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400000035

第35章 有胆有识方为人才(2)

而往往有思想的人,要么就是忠臣,要么就是奸臣。因为他有思想,有灵魂。他的灵魂和你的灵魂如果能达成共识,他就会对你永远忠诚。如果他的灵魂跟你的灵魂达成不了共识,他永远会跟你对着干。而且他会不停地寻找知音,直到找到能和他的灵魂达成共识的人,他才会把脚步停下来。这种人往往都是当领导指挥人的。如果这样的人没有遇到伯乐,他会郁郁寡欢,含恨终生,死不瞑目。因为他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他的确很有才华。可是你光有才华,没有牺牲精神、奉献精神、任劳任怨的精神,不能忍辱,又如何负重?纵然你学富五车,智慧再高,不能利己利他,也是空活百岁。

一个想成就的人,需要具备完美的人格和综合的素质与能力。WA,只能说你具备了一个成功者所具备的一部分素质,还有大部分你不具备。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别人不能吃的苦,他能吃;别人不能承受的,他承受了;别人做不到的,他也做到了。像你这么年轻的人,能具备这一部分的素质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二十岁的时候和你相比,你在天上,我在地下。二十岁的时候我没有烦恼,因为我没有灵魂。从来不会思考,哪里会有烦恼?包括30岁以前,我都是不会考虑问题的。只有在31岁,也就是2002年决定恢复东华寺的时候,我才开始白天黑夜地思考问题。有时候坐久了,头脑供血不足,头想得痛了,躺到床上还继续想,想不通就一直想,实在想不通再去问别人。所以别人说我是个傻子。因为从小出家,出家之后就读书,读完书就闭关,从来没做过事,也没接触过人。

问:外在的解脱只要有智慧,多学多问就能达到。内在的解脱该如何突破呢?

师:内在的解脱靠明理,不过也要配合外面的事情来磨练自己,所谓的“明理不足,实践才出真功夫”。如果以佛教来划分,过了四禅八定,理就是功夫,功夫就是理;在四禅八定之下,理就是理,功夫就是功夫,它们两个是分开的。当你超越了所有的理,超越了四禅八定,只有一个东西。

实际上,目前我还没有开始塑造,没有开始“修理”你们。我所谓的在“修理”一些出家人,只是嫌他们几个年龄大了,等着、急着用他们,才开始“修理”他们。

问:我很想提前起用,望师父能慈悲。

师:提前起用?那不是把一颗小树苗给压倒了?

答:倒了,稍微扶一扶就没事了。

师:实际上对于你们几个年轻的小沙弥,我一直都希望你们有一个美好的少年。一个人的心理发育在青少年时期非常重要。如果青少年时期心理发育健康,长大以后,他所做事就不会害人,害己,害社会;纵然把事情做错了,也不会走向极端。

佛教僧才的比例就是这么的小。虚云老和尚收了一千多个弟子,能撑起门面的就十来个,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本焕老和尚、佛源老和尚、一诚老和尚、仁德老和尚、体光老和尚……

没有综合素质,你再虔诚也没有用,单凭虔诚是绝对不可能成事的。但要想成事,缺了虔诚也绝对成不了。比如说做成一件事需要十个因素,其中就有一个虔诚的因素。你九个因素都具备了,没有虔诚,也成不了事;你光有虔诚,缺少其他几个因素还是成不了事。

如何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呢?首先要明理。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要有正知正见,具备丰富的学识。祖师的书必须读。日常生活中发生在你身边的每一件事,来到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要当成是来成就你的善缘去面对和接受。要学会利用每件事来看清自己的内心世界,改掉自己的习气毛病,历练自己的心智。如果你使用头脑,就会对自己的习气加以掩饰。只有在你没有觉照的情况下流露出来的,才是真实的你。只有认识真实的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知道自己哪些方面不足,才能有针对性地在那些方面下功夫,提高自己的素质。

问:头脑停止思维的时候,是不是就是灵性打开的时候?

师:有一种人,当头脑停止思维的时候,会进入一种无记状态,什么念头都没有,发呆了,麻木了,所谓的“意识流暂停了”。你喊他,他听不见;你拍他,他也不知道。如果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形容的话,算是有一点接近我们灵性的力量。但灵性的力量不要说是观六路,听八方了,十路十方都可以观,都可以听,万事万物都在他的心里,他已和万事万物融为一体,没有能观所观,能知所知,能所已经超越了,无论你有念无念,他都知道。

灵性的力量是不可说的,无法用语言阐述,说出来往往会违背它,扭曲它的本意。它本身是灵性的,是超越头脑和逻辑的。所谓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心”指的就是前七识。

人和人为什么很难沟通?因为所处的意识层次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所谓“某人和某人有缘”,是因为他们的灵性和头脑处于同一个等级,容易沟通,容易相应,所以我们就说“有缘”。

每一个人的内在都充满了这两种力量,如果配合我们的身份,再配合我们所处的环境,应该说这两种力量最容易完全开发出来。虽然我们是神职人员,偏向于心灵的这一面,但是往往我们在弘法度众生的时候,使用得更多的还是头脑的力量。因为你所面对的群体是世间人,世间人的问题和所作所为不外乎头脑的产物。如果你完全用心灵的力量来解答他们的问题,势必很难和他们沟通。所以佛度众生的时候,不仅仅是坐在高高的神台上让众生礼拜他,更多的还是从上面走下来,和众生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度化他们。从上面走下来是为了更好地、彻底地、圆满地坐在上面。坐在上面也是为了走下来。(一居士到上师面前顶礼。)

师:干什么呢?

问:一种力量把我的大脑和思维控制住了,用功都用不上。不知道这是人所为,还是狐仙鬼怪所为?

师:是你的心所为,你的头脑所为,你的妄想所为!到此就没办法再前进了。我曾经说过佛法三种人不能修:第一种,心理不健康的人。我们中国的成语“叶公好龙”就是形容这一类人。做任何事都会有消息,有了消息为什么会觉得可怕呢?就是福德因缘不够。第二种是入不了门的人。为什么入不了门呢?头脑的力量放不下。何为头脑的力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我执。还有一种是走进去走不出来的人,这种人也不能让他修。那么,如何鉴别他可以走进去,而又走不出来呢?从他现在的执著就知道,有一天他走进去,同样也会因为执著而走不出来。对这种人只能叫他去诵经,拜佛,磕头,继续用功。带他进去只会害了他,因为他没有智慧。

问:那我该怎么做呢?

师:好好劳动,多拜佛。

问:这种人用什么方法才能改变呢?

师:一个人的心智是很难打开的,要想打开,就是我们佛门里说的要“福德因缘具足”。什么叫“福德因缘具足”呢?要碰到让他完全认可的人,这是其一。其二,他肯把自己完全交给他所认可的人。其三,他认可的人愿意接受他。也就是说这三项在同一时间达成,他才能超越,才能突破,否则没办法。佛教讲的“因缘生万法”是非常准确而微妙的。很多学佛的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因缘生万法”、“因缘生妙法”。

世间的事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就像佛门里“盲龟入浮孔”的比喻一样:恰好在那个时间,恰好在那个地点,正好盲龟的头探出来,正好那块木板飘到它身边,还正好风平浪静——天下这样巧的事可以说是百千万劫才能碰到一次。而我们没碰到,只能多忏悔,多培福。当自己的福慧具足的时候,这三种因缘一定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问:谢谢和尚开示。

师:但是,难就难在把自己交出去。如果你不停地交出去,可能一次上当,百次上当,只要一次不上当,你的问题就解决了。但是人往往无法做到一次上当,百次上当,还继续把自己交出去。一个人想学佛,首先必须具备为法忘躯、为法忘我的精神,否则永远都停留在信佛、信神的阶段,根本没办法学佛,学神。能由“信”升到“学”,那是何等的境界啊!

平时说一说还可以,让我们去做,那真是要我们的命!可是有一种人,他做成了,却又迷失了方向!就像很多穷人渴望发财一样,有一天真的发了财,他又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所以人生总是一次一次地面临选择,从未知到已知,从已知又到未知,从未知又到已知……什么时候能永远处在已知,不再有未知呢?

同类推荐
  • 如何渡难关:智慧

    如何渡难关:智慧

    本书分为思想津梁、退一步想、智慧之喻、教导后学四卷,重点讲述佛家的慈忍精神,而且上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列出了许多对立的范畴,事物的两面、去除而后有、小不可轻、藏的大用等等。这些智慧对于处于逆境中的人们确实能增进生活信心和转化困境的勇气。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即心是佛。佛心是什么?佛心就是佛的一切,或者说是佛的精神、要旨。佛心并不仅存于寺院中,更存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是佛心是放下,佛心是宽容,佛心是智慧,佛心是无欲,佛心是平常心,佛心是慈悲,佛心是力量,佛心是随缘。每一章下均设若干节内容,每一节下分“佛陀格言”、“佛学故事”、“佛心领悟”、“佛心慧语”、“佛林百科”等板块内容。本书通俗易懂,抛开了那些令平常人难以读懂的佛学理论,很好地阐释了“佛法本平常”这个主题,使读者可以无障碍地理解佛理、感受佛法。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人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人做事,你就是佛。
热门推荐
  • 处好人际关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处好人际关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我们每天都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包括同事、上司、顾客、陌生人、朋友等等,尽管有时候,这些交往转瞬即逝,似乎不留一丝痕迹,但聪明的人都明白,一切事情的结果,都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结果,他们利用人际关系来建设成功的基石,从不利用“人”来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因为他们深知,牢固的人际关系是拍档和团队协作的基础,是忠诚的保障。本书教读者一些处好人际关系的小窍门,助您营造自己的人脉网。
  • The Grand Canyon of Arizona

    The Grand Canyon of Arizo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成了一亩荒地

    我成了一亩荒地

    知田成为了一亩地,地上建着一座荒宅,有房地产老板买下了地皮,要拆宅子更要挖他做池塘。在线等,一亩地该怎么活下去?
  • 心怀感恩:诚信做人,责任工作

    心怀感恩:诚信做人,责任工作

    诚信到任何时代不会落伍的,而且有待提高和推崇。作为一名职场人,恪守诚信同样是我们在职场中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想要加固诚信的“防线”需要我们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感恩就像诚信背后的一股无形力量,始终支撑着我们的诚信屹立不倒。当我们因为利益即将欺骗同事时,对同事信任的感恩让我们悬崖勒马;当我们由于诱惑即将背叛企业时,对企业无私给予我们机会的感恩让我们迷途知返;当我们急功近利想靠出卖朋友寻找“捷径”时,对友谊的感恩让我们浪子回头。因为感恩,所以诚信;因为诚信,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我们心怀感恩。
  • 山村养殖

    山村养殖

    周恒获得一个养殖APP,在村里养土鸡、养野兔、养竹鼠、养鱼、养养千年草龟……闲时钓鱼遛狗、逗逗孩子,生活轻松自在。(乡土、种田文、日常)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们就到这

    我们就到这

    她失恋、失业,又失意,面对重重打击,在结束一份工作后,整日酗酒度日,很快花光所有积蓄。不得不重新收拾心情,改换发型,打起精神,强迫自己开始新生活。然而,就当她决定忘记过去,开始新生的时候,她又在新的公司重遇前男友。这该死的心情,狗血的剧情,不痛不痒的感情,就这样把这锅烂粥熬将起来……
  • 蟒行

    蟒行

    曾经年少英雄梦,长大方悟心中痴。风起云涌,蟒走龙行。曲直之间,一笔疯癫。……噫吁嚱,悠悠。
  • 大森林中的小仓鼠

    大森林中的小仓鼠

    一只小仓鼠离开了城市的喧嚣,来到古老的魔镜森林。在这里它结识了许多性格迥异的小动物,它们在一起生活,玩耍,有紧张刺激的探险,也有轻松愉快的日常。小仓鼠和朋友们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然而它们并不知道,它们正在逐渐接近魔镜森林真正的秘密……
  • 课外侦探组(番外版):兔年校园怪案

    课外侦探组(番外版):兔年校园怪案

    本书是中国的名侦探柯南系列。小主人公米多西、欧木棋和马威卡三人同第九探案组的表姐麦洁一起,对种种诡异的案件进行了细致调查。凶手是如何嫁祸《韩林的自画像》而逍遥法外的?高空表演的小丑为什么系有保险绳却不幸坠亡?进行全国巡演的天才琴童为何突然失踪?为什么档案室恰巧被雷电击中着火,而其他科室安然无恙?一切的悬疑和罪犯的诡计都没有逃过课外侦探组的缜密推理。这本书可以锻炼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使读者的知识面得到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