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33100000038

第38章 三十六计(4)

陈胜又想到,自己地位低下,恐怕没有号召力。当时有两位名人深受人民尊敬,一个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温良贤明,已被阴险狠毒的秦二世暗中杀害,老百姓却不知情;另一个是楚将项燕,功勋卓著,爱护将士,威望极高,在秦灭六国之后不知去向。于是陈胜公开打出他们的旗号,以期能够得到大家的拥护。他们利用当时人们的迷信心理,巧妙地做了安排。有一天,士兵做饭时,在鱼腹中发现一块丝帛,上写“陈胜王”(这个王字是称王的意思),士兵大惊,暗中传开。吴广又趁夜深人静之时,在旷野荒庙中学狐狸叫,士兵们还隐隐约约地听到空中有“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他们以为陈胜不是一般的人,肯定是“天意”让他来领导大家的。陈胜、吴广见时机已到,率领戍卒杀死朝廷派来的将尉。陈胜登高一呼,揭竿而起。他说:我们反正活不成了,不如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就是死,也要死出个样儿来。于是,陈胜自号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占大泽乡,天下云集响应,节节胜利,所向披靡。后来,部下拥立陈胜为王,国号“张楚”。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原文】

待天【天:指自然的各种条件或情况。】以困之,用人以诱【诱:诱惑。】之,往蹇来连【蹇(jiǎn):卦名,困难的意思。连:艰难。】。

【译文】

在战场上我方等待天然的条件或情况对敌方不利时,再去围困他。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人,使他向我就范。往来都难,行路困难重重。

【师说】

调虎离山,此计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它的核心在一“调”字。虎,指敌方;山,指敌方占据的有利地势。如果敌方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势,并且兵力众多,防范严密,此时,我方不可硬攻。敌人既然已占据了有利地势,就应该巧用小利去引诱敌人,把敌人诱离坚固的防地,我方才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击败敌人。

【知识卡片】

调虎离山是打虎计策之一,目的在于削弱对方的抵抗力,减少自己的危险。在政治斗争中,这一计用得最多,且一代一代,亦渐神化。从其应用中可见,此计是一个阴险的谋略。

【经典案例】

孙策调虎离山袭卢江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夺取江北卢江郡。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占据卢江的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他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针对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令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勋交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住了。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于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抗,就十分顺利地控制了卢江。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原文】

逼则反兵;走【走:逃跑。】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需【需:卦名,等待的意思。】,有孚【孚:诚心。】,光【光:通“广”。】。

【译文】

逼得敌人无路可走,就会遭到坚决的反扑;让他逃走,就会消灭敌人的气势,所以要紧紧地跟踪敌人,但不要逼迫他,借以消耗他的体力,瓦解他的士气,等他的兵力分散了,再进行捕捉。这样用兵可以避免流血,不逼迫敌人,并让他相信,这对战争是有利的。

【师说】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知识卡片】

欲擒故纵: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按照《易经·需》卦的原理,待敌人心理上完全失败而信服我,就能赢得光明的战争结局。

【经典案例】

石勒欲擒故纵赚王浚

西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晋朝名将石勒闻讯后,打算消灭王浚的部队。王浚势力强大,石勒恐一时难以取胜,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说,现在社稷衰败,中原无主,只有您威震天下,有资格称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有个部下名叫游统的,伺机谋叛王浚。游统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首级送给王浚。这一招,使王浚对石勒绝对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拿时,才如梦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原文】

类【类:类似的东西。】以诱之,击【击:撞击,打击。】蒙也。

【译文】

用类似的东西去诱惑敌人,便可以打击这种受我诱惑的愚蒙之人了。

【师说】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其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砖”和“玉”,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砖”,指的是小利,是诱饵;“玉”,指的是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引玉”,才是目的,“抛砖”,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钓鱼需用钓饵,先让鱼儿尝到一点甜头,它才会上钩;敌人占了一点便宜,才会误入圈套,吃大亏。

【知识卡片】

抛砖引玉,出自《传灯录》。相传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后来文人称常建的这种做法为“抛砖引玉”。

【经典案例】

楚国抛砖引玉取绞城

公元前700年,楚国用“抛砖引玉”的策略,轻取绞城。这一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今湖北郧县西北),大军行动迅速。楚军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楚国大夫屈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他向楚王献上一条“以鱼饵钓大鱼”的计谋。他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楚王问他诱敌之法。屈瑕建议:趁绞城被围月余,城中缺少薪柴之时,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运回来,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头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等他们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之时,再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乘势夺城。楚王担心绞国不会轻易上当,屈瑕说:“大王放心,绞国虽小而轻躁,轻躁则少谋略。有这样香甜的钓饵,不愁它不上钩。”楚王于是依计而行,命一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绞侯听探子报告有挑夫进山的情况,忙问这些樵夫有无楚军保护。探子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出,并无兵士跟随。绞侯马上布置人马,待“樵夫”背着柴火出山之机,突然袭击,顺利得手,抓了三十多个“樵夫”,夺得不少柴草。一连几天,果然收获不小。见有利可图,绞国士兵出城劫夺柴草的越来越多。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钓饵,便决定迅速逮大鱼。第六天,绞国士兵像前几天一样出城劫掠,“樵夫”们见绞军又来劫掠,“吓”得没命地逃奔,绞国士兵紧紧追赶,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埋伏圈内。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绞国士兵哪里抵挡得住,慌忙败退,又遇伏兵断了归路,死伤无数。楚王此时趁机攻城,绞侯自知中计,已无力抵抗,只得请降。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原文】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易经·坤》。坤,卦名。是说即使强龙争斗在田野大地之上,也是走入了困顿的绝境。比喻战斗中擒贼擒王谋略的威力。】。

【译文】

彻底地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他的首领,就可以瓦解它的整体力量。好像龙出大海到陆地上作战,面临绝境一样。

【师说】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打垮敌军主力,擒拿敌军首领,使敌军彻底瓦解的谋略。擒贼擒王,就是捕杀敌军首领或者摧毁敌人的首脑机关,使敌方陷于混乱,从而彻底击溃敌军。指挥员不能满足于小的胜利,要通观全局,扩大战果,以得全胜。如果错过时机,放走了敌军主力和敌方首领,就好比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知识卡片】

擒贼擒王,语出唐代诗人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民间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说法,也是这个意思,蛇无头不行,打了蛇头,这条蛇也就完了。

【经典案例】

张巡智射尹子奇

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连连大捷,气焰嚣张。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勇将尹子奇率十万劲旅进攻睢阳。御史中丞张巡驻守睢阳,见敌军来势汹汹,决定据城固守。敌兵二十余次攻城,均被击退。尹子奇见士兵已经疲惫,只得鸣金收兵。晚上,敌兵刚刚准备休息,忽听城头战鼓隆隆,喊声震天,尹子奇急令部队准备与冲出城来的唐军激战。而张巡“只打雷不下雨”,不时擂鼓,像要杀出城来,可是一直紧闭城门,没有出战。尹子奇的部队被折腾了整夜,没有得到休息,将士们疲乏已极,眼睛都睁不开,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突然之间,城中一声炮响,张巡率领守兵冲杀出来,敌兵从梦中惊醒,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张巡一鼓作气,接连斩杀五十余名敌将,五千余名士兵,敌军大乱。张巡急令部队擒拿敌军首领尹子奇,部队一直冲到敌军帅旗之下。张巡从未见过尹子奇,根本不认识,现在他又混在乱军之中,更加难以辨认。张巡心生一计,让士兵用秸秆削尖作箭,射向敌军。敌军中不少人中箭,他们以为这下完了,没有命了。但是发现自己中的是秸秆箭,心中大喜,以为张巡军中已没有箭了。他们争先恐后向尹子奇报告这个好消息。张巡见状,立刻辨认出了敌军首领尹子奇,急令神箭手、部将南霁云向尹子奇放箭,正中尹子奇左眼。这回可是真箭,只见尹子奇鲜血淋漓,抱头鼠窜,仓皇逃命。敌军一片混乱,大败而逃。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原文】

不敌其力【敌:动词,攻打。力:最坚强的部位。】,而消其势【势:气势。】,兑【兑(duì):八卦之一,代表沼泽。】下乾【乾(qián):八卦之一,代表天。】上之象。

【译文】

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可以瓦解他的气势,这就是《易经》兑下乾上的《履卦》上所说的“柔覆刚”的办法。

【师说】

釜底抽薪是预防事件爆发或爆发后寻求彻底整顿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治本的办法。在斗争中,釜底抽薪又是一种“兜底战术”,主要是从对方的幕后去下工夫,侧面暗算,扯其后腿,拆其后台,使它不知不觉间变成一个泄气的皮球。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大的敌人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釜底抽薪的关键是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时候,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的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比如粮草辎重,如能乘机夺得,敌军就会不战自乱。战争中常使用袭击敌人后方基地、仓库,断其运输线等战术,也可以收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知识卡片】

釜底抽薪:釜(fǔ),古代的一种锅;薪(xīn),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常用来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中国古代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
  • 我的教育故事(中学卷)

    我的教育故事(中学卷)

    本书选取了:下棋、多一些耐心 就会多一些惊喜、破茧成蝶的美丽、教育,请多份从容和好钢是这样炼成的等短篇故事。
  • 郑振铎选集

    郑振铎选集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生活素描

    生活素描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军事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军事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蔬菜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蔬菜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主要介绍了蔬菜病害和蔬菜虫害两部分知识。
  • 老年悲歌

    老年悲歌

    一个风烛残年的独居老人,由于体力不支不能下楼购买食品,不得已只好将每天三餐减为一餐,生命只能是苟延残喘;另一个气若游丝的垂暮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也不“常回家看看”甚至也很少打电话问候,以至于死后尸体的腐臭四下飘散惊扰了邻居,其子女才闻讯纷纷赶来……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而“有后”不孝,又怎么样?他们撇下自己的亲生父母终日忙碌,对年迈的父母亲不闻不问,更不屑于“常回家看看”,这样的子女于你又有何益?
  • 异界之拳皇风云完本

    异界之拳皇风云完本

    极高的修炼天赋才能,生活在一个不同的世界,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宝藏,美女,丹药,秘法技能,无数的上古遗址,等待着他去挑战。手握捉传说之中的圣道之剑轩辕剑,纵横三界,为拳皇大陆打造出自已的名声。出生在四大家族之中的王氏家族,黄帝的直系子孙,继承着黄帝的血脉,在世界之碑上再一次的留下那辉煌的属于自已荣耀的名字。
  • 雪域樱花

    雪域樱花

    白雪覆盖的雪域,毅然挺立着一棵枯死的樱花树。传说,曾经的曾经,雪域并非这个样子,那是这里盛开着绵延千里的樱花……她,雪樱,是雪樱的守护神,超然的存在他,冽,是一国的君王,强大的霸主,雪域在他的手中犹如精致的水晶,一点点的破裂为护雪域和她的子民,她做了他的王后。为得到她,他对她呵护备至,却不知,她,无心,她的存在只是为了守护……
  • 小叔叔追妻记

    小叔叔追妻记

    美强惨病娇学渣,新三高淡定学霸,一对实锤青梅竹马,从老家追到外地,怎一个励志娶妻奋斗史了得?哈哈哈~~
  • 金丝小巷忘年交

    金丝小巷忘年交

    范玮丽作为杨宪益最后三年生活的亲历者,记录下了与杨宪益在金丝小巷的相处经历,金丝小巷忘年交主要介绍了杨宪益的生活情况及杨宪益对往事的回忆,用细节展现杨宪益的真实性格与为人品格,并融入了范玮丽与杨宪益作为忘年交的深厚情谊。
  • 哈勃逆向定律

    哈勃逆向定律

    哈勃定律,是宇宙膨胀理论的基础,对宇宙中的任何两个星系来说,它们都在彼此互相远离,而且星系间的距离越远,相互远离的速度也越大,通常被用来推算遥远星系的距离;而哈勃逆向定律,则是适用于爱情的歪理,只要是气场契合的两个人,他们会彼此靠近,距离越近,感情的碰撞越激烈,而爱情更迭也越快,从而构成一个循环。就像司玉衡从来没想过他会喜欢上贺然,卢安也没想过自己会喜欢江童,可江童喜欢的是姜冉。他们在循环更替中彼此慰藉,想寻找一个停留点,不再更替。所以司玉衡甘愿看贺然和他人相识相知相爱,甘愿陪贺然活在臆想中。就如同沈弋出国前虽然让乔木照顾好卢安和贺然,却背地里让卢安离乔木远一点。
  • 我想回仙界

    我想回仙界

    夜幕降临,苍穹破裂。一代仙界至尊本应陨落,奈何这天,它不让。机缘之下,破穹重生,是重生,也是新生,都市化凡,悟心修炼。“待我归来时,要杀到仙界颤抖!”
  • 梦寒天路

    梦寒天路

    有人说,他是帝国的第一纨绔;有人说,他是帝国最强大的妖孽;有人说,他是帝国四大祸害之首。总之,他成了罪城废柴女女的仆兵,还是心甘情愿的那一种……
  • 父

    父亲“丢”了,四个儿子口急心不急,开始了真真假假的寻父之旅。什么样的父亲,令儿子如此冷漠?什么样的儿子,冒天下之大不韪弑父?谁将暴虐的基因深种到父与子的血液中?1“又迷路了!”父亲说。父亲坐在床沿。“这不是在家吗?”我说。“老是迷路……”父亲仍然说。父亲六年前就担心迷路了。那时候他还能骑自行车,整天往外面跑。那时候母亲还在世,父母和大哥一起住。母亲去世后,大哥说他家开餐馆,没法在家给父亲做饭,父亲就到我这边来了。当初我鼻血滚滚的,还有点反衬兄嫂不孝的意思,长久下来就后悔了,我根本管不住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