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6800000002

第2章 大扫描(2)

二、多次酝酿渡长江

渡江作战,向南发展,进而解放全中国的宏图大业,早就在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中激荡。自从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揭开以后,为了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扩大战果,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曾经数次制订过渡江作战的计划。

第一次计划,因时机不成熟而放弃。1947年7月23日,当刘邓大军挺进鲁西南之际,军委就曾提出“叶、陶两纵队(即由叶飞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谭启龙任政治委员,辖4个师,共2.3万人的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陶勇任司令员,王集成任政治委员,辖3个师,共3万多人的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出闽浙赣,创造闽浙赣根据地”的设想,也就是渡过长江去,在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并要求两广纵队随同南下,伺机在两广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两广纵队是于1946年7月5日,根据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由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2 500多人,北撤山东烟台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曾生任司令员,雷经天任政治委员。纵队多数人员是广东、广西人,便于就地展开斗争。

在刘邓大军决定提前进入大别山,华东野战军第一、第三、第四、第八、第十纵队转入鲁西南后,中央经过研究认为,在鲁西南需要重兵钳制敌人、保障刘邓大军南下的情况下,再分散兵力,以近6万人渡江作战南进,对整个战局不利,故而放弃了华东野战军部分部队渡江作战的这一计划。

第二次计划,也因时机不成熟而放弃。1948年1月27日,中央军委为了进一步把战争引向敌人的深远后方,命令粟裕率领上述的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纵队,再加上第六纵队(王必成任司令员,陈时夫任政治委员,辖3个师,共3.5万人),组成一个兵团,渡江南下。计划在湖北的宜昌至监利之间渡过长江进入湘西,或从洪湖、沔阳地区渡江进入鄂南,先在湖南和江西两省周旋半年至一年,分散敌人的精力和兵力,使敌人防不胜防。

得知这个计划后,善于思考问题的粟裕盘腿坐在地图前,眼光落到长江以及长江南北广大地区上,对这个计划思量再三。中原地区有数条铁路干线和一些大中城市,敌人需要防守,包袱背得很多很重。虽然这个地区敌人集结了重兵,但由于要守铁路、守城市,机动兵力较少。如果我军在这一地区积极行动,势必能调动敌人,为我军歼敌于运动中创造战机。在大量破坏交通线的情况下,可以阻碍敌人机动,充分发挥我军徒步行军能力强的特点,运动中速战速决。该地区靠近晋冀鲁豫老解放区,可以及时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他想,如果用3个纵队近10万人渡江南进,试图到敌人的后方进行机动作战,无疑会给敌人以相当大的震惊、威胁和牵制,调动江北的一些部队回防江南,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一是在敌占区行动几千里甚至上万里,肯定会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预计减员会达到近一半,而以同样的代价,在中原地区完全可以歼灭敌人3~5个整编师。

二是我大兵团进入新区,远离后方作战,兵员、粮食、弹药和其他物资的补充、供应和伤病员安置等,都会遇到极大困难。

三是渡江后,将不得不在沿途湘西(或鄂南)、湘南、湘赣边和赣东北等地区,依次留下一些部队建立小游击区,以收容伤病员和处理多余武器,剩下能够机动作战的部队越来越少,不仅无力攻占大中城市,即使出现有利战机,也不易先机歼敌。

四是我们南渡后,估计能调动部分敌人,但难以调动敌人在中原战场上的整编第五军、整编第十一师、桂系第七军和整编第四十八师等4个主力军(师),前两支是半机械化部队,故敌人不会将他们调到江南打游击,而桂系的两支部队,蒋介石不会轻易地纵虎归山,肯定要滞留他们在中原,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行动目的。

五是减弱了中原地区敌我之间的兵力对比,不便于在中原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战。

通过权衡利弊;粟裕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改变中原地区战局,进而在各战场彻底打败国民党军,势必应该在中原和华东地区同敌人进行几次大的较量,打几个大的歼灭战,尽可能多地把敌人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而不宜急于将矛头伸向敌人的后方。“从全局来看,为了改变中原战局,进而协同全国其他战场彻底打败蒋介石,中原和华东解放军势必还要同国民党进行几次大的较量,打几个大的歼灭战,尽可能多地把敌人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而要打大歼灭战,3个纵队渡江南进是做不到的,还是暂留在中原作战更为有利。”

但要不要提出自己的看法,粟裕是有顾虑的:“自己看问题是否有局限性,对中央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提出不同看法,会不会干扰统帅部的决心呢?”

经过几天的反复思考,粟裕认为:“作为一个战役指挥员,在即将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时,应当结合战争的全局进行思考,从全局上考虑得失利弊,把局部和全局很好地联系起来。全局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从局部看到的问题,也许会对中央观察全局、作出决策有参考价值。”想到这里,粟裕终于消除了顾虑,于4月18日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向中央报告。

中央接到粟裕的建议报告后,对粟裕的建议极为重视,立即要陈毅与粟裕一起到中央去当面汇报。粟裕心情很紧张,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一“大胆”建议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接见了陈毅和粟裕。毛泽东说:“粟裕,你‘集中两个野战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歼灭战’的想法很好,再具体说说。”

粟裕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汇报了他几个月来反复考虑的各种情况。他说,在中原地区,可以大量歼灭敌人,诱使敌人同解放军进行决战,这样就可能消灭敌人的主力,为尔后的南下作战创造条件。毛泽东等听取了粟裕的汇报,经过研究,同意了粟裕的建议。

第三次计划,是在1948年10月11日提出的。中央军委认为:淮海战役,当初仅以歼灭黄百韬兵团和海州、两淮地区之敌为目的。战役结束时,估计邱清泉和李弥两兵团会固守徐蚌地区,使我难于歼击。于是要求华东野战军分为东西两兵团,东兵团由5个纵队组成,在苏北、苏中作战,其余主力组成西兵团,出河南、安徽两省,协助刘邓大军攻取菏泽,开封、郑州、确山、信阳、南阳、淮河流域及大别山各城。为此,中央指示华东野战军1949年1月休整,2月西兵团转移至中原,3~7月协同刘邓大军开始上述地区的作战,秋季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

辽沈战役结束后,全国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时,中原野战军正在同华东野战军会合。根据出现的有利的战略态势,中央军委决定,扩大淮海战役原定的规模,并决定由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共同与刘峙集团进行决战。淮海战役的顺利发展,为提前进行渡江战役创造了条件。

第四次计划,因时机成熟而实施。1948年12月12日,当时淮海战役正在紧张地进行:杜聿明集团已被团团包围,黄维兵团即将被全歼,淮海战役胜利大局已定。中央因此决定,待淮海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两军休整两个月,主要进行渡江准备,预定在5月或6月进行渡江作战。

进入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进行了和平谈判。但不管结果如何,人民解放军都是要渡江向南进军的。和平谈判成功了,即用和平的方式渡江;和平谈判不成功,即用战斗的方式渡江。

三、抒豪情一统中华

1948年12月底的一天,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名叫西柏坡小山村里,有一个身材魁梧的人正在一个小院落中,舒展活动着有些倦乏的身体。他就是领导中国人民谋解放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

此时,有几位警卫战士正在房间里议论着新年快到了,该给首长准备点什么年货。毛泽东一听快到元旦了,便想起要为新华社撰写新年献词的事来。他伸展了一下双臂,一转身回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大办公桌、一套沙发,还有圆桌、茶儿、藤椅和几把椅子,墙上挂满了地图。

在办公室内,毛泽东面对曾经无数次凝视和谋划过的地图,点燃一支香烟。他从北向南,又从西向东,审视着整个中华大地,脑海中回顾着中国革命已经走过的漫长历程,现在终于彻底改变了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的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超过了国民党军队。因此,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在深思的过程中,毛泽东顿觉文思如泉,转身坐到了办公桌前,掐灭香烟,提起毛笔饱蘸浓墨,写下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标题。随后略一沉思便挥笔疾书:“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战争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毛泽东不停顿地写下近千言,对两年多的战争历程如数家珍般地一一道出,然后他写道:“敌人的战略上的战线已经全部瓦解。东北的敌人已经完全消灭,华北的敌人即将完全消灭,华东和中原的敌人只剩下少数。国民党的主力在长江以北被消灭的结果,大大便利了人民解放军今后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的作战。……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现在在全世界的舆论界,包括一切帝国主义的报纸,都完全没有争论了。”

时间在毛泽东的龙笔飞舞中延伸,文稿在不断地加厚。

毛泽东打量了一下写过的文稿,觉得还应该告诉人们在新的一年中做些什么。

1949年,这是个平常的年份,也将会因中国共产党的作为而变得十分重大。毛泽东搁下笔,抬头凝视地图。图上代表国民党军队进攻的蓝色箭头变得十分稀拉,代表国民党占据地盘的蓝色圈圈也已经不多了,剩下的主要集中在西北和长江以南地区。对西北地区,毛泽东并不太挂心,那里的胡宗南匪部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挞不了几天了。而对于长江以南之敌,由于有长江天险的阻隔,毛泽东感到有些担忧。

毛泽东的目光盯在了长江上,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由西向东从地理上把中国一分为二,但长江不能成为分界线,更不能成为国界。

毛泽东对中国的历史了然在胸。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长江曾经让无数兵家吃过败仗,使中华大地数度出现南北分裂割据的局面。曹操赤壁惨败,于是三国鼎立;由于长江的阻隔,南北朝对峙将近百年;唐、宋、元、明、清,每一次改朝换代,长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统一中国的进程中,长江不能成为绊脚石,中国人民解放军要跨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正当毛泽东思虑如何进行渡江作战时,周恩来推门走了进来。

毛泽东一抬头:“恩来,你来得正好,你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要告诉人民做些什么。”

“我们可以告诉人民,我们要成立共产党领导的政府,要把经济搞上去,还要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

“好!”毛泽东又回到办公桌旁,拂了拂毛边纸,挥笔而书。

周恩来走到毛泽东身后,轻轻地念到:“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胜利……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压迫,一百年以来的帝国主义压迫,将在我们的奋斗中彻底地推翻掉。一九四九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我们应当加紧努力。”

写到这里,毛泽东把笔一搁,笑了一声说道:“行了,就此打住!”

就这样,令国民党政府头痛的新华社新年献词出台了。

几天以后,两辆吉普车开到了西柏坡。车上下来的是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的司令员——刘伯承和陈毅。他们顺手拍了下身上的尘土,紧了紧衣领,整了整了军服,便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办公所在地的院子走去。

在屋门口,他们停下了脚步,一齐喊了一声:“报告!”

“进来!”

他们进门一看,中央的5位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均在场,个个谈笑风生。

毛泽东一抬手,示意他们坐下。他们刚一坐下,毛泽东就说道:“我们正在议论渡江作战,你们来了正好,谈谈你们的想法。”

刘伯承示意陈毅先谈,陈毅谦让了一下说:“还是按照编制序列嘛。”意思是请刘伯承司令员先谈。

刘伯承扶了扶眼镜,向毛泽东报告:“总前委5个人已经研究过了,等一吃掉杜聿明,大部队就可以向南开进,准备渡江。”

朱德问道:“你们对渡江作战有啥子具体想法?还有什么问题没得?”

“在军事上不存在什么大问题,与挺进大别山那时相比,我们这非常主动。”刘伯承想了一下回答。

陈毅笑呵呵地插话:“我看,得天下没得问题。可是,治天下有点难。今后向南发展,解放的城市多了,不能缺少接管地方的干部。”

“陈老总不必担心,打下地方,总会有人去管理的。你就可以管理嘛!”刘少奇接了一句。

毛泽东接着说:“等上海解放了,我们陈老总就可以当市长嘛。”

陈毅谦虚地说:“还有伯承呢,让他去吧。”

“伯承还有南京呢!”朱德笑着说。在中共政治家、军事家的眼里,这些都已经充分地考虑到了。

毛泽东弯腰用铗子从面前的火盆中取出一块红炭,点燃香烟,然后坚定地说:“我们是一定要打过长江去的,中国不能成为‘南北朝’,不能分裂,分裂就要受外人欺负,要统一成为一个整体。”

同类推荐
  • 红色莫斯科

    红色莫斯科

    重生为红军米沙!
  • 血战到底

    血战到底

    他,一个国军军官,在淞沪战场的腥风血雨中走来,与日本鬼子血拼于南京城下,在尸山血海的南京城中逃出生天,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痛,他毅然选择了一条同日本鬼子血战到底的道路,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 大国航空

    大国航空

    试飞员秦风,从七十年代末期,一步步地走来,见证着一款款战机的腾飞,歼七,歼八,飞豹,枭龙,歼十…见证着祖国走向大国航空!新书:《大国重坦》,欢迎大家支持。
  • 军校的小子们之青葱岁月

    军校的小子们之青葱岁月

    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出于不同的目的齐聚于军校这个特殊的集体,他们将经历什么故事?他们会发生什么改变?请跟随他们一起领略别样的青春人生……
  • 最漫长的抵抗:从日方史料解读东北抗战14年

    最漫长的抵抗:从日方史料解读东北抗战14年

    这是一部军事历史类的纪实作品。本书以作者首次在日本搜集到的四百多张日方照片和地图为线索,通过对这些照片中的历史信息进行中日史料对照分析和考证,揭示了东北正规军、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地区于1931年至1945年那段艰苦不屈的抵抗经过,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研究价值。
热门推荐
  • 藏在心底的那一抹柔软

    藏在心底的那一抹柔软

    那些优秀的人,背后一定有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力量。你曾经不服过谁,嫉妒过谁,可是后来为什么那么喜欢跟他一起奋斗,这便是精神的力量。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人生忠告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人生忠告

    这些名言警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
  • 生存者1

    生存者1

    暗黑三界达旦小破首次面对黑暗邪羽罗的苏醒,拯救世界的重任突然压在这个无忧无虑的少年身上。小破和他的同伴猪哥、辟尘、狄南美与白弃。该如何面对他的成长历程?小破又将如何唤醒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完成终极蜕变?世界需要被拯救,《生存者》将带着您走入小破的成长之路。
  •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

    1856年是中国近代上极其关键性的一年,也是中外关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清朝和太平天国间的内战达到高潮,先后发生了天京—镇江战役和天京事变两件决定性的大事件。前者以太平天国的完胜告终,而后者则是导致太平天国权力核心崩溃、政治理念和信仰涣散的内讧。两者在短时间内接踵而至,令中国政治轨迹出现戏剧性的“测不准”,双方都有胜利的机会和失败的可能,中国前途走到决定性的十字路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苍虬阁诗续集

    苍虬阁诗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本书讲述了旅途、食物、海上、灾难、救援等方面的生存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权鉴

    权鉴

    权鉴,鉴前世之兴衰,考权谋之得失,撂放枕边,可以参悟歧途迷津,提首案头,可以明理进退规则。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并旁征博引,总结出历史人物求权的几大途征,既揭示出奸臣贼子的丑陋嘴脸,也展现出忠臣义士的良苦用心。
  • 超凡曙光

    超凡曙光

    时空融合,超凡生命降临地球,规则限制了科技,尖端武器霸主地位不在。人族危亡之际,兵王龙泽携带神奇属性面板,逆天而起,带领人族踏上超凡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