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53800000008

第8章 《民国人物过眼录》——管窥大人物

所谓“过眼”,不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的意思,而是不拘一格随便谈的意思。

杨奎松是有名的中国现代史专家,出版过很多专著,而《民国人物过眼录》是一本别开生面的文集。书名为什么叫“过眼录”呢?杨奎松在后记中解释说,所谓“过眼”,不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的意思,而是不拘一格随便谈的意思。这本文集既有学术论文、读史札记,还有演讲稿和带点演绎味道的历史纪实,体例五花八门,就连学术论文也处理得更通俗易读。全书分为八个部分:华人洋事、洋人华事、联苏秘闻、抗日秘辛、党人内争、读史札记、人物纵谈和历史纪实。每一部分有两三篇文章,可读性都很强,探讨一些很有趣的人物或事件,比如宋庆龄究竟何时加入共产党。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读完之后也很长见识。

书中《瞿秋白与共产国际》一文对我启发很大。瞿秋白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1935年被国民党俘虏后就义。瞿秋白是个悲剧人物,这固然跟他的性格有关,也跟外部因素有很大关系。杨奎松认为:“瞿秋白的一生,大起大落,带有明显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的造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书生性格难以适应政治场上的云谲波诡。但与此同时,天生具有多愁善感的文学家气质的瞿秋白,之所以会牺牲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跻身于他并不擅长的政治斗争的舞台,除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大势所使然之外,多半也是同他与苏联和共产国际之间的特殊关系分不开的。”

瞿秋白青年时代在北京学俄文,后来以报社特约通讯员的身份赴莫斯科采访。他在那里待了两年多,跟苏共和共产国际建立了很密切的关系。鲍罗廷被共产国际派到中国后,瞿秋白因为懂俄文,又是中共骨干,便成为鲍罗廷和中共之间最主要的联系人。当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之间有分歧,尤其是共产国际与中共有异见时,瞿秋白就很难做人了。

虽然瞿秋白一生成也共产国际,败也共产国际,但他似乎从没埋怨过莫斯科。杨奎松说:“即使在几年后临死前写下那篇非常著名的《多余的话》,他也没有认为自己的悲剧莫斯科方面应负多少责任。相反,他只是残酷地解剖自己。他认为这一切滑稽剧的造成,都是缘于一种‘历史的误会’,即以自己的性格,本不应去充当什么政治家,搞什么革命。然而,死时才不过36岁的瞿秋白,既然赶上了那个时代,出身于那样一种家庭;既然碰巧学了俄文,去了莫斯科;既然像其他激进的青年学生那样对新事物容易热血沸腾……他就难免会发生这样的‘误会’。应当了解的是,有过类似误会的,其实远不止一个瞿秋白。只不过其他人或顺或逆,或生或死,或不如瞿秋白有名气,或有更大名气却没有瞿秋白那样的性格,死也不会解剖自己罢了。”看到这里,真的让人很伤感。

中共历史上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向忠发。他是中共唯一一位工人出身的总书记,靠工人运动起家,但中共党史对他落墨很少,因为他被捕后据说叛变了。对这样一个不光彩的人物,中共对他的记载颇有不实之词。杨奎松在《向忠发是怎样一个总书记?》一文中认为,向忠发其实相当有能力,有很强的政治观察力、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作为一个政治领袖也有决断力。1928年,向忠发作为中共代表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九次扩大会议时,利用这个机会给共产国际和苏共中央领导人上书,说中共党内存在小资产阶级倾向。这引起斯大林和布哈林的注意,认为产业工人比知识分子更适合当中国革命的领袖,于是开始提拔向忠发,把他扶持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由共产国际审定的代表总共84人,其中工农分子50人,知识分子仅34人,而那些工人代表大多是暴动分子出身,以至于周恩来说“暴徒一大堆”。在36名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中,工人占了22人,其中向忠发被捕后可能变节,另有14人向国民党投降了。由此可见,工人出身并不能保证是坚定的革命者。

向忠发仅当了三年总书记,但他对中共的发展还是有所影响。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他在大权行将丧失时,做了两件后来对中共影响很大的事:一是他不让张国焘到江西苏区去担任苏区中央局的书记。当时毛泽东在那里,如果张国焘去了,两人的矛盾不知会导致什么局面,中共历史恐怕得改写。二是他提名让毛泽东担任即将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主席。这是毛泽东早年非常重要的一个职务,甚至可以说因为有了这个职务,才有了毛泽东后来的道路。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比较研究》一文是杨奎松在大学演讲的文字实录,口语化明显,但很有意思。毛泽东和蒋介石是20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他们的性格、作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太大了。这两个对中国现代史有关键影响的人物,其实家庭背景很接近,都是中等家庭出身,既不是赤贫之家,也不是大富之家,当然也不是所谓“太子党”。两人都是中等文化水平,没读过正规大学,没有显赫的学历。两人的气质、性格也有相同之处,比如从小都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心和反抗心理,当然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蒋介石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不太善于交际,口才也不是很好。他有一大特点是非常注重细节,甚至可以说举轻若重。这样问题就来了:身为最高统帅,如果太关注小节,难免会忽视大节,影响战略大局方面的决策能力。相反,毛泽东是一个不拘一格的人,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浪漫主义气质很强。这一点表现在军事作战方面就是,他不像蒋介石那么关注细节,更关注战略布局,而且善出奇兵。农民家庭出身对这位军事统帅的影响是,他特别注重保存实力。无论在中央苏区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尽管这种做法受人非议,但他从来不动摇。这个特点跟他的浪漫主义气质形成很鲜明的互补作用。这种浪漫主义气质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做过很大贡献,但1949年后给中国带来一系列灾难。

因生长环境不同,毛泽东和蒋介石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迥异。比如反右就源于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不信任,这跟他青年时代在北京大学不愉快的遭遇分不开。杨奎松说,毛泽东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总是强调“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书读得越多越蠢”之类的道理,并且总是自诩为“小人物”的代言人,鼓动“小人物”来打倒大人物。相反,蒋介石虽然一生谨小慎微,但他很尊重知识分子。败退台湾后,他一方面重用专家学者,一方面推行土地改革,最终推动了台湾地区的现代化建设。

同类推荐
  • 中山客

    中山客

    通过本书,你将会看到从唐宋至今,历经千年年都拥有勃勃生机的——岭南文化,中山文化。如果你想寻找正在古老中国的样子,你不妨读读本书,很多在成长记忆中正在逝去的风俗在这里会搜索到它的印记,今天,行走在大大小小、相互交错的老城街巷中,你会遇见生动的传说、平淡的生活、古怪的街名,还有那些摇摆在“现代化”的凛冽寒风中的苍老背影,但历经千年,情怀未改,文化未变,这里依然保留着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化。
  • 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本论著以新历史主义视域中格林布莱特的文化诗学批评观为研究个案,结合其具象化批评实践活动,通过重点分析他的经典性论断和代表性论著,逐步演绎出其批评思想的来龙去脉和精髓要旨,目的在于从理论的源头上厘清与把握文化诗学批评观的学理思路和实践走向,揭示其“文化的主体性”与“主体性的文化”、“历史文本化”与“文本历史化”、“权力话语化”与“话语权力化”等多重互文批评范畴的文化品格、历史语境和政治内涵。与此同时,重估和重构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批评流派的发展脉络与理论框架,并开诚布公、实事求是地阐明其理论价值与历史局限,对中国文化诗学批评理论的当代阐释和主体重建无疑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启示价值和历史观映鉴意义。我们有着充沛的理由与依据来确信,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批评理论一旦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文学批评生态,势必助力于其自身批评实践的疆域扩展与理论完善,夯实在“立场自醒、理论自觉和价值自省”的思想基础之上,,还将强力拉动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向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生态型批评”理想不断靠拢,从而保持一种涵养传统与吸纳新知“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批评态势。
  •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自己的酒盅

    自己的酒盅

    《自己的酒盅》内容包括:晨(外一首)、爸爸,不要再那样看我(选一)、我约长城照相(组诗选一)、她有一条漂亮的褶皱裙(外一首)、酒亭(选一)、母亲河(外一首)、路灯下的小诗(组诗)等。
  • 楚人入秦记

    楚人入秦记

    本书由熊召政作诗赋词,王宽配插画,记录了作者的生活历程和人生感悟,整部书稿读来清馨高雅,意境悠远。
热门推荐
  • 一胎二宝:总裁爹地要劫婚

    一胎二宝:总裁爹地要劫婚

    一次意外,结出两只小娃娃,一只能撩汉,另一只能……帮妹妹撩汉。一双儿女拉着一只大魔王出现在她面前:妈咪,爸爸回来了!慕欣欣:宝贝们,那不是你们的爸爸……那个男人邪魅一笑道:不如来验证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Machiavelli

    Machiavell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旷世妖师

    旷世妖师

    气道九转,九转之上为玄黄天人动、武圣绝、人王开府、地尊飞天...这是一片神奇的世界——一位落魄少年,偶从一具海上浮尸身上,获得一枚神奇紫骨,里面记载着一门早已失传的上古魂诀...……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新书发布,求收藏,求推荐!!
  • 冰封河

    冰封河

    人既有来处,无论这一生几经颠沛,亦有归处。风雪苦寒地,二人四行马蹄印。
  • 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

    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

    《小象奥菲》、《小伙伴》、《出山》、《没影子的故事》、《传奇》、《寻找一只红色狐狸》、《躺在童年的牛背上看天书》、《每棵树都可以托起一片蓝天》……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主编的《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为年度延续品种,是在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所有来稿基础上经过北京评委会评定而最终遴选出的获奖作品的结集。本书收录2014年度获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的全部作品,题材丰富,分大奖和佳作奖两类,呈现国内儿童文学的最新佳作和前沿创作,推送文坛新人。
  • 武定剑侠传

    武定剑侠传

    宋金年间,成都一县主意外被一高手挟到北方,却偶遇了一位少侠,二人生情,在宋金对峙的江湖间,成就了许多侠事。许多年后,江湖上还流传着这对侠侣的故事……
  • 此间应辞

    此间应辞

    很多年后,她依旧一个人行走人间,抬手擦汗,遇坡骂娘,身无一物,再自由不过
  • 听说你喜欢我(曾用名:一个人的一往情深)

    听说你喜欢我(曾用名:一个人的一往情深)

    本书入选2016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入选中国作协举办的2016中国网络文学排行榜; 入选2017北京市新闻广电局向读者推荐优秀网络文学作品; 获得北京影视出版创作基金; 影视项目已启动,即将开机。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的上气不接不下气。我说,你叫什么名字。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后来,有了一切。——梵高******************************************“你叫流筝?”“是……是的……”“听说你喜欢我?”“嗯……是……我……可是……”“那我们结婚吧。”“哦。好……啊?”阮流筝心里有一条星河。它属于一个眼睛里银河一般潺潺流动着碎碎星光的男子。她用了很多年去爱他,又用了好些年去忘记他。
  • 余生但愿晴好

    余生但愿晴好

    不是每一场相遇都有结局,也不是付出就有回报;在爱情里没有对错,只有爱与不爱。苏晴好一直以为顾余生是爱她的,只是后来,看见莫卿卿时,她默然了。在母亲带着黎安歌出现得那一刻,苏晴好的世界也开始变了。原来余生不一定晴好,安歌也不一定长夏。“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再一次的相遇,不再青涩的他们,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呢?……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