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200000024

第24章 身心双修方为究竟(2)

我今天走过流通处时,听到道福说道惠:“唉!你整天(在流通处)和人打交道,和人接触,了生死没有希望,没有把握呀!”他认为他不与人接触,不与事接触,一个人躲在净业洞下面那个小屋子里修道,就能了生死!别说这样不能了生死,就是能了生死,也只能了个分段生死,得个小乘罗汉的果位。

何为“罗汉”?罗汉就是天塌下来也不关我的事!人死光了也不关我的事!我只管打我的坐,念我的佛。他的思想境界就像一棵长在花盆里的花木,无论你怎么施肥,怎么精心培育,它永远也长不成一棵大树。因为它受花盆的束缚和限制。也就是说罗汉被自己思想境界的框框限制了。

什么时候你把这棵花木移出花盆,栽到大地上,几年时间它就能长成大树。而菩萨的境界就像一开始就栽在大地上的花木,你随便修一修,弄一弄,它都比花盆里的花木长得高大。别看它刚开始长得慢,但它发展的空间大,早晚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而花盆里的花木就是栽上一百年,还是一棵盆景树,长不成大树。所以菩萨不会躲起来一个人独自清修,他每天都和众生打成一片,和事情打成一片,借助人、事来锻炼自己,磨练自己的心性。

罗汉呢?他不敢接触人,不敢借助人和事来磨练自己。因为他一接触人,一接触事,就迷失了方向,被境所转。他只能通过一个封闭的环境把自己的六根切断。但是一旦离开这样的环境,他的六根就又复活了!佛看四果罗汉的隐习,如同石头底下的草,一有机会,还会从石头底下钻出来。

人哪,越不锻炼越笨!工作能力不就是慢慢锻炼出来的吗?口才也是锻炼出来的,胆量也是锻炼出来的。功德圆满不是靠坐,而是靠行愿!

大家都知道福报是修来的,怎么修?是靠打坐修来的吗?打坐叫做修“定”,充其量只能修出一点“慧”。福报可不是通过盘腿修出来的!

我们连最基本的福慧资粮都不具足,可是我们的欲望却膨胀到了极点——想了生死、成佛,想起来都觉得可笑!《弥陀经》上明明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往生极乐世界!在座的多数都懂一点相学、命学,你们看那些福贵的人,哪有一个是尖嘴猴腮,嘴歪眼斜的?

一个修行人就是一个“百宝藏”,什么都有,要什么有什么。别看我们是出家人,社会上的人会的,我们一样会,而且比他们还精通;社会上人不会的,我们还会。只有这样才配称“师父”,否则就不配称“师父”。你可以不做那些事,但必须具备做的能力。

问:何为“止”,何为“观”?

师:“止”是把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对外境浑然不觉。修止是为了生定。譬如当一个人止在定中时,外在环境的变化(如一些声、色的变化),他都感受不到。一个人散乱,要通过修止才能对治。

“观”呢?是你的身心随着境界进去,境界到哪里,你的身心也到哪里。境界结束了,你的身心也从境界中出来了。也就是说止不随境,观随境。前者是不跳进去,后者是跳进去。观是为了开发自己的智慧。如果站在外面不跳进去,身心不进去感受,慧就不会出现。

你们现在是需要止,还是需要观呢?实际上止和观根本不能分开。譬如观,你跳进去和境界打成一片,但你没有止的功夫,你就走神了,分心了,和境界衔接不上了;你想止,没有慧的力量(即没有观的力量),你也止不了。

并不像有些法师说的,止和观没有连带关系。止和观根本不能分开,一分开,止也修不起来,观也修不起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问你们:打坐腿麻是什么原因?你们大家分析分析。如果你的散乱心很重,我说完,你就走神了,考虑明天要干什么活去了。你的思想没有集中在我问的问题上,怎么会得到答案呢?怎么会明白打坐腿麻是什么原因呢?

只有在你不“走神”的情况下,你的思想集中在我提的问题上,你才会有答案。你不仅要止在这个问题上,还要分析,“分析”就是观。所以止和观是分不开的。只“止”不“观”(没有分析),就不会有答案。

我们这里有好几个人,没事的时候还看不出他没有反应,一跟他说个事,他两眼就呆滞了,不动了,没有反应了,脑袋空白了!你说他是止在这件事情上了,他又不是;你说他是走神了,他也不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是禅宗讲的意识流间断。正常人的意识流是不间断的。可他的意识流是间断的,时断时续。既然他“止”不了,当然也就“观”不起来。

聪慧的人,他的意识流是不会中断、停止的。你们会说:意识流不停止,怎么入定呢?难道入定的人,意识流就中断了,停止了?

这里讲的“意识”,一个是指第六意识,一个是指真意,即真心。实际上第六意识也是真意的一个影子。由第六意识逐渐渗透,才能达到真意。就像地上有一层很厚的遮盖物,要不断地往下挖,才能找到地下的宝藏。“由定入慧”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的思想很散乱,走神了,不能定在一个问题上一直参究下去,这个问题你就解答不了,你的慧就出不来。要想把这个问题弄清楚,要想得到答案,你的身心就必须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住在这个问题上。

大家所谓的“学佛”都是唱高调。打坐,人坐在洞里,魂早就跑了!这样修一百年、一百世也没有用,最后都成孤魂野鬼了!

你主宰不了自己的身心,做不了身心的主,怎么能往生西方呢?你不想散乱,它偏偏散乱。临终的时候你还是这样,不想散乱,它还是散乱,神识就走了。到哪儿去了?飘到虚空中去了,飘到地狱里去了,飘到六道里去了,所以就成孤魂野鬼了!相反,如果你做得了思想的主,一心不乱,坚定不移,没有第二个念头,你想到哪儿,就能到哪儿!

四禅当中,每一禅都有不同层次的“止”和“观”。初禅有初禅的止、观,二禅、三禅、四禅都有各自的止、观。有的人已经是个苗子了,虽然他还没有入初禅,但是他的心态比较好,已经接近初禅。修到初禅的人,已经远离贪嗔痴慢疑了。并不是说他没有贪嗔痴慢疑了,而是比较微细。

贪嗔痴犹如毒药,不仅会毒害别人,而且首先毒害的是自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气氛传染,也就是所谓的磁场传染。你有贪嗔痴,气氛不好,会传染别人,但首先是你自己受害,自己受用。

如果你和一个贪嗔痴比较轻的人在一起,你会感觉到他散发出的气氛特别好,很柔和,很清净。如果今天这个人的情绪不好,嗔恨心很大,你一走近他,就会感到他散发出来的负面气氛。你越放松,越安静,你的敏感度越高,越能感受到他人的磁场。

贪嗔痴重的人做的饭菜,大众吃了会中毒,灵性会下降。修行层次高的人做的饭菜,大众吃了会得到加持。所以过去丛林里做饭的,都是修行层次较高的人。

为什么有钱的人、有地位的人、修行好的人,能遇到好师父,我们就遇不到好师父呢?为什么人家能找到一座好寺庙,我们就找不到呢?仔细分析,归根结底还是他很幸运,福报大,才能找到一座好寺庙、好环境去出家,才能找到一位好师父、好明师。你没有福报,要什么没什么!

你不承认命运不行。不承认,说明你没有智慧,没有观察。观察之后,你就不得不承认福报是真实不虚的。福报从哪里来?大家都知道福报是从布施中得来的。实际上修行最容易的就是布施,就是福报的获得。

譬如今天晚上你来听法,你就有了一份福报;明天有人骂了你,你退让一步,没有还口,你又有了一份福报;别人都不去刷厕所,你去刷,你又有了一份福报;好多人去打饭,你退到一边,让别人先打,你又有了一份福报;别人随地吐痰,你不随地吐痰,你又有了一份福报;别人看见你把脸拉下来,你对他笑一笑,把微笑布施给他,你又有了一份福报;别人恨你,你不恨他,福报又有了!这些都是布施,需要什么智慧呢?都是常识,都应该懂!所以佛祖在“六度万行”中,把布施摆在第一位!

要想功德圆满,唯一的下手处就是布施,布施是最容易修的。除此之外,绝无第二条路可走!学佛修道的人不相信这个道理,永远也修不上去!

学佛是从自身做起,不看别人。“布施”是最容易修的,也是最难修的。虽然我们懂得修布施的方法、道理,具体做起来却很难。

譬如你骂我,我不还口,这就是布施——我把自己布施给你,让你骂。但是一般人很难做到,都是你骂我一句,我要骂你两句,你瞪我一眼,我要瞪你十眼!如果你把布施修好了,持戒、忍辱、智慧、精进、禅定,轻而易举就能做到。之所以戒律很难守好,就是“布施”这一法没有修好。

修“布施”,修到最高境界就是“无我”,无我就与诸佛菩萨、与宇宙同一体。仅仅通过布施这个法门,就能达到无相三昧,就能成就自己的法、报、化三身!还求什么明师,求什么法呢?“布施”就是一个最完整的法门!

听开示要有感悟,要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没有感受,没有思想,就说明你没有听懂。果真听懂了,就会有心得体会。

同类推荐
  • 一行禅师大合集: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

    一行禅师大合集: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

    享誉海内外的佛学大师一行禅师经典作品,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让你在生活、工作中感受佛学的真谛。无论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这些书都是一次充满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他沉稳迷人地讲述了佛陀80岁的完整一生,佛法的起源与奥妙,就这样在您面前徐徐展开。无论你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本书,都是一次充满喜乐和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热门推荐
  • 陪你一起睡不着

    陪你一起睡不着

    《陪你一起睡不着》一书由三十多个励志小故事组成。关于青春、关于友情、关于爱情、关于亲情,每个故事都像是发生在你身边,让你在书中找到些许共鸣,给你的黑夜点亮一盏明灯。有欢笑,有泪水,有展望,有回忆,在一本书里交织成一幅完整的生活画卷。这些故事或独立,或有些许交集,它们并不会明确告诉你人生该如何过,困难该如何抵挡,但会在字里行间为你指明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 故事会(2017年6月上)

    故事会(2017年6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猎爱暖婚:高冷总裁很会撩

    猎爱暖婚:高冷总裁很会撩

    【1v1温暖治愈文,双处】云惜从不奢望爱情,直到遇到南宫澈。他傲娇毒舌腹黑又讨厌!可他总在她最需要时护她周全,甚至设计她嫁给他。“南宫澈,你算计我!”婚礼上,她揪着他的衣襟咬牙。他拥她入怀:“我不屑对女人用计,但如果那人是你,我很乐意。”“所以,你是故意的?”“当然不是,我是无心的!心落你那里了,当然要从你身上找回来,陪我一辈子!”“混蛋,我还没同意呢?”“没关系,你有一辈子时间考虑。”反正终其一生,他都不会放开她。
  • 诸天之深渊帝魂

    诸天之深渊帝魂

    灵魂为帝魂,肉身为吞噬!吾主宰深渊,执掌诸天万域!深渊之下,吾为主宰!深渊之上,吾为邪帝!书友群号:1006362055
  • 洪荒之平头妖帝

    洪荒之平头妖帝

    九天之上,一尊伟岸的身影端坐于神殿之中,他手持万妖册,威严的宣告寰宇。“诸天万界众生之内,不在神、仙、魔、巫、鬼、人之属,凡有灵者,尽皆为妖,为妖者入我妖籍,受我传承,享我荣耀,天道鉴之。”
  • 绝色美男哪里跑

    绝色美男哪里跑

    21世纪末年,灵气复苏,万物生长。当灵气和现代碰撞,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群雄逐鹿,争夺造化。一次机缘巧合,普通高中生江璃从此开始了她的开挂人生。只是旁边如谪仙的美男子是怎么一回事?
  • 小店经营的190个制胜细节

    小店经营的190个制胜细节

    《小店经营的190个制胜细节》有两大特点:首先,内容全面,涵盖了经营制胜的各种细节,指导创业者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经营一家赚钱的店铺;其次,实用性强,不仅配有小店经营的各种案例,而且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旨在切实提高开店者的综合经营水平。阅读本书,会让准备开店者的开店之路走得更加顺利,让那些困境中的经营者得到灵感,从而轻轻松松赚大钱。
  • 石缝里的青春

    石缝里的青春

    通过描写一名职业教育的普通教师的从最初的困惑到坚持再到最后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同时也讲述了那些职业教育里的孩子们是怎样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故事。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神医大大生气了腹黑王爷快快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