下诺言。那一年,那一夜,那一天,顷刻坍塌的美好,天地崩坠。有些人的梦想陨落,有些人的梦想腾飞。有人怀揣着别人的梦,活出自己的梦。而未来,就在远方。星空下,他执起她的手,勾唇浅笑,“这个世界太善变,我愿意与你沉沦。”
  • 萌王录

    萌王录

    “一.萌有着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萌。二.不能因为自己的萌而去刻意否认他人的萌。三.主人所拥有的萌王在与其好感度达到60%时,才可开启下一萌王。”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楚心的内心里是激动的。然而脑海里的女声再次淡淡响起“萌王不是你所想的那些人物,那些人物角色在信仰之力的情况下早已成型。出现在主人的萌王录中的萌王,将是全新的萌王。”“果然没有那么好的事情!QAQ”捶着地面的楚心幽怨道。(这里是三宅小日向,各位新的朋友们好!如果喜欢这本书的话,还请点击下收藏给予我支持,谢谢你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与遇

    与遇

    与你的一场不期而遇,竟打碎了我世界里的所有黯淡。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寄往天空的情书

    寄往天空的情书

    有人说,一见钟情太肤浅,日久生情太苍白。可当我再次见到你,还是会止不住地怦然心动。既然一见到你便怦然心动,那这是不是就算一见钟情?也许是算的。那一年的林星,选择了勇敢。从此,林星和程然就开启了甜甜的恋爱模式。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 心律失常(贴心大夫丛书)

    心律失常(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这套丛书包括多种病,由于每种病的性质、表现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 复方穿心莲

    复方穿心莲

    再见到阿丹的时候,方小红还住在婆家。婆家住在深圳关外,与方小红的小家仅一区之隔。坐月子的原因,方小红按照广东人风俗,在百天之内和孩子一起留在婆家,丈夫也只是周末才会过来团聚,美其名曰:放松几天。前一晚上的排场很大,在关外最著名的恒丰海月酒店摆的宴席。这主要是方小红家公地位和财力所决定的,不然老百姓谁吃得起一千多一桌的饭啊。阿丹说那一晚她就在大厅里。不仅在,而且是她安排的一切。当时她穿了一身银灰色职业装,手上拿着对讲机,耳朵上面挂着耳机,总是一边走路一边说话。
  • Volume Four

    Volume Fou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