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200000061

第61章 静心就是修行

大家说为什么修行要静心呢?不静心能不能修行呢?盘腿打坐是否就是静心了?这些都是我们修行人必须通达的问题。如果连这些都不通达,那些不信佛的人问我们这些学佛的人,天天坐在这里干什么,你们怎么回答呢?

你说坐在这里修行,为什么坐在这里是修行呢?是不是修行一定要坐在这里呢?我们每天有多少时间能这样坐呢?实际上把我们每天静坐的时间计算一下,平均还不到两个小时。可能你在某段时间里每天能保持两个小时,但是你未必能长年累月每天都保持两个小时!

你的心静不下来,每天就是坐二十个小时也没有用。甚至你想种个因都种不进去!心没有静下来,种子怎么种得进去呢?过去的祖师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我们每天坐在这里,究竟有没有一念与道、与佛菩萨相应过呢?我对大家感到很疑惑,不知道大家坐在这里是怎么用功的?

如果大家是在静心,并非只有通过盘腿才能静心,随时随地都可以静心!乃至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静心。如果你在日常做事的时候,不能把思想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你想静坐下来用功办道,是绝无可能的!你连做生活中最简单、最常见的事情,都不能把思想集中起来,又怎么可能把思想集中起来办道呢?

修道之人最忌“外求”,我们都知道要“内找”,究竟如何做才算内找呢?通常大家的回答是: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试问大家,有几个人能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可能你刻意去看,能看三五秒钟,多说一点,能看一分钟。但是你能保持几个一分钟呢?如此说来,我们要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简直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古时候的人成就的那么多呢?按理讲,现在人的修行条件,方方面面都比古人好得多,为什么现在成就的人反而这么少呢?

过去要听一句法,得跑几百里路,甚至跑几个月。而在现在这个时代,一会儿就可以跑到东方,一会儿就可以跑到西方,想见任何一位明师都能见到。有时候根本不用出门,就可以得到明师的法!

过去想得到一本经书,难如登天!一个寺庙不过几本经书而已。现在哪个寺庙不都是堆满了书?!《大藏经》都有好几部,光碟无数张。许多僧人的房间里书也堆得满满的。佛经随时都能听到、见到、读到!可是真正通达的人却少之又少,更不用说修行成就的人了。

现在佛法也弘扬得很快。当然,这是因为科技发达,国泰民安,宗教才这么昌盛。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读了那么多,听了那么多,为什么我们的进步却这么小、这么慢呢?为什么我们的智慧还是没有出现呢?是我们的道心不够吗?不是!是明师的力量不够吗?也不是。我们的道心也够,明师的力量也够,各种环境条件都具备。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不成就呢?

大家用功的时候,应该集中在这方面来分析、参悟。如果大家学了佛法都受用了,为什么很多人仍然愁眉不展呢?学了佛是应该解脱的,开了智慧的,可是许多人学了佛不仅没有解脱,开智慧,反而更不会做事,觉得被束缚得更压抑、更痛苦了!

现在学佛的人一上来就想要一个成佛的方法。实际上就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站在我们面前,给我们一个他当初的修行方法,我们拿在手里也没有丝毫作用!

过去藏传佛教很少让汉人学。现在藏族人的思想开放了,境界也提高了,政府的政策也宽松了,所以藏地活佛到汉地传教的很多。许多人修过密法,认为密法修行成就快。我也见到很多修密法的人,修了几年后,又放弃了密法,重新念佛、参禅。许多藏族人也学汉传佛教,譬如学禅宗、净土宗。他们反而觉得禅、净胜过他们的密法!

为什么会有这种倾向呢?一个人遇到问题,如果没有把它弄清楚就放手,他做任何事情都很难成就!实际上我们通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人一旦学佛,能不能成就,能修到哪个层次。

为什么我们连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不愿做,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想放弃,反而想去做最难做的事,想学佛呢?我们往往认为学佛很简单,“不要执著,顺其自然”这句话不是我们说的,也不能用在我们身上。如果学佛是“不执著,顺其自然”,为什么释迦佛当初还要修那么多年,还要在雪山上苦修呢?为什么迦叶还要行头陀呢?中国出了那么多禅师、祖师,哪一个不是修了几十年呢?

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的人,是无法学佛的。有位道友对我说过一句话:一个听不见自己呼吸声的人,一个听不见自己走路声的人,是不能学佛的!当初我对这句话不太理解,这十几年来,我经常回忆这句话,为什么他说听不见自己呼吸声、脚步声的人不能学佛呢?

实际上他说这句话已经算很委婉、很客气了,通过这十余年的观察,我认为别说这种人学不了佛,就是想在社会上有一点点成就都是不可能的!试问在座的,有几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呼吸声?我相信你们都曾经有过,但只是“曾经有过”,这样的状态你们每天能保持几个小时呢?

我这个道友悟道,乃至入道,没有依靠、借助任何方法,他就是每天听自己的呼吸声、脚步声。静坐的时候,就听自己的呼吸声;走路的时候,就听自己的脚步声。也就是说他练静功的时候,就听自己的呼吸声、心跳声;练动功的时候,就听自己的脚步声。

要是我们在座的白天在动中,能每时每刻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在安静的时候,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难道这不是禅定吗?难道这不是住在一个法上吗?所谓的参禅、观空、念佛、持咒,不都是住在一个法上吗?

如果学佛很多年,还不能集中在你所修的法上,说明你还是处在大散乱中。如果有一天你时刻都能住在你所修的法上,你浑身就会有使不完的劲!你不要认为住在法上是不对的。如果你连这个不对的方法都做不到,那么最正确的方法你又如何做得到呢?

一个人的心念,也就是思想,不能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做任何事情都进入不了状态,都做不好。对所做的事情执著,是做人、做事、修行成就唯一的办法!一个不认真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好,都不可能成功。你没有一颗认真的心,就意味着你不能把心专注在你所做的事情上,你又怎么可能成功呢?世界上没有所谓有智慧的人,只有细心的人。一个人一旦把细心培养起来,内在的境界马上就改变!

大家是否注意观察过学佛的人?多数都是最没有规矩、最不善于约束自己、最不能吃苦耐劳、最没有责任心、最自由散漫的人!所以过去的祖师爷们总结出一句话:宁带一千兵,不带一个僧!

如果一个人真的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就意味着他整个内在的力量是向外辐射,向外输出的。因为他整个人是向外开放的,所以他的力量都向外漏掉了;如果和上面所说的相反,则意味着他的力量是向内使,往里进。

我跟大家讲过好几次,修行的过程(也即方法)可以用两个连在一起的喇叭筒来比喻:两边是大喇叭口,中间是一条很细的相连的管道。实际上向外释放能量很容易,向内输入力量也很容易,就看你的念头是向内转,还是向外转。

对于一个凡夫来说,向外转也转不了多久。因为他没有一颗持久的心、忘我的心、付出的心!所以即便向外释放,也只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很快就会结束。而往内走的人,也是走一阵就停止了。这两种人都是出也出不去,进也进不来。如果一个人真的能执著在一个方法上,持之以恒地修下去,一定会成就!

不知道你们是否把我刚才讲的这个形象记清楚了?两边分别是一个大喇叭口,你从一边进入,最终也能冲出中间的黑暗,看到另一边光的海洋!如果你不愿意往里进,而是向外释放,这意味着另一方面的力量也是向核心进入。当进入到一定程度,也是向外释放,也能突破黑暗,看到光的海洋!这个比喻在座的有谁听懂了?

这边是一个大的开口,那边也是一个大的开口,两个喇叭后面连在一起,中间最细。你从这边往里面进入,进到一定程度,就意味着出去;你从另一边进入,进到中间很细的部分,当你突破了中间这个很细的阶段,再继续前进,也是彻底的打开。

我这个比喻的意思是,如果你的力量一直是向外释放、向外寻找,你能持之以恒地找下去,走下去,也是一种成就,也能悟道、证果。如果你不愿意往外释放,而是一直往里走,向内寻找,当寻找到一定程度时,也还是向外打开。

这个连在一起的喇叭,两边都是敞开的口,中间部分(核心)是最细的。所以从外越往里进,越压缩。当压缩到极点时,也就是到了最细的部分时,又逐渐打开,到了喇叭口,就彻底打开了!这边的喇叭口也很大,也是越往里进越细,一直细到中间。当突破了中间最细的阶段,也是越来越大……

以凡夫的心态和力量,教他任何一个方法,他都不能持久地做下去,都是今天修这个法,明天修那个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在社会上能吃苦、有耐力的人,一旦学佛,也能吃苦,有耐力。

不喜欢被别人管的人,按理讲,应该是能管住自己才对。可是事实证明,这个逻辑是错误的!不愿意被人管的人,你让他自己管自己,绝对管不住!能接受别人管的人,一旦别人不管他时,他管自己要比别人管他管得更好!对自己要求会更严。能接受别人管,就意味着能看住自己。

很多人不学佛还好,越学越没有智慧!佛法真的不能轻易学,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学成了废物!因为没有智慧,把佛法的智慧都理解错了。学佛本来就是要看住自己,管住自己,能对自己严格要求。可是许多人学了佛以后,不仅不看自己,不管自己,而且还给自己足够的空间、足够的理由,让自己随心所欲,还说这是顺其自然!

既然顺其自然,就意味着上天堂也行,下地狱也行,做人也行,做畜生还行!学佛不是顺其自然,随心所欲,而是做主!当我们管别人的时候,能管住;当别人管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能接受。能接受,就意味着自己能管住自己。本来是不愿意接受的,最后还是接受了。这就说明自己说服了自己,自己看得住自己,管得住自己了。

既然能说服自己,看住自己,管住自己,就意味着当力量向外转的时候,自己做得了主。所以古人讲:要想征服别人,先征服自己;要想管住别人,先管住自己。

有的人不是在静坐时看自己眼前的光吗?还有的人是听自己耳朵里的声音。如果你天天都能把思想集中在眼前的光亮上,集中在耳朵里的声音上,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这也是定,也能入道。问题是大家根本做不到!

一个不善于执著的人,是无法进入正确的轨道的。你说你不执著,为什么不执著?是因为你管不住自己!我们通常说某某不合群,为什么不愿意合群呢?因为管不住自己,说服不了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

人只能去适应环境。有些人讲:“我自己创造环境!”可是有几个人能成功地创造出一个环境呢?几乎都是被环境溶化了。本来我们学佛是要做人天师表的,结果一个个变成了“四不像”!很多社会上的人都很尊重出家人、学佛的人。可是当他们跟学佛的人生活在一起久了,接触多了,便得出一个结论:学佛的人什么都不是!用北方话讲,叫“啥也不是”!让他瞎讲,还能讲上几句;让他做事,一塌糊涂!

实际上如果我们能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好,就意味着我们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如果我们能悟透一句话,就意味着我们能把所有的道理都融会贯通。

大家都认为学佛的人应该“不执著”。这句话把学佛人给害惨了!有一天当别人想用你的时候,或者你自己想起“用”的时候,你想执著也执著不了了!因为你没有一颗能专注的心,人家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说了三遍,你都记不住!

为什么学佛的人这么散乱呢?因为不执著,都放下了,心无所住,自由散漫惯了。为什么心无所住呢?因为太散乱了,他想住到一件事情上都做不到。所以当有一天让他做事的时候,他仍然是散乱。他平时“无执无住,顺其自然”惯了,等有一天你告诉他一件事、一句话,你前面告诉他,他后面就忘了;你当面告诉他,他当下就忘了!

你们说这样的人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我都不敢说了,也不忍心说。平时都不能集中,临终的时候怎么能集中呢?平时就散乱,临终的时候能不散乱吗?

任何事情要想做好,没有第二个办法,就是认真、专注!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谈佛说道悟人生

    谈佛说道悟人生

    这不是一本说佛论道的书,这是一本让你用佛的境界和道的胸怀来点释人生的书,情感·利益·事业·修身·修为·修性。人生说起来或许真的很沉重,一路生活,一路坎坷。难以设计定局,一个偶然的选择,便被归入了另外一种生活,我们要明白人生的短暂以及命运的不可预知,所以只要安于生活,我们就能够活得精彩。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热门推荐
  • 跟着小说看历史

    跟着小说看历史

    林羽万万没想到,穿越到了各种小说演义当中。《三国演义》中,他是无双上将潘凤,《杨家将演义》中,他是老贼潘仁美的儿子潘豹:《水浒传》中,自己不会穿越成潘金莲吧。林羽发出嘶声呐喊:“我不想成女装大佬。”
  • 三世情缘之黄泉孟婆

    三世情缘之黄泉孟婆

    做上神的那几千万年宁渊过得很枯燥,不知何为四时气候,不知何为五谷米黍,不知何为情爱;下界除妖见一切都欢喜,对一切都好奇,便留恋人世,后重修仍旧懵懂无知,天真烂漫,直到爱上他才知,人间四时气候不如他,五谷米黍不如他,山河景色,繁华盛开,皆不如他,也是那时,方知,何为情爱。
  • 雪落流年

    雪落流年

    他们的故事从十年前开始,那时的她还是爱哭鼻子的江雪容,而他是极具舞蹈天赋的天之骄子陈洛钧。萌动岁月里牵过手的他们,以为就可以到永远,殊不知生命是一场最华丽的错觉。因一部舞台剧而一炮而红的陈洛钧,却让江雪容仓皇逃出了这场爱情。两年后的再遇,陈洛钧却成为一个过气男明星,随着不断曝光的黑暗过去以及被利用被炒作的残酷现实,现在的陈洛钧也早被磨去了当年锐气的菱角,只剩下在利益生活面前苟延残喘。而在面对一边是自己花了十年时间去爱的人,一边是自己落魄而逃时最坚定的守护的人,江雪容开始苦苦挣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平盖观

    平盖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晨光里的星星

    晨光里的星星

    此书又名【遇见,简先生】前期微甜,但不是太甜,后期微虐,但不是太虐。一句话的简介: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感情叫做,我爱你,甘之如饴。有一个词叫做,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正常版简介:白小姐,遇见简先生的时候,是在十六岁那年的九月。那时候的简先生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坐在角落里的白小姐。十七岁时,白小姐第一次逃学,简先生说没有逃过学的青春不算青春。十八岁时,白小姐和简先生一起考进重点大学,大学四年,两人一起携手同行。简先生说,只要等他七年,那么他一定会给白小姐一个家。可是,等他三十而立成功时,白小姐却身患重病。自此之后,简先生心里一直有一个白月光。白小姐曾想,我们那些爱情在不痛不痒的青春里就这么遗憾的失去了。虽然可惜,但却圆满。她一生无悔遇见简先生。你是我的白月光,因为你就藏在那漫天的星光里。故事很短,但却足够用一生来书写的故事。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石窟(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石窟(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佛教艺术的奇葩——石窟综述;“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瑰宝——敦煌莫高窟等。
  • 网游之公子倾城

    网游之公子倾城

    新书已发,各位亲请看!推荐票什么的不要大意的投到新书吧!瑶瑶再此拜谢……众人:女神,你是怎么上世界公告的?小七:单挑boss!众人:女神,你是怎么升级的?小七:努力打boss!众人:女神,你和大神是怎么在一起的?小七:和大神一起打boss!众人:女神,怎么会有这么多boss?小七:系统抽了!
  • 花开倾城未得归

    花开倾城未得归

    “一生一世一双人……”“好!你这话我可记住了,以后你若负了我,我定逃到天涯海角,让你再也找不到!”“我定不负你。”昔日的光景还在眼前,旧人不见。一世倾城半世缘,缘聚缘散缘终灭。初月落雪花常在,花开倾城未得归。“所以我们终究……还是无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