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0000000091

第91章 矢忠贞颜真卿起义遭妒忌哥舒翰丧师

词曰:

由来世乱见忠臣,矢志扫妖氛。堪羡一门双义,笑他诸郡无人。专征大将,待时而动,可建奇勋。只为一封丹诏,顿教丧却三军。

右调《朝中措》

从来忠臣义士,当太平之时,人都不见得他的忠义;及祸乱既起,平时居位享禄,作威倚势,摇唇鼓舌的这一班人,到那时无不从风而靡。只有一二忠义之士,矢丹心,冒白刃,以身殉之,百折不回,而今而后,上自君王,下至臣庶,都闻其名而敬服之,称叹之不已,以为此真是有忠肝义胆的人;然要之非忠臣义士之初心也。他的本怀,原只指望君王有道,朝野无虞,明良遇合,身名俱泰,不至有捐躯殉难之事为妙;若必到时穷世乱,使人共见其忠义,又岂国家之幸哉!至国家既不幸祸患,不得已命将出师,那大将以一身为国家安危所系;自必相度时势,可进则进,不可进则暂止,其举动自合机宜。阃以外,当听将军制之,奈何惑于权贵疑忌之言,遥度悬揣,生逼他出兵进战,以致堕敌人之计中,丧师败绩,害他不得为忠臣义士,真可叹真痛恨,怆天呼地而不已也!却说玄宗天子复召秦国模、秦国桢仍以原官起用,二人入朝面君。谢恩毕后,玄宗温言抚慰一番,即问二人讨贼之策。兄弟二人以次陈言,大约以用兵宜慎,任将宜专为对。正议论间,吏部官启奏说:“前者睢阳太守员缺,逆贼安禄山乘间伪进其党张通悟为睢阳太守,随被单父尉贾贲率吏民斩之,今宜即选新官前去接任。特推朝臣数员,恭候圣旨选用。”秦国模奏道:“睢阳为江淮之保障,今当贼氛扰乱之后,太守一官,非寻常人所能胜任,宜勿拘资格擢用。以臣所知,前高要尉许远,既有志操,更饶才略,堪充此职,伏乞圣裁。”玄宗听说准奏,即渝吏部以许远为睢阳太守;又问:“二卿亦知今日可称良将者为谁人?”秦国桢奏道:“自古云:天下危,注意帅。今陛下所用之将,如封常清、高仙芝之辈,虽亦娴于军旅之事,未必便称良将。昔年翰林学士李白,会上疏奏待罪边将郭子仪,足备干城之选,腹心之寄,陛下因特原其所犯之罪,许以立功自效。郭子仪屡立战功,主帅哥舒翰表荐,已历官至朔方右厢兵马使九原太守,此真将才也。李白之言不谬。”玄宗点头道是,因又问:“哥舒翰将才何如?”秦国模奏道:“哥舒翰素有威名,只嫌用法太峻,不恤士卒。朝廷若专任此,听其便宜行事,当亦不负所委托;但近闻其抱病不治事。”玄宗道:“彼自能为我力疾辨事。”遂降旨即升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又命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哥舒翰上奏告病,玄宗不准所告,令将兵十万,防御安禄山。那时,安禄山既陷灵昌及陈留,声势益张,并攻破荥阳,直逼东京。封常清屯兵武牢以拒之,无奈部下新慕的官军,都是市井白徒,不习战阵,见贼兵势猛,先自惶惧。安禄山特以铁骑冲来,官军不能抵当,大败而走。

正是:

早知今日取胜难,追悔当初出大言。

当下封常清收合余众,再与厮杀,又复大败,贼兵乘势奋击,遂陷东京。河南尹达奚殉,出城投降,独留守李憕、中丞卢奕、采访判官蒋清,不肯投降,城破之日,穿朝服坐于堂上,安禄山使人擒至军前,三人同声骂贼,一时三人都被杀。封常清收聚败残兵马,西走陕州。时高仙芝屯兵于陕,封常清往见之,涕泣而言道:“在下连日血战,贼锋锐不可当。窃计潼关兵少,倘贼冲突入关,则长安危矣!不如引屯陕之兵,先据潼关以拒贼。”高仙芝从其言,即与封常清引兵退守潼关,修完守备。贼兵果然复至,不得入而退,这也算是二人守御之功了。谁知那监军宦官边令诚,常有所干求于仙芝,不遂其欲,心中怀恨;又怪封常清时时无所馈献,遂密疏劾奏封常清,以贼摇众,未见先奔,高仙芝轻弃陕地数千里,又私减军粮,以入己囊,大负朝廷委任之意。玄宗听信其言,勃然大怒,即赐令诚密敕,使即军中斩此二人。令诚乃佯托他事,请二人面议;二人既至,未及叙礼,边令诚举手道:“有圣旨敕赐二位大夫死。”遂喝左右:“代我拿下!”宣敕示之。常清道:“败军之将,死罪奚逃;但朝议俱以禄山之众为不难殄戳,非确论也。臣死之后,愿勿轻视此贼,宜专任良将,多练精兵以图之。”仙芝道:“吾遇贼而退,罪固当死不辞,谓我私侵军粮,岂不冤哉!”二人就刑之时,部下士卒,皆大呼称冤枉,其声震天地。

后人有诗叹云:

宦者监军军气沮,何当轻杀两将军。

此时偏听犹如此,那得人心肯向君?

二人既死,命哥舒翰统其众,并番将火拔归仁部卒,亦属统辖,号称二十万,镇守潼关。

且说安禄山既陷河南,遣其党段子光赍李憕、卢奕、蒋清之首,传示河北,令速纳款,传至平原郡。平原郡的太守,乃临沂人,姓颜名真卿,字清臣,复圣颜子之后裔,是个忠君爱国的人。他于禄山未反之先,预早知其必反,时值久雨之时,借此为由,筑城浚濠,简练丁壮、积贮仓廪,暗作准备。禄山以书生目真卿,不把放在心中;及到反叛之时,河北郡县俱披靡,只道平原亦必降顺,乃檄令真卿,为本郡兵防守河津。真卿佯受其檄,密遣心腹,怀牒驰赴诸郡,暗约其举兵讨贼,一面招募勇士得万余人,涕泣谕以大义,众皆感愤,愿效死力。那贼党段子光,冒冒失失的将那三个忠臣的头来传示,被真卿拿住缚于城上,腰斩示众;取三个头续以蒲身,棺殓葬之,祭哭受吊。于是清池尉贾载、盐山尉穆宁,闻真卿举义,乃共杀伪景城太守刘道元,获其甲仗五十余船并其首级,送至长史李韦处。韦以禄山叛党严庄是景城人,遂收其宗族数十人口,尽行杀戳,将刘道元的首级与甲仗等物,转送平原太守颜真卿处。饶阳太守卢全诚、河间司法李奂,济阳太守李随.都将禄山所署的伪太守长史等官,多皆杀了,各有兵数千,推颜真卿为盟主。真卿即遣本州司法兵马使李平赍表文,并伪檄,从间道直入京师,奏闻玄宗。

初禄山作乱时,河北震恐,无一能与之抗者。玄宗闻之,嗟叹说道:“二十四郡会无一义士耶!”及李平赍表章至,乃大喜道:“朕不识颜真卿作何状,乃能如此!”遂即降道御旨,诏加颜真卿河北采访使,在任即升,仍领平原等处事务,免其来京陛见。

后来宋朝忠臣文天祥,过平原有诗云:

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

君家兄弟奋戈起,二十七郡同连盟。

贼闻失色分军还.不敢长驱入两京。

明皇父子得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

唐家再造李郭力,逆贼牵制公威灵。

哀哉常山贼钩舌,公归朝廷气不折。

崎岖坷坎不得去,出入四朝老忠节。

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

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

乱臣贼子归何所?茫茫烟草中原土。

公视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那诗中所云“白首竞陷李希烈”,是说颜真卿至德宗时,奸相卢杞忌其忠直,使往宣慰逆贼李希烈,其时竞为其所害,时年已七十有七矣。此是后话。所云“常山钩舌”之事,乃颜真卿的族兄颜呆卿,其人之忠义,与真卿无异。当禄山叛乱之时,他为常山太守,禄山兵至藁城,常山危急,杲卿自度常山兵力不足,一时难以拒守;乃以长史袁履谦计议,姑先往以迎之,以缓其锋。禄山喜其来迎,赐以紫袍金带,使仍旧守常山。杲卿遂与履谦密谋起义,恰好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与呆卿相约,欲连兵断禄山的归路。那时安禄山方僭号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杲卿乃假传禄山的恩命,召伪井陉守将李钦凌率众前来,受那登极的犒赏,俟其来至,与之痛饮至醉,缚而斩之,宣谕解散其众。贼将高邈、何千年,适奉禄山之命,往北方徵兵;路过常山,亦为杲卿所杀。时部将在禄山手下名张献诚,正统兵围困饶阳,杲卿先声言,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令兵马使李光弼与武锋使仆固怀恩,统众兵卒出井陉来了。献诚闻之大惧,杲卿乃遣人往说之,使解饶阳之围,献诚遂引兵遁去。杲卿令袁履谦入饶阳,慰劳将士思奏檄诸郡,于是河北响应。杲卿以李钦凌的首级与高邈、何千年二人,献于京师,使其子颜泉明与内邱丞张通幽,赍表文赴京奏报。那张通幽即张通误其之弟,他恐因其兄降贼,祸及家门,保全之计,知太原尹王承业,与杨国忠有交,欲藉以为援;劝王承业留住颜泉明,改其奏文,攘其功为己功。杲卿起义才数日,贼将史思明引兵突至城下,杲卿使人往太原告急,王承业既攘其功,正利于杲卿之死,拥兵不救。呆卿悉力拒战,粮尽兵疲,城遂陷,为贼所执,解送禄山军前。安禄山大喝一声道:“你何背我而反!”杲卿嗔目大骂,禄山怒甚,令人割其舌,并袁履谦一同遇害。二人至死,骂不绝口。

正是:

通幽顾家不顾国,承业冒功更忌功。

坐使忠良被兵刃,空将血泪洒西风。

杲卿尽节而死,却因王承业掩冒其功,张通幽诡诞其事,杨国忠蒙蔽其说,朝廷竟无恤赠之典。直至肃宗乾元年间,颜真卿泣涕诉于肃宗,转达上皇。那时王承业已为别事,被罪而死;张通幽尚在,上皇命杖杀之;追赠杲卿为太子太保,谥曰忠节。其子泉明,为贼所掠,后于贼中逃脱,求得其父尸,并求得袁履谦之尸,一体棺殓以归。凡颜氏族人及其父子之旧将吏妻子流落者,都出赀赎回五十余家,共三百余口,人皆称其高义。此亦是后话。

且说真卿一日闻杲卿之死,大哭大惊,哭是哭其兄,惊的是常山失守,贼据要冲,深为可虑。忽探马来报,说郭子仪奉诏进取东京,特荐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分兵万余,从井陉而来,一路进取。颜真卿喜道:“如此则常山可复矣!”时清河县吏民,使其邑人李萼至平原,奉粟帛器械,以资军用,且乞借兵以为战守之助。那李萼年方弱冠,器宇轩昂,言词明快。真卿奇其人,以兵五千借之。李萼因进言说道:“朝廷已遣兵出崞口,贼拒险相拒,官军不得前。公今引兵先击魏郡,公兵开崞口以引出官军,因讨平汲邺以北诸郡县,然后合诸镇兵,南临孟津,据守要害,制其北走之路;但须表奏朝廷,坚壁勿战,不过月余,贼必有内溃相图之事矣!”真卿然其说,命参军李择交等,将兵会清河、博平、兵屯于堂邑。伪魏郡太守袁知泰率众来战,官军奋力击之,贼众溃败,遂拔魏郡,军声大振。北海太守贺兰进明引兵会屯于平原城之南,真卿待之甚厚,且以堂邑之功让之。进明居之不疑,竞自具表上奏,真卿亦不以为嫌。又闻李光弼已恢复常山,郭子仪与李光弼合兵一处;贼将史思明来战,子仪用计,思明露髻跣足,持折枪步行,私自逃去,河北十余郡皆下。又闻雍丘防御使张巡与贼连战,屡败贼众。正欢喜间,忽闻朝廷上有诏.催促副元帅哥舒翰出战。

原来哥舒翰屯军潼关,为长安屏障之计,按兵不动,待时而进。河源军副使王思礼乘间进言日:“今天下以杨国忠召乱,莫不切齿,公当上表,请斩杨国忠之头,以谢天下,则人心皆快,各效死力矣!”哥舒翰摇头不应。王思礼又道:“若是上表,未必便如所请,仆愿以三十骑,劫取杨国忠至潼关斩之。”哥舒翰愕然道:“若如此,真是哥舒翰反,不是安禄山反了。此言何可出诸君口?”思礼乃不敢复言。那边杨国忠也有人对他说:“朝廷重兵,尽在哥舒翰掌握之中;倘假人言为口实,如拔旗西指,为不利于公,将若之何?”国忠听说乃大惧,方寻思无计,忽人报贼将崔乾佑在陕,兵不满四千,赢弱不堪,甚属无备,国忠即奏启玄宗,遣使催哥舒翰进兵恢复陕洛。哥舒翰飞章奏言道:“安禄山习于用兵,岂真无备。今特示其弱者,诱我出兵耳!我兵若轻出敌,正堕他的诱计。且贼远来,利在速战,我兵据险,利于坚守;况贼残虐,失众民心,势已日蹙,将有内变,因而乘之,可不战而自溃。要在成功,何必务速?今诸道征兵,尚多未集,请姑待之。”郭子仪、李光弼亦上言:“请引兵北攻范阳覆其巢穴,擒贼党之妻孥为质,以招之,贼必内溃。潼关大兵惟宜固守,不可轻出。”颜真卿亦上言:“潼关险要之地,屏障长安,固守为尚。贼赢师以诱我,幸勿为闲言所惑。”奏章纷纷而上,无奈国忠疑忌特深,只力持进战之说。玄宗迷其言,连遣中使,往来不绝的催出战,且降手敕切责云:

卿拥重兵,不乘贼无备,急图恢复要地,而欲待贼自溃,按兵不战,坐失事机,卿之心计,朕所未解。倘旷日持久,使无备者转为有备,我军迁延,或无成功之绩,国法具在,朕自不敢徇也。

哥舒翰见圣旨降下,严厉切责,势不能止,抚膺恸哭一回,遂整饬队伍,引兵出关,与崔乾佑之兵遇于灵宝西原。贼兵据险以待,南向阻山,北向阻河,中向隘道,七十余里;王思礼等将兵五万俱前,副将庞忠等引兵十万继进。哥舒翰自引兵三万,登河南高阜,扬旗擂鼓,以助其势。崔乾佑所率不过万人,部伍不整,官军望见,都皆笑之;谁知他已先伏精兵于险要之处,未及交兵,佯为偃旗曳戈,好像要逃遁的一般。官军懈不为备,方观望问,只听连声炮响,一齐伏兵多起,贼众乘高抛下木石,官军被击死者甚多,隘道之中,人马受束,枪杆俱不施用;哥舒翰以毯车数十乘为前驱,欲藉以为冲突;崔乾佑却以草车数十乘,塞于毯车之前,纵火烧焚。恰值那时东风暴发,火趁风威,风因火势,烟焰沸腾,官军不能开目,妄自相杀,只道贼兵在烟焰中,一齐把箭射将去,及知箭尽,方知无贼。乾佑遣将,率精骑数万,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首尾夹攻,官军骇乱,大败而奔,或弃甲窜匿,而逃入山谷,或抛枪奔走,而误入河中,溺死者不计其数。后军见前军如此败走,亦皆自溃,河北军望见,也都逃奔,一时两岸官军俱空。这一场好厮杀,但见:

初焉诱敌,作为散散疏疏;乍尔交锋,故作慌慌缩缩。一霎时后兵拥至,转瞬间伏兵齐起。炮响连天,鼓声动地。相逢狭路,用不着大剑长枪;独占高冈,乱抛下木头石块。风能助火,顿教双目被烟迷;箭未伤人,却笑一时都射尽。眼见全军既覆,足令大将获擒。

官军既败,哥舒翰独与麾下百余骑,自首阳山渡河,向西入关;余众奔至关外,时已昏夜,关前原有三个极阔极深的大坑堑,以防贼人冲突的,那时败兵逃归,争先入关,慌暗里黑暗中,不觉连人带马,多被跌入坑堑内;须臾之间,坑堑填满,后来者践之而过,如履平地。二十万人马出战,败后得归者,八千余人。崔乾佑乘胜,攻破潼关。哥舒翰退至关西驿中,揭榜收合败卒,欲图再战。部下番将火拔归仁心欲降贼,乃声言贼兵将至,促哥舒翰出驿上马。火拔归仁言道:“主帅以二十万众,一战而尽,有何颜复见天子;况又为权相所疑忌,独不见高仙芝、封常清之事乎?即请东行,以图自全之策。”哥舒翰道:“吾身为大将,岂有降贼。”便欲下马。归仁叱部卒,击哥舒翰两足于马腹,不由分说,加鞭而行,诸将有不从者,都被缠缚。遇贼将田乾真,引兵来接应,遂将哥舒翰等执送禄山军前。禄山本与哥舒翰不睦的,那时却不记旧怨,用言劝他降顺。哥舒翰只得降了,火拔归仁自夸其功,大言于众,以为哥舒翰之降,我之力也。禄山闻之大怒道:“归仁背朝廷,逼主帅,不忠不义!”命即斩其首以示众。当年安禄山奏请用番将守边,后来反叛,多得番将之力;火拔归仁自夸是番将,故敢大言夸功,亦不想竟为禄山所杀。

正是:

反贼亦难容反贼,小人枉自为小人。

哥舒翰既降贼,禄山命为司空,逼令作书,招李光弼等来降。光弼等皆复书切责之。禄山知其无效,乃囚之于后院中。

后人有诗叹云:

哥舒本名将,丧师非其罪。

权奸能制命,大帅如傀儡。

战所不宜战,我心先自馁。

辱身更辱国,千载有余悔。

这一场丧师,非同小可。此信报到京师,吃惊不小。正是:

将军失利边疆上,天子惊心宫禁中。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惊魂探险2

    惊魂探险2

    误入鲸鱼的嘴里还能活着出来吗,美国的死亡谷真的有进无出吗,唐古拉有什么古怪?这些海底深山的险恶是真实遭遇还只是耸人听闻呢?
  • 东柯三录

    东柯三录

    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完成了对整个鹿家一百多年的家族历史的叙述,以男人为主线,女人为支线,勾画出了一幅百年家族史。通过三个故事巧妙穿插,展现了不同时代人物的命运。以小及大,通过百年鹿家家族史折射出百年中国变迁史。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清史演义(上)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清史演义(上)

    本书讲述从“第一回 溯往事慨谈身世 述前朝细叙源流”到“第五十回 饮鸩毒姑妇成疑案 焚鸦片中外起兵端”的历史。远在赵宋年代,金邦被灭后,还有未死的女真遗族逃奔东北,伏处海滨,取“长白山下居民”之意,自命“爱新觉罗氏”,并建满洲国,于是举族改称“满族”。经过几百年,相传了几代人,族中却出了一个智勇双全、出类拨萃的人物,通过他及他的下一代的征伐,最终由关外入主中原,建立政权,国号清。在其继位者的统治之下,出现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
  • 不渝

    不渝

    唐禹安与邱协志相识17年,这17年,她过得有血有泪。她爱邱协志,为他留了长发,却换来他的一句,兄弟。后来就遇到了老顾,老顾一直追求唐禹安,而唐禹安却无法做出抉择。就在这时,唐禹安接到邱协志的电话,他们二人相见,邱协志说在出差时,认识了一个女生李新月,她竟然跑到邱协志所在的城市,于是便托付唐禹安照顾她。看到李新月的唐禹安,陷入了深思,这可不就是一个翻版的自己?刘贞的小说里似乎总是带着嘲讽,先从自己开刀,解剖精确,一个也不放过。平稳却又汹涌澎湃的文字里,很难找得到自怜自艾的避难处。
  • 山海宴

    山海宴

    活色生香、秀色可餐。这是北宋王朝最后的一场盛宴。这是一个庖师争辉的黄金时代。宋微宗贪恋美食,每五年举办一次百厨争辉比赛,获第一名的庖师可以得到御赐金刀,同时可以实现一个愿望。杭州庖师苏沐为了青梅竹马的爱情誓要夺冠。阴差阳错的他被选入平王府膳房,见识了饮食三门里精益卓绝的各色绝技。本书刻画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古代庖师江湖,从食材、刀工、器皿、菜品、色香味等方面,全面展示了繁复博大的中华饮食文化精髓。饕餮如虎,庖师作伥。看似歌舞声平的厨艺比拼背后,是人心的贪婪,北宋王朝的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一触即发。而当苏沐击败京城四大庖师,面对最终抉择时,他的内心也开始了动摇……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给我你的爱对的人

    给我你的爱对的人

    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命中的那个人每个人都在红尘中寻找对的人,有可能一生都在寻找,亦或转身就找到了。
  • 系统之宠妃人生

    系统之宠妃人生

    殷如雪在系统君的鞭策下,稳步提升渣皇帝对自己的好感度和真情度,一步一步走上了当朝宠妃。
  • 铁血重生:德国商业200年

    铁血重生:德国商业200年

    本书以发展的脉络,审读挖掘德国工业立国的历史和品牌强国的修炼之路!揭示德国企业的追求财富与道德自律同步发展的最高境界,总结了德国企业快速崛起后衍生的制度和管理风格。
  • 神秘王爷的爱妃

    神秘王爷的爱妃

    她是有着惊天容貌的娉婷郡主,是天下最美的女人,只一眼,便倾倒城池,媚惑众生。民间传说,她的美貌甚至吸引了自己的生父,以至于生生逼死了自己的母亲,其父亦不知所踪。圣上钦点她和亲邻国,被众多皇子明争暗夺,她安之若素。赐婚前夜,一场看似意外的大火,让她成功掩藏起绝色的容颜,变得丑陋不堪,所有人弃之如敝屐。那个极少有人目睹真容,传说中身有残障的七皇子,竟然娶她这个容颜尽毁的丑女?残王丑妃,全天下皆是耻笑声。大婚当夜,所有的传说一一应验,他身坐轮椅,她黑纱遮面。可是为何传说没有告诉她,这个七皇子竟俊美如斯?然而,竟还有人愿意娶她?
  • 古玩之先声夺人

    古玩之先声夺人

    古玩商人赵琦,激动地发现自己重生了!前世他后知后觉,别人赚得盆满钵盈,他只能血本无归,别人捡漏得宝,他却马虎大意,破家荡产,穷困潦倒!重活一世,他要步步为先,收罗珍藏,走上人生巅峰!额,好像有些不容易?一步一步来吧……
  • 送你一个黎明

    送你一个黎明

    她以为她看到的只是一道微光,没想到却是黎明出现前的第一道光。他用尽所有的耐心,只为送她一个黎明。
  • 何必珍珠慰寂寥

    何必珍珠慰寂寥

    腼腆的书呆子周青盟选择的是迎难而上,许愿在夜里从芦苇荡里捡起的五块字母,拼在一起是Te Amo!周青盟和许愿在一起,时光像蜂蜜。他想好了自己的未来是赛跑,慢慢地完成零距离,与她并肩而相爱,一生仅此而已。然而,她什么时候有一个像他一样穷的妹妹赵珍珠?她为什么害怕爸爸许南望?哥哥许渊又有多少种手段来折磨?他越来越量不清两人的距离有多远,而懂她的只有胡珀,一个流氓系的组织委员。事已至此,已经相看两相厌,可又相思入骨痛。到底是要等下去,或是转身离去?爱下去,或是切断思念?恨下去,或是忘记一切?未到尽头,谁都不知道抵在心头的到底是一粒沙子,还是一颗珍珠?
  • 大雪落江山

    大雪落江山

    风动太安,兵马起雄州,战十四州,灭六国。
  • 日本明治维新1

    日本明治维新1

    1853年6月“黑船来航”,美国四艘蒸汽军舰来到日本江户,打破了日本两百多年来的闭关锁国政策。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德川幕府宣布开国,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同时,日本的“尊攘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到1867年,幕府还政于天皇,维新派宣布“王政复古”,经过废藩置县、西南战争,实施内阁制,确立立宪制,把日本带上了富国强兵之路。随后,日本开始了疯狂扩张,发动了中日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本书从“黑船来航”写到日俄战争共60年的历史,全景呈现了“明治维新”把日本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小国变成一个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以及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