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54200000013

第13章 什么都不做的陪伴

/一、独处与陪伴/

在与人相处时,我常会遭遇一种尴尬,这种尴尬是相对无言的寂寞,感觉有如一阵冷风在两个人之间穿行,所到之处一片茫然无措。比如,因为工作关系,你和第一次见面的同事有一项工作要讨论,于是约着一起吃饭、谈事情。正经事在菜还没有上桌之前就谈妥了,接下来你们无话可说,四周的人在聊天,你们两个人却很安静,仿佛一杯放久了的豆浆,上面凝结了一层膜。

沉默没维持多久,你们就打破沉默,开始聊天。你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和对方都在没话找话说,你们谈今天的天气,讲最新的社会新闻,比如扶梯惨案、公交车爆炸事件、虐待儿童问题、大学生就业困难……等所有的社会新闻都谈得差不多了,你们的菜终于上来了,你感觉彼此都轻呼了一口气,内心轻松了许多。“来来来,吃菜,吃菜!”你们埋头吃菜,多亏了筷子和嘴巴的运动,彼此的尴尬被消除了许多。但是,有的时候,你感觉自己不是在吃美味的菜肴,而是在咀嚼尴尬,这尴尬味同嚼蜡,你恨不得赶紧吃完饭,回家上网看电影去。

如果你们聊了许多社会新闻,菜还没上来,那你们的话题就开始进入更加个人的领域。你们会询问对方以下问题:是本地人吗?如果不是,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多少年?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没结婚的就谈谈没结婚的几个原因;结婚但没孩子的就谈谈两个人结婚多久、如何认识、交往时的一些趣事;有孩子的就谈谈孩子多么活泼可爱,也许还会拿出手机,让对方看看孩子的照片,夸夸孩子,心里想着:妈的,菜怎么还没有上来?!

有一类人无法独处,无人陪伴就抓狂。他们充分依赖他人的陪伴和周围喧嚣的环境,没人在他们身边,他们就会感觉寂寞又孤独。有的人甚至会抓起手机,挨个儿给朋友打电话,以求得一丝内心的慰藉。

周国平说,独处是一种能力。“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待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他对此的解释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待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另一类人则醉心于独处,喜欢独处甚于有人陪伴。他们逃避亲密关系和人群,有人陪伴会让他们感觉不自在,浑身不舒服,总想逃离陪伴的关系。我自己的解释是:这类人也在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地看见自己。社会学有个镜子理论。人是社会的产物,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是从人与社会的互动、对话中长出来的东西,我们通过“关系”“他人”的映照来认识自己。

他们逃避关系,其实是在逃避自我。另一个解释是他们害怕依恋的关系,害怕在关系中受伤,所以宁愿选择不建立关系。当然,选择独处是避免受到伤害的方式之一,但如果仅仅因为预期的痛苦而避免依恋关系,就“不能使一个人活出存在意义上的完整性”,他也无法拥有充实的生活与人生。

我自己更偏向属于后者。也许是因为长时间的独立生活和乐于独处,我已习惯一个人。上餐厅吃饭,服务员问:“小姐,几位?”我会微笑又大方地说:“一位。”就像阿桑的歌里唱的:“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爱情原来的开始是陪伴。但我也渐渐地遗忘,当时是怎样有人陪伴。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一个人习惯独处,并独处得如鱼得水般,不记得陪伴的滋味,也不适应陪伴的状态,有人陪伴对他(她)而言反而成为一种需要去努力学习和适应的状态。

对这类人来说,有人陪伴着一起做事还好,当无事可做又无话可说的时候,陪伴反而成为一种不自在的煎熬。我就是如此,即便是和男友或最好的闺密相处,彼此熟悉又亲密,这种不自在还是会偶尔出现。我写过好几篇有关“一个人”“孤独”等主题的文章,很受读者喜欢,但从未写过有关陪伴的文章,因为我对独处很在行,而陪伴于我则比较陌生。对我来说,陪伴有时就像冬天的蒲扇、夏天的暖炉,多少让我觉得有些不合时宜。想象一下,在七月的酷热天气里,当你面对一个暖炉时,你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一个字:逃。

/二、沉默的陪伴是付出,是爱/

我常常逃避有人陪伴,也逃避亲密关系,只觉得一个人最自在舒服,无人对我有要求、有期待,我对他人也无要求、无期待,这样就免去了许多麻烦与失落。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陪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直到我爷爷病重和过世,我对陪伴才有了重新的认识。他得肺癌病逝前的那段时间,我每天都会去陪他一段时间。对一个躺在床上、即将走到生命尽头、受着病痛折磨的人而言,时间是相当漫长的,过日子成了一种折磨。

爷爷在床头摆了一个小闹钟,总是时不时地抬头看下时间。他需要我奶奶一直陪伴在身边,如果奶奶离开,去洗头或者做饭,没跟他说一声,他就会生气和抱怨:“你去哪里了,怎么去了那么久?!”我爷爷儿孙众多,所以我有一个大家庭。每天晚上七点以后,一大家子十几个人都会到他房间来陪着他。我和叔叔以及堂哥、堂弟会轮流为他按摩肩背,以缓解他因为消瘦和缺乏翻身而产生的肌肉麻痹感。我们大家聚在他房间里拉家常,说一些电视新闻、村民八卦、田间地头的趣事、家长里短,他听我们大家聊这些,就会很开心。那时,他一直靠吸氧机呼吸,说话已不大方便。有时候,我们说到一个远房亲戚,想不起名字,他会着急地补充。

记得立春那天夜晚,爷爷的呼吸忽然变得急促起来。在我们乡下,节气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离开和改变,很多小孩和老人在节气更替之际容易生病,病重的老人则容易在这个时候过世。我们大家很担心爷爷熬不过这一晚,整个家族的人都陪在他身边。一开始大家还聊着天,凌晨两点以后,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陪着他。让大家欣慰的是,爷爷平安地度过了立春夜。春节期间,因为更多儿孙的归来和陪伴,爷爷的气色好起来,他过了一个很开心的春节。元宵节过后不久,他握着奶奶的手,在家人的陪伴下闭上了眼睛。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贤早就教导我们,学习如何好好活着,也就是学习如何死去。同样,学习如何死去,也就是学习如何好好活着。爷爷对待病痛和死亡的态度,教会他的子孙如何面对生存与生活。在大家一天天陪伴爷爷的日子中,我认识到爷爷教给了我关于陪伴与爱的功课。他并不是真的需要大家给他讲故事或者陪他聊天,他需要的只是陪伴——亲人在身边的陪伴——哪怕我们默默地坐在他身边不说一句话,也很好。

这种陪伴就是爱,让他避免孤独,让他看到自己走过这一生创造出来的价值,帮助他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还有一件小事,也让我对陪伴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父亲大多数时候去看爷爷,不是在他睡觉的时候,就是看一会儿就走,所以爷爷会向奶奶抱怨,说他不够孝顺。父亲听后感到很委屈。爷爷和父亲的心理我都能体会。爷爷觉得父亲不愿意花时间陪他,父亲则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和自己病重的老爸面面相觑,他觉得尴尬、无助又焦虑。他没有认识到,自己只是沉默地坐着也是一种付出,表达着他对父亲的爱和关心。

/三、什么都不做地陪着也安心/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是如此害怕沉默的陪伴。与不熟悉的人相处,常有沉默时不自在的感觉;在与熟悉的朋友相处时,甚至在亲密关系中,也会有这种沉默时的不自在。有一位男性朋友曾对我说:“我受不了和女朋友在一起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的时候。不说话的时候,我们用吃饭和做爱来填满;不做爱的时候,我们用吃饭和谈话来填满。”也许这种状态正好印证了那句话:真不知道男女约会除了吃饭还能干吗?

我们与朋友或恋人在一起时,不是不停地说话,就是不停地找事做,希望以此填满沉默的空间。一沉默我们就感觉尴尬,浑身不自在,如坐针毡,不是没话找话说,就是急于想摆脱这种沉默的尴尬。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什么都不做的陪伴也是一种付出,也是爱。更重要的是,我们做不到什么都不做还能安心自在。什么都不做还能安心是一种很高层次的心境,需要不断地修行。

我看过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的不少书,《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这本书里讲了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亚隆有一位敬爱的老师,年岁很大了,患有老年痴呆症,住在疗养院里,亚隆经常去看他。有一次,他和朋友去看老师,可是老师病情加重,不记得他了。他跟老师谈了许多他们过去的事情,老师才想起一点点。

亚隆友善而深情地问老师:“杰里,对你来说,坐在这里跟你不能确定是谁的人一起谈话,那会是怎样的感觉呢?”他总是能关注当下的体验!杰里听懂了他的话,并对他的问话里所表达的关心做出回应。“我喜欢这种陪伴,”他说,“你知道,情况并不是那么糟。我每天醒来,看到窗外的绿树和鲜花,我很高兴看到它们。情况并不是那么糟。”

“我喜欢这种陪伴”这样的回答多令人感动啊!单单是陪伴就已然足够了,不管你是否能确定陪伴你的人与你的关系。

上周上心理学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体验了两种极端类型的来访者,一种喋喋不休,一种沉默无语。老师问我们面对沉默无语的来访者有什么感受。大家说的都差不多:尴尬、无助、无奈、如坐针毡,觉得每一分钟都是煎熬。老师问了我的感受,我回答说:“仿佛置身于一间沉默的密室。”

有的同学选择给来访者倒水、放音乐等。其实,这么做并不是在满足来访者的需要,而是在满足心理咨询师自己的需要,这好像在说:“你看,我都为你做这么多事情了,你怎么也得说一两句话吧?!”这是一种互惠的策略,同时彰显自己有多体贴、多关怀对方,并醉心于此。还有的同学指着自己的手表说:“你看,已经过去好几分钟了,你一句话都没说,不管你说不说话,钱我都要照收。”这则是一种威逼利诱。老师说,他在面对这样的来访者时也会沉默不语,等着来访者自己打破沉默。

这让我想起电影《心灵捕手》中的咨询师西恩。在他对威尔最初的两次治疗中,威尔长时间地陷入沉默。威尔沉默时,西恩也一样沉默。他绝不先开口,而是等待威尔开口,甚至在他面前打起了瞌睡。这种沉默有两层意思:一是你有沉默的权利,二是我不会诱惑你或者对你施加压力让你说话。在玩了很长时间的“瞪眼游戏”后,威尔主动开口讲话了。有的人觉得,打破沉默的时候治疗才开始,在我看来,当他们沉默着陪伴彼此时,治疗就已经开始了。

接着,老师谈到他认识的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师在面对沉默不语的来访者时的做法。这位咨询师对来访者说:“也许你现在还没想好要说些什么,那也没有关系,我很高兴在这里陪着你。”我听了很受触动,短短几句话,包含了共情、无条件的接纳和耐心的陪伴。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做到这一点,我想,仅是陪来访者坐着,就能让来访者感到安心。

在《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一书中,对心理咨询师河合隼雄的评价,用村上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过,在那样的状态下,与河合先生面对面谈着各种事情时(几乎没有谈到小说的事),头脑里却感觉到好像痒痒的逐渐放松似的不可思议的温柔感。要说是‘疗伤’或许太过于小题大做,总之好像整个松一口气。河合教授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和河合先生面对面谈话,我每次都很佩服,他绝对不会像要以自己的想法去推动对方的样子。反而是很小心注意,不要去妨碍对方的思考和自发性动向。应该说,反而是配合对方的动向,一点一点地在移动、调整自己的位置。

“比如,他知道我那时正在写小说,便断然停止可能会诱导我(或我的作品)的发言,并几乎都在谈一些毫不相关的话题。结果,为我启发提示了几种自然思考的可能性,让我可以在那前方,自己发现方向。因此我想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受到他相当多的鼓励。”

我真心佩服河合隼雄先生。后来,看了他的《心的栖止木》,我才明白他修炼了一颗安心。什么都不做容易,心安则极难。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的抱负和欲望,我们的心一刻都不曾止息。真正的爱不是努力去做些什么,而是努力不去做些什么。

河合先生努力不去做会诱导村上写作小说的发言,这就是一种真正的爱。他在《幸福和安心》一文中说道:与其思考“幸福”,不如“安心”更重要。能够做到“安心立命”的人,仿佛“实实在在扎根于大地之上,只要去到他身旁,他就会让你感到安心”。他又说:我在美国就见到很多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对一切都充满自信,可是完全缺乏“安心”。在他们身旁,好像连你也坐立不安起来,甚至焦躁慌张起来。

当你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也觉得安心时,无论你身边陪伴着的人是谁,你都能让他感到安心。也许可以这么说:你心中有光时,才能照亮他人,点亮他人心中的光。所以,当沉默再次降临到你们之间时,请不要恐惧沉默,不要逃避沉默,试着不去打破这份沉默,试着不去做些什么、不去说些什么,而只是选择沉默地彼此陪伴。试试看,也许你能感受到沉默中蕴含的爱与安心,并在沉默中看见自己、修炼自己。

同类推荐
  • 恋人在身边

    恋人在身边

    夏夜的雨来得又急又猛。滚滚雷声爆裂着粉红色的电光,划开幽暗的夜。窗内的空气燠热又压抑,潮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清瑾长眉斜挑,薄薄的唇喑哑地吐出残忍的话,“从我来到这个世间,第一眼看见你,这一切便已经在劫难逃!”============================================【某苏的VIP读者群:134237135,亲们敲门请提交红袖ID。】
  • 与你一起的美好时光

    与你一起的美好时光

    高中生活刚刚开始,A班的沈淑妤和林书泽这两位学霸成为了同桌。而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妈妈竟是多年的同学兼朋友,这似乎让这两位学霸的关系更近了…………高考结束后,他们竟然去了对方最想去的学校…………时光有你,岁月静好……【双向奔赴】【甜文】
  • 你的人间不值得

    你的人间不值得

    江墓说,所有悲伤的故事都会有一个结尾,但每每感知别人的故事之后她都会失控。江墓说,她是一个怪物。可她不知道的是,有一个人一直在她身边爱着她。世间有多冷,江墓就有多无情。那年四零一事件以后,她发誓不能再误判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无论是多难的案件,疯狂代入,强行围捕。她把她自己变成了一个疯子,她对他们说,人间不值得秦朝:我把心给你,让你的人间值得好不好?【1v1双洁,纯属幻想,勿入现实】
  • 总裁哥哥甜心妹妹

    总裁哥哥甜心妹妹

    《总裁哥哥甜心妹妹》初见时,她一句‘哥哥’触动他了的心,从此身边有了一个乖巧听话的甜心,开始了甜宠之旅~
  • 缘含

    缘含

    “缘”字的庸俗,也命中注定了今世的纠葛!
热门推荐
  • PANDORA

    PANDOR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奈何流年枉情深

    奈何流年枉情深

    “满满,靳凉不是你爱的起的人。”三年前,夏满不听父亲的劝言,一意孤行,爱上靳凉,从此飞蛾扑火,万劫不复。含屈入狱,只为保护他心尖上的人。他的薄情,令她心如死灰。伤痕累累之后,她不爱了,他却寻遍天涯,风尘仆仆站在她的面前,哀声挽求。当爱不会发芽,她又如何种下名为希望的种子。风吹乱了她的发,亦吹散了过往,还有他心底,那声浅浅低叹。其实夏满,我爱你,不比你少......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 历史教会我们的爱与痛

    历史教会我们的爱与痛

    这本书是青年学者、百家讲坛最年轻主讲人魏新的第一本文集。第一部分主要讲古代的各种事,有帝王将相的得失,也有才子佳人的爱恨。第二部分是一些神怪笔记,风趣幽默,又对今人有所启示。第三部分是作者对文化现象的追忆和对往事的回忆。第四部分是对社会现象的评判。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个怪咖作者的黑色幽默,如果你是重口味读者,不可错过这本让人捧腹大笑的“恶趣味”合集。
  • 我好像会异能

    我好像会异能

    陈绝的身体里面有七颗不同颜色的果实,难道会蹦出七个葫芦娃,还是召唤一下神龙?NO,NO,NO!陈绝怎么会那么LOW,蹦出来的都是……
  • 造化神尊

    造化神尊

    神天大陆,造化如星河!少年有志,开天而起震苍穹,平灭邪魔慑乾坤!且看秦天如何在这片被遗失的天地,来突破桎梏,铸就不败的热血传说!
  • 谋杀现场

    谋杀现场

    女探高清扬的侦探推理故事:《夜行游女》、《失魂》、《暗恋》、《新娘》、《闹鬼》、《裸足天使》、《十全十美》、《舞殇》、《凶猫》、《十年不晚》……
  • 异能重生小甜妻

    异能重生小甜妻

    新书《左少他今天又黑化了》“老公,你当初因为什么喜欢上我的啊?”“全校就你最好看。”男人毫不犹豫脱口而出。“哎,你就这么肤浅的吗?”其实啊,他当初喜欢上她是在她正值青春期满脸长痘痘那会……世人都知道生人勿近、不可一世的肖左琛有个嚣张跋扈的夫人。重生前,宋柒柒被谎言冲昏了头脑,爱错了人,竟然在爱她的那个男人死后才明白了一切,重生后,宋柒柒第一时间就是去向肖左琛认错求和,奈何男人傲娇了起来。前世男人默默地守护让得宋柒柒以为肖左琛是个温柔没有脾气的男人,直到某次她才知道,这些都是表象表象昂。【重生+高甜+爽文+双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