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400000078

第78章 提起是为了放下

2009年12月19日

问:现在很多出家人到处去参学,请师父谈一谈对参学的看法?

师:唐宋时期的出家人非常流行“行脚参学”,尤其是当时丛林里有个口号:“完成一个比丘、比丘尼的成长,不得少于三到五个师父。”可是现在哪个师父希望自己的徒弟出去多拜几个师父呢?有的师父还给自己的徒弟规定:“你要是出去再拜其他师父,就不要回来,不要再认我了!”如果你的师父是这种心态,那你就早一点儿和他说再见,他会断送你的慧命。当然,他可能会说:“你现在没有慧眼,智慧还不够,什么时候你有了智慧再去参学,要一门深入……”

如果你的师父是块真材实料,所传的方法是正确的,他就不怕你出去参学。你出去参学得越多,你就越了解你的师父。按过去丛林的要求,你跟在一个师父身边修学,三年之后就应该出去参学了。但是现在我们追随一个明师,以我们这种心态、这种素质,跟随他一辈子也学不到东西。不是这个善知识不教你,是你不用心学,是你的素质不够。

为什么过去佛教一直是为皇宫贵族服务,为上层社会服务,低于士大夫这个级别就不再传播了?你什么时候从社会的最底层修到了士大夫这个级别,进入了上流社会,也就是你的学识、见识、修为都达到了这个层次,才配学习佛法。否则,佛法传给你也被你扭曲了。我一直有一个基本观点,虔诚只是学佛的第一步。如果你仅仅具备了虔诚,你将永远处在第一步。

在任何领域想要有所成就,都必须具备谦虚好学的精神,忍辱负重的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如果说有最不爱学习的人,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那就是出家人。但最爱学习的也是出家人。

现在出家人里面有一种怪现象,这也不要学,那也不要学,要看破,要放下,要顺其自然。学佛首先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人,你什么都不学,永远是现在这个素质,你靠什么来了生死?靠什么来弘法利生?

一个修行人要放下什么呢?要放下一切顾虑,放下一切包袱,奋不顾身地去做,去学习,为了你的理想而努力。佛门里面经常说一句话:“放下的是罗汉,提起来的是菩萨。”做任何事都要尽善尽美啊!你有这种心态,有这种精神,才不枉修行一场。

一件事说三遍,再说就有罪过,就违背道了。道里面叫“事不过三”,过了三,就说明不相应,不对机,机缘不成熟,就像一颗种子还没发芽一样,时间未到,你再努力去培植也是枉然。按过去传统传道的方式,第一次来问是不可说。第二次来问只透露个消息。第三次来求,那就要全部相告了;如果再不相告,就叫遇人不传失天道。为什么第一次不告诉你呢?就是考验你,检验你是不是有真正的道心。有多少人来东华寺问我一遍,我看看他,眼睛眨巴眨巴地不吭声,他就走掉了。

想想当初我们求道的时候,师父几天都不理你,那已经是很便宜的了。古时候求道,师父几年都不理你。你在师父身边干活,干什么都是应该的,你是为自己干。师父睡觉,你守在师父身边给他扇扇子,是你需要,你没有目的会这样做吗?这就是凡夫!可是,没有目的而做才是真正的发心。我不需要,他人需要,我去做了,这才叫发心。我自己需要,我自己渴望的,我去做了,怎么能叫发心呢?

你到东华寺来求法,问三两句,住一两天,我不理你,你就跑了。这多省事啊!这还是人在考验你,还不是魔在考验你,修行到一定阶段,有形无形众生都会考验你,自然界的护法都会考验你。如果不考验你,什么人都进入到道里面,那道里面岂不是乌七八糟的了?极乐、娑婆还有什么两样?

你们求道受到过冷眼,受到过奚落,受到过讽刺吗?道是随便给的吗?但是今天的时代变了,现在都是师父抓信徒,想尽一起办法哄着信徒,是“明师在拉客”,不是“童蒙求我”,而是“我求童蒙”。所以今天这个时代成道的少之又少。只要是成道的,他所采用的仍然是古时候求道的方法,他所具有的还是古时候修道的精神。否则,以今天这种修行的方法,这种修行的心态,很难出一个成就的人。

很感恩,从2002年到现在,我无数次地讲各种方法,修行过程中的各种反应,从生理到心理的反应,包括对治的方法,倒是把我给讲明白了。有些问题没有意识到,甚至我搞不明白的,被一些人提出来了,我才去认真思考。想起来真的是众生成就了我!

如果身心达到某种程度,对方透露出一个字的消息,你就把它录进去了,根本不用师父重复好几遍。当初我们求法的时候,师父一句话、一个字我们都不会漏掉,一个手势我们都会把它印入脑中。师父说一句话,我们就知道他要说的整个意思。身心渴望到了极点,“录音机”已打开多时了,“屋子”早已打扫得干干净净,那些旧家具、陈年的破烂全都搬走了,屋子里面空空荡荡的,就等着他进来了,怎么会错过一个字呢?

二十年后的今天,想起我的两位师父对我说的一番话,我可以一字不漏地背出来。想起我第一次拜见空有师父的时候,他的眼神至今还在我的眼前晃,永远都不会消失。那种讽刺就像刚刚发生的一样:“就你这种人,什么都想要,红尘的想要,出世间的想要,哪有那么便宜呀?你敢放弃世间的一切吗?只要你敢放下左手的东西,该属于你右手的顷刻间就来。你这种心态想得道?痴心妄想!你这种人不配来向我求法,你滚开!”这是第一次,他再也没有跟我多说一句。

第二个暑假我又跑到他那里去。他天天坐在那个地方架起二郎腿抽烟,我就跪在旁边给他扇扇子,他睡觉我也在那里扇。山上住的茅棚又湿又暗,蚊子多得不得了,我还是跪在那里给他扇扇子。那是因为我有所求,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需要。他没有叫我这样做,他也不需要我这样做,是我情愿。我认为我付出了呀,我有恭敬心啊,我有求道的心啊,实际上都是“我执”在作怪。就像很多信徒来到我面前“扑通”一声就跪下来一样,为了证明他的虔诚,那是他需要啊。

当初我就是这样,不远千里跑去跪在那里给空有师父扇扇子。他醒来了,伸伸脚,一脚就把我给揣倒了。但是我没有改变,依然每天跪着给他扇扇子。几天下来他就开口了:“想修道吗?瞠目踢眉往外看,莫把里面当外面。”当时他说的那些我都知道。在没有得到他的传法之前,我在书本上东看一句,西看一句,零零碎碎地看到、听到很多所谓“大师”讲的法,这时候我手里的零部件已经装好几麻袋,只差没把它们拼凑成一部机器,一套完整的工具了。所以当他一说,我就听懂了他在说什么。接着他又说:“竹根展,竹梢垂;远近由我,左右逢源。”他只讲一遍。他根本不可能给你重复第二遍的,你听进去多少是你的福报,是你的智慧。假如我真的没听懂,真的没听明白,继续问他的话,可能他会重复第二遍,但他未必会解释。

这已经是我最高的造化了。如果再问一遍,就说明我和他没这个缘,我内在的种子还没有生起。但是,作为一个明师,他一定看到了我内在的种子在发芽,所以他给我讲,我才能录进去。否则,就如同我现在跟你们讲的一样,你们一个字都听不进去,我的话音一落,你们就忘了!

那时候的师父教徒弟哪里像现在的师父,一遍记不住,告诉你第二遍,第二遍记住了听不懂,还跟你解释。如果这样,说明你的慧根不够,你的基本素质不够,你不配学这个东西。那怎么办呢?念佛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这样产生的。这多简单哪,我省事,你也不会脸红,自尊心也不会受伤(师长叹一声)。

九五年我去拜访拉蒙上师的时候,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形,和我第一次求法的场景截然不同,他见了我就像老奶奶见到孙子一样。也许当时我的身心正适合这样一副良药。世界上最寒凉的东西让我得到了,世界上最温暖的东西也让我得到了,所以在我的内心里面,这两种极端的力量都存在。当然,我也会看你们在不同的阶段,使用这两种不同的“杀手锏”。

九五年元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我踏着冰雪朝一个湖心岛走去,脚下的雪“嘎吱”、“嘎吱”地响,我战战兢兢地从冰上走过。到湖心本来是有路的,但我没找到,所以我就连走带爬地攀登上去。那是一个水桶形的岛,里面很低很平,一点儿风都没有,四季如春。它是火山爆发后形成的岛。火山爆发的时候,岩浆往四周喷射,形成了一道围墙,中间是最低点,就像一个水桶一样,所以岛中央有地气和地热,里面一年四季都有绿树、鲜花。当我低着头往上爬,正要踏进去的时候,突然看到前面站着一个胡子半白的老头,他用一种眼神看着我,那种眼神真的难以用言语来形容。他身边有个老太太。如果要描绘他们的气质,什么“慈祥”啊,“和蔼”啊,这些词都显得苍白无力,完全不够力度,就是用尽世间的语言也无法描绘出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魅力,那是世间的语言所无法形容的。由于第一次闭关两年所造成的身心状态,虽然当时我在心态上还是斗志昂扬,但身体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所以当我看到这两位老人的时候,那种温暖和感动就像见到了最慈爱的爷爷奶奶一样,内心的感受也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也不知在他们身边睡了多久,休息了几天,当我醒来感到饿的时候,我就吃,吃饱了又睡,于是在梦中我就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虽然当时我们之间没办法用语言交流,但我们的灵魂是超越语言的。在灵魂的世界里不存在什么汉语、藏语、英语、日语……在我处于混沌状态的时候,记得拉蒙上师是这么说的:“欲入道,地塞;欲得道,天开;欲入道,人开。”他说的第一个“入道”指的是入出世间之道。第二个“入道”就不是入出世间之道了,而是入红尘之道,入红尘之道就要人开。也就是人的这门学问要弄懂,才能从第一个道里面走出来,再进入红尘之道,把出世间之道传播开来。

这个道理我明白,但是直到今天我也没有做好,而且很多事情我也不愿意去做,因为做起来确实很辛苦。操劳、操心、委屈……这些压力就色身而言真的是抵挡不住,承受不了。

尽管众生顽固,愚昧,我还是不停地说,说了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因为我要了这个缘,要消这个业,要满这个愿——过去发的愿,所以身心从来没有停止过,仍然不停地说,不停地做。说了,做了,就已经在消业,已经在了缘,已经在满愿了。如果不说不做,此缘、此业、此愿都无法消,无法了,无法满。

所以你们对谁有意见,包括对他的喜怒哀乐都要说出来,需要做的都要去做。如果你不说不做,此缘、此业、此愿永远不能了,不能消,不能满。当你对他说,为他做的时候,本身就是在了缘,在消业,在满愿。相反,如果你一直把它装在心里不说不做,此缘、此业、此愿会带到来世再来世。所以千万不要装作自己很有修为,什么都看在眼里,憋在肚子里,在心里嘀咕。如果这样,你的这个病——此缘、此业、此愿(这是一种修行的病,一种禅病)永远都不能消,会一直存在你的灵魂里,延续到来世。

当我遇到第三位明师的时候,我问他:“我要不要种果树啊?”他说:“没这必要,你去搞他做么事啊(湖北方言)?你的果子多得很,还需要去栽树吗?”但是,我心里想说的几句话他马上就意识到了,所以接着他又说:“那就去做吧,做了心就安了。”果然,今天我的心就安了。所以我一直告诉我身边的信众,如果这件事真的把你搅得心烦意乱,让你放不下,你放下真的比提起来还痛苦,比提起来付出的代价还要大,那你就不妨去做。如果你从这条道路上退出来,比你走到尽头付出的代价还要大,那你就不要退出来,不要放下,干脆走到尽头。所以世间的法则是“放不下就提起来,提不动就放下”。

同类推荐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静心·与心灵对话

    静心·与心灵对话

    静心的修习在于独抒灵性的思考,这并不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不是说树立一种好的模式,然后跟着去做就行了。正如东施效颦的可笑在于东施只知道西施捂着自己的胸口楚楚可怜,样子很美,却不知道这种美是因人而异,不可复制的,同样的动作发生在她身上就显得很丑。盲目去模仿别人,会失去自己应有的特色,所有对于他人的成功和经验,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楼观道源流考

    楼观道源流考

    《楼观道源流考》是一部见解独到、特色鲜明、风格别具的书,是一部有重要学术价位的书籍。新版不但增加厂不少新资料、新内容,而且它使初版的著述风格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我觉得,这种著述风格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就是“实”。本书内容包括:研究楼观道的史料依凭、楼观道的历史演变和道法承传、楼观道的宗派特征。
热门推荐
  • 菩萨璎珞经

    菩萨璎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极阴阳印

    太极阴阳印

    受家族之命征战三年的李白衣,一着不慎修为尽失,遭此厄难的他还能否崛起?
  • 带着系统回北宋

    带着系统回北宋

    重生回到大宋后家徒四壁,还像个败家子一样把祖宅抵押了。后意外捡到个系统,原以为可以就此悠闲种田刷钱做神豪,但随着系统属性进化,后遗症也逐步显现。又时值内忧外患,金人南下越来越近…… 新书「我真的是宰相儿子」已发,请老大们移步收藏一下,投点票票。
  • 绝色倾城之女相为后

    绝色倾城之女相为后

    本文女扮男装,女强男强,强强联合,爽文无虐,宠溺无边。*金夏国自立国以来便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凤家有女,必为后。可如果这凤家生不出女儿呢?凤倾,二十一世纪叱咤风云,江湖上人称毒仙子,医毒双修无人能及,却不想遭仇家陷害,一朝穿越成金夏国镇国大将军第三子、声名狼藉的草包三少凤倾。无语地看着平坦如飞机场一般的胸口,某女仰天长啸:“老子是女人啊!”*她是京城声名狼藉的少爷,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他是皇宫娇娇弱弱的绝美皇子,自幼多疾,身娇体弱,宫闱深深饱受欺凌。当痞子遇上王子,是同情?是怜悯?亦或者……她是魔一样的罗刹宫宫主,腹黑冷酷,嗜血无情,江湖上人人闻风丧胆;他是仙一般的流仙阁阁主,仙姿飘渺,姿容无双,引无数美女投怀送抱。当恶魔遇见天使,她不屑?她垂涎?她只想…把他从天上狠狠地拽下来!*传言说:“罗刹宫宫主三头六臂,奇丑无比,嗜血如魔。”某宫主:“老子明明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温柔似水!”传言说:“流仙阁阁主仙姿飘渺,姿容无双,才倾天下。”某宫主:“啊呸!那货明明就是一小白脸!除了脸白,心肝脾肺无处不黑!简直就是坏透了!”某个坏透了的小白脸:“…”传言说:“…”某宫主:“传言果然都是坑爹的!”某阁主无语望天:“这货更坑爹…”*某年某月某日:“朕想娶凤家的女儿,凤爱卿怎么看?”“回皇上,臣不是元芳,不怎么看。”“嗯,元芳是谁?”空气中危险浮动。“啊!臣的意思是说,凤家没有女儿可娶!”危险更甚:“元芳是谁?”汗滴滴:“呃,臣的大哥二哥皆新婚不久,相信定能为皇上生出女儿来的!”“元芳是谁?”咬牙,豁出去了!“大不了臣这就回家成婚纳妾,十六年后恭候皇上前来迎娶臣的女儿!”“和谁成婚?元芳?朕立即杀了他!”“…”*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真大灰狼和伪小白兔相亲相爱的故事,这也是真恶魔和伪天使斗智斗勇的“心酸血泪史”。当有一天,小白兔变身大灰狼,天使变恶魔,谁能告诉她,她该咋办?夜黑风高,某女仰天长啸:“天将亡我!”当此时,一道惊雷划破长空。“艾玛,还是赶紧溜了吧吧吧…”*乱朝堂,定江山,游天下,且看奸佞权相和腹黑帝王笑傲苍穹,玩转天下!
  • 重生之御宝女天师

    重生之御宝女天师

    前一分钟,还是异界大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手遮天呼风唤雨的祭司大神,知天命,晓未来。后一分钟,却是都市里人人可以打之,骂之,欺之,凌之的草包女生。天堂跌落谷底的待遇未免太坑爹了?朝夏发誓,我命由我不由天!前世是神,操控人类的生死,这世岂能甘愿平庸?当她化身为摸金校尉、天桥下的神算、铁口直断的阴阳师、身怀茅山奇术的靓丽道姑……再想低调点都不行!听说,古玩界出了一个赌石大王。听说,风水界出了一个逆天的风水大师。听说,古武界出了一个另类修真者。自此,羞煞万千天才,迷煞各路人物……◆本文讲述女主成长史,非NP,文章涉及风水命理、赌石鉴宝、发丘摸金、降头蛊术、不喜者慎行。
  • 乱世宠姬之奴柒

    乱世宠姬之奴柒

    一面惊艳,一见钟情,一生不忘。“他说——大哥哥说的,漠北的花最香,漠北的水最甜,漠北的人儿最友善,漠北的白桦林最好看。”“非要去漠北?不论生老病死。”“……”“本官带你去漠北如何?”“真的吗?”一声惊喜得仿若迎着朝阳的喇叭花,南宫玺煜的心底一颤,就是这种淡然的音调却充满惊喜得音色啊,认真的点头道。“嗯,只要你不死,本官此生一定会带你去。”一面惊艳,一见钟情,一生不忘。
  • 奇谭怪论

    奇谭怪论

    生活处处有怪事,怪事身边长发生,奇谭怪论等您来看,有酒有茶有文章!
  • 9九宿主暖又冷

    9九宿主暖又冷

    【全文免费】晚上熬夜不小心把自己熬挂了,就在辞九瑟瑟发抖时,小统子出现。“……完成任务不仅可以复活,还会有个好身体哟”。小统子是这么说的。辞九虚了,她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病,怎么就身体不好了?怎么就挂了?怎么就遇到这……超迷信的存在了?#1V1#
  • 只怪反派太帅

    只怪反派太帅

    颜柒这两年每晚都会进入漫天花海的梦境,长期以往,发现自己竟然拥有可以窥探别人前世的能力,也因为拥有这样的能力,经常被人抓下山,慕奕君就是其中一个……
  • 龙脉武尊

    龙脉武尊

    君可曾记得?燧人氏点亮烛火,照亮我人族前行之路!君可曾记得?神农氏尽尝百草,救助我人族千万子孙!君可曾记得?女娲以血燃五石,护佑我人族万世传承!君可曾记得?你的名字中,烙这炎黄二字!君可曾记得?你的生命中,有着祖先希望!君可曾记得?人族屹立于万族之上,披靡天下,风头无几?君可曾记得?万丈高崖之上,那不甘的怒吼:洪荒万载,大道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