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1400000004

第4章 从古老文明的兴衰看传承不绝的中华文化(2)

中国古代在数学方面有许多重大的成就。首先是较早实行了十进位值制,这是一个特点,也是一个优点。商代甲骨文中有13个基本的数字符号,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表明是十进制。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的方法,商代是用合文书写,如上边一个五字、下边一个百字,合起来表示五百。这样的书写方式较容易向位值制演变。李约瑟曾说:“商代的数字系统总的说来要比同时代的古埃及和巴比伦更先进,更科学。”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数学迅速进步的时代,乘法运算和分数运算,在这个时代都肯定出现了。最早的数学著作,可能也是在战国末年出现的。

汉代出现的《周髀算经》是现存我国最早的数学著作,其中叙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此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但我国认识到这一关系也相当早。成书年代不晚于西汉的《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全书共讲述了246个问题的解法,它们被分为九章即九大类。对每一个问题,书中都是先给出问题,再给出答案,又介绍算式。至于为什么应当这样列算式,书中没有明示,所以明代徐光启说这是“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于人”。书中的解题方法涉及到分数四则运算、负数运算、解联立方程组、双设法、开平方和开立方等,表明那时中国数学已有较高水平,某些解法已走到世界前列。

隋唐宋元时代中国数学水平不断提高。元代朱世杰著的《四元玉鉴》中有解多元高次方程组的方法,对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已得出关于高次招差的一般公式,在这些方面都已走到世界最前列。筹算制度是中国古代数学特有的制度。它的计算工具是算筹,不需纸和笔就可进行数学计算。珠算制度是到宋元时代从筹算制度演变出来的。筹算制度有方便快捷的优点,但是它不保留运算过程,对进行数学研究有不利之处。它对中国数学的发展可能有过促进作用,但到后来是妨碍中国数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限制因素。可能是中国封建社会缺少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还可能有中国数学体系自身的原因,使得明代没有产生出更高水平的数学著作,而实用的商业数学和珠算倒是发展起来了。

丝绸之路与丝织技术

在古代交通史上,欧亚大陆间存在着一条东起中国长安,西至地中海沿岸各国,连接古代中国文明与希腊—罗马文明的商贸大道,它横穿中亚大草原,长达7000多千米,历时数千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它以丝绸为贸易的主要载体,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而19世纪末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里希霍芬将这条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商贸大道称之为“丝绸之路”。这充分说明了丝绸在那个时代的重要角色地位。

中国是世界养蚕、种桑、织丝最早的国家。传说黄帝之妻嫘祖发明养蚕织丝,考古也发现了4000年前的丝织品,与这个传说在时间上相近。《诗经》中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之句,生动描绘了妇女春日采桑养蚕的劳动情景。蚕丝的开发和利用自然促进了纺织机具的发展与工艺技术的进步,因而我国也是代表古代纺织最高水平的丝绸工艺技术的发源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领先于世界。在公元6世纪前,蚕桑、缫丝技术一直是我国垄断的专利,丝绸产品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汉代时中国丝绸已享誉世界,中国与西方物资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即开启于此时。当时汉武帝不再甘愿采用通婚的手段平息汉匈之间的战争,为了解除西北匈奴时时侵扰边境的祸患,他决定与大月氏联合攻打匈奴,这是开通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汉武帝于建元三年(前138年)派张骞率领百余人的使团从长安出发,取道陇西,通往西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共同对付匈奴的目的,但最终到了大夏国,即希腊史料中的“巴克特里亚”(Bactria)。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张骞再次率领一个300人的使团出访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但也未能说服乌孙与汉联盟攻打匈奴。但这一次,张骞的副使最远到达了安息和条支。安息即西方史籍中的“帕提亚”(pathia),在今天的伊朗;条支在地中海东岸,也就是塞琉古王国在地中海所建的安条克城(Antiochus)。张骞两次出访虽未能达到目的,但意义非凡。著名学者林梅村在《丝绸之路散记》中这样总结:“张骞的中亚探险改变了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使中国文明和地中海文明在中亚直接相遇。随后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文明迅速向西传播,直达罗马帝国。”

China与陶瓷技术

中国的瓷器驰名世界,西文的“中国”China一词正是“瓷器”的意思。反映了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作为“瓷器之国”的形象。

中国瓷器经历了从陶器到瓷器,从青瓷到白瓷,再从白瓷到彩瓷的发展阶段。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年前,中国人就开始制造陶器,所谓陶器就是用粘土制成一定的形状后用火焙烧所得到的经久耐用的容器。单用陶土烧制的陶器表面粗糙,后来人们发现了“釉”,涂在陶坯表面上,烧制后的陶器就能像玻璃那样光洁,如果在“釉”中加入带颜色的金属氧化物,则烧制成的陶器还能显示出美丽的色彩。瓷器是陶器的高级形式。从外观上看,陶器吸水,不透明,而瓷器质地细密坚硬、不吸水、半透明;从物理构成上看,原料、温度和釉是区别陶和瓷的三要素:陶的原料陶土含有较多氧化铁,瓷的原料瓷土(或称高岭土)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铝含量高;陶的焙烧温度低,约900℃,而瓷的焙烧温度在1200℃以上;瓷器表面有高温釉,而陶器无釉或只有低温釉。

原始瓷器大约在商代即已出现,后经三国、两晋时期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到宋朝前后已发展到鼎盛时期。后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柴窑”出产的青瓷器,颜色像雨后的青天,被誉为“雨过天青”,并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来形容它。宋朝的瓷器业发展最快,早在唐朝既已闻名于世的昌南镇于1004年被皇帝下令改为景德镇,因为那一年是景德元年,景德镇从此成为御窑。宋以前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是青瓷、白瓷和黑瓷,从宋代开始出现彩瓷。彩瓷的前身是在单色瓷上刻印出花纹,后来发展出用彩笔在胎坯上画花纹,在胎坯上画好花纹再入窑烧制所得的叫“釉下彩”,在烧好了的瓷器上彩绘再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叫“釉上彩”。“釉下彩”中最著名的是“青花”瓷,而“斗彩”、“五彩”、“粉彩”瓷则属于“釉上彩”瓷。

中国陶瓷大约在公元8世纪即唐朝通过“丝绸之路”或东方的海路传到西亚和南亚,再由这些国家传到欧洲各国。中国陶瓷以它瑰丽的色彩和高雅的气质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高贵的艺术珍品。随着瓷器的西传,造瓷技术也于11世纪传到波斯和阿拉伯世界,1470年传到意大利及西欧,为世界共享。

中华古建

建筑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科技水平和审美态度。中国古代建筑在技术上达到过很高的水平,在建筑式样上也独具特色。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历史悠久的赵州桥以及代表各时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历代皇宫,都是华夏建筑的精品杰作。

据曾踏上过月球的美国宇航员说,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从月球上可以肉眼看到的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之一。如果把修筑长城的砖石用来改筑成高2.5米、宽1米的城墙、可以绕地球转一周还有余;如果改铺成宽5米左右、厚0.3米左右的公路,则可以绕地球三四周。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防御外敌入侵,已经开始各自修筑自己领地内的“长城”了,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在原来燕、赵、秦三国北长城的基础上扩大加固修筑起一条新的长城。这条新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蜿蜒曲折5000千米,所以号称“万里长城”。此工程历时9年,凝聚着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而且此后历代仍在继续这项工程,当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也确实达到了它预想的效果,对于保护中原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等方面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石家庄东南约40千米赵县城洨河之上,是隋朝石匠李春的杰作,大致建于隋代开皇至大业年间(581—618年)。因赵县古时曾为赵州,所以一般称为赵州桥,又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俗称大石桥。它以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独领风骚,更以高超的科学艺术价值驰名中外,是中国现存最著名的一座古代石拱桥。净跨度37.02米,而拱矢只有7.23米,显示出较高的技术水平。它的高明之处在于主跨两肩上各造二小拱,以防洪水来临时增加泄水量,减小对桥的冲击力。而且,加两小拱还可以减轻桥体自重,减少对主拱的压力。这种“敞肩拱”结构是世界造桥史上的创举。关于赵州桥的建造,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昔日洨河水泛滥,百姓只靠木船摆渡,木匠祖师鲁班一夜之间把羊群化成石头建起大桥。张果老和柴王爷一同来试桥,张果老倒骑毛驴,驴背上的褡裢里装着日、月;柴王爷推小车,装载着五岳名山。行于桥中心,将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见势不妙,纵身跳入水中,用手将桥托住,石桥安然无荡。至今桥上面还留着清晰的驴蹄印、车道沟和膝盖印,桥底保留着鲁班的手印。正如民歌《小放牛》所唱:“赵州石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名紫禁城,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规模宏大,占地72万多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外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外有宽约52米的护城河环绕。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布局十分严谨。在故宫的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加以布置。外朝是皇帝治理朝政的主要场所,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这三座殿宇也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物,表现出它们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围绕御座的是6根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内廷是皇帝和后妃的住所,有乾清宫、坤宁宫和东西六宫,还有一个御花园。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与前半部大不相同,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二、古埃及的兴亡

古埃及的国土实际上就是尼罗河中下游两岸的一个狭长地带,只是在尼罗河三角洲附近向地中海冠形展开。尼罗河由南向北奔腾而下,注入地中海。南起尼罗河第一瀑布(位于阿斯旺以南约70千米,阿斯旺高坝修起后被水库淹没),北至孟菲斯,有一条长达700多千米、宽约十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狭长河滩,两旁是高山和沙漠。孟菲斯以北至入海口是三角洲。这里土地肥沃,适于农耕,它就是古埃及人休养生息和创造文明的地方。埃及常年雨量稀少,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离不开尼罗河的作用。每年7月尼罗河涨水,携带着大量泥沙、矿物质和有机物质的尼罗河水淹没了两岸谷地,到10月份泛滥期过去,居民开始排除积水播种谷物,下一年洪水到来之前全部庄稼收割完毕。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公元前484—公元前425)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还有历史学家说:“埃及是尼罗河的女儿。”

古埃及是世界上农业文明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据说,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就已进入农耕社会。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形成一个王国,人称下埃及;孟菲斯以南的河谷地带形成另一个王国,人称上埃及。大约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美尼斯把上下埃及统一起来,是为古埃及王国第一王朝的开始。上埃及的神庙和下埃及的金字塔已经屹立了4600多年,公元前4241年埃及人就开始实行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历法之一———埃及历了。因此,埃及文明的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000多年。

同类推荐
  • 35岁前要活学活用的经济学通识

    35岁前要活学活用的经济学通识

    在现实中,我们的生活时刻被经济的影子所萦绕,无论做什么都充满着经济的味道。经常关注各大门户网站的人,很容易就会总结出目前中国的热点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没有一个不与经济学密切相关,也没有一个不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有心者也许还会注意到,我们的一举一动几乎都与经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就业市场风云变幻,当初的热门专业早已“降温”,年轻人求职很难不受此影响;房市前景未明,房价似乎按兵不动,不知道什么时候买房才合适……
  •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书为《论经济学方法》(“与林老师对话”系列)的第二版,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法问题上与学生的对话记录。作者强调经济学家必须以“常无”的心态,从现代经济学的“本体”,即理性人基本假设出发,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体现了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第二版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教授对本书英文版的评论、学生的感悟以及林毅夫教授论述经济学方法论的文章。
  • 经济学会撒谎:为什么经济学家是靠不住的

    经济学会撒谎:为什么经济学家是靠不住的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旨在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致,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人所用。????本书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谎言、也装满了对经济学的深刻解读。本书可作为一本经济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也可以作为一本草根阶层解决生存问题的红宝书、白领阶层关心社会问题的经济学小说,亦可为经济学研究者提供一个看问颢的另类视角。
  • 城镇化转型

    城镇化转型

    在推进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融资方式面临挑战,如何进行投融资创新与改革,既能有效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值得深入探讨。《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一书,从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差异,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与挑战出发,对城镇化融资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现状做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勾勒了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并详解了这一框架所需要的财税、土地和金融改革。
  • 单身经济学

    单身经济学

    《单身经济学》分析单身群体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等的经济学书籍。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的单身群体中,10%以上的人每月可支配收入为8000元人民币以上,他们的储蓄意愿偏低,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单身经济学》不仅聚焦单身经济蕴藏着哪些商机,生产者与服务者应该从哪些方面淘金,而且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单身男女为何选择单身,有哪些独特的消费行为,以及如何投资理财才能避免因过度消费而导致财务赤字等内容。如果你想知道是单身潮流改变了商业,还是商业的丰富便利促成了单身的流行;那么请翻开《单身经济学》,相信你一定可以在趣味阅读中找到答案。
热门推荐
  • 地表最强170

    地表最强170

    谁说NBA不适合中国人,谁说NBA只是巨人的世界。试看我大天朝地表最强170,丁浩,成为新时代的篮球之神!各位读者老爷们,我是新手,对于本书有什么评论和建议,欢迎多多评论,我会努力学习提高的!
  • 木刀门下

    木刀门下

    《大弘朝当代史》:大弘历89年秋七月癸未夜,三更起,天星自东北起散落如雨,近地则尾迹化为白气,至五更,大小流星再现,纵横交行,不计其数,至明乃息;连续十夜,皆如之,每夜亮如白昼,声若轰鸣。天下惶恐,王亲率群臣至泰山封禅祭天,以抚天威安民心。翌年起,天地元气渐可为人所感,气分五种:金、木、水、火、土,后世武学因而剧变,以武乱禁之事愈不可止,为祸甚也。”一百年后,大弘帝国垂垂老矣,乱世将现,各方门派、势力合纵连横,伺机而动。故事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木刀门”的日常开始讲起。
  • 中华式生活

    中华式生活

    程扬带着“中华式家长”2.0系统,重生回高考结束的第一天。似乎一切都刚刚好,得以重来。其实这是一个矫情的渣男找老婆的故事。其实这是一个披着文娱皮的言情故事。我想要成为小说家!动画导演!音乐制作人!——程扬如是说到。PS:本书节奏混乱,剧情喂shit,无脑收女,实属毒草,不建议入坑。
  • 前方高能

    前方高能

    这里有最危险的任务,有最丰厚的报酬。下一秒可能是生命的终结、可能是不能回头的深渊,也有可能最后成为神,站在众生的顶端!
  • 锦绣农女王爷好好说

    锦绣农女王爷好好说

    白领一朝穿越成了农家女,家徒四壁,还有一个弟,没事,没事…心里自我安慰着…山上救回来一个爷,可是爷这是怎么回事?“这位爷,别过来咱有话好好说…”“过来说,,”某女……(本文前部分大修,可能有看过的小伙伴,大部分内容变了,主线情节没有变哦,^O^,想接着看的接着看。)
  • 诛天狂妃

    诛天狂妃

    “娶我,你还不够格!”当着所有皇亲贵族,她嚣张拒绝。她本是二十一世纪顶级特工,重生穿越到这个莫须有的王朝,傻子废物是她的代名词,可殊不知现在的她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傻子小姐,她天赋异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报复王爷,惩治小姐,飞扬跋扈,仗势欺人,以恶制恶,光芒万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帅小虎的奇幻生活

    帅小虎的奇幻生活

    一个村庄的少年,偶然踏入奇幻世界的大门,从此开始自由自在的潇洒生活。
  • 杨戬要造反

    杨戬要造反

    太白金星:玉帝,不好了,不好了,杨戬要造反啦!玉帝:太白,你说什么胡话呢,做梦还没醒吧。……杨戬冲进凌霄宝殿一脚将玉帝从天帝宝座上踢下来。玉帝大惊:杨戬,你要干什么?这是要造反吗?杨戬嘴角一翘:嘿嘿,恭喜你答对了。
  • 对一个死者的审判

    对一个死者的审判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苏遍三千世界

    苏遍三千世界

    (苏爽甜吖~)黑化男主出没,各类病娇男神等你解锁。什么是病娇?暗中挑拨离间,一点点蚕食你的心,将你和世界隔离开来,策划一场只有彼此的囚禁。在你的世界一无所有后,他会深情拥抱着你,低喃:“别怕,你还有我哦。”(PS:前半是独立小故事,后半是固定男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