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400000074

第74章 心灵是万物总开关

2009年11月8日

问:《心中月》中谈到“法报化”三身的时候,有一句“法有理集,报有悟,应化全凭功德修。”请师父解释。

师:一个佛菩萨能修出千百亿化身,是靠行愿得来的,也就是在奉献中得来。如果行愿做得不够,不会有千百亿化身。佛教有一句话:“满千百二十功德方可脱胎换骨。”一个修行人想把化身修出来,靠的是普度众生的功德、行愿的功德,功德具足圆满了,才能有千百亿化身。过去禅宗里面很多人所谓的“明心见性”,实际上根本没有修出化身。因为没有愿力,也没有这个使命。所以不行愿就没有千百亿化身。

法身,确切来讲,是靠禅定功夫修出来的,在禅定之中把自己和宇宙融为一体,所谓的尽虚空遍法界,法身覆盖,遍及整个宇宙,和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是实实在在的禅定功夫。

我们的业报身是靠智慧修来的,并非靠禅定功夫。有定有慧,行愿才能圆满。

禅宗经常讲到某某和尚求法,言下顿悟。这里讲的顿悟,并不是大彻大悟,更不能说以此就可以了生死了。他只是悟到了如何下手,如何起,如何落,如何进,如何出。这只是修行的开始。但有了这一顿悟,他就可以十地顿超,不历僧祇。所以过去有很多祖师闻法顿悟,一夜之间习禅定了生死,十地顿超。但是,前面的功夫他也许已经做了十年、二十年。这就是所谓的“顿悟不离渐修,渐修圆满方可顿悟”,即便顿悟之后他还要亲证。但是,这时候的亲证也就是一个晚上、一炷香,甚至眨眼之间——二十年、三十年的功夫就是为了这一刹那。

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往往本身已经成了一条龙,只是在明师的座下接受明师的点睛而已。所以有一种明师给自己的定位很高:只点睛不画龙。你是一条龙到我这里来,我才和你论道。除此,念佛去。正因为这样“念佛去”、“念佛去”,不仅过去,包括现在,古今的修行人都在念佛,结果念佛成了独一无二的法门,至高无上的法门!过去所谓的“念佛去”,是已经从第一步走到了第九十九步,再上一步才念佛。当你出来以后还是念佛。可是现在的人呢?永远都是念佛!

所谓的“入处即是落处,入落之间皆是沿途”。一个年轻的和尚问一个开悟的老和尚说:“你们得道的高僧是个什么样子?”老和尚答:“安心工作,幸福生活,诚实做人。”年轻和尚说:“原来开悟了就是这样?我没开悟,现在就是这样了!”老和尚问:“你能踏实吗?你感觉到幸福了吗?你能保持多久?”也就是说你有这种持久心吗?年轻和尚无言以对。

这种状况可以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可是在我们身上体现出的都是喜怒哀乐,我们的情绪、感受十二个时辰都在变化。佛教讲的是一个持久心,你们大家的安心、幸福、踏实感能持续几分钟呢?开悟得道的结果,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别说你没有开悟得道,就算是开悟得道了,你没有这个福,也享受不起。所谓“凡夫洪福能享,清福难得,得而无益”,对于一个凡夫来说,有了清福你也享受不起,你也得不到它的利益,认识不到它的价值。凡夫只能享洪福,享不了清福。

只有一个彻底超越三界的人才能享清福。只有你找到了内在的快乐,亲履了本地风光,又见到了旧主人,才能享清福。

问:如何安心工作?

师:在《闭关纪实》上有一句话:“不迎不拒不相随。”学会这一句,你就能安心工作了。运用这一句,幸福生活你就感受到了。当你真的感受到身处幸福之中,做人也就踏踏实实的了,你也就不会感到仿佛立在空中做人一样。为什么很多人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你说他一句,他要回你十句,内心那么脆弱呢?他要想尽一切办法证明他是对的,你是错的,他从来都没有错,他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心里没底,不够踏实。一个有胆识的人不仅可以赢,还可以输——赢不扬,输不馁。

能随时随地把意念集中在慧眼上往前观,久而久之,你的心就定在了宇宙的宙心上。一切生命的源头都是这个宙心。一切生命都是由这个宙心辐射出去的。宙心与一切生命之间有一根无形的线,无论这根线扩散得多广,延伸得多长,永远都不会离开宙心。如果你的意念能定在宙心上,无论你身心遭受多大的摧残,只要一个时辰,即到源头。

师:XX,你有没有听懂我刚才说的几句话?

答:懂了。宙心就是生命的源头,从眉间观出去就是观宙心。一个人的身心无论遭受到多大的伤害,只要从眉心观出去,一个时辰就能复原。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宇宙的中心就是我们自己的心,也就是在眉间这个地方。所以永远都要把意念放在眉心上。

师:讲得非常好,你真的听懂了。照此修下去,了生死,超三界,成佛作祖,这个方法绰绰有余。八万四千法门不归到这个法门上,不归到这条路上,皆是门外汉,皆是邪道。无论你从哪个地方入手,我不管,但最后必须归到此处,方为究竟。

万法的源头乃心,心的源头乃眉间。把意念放在眉间,从眉间观出去,这种修行方法古印度时代就在流传,在《薄伽梵歌》《奥义书》中都有提到,佛陀出家前也曾经这么修炼过,这就是为什么我给你们介绍这种方法的原因。眉心和宇宙的宙心是同一体的。宇宙的宙心缩小了无量倍以后,变成了一个细胞,就是我们的眉心。你锁定了眉心,就锁定了宇宙的宙心。锁定了宙心,就和万事万物融为一体。万事万物、六道众生都是从宙心释放出去的。你的意念时时刻刻定在眉心,就意味着你定在了宙心。定在了宙心,就和万事万物融为一体,就能感知和感受到万事万物。

无论你是念佛,持咒,观想,还是结手印,你都必须兼顾眉心。否则,你做得再多都与道不相干。

人体具有无穷的奥秘,宇宙或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奥秘。无论哪一个区域,哪一种奥秘,最终只有一个奥秘,由这一个奥秘衍生出无数个奥秘。所以祖师们真伟大,他们找到了万法的源头,并告诉了我们。过去有一个祖师考学生:“佛法的源头在哪里?”学生们回答:“在印度”、“在灵鹫山”、“在中国”、“在日本”……只有一个人答对了,说:“佛法的源头在心。”师又问:“哪里是心?”学生答:“关两个,开一个。”开一个就是开万个。就是把你的两只眼睛闭上,把中间的这个打开。打开中间这一个,就打开了一切。所以“万法的源头乃心”这句话一直传了今天。后来又演变成佛学里的一句话:“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识乃一。”所以真正的法就是功夫,真正的功夫就是法。形而上,理事是一不是二;形而下,理是理,事归事。达摩祖师说:“入道,理入和行入不能择其一,择其一者皆入魔道。”

问:打坐时,坐到两三个小时,身体变得又高又大,全身都是气,觉得自己的身体没有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师:非常好,要的就是这种结果,但是你必须保持觉照。如果只出现这种状态而没有觉照,你就没有方向。

问:觉照就是观心,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心能静下来不动,是吗?

师:比如现在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能听能看能想,周围的任何一个图像、画面你都看得见,出现的声音你也听得见,但你的身体又空掉了,融化掉了。只有通过这个途径才能进去。有极少数人可以坐忘,但他的觉照往往又丢了。这就是一种偏差。如果身体坐忘了,觉照仍然存在,这就是正定。

问:我上座的时候,平时一般都看不到自己。但有时候好像有两只眼睛在看着自己的念头似的,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不想事了,心里变得可清净了,感觉好像有一潭水,可清可干净了,但又看不到水,感觉念头“唰……”地过来了,过一会又“唰……”地过来一个,念头可长了,好像能看到似的。

师:要的就是这个能看到的“看”。带着警觉心,走过你的沿途风光,到达目的地以后,还用你的警觉心再走出来。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不外乎“觉照”二字。能够转境和被境转也只是觉照的在与不在而已。中国传统文化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体现在生活中就是对轻、重、缓、急的把握,也就是“觉照”二字。这是我们一辈子都要修炼的,我们每天都要在这上面去参,去运用。

问:我的下丹田里面总感觉有一股气,这股气可以随着自己的意念转动,不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师:不把生理空掉,不把它忘掉,你就没办法入道。你这种情况就是知觉被感觉牵着跑。脚有感觉,知觉就跑到脚上;丹田有感觉,知觉就跑到丹田;背有感觉,知觉就跑到背上——这是禅者的大忌。任何时候知觉、观照都要高高在上,身体的反应都要把它空掉,忘掉,两者不能合在一起。

你这个禅病就是黄龙南祖师骂吕纯阳“守尸鬼”的境界,你的警觉心、觉照心永远是被生理的感受牵着跑。生理是和三恶道相对应的,你长期跟着生理的反应跑,将来临终的时候,中阴身就会入三恶道。禅宗有三句话:“不能忘世,不能修道;不能忘身,不能入道;不能忘心,不能得道。”你犯的就是第二个忌讳。所谓的关公刮骨疗毒,他就超越了修禅的第二个忌讳,已经把身体空掉,忘掉了,他的觉照高高在上,把生理空掉了。

同类推荐
  •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用轻松易懂的写法,介绍了汉传佛教的历史。六道轮回是否存在?罗汉和菩萨谁的级别更高?坏人到庙里捐钱能否获得福报?为什么有的佛经像绕口令?……所有和佛学相关的疑问,这里都有解答。所有对佛教模糊的概念,这里都会进行清晰地分辨。对佛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轻松地看懂。
  • 饥来吃饭困来觉:中观大师讲禅

    饥来吃饭困来觉:中观大师讲禅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去极端化”普及读本

    “去极端化”普及读本

    本书系统论述了新疆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表现形式、传播形式和危害,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在此基础上讲解了如何成为爱国爱教的合格穆斯林。本书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新疆地区的人民群众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肃清思想,普及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祛除境外敌对势力的影响,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修行诸法:洗心禅3

    修行诸法:洗心禅3

    眼睛所见受物质世界限制,如何达到心所见而无所不及?何又为佛家“五”眼?如何禅坐,才能由身体的平静达到心灵的静谧?贤宗法师尽毕生修行所悟,引据佛家典籍,为读者们讲述如何看透尘世苦难,开阔心境,收获快乐人生。
  • 伊斯兰教生活禁忌百问探源

    伊斯兰教生活禁忌百问探源

    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探讨其禁忌和戒律的形成及其背景,是研究伊斯兰教很好的途径和切入点,也有助于揭开历史蒙在伊斯兰教身上的神秘面纱,有助于人们了解伊斯兰教本源的基本面貌。本书在《伊斯兰教生活禁忌百问》一书的基础上,运用“宗教语言”和“学术视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禁忌学的通用原理、伊斯兰教在确定禁忌时的原则,以及100个伊斯兰教生活禁忌的起源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热门推荐
  • 我男人是坏蛋

    我男人是坏蛋

    盗墓少女无意穿越到了不知名朝代,开启一段离奇冒险的旅程,顺带揭开了身世之谜......
  • 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闪闪奇遇记六:草原土拨鼠小镇·译言古登堡计划

    闪闪奇遇记六:草原土拨鼠小镇·译言古登堡计划

    孩子的好奇心会带来无限可能,即使是一次平平常常的野餐也不例外。瞧,闪闪和胖胖就偶遇了草原土拨鼠,还跟着他们进行了一场草原土拨鼠小镇的人文之旅呢!
  • 爱妃如此多娇

    爱妃如此多娇

    慕清浅被继母继妹陷害,大婚前夕溺毙泳池,灵魂却穿越到轩辕皇朝的晋王妃慕清浅身上祸不单行,慕清浅一穿越过来,就给晋王殿下戴上一定华丽丽的绿帽晋王殿下咬牙切齿,发誓要让慕清浅生不如死然而接下来,却是一幕幕大型真香现场“爱妃,本王愿与你生生世世,朝朝暮暮……”慕清浅翻了个白眼:“殿下您可要点脸吧!”
  • 神奇空间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空间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彭加木失踪之谜、神秘失踪事件、夜空中重现过去战争、两处同时出现同一身躯、令人咋舌的时空窗口、神秘诡异的时空隧道等。
  • 长天至尊

    长天至尊

    咱不扯有的没的,开头码三章设定,能看完的,我愿称你为强;作者鸽子精转世,无保底,每周十更(不可能),还敢追的,那你是真的强;完本保证,百万字保证,完成时间不保证,能活着看到本书完结的,我愿称你为最强!!————我是睿智分割线————宿世智慧,劫难扎根;丐帮起步,铁匠出身;梦分今古,人无完人;千锤炼血,百转锻魂;…………(未完待续)
  • 戒不掉你的甜

    戒不掉你的甜

    她知道他有钱,但她没想到,他会买下临近破产的公司。当他以新老板的身份站在她面前时,她知道,她完了,她那颗淡了十年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某日,凌菲在网上发了一条微博:遇到初恋,还爱着他,怎么办?他突然出现,声音低低的:“继续爱。”
  • 逃婚笔记

    逃婚笔记

    易天峰是是一个不婚主义者,但是他有爱的女人,可是女人需要婚姻作为保障,因为这不是他心甘情愿的婚姻,希望能有人帮自己解脱,原来新娘的背景能帮他在金钱和权利的世界中提升自己的地位,但是心里还一些不甘心,于是他才会在咖啡屋买醉中找到那份久违的爱情,他能找到吗?
  • 不复返的时光

    不复返的时光

    爱你,无止境的去爱你,尽管不再相见,那也有着美好的回忆和无尽的思念……——卫然&筱汐
  • 他从未喜欢过我

    他从未喜欢过我

    从高中开始,一次不经意的抬头,两人对视的之后,顾惜在言陌的眼里看到了一片星辰。就是因为这一眼顾惜心动了,从此她的眼里再也看不到任何人。但是言陌特别优秀,喜欢他的人可以排一条长城大街了。所以,为了追上言陌的步伐,顾惜恨不得把一天当成十天的去忙碌。后来,天真的顾惜才明白,原来他从未喜欢过她。这是顾惜最后才相信的,一直都是自己在自欺欺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