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6200000005

第5章 汉代五铢的历史沿革

汉武帝时期开始铸造通行五铢钱,为以后的经济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汉武帝元狩五年至汉平帝元始年间120年中,汉代朝廷共铸成钱280亿枚。这些五铢钱版式与重量虽然不尽相同,但它们都被称为五铢钱,且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昭帝与宣帝时期的五铢钱

西汉昭帝年间,一切以谨慎守成为主,对外战争大致已结束,对内则鼓励生产,经济状况比武帝末年还要好。汉昭帝五铢大小和武帝时三官五铢相同,但重量要比三官五铢轻,一般又比宣帝五铢略重。

从书法上看,钱文“五”字变化较大,一般字形瘦长,“五”字两边交笔已变弯曲,两股末端有明显的收敛,上下横有的较长而接于外郭。

“铢”字“朱”字头方形,“金”字旁呈三角形,明显低于“朱”字。面文外郭较窄,但比郡国五铢及三官五铢略低,有穿上一横或穿下半星记号。铜色深红,铸造技术比三官钱略显粗糙。

继汉昭帝之后,宣帝在位24年,吏治清明,四海无事,国泰民安,物阜年丰,是西汉的黄金时期。同时对外贸易也很发达,也是西汉发展的最高峰。

因此,当时可以说是年年铸钱,很快发行出去,又很快回流到国库中来。

汉宣帝末年,国库中存钱八十多亿。宣帝五铢是汉宣帝在位期间铸行的。该钱铜质、形制、书体、铸造均已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钱文笔画挺拔,给人以清秀超逸之感。“五”字交笔弯曲,上下横画超出交笔末端外,“铢”字的“金”头多呈等腰三角形而低于“朱”字。

此外,当时的五铢钱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钱的外郭由外向内作坡状倾斜。钱直径有0.25厘米和0.26厘米两种,最常见的郭厚0.15厘米,宽0.1厘米,重3.5克左右。在两汉五铢中这种钱的面郭最宽。其形制整齐,肉面光洁,钱内外郭略高于钱肉,薄厚一致。

汉宣帝铸钱以工整敦厚著称,在西汉五铢钱中地位极高。

(二)汉代的小五铢与剪轮五铢

在出土的西汉钱币中,有汉代文献记载的小型五铢钱,这种钱出自西汉时期的墓葬或遗址中。其中,汉宣帝杜陵一号陪葬坑中所出土的,是有确切纪年的一例。

小五铢面文“五铢”,铸造精美,面有周郭,背侧肉好,周郭俱备,文字清晰。钱直径在1.15厘米至1.2厘米之间。钱文书体也与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代各有区别。

在钱币上,“五”字交笔有的较直,有的略弯,也有的弯曲甚大,形制上有的穿上横画如三官钱式,也有如五铢最常见的面内无郭的一种。这说明小五铢并不是一朝所铸,也同普通五铢一样,小五铢分别铸造于武帝以后的西汉各个时期。

就出土情况,尤其是从汉宣帝陪葬坑的出土情况看,小五铢是成串地乱置在十件大陶俑之间,说明这是冥钱而不是行用钱。

剪轮五铢钱又称“磨郭五铢”“剪郭五铢”。武帝初铸五铢时“周郭其质”,以防止奸民从钱背面磨铜取熔。可是西汉后期竟出现另一种磨边的剪轮五铢,是一种用普通五铢钱经磨鑢加工而减重的钱币。实际上这种五铢叫磨边五铢最为贴切。

西汉后期到汉成帝与汉哀帝时期,社会矛盾尖锐,灾荒相继,币制也随之混乱,剪轮五铢就势此时开始出现的。

剪轮五铢是币制混乱时代的产物,洛阳烧沟及洛阳西部发掘的西汉墓中都有出土。

另外,根据考古资料可以推断,汉代还铸造过少量的金质五铢钱。

1980年,陕西省咸阳市土原下发现金质五铢一枚,钱直径2.6厘米,厚0.02厘米,重9克,面背均有郭,正面外郭较背部稍宽,面穿方正,上有横画。“五铢”两字小篆书文工整,“五”字交笔处弯曲,上下两横较长,“铢”字的“朱”字头方形,“金”字头呈三角形,制作精美,色泽金黄,被考古学家称为稀世珍品。

(三)王莽对五铢钱制的破坏

自汉武帝开始,西汉王朝已经推行使用较长时期的五铢钱制,到王莽时便遭到了全部破坏。

在历史上,王莽是“托古改制”的历史怪人,所以他的币制也一定要仿照以及恢复“古制”。这种违反历史进化的所谓“改制”对西汉推行已久的五铢钱制产生了不小的破坏作用。总的来说,王莽对货币的改革可分为四个阶段。

1.居摄时期 这是王莽改革货币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时期,王莽是居于摄政地位的,他以复古口号的改革,自然也涉及到了货币领域。

据记载:

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毋相权,于是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林,文曰“大钱五十”。

又造“契刀”“错刀”。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

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

王莽这次改币的一个特点,就是将旧五铢钱改名并将它降在“辅币”的地位,其它三种则为“主币”,所以其中的三种有当50的,有当500的,也有当5000的。

这种新的币制在过去是没有的,同时也可以说是王莽抬高新币价值的一种措施。

另一方面,过去的钱币是“重如其文”,到王莽居摄时的新币则为“值如其文”,这又是后来“当十”“当五十”“当五百”的制钱的先驱。

以上,就是王莽第一次变乱币制的情况。

2.初次篡权的时期 这是王莽对货币进行改革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的改币情况是:

今百姓咸言,皇天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博谋卿士,咸日天人同应,昭然著明,去其刚卯,莫以为佩;除刀钱,勿以为利。承顺天心,快百姓意,乃更作小钱,经六分,重一铢,文曰“小钱直一”,与前“大钱五十”者为二品,并行。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政权变了,因为货币是汉朝刘姓王朝所以,也应该进行改变,以顺应天意民心。

具体措施就是废除以前所铸的“挈刀”“错刀”以及“五铢一泉”等三品,另铸“小泉直一”和原铸的“大泉五十”并行。

这次币制改革以后,就出现了“大泉五十”与“小泉直一”二品并行,就货真价实地是“主币”和“辅币”的关系了。因此,后人认为,我国历史上主币和辅币制度的建立,是从王莽始建国元年开始的。

如果王莽的币制就是这样实行并稳定下去,也许全国人民是便于使用和乐于使用的,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好处。

然而,不幸的是王莽的复古思想过于浓厚,他的币制改革还要进一步推行下去,于是币制越改越乱,人民的怨恨也越来越深,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就必然地要趋于彻底崩溃,演变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场最大的悲剧。

3.始建国二年时期 这是王莽对币制进行改革的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里又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在前一阶段,亦即实行“泉货二品”制以后,其所谓的“泉货二品”不但难行,老百姓以及士大夫都是私用原来的五铢钱,而且还将久已集中京师的铸币权,依然还于郡国,由谏大夫50人主持,分别在郡国铸造这种“泉货二品”的新币。

之所以要这样做的原因,大概是王莽认为这样一来新币就可以普遍地推行。

另一方面,当时的“小泉”重一株,与旧五铢钱一比一,这样以来,则毁销掉旧五铢钱一枚,即可改铸“小泉”五枚,获利甚厚。

王莽的政权可通过改铸小泉获利,而盗铸者也可以获利,这样以来也就造成各地盗铸之风的盛行。因而这次改币的结果,小泉贬值严重,国家钱法大乱,给国家和普通百姓都带来了很多的不良影响。

这一阶段的后一个时期,则是大举变更当时的币制,把贝货、龟宝、布货作为货币。这些货币可谓空前绝后的一种币制,无论古今中外都是没有的。

不过,虽然有贝有龟,仍然是以铜币为主,而且是以最低的“小泉直一”为基准,其它的货币都是根据小泉的价值按照一定的比率递增。所以小泉的面文是“直一”,也就是一枚小泉当过去的一枚五铢钱。

而所有的“贝货”“龟宝”又是按照一定的比率与小泉进行兑换。因此,在所有的货币中小泉总是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余则多属虚币性质。

可以想见,这种五花八门令人头晕目眩的币制,广大人民自然不愿,也不易使用。特别是币面上虽然铸明价值,但其折合率则甚繁复,广大人民难于分辨,尤其是绝大多数不识字的农民更难识别。

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常常利用百姓不懂兑换方法,而对老百姓进行搜刮和剥削。其结果自然是“百姓愤乱,其货不行,民私以五铢钱市买”。

看到这种情况,王莽又推行“小钱直一”,与“大钱五十”,二品并行,并明确规定“泉货六品”“贝货五品”“龟宝四品”“布货十品”许多花样。

这些举措目的是便于老百姓使用货币之间的兑换,然而,老百姓已经非常厌恶,政策一开始就受到广大人民的强烈抵制。不到一年的时间,王莽被迫收回了这些措施,继续恢复“小泉直一”和“大泉五十”。

4.第四个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王莽天凤元年至地皇元年的这段时期。

在全国各地人们的反对下,王莽顶住压力,推行“小泉直一”和“大泉五十”二品并行的方案,经过了三年。

也许是因为全国官民已经逐渐地养成习惯,币值也开始相对稳定起来。如果按照这样下去,王莽的币制改革本来是一种可能成功的货币政策。

然而,一心只想复古的王莽,并没有停止他改革币制的步伐。这次货币改革,主要是废掉宝货制,改铸货泉和货布两钱。

八年间,王莽的货币政策出尔反尔,四改币制,造成经济混乱,失信于民。

王莽的货币改制和他的阴谋政治一样终于失败,在位16年后,他也尸首分离于农民起义军的军刀之下。

王莽货币多次改制是政治、经济动荡的反映,但王莽时期的铸币工艺却有相当高的水平。传世的新莽铸币制作精美,钱文纤细,呈“垂针篆”,极为后世所珍视,其中金错刀之“一刀”两字金光熠熠,更是难得的珍品。

(四)东汉继续沿用五铢钱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重铸五铢钱,改由太仆属官考工令主管,郡国也可铸造。东汉五铢钱制作轻薄,由现在市面上仍然有大量的东汉五铢钱可见。

1.东汉恢复五铢钱 东汉初年,由于当时受到王莽币制改革影响,当时社会上杂用布、帛、金、粟、谦、盐等多种货币。

东汉建立之初,由于当时还有一些地方势力没有来得及消灭,加之王莽币制改革失败,这些因素都造成东汉初期的统治者在对待货币政策上非常谨慎。

然而,在东汉初期直至建武十六年以前,当时社会上所用的通行货币一部分为王莽所铸的五铢,一部分则为西汉所铸的五铢,而且西汉五铢即在王莽篡政的18年间根本就没有禁绝,也不可能禁绝。

由此可以看出,五铢钱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一现象为五铢钱的恢复使用,提供了条件。

随着东汉政权的日益稳固当时的马援、公孙述等人就开始上书推动五铢钱的恢复。有一份史料这样记载道:

富民之本,在于食货。宜如旧铸五铢钱,天下赖其便。三府以为未可,凡十三难,援一一解之,条奏其状。

经过马援的分析辨解,于是五铢钱制在东汉建武年间才得到完全恢复。

此时东汉所谓恢复的五铢钱既不是西汉的五铢,也不是沿用王莽的更始五铢钱,而是完全重新铸造的“东汉五铢”。

当时西汉五铢久已停铸,加以盗铸猖獗,所以马援主张新铸五铢钱。

自建武十六年恢复五铢钱的集中铸造以后,在其后的180年间,东汉的币制基本上是比较稳定的。其中虽然经过某些“一取布帛为租”的主张,或者是“改铸大钱”的建议,但五株钱制始终没有什么改变。

直至灵帝中平三年春“复修玉堂殿,铸铜人四、黄钟四及天禄朗螟,又铸四出文钱”,东汉的币制才逐渐有变动。

2.汉灵帝铸四出五铢 168年,汉灵帝刘宏继位,当时年仅12岁,是东汉14帝中的第十二位皇帝。他昏庸无能,任纵宦官妄为,又贪财如命,竟然公开卖官。

178年,张榜出卖官爵,其榜文内容为:“公”要价1000万,“卿”要价500万。这里的价就是指五铢钱,这1000万就是1000万枚五铢钱,有钱者可现钱交易,无钱者上任后加倍交付。

官员升级也要先交卖官钱,而无钱者一律不升。这位汉灵帝施政无道,但他生财“有方”。在不到十年时间里,卖官所得已积五铢钱已经上万,全部贮存于库中。

中平三年,汉灵帝又铸四出五铢,也称为角钱。所谓“四出”,是指钱幕从方孔的四角向外引出一道阳文直线到达外部,这可能是为了防止锉磨钱背盗铜用的防范技术。东汉灵帝中平三年铸的四出五铢比一般东汉五铢铸造得要好,钱的重量也要重一些。

四出五铢的直径为2.5厘米,穿径约0.8厘米,廓厚0.15厘米,重3.6克至4克。史书记载,汉灵帝本性贪婪。堂堂一国之君,普天下都是他的,还嫌不够,还要卖官揽钱以充金库。在这样的昏君统治下,老百姓哪还有好日子。

横遭汉灵帝宰割的广大穷苦百姓怨声载道。四出五铢铸行后,平民百姓咒骂说“京师将破,天子下堂,四散而去”。

没过多久,汉灵帝的暴政终于招惹了黄巾大起义,东汉政权危机四伏,灵帝搜刮百姓积聚的钱财,真像“四出纹”那样向四处散去了。两汉四百多年天下数年后终于土崩瓦解。

3.汉末五铢钱的衰与兴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董卓曾经一度执掌东汉大权,他在掌权期间,也曾对币制进行了变革。

董卓币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破坏五铢钱,更铸小钱。当时董卓的币制改革带有明显的财产掠夺特征,他取洛阳及长安铜人、钟虞、飞廉、铜马等物,尽数铸造成为小钱。

董卓所铸小钱的特点是无内外廓,“五铢”两字很难辩认,因此被人讥称之为“无文”。该钱堪称我国货币史上最劣质轻贱之小钱。

因为董卓的币制改革,特别是他所铸造小钱大量涌向市场,导致当时币贱物贵,许多百姓和城市商贾、官宦人家都因此遭殃。

董卓是此次币制改革,是对汉王朝五铢钱制的再度破坏。

五铢钱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得人心的。到了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成为东汉丞相。作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操持自然能够认识到五铢钱的重要性。因此,操持上任不久后,废除董卓的小钱,复用五铢。

据统计,西汉王朝自武帝元狩五年创立五铢钱制,到王莽居摄遭到第一次破坏共历124年;自东汉建武十六年至献帝初平元年遭到第二次破坏共历150年。两汉合计除王莽15年外,包括开始的三年中已曾铸五铢,董卓小钱的使用时间更短,则五铢钱制的存在共为274年。几占两汉全部年份427年的三分之二。

因而五铢钱制不但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币制的统一,而且流通使用的时间即以两汉来说也是最为长久,更是我国历史上一件极为突出的大事。

4.刘备入蜀铸直百五铢 214年,刘备入蜀后,由于军费开支过大,财政运转困难,由大臣刘巴建议而发行直百五铢,当时以1枚当100枚五铢钱使用以弥补亏空。

一开始铸造的直百五铢大而厚重,后铸逐渐减重,最轻薄者,不足0.8克。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四个字,寄廓直读,即价值“100枚五铢钱”。

当时虽然盛行董卓小钱及轻劣、剪边五铢等,但是,直百五铢仍然属于搜敛资财的虚值大钱。面、背有内外廓,多光背,常见水波、星号等纹饰。

少数直百五铢背铭篆书“为”字,以示铸地益州犍为郡,这是方孔圆钱中最早刻记地钱。常背铸或背刻阴文和文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工”“王”“十三”“七”等字或四出文。

东汉以后各朝,继续沿用五铢。五铢钱从汉武帝铸造一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废罢,流行了七百多年。

(五)东汉五铢钱介绍

按时代上划分,东汉五铢钱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复汉,建元光武,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王朝于光武十六年,采纳马援的建议铸五铢钱,史称东汉五铢或建武五铢。

建武五铢被认为是早期的东汉五铢钱,它直径为2.5厘米,重3克至3.4克,边郭较窄,铜色赭红,“五”字交笔弯曲;“朱”字头圆行,中竖两头变细;“金”字四点变长。

东汉中期五铢,较之早期东汉五铢形制较规整,钱文端正,面、背有横划后星点;中期后制作粗糙,钱体轻而大,直径增至2.6厘米,而重量减至2.8克至3克,钱面出现平浅横划。

晚期东汉五铢则更劣,铜色略黄,钱文笔画粗浅,常见错范或晕文、重文,重量减至2克至2.5克,除星纹、横划纹外,另有“丁”纹,或数道短线纹,无竖纹等。

在类别上,东汉的五铢钱有磨边五铢、剪凿五铢。磨边五铢,亦称“磨边钱”,即磨去外廓、边缘之钱。磨边五铢始见于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第一型晚期五铢。东汉中晚期常见,东汉末年更多。

磨边的方法,据说“多数是用一根木质或金属的方棍穿进钱的穿孔,每次约百枚或更多一点,然后两端固定,在磨上打磨钱币的轮廓。”

通过加工,磨边钱要比一般的五铢钱的钱径小0.15厘米至0.2厘米。钱重减轻1克,就是说五铢钱经过这次加工,本身的重量减轻三分之一。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到钱的面文,并且钱币的边缘都比较光滑。

磨边的目的在于取铜,用来作为铸造新钱的原料。为此五铢钱大幅度地减重贬值。

剪凿五铢,或称剪凿钱,是剪边钱或綖环钱的总称。其法是将一枚钱凿成内外两枚。

剪凿钱西汉时期已出现,至东汉桓帝、灵帝时期更加增多,以至达到泛滥的地步。剪边五铢钱就是被剪凿了外围或冲凿了外廓的钱。钱文“五铢”两字仅剩一半,故又称“对文五铢”。

这种五铢钱的钱径大小不一,经过测定,钱径一般不足2厘米,重1.5克,钱币的边缘都有被冲截的痕迹。

剪边五铢钱据认为还有另一种加工方法,即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去钱的轮廓。一般情况下,剪边钱要比磨边钱所去的轮廓更多一些,大多要把钱币的面文减去一些,形成钱币文字不完整的现象。

从钱币的边缘看,剪边钱又不像磨边钱那样光滑工整,钱的直径大小也有较大的差异。钱直径多数为2.05厘米至2.2厘米之间,钱的重量多数减重五分之二或更多一点。

区别磨边钱与剪边钱的主要依据是边缘加工的痕迹与钱的直径。綖环五铢钱就是被剪去或冲凿去内圈的钱,钱仅剩边缘,呈环状,钱文“五铢”两字有的只剩一半。

东汉晚期的剪凿五铢曾大量发现。其中剪轮五铢比较多,綖环五铢较少。1953年,洛阳烧沟汉墓出土各型磨廓,即剪轮五铢钱1858枚,綖环五铢8枚。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铜钱21017枚,其中剪轮五铢594枚,綖环五铢一枚。1973年,江苏丹徒出土东晋窖藏铜钱140余公斤,其中剪轮五铢约有90公斤左右,綖环五铢仅20余枚。1975年,陕西扶风段家小寨汉墓出土西汉綖环五铢,钱文余有“铢”“五”各一半,有的仅余字的三分之一,重一克;出土东汉磨廓五铢72枚,东汉剪轮五铢967枚。

东汉五铢从文字上看,“五”字交笔处略圆曲,“铢”字的金字头呈三角形,“朱”字头呈圆形。以上介绍的就是一些比较有特点的东汉五铢钱。

(六)汉代铸币的陶质钱范

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一般称为钱模。早期钱范的钱模直接刻划在石、铜质的范材上,也有用陶质刻划的。

远古时期的钱范大多为青铜铸造,工匠们将青铜高温加工成液体金属后,浇灌到钱范上,用另一块钱范合盖。冷却后,青铜液体就依据钱模的形状铸造成钱币。

2009年2月15日,考古工作者近日在西安长安区发现了一批汉代铸造金属货币的钱范。有关专家称,这些钱范为夹砂红陶质,保存完好的共有19块,初步辨识应该是汉代五铢钱的钱范。

这批新发现的钱范为夹砂红陶质,长45厘米、宽23厘米、厚5厘米,重约5公斤,中部的槽宽1.5厘米,槽的两侧均匀排列着圆形古钱范形共有60个,可以推断钱范一次能铸造60个钱币。

钱模直径约2.8厘米,中间方孔边长0.7厘米,无字,模与模之间有细槽相通。

原来,这批汉代钱范是长安区灵沼乡苗驾庄村的村民,于20世纪50年代初修建农田水利工程时挖掘出土的,后来村民在家里筑墙时便以其作砖垒垫墙体用。直至2009年春节后拆老墙时,这些被砌在墙里的钱范才得以重见天日。

经过勘查,在当初挖掘钱范的地点还发现有少量残缺的钱范和绳纹瓦当。有专家认为,这一出土地点应是汉代国家铸币中心兆伦铸钱遗址的一部分。

兆伦遗址是西汉时期最为重要的上林三官铸钱场地,即自汉武帝铸五铢钱始、直至王莽时期的国家造币工厂。该遗址规模巨大,面积达九十多万平方米,跨户县、长安县两县边界,主体部分处于户县大王镇兆伦村一带。

钱范的发现,对研究汉代货币,特别是五铢钱的铸造情况提供了依据。

同类推荐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天柱峰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完全有赖于这种探索。当科学家去研究一个定理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对未来会有什么用,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说的,我们能要求一个婴儿做什么呢?但事实证明,每项发现与发明都有它实际的用处。而对于宝藏的追求,实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热情无比。
热门推荐
  •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大结局)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大结局)

    本书详细记录了BOSS唐从1998年身无分文的惨状,到2003年身价数百万的历程。在BOSS唐的发财道路上,他几乎遇到了所有小本生意人都会遇到的难题与麻烦,书中,这些难题和麻烦被“义乌发财哥”逐个击破,逐一解决。
  • 绝脉武神

    绝脉武神

    易辰——一个蓝带世家天生绝脉的废材少爷。他凭惊人的毅力,历九死而涅槃,修不灭金身,炼混沌圣体,诛仙灭神,高歌猛进,踏上神坛巅峰。(本人新书《万域独尊》已经发表签约,请诸君能够抽空支持!)
  • 重生逆天:妖孽,叫我大师姐

    重生逆天:妖孽,叫我大师姐

    她,萧语沁,是社会上最常见到的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父亲的家庭暴力让她对自己的父亲恐惧的同时,又非常痛恨。长大之后,萧语沁为了摆脱这种家庭的束缚,她早早不到20岁就结婚生子,而就在她以为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下半生的日子之时,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她重回到她两岁之际,那个时候父母还没有离异。但看透父亲本质的她,不再对他寄予厚望,带着最爱的母亲脱离苦海。然而,命运不仅让她回到了过去,并且外带金手指一枚,从此,注定重生的日子不再平凡。“你是我女儿,我是你爸爸!”某渣男怒吼道。对此,萧语沁不屑于顾,看都不看他一眼,淡然道,“不好意思,你不配!”京城四少中一少,开国司令的孙子,言哲瀚。从京城到另一座城市里的郊区低调读书,在被人‘追杀’之际,被萧语沁来了一个英雌救美,从此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萧萧...“某言宠溺而温柔的叫道。“叫我大师姐!”某萧得意的傲娇道。“......”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闪婚豪门:诱拐小娇妻

    闪婚豪门:诱拐小娇妻

    一场事故,失怙失忆,她成了没落千金。被迫相亲,遭遇亲人背叛,高不可攀的相亲对象却提出闪婚。原本以为是各取所需的合作联姻,没有想到是他为了捉她精心布局设下的陷阱。“想跑吗?忘了告诉你,我手上没有走脱的猎物。”男人眉眼深浓勾魂摄魄。她被困在那双长臂间,从此再逃不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元道纪

    混元道纪

    新书:《诸天大道图》已发布,正在连载中。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第十四·道纪章》自古始行来,见证历史的纪元,明见道纪!洪荒在眼中见证,神话在身边发生。也曾遥见太古的辉煌,亦曾经历远古的激荡,更曾经历上古的变迁。神的辉煌,仙的崛起,魔的来历,世界的变迁。天地的纪元在眼中更迭。描述一篇不一样的洪荒神话。
  • 萧然之恋

    萧然之恋

    12岁那年的生日成了我最无法面对的日子,那件事也成为了我的心里的痛,直到你的出现,你对我说“我会一直陪着你。”
  • 飞翔体育人

    飞翔体育人

    第**届奥运会,杨紫枫带领着中国队打败了最强的梦之队,中国成为这个世界最强的球队,而杨枫也被称为“世界最强的球员”!
  • 妖夫宠妻

    妖夫宠妻

    洛一一看着自己的小手小脚,立马悲催了。你说穿越就穿越嘛,咱重新潇洒活一回。可竟然穿到了一个小女娃的身上,你说小孩就小孩吧,咱就当重温童年好了,可这小女娃不知什么原因,在八岁以后,就长不大了,所以表面看起来只有八岁的样子,实际上却已经有十六岁了。洛一一,穿越到异世,悲催的发现这具身体原本的主人,因小小年纪锋芒毕露,遭人下毒,不但身体长不大了,连在这个世界上赖以生存的灵力都禁制提升了。尽管如此,在这陌生的异世,有至始至终疼爱她的家人,还很幸运的碰到了视自己如珍如宝的“妖夫”。本想即然如此,她就努力提高自己的修为,为自己重视的人遮风避雨,和自己的“妖夫”逍遥快活的生活下去。但现实并没有想像中美好。麻烦事一波接一波的找上门,几次面临生死边缘。可为了自己重视的人,只能迎难而上。尽管如此,有他的陪伴,她是一个幸福的小女人。然而,一场灾难,她差点失去了他。于是她不得不从小女人蜕变成女强人,踏上强者路,只为救吾夫。庆幸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并不孤独,有很多人默默的陪着自己并肩奋斗。而他也以另一种姿态一直陪伴着自己,经历无数艰难困苦,生死相随。重生后,他依旧宠她如宝,她变本加厉护他如命。[片断欣赏]看着那条明明像蛇,却坚持自己是龙的魔兽,洛一一嘀咕道:“原来是没发育完全啊。”毛毛委屈的望着那颗粉红色的蛋,说道:“我又不是鸡,不会孵蛋。”洛一一诱哄道“所以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嘛,想想看,在自己的努力下,很快就可以看到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不是一件很伟大的事吗?”两句话就把毛毛忽悠搞定了。看着一脸看好戏的腾龙,洛一一说道:“毛毛,你可以找腾龙打下手,孵蛋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俩了。”腾龙脸上的笑意马上僵住了,它堂堂一条龙沦落到去孵蛋?不过看到毛毛一个眼神扫过来,腾龙立马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他很识实务的。洛一一:“快看快看,有只好可爱的小白狗。”“小白狗”脸上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反应过来后,大声骂道:“你这个没见识的笨女人,我是狐狸,狐狸知道吗?”寒老爷子:“只是有未婚夫,又还没有嫁,这时候就要展示你小子的魅力,虽然你实力比她那个未婚夫差点,长相也差点……”寒凝天:“……那你要我拿什么跟人竞争。”寒老爷子:“只要一一做了我家儿媳妇,我就不愁没钱花了。”寒凝天:“那行,我试试,一一有两只很可爱的幻兽,可爱到爆,我养的都比不上。”两人蹲在一兽笼面前幻想,院外的几人快憋出内伤了。
  • 溪风传

    溪风传

    我龙溪风,有一问,问天,问地,问人,问神,问鬼,问妖,最终,师父回答我说,不必问,去看,去想,去行,去战,自然明白,我,究竟能有所何为,究竟能到个什么地步,当然,仅仅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