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0000000098

第98章 达奚女钟情续旧好采苹妃全躯返故宫

词曰:

缘未了,慢说离多欢会少,此日重逢巧。己刺珠沉玉碎,还幸韬光敛耀。笑彼名花难自保,原让寒梅老。

右调《长命七》

大凡人情,莫不恶离而喜合,而于男女之间为尤甚。然从来事势靡常,不能有合而无离,但或一离而不复合,或暂离而即合,或久离而仍合,甚或有生离而认作死别,到后来离者忽合,犹如死者复生;此固自有天意,然于此即可以验人情,观操守。彼墙花路草,尚且钟情不舍,到底得合,况贵为妃嫔者乎:使当患难之际,果不免于殒身,诚可悲可恨,若还幸得保全此躯,重侍故主,岂不更妙。且见得那恃宠骄妒的平时不肯让人,临难不能自保;不若那遭妒夺宠的,平时受尽凄凉,到今日却原是他在帝左右,真乃快心之事。话说肃宗闻东京捷报,即遣太子太师韦见素入蜀奏闻上皇,复请回銮。随后又遣翰林学士秦国模、秦国桢前往迎驾。秦国桢奏言东京新复,亦当特遣朝臣赍诏到彼,褒赏将士,慰安百姓。肃宗准其所奏,乃仍命中使啖廷瑶与秦国模赴蜀,迎接上皇。改命秦国桢以翰林学士,充东京宣慰使;又命武部员外郎罗采为之副,一同赍诏往东京,即日起行。

那罗采乃故将罗成的后裔,与秦国桢原系中表旧戚,二人作伴同行,且自说得着。罗采对国桢说道:“当初先高祖武毅公有两位夫人,一窦氏一花氏,各生一子,弟乃花氏所生一子一支的子孙。那窦氏所生一支,传至先叔祖没有儿子,止生一女,小名素姑,远嫁河南兰阳县白刺史家,无子而早寡,守志不再醮,性喜的是修真学道。得遇仙师罗公远,说与我罗氏是同宗,因敬素姑是个节妇,赠与丹药一粒,服之却病延年,今已六十余岁,向在本地白云山中一个修真观中焚修。彼处男女都敬信他。自东京乱后,不见有书信来,我今此去,公事之暇,当往候之。”国桢道:“他是兄的姑娘,就是小弟的表姑娘了。弟亦闻其寡居守节,却不知又有修道遇仙的奇事,明日到那里与兄同往一候便了。”当下驰驿趱行。不则一日,来到东京,各官迎接诏书,入城宣读。诏略云:

西京捷后,随克东京,且见将帅善谋,士卒用命,国家再造,皆卿等之力也。已经表奏上皇,当即论功行赏,所宜加抚慰。其未下州郡,还宜速为收复;城下之日,府库钱粮,即以其半犒军,毋得骚扰百姓。又访有汲郡隐士甄济,及国子司业苏源明,向在东京,俱能不为贼所屈,志节可嘉。其以济为秘书郎,源明为考功郎知制诰,即着来京供职。其降贼官员达奚珣等三百余人,都着解至西京议处。

原来那甄济,为人极方正,安禄山未反之时,因闻其名,欲聘为书记。甄济知禄山有异志,诈称疯疾,杜门不出;及禄山反,遣使者与行刑武士二人,封刀往召之,甄济引颈就刀,不发一语,使者乃以真病复命,因得幸免。那苏源明原籍河南,罢官家居;禄山造反之时,欲授以显爵,源明以笃疾坚辞,不受伪命。肃宗向闻此二人甚有志节,故今诏中及之。当时军民人等闻诏,欢呼万岁,不在话下。

且说秦国桢与罗采宣谕既毕,退就公馆;安歇了两日,即便相约同往访候罗氏素姑。遂起身至兰阳县,且就馆驿歇下。至次日,二人各备下一分礼物,换了便服,屏去驺从,只带几个家人,骑着马来至白云山前,询问土人。果然山中深僻处,有一修真观,名目小蓬瀛,观中有个老节妇,在内修行,人都称他为白仙姑。土人说道:“这仙姑年虽已老,却等闲不轻见人,近来一发不容闲杂人到他观里去;二位客官要去见他,只恐未必。”罗采道:“他是我家姑娘,必不见拒。”遂与国桢及家人们策马入山,穿冈越岭,直至观前下马。见观门掩闭,家人轻轻叩了三下,走出一个白发老婆婆来,开门迎住,说道:“客官何来?我们观主年老多病,闭关静养,有失迎接,请回步罢!”罗采道:“我非别客,烦你通报一声,说我姓罗名采,住居长安,是观主的侄儿,特来奉候姑娘,一定要拜见的。”那婆婆听说是观主的亲戚,不敢峻拒,只得让他们步入。观中的景象,果然十分幽雅。

有《西江月》词儿为证。道是:

炉内香烟馥郁,座间神像端凝。悬来匾额小蓬瀛,委实非同人境。双鹤亭亭立对,孤松郁郁常青。云堂钟鼓悄无声,知是仙姑习静。

那婆婆掩了观门,忙进内边去通报。少顷出来,传观主之命,请客官于草堂中少坐,便当相见。又停了一会,钟声响处,只见素姑身穿一件蓝色镶边的白道服,头裹幅巾,足踏棕履,手持拂子,冉冉而出。看他面容和粹,举止轻便,全不像六旬以外的人,此因服仙家丹药之力也。

正是:

少年久已谢铅华,老去修真作道家。

鬓发不斑身更健,可知丹药胜流霞。

罗采与秦国桢一齐上前拜见。素姑连忙答礼,命坐看茶。罗采动问起居,各叙寒暄。素姑举手向国桢问道:“此位何人?”罗采道:“此即吾罗氏的中表旧戚,秦状元名国桢的便是。”素姑道:“原来就是秦家官人。”说罢,只顾把那秦字来口中沉吟。国桢道:“愚表侄久仰表姑的贞名淑德,却恨不会拜识尊颜,今日幸得瞻谒;向因山川间阻,以致疏阔,万勿见罪。”于是国桢与罗采各命从人,将礼物献上。素姑道:“二位还来相探,足见亲情,何须礼物?”二人道:“薄礼不足为敬,幸勿麾却。”素姑逊谢再三,方才收下,因问:“二位为何事而来?”罗采道:“我二人都奉钦差赍诏到此,请问姑娘前日贼气扰乱之时,此地不受惊恐么?”素姑道:“此地幽僻,昔年罗公远仙师,曾寄迹于此。他说道当初留侯张子房,也曾于此辟谷,居此者可免兵火,因指点我来此住的,我自住此,立下清规,并不使俗人来缠扰。因你二位是我至戚,我又忝居长辈,既承相顾,不妨随喜一随喜。”便叫那老婆婆与几个女童,摆上点心素斋来吃了,随即引着二人,徐步入内边,到处欢玩。

只见回廊曲槛,浅沼深林,极其幽胜。行过一层庭院,转出一小径,另有静室三间,门儿紧闭,重加封锁,只留一个关洞。也把板儿遮着。二人看了,只道是素姑习静之所,正看间,忽然闻得一阵扑鼻的梅花香。国桢道:“里边有梅树么?此时正是冬天,如何便有梅香,难道此地的梅花开得恁早?”素姑微微而笑,把手中拂子,指着那三间静室道:“梅花香从此室中来,却不是这里生的,也不是树上开的。”罗采道:“这又奇了,不是树上开的,却是哪里来的哩?”国桢遭:“室中既有梅花,大可赏玩,肯赐一观否?”素姑道:“室中有人,不可轻进。”二人忙问:“是何人?”素姑道:“说也话长,原请到外厢坐了,细述与二位贤侄听。”三人仍至堂中坐下,素姑道:“这件事甚奇怪,说来也不肯信,我也从未对人说,今不妨为二位言之。我当年初来此地,仙师罗公还曾云:日后有两个女人来此暂住,你可好生留着,二女俱非等闲之人,后来正有好处。及至安禄山反叛,西京失守之时,忽然有个女人,年约三十以外,淡素衣妆,骑着一匹白驴,飞也似跑进观来。我那时正独自在堂中闲坐,见他来得奇异,连忙起身扶住他下驴,他才下得来,那驴儿忽地腾空而起,直至半天,似飞鸟一般的向西去了。我心中骇异,问那女人时,他不肯明言来历,但云:‘我姓江氏,为李家之妇,因在西京遭难欲死,遇一仙女相救,把这白驴与我乘坐,叫我闭了眼,任他行走,觉得此身行在空中,霎时落下地来,不想却到这里。据那仙女说,你所到之处,便且安身,今既到此,不知相容否?’我因记着罗仙师的言语,知此女子必非常人,遂留他住在这静室中,不使外人知道,也不向观中人说那白驴腾空之事。那女人自在静室中,也足不出户,我从此将观门掩闭,无事不许开。不意过了岁月,却又有个少年美貌的女子,叩门进来要住。那女人是原任河南节度使达奚珣的族侄女,小字盈盈,向在西京,已经适人。因其夫客死于外,父母俱都亡,故只得依托达奚珣,随他到任所来;不想达奚珣没志气,竟降了贼,此女知其必有后祸,立意要出家,闻说此间观中幽静,禀知达奚珣,径来到此。我亦因记着罗仙师有二女来住之言,遂留他与那姓江的女人,同居一室之中,闭关静坐,只在关洞里传递饮食。两月之前,罗仙师同着一位道者,说是叶法善尊师,来到此间,那姓江的女人却素知二师之神妙,乃与达奚女出关拜谒。叶尊师便向空中幻出梅花一枝,赠于江氏说道:‘你性爱此花,今可将这一枝花儿供着,还你四时常开,清香不绝,更不凋残,直待还归旧地、重见旧主,享完后福,那时身命与此花同谢耳。’自此把这枝梅花,供在室中瓶里,直香到如今,近日更觉芬芳扑鼻,你道奇也不奇。”秦、罗二人听了,都惊讶道:“有这等奇事!”因问:“这二位仙师见了那达奚女,可也有所赠么?”素姑道:“我还没说完。当下罗仙师取过纸笔来,题诗八句,付与达奚氏说道:‘你将来的好事,都在这八句中;你有过合之时,连那江氏也得重归故土了。’言讫,仙师飘然而去。”国桢道:“这八句怎么说,可得一见否?”素姑道:“仙师手笔,此女珍藏,未肯示人;那诗句我却记得,待我诵来,二位便可代他详解一详解。”

其诗云:

避世非避秦,秦人偏是亲。

江流可共转,画景却成真。

但见罗中采,还看水上苹。

主臣同遇合,旧好更相亲。

二人听了,大家沉吟半晌,国桢笑道:“我姓秦,这起两句倒像应在我身,如何说非避秦,又说秦人偏是亲?”素姑道:“便是呢,我方才听得说是秦家官人,也就疑想到此。当日达奚女见了这诗句,也曾私对我说,在京师时,有个朝贵姓秦的,与他家曾有婚姻之议,今观仙师此诗,或者后日复得相遇,亦未可知也。这句话我记在心里,不道今日恰有个姓秦的来。”罗采道:“这一发奇了,如今朝贵中姓秦的,只有表兄昆仲,赫赫著名,不知当初曾与达奚女有亲么?”国桢沉吟了一回,说道:“此女既有此言,敢求表姑去问他一声,在京师的时节住居何处?所言姓秦的朝贵是何名字?官居何职?就明白了。”素姑道:“说得是,我就去问来。”遂起身入内。少顷欣然而出,说道:“仙师之言验矣,原来所言姓秦的,正是贤表侄。他说向住京师集庆坊,曾与状元秦国桢相会来。”国桢听了,不觉喜动颜色道:“原来我前所遇者,乃达奚盈盈,几年忆念,岂意重逢此地!”便欲请出相见。素姑道:“且住.我才说你在此,他还未信,且道:‘我既出家,岂可重提前事,复与相会。’”罗采笑道:“表兄昔日既有桑间之喜,今又他乡逢故,极是奇遇,如何那美人反多推阻。你二人当初相会之时,岂无相约之语,今日须申言前约,事方有就。”国桢笑道:“此未可藉口传言。”即索纸笔题诗一首道:

记得当年集庆坊,楼头相约莫相忘。

旧缘今日应重续,好把仙师语意详。

写罢,折成方胜,再求素姑递与他看。盈盈见了诗,沉吟不语。素姑道:“你出家固好,但详味仙师所言,只怕俗缘未断,出家不了,不如依他旧好重新之说为是。”看官,你道盈盈真个立志要出家么?他自与国桢相叙之后,时刻思念,欲图再会,争奈夫主死了,母亲又死了,族爷达奚珣以其无所依,接他到家去,随又与家眷一同带到河南任所,因此两下隔绝,今日重逢,岂不欣幸?况此时达奚珣已拿京师去了,没人管得他,只是既来出了家,不好又适人,故勉强推却;及见素姑相劝,便从直应允了。国桢欣喜,自不必说;但念身为诏使,不便携带女眷同行,因与素姑相商,且叫盈盈仍住观中,等待我回朝复了命,告知哥哥,然后遣人来迎。当下只在关洞前相见,盈盈止露半身,并不出关。国桢见他丰姿如旧,道家装束,更如仙子临凡,四目相视,含悲带喜,不曾交一言。

正是:

相思无限意,尽在不言中。

是晚秦国桢、罗采不及出山,都就观中止宿。素姑挑灯煮茗,与二人说了些家庭之事,因又谈及罗公远这八句诗。国桢道:“起二句已应,却那画影一句,也不必说了,其余这几句却如何解?今盈盈虽与江氏同居,行将相别,却怎说江流可共转?”素姑道:“那江氏突如其来,所乘之驴,腾空而去;看他举止,矜贵不凡,我疑他是个被谪的女仙,只是罗仙师道:‘达奚有遇合之时,连江氏也得归故土。’此是何意?”二人闲话间。只见罗采低头凝想,忽然跌足而起道:“是了是了,我猜着的了!”素姑道:“你猜着什么?”罗采低声密语道:“这江氏说是江家女李家妇,莫非是上皇的妃子江采苹么?你看诗句中,明明有江采苹三字,他便性爱梅花,宫中称为梅妃。前日传闻乱贼入宫,获一腐败女尸,认是梅妃,后又传闻梅妃未死,逃在民间;或者真个遇仙得救,避到这里,日后还可重归宫禁,再侍上皇,也像达奚女与素兄复续旧好一般;不然,如何说主臣同遇合呢?”国桢点头道:“这一猜甚有理,但据我看来,表兄姓罗名采,诗语云:但见罗中采,还看水上苹。却像要你送他归朝的。”素姑道:“若果是江贵妃,他既在我观中,我侄儿恰到此,晓得贵妃在这里,自然该奏报请旨。”罗采道:“只要问明确是令贵妃,我即日就具表申奏便了。”素姑道:“要问不难。他见达奚氏矢志不随那降贼的叔叔,因此甚相敬爱,有话必不相瞒,我只问达奚,便知其实了。”当晚无话。

次日,素姑至静室中见了盈盈,说话之间,私问道:“小娘子,你不日便将与江氏娘子相别了,这娘子自到此,不肯自言其履历,他和你是极说得来,必有实言相告,你必知其详,毕竟是谁家内眷?”盈盈笑道:“他一向也不肯说,昨日方才说出。你莫小觑了他,他不是等闲的女人,就是上皇当日最宠幸的梅妃江采苹哩!我正欲把这话告知姑娘。”素姑闻言,又惊又喜,顿足道:“我侄儿猜得一些不错。”看官听说,原来梅妃向居上阳宫,甘守寂寞;闻安禄山反叛,天下骚然,时常叹恨杨玉环肥婢,酿成祸乱;及贼氛既近,天子西狩,欲与梅妃同行,又被杨妃阻挠,竟弃之而去。那时合宫的人,都已逃散,梅妃自思:“昔日曾蒙恩宠,今虽见弃,宁可君负我,不可我负君;若不即死,必至为贼所逼。”遂大哭一场,将白绫一幅,就庭前一株老梅树上自缢。气方欲绝,忽若有人解救,身子依然立地,睁开眼看时,却是一个星冠云帔的美貌女子立在面前。梅妃忙问:“你是那一宫中的人?”那女子道:“我非是宫中人,我乃韦氏之女,张果先生之妻也,家住王屋山中。适奉我夫之命,乘云至此,特地相救。你日后还有再见至尊之时,今不当便死,我送你到一处去,暂且安身,以待后遇。”遂于袖中取出一个白纸摺成的驴儿,放在地上,吹口气,登时变成一匹极肥大的白驴,鞍辔全备,扶梅妃骑上,嘱咐道:“你只闭着眼,任他行走,少不得到一个所在,自有人接待你。”说罢,把驴一拍,那驴儿冉冉腾空而起。

梅妃心虽骇怕,却欲下不能,只得手挽丝缰,紧闭双眸,听其行止,耳边但闻风声谡谡,觉得其行甚疾,且自走得平稳。须臾之间,早已落地,开眼一看,只见四面皆山,驴儿转入山径里,竟望小蓬瀛修真观中来,因此得遇罗素姑相留住下。当时不敢实说来历,素姑又见那白驴腾空而走,疑此女是天仙,不敢盘问。那罗公远诗中,藏下江采苹三字,他人不知,梅妃却自晓悟;今见诏使罗采姓名,与诗相合,盈盈又得与秦状元相遇,诗中所言,渐多应验;又闻两京克复,上皇将归,因把实情告知盈盈,要他转告素姑,使罗采表奏朝廷。恰好罗采猜个正着,托素姑来问;当下盈盈细说其事。素姑十分惊喜,随即请见梅妃,要行朝拜之礼。梅妃扶住道:“多蒙厚意,尚未报谢,还伏姑姑告知罗诏使,为我奏请。”素姑应诺,便与罗采说知。

罗采与国桢商议,先上笺广平王,启知其事;广平王遂于东京宫中,选几个旧曾供御的内监宫女,都到观中参谒识认,确是梅妃无疑,乃具表奏闻。罗采亦即飞疏上奏,疏中并及国桢与达奚盈盈之事,竞说盈盈是国桢向所定之副室,因乱阻隔,今亦于修真观中相遇,虽系降贼官员达奚珣之族女,然能心恶殉之所为,甘作女冠,矢志自守,其节可嘉。肃宗览表,一面遣人报知上皇,一面差内监二人,率领宫女数人,赴白云山小蓬瀛迎请梅妃归故宫,候上皇回銮朝见,并着该地方官厚赏罗素姑,仍候上皇诰谕褒奖;又降诏达奚盈盈,即归秦国桢为副室,给与封诰。那时国桢与罗采别过了素姑,起马回朝,中途闻诏,即差家人速至修真观中传语盈盈,叫他仍唤达奚珣家人仆妇女使随侍,跟着梅妃的仪从,一齐进京。当下梅妃与盈盈谢别了素姑,即日起程。梅妃自有内监宫女拥卫,香车宝马,望西京进发;盈盈与仆从女使们,亦即随驾而行。梅妃车前,有内侍赍捧宝瓶,供着那枝仙人所赠的梅花,香闻远近,人人骇异。梅妃于临行时,手书疏启,差中使星夜赍奉上皇驾前呈进。

正是:

昔日楼东空献赋,今朝重上一封书。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日月

    日月

    安意如用纯美散文式语言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一个久居北京的藏地青年三十余年人世沉浮的心灵史,讲述了主人公在西藏被收养,到北京生活和学习,融入现代大都市,求学经商,经历情感挫折,渐渐迷失自我,最终重回西藏,寻根故土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关于成长、超越、觉悟的故事。本书也是一曲融宿命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人生咏叹,故事主人公索南次仁(尹长生)的此生,恰似仓央嘉措的今世。仓央嘉措虽未在书中真实出现,但却像一个符号,贯穿了全书的始终。小说中,现代都市的浮华虚荣与雪域高原的纯洁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亦把书中人物的命运与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和感悟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非常深厚的哲理内涵……
  • 战争与和平(上)(经典译林)

    战争与和平(上)(经典译林)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历时13年之久才完成的一部伟大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是长篇小说的顶峰之作。出生于俄国贵族家庭的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对俄国和世界文学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几位文豪之一。《战争与和平》以一八一二年俄国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前后反映了一八〇五年至一八二〇年间俄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整部作品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画面中,揭露了宫廷官僚和上层贵族的腐败,赞扬了人民大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同对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哲学和道德问题。
  • 永远的艾琳娜

    永远的艾琳娜

    是不是,在多雨的夜晚,心中常常会浮现那个女孩的身影呢?六千英里外,太平洋的彼端,有一座小小的酒吧,散发神秘魔幻的微光,在那儿,已经逐次凝聚青春谜题的答案。
  • 爱情也许近,也许远,我知道你在那里

    爱情也许近,也许远,我知道你在那里

    德国海德堡大学心理学博士苏蔚和工科大学李铭钧博士情投意合,终于拿到等待已久的新房钥匙;新婚在即,新郎却不辞而别,留下一封耐人寻味的信……从麻省理工毕业到德国工作的乔英哲博士出于同情和道义,陪着失魂落魄的苏蔚踏上了找寻之路:德国、奥地利、捷克……李铭钧一直渺无踪影。几年之后,乔英哲和苏蔚结了婚,去了多伦多,生了儿子,但是乔英哲和前女朋友生的女儿却找上门来,在苏蔚的讲座上当众对她无情问责;伴随着一个神秘“小三”的出现和李铭钧太太的心理咨询,李铭钧也奇迹般来到了苏蔚面前。孰是孰非?命运怎样捉弄了这些人?小说充满悬念,一一呈现。本书极具巧思,以苏蔚的情感经历为主线,将各类婚恋心理案例和理论知识来回穿插,糅合在一起,兼具可读性和知识性。
  • 绝密追捕

    绝密追捕

    这是一部关于特工的小说,本书主要讲述了1938年军统特工俞三与国民党投降派特工马明、日本间谍胡朝中围绕一份机密文件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书中故事情节曲折,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逼真,语言自然流畅。
热门推荐
  • 领头雁:优秀班组长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领头雁:优秀班组长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领头雁:优秀班组长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面对班组长这一企业中最基层的领导岗位,针对其既是生产者又是组织者的特性,以优秀班组长必须具备的各项职业素养为主要内容,就技能、道德、情商、决策、沟通等方面的多维含义和具体应用法则作了详尽阐述,结合现实案例,提供了完备的素养参考,以帮助班组长依靠自身卓越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赢得认可,像雁阵中的领头雁那样带领团队拼搏奋进。《领头雁:优秀班组长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论证全面、案例鲜活,不仅可以作为企业的培训材料,还可以作为班组长和广大员工自我提升的读本。
  • 那一夜盛开的玫瑰

    那一夜盛开的玫瑰

    我们一起在她家里自己做饭吃,我知道她平时在家什么活儿都不干,因为她连米在哪里都找不到,可是这时她却争着干这干那,说是“为君入厨房,素手调羹汤”。我常在她身后拥住她在她耳边说“真象是我老婆”,她总推开我要我去看电视或听音乐,让她一个人做出一桌说实话色香味都不那么俱全的菜肴。但这已足够让我感动良久!
  • 江湖迟暮

    江湖迟暮

    江湖庙堂,一念之间。一个满身疑团的少年,却一剑霜寒十四州,渐渐成为了名动天下的燕司马,前朝旧事,身世谜团,家国命运,江湖恩怨,他,该如何抉择?多年之后,他夜观天象,长叹一声。这个乱世,没有配角。这个江湖,没有主角。(这段时间很忙,停更一段时间,大家放心,我会写完的)
  • 放下烦恼,心暖花开

    放下烦恼,心暖花开

    在高速运转的信息化时代,人们面临各种竞争与压力,因无法得到有效的释放,各种烦恼由此产生,给我们的心理和生理造成极大的负担,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本书是一本最暖心的心灵治愈书,以宽心为宗旨,告诉读者如何放下自我,如何处理好的得与舍的关系,如何降低欲望还原初心……只要正确掌握这些方法,烦恼就从我们身边消除,快乐、健康、阳光自然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 凤谋

    凤谋

    玉儿:阿咧?重生了!刘骜:给我当太子妃!玉儿:阿咧?不行,不行,人家还木有适应古代人的生活!刘骜:给我当皇后!玉儿:阿咧?不行,不行,我不要每天都被一群八卦女围攻。再说,再说,人家不喜欢你这个微胖界的太子,人家喜欢的是小~正~太哟!刘骜:跟我去私奔!玉儿:阿咧?……(瞬间被绑手绑脚,臭抹布塞嘴侍候)刘骜:阿了个咧的,直接扛走,哼哼……******************************************************************感谢寒号彥大大之前送的应急封,感谢安雅star大大做的现在的这个封面,十分稀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鸾华一世卿歌一生

    鸾华一世卿歌一生

    本文宠!宠!宠!喜欢甜文的小可爱可以看过来了!本文为成长文,时间线会有点慢,也就是说男主成迷,嘿嘿,来猜一猜男主是谁呢?不过不要担心,越到后面会越甜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月有梦缺神来时

    月有梦缺神来时

    沉睡千年之际终于醒来,继续完成没有完成的任务。只不过,这个碍事的男人能不能给老娘滚一边去。嬴政!你有点千古一帝的气概好不好,瞅瞅你现在这样儿,丢不丢人!
  • 医学妙谛

    医学妙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