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0000000086

第86章 罗公远预寄蜀当归安禄山请用番将士

词曰:

仙客寄书天子,无几字,药名儿最堪思。汉戍忽更番戍,君王偏不疑。信杀姓安人,好却忘危。

右调《定西番》

从来为人最忌“贪”、“嗔”、“痴”三字,况为天子者乎。自古圣帝贤王,惟是正己率物,思患防微,励精图治,必不惑于异端幽渺之说;若既身为天子,富贵已极,却又想长生不老之术,因而远求神仙,甚且以万乘之尊严,好学他家的幻术,学之不得,而至于怨怒,妄行杀戮,岂非贪而又嗔。究竟其人若果可杀,即非神仙;若是神仙,杀亦不死,不惟不死而已,他还把日后之事,预先寄个哑谜儿与你;还不省悟,依然从信奸邪,以致变更旧制,贻害于后,毕竟认定恶人为好人,这又是极痴的了。且说玄宗款留住了张果、叶法善,不放还山,鄂州守臣又荐罗公远,表奏他的术法神通,起送到京师。那罗公远,不知何处人也,亦不知为何代人,其容貌常如十六七岁一个孩子,到处闲游,踪迹无定。一日游至鄂州,恰值本州官府,因天时亢旱,延请僧道于社稷坛内启建法事,祈求雨泽;祷告的人甚多,人丛中有个穿白的人,在那里闲看,其人身长丈余,顾盼非常,众皆属目,或问其姓名居处,答道:“我姓龙,本处人氏。”正说间,罗公远适至,见了那人,怒目咄嗟道:“这等亢旱,汝何不去行雨济人,却在此闲行?”那人敛容拱手道:“不奉天符,无处取水。”公远道:“汝但速行,吾当助汝。”那人连声应道是,疾趋而去。众人惊问:“此是何人?”罗公远道:“此乃本地水府龙神也,吾敕令速行雨,以救亢旱;奈他未奉上帝之敕令,不敢擅自取水。吾今当以滴水助之,救及此处的禾稻。”一面说,一面举眼四观看,见那僧道诵经的桌上,有一方大砚,因才写得疏文,砚台池中积有这些墨水,公远上前把口向砚中池里,_口吸起,望空一喷,喝道:“速行雨来!”只见霎时间,日掩云腾,大风顿作。公远即对众人说道:“雨将至矣!列位避着,不要被雨打湿了衣服。”说犹未了,雨点骤至,顷刻之间,如倾盆倒瓮,落了半晌,约有尺余,方才止息。却也作怪,那雨落在地上,沾在衣上,都是墨黑的一般。原来龙神全凭仗仙力,就这口墨水化作雨泽,以救亢旱,故雨色皆黑。当下人人嗟异,个个欢喜,问了罗公远的姓名,簇拥去见本州太守,具白其事。太守欲酬以金帛,公远笑而不受。太守说道:“天子尊信神仙,君既有如此道术,吾明当引至御前,必蒙敬礼。”公远道:“吾本不喜遨游帝庭,但闻张、叶二仙在京师,吾正欲一识其面,今乘便往见之,无所不可。”于是太守具疏,遣使伴送。公远来至京中,使者将疏章投进,玄宗览疏,即传旨召见。

那日玄宗坐庆云亭上看张果与叶法善对弈;内侍引公远入来,将至亭下,玄宗指着张、叶二仙道:“此鄂州送来异人罗公远,二位先生试与一谈。”张、叶二人举目一看,遥见公远体弱容嫩,宛如小孩童,将要成冠一般的样儿,都笑道:“孩提之童,有何知识,亦称异人。”公远不慌不忙,行至亭阶之下,玄宗敕免朝拜,命升阶赐坐,因指张、叶二仙师道:“卿识此二人否,此即张果先生、叶法善尊师也。”公远道:“闻名未曾谋面,今日幸得相晤。”张果笑道:“小辈固当不识我。”叶法善道:“安有神仙中人,而不识张果先生者乎?”公远道:“世无不知礼让之神仙,况今二师简傲如此,仆之不相识,亦未足为恨也。”张果大笑说道:“吾且不与子深谈,人人都称子为异人,想必当有异术。吾今姑以极鄙浅之技相试,倘能中窍,自当刮目相待。”便与法善各取棋子几枚握于手中问道:“试猜我二人手中棋各几枚。”公远道:“都无一枚。”二人哈哈大笑,即开手来看时,却果一个也不见了。只见罗公远袖中,伸出双手,棋子满把的笑说道:“棋子已入吾手中矣;二位老仙翁遇着小辈,直教两手俱空的了。”张、叶二仙师,方大惊异,各起身致敬。

正是:

学无前后达为先,莫恃高年欺少年。

混沌初分张果老,还同小辈并称仙。

当下玄宗大喜,即赐宴于云亭上,给以冠袍,又赐予邸第,尊称为仙师。自此公远常与张、叶二人,谈论仙家宗旨,彼此敬服。过了几日,张果、叶法善具疏,坚请还山道:“罗公远道术殊胜臣辈,留彼在京,足备陛下咨访。臣等出山已久,思归念切,乞赐放还,以遂臣等野性。”玄宗知其归志已决,不便强留,准其暂回家山,有问之处,再候宣召。二人谢恩出京,凡玄宗天子所赐之物,及各官员所赠之珍奇,一无所受,二人遂各飘然而去。

正是:

闲云野鹤,海阔天空。来去自由,不受樊笼。

自此之后,在京方士辈,只有罗公远为玄宗所尊信,时常召见,叩问长生不死之方。公远道:“长生无方,只要清心寡欲,便可却病延年。”玄宗勉从其说,或时独处一宫,嫔妃不御,后庭宴会,比前也略稀疏了。杨妃意中甚不欢喜。时值中秋月明之夜,玄宗不召嫔妃宴集,独自与公远对月闲谈,说起去年上元佳节,曾同张、叶二位仙师,腾空远游,甚是奇异,因问:“先生亦有此道术否?”公远道:“此亦何难之有!陛下昔年曾梦游月宫,却不曾身亲目睹,臣今请陛下亲见月宫之景可乎?”玄宗大喜。公远即起身,向庭前桂树上折取数枝,用彩线相结,置于庭中,吹口气化做一乘彩舆,请玄宗升舆端坐;又将手中所执如意,化做一只大白鹿,驾车而行,往观月殿。时当高力士奉差他往,又有一个得宠的太监,叫做辅璆琳,叩头启奏道:“前张、叶二师,奉驾行游,曾多带内侍同行,今奴辈愿随驾而往。”罗公远道:“月宫非比他处,汝辈何得往观,只我一人护驾足矣!”说罢,即喝一声道:“起!”只见那只白鹿驾着彩舆,腾空而起,直入霄汉。公远步于空中,紧紧相随,教玄宗只把双眼望着月,千万不可回顾,亦不可他视。

转瞬间已近月宫,公远扶住车子,玄宗凝眸一望,只见月宫中宫殿重重,门户洞开,遥见里面琪花瑶草,映耀夺目,远胜昔日梦中所见。玄宗道:“可入去否?”公远道:“陛下虽贵为天子,却还是凡躯,未容遽入,只可在外面观望。”少顷,只闻得异香氤氲,一派乐声嘹亮,仔细听之,正是《霓裳羽衣曲》。玄宗听罢,低声问道:“世人称美貌女子,必比之月里嫦娥,今嫦娥已在咫尺,可使朕一睹其冶容乎?”公远道:“昔穆天子与王母相会,夙有仙缘故也,陛下非此之比,今得至此,瞻仰宫殿,已是奇福,岂可妄生轻亵之念。”言未已,忽见月中门户尽闭,光彩四散,寒风袭人,公远即唤白鹿来驾彩舆,以羽扇障风而行,少顷冉冉有声及地。公远道:“陛下几触嫦娥之怒,且喜万安。”玄宗才下车,只见彩舆仍化为桂枝,白鹿亦不见,如意仍在公远手中。玄宗又惊又喜。当下公远告辞回寓。玄宗还独坐呆想,啧啧叹异。那内监辅谬琳,因怪公远不许他同往,便进言道:“此幻术惑人,何足惊异,愿皇爷切勿轻信。”玄宗道:“就是幻术,亦殊可喜,朕当学其一二,以为娱乐。”辅璆琳便逢迎道:“幻术中惟隐身法可学,皇爷若学得时,便可暗察内外人等机密之事。”玄宗喜道:“汝言甚是。”

次日,即召公远入宫,告以欲学隐身法之意。公远道:“隐身法乃仙家借以避俗情缠扰,或遇意外仓卒相逼之事,聊用此法自全耳。陛下一身天下之主,正须向阳出治,如《易经》云:‘圣人作而万物睹,如何要学起来隐身法来?’”玄宗道:“朕学此法,亦藉以防身耳。”公远道:“陛下尊居万乘,时际太平,车驾所至,百灵呵护,有何不乐,何欲以此法防身耶!陛下若学得此法,只于宫中偶一为之,尚且不可况日后以为常情,定将怀玺入人家,为所不当为,万一更遇术士,能破此法者,那时白龙鱼服,必为豫且所困矣。”玄宗道:“朕学得此法,不过在宫中聊为偶戏,决不轻试于外,幸即相传,望先生万勿吝教。”公远此时,当不过玄宗再三恳求,只得将符咒秘诀,一一传授,并教以学习之法。玄宗大喜,便就宫中如法教习。及至习熟试演,始则尚露半身,既而全身俱隐,但终不能泯然无迹,或时露一履,或时露冠髻,或时露衣裾,往往被宫人觉见。玄宗立召公远入宫,要他面作此法来看。公远把手向空书符,口中念念有词,即时不见其形,少顷却见他从殿门外入来。玄宗便也学他书空作符,捻诀念咒,却只是隐了身子,露出衣冠。内侍们都含着笑,玄宗问道:“同此符咒,如何自我做来,独不能尽善?”公远道:“陛下以凡躯而遽学仙法,安能尽善?”玄宗因演隐身法不灵,致被左右窃笑,已是怀惭无地了,见公远对着众人,说他是凡人之躯,好生不悦道:“便是神仙少不得也是凡躯做起,如何凡躯便学不得仙法,还是传法者。不肯尽传其诀耳!”说罢拂衣而入,传命公远而退。自此玄宗心中怀怒。恰值宰相李林甫因夫人患病垂危,闻得公远常以符药救人危疾,因亲自来求他,救治夫人之病。公远说道:“夫人禄命已尽,不可救疗;况夫人幸得善终于相公之前,生荣死哀,其福过相公十倍矣,何必多求。”李林甫怪其言慢,也心中怀怒,是夜其妻果死。过了一日,秦国夫人忽然患病沉重,杨国忠奉着贵妃之命,来见公远,要求他救治。公远道:“神仙只救得有缘分之人与能修行之人,夫人夙世既无仙缘,今生又无美行,享非分之福,还不自知修省,恶孽且未易忏除,今得命寿终于内寝,较之诸姊妹,已为万幸矣;岂复有方有术可疗?七日之后,名登鬼箓矣!”国忠怒道:“不能相救也罢,何得妄言谤毁?”遂回报杨妃。杨妃大怒,泣奏天子,说道:“罗公远谤毁宫眷,且加咒诅,大不敬上。”李林甫也便乘间奏他妖妄惑众。玄宗已是不悦,况又内外谗言交至,激成十分大怒来了,传旨立即将罗公远斩首西市。公远在寓邸闻命,呵呵大笑,也不肯绑缚,直飞步西市中伸颈就刑,钢刀落处,并无点血;但见一道青气,从头顶中直出,透上重霄。

正是:

如罽宾国王,斩师子和尚。

是亦善知识,以杀为供养。

玄宗一时恨怒,立即命斩罗公远,旋即自思他是个有道术之人,何可轻杀,连忙呼内侍快传旨停刑;及到时却已早杀过了。玄宗懊悔不已,命收其尸首,用香木为棺椁成验。至七日之后,秦国夫人果然病死。玄宗闻讣,不胜嗟悼,赠恤极其丰厚。

正是:

三姨如鼎足,秦国命何促?

死或贤于生,寿终还是福。

玄宗因秦国夫人之死,益信公远之言不谬,念念不忘,然而无可如何。因思到张果、叶法善,不知今在何处,遂命辅璆琳往王屋山迎请张果老,他若不肯复来,便往访叶法善,二人之中,必得其一。

璆琳奉了圣旨。带着仆从车马,出京赶行,忽闻路人传说:“张果老先生,已死于扬州地方了。”璆琳正在疑信之际,却接得京报,扬州守臣某人上疏,奏张果于本年某月某日,在琼花观中端坐而逝,袖中有谢恩表文一道:其尸身未及收殓,立时腐败消化。璆琳得了此信,遂不往王屋山去了,只专心访问叶法善居处。有人说曾在蜀中成都府见过他来,辅璆琳即令仆人等,望蜀中道上一路而行。既入蜀境,山路崎岖,甚是难走得很,忽见山岭上,一个少年道者迤逦而来,口中高声歌唱道:

山路崎岖那可行,仙人往矣那可迎。

须知死者何曾死,只愁生者难长生。

那道者一头歌,一头走,渐渐行至马前。辅璆琳仔细一看,大吃一惊,原来不是别人,却是一个罗公远。辅璆琳连忙下马作揖,问:“仙师无恙?”公远笑道:“天子尊礼神仙,却如何把贫道凭般相戏;如今张果老先生怕杀,已诈死了;叶尊师也怕杀,远游海外,无处可寻,不如回京去罢。”辅璆琳道:“天子方悔前过,伏祈仙师同往京中见驾,以慰圣心。”公远笑道:“我去何如天子来,你可不必多言;我有一封书并一信物寄上于天子,你可为我致意。”即刻于袖中取出一封书来,内有累然一物,外面重重缄题,付与璆琳收了。璆琳道:“天子正有言语欲叩问仙师。还求师驾一往。”公远道:“无他言,但能远却宫中女子,更谨防边上女子,自然天下太平。”璆琳私问朝中诸大臣休咎何如。公远道:“李相恶贯满盈,死期近矣,还有身后之祸。杨相尚有几年顽福,其后可想而知也。”璆琳又问自己将来休咎。公远道:“凡人能不能贪财,便可无祸患。”说罢,举手作揖而别,腾空直去。璆琳同从人等无不咄咄称异,想道:“叶法善既难寻访,不知回京覆奏候旨罢。”主意已定,遂趱程回京;直到宫里,见了玄宗,细细备奏过岭过罗公远之事,把书信呈上。玄宗大为惊诧,拆视其书,却无多语,只有四个大字,下注一行小字,道是:

安莫忘危。外有一药物名曰蜀当归谨附上玄宗看了书同药物,沉吟不语。璆琳又密奏公远所云宫中女子、边上女子之说。玄宗想道:“他常劝我清心寡欲,可以延年;今言须要远女子,又言莫忘危,疑即此意;那蜀当归或系延年良药,亦未可知;但公远明明被杀,如何却又在里?”遂命内侍速启其棺视之,原来棺中一无所有。玄宗嗟叹说道:“神仙之幻化如此,朕徒为人所笑耳!”看官,你道他所言宫中女子,明明指是杨妃;其所云边上女子,是说安禄山也,以安字内有女字故耳。蜀当归三字,暗藏下哑谜;至宫“安莫忘危”,已明说出个安字了,玄宗却全不理会。此时安禄山正兼制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坐拥重兵,久作大藩,又有宫中线索,势甚骄横。但常自念当时不拜太子,想太子必然见怪。玄宗年纪渐高,恐一旦宴驾,太子即位,决无好处到我,因此心志不安,常怀异想。禄山平日所畏忌的,只有一个李林甫,常呼李林甫为十郎,每遇使者从京师来,必问李十郎有何话说;若闻有称奖他的言语,便大欢喜;若说李丞相寄语安节度,好自检点,即便攒眉嗟叹,坐卧不安。李林甫也时常有书信问候他,书中多能揣知其情,道着他的心事,却又预着布置,安放于此,受其笼络,不敢妄有作为。那知林甫自妻亡之后,自己也患病起来了。适当辅璎琳回京时,林甫已卧床上不能起来,病中忽闻罗公远未死,这个吃惊非同小可,自说道:“我曾劾奏他的,不意他果是一个神仙,杀而不死,今倘来修怨,不此凡人可以防备,却如何解救?”自此日夕惊惶恐惧,病势愈重,不几日间呜乎死了。

正是:

天子殿前去奸相,阎王台下到凶囚。

可恨那李林甫自居相位,惟有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掩蔽耳目,以成其奸;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贤臣,以张其威:自东宫以下,为之侧目。为相一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玄宗到底不知其奸恶,闻其身死,甚为叹悼。太子在东宫闻林甫已死,叹道:“吾今日卧始贴席矣!”杨国忠本极恨李林甫,只因他甚得君宠,难与争权,积恨已久,今乘其死,复要寻事泄愤,乃劾奏林甫生前多蓄死士于私第,托言出入防卫,其实阴谋不轨;又道他屡次谋陷东宫,动摇国本,其心叵测,又讽朝臣交章追劾他许多罪款。杨妃因怪他挟制安禄山,也于玄宗面前说他多少奸恶之处。玄宗此时,方才省悟,下诏暴其恶逆之状,颁贴天下,追削官爵,剖其棺,籍其家产;其子侍郎李岫,亦即革职,永不复用。果然应了罗公远所言这身后之祸。

正是:

生作权奸种祸殃,那知死后受摧戕。

非因为国持公论,各快私心借宪章。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兼左右相,独掌朝权,擅作威福,内外文武各官莫不振畏;惟有安禄山不肯相下,他只因李林甫狡猾胜于己,故心怀畏忌;那杨国忠是平日所相狎,一向藐视他的,今虽专权用事,禄山全不在意,四处藩镇都遣人赍礼往贺,独禄山不贺。杨国忠大怒,密奏玄宗道:“安禄山本系番人,今雄据三大镇,殊非所宜,当有以防之。”玄宗不以为然,国忠乃厚结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要与他并力排挤安禄山。时陇右富庶甲天下,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一万二千余里,闾阎相望,桑麻遍野,国忠奏言,此皆节度使哥舒翰抚循调度之功,宜加优擢。诏以哥舒翰兼河西节度使,抚制两镇。禄山闻知,明知得是国忠藉为党援。愈加不乐,常于醉后,对人前将国忠谩骂,国忠微闻其语,一发恼恨,又密奏玄宗,说:“安禄山向同李林甫狼狈为奸,今林甫死后,罪状昭著,安禄山心不自安,目前必有异谋。陛下若不肯信,诏遣使往召入觐,彼且必不奉诏,便可察其心矣。”

玄宗唯唯而起,退入宫中,沉吟不决。杨妃问:“陛下有何事情萦于心中?”玄宗道:“汝兄国忠,屡奏安禄山必反,我未之深信;今劝朕遣使往召入觐,若他不来,其意可知,便当问罪。我意此儿受我厚恩,未必相负于我,故心中筹画未定。”杨妃着惊道:“吾兄何遽意禄山必反耶!彼既如此怀疑,陛下当如其所奏,遣一内侍往召安禄山;若禄山肯来,妾兄同陛下便可释疑矣。”玄宗依其言,即作手敕,遣辅璆琳赍赴范阳召安禄山入朝见驾。辅璆琳领了敕命,正将起行,杨妃私以金帛赐之,付手书一对密致安禄山,教他闻召即来,凡事有我在此,从中周旋,包管他有益无损,切勿迟回观望,致启天子之疑。

璆琳一一领命,星夜不息,来至范阳。禄山拜迎敕谕。辅璆琳富堂宣读读道:

皇帝手敕东平郡王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卿昔事朕左右,欢叙如家人,乃者远镇外藩,道尔睽隔。朕甚念卿,意卿亦必念朕,顾卿即相念,非徵何缘入见?兹于敕到,即可赴阙,暂来即反,无以跋涉为劳,朕亦欲面询边庭事也。见谕速赴来京毋怠。

安禄山接过手敕,设宴款待天使,问道:“天子召我何意?”璆琳道:“天子不过相念之深耳!”禄山沉吟道:“杨相有所言否?”璆琳道:“相召是天子意,非宰相意也。”禄山笑道:“天子意即宰相意也。”璆琳屏退左右,密致杨妃手书并述其所言,禄山方才喜,即日起马星驰到京,入朝面圣。玄宗大喜道:“人言汝未必肯来,独朕信汝必至,今果然也。”遂命行家人礼,赐宴于内殿,禄山泣涕道:“臣本番人,蒙陛下宠擢至此,粉身莫报。奈为杨国忠所嫉忌,臣死无日矣!”玄宗抚慰说道:“有朕在,汝可无虑也。”是夜留宿内庭。

次日,入见杨妃,赐宴宫中,深情畅叙。禄山道:“儿非不恋,但势不可久留,明日便须辞行。”杨妃道:“吾亦不敢留你,明日辞朝后速走勿迟。”禄山点头会意。次日奏称边政重任,不敢旷职,告辞回镇。玄宗准奏,亲解御衣赐之,禄山涕泣拜受,即日辞朝谢恩。随行之时,走马至杨国忠府第,匆匆一见,即刻飞星出京,书夜兼行,不日到镇。他恐国忠请奏留之,故此急急回任。自此玄宗愈加亲信,人有首告禄山欲反者,玄宗命将此人缚送范阳,听其究治,由是人无敢言者。禄山自此益无忌惮,因想:“三镇之中,守把各险要处的将士,都是汉人;倘他日若有举动,必不为我所用,不如以番将代之为妙。”遂上疏奏称,边庭险要之处,非武健过人者,不能守御;汉将柔弱,不若番将骁勇,请以番将三十一人,代守边汉将。疏上,同平章事韦见素,进而说道:“禄山久有异志,今上此疏,反状明矣,其所请必不可许。”玄宗不悦,说道:“向者边政俱用文臣,渐至武备废弛;今改用番人为节度,边庭壁垒一新,即此看来,安见番人不可以代汉将?禄山为国家计,欲慎固封守,故有此请,卿等何得动言其反?”遂不听韦见素之言,即就批旨:依卿所请奏,三镇各险要处,都用番将戍守;其旧戍汉将,调内地别用。自此番人据险,禄山愈得其势,旁事不可问矣。

正是:

番人使为汉地守,汉地将为番人有。

君王偏独信奸谋,枉却朝臣言苦口。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同类推荐
  • 弄权者:最后一个汉将

    弄权者:最后一个汉将

    汉武帝刘彻去世后把辅佐昭帝的重任托付给了霍光。霍光成了权倾朝野的首辅大臣兼大将军。朝廷要事他必一一过目,甚至可以做决定。他成了让皇帝又倚重又胆寒的股肱大臣。昭帝宾天,他亲手立了新帝又废了新帝,为什么帝王的立废他可以板上钉钉。霍光用一辈子的时间修行为官的道行,你所谓的计谋、心机在他那里都是雕虫小技,官场的那些猫腻儿都是他玩儿剩下的。让霍光教你升得快、坐得稳的官场之道!
  • 漂亮朋友(下)

    漂亮朋友(下)

    农民出身的杜洛华胆大妄为,冷酷残忍,凭借漂亮外表独闯巴黎,厮混于巴黎贵夫人的圈内,如鱼得水,演出了一幕幕荒淫的闹剧。而那些戴着绿帽子的丈夫们却争相举荐、提挈他,使他很快步入上流社会,成了一个政治暴发户。小说揭示了上流社会的空虚、荒淫、堕落,展现了资产阶级政客的厚颜无耻,揭露了政治界、新闻界黑暗的内幕,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有力地批判。这部小说在世界上有着十分深广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一个老兵的黄昏情绪

    一个老兵的黄昏情绪

    本书精选了柳建伟《苍茫冬日》、《煞庄亡灵》、《红绫子》、《洞》、《一个老兵的黄昏情绪》、《冰炉》、《洁白的罪恶》、《冬妹》、《九哥是一片风景》等9部中短篇小说。作品塑造了众多极具典型意味的人物,具有强烈的现实精神和忧患意识,形成了沉郁厚重的艺术风格。
  • 雾锁长河

    雾锁长河

    比《迷雾围城》更好看!比《来不及说我爱你》更深情!看到她的那一瞬间,他一生漂泊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孤身无依的前清格格傅婉初,生命经历了三个男子。一个是青梅竹马,最终走向陌路;一个是颠倒众生的妖娆男子,却置她于万劫不复;一个是风流不羁老于算计的豪门公子,终于她心意相通、白首不离。乱世里挣扎的男男女女,相爱、离别。衣香鬓影、酒醉金迷下涌动着迷雾重重的家族隐秘、国仇家恨,浪漫温情底下涌动着阴谋算计。军阀割据、山河飘摇里,因为遇见你,才有了顾念、有了慌张、有了信仰、有了意义。
  •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2)蝙蝠传奇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2)蝙蝠传奇

    楚留香与胡铁花无意间看到华山掌门枯梅大师穿着俗服在江湖中走动,便想一探究竟。他们先后结识了金灵芝、华真真、原随云等人,并一步步踏上了寻找蝙蝠岛之路,也经历了一场惊险、刺激的冒险旅程……
热门推荐
  • 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回忆录

    该书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了清末中国的情形——如何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慈禧太后两次垂帘听政的背后故事、维新运动中各派人的争权夺利、义和团运动的纠结及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慈禧仓皇出逃的惶恐……真切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不为人知的慈禧太后。
  • 你为何心虚:斯继东自选集

    你为何心虚:斯继东自选集

    “70后”作家斯继东一直孜孜以求于短篇小说创作。此次结集的17部短篇精选自其20年创作生涯的各个阶段,其中《今夜无人入眠》《你为何心虚》《西凉》等作品曾频频见于各类选刊、年度选本和排行榜单。“斯继东的小说有种鲜明的身体性。身体的每一寸皮肤都与生活短兵相接,所以呈现出了丰富性与复杂性。”斯继东“有意识地将国民情绪与时代症候灌注于先锋叙事之中”,“作品的形式先锋性与主题真实感实现了有机融合”,显示出新一代先锋文学“个人日常经验与社会情绪、精神症候彼此共生的艺术自觉”。
  • 生死店

    生死店

    异域大唐世界,天地间灵气复苏,神魔降世,灵宝遍地捡荣凤堂穿越而来,什么功法、丹药、神兵,我都不稀罕。身体一百零八穴道,每一个都是小宇宙,我随遇而安,过的轻松潇洒,我不随便惹人,但你也千万别惹我什么?我想不想做天下第一?不,不,不,我只想做天下第三第一是天,第二是地第三是我
  • 侏儒与国王

    侏儒与国王

    身处风暴中心的侏儒,洞悉宫廷暗室深藏的秘密。三个国君的非常人生,六幕命悬一线的生死传奇。悲壮而滑稽的戏仿,大胆而淋漓的颠覆。生杀予夺间,谁是操纵命运的那只隐形之手?苍凉瑰丽的蒙太奇画面,直击灵魂深处的犀利拷问,丰富浓稠的叙事容量,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为你呈现一个叫做侏儒的生物,在大时代中的行走笔记。如同看一部李安、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充满光影的变幻,和敲打心灵的思考的低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逆袭王妃

    重生之逆袭王妃

    前世她助赫连琰绝登基,却被打入冷宫,死在了封新后的那晚。重生回十年前,她立誓复仇,绝不与皇族之人有何牵扯。本以为此世,她会料事如神,将他们玩弄于掌心之中,而他却出现在了她的世界中,让她有些猝不及防。原先,他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而她是他的手中宝。后来,她已离不开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全部留个了他。且看他们如何强强联合,傲世天下!
  • In the Fall
  • 邪山行

    邪山行

    掉到河里的他,眼看就要扑腾到岸边,千钧一发之际,米铺老板娘飞出一个澡盆砸中他的头!谢天谢地,这一回撞到了旷世机缘。
  • 湮灭之尊

    湮灭之尊

    上古年间,一头魔龙肆虐世间,无数超级高手死于爪下,为了维护大陆的安宁,人邪俩大至尊联手以生命为代价将其镇压打会原形,千万年后,少年无意中将魔龙融入丹田,自此一代湮灭之尊称霸大陆!
  •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用他的哲学和世界给了世人许多智慧,许多启迪。轻轻地翻,闲闲地逡巡。蓦然间,便会有一篇篇地美文闯入眼帘。那是一个植根于印度哲学思潮,成长在印度文学的海洋又徘徊在印度艺术的月华之中,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诗人的肺腑之言。是泰戈尔对生活的认识,对宇宙的思考,对生命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