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53900000004

第4章 《切·格瓦拉之死》——“很可惜,他失败了!”

“一个人如果30岁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话,他就没有良心;一个人如果过了30岁还相信社会主义的话,他就没有大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年轻人应该要有广博的同情心,要有改变世界的热血,要有远大的理想,而社会主义完全能够代表这一切。但是如果他到了一定岁数,知道了人世的艰难,现实的困苦,人生中各种各样所不能够推卸的责任之后,他仍然相信这些东西,仍然相信这些价值,仍然相信社会主义,那他就是一个傻瓜了。这句话在最近30年的西方世界变得特别流行。它表达的是一种集体的虚无感,这种虚无感是整整一代人的,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反战运动”。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到法国的“五月革命”,再到美国的“反战运动”,全世界经过这些事的那一代人后来都有一种幻灭感,这使得这句话变得特别流行。怎么样去把握和认识这样一种幻灭感,给大家介绍《切·格瓦拉之死》。我看的是台湾版,大陆版很早就出来了。作者叫做杰伊·坎特(Jay Cantor),是一个美国的文学教授,现在波士顿大学教书。杰伊·坎特除了是个教授之外还是个挺不错的作家,这本书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后来他还写过好几本小说。

这本书的翻译者也非常值得介绍,叫邹亚,译得相当好。全书翻译难度很大,篇幅也长,600多页的煌煌巨著,文体缤纷灿烂,非常复杂。这本书在20世纪80年代出来的时候曾经得过好评,但后来好像被人淡忘了,直到这几年因为切·格瓦拉热又回头,很多人才把它重新拿起来看。关于切·格瓦拉,描写他的小说、传记、纪录片、电影、漫画卡通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因为他是个神话般的人物,他能够提供很多创作的灵感和题材,所以很多人以他为主人公写小说。但是这本小说在当年出来的时候真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看完之后觉得有点像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文笔近乎于一种巴罗克式的精雕细琢,而且最特别的地方是他的观点。整本书大概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叫做“批判:自我批判”,第二部分叫做“玻利维亚战争日记”。每一部分又切开两重时间去写,一重过去,一重现在。作者一方面以回顾过去的状态去看当年切·格瓦拉写的日记,以及他的战友记载当时一些人的口述记录;另一方面则是以现在的观点重新回顾过去发生的这一切,理解当中的成败和因果关系。而且每一个部分里那些所谓的切·格瓦拉日记有大半是作者虚构的,里面充斥着各种不一样的声音、不同的说法,有时候是日记,有时候是剧本,有时候是新闻报道,写得非常复杂。

这本书表达的中心观点是切·格瓦拉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人物,他的确有远大的理想,但是很可惜,他失败了,而且今天去看甚至有点可笑。

比如他信心饱满地跑去玻利维亚打游击,他觉得自己很擅长演讲,在玻利维亚丛林里面碰到一帮农民,就把这个小镇的人叫出来,然后对他们演讲,说美国人有多坏多坏。结果这帮人就问他们说什么呢,北美人很坏,北美人是外星人还是怪兽呢?也就是说那些人无知到不知道什么叫北美人,更不知道什么叫美国人。切·格瓦拉就跟他们说:你们知道吗?你们生产出来的粮食全被他们霸占了。那些农民就说不对呀,这些土地都是我们自个拉瓦格·切儿的,我们自个儿种,没人霸占。

切·格瓦拉只好再给他们分析:你们不知道,你们的这些东西最后只能卖给他们,他们买家垄断了。结果那些人听得是一愣一愣,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对比之下反而显得切·格瓦拉特别傻。到了最后,切·格瓦拉被描写成一个偏执狂,一股热情完全专注于个人的梦想。他的伙伴说:“切不再和我们交流了,他失去了解释的兴趣,或者说,他根本就不能解释。我们的想法不重要,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忠诚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他不需要我们;或者说,他并不是长期地需要我们,他的计划中没有我们的位置。”

切·格瓦拉最终被描写成了一个有理想但是不顾现实,最终导致自己失败的偏执狂。事实上,这也是整整一代西方知识分子集体反省的结果。

当年他们都曾经最相信革命,支持切·格瓦拉,崇拜他。但是当有一天发现自己没有什么能做得到的时候,回过头来就只能够嘲讽过去的一切。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中年人,不是吗?

他们曾经非常勇敢地想要改变世界,但是到了后来发现自己无能为力。为了不让自己良心不安,要么就断然否定自己的过去,觉得自己完全是愚蠢无知的,认为现在还相信那一套的人都是笨蛋;要么就像这本书一样,变成一种犬儒[1]式的嘲讽:“哎呀,理想是该有的,我怎么样表达我的理想呢?我买件T恤或者有时间捐点钱吧,你真要我干革命,那就免了,谢谢了,因为那是注定会失败的。”

这本书表达的就是这种犬儒的情绪。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切·格瓦拉早死是好的,是有道理的。让切·格瓦拉永远活不到这样大的岁数,永远是二三十岁年轻人的偶像,永远被封存在历史之中,以他骄傲的眼神看着那些白发斑斑的老人怎样离弃当年的诺言。

而这些人再次面对曾经的偶像时只能惭愧,于是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一并给否定掉!

注释:

[1]犬儒主义(Cynicism)指讥诮嘲讽,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之。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对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者由于政治的黑暗而远离政治、放弃政治,拒绝参与政治,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任诞的审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或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态度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

同类推荐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怒放的爱恋

    怒放的爱恋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清明

    清明

    话剧《清明》,是我省著名剧作家姚宝瑄、卫中先生继《立秋》之后的又一力作。话剧《立秋》着力演绎历史大变革中晋商诚信形象。剧情波澜壮阔,扣人心弦,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晋商三代人的艺术形象。自2004年4月27日首演至今,9年内共演出660场,是山西省“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的重要收获之一。本刊2005年第5期推出《立秋》未演出本,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本期刊发的《清明》仍为话剧未演出本。
  •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热门推荐
  • 清风不及你眉眼

    清风不及你眉眼

    那一年的同学生日聚会上16岁的林锦书对19岁的北宸一见钟情可对她来说北宸太遥远所以她一直把这份爱藏在心间直到那一天……………………——————————对于北宸来说林锦书就像小猫一样软软的直到那一天他打架受伤,她哭得红了眼他才知道他有多爱她一对一宠文(全程都在撒狗粮)
  • 新启源

    新启源

    灾难、末世后一切都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世界,面对魔法、科技横行的时代,权利、欲望纵横的世界我们要做的只有三个字-活下去
  • 重生之千亿总裁买一送一

    重生之千亿总裁买一送一

    M国传闻中杀伐果断的千亿总裁裴琛禹让孤儿院长大的莫伊成功上位—裴少奶奶意外怀孕,宠妻无底线好景不长,被人陷害,连带着六个月的宝宝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上天向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重生归来的莫伊…“裴琛禹,你不认识我了,那我就让你再爱上我”“裴琛禹,这条路,我要陪你走到底”再活一次,我选择你,坚定不移重生后的莫伊气场全开霸气护夫兜兜转转~肚子里的两个娃再一次回到她身边这一世,妈妈倾尽所有也要保护好你们
  • 时光如水你如风

    时光如水你如风

    原名《别躲了!乖乖到我怀里来》七年前,一次机缘巧合让女孩将正在海边冬泳的时景岑“救”出海面。事后,男人化身为“阿拉丁神灯”默默的守护着,关注她的一举一动。七年后,两人再次面对面。这一次,他决定面遵从自己的内心,宠她,爱她,一步步的帮她实现所有的愿望。“董事长,太太似乎不太喜欢我们这么称呼她,还说我们要是再乱叫就打得我们屁股爆浆。”“嗯,去给家里所有称呼她为‘太太’的人包一个大红包,你的双份。”“董事长,太太今天又因为工作忘了吃饭。”“去把她最喜欢吃的那几家菜和甜品全部买来,我亲自过去喂她。”“你送他的生日礼物是什么?”男人那张勾魂夺魄的双眸冷若寒霜,问道。而女孩却因为没多花一分钱而兴奋的说:“我很久以前画的一副画而已。”“啪。”男人霸气的将一张全球限量的无限透支卡拍在桌上说:“需要什么随便刷,但以后你亲手制作的东西只能送给我一人。”
  • 蛇蝎美人

    蛇蝎美人

    女性犯罪首脑的真实传奇,颠覆大众对于女性天生温和善良,具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传统印象。她们的故事既具有传奇色彩,也有警示意义。她们的存在为两性平等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凡事都有代价。这里所提到的女性聪明能干、多才无情,如果换一种境遇,她们很可能在商场或政界大展拳脚,从而获得尊重、归属感与大量的财富。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你家老婆有点凶

    你家老婆有点凶

    他是神秘的黑暗人物,残酷腹黑,人命如草芥,却视她如命。她重活一世,只为讨回当年的债务。他如恶霸,抵死纠缠。“大哥,大嫂正在和别的男人在结婚。”教堂中,男人紧捏钻戒,阴鸷的眸光带着嗜血的愤怒,一声低吼:“把她绑过来。”“林小姐,你是否愿意嫁青阳先生为妻?你是否愿意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富裕或……”“不愿意。”她心脏狂跳,却直接掐断牧师的爱情宣誓。他眯起危险的眸,看向牧师,慢条斯理:“没关系,你继续问,问到她愿意为止。”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寓所谜案

    寓所谜案

    “无论是谁杀了普罗瑟罗上校,他都为整个世界做出了贡献。”受人尊敬的牧师刚刚发表这番言论,讨人嫌的普罗瑟罗上校就在牧师寓所里被杀了,嫌疑人竟然有七个!此案惊动了所有圣玛丽米德所有村民,各路人马纷纷出动。傲慢的警探虚张声势,全无头绪。倒霉的牧师东奔西跑,徒劳无功。只有机智的马普尔小姐安坐家中,不动声色就找出了真凶。
  • 秋池

    秋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