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200000068

第68章 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在座的有谁练过气功?(有几个人举手、回答)前几天我去了一趟香港,他们那里流行抓鬼!很多人养小鬼。养小鬼的人做一个很小的木盒(师用手示意,高不足10公分),小鬼就住在那个小木盒里。对小鬼来说,那个小木盒就是金銮宝殿,空间相当大!养鬼的人通常是到缅甸、泰国去把鬼请回来,供在家里。民间那些巫婆神汉养这些小鬼,能帮他们查一些小事,但大事它们查不到。

一个人信什么,就与什么相应;拜什么,什么就来接引你,以后你就成为他的子民。你信佛、拜佛,就与佛相应,就成为佛的子民、佛的眷属;你信精灵鬼怪,拜它们,你就成为它们的眷属和子民,临终时,精灵鬼怪就会来接引你。为什么我们在皈依时都要发愿:皈依佛竞,宁舍身命,终不皈依自在天魔……呢?

有些修行人专门在身体上用功,也就是修“气”,认为修气是修行的根本。实际上,自古以来修行都是分四个阶段。无论你用什么方法修,你的身心都会出现这四种现象。也就是说你身心的反应会分四个阶段出现。

最初,身体上会有一种“气机”的感受,就像有一股气流在体内有规律地转动。这是最初的反应。当过了“气”的阶段,就是“光”的阶段,打坐或睡觉时会看到光。第三个阶段,打坐入定或睡觉时,神识可以脱离躯体。第四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修心态。心态上的解脱才是真正的解脱,并非神识能出去就是解脱。

在香港讲了五堂课,最后实在不愿意再讲,知道讲了也没有用!那么多大和尚到香港去讲法,世界各地的大师都到香港去讲课、传法,带领信众修行。因为香港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地方,各个教派都在那里设有联络点。既然如此,为什么那么多人在修炼上,始终停留在修身体的阶段呢?

看到他们迷得那么深,不讲又过意不去。可是讲了,他们也不改。谁也扭转不了这种局面!可能不同的时代就流行不同的方式方法吧。

现在许多佛门的弟子,甚至包括许多出家人,还在修“气”上打转。“气”的反应只是最初阶段,在初禅就已经结束,超越了“气”的反应,怎么能把它当作根本的修行方法呢?

以前我讲过多次,一个修行人不把自己的身体忘掉,就无法入道;不放弃世俗的功名利禄,就无法修道,也入不了道。何为“境界”?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修行途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或者叫“沿途风光”。修行途中出现的反应,不外乎身心两方面。如果一个人把身心都空掉了,哪里还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今天给大家一个话头回去参,“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时候生起的是什么心?大家记住这个话头,回去静坐的时候参一参。为什么古人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一个人达到“无所住”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这时候是不是还需要生心?还是无所住时,就有一个心?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佛很可怜:中观大师谈修行

    佛很可怜:中观大师谈修行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儒家妙语话人生

    儒家妙语话人生

    用古人先贤修身、处事的理论与方法,来面对今天的现实生活,我们的人生则会奋进而从容。提升生活品质,让我们浮躁的心得到宁静,使空虚的日子变得更充实。《儒家妙语话人生》一书,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依据,阐述了儒家关于什么是人,如何做人,人应该怎样生活以及理想人格等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其睿智的人生的哲理,相信对每个人都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 三论宗浅说

    三论宗浅说

    本书是一本佛学三论宗方面的通俗读本,所涉知识内容较多,且易于理解,可方便普通大众对三论宗的认识。
热门推荐
  • 他们生命中的彼此

    他们生命中的彼此

    2016年5月杨绛先生走了,这位“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终于离开最后仍辛勤耕耘的书桌,去赶赴那场她一早就期待的、不在人间的小团圆。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一生有太多建树,然而诸多身份她都轻轻放下,唯独拿起最珍视的那个——“我是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正当新女性以独立为荣的时代,如此大方的自认,是自明,是自甘,也是自信。如何不负天赋、不失独立地去做一个人生命中的自己,她给出了杨绛式的回答。我们从先生散文中捡拾起那些散发着柔光的片段,和您重温钱锺书夫妇曾携手走过的人生,以及他们生命中的彼此。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日本:速兴骤亡的帝国(强国兴衰史丛书)

    日本:速兴骤亡的帝国(强国兴衰史丛书)

    日本帝国的速兴骤亡都有着太多的特殊性,这与日本历史发展和历史传统的特殊性不可分。日本帝国的某些速兴的原因也正是它骤亡的原因,其中包括历史传统的两重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起着截然不同的作用。日本帝国速兴骤亡的经验教训,有的很值得重视、学习,大多主要属于日本,不过多少还可以作为借鉴。而且通过这段兴亡史,也可更好地了、认识日本,这是本书写作的目的之一。
  • 深蓝倾情

    深蓝倾情

    “我的组里需要实干的人,不要花瓶。”钟禹始终面无表情的说。“我就是实干的人,不是花瓶!”许小立很生气!“难以置信!”“那走着瞧!”
  • 也曾说爱你

    也曾说爱你

    八年后再遇,秦越看着昔日籍籍无名的大学生前任女友一跃成为一方富甲,他心情复杂的问:“听说你这儿招保安?”许知意挑眉看他:“?”秦越:“我不要钱,超好用。”许知意:→_→——后来,小保安不甘于此,掐灭大总裁无数桃花,被大总裁叫到办公室问话。许知意格外淡定的把秦越干的那些破事一一道来:“秦越,你搞这些是想追我?”秦越:“是。”许知意高高在上:“排队去!”【提示:简介仅供参考,实际内容以实物为证(??ω??)??】
  • 青云剑尊

    青云剑尊

    废柴叶峰只因无法修炼,遭到亲人驱逐,枉死在守陵房中。异界剑神附体重生之后,却发现这幅身躯,竟是亿万万人中,都难得一见的绝世体质,混元无极之体!
  •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瑶瑶一恍夜夜安宁

    瑶瑶一恍夜夜安宁

    本文女主患有心脏病,在一次舞会上遇到了一位富有帅哥,让人惊讶的是,他竟然知道女主为什么天生患有心脏病,他竟然让女主去他家当一个月的保姆才告诉她原因......
  • 家有痞妻

    家有痞妻

    夜深人静,某女半夜被一老头子扔回古代,从此踏上扶持废柴相公之路。京城混世大魔王苏御泽,乃当朝丞相之子,白天调戏良家妇女,晚上泡窑子,日子过得美哉。自从家中有痞妻,窑子自动退避三舍,勤奋念书,势要做个护妻好相公。某女得意洋洋,拍拍他的俊脸:“不错!”苏御泽像只哈士奇,倚靠在某女身上,眸子亮晶晶:“有奖励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2002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在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这部法律的通过,是我国农业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以法律形式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标志着农村土地承包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