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5800000006

第6章 青城山的风景名胜

青城山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它分为前山、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这里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等。后山水秀、林幽、山雄,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一)青城山建筑艺术

青城山的古建筑,以道教宫观居多。这些建筑大都顺应自然,在环境清幽和地势险绝处建造,且布局灵活,不强求严格贯穿的中轴线。

它们讲究在隐、藏、幽、奇上用功夫,融入自然,与周围的大自然浑然一体。

它们结合地势,汲取古代男方民族的干栏式建筑构架,用台、吊、挑、跌、梭、披、叠等方式,朴实幽致,大方自然,给人以家居顿住的亲切感。

中国道家多有传统的“风水术”,选址注重环境生态,风水经典《宅经》亦被收入道家典籍《道藏》。青城山的古建筑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如建于半山腰的天师洞,背靠混元顶,左傍青龙岗,右临黑虎塘,前方地势开阔,远处有三狮六凤,符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四灵兽式”布局;方位东向略偏北,正对气口;山有来脉,水有活源,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模式。

营建者又善于以建筑小品和自然景物的结合,组织空间,控制视野,形成导游线,使十分清幽的山谷变成精采的园林环境空间,把天然景物烘染得很有特色。

天师洞的外山门“五洞天”,更是集中了青城山建筑的精华,从山门外到接仙桥,步步引人入胜。

内山门骑建在高高的陡坎上,通过长长的石阶贯入依山而立的大片建筑群,使两层建筑在立面上显现出四级多层的壮观景象。

青城山宫观建筑的基本组成,可概括为神殿、斋堂、客舍、林园四个主要部分。

神殿是道观的主题建筑和中心,以天师洞的三清殿最具代表性。三清殿采用的是重檐歇山式的屋顶,坐西向东,横列五间,高大阔宽,气势恢宏。

殿檐前12级垂带踏道,两旁有石栏顺护,上刻“天籁婴灵”群雕,排列有致,与内山门及东斋堂、西客堂形成庄严雄伟的四合院。

院中还刻有太极图及十二生肖图,象征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斋堂,位居大殿左侧,集书画、联额、诗词、雕刻为一体。

客舍,处于僻静处单独设院,一般居大殿右侧,以接待客人。

园林,因地制宜,多以幽、奥取胜。它们采取引景、设景、取景等造园手法,既出奇制胜,又与山林融为一体。

如常道观的西客堂,便是采取上述造园三部曲的典范。它先在入口出用青石雕刻栏杆设计大院小园,两旁种植公孙桔、山茶花等植物,红绿相间,苔痕上阶,将客人从庙堂引入山林。

客堂前后厅之间,有一小天井,建造者便随势堆起石山,种植青城山特有的山海棠、兰草、随手香等花草,点缀风景,补残连缺,再配以若干楹联匾额,更增添不少文化气息,使人流连忘返。

后客厅名为别一洞天,设计为八卦形吊脚式楼,既寓舍道意,又巧夺天工;厅房用环形透景花窗,窗外回廊环护,开轩临四野,纵目望远山,山水画卷,尽现眼前,真不愧为“三景”手法之妙用。

青城山的亭、阁、桥、廊、牌坊等建筑,共有一百多座,散布在游山道上。这些建筑,大部分为天然树枝皮亭,保持着原始树木的天然形状和色泽。

它们与周围山林和谐搭配,使青城山显得更加古朴幽静,意味深长。

它们立孤峰,屹危岩,跨断涧,临清溪,形成意趣不同的各种景点,显示出青城山古式亭阁的特有魅力。

亭阁的形状,随景而异,看似随手而成,实则颇多考究。有随山路转折而成的三角亭——怡乐樔,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伫立峰顶的八角亭——息心亭,有被山路穿过而减柱的卧云亭,有随山势弯曲而成弧形的凝翠桥等。

每座亭阁都取有名称,配有楹联,驻足歇息之时,仰首欣赏山景联额,更觉兴味无穷,心旷神怡。

除上述所列举的亭阁外,青城山前后处较为著名的还有赤诚阁、迎师亭、缘云阁、水心亭、雨亭、翠光亭、天然阁、引听寒亭、清虚阁、观日亭、圣灯亭、壮观台、揽月廊、四望观、卧云亭、飞仙亭、禅师台、金鞭亭、八卦台、摩崖亭、寻仙阁、梅竹亭、又一村坊、奇藤关、水晶亭、五龙沟坊、綄花亭、虎啸亭、飞泉沟坊等。

青城山的特色,前人有识之士以“幽”字概括,可谓神来之笔,十分贴切、精炼,青城山遂有“青城天下幽”之美称,与峨眉、剑阁、三峡并列为蜀之山水四绝并兼具雄、奇、秀、幽四大特色于一体。

从自然景观看,青城山山幽、水幽、林幽;从人文景观看,青城山亭幽、桥幽、路幽。

除了道教建筑外,青城山还有许多佛教建筑。主要有泰安寺、普照寺、白云寺,而以普照寺的古建筑最有特色。

它依山傍水,构思奇特,其工程之巨大,规模之宏伟,布局之精巧,与佛教经典及石舰式的普同塔,对于研究佛教建筑,仍具有较高的价值。

泰安寺深山古刹的庄严,白云寺选址和构建的奇巧壮观,均堪称佳构。

游人至此,无不为青城山的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高度和谐统一而惊叹,深为青城山的幽雅景致和道家文化所折服。

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为青城山以“天下幽”而闻名增添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为后人在景观建筑艺术的借鉴和创造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和启迪。

(二)青城山建福宫

建福宫坐落于青城山丈人峰下,前山山门的左侧。传说这里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处。宫观始建于晋代,原址在青城天国山中,唐开元十八年,奉敕迁于此处。宫观原名丈人观,南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简称“建福宫”。

建福宫历史悠久,后来保存下来的建筑仅存两院三殿。前两殿为近年来青城山道教协会筹集资金新建的重檐楼殿。

第一殿供奉道教护法尊神王灵官及财神,内侧供奉慈航真人。第二殿名为“丈人殿”,供奉五岳丈人宁封真君及广成先生杜光庭,亦称杜天师。

建福宫后院颇清静,有两株上百岁的仙人松,枝繁叶茂。后殿内塑有三尊彩像,中间是太上老君,道教尊为教主;左面是东华帝君,即华阳真人王玄甫,为全真道北五祖的第一祖;右面是道教全真派的创立者王重阳。殿堂板壁刻有张三丰祖师的诗。

建福宫后院大殿檐柱上,悬有长达394字的青城山著名长联,此联被赞为“青城一绝”。

建福宫后有赤城岩,崖壁有抗战初期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挖的防空洞。赤城岩畔有悬流,名为“乳泉”。泉下有池,中建一亭,名“水心亭”,为民国年间住持张伯庸建。

建福宫旁边还有梳妆台,它位于丈人山赤城岩腹,从建福宫楠木林右侧上山即可到达。传说明末庆符王曾屯兵于此,希望重振大明江山。他带兵出山征战后,每日清晨陈妃于此处梳头,眺望奏凯归来的庆符王。不料其夫战死,于是陈妃也自尽了。后人为纪念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建亭台于此。

(三)青城山月城湖

月城湖坐落在丈人峰和青龙岗之间,那丈人峰下的鬼城山,又名月城山,湖因山而得名。月城湖水源自于老霄顶的清溪,1985年新筑拦水坝,形成了水面约三万平方米的山间小湖。

月城湖四周青山环卫,纵目四望,嫩绿、青绿、墨绿相互交织,画意盎然。碧绿的湖水,如明镜,如圆月,将四周林莽山容倒映水中。渡船游弋,荡迭成一幅幅变幻多端的意象派立体图案。

堤上长廊,如弯月环护,名为“映月廊”。有联云:“松声竹韵吟仙境,山色湖光映月城。”这水秀山清的佳景,朝晖夕阴,云蒸霞披。春夏之际烟雨如织,青黛色的峰岭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深秋时节,湖畔山峦上如火燃烧的红叶,和浓绿的湖水恰成鲜明的对照,山姿水色,令人沉醉。

临湖的露天茶园,给人以观景歇憩,品茗怡乐之便;湖中轻舟破碧,供游人逍遥自在地畅游。岩间还有林荫丹梯曲径,直通上清幽奥。步行其间,充满山林野趣。古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月城湖使人得山水之悠闲,忘却尘世之喧嚣,实为集山水游乐与交通枢纽为一体的青城前山著名景点。

(四)青城山天师洞

天师洞距建福宫约两公里,建在白云溪和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原为黄帝祠,始建于隋朝,当时名为延庆观,唐代改名常道观,宋代名为昭庆观。后来因有汉代张天师结茅阐道所居之洞窟,俗称“天师洞”。

观内正殿为三清殿,殿后有黄帝祠和天师洞等古迹。天师洞右下角有一小殿,名三皇殿,内有轩辕、伏羲、神农石像。

天师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古树参天,十分幽静。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第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天师洞后来保存下来的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

洞门前有一株古银杏树,高50余米,胸围7.06米、直径2.24米。据说此树乃张天师亲手所植,树龄已达两千余年。

1943年夏,画家徐悲鸿先生曾来青城山写生。他在天师洞独居一室,先后创作了屈原《九歌》中的插图《国殇》《山鬼》等多幅作品,他还送给青城山道士《奔马》《天马》两幅图,已制成石刻陈列。

(五)青城山老君阁

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的彭祖峰绝顶,海拔1600米。阁基宽四百余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老君阁老君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

老君像高13.6米,连牛身通高16米。均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

老君阁建筑群包括东华殿,次殿有一百多平方米,长五间,中祀东华帝君,左右龛分祀吕纯阳及锺离权。

(六)青城山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顶约五百米的半坡上。它始建于晋代,后来被废。唐玄宗时又加修建,五代期间王衍再建,明末毁于火灾。后来保存下来的殿宇建于清代同治年间。

上清宫山门外西侧石壁上,刻有黄天鹄所题“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刻石。

上清宫的主要建筑有山门、正殿、配殿、玉皇楼等,宫门“上清宫”三字由蒋介石所题,两旁为于右任所撰对联:“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

20世纪80年代末,青城山道协在原观音阁与青城前山索道上站之间,增建起巍峨壮丽的宫阙式东山门“慈云阁”。慈云阁精刻道教八宝及人物图案浮雕,门额用张大千手书“青城山上清宫”刻石,更增加了宫门的雄伟气象。

由慈云阁直上进入上清宫山门,山门正对老君殿,殿内供奉太上老君,两旁供纯阳祖师、三丰祖师。殿后有新建的“三清大殿”,大殿中供奉三清神像,两旁供三清弟子十二金仙。

大殿右侧道德经堂前有鸳鸯井,又称为“八卦鸳鸯井”。相传为五代前蜀所凿。两井一方一圆,象征男女,其泉源相通,但却一清一浊,一浅一深。井旁刻有张大千手书“鸳鸯井”三个大字。

大殿左侧有长廊通向“文武殿”,内祀文圣子和武圣关羽。神座下有九龙浮雕,甚为精美。两旁有张大千所绘的麻姑、王母、三丰祖师、花蕊夫人画像石刻和黄云鹄诗碑。天花板画有墨龙和二十四孝图及三国故事。

老君殿和文武殿之间廊下为“麻姑池”,传为麻姑浴丹处,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色碧绿,一年四季,不竭不溢。池旁有张大千题书“麻姑池”三字。

(七)青城山祖师殿

祖师殿原名洞天观、清都观,因供奉真武大帝和三丰祖师,故名为真武宫,又叫祖师殿。

祖师殿为一小巧玲珑的四合院。初建于晋,明末毁败,清代乾隆五十七年万本圆重建祖堂。后来保存下来的殿宇建于清同治四年。

祖师殿背靠轩辕峰,面对白云溪,环境十分清幽。古迹有唐代薛昌浴丹井、唐代道教大学者杜光庭读书台,此外还有清人黄云鹄题记的云松塔,1993年新建的灵官殿及客房。

冯玉祥将军抗战时期曾三次来青城山长住。1945年住祖师殿,当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冯玉祥听到此消息后,不胜喜悦,在观侧建亭刻碑,自撰碑文云:

三十四年八月初予来青城山,下榻真武宫。十一日晨,日本投降消息传来,同志鼓掌欢呼。时予方在灶间取火,闻悉不禁喜极泪流。八载艰苦,竟获全胜;积年大耻,终免尽雪,予能不为吾民族国家庆乎!乃筑亭以为纪念,名曰闻胜亭云。

冯玉祥敬志。

此碑后来移至祖师殿,作为文物保存,供人瞻仰。

(八)青城后山名胜

青城后山位于青城前山后,泰安乡境内,总面积约一百平方公里。它与青城山一脉相承,深藏不露,极具神秘色彩,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加以开发。

青城后山的宫观香火虽无前山之盛,但清幽洁净则更胜一筹,有“一山幽意论平分”之说。沿山道前行,山花烂漫,飞瀑流泉不绝;峭壁悬岩,天光云影一线;忽而栈道逶迤曲折,不见头尾;忽而村落群山环抱,绿草如茵。

这里的神仙洞,仙气浓郁、林深幽暗。洞口的浴仙岩处,一字排开48个石潭,光滑元苔,水清宜人,传说青城神仙常在此沐浴。

后山天台寺遗址周围,散布着几十座宋代、明代的古墓,其中一座明墓上刻着对联:

山前山后溪水响

云内云外涧鸪啼

后山的黄鹤桥外有飞泉沟,全长十公里,源出蓥华山南天门,流入味江。溯沟而上,景致迷人,幽谷飞泉、百丈长桥、双泉水帘三景尤为出名。其中,幽谷飞泉由观音岩瀑布、闭月潭、落雁潭组成;百丈长桥为悬崖上的栈道,满挂古树苍藤;双泉水帘则似花果山水帘洞,亭上有一幅对联:

双声泉落涧

长啸我开襟

青城后山龙隐峡栈道以沟底巨石为立柱。横梁以滚木相连,上铺木板。

双泉水帘位于青城后山飞泉沟,是一组神奇的自然景观,包括天桥、梳妆池及瀑布、水帘洞等风韵天成的小景。

双泉为两道飞泉在合流处形成的前后双瀑,前瀑来自梳妆池水,在岩洞顶散开,如一幅珍珠串缀起来的银帘,挂在岩前,遮住洞口;后瀑为飞泉沟正流,似一条凌空飞啸的银龙,飞下数十米深的岩洞中。

洞内雪浪翻涌,钟乳遍布,奇绝瑰丽。洞岩上有古廊桥和木拱桥,通称天桥,俯瞰沟底,烟雨溟蒙,山树飘摇,听惊涛响于幽壑,恍如置身云天。

后山的白云群洞海拔1600米,由大小上百个天然洞穴组成。望云亭上的楹联“人间桃源洞,天外白云乡”对此大为咏赞。洞极幽深,洞内有河、桥、宛若神仙洞府。相传这里为白云祖师修炼升仙处。

第一大洞群仙洞内有古青城山仙人、隐士的塑像。老君洞海拔最高,里面有李聃传道塑像七尊,是赏红日的观景点。

后山的泰安寺始建于唐,寺旁有一座舍利塔、三块古碑和数十株十分粗壮的古银杏、桢楠和红豆树,寺前有古驿道,是都江堰通往金川的必经之路。

相传明末泰安寺有一了空僧人,与蜀王残部勾结,与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部属为敌。张献忠的部属请到僧带路,偷袭泰安寺,大获全胜。泰安寺寺焚僧逃,了空触岩而亡。对此《青城山记》中有记载。1986年,泰安寺重建,随后香火不断。

作为道教和佛教名山,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

此外,堪称青城山特色的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青城山的自然和文化名胜,数量庞大,声名远播,每年都吸引了许多游人慕名来访。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博览3

    中国文化博览3

    历史的车轮告诉我们,了解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展望未来。这套丛书成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读物,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爱国主义感悟,提高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觉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离奇事件之谜

    离奇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以孝齐家(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齐家(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立足于新时代进程和学术研究成果,对衣食住行、婚姻生老、丧葬祭祖、节日、信仰等社会风俗中承载的孝行为和孝意识进行系统介绍。对孝文化风俗中所涉及的人物、事迹,以及衍生出的典故、名词、成语、谚语,均考述源流嬗变。但愿读者通过本书,丰富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冲破世俗偏见的误区,更加理智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善待父母子女,和谐家国关系。
  • 粽叶飘香:端午节

    粽叶飘香: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热门推荐
  • 天价巨星追妻记

    天价巨星追妻记

    能够与你相遇,是我的幸运,亦是你的幸运,因为在人人茫海中,可以找到值得自己用心去呵护的人,是千万分之一。
  • 升级养系统

    升级养系统

    魂归异世的顾然然,天真的以为这已是她人生最大的逆转然并卵,骨感的现实火急火燎就想来打脸。满心期待攒了N波欧气冒着上榜的风险,转角遇到……虚假宣传『天机不可泄露』:都说了不能泄露,怪我喽┐(?-`)┌
  • 回忆黄埔军校

    回忆黄埔军校

    本书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该书曾于1984年5月,黄埔军校创建六十周年之际,以《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之名初版。收集了二十多位曾在军校任职或学习过的同志的讲话或回忆文章,生动真实地记载了黄埔军校官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共同学习、生活和战斗的情景,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大革命时期的一个侧面并汲取国共合作失败的历史教训,以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和祖国统一的实现。
  • 诅天

    诅天

    数百州土,广袤无边。芸芸众生,万千之灵。万余年前,人族学会吸收灵源,衍生灵力,主宰了三百六十五州之上的一切生灵,而这一切,仅仅是由于一块看起来小巧而不起眼的灵玉……
  • 辽文萃

    辽文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可不读的最奇妙的幻想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奇妙的幻想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本书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红笸箩(下篇)

    红笸箩(下篇)

    洪耙子的尸体当天就被呼兰县的衙役送回了洪家堡子。让人想不到的是,呼兰县令王凤梧也随着拉尸的车到了洪家堡子。许小蓟和蚕豆刚从河边回来。这几天,许小蓟正在静养,白天和蚕豆游山玩水,为的是不让腹内的胎儿受了惊。许小蓟和蚕豆每人手里拎着一只蛤蟆,刚过了桥头,就有人报信儿,说县衙押着拉尸的车到了洪家堡子。许小蓟吃惊地问:“谁死了?”报信儿的人说:“是洪耙子。”许小蓟更加吃惊地问:“耙子不是和怀德在一块儿?怀德怎么样?耙子是咋死的?”
  • 徽城竹枝词

    徽城竹枝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王有情之美妃请上座

    帝王有情之美妃请上座

    “告诉你们,曾经那个任由欺凌曲芝瑶已经死了,不信谁再来试试?”曲芝瑶看着吓得不轻众人,不屑的笑道。她对谁都可以狠心,唯独他......,那个为了帝位一而再伤她心的男人。一天,曲芝瑶甩下一张休书扬长而去,不料半路被他劫入怀中“都是我的人了还想跑?没你要这江山又有何用?”江山权利不如你,平凡亦是一种乐。
  • 妻为大:相公要听话

    妻为大:相公要听话

    失身!失心!失子!当她失去一切之后,变得冷血无情,成为叱咤商界的风云人物。她本恪守三从四德,却被人认为是应该付出,她本隐忍,却被认为可以欺辱。人善被人欺,当失身之恨,失子之痛,毁誉之仇一同袭来之时,她浴火重生。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害我一粟,我夺人数斗。漠家欠她的一切,她要让漠家失去所有的依靠,漠家害她失去了孩子,她要漠家所有人的鲜血来偿还。拨开层层云雾后,谁与谁擦肩而过,是谁在忏悔当日的不该,看到佳人身旁的那个位置已经被人占据着,一切都回不到从前。【片段一】:房里女子被迫承欢于其他男子身下,身陷人间炼狱。房外夫君喝着茶,笑看着自己的娘子从别的男人身下爬起。男人冷漠地从房里出来,“这是你要的地契,这种女人不值!”然后不屑地走开。漠北笑着收起地契,又从怀里拿出另一张纸,他正等着自己‘红杏出墙’的娘子。冷幽然惨白着脸,落魄地从房里出来,一身狼狈,看到漠北手上的纸,“这就是给我的?很好!漠北,你欠我的,我会一一讨回!”漠北惊慌失措地看着冷幽然血红一片的下身,那鲜血如同朝阳一般绚烂,“你。。。”“与你无关!”接过昔日夫君,今日仇人手上的休书,从此陌路。漠北举起的手,无力地放下,孩子。。。没了。。。心。。。却痛了。【片段二】:三年后。。。商业界里出现了一个手段狠绝的公子冷,而‘他’的最终目标则是打败天下首富漠北,公子冷打开折扇,淡淡一笑,眸中却如千年冰雪,“我,便是你的债主。”,再见旧颜,恍如隔世,心中那痛点点蔓延,嗜骨般的悔恨将他淹没。艰涩的开口,“是你?”当迷雾拨开,他才发现自己的最爱竟然是那被抛弃的糟糠,心痛了,碎了,还能缝起来吗。他亲手扼杀的孩子能活过来吗,她,自己的妻子,能再回头看一眼原地不动的他吗。☆喜欢的亲们请点击【放入书架】+【推荐本书】+【发表评论论】★小曲的群★112156771非诚勿扰,加群的请打上想想的文。————————————————————————————————————————————————想想已完结的文:《宁做丑女不做后》《极品男奴》《银面假公子》————————————————————————————————————好友文区《狂野黑道夫》木轻轻《特警闲妃不安分》梦边缘《七夜偷歡》乔茉児《恶魔硬上弓》浅水的鱼《丑妾不承欢》溱潼《绝煞弃女》孤月如我《爱上丑女》南宫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