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5800000009

第9章 青城山的青城武术

武谚有云:“南武当,北少林,峨眉宏佛法,探本上青城”。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而青城武术无疑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

青城武术历史悠久,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轩辕帝,后来经过张道陵等多位武学高人的传承,青城武学得以发扬光大。

千百年来,青城山高手辈出,清代近在灌县出了111个武举人,一名武翰林,一名武状元。因为有这么多武学名人的出现,青城武术蜚声中外。

(一)青城武术的发展历史

在中华武术史上,青城武术刀光拳影,名侠辈出,一剑纵横,笑傲千年。许多名门大派的睿宿宗师在弥留之际,总是谆谆告诫门人:“南武当,北少林,峨眉弘佛法,探本上青城。”

青城武术,源远流长。上古之世,属巫文化系列支系。传说轩辕帝问道青城山时,就曾留下水火神功、风火神功。

有黄老方仙及道教文化后,青城武术又属仙道文化系列分支。青城山一带的蜀人尚武,始于狩猎、娱神及求取氏族生存械斗之需要。

这一带原始族群间发展进化不齐,加以诸族杂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均迫使蜀人不得不尚武、好武、练武,所以自古到今,蜀人皆以尚武善战而知名。

青城派武术源远流长,史料中曾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黄帝与蚩尤大战几次未果。听说当时在青城山的宁封非常厉害,于是黄帝专程到宁封,学会高明之极的轻功,即龙蹻飞腾之术。后大败蚩尤,宁封后来也被黄帝封为“五岳丈人”,青城山即被称为丈人山。

上世纪70年代,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简“十问”中,就出现了青城山容成公练习气功的秘笈《容成治气抟精之道》。

而青城武术真正可以考证据说是从张道陵开始的。据传143年,109岁的张道陵到青城山,凭精深雌雄剑术,劈三岛石,开掷笔槽,大小数十战,将八部鬼帅和六部魔王打得落花流水,使古巫文化为主的地方势力拜服在道教门下,并开创了道教二十四治。

993年,青城山新茶又绿时节,王小波、李顺举起义旗。建立了大蜀政权,坚持三年之久。青城山有座雪佛庵,这里是洪拳的祖坛,宋初就有人在这里“饶鼓箫吹,椎牛为会”,后来,这些武士全都成了义军的骨干。

青城武术历来都是中华武术的大门派,它最辉煌的时代是清代。短短三百多年时间里,青城派门人中出了一个武榜眼和111个武举人,书写了青城派最巅峰的时代。

民国时期,青城派涌现了“二十四侠”,名动江湖,他们或劫富济贫,或北上抗日,书写了冷兵器时代的最后一曲壮歌。

20世纪30年代,青城武术一度因《青城十九侠》而风云再起,据说连尚武青年南怀瑾都要千里奔波,负剑上山拜访名师,寻觅剑侠。

然而,随着火器的使用,笑傲冷兵器时代的武术已开始没落,青城武术也不例外。在市场化,商业化等元素的冲击下,青城武术传人散居各地,原生态的青城武术逐渐没落。

(二)青城武术的类别特点

中国武术门派虽多,但始终离不开道佛两教的深刻影响。青城武术原出道家、修炼家,重体道养生,长生久视,修为武德。故特重内功、气功及精神修炼。

道门中无论哪种功法器械,都首先为强身健体和自卫防身考虑,故凡修为青城一派道教武功者,皆重无为,重阴柔,重以柔克刚,重无为而无所不为,并非讲先发制人。

青城武术,或曰道家武术,至八卦太极而炉火纯青。太极拳抱天地乾坤于一无,至柔之极,而发力至猛之极,可谓无坚不摧。

因此,有人说中国武术与中国道教源流一样,其根也在青城,其衍化发展最早也在青城。

青城派武术与道家修炼的“外活四体,内活经络,修命强身”的“动功”有关,且吸收了佛门及各派武术的精华,形成海内外公认的门派,与少林、武当、峨嵋诸派相互促进,并驾齐驱。

青城派武术中,最富特色的是青城剑术。相传是在张道陵天师所传的“雌雄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后来,被武林誉为四大剑派之一。

到了近代,青城山还流传有七星剑、十三剑、二十剑等。欢喜道人李杰的“阴把八方剑”,善用反作用力,巧制对手。此外还有铁牛耕地、古树盘根等套路。

青城武术除剑派之外,还有青龙力、乾坤圈、铁鞭等武器。20世纪30年代,青城长生宫住持张至清,人称“二十四侠”之一,用铁链作裤带,重7.5公斤,运用自如,威力惊人,自称为“铁鞭”。

青城拳术有剑拳之称,其中以青城洪拳较为著名。青城雪佛庵,是青城洪拳的祖庭。

青城武术中,有自然门一派,又称“神功”“神灯”“神拳”。属于带动自发动性质的技击术。口诀有“动静无穷,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

青城派轻功,亦称青城龙蹻飞腾术,为仙人宁封所创。相传黄帝战蚩尤不胜,来至青城,拜宁封为师,得龙蹻飞腾之术,最终战胜了蚩尤。

迢迢五千多年,经过多少代青城武术爱好者的努力,青城武术终于成为了中华武术中的佼佼者。

(三)历代青城武术名家

青城武术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在这漫长几千年历史上,青城武术界出现了不少位有重大影响的武术名家,较为出名的有宁封、李杰等人。

1.宁封 青城武术人物中较早的是宁封。相传他因帮助国轩辕皇帝,助其一统天下。后来,被拜为“五岳丈人”,管理天下名山。

2.张永平 青城山汶川黄龙观道长张永平,出家前为清军参将,据传他有陆地神行术,他一日步行成都至汶川可来回数次。

张永平不仅武艺高强,还有诸多弟子。其中,其弟子刘元尚精通医术,丹功深厚,常入定数日,传有隔空点穴治病术。

3.朱智涵 海灯法师原学道于“巴蜀真人”朱智涵,朱智涵原属于青城一脉,后入江油传道。他是鹤鸣山张至益大师的师弟,其“少林童子功”也系青城丹功舒筋术的一小部分,而其“排打功”也系“青城六合气功”。

据传,海灯法师也曾回青城看望曹明仙师叔。当看到曹明仙神功后自愧差距太大,回去后发愤内炼,急功而逝。

4.欢喜道人 青城山欢喜道人李杰是青城武术名家中颇具传奇性的一个。

李杰,字太清,道号永宏,清光绪二年出生于四川江油县明镜乡。21岁考中秀才,后来曾参加由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组织同盟会,还曾参加1907年同盟会员李实在江油发动的反清秘密起义。这次起义遭到清廷巡防军的残酷镇压,他一气之下,来剑阁县灵验寺拜陈林山为师出家修道。

1916年,李杰来到剑阁县华山观、青埋观,继续从事道敕活动,习武练功,给人治病,书法精妙,尤擅指画。

红军长征过剑阁时,李杰曾多方帮助。红军转移北上后,李杰避祸移居秀钟山灵隐寺习医,并来青城山习内丹术。

1948年8月,李杰大师收王庆余为徒,传授道家内丹真功及医理、武术。

大师晚年又一度来青城山上清宫、玉清宫居住。他的高足弟子王庆余后来成为了世界气功基金会名誉会长、中华气功进修学院专修委员,著有《秘传道家筋经内丹功》《道医窥秘》等书,通贯古今丹法,熔医疗、气功、武术于一炉。

5.陈琳 原系清末武举人,西康军标统,骁勇善战,驰誉川湘,后因保清无望,无力回天,遂解散兵马,上青城山做了长老。

在青城山的那段岁月里,陈琳武术更加进步,还带出了许多徒弟。其俗家弟子余国雄后来也成为了著名武术家。

6.其他名家 知客师胡佐全人称“三眼童儿”,曾获成都青羊宫省赛金章,其弟子康德民擅双剑、轻功,舞剑时内功运于周身,长发散开似雪篷围绕,能在树丛之上纵跳如飞。

叶丹一也是青城武术中的名家。冯玉祥在青城山时,由擅长青城道门金钟罩的道士叶丹一任保镖,冯玉祥离开青城山时也将叶丹一带走了。

画家张大千好友彭鹤年大师,有站桩不动碎砖之山脚铁功,与青城自然门传人陈用和同出一脉。

当然,青城派的武术名家还有很多。他们在清朝和民国期间影响很大,他们个个武艺高强,成为了中国武术界的一股重要力量。

(四)青城武术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青城武术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也取得了飞速发展。

青城武术在1982年以前,在都江堰范围内一直处各自为政的状态。电影《少林寺》电影公演后,全国引起一片武术热。

当时的都江堰体委派体委干部谢正常联络青城山一带各派老拳师,在1983年成立武术协会,并开班授徒,这为青城武术的发扬提供了条件。

1986年全国各省市开展大规模武术挖掘整理,都江堰武协组织挖掘理事,整理出三十多个套路。并由四川省体委武术遗产挖整组,确定了祁玉祥、周烈光、宋德昭、郑子舟等人为四川武术拳种代表人物。

同时,作为青城派代表人物的还有开县陈生一、泸州余国雄,后经各省市自治区上报,中国武协审定后,将余国雄、祁玉祥、宋德昭、路军健作为中国武术拳种代表人物载入《中国武术人名辞典》。

其中,王裕康、向忠全被授予全国武术挖掘整理雄狮三等奖。谢正常被授予国家体委授予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先进个人。

进入21世纪后,青城武术发展模式日益多样化。2002年,建国后第一部青城武术专著《中华绝技——青城武术》,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3年青城武术在四川68个武术门派中,率先作为中国武术著名流派,载入国家最高级别的《中华武术展现工程》,出版青城武术光碟九套,走进全国新华书店。

同年,在四川省武协换届工作报告上,正式将青城、峨嵋两支武术分开。

第二年,第一个中英文对照的青城武术教学光碟正式出版,中国道教文化节青城武术献艺大会在青城山举行,组织了青城武术弟子五百余人进行青城武术献艺大会。青城武术书籍、光盘作为组委会礼品赠送给二十多个国家的来宾。

2006年8月,青城派代表队赴山东青岛,参加第六届国际传统武术交流大会,获五金三银一铜的好成绩。

接着,由刘绥滨、潘崇福、徐辉云、曾祥全等人发起创办了都江堰市青城武术文化研究会,并开班传授青城武术。这标志着青城武术已从一种业余爱好,向着职业武术方向发展。

2007年5月,由成龙影视集团、北京电视台主办的“龙的传人”全球选秀活动。青城武术派出余伟、徐峰两名选手参赛,从西南赛区数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冲进30强即16强,这再一次引起了外界对青城武术的关注。

青城武术的影响还跨出了国门,这支中国著名武术流派,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包括中国各大武术杂志、《澳门日报》、台湾华视、香港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中国新华社、韩国电视台、新加坡《联合早报》、美国《侨报》、菲律宾《商报》、法国《华商报》在内的四百余家媒体对青城武术作过上万次的报道。

从1982年至2007年,青城武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在2007年5月入选都江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青城武术掌门刘绥滨也应邀为国家文化部长孙家政、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等省市领导表演了青城太极,获得好评。

从一个以前只在青城山地区流传近两千年的区域性武术流派变成了全球已有二十多个国家数万人士习练的武术,正逐步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文化品牌。

同类推荐
  • 金钱的革命

    金钱的革命

    具体对尊重金钱就是尊重你自己、掌握现代理财方法、花钱的学问等十四章内容进行了阐述。
  • 灯谜趣事

    灯谜趣事

    全书分10章,计灯谜知识、名人灯谜、名著灯谜、名句灯谜、名胜灯谜、历史灯谜、汉字灯谜、成语灯谜、杂项灯谜、网络时代。章内设节,以第五章《名胜灯谜》为例,共分中国名山谜、中国名水谜、中国名寺谜、中国地名谜等四节。该书使灯谜这种独到的艺术形式融入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值得品读。
  • 陶唐氏之论

    陶唐氏之论

    《陶唐氏之论》以期实现完善社会管理的目的。从夏商周时期,古代国家管理者都十分重视对人民言论的征集和采纳,专门设立负责采风的官员收集民间歌谣,用做国家对人民心声的倾听,类似于现代社会中对基层的调查研究工作。季札称赞的《唐风》中有一首《蟋蟀》,其情真挚,其思殷切,当称季札之赞美。
  • 跨文化语境下的乔治·奥威尔研究

    跨文化语境下的乔治·奥威尔研究

    《跨文化语境下的乔治·奥威尔研究》旨在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学科角度对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进行专题研究。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奥威尔与缅甸;第二,奥威尔与中国;第三,中国奥威尔研究的新视野。第一、二部分涉及奥威尔作品中的亚洲题材以及中英文学关系,第三部分紧跟国际奥威尔研究前沿,以中国角度提出奥威尔研究的新课题,反思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现状。三个部分的研究皆放置于跨文化语境,试图从中发现和解决西方奥威尔研究的盲点或不足,推进国际奥威尔的学术研究。
  • 烈焰瓷都

    烈焰瓷都

    通过追寻改变景德镇的都昌人的足迹,记录了鄱阳湖上一个特殊群体在景德镇明清以来五百年的创业史,追溯时代的变迁,书写背负土地的农民在民族手工业大潮中的蜕变,再现丝绸之路上世界瓷都的千年辉煌,在哲理思辨中搜寻余味无穷的人生经验,在融入“一带一路”中寻求生活普遍的文化意义。
热门推荐
  • 九零长女有点苏

    九零长女有点苏

    自古寒门难出贵子?原生家庭影响下一代?读书无用论,女人就该认命安分?曲凡表示奋起不服,誓要扭转这穷困苦的设定。某只见到曲凡的时候,就对发小夸下海口:“这种土鳖捞女,不出一月,本少爷就能拿下,赌?”这一赌,号称战无不胜的撩妹战斗机的某输了个彻头彻尾。这一赌,就是十年余,某人才抱得美人归,结婚当日,泪流长河,为啥?一腔激动辛酸泪,苦的!某天,曲凡对某奶爸道:“听说你当初只想和我玩玩,还下了赌注啊?”某少熟练的换着尿布道:“可不是,特么一场豪赌,把老子都坑进去了,现世报啊!”“哦,现世报?”阴恻恻的磨牙声。某少头皮一麻,端正立正稍息:“报告老婆大人,这个现世报,我裴某人愿意报个几辈子!”“妥!”小奶娃咯咯笑曰:豪赌一时爽,一直豪赌一直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口味经济学

    重口味经济学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存在很多奇怪的人和事,如果你看不懂,那么很有可能糊里糊涂地被利用。本书便结合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经济现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给大家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的同时,让你花钱有门道,赚钱有套路。
  • 隐婚100分之重生学霸女神

    隐婚100分之重生学霸女神

    【强推《重生八零团宠小神医》,请多多支持】【完结甜文】一场骗局,她被丈夫抛弃,儿子身死。意外重回18岁,叶甜心势要讨回所有一切,却不想无意间救了一大佬,从此人生便开了挂!
  •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就将这些流传于天津民间的各类老俗话汇集起来,在记录其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每句老俗话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写出俗话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动人故事。
  • 娇袭

    娇袭

    叶家庶出三小姐绝色容颜,却被人嫡母和两位姐姐利用了个彻底最后死在了发卖的路上转世重活,原主却拒绝重生,便宜了一缕来自现代的魂魄不奏是捧杀嘛,不奏是利用嘛谁利用谁啊?培养出一代绝世好爹拥有一手精湛制药绝活叶曼青眼睛弯弯地咪咪笑这出戏,演得不赖
  • 二妹家的良田

    二妹家的良田

    月家的二妹生来就是个痴儿,不仅如此还是个少有的大力士。有一天月家二妹进山里砍柴,听说遇到神仙,痴病就治好了。月家人多地少,月家二妹常常饭肚子。月家二妹想攒钱,攒啊攒,攒出了几十亩良田。要问古城谁家女儿最能干,到地里去看月家二妹去。月小凤重生了,重生在一户吃不饱,穿不暖的农家里,为了吃好住好穿好,她只好努力赚钱了。做了十年的野人,万神董本着野兽的本能,想把看中的女人抢回山,可为毛他家女人就这么聪明呢?他想把人抢回山,抢人不成,还被她留在村里了。不过有这么能干的媳妇也不错,为了媳妇……
  • 缘来缘去终成线

    缘来缘去终成线

    红线千丝万缕却终究掌握在一个人手中,魂魄飘荡无依却终究要过一碗汤水。本无交集的二人,却命中注定般纠缠了一起。一场跨越六界的爱恋,一根红线,一碗孟婆汤,究竟会如何颠覆六界……
  • 爱是心中的蔷薇

    爱是心中的蔷薇

    这是一部爱的传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高考复读生宝存在垃圾堆发现一个垂死的女弃婴,抱回出租屋照料,弃婴在恢复健康后被人收养。大学毕业后,宝存成为一名乡村中学教师,与勤劳纯朴的姑娘志芸结婚,育有一女,生活平静而幸福。数年后,因二胎风波,宝存一气之下辞职下海,经营服装生意,无意中收留了一名孤苦伶仃的打工女孩香玉。香玉工作努力,聪明漂亮,被宝存夫妇视为家人。两年后,宝存和香玉的一次闲谈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
  • 坠入星河只为你

    坠入星河只为你

    她从小学习大提琴,不爱说话,每天除了学习就是练琴,父母禁止她做任何家务。他被同学叫面瘫,魔术高手,但只要是女生靠近他,他会立刻跟那个女生拉开三米距离。而这样两个不喜说话的人在同一所高中,刚开学时两个人被分到同一个班,还成了同桌,更不为人知的是,林柯就住在余洛家。不爱说话的大提琴小姐vs面瘫的魔术师先生“余洛,我帮你改作业。”“余洛,能不能借我看一下你的作文?”“余洛,你能教我拉大提琴吗?”她依旧不爱说话,他却让人大跌眼镜。什么鬼!更令人吃惊的是,她还同意了他的要求。不正常,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