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200000014

第14章 见性后修的是什么(2)

问:悟到佛的智慧,就能满足自己世间、出世间的需求了,是这样吗?

师:那是肯定的。悟到佛的智慧就是佛了,怎么可能满足不了自己的世间、出世间的需求呢?但是凡夫永远不可能悟到佛的智慧。

问:不是说每个人都有佛性,众生都是佛吗?

师:你没有找到佛性,仍然是凡夫一个,纵有佛性也无用。佛门里有个比喻:你有一大笔存款,但找不到存款单,你仍然是个贫穷的人,仍然要饿肚子。你有佛性,没有明师指点,不依法而修,没有找到自己的佛性,仍然是一个凡夫!

我们每个人都有智慧,为什么我们现在没有“用”呢?因为我们没有找到自己的智慧。即使你找到了智慧,找到了佛性,你也未必会用你的智慧和佛性。有些人悟道以后仍然不会起用。并不是开悟的人都会生大智慧,都能起大用。

过去很多人开悟了,为什么没有开智慧呢?为什么他的“用”没有产生呢?因为还有距离。为什么有的人没有开悟,却很会做事,很会讲经说法,人们往往以为他开悟了呢?佛说这叫“世智辩聪”。为什么有的人悟道了,明心见性了,却不能像那些世智辩聪的人那样,讲经说法口若悬河,辩才无碍呢?因为虽然他明心见性了,但还没有产生“用”。

学佛的根本就是要产生“用”。你有了“根本智”,仍然玩不转“后得智”。何谓“后得智”?就是悟到根本智之后,出去参学,通过广学、博闻、经历、磨练而获得外在的智慧,把它融入自己的身心,与它同一体,变成自己的智慧,并产生“用”,这才是“后得智”。

在这方面社会上就有一些很典型的例子,比如有些博士生、研究生,你让他做事,他做得一塌糊涂。而有些目不识丁的人却很会为人处事。这种情况随处可见。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那些博士生、研究生是冒牌的吗?牌子绝对是真的。那么,为什么他们不能产生妙用,而那些目不识丁的人却能产生妙用呢?大家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们也见过很多自以为修行很高的人,说话办事一塌糊涂!从哪方面看像修行层次很高的人呢?哪一点像开了大智慧的人呢?

有的人,大家都说他是菩萨再来,某某祖师转世。既然如此,菩萨、祖师都是智慧无碍,神通无碍,一切无碍的,为什么在他身上看不到这些呢?既然你是菩萨转世,就意味着你是接着前世继续在修,不可能不如前世。哪有越修越不如前世的?只有这一世比前世更“厉害”,才证明你修得好,才证明你是菩萨转世!

佛门里讲体、相、用,一个明心见性的人虽然已经掌握到了“体”,见到了“相”,但只有继续修下去才能产生“用”,才能把握住用,否则都是口头禅。当“四大”分裂的时候,平时的体、相都一概无用!

过去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把生死看透了,把一切放下了,可是到临命终时,仍然表现得跟凡夫一模一样!即便平时你已经做到了念念能看,临终时,你也未必能在一念之中把握自己。

大家修行如果不出偏差,会快很多。因为你已经看到了前方的目标,方向已经不会偏差了,你的认识也不会进入误区,误以为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当你明心以后,就会面向东方等待太阳。当你熬过黑夜,迎来了黎明,再继续坚持,就会见到太阳!要想见到太阳,首先要明白太阳升起的方向。如果你面向西方,就看不到太阳是如何升起的,因为方向不对!

明心见性以后才是修行的开始。究竟修什么呢?除习气,离四大,来去自由。只有到了这时候,才能把自己的习气毛病看得清清楚楚,才能把它拔除掉,而且一拔一个准!

问:明心见性了,习气毛病马上就能断掉吗?

师:断不掉。

问:这时候的功夫该怎么做呢?

师:你能照顾住自己的念头,就是在拔除自己的习气毛病;你照顾不住自己的念头,就无法把八识心田里的习气毛病拔出来。

如果你是个大根器的人,可以在一念之间用自性之光把八识心田里的习气毛病全部照遍、照透,在刹那间全部超越!但是这样的人很稀有。就像六祖惠能一样,几千年也就出了一个,不识字就能讲经说法,而且还能注解经典!我们不能拿六祖的模式往自己身上套,为自己开脱。

所谓的“闭关”,只不过是把你“观”的功夫培养起来,让你“照”的功夫跟上。如果你观与照的功夫没有培养起来,还跟不上,你出去做事,功夫很容易就会断掉,也就是会“断线”。

即便你在洞里把自己观照的功夫培养起来了,出去做事,有时候还是会断线。因为你在洞里闭关,虽然切断了前五根,但是意根无法切断。当你走出山洞,前五根同时打开,再加上第六根一起收集信息,全部朝你扑来,你怎么能不乱掉阵脚呢?

你在洞里,前五根全被切断了,只剩下一根——“意根”在收集信息,你怎么可能不感到自己很清净呢?你在洞里,只有一个“人”给你传递信息;你出去以后,有六个人给你传递信息,吵闹你,你怎么招架得住呢?你必须训练到在洞里能六根关闭,出了洞也能六根关闭。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方法!

(问:……)程序是这样。但是在闭关之前没有明心见性,你坐在洞里怎么用功呢?能做什么呢?你说打坐、拜佛,这些严格来说与“道”不相干。不过对于凡夫而言,这些也算是修道。等你真正悟道、得道以后,就会知道这些与道不相干。

就像小时候我们喜欢捏泥人,把那些小车子当真车子。在那个年龄里,我们以为那些就是真的,不会把它们当成假的。而现在我们之所以知道那些是假的,是因为我们长大成人了,智慧打开了。

为什么我们现在会误以为烧香、拜佛、诵经、打坐就是修道呢?因为我们现在还是小孩子,绝对会把这些当成真的!等到有一天我们开悟得道了,回过头来想一想,就会发现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很可笑,简直是闹着玩的!

大家都认为自己目前是在修行,是在与“道”打交道,实际上根本不是在修道,而是背道而驰!

问:师父,您现在是怎么修行的?

师:我也不打坐,也不诵经,累了就睡觉,饿了就吃饭。有时候我也逢场作戏地盘盘腿,打打坐,诵诵经。如果是形势所逼,到了其他寺庙,我也去参加早晚课。但是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不认为是在修行。只是用心在做,安住在当下。

从功夫上讲,我在做这些事情时是全身心投入,不考虑其他事情。譬如今天我陪大家打坐,我就会把我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不再考虑。当我出了这个洞,就会考虑我今天还有哪些事情没有做完,我就会接着白天的事情继续考虑下去,做下去。

当一件事情来到我面前时,我会全身心地扑到这件事情上,不再考虑其他事情。当这件事情做完以后,我就会把它扔到一边,让它结束,不会再把它装进心里,而是去承接下一件事情。我绝对不会打坐的时候还在考虑寺庙的工程,考虑明天如何接待哪位来客。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训练到每时每刻活在当下,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这就是最好的修行方法。即便你做不到,也要做到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再考虑其他事情。

我们每个人一天当中都是一心多用。何为“一心多用”?我们现在坐在这里打坐,一个念头在打坐、念佛、参禅、观想,还有一个念头在想着菜地呀,厨房啊,家庭啊,还有一个念头在想着师父的某段开示,还有一个念头在想着某段经文,还有一个念头在想着……我都不知道大家在想什么了。因为大家的念头太多了!

问:“三心不可得”是什么意思?

师:“三心不可得”指的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哪一个心也不能保持一个不变的状态。我打个比喻:你不可能做到一天就一个念头,譬如“吃饭、吃饭、吃饭……”你做不到,绝对做不到!如果能做到,也能成就。

何为无念?何为无住?何为一心不乱?它们三个是一个意思,当念头产生以后,不要跟着念头跑,不要去迎合这些念头,满足这些念头。譬如“贪”的念头肯定会出现,出现不是错,错就错在出现以后,我们还不知道,还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它。

问:“妄想、分别、执著”是什么意思?

师:散乱心就是妄想,不实际的想法也可以叫妄想。分别,谁不会分别?是活人都会分别,有智商的人都会分别。所谓的无分别,不是什么都不分别,而是无住,无住就是无分别。今天天气冷不冷,难道你不知道?今天的菜你说太咸了,我就说你分别,怎么不像个修行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肯定会分别。分别而无住,即是无分、无别。

要想把自己的大智慧修出来,而且产生妙用,靠你自己一个人绝对不可能。即使你认为修出来了,也绝对产生不了妙用,尤其是大用!要想产生大用,唯一的办法就是与人、事、物、理打成一片,不断地训练自己,否则你的大用不可能产生。所以说你的“根本智”找到以后,不修“后得智”,仍然无用。

“后得智”决定了你的层次,“根本智”决定了你的见地。你花一年时间掌握了“根本智”,“后得智”至少要花十年时间才能圆满。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

为什么开悟得道的人必须出去行脚、参访呢?目的何在?就是为了获得后得智,把它建立起来,充实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大用。

锻炼自己的后得智要比锻炼自己的根本智严峻十倍、百倍!你经得起根本智的修炼考验,未必经得起后得智的修炼考验。所以老佛爷告诉我们:大修修于闹市,小修隐于山林。大贤大圣都是隐于红尘,小贤小圣才隐于深山。

同类推荐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字字珠玑,启悟世人的大德讲演录——他是个才气横溢的艺术家,更是一代名僧。在人们心目中,他就像一个“谜”,一个难以琢磨的谜。
  • 知行合一:洗心禅5

    知行合一:洗心禅5

    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也不是缺乏快乐,而是缺乏一颗感受快乐的心,正是心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感受。本书中贤宗法师向读者讲授如何在生活中用心感受,用心修行,发现生活的规律,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走向快乐的人生殿堂。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热门推荐
  • 我家绉总人格分裂

    我家绉总人格分裂

    堂堂柳家大小姐竟被威胁成为叶总的专属晚间秘书。怀着对真相的渴望与对绉默叶的思念,柳芷汐心甘情愿每天陪在叶总身边,找寻人间蒸发的心爱之人与叶陌州的联系。当她终于弄清了真相,却难以抉择。去留,就在她的一念之间……“你是我拼尽一生也要守护的温暖救赎。”“我都听你的。”——————————男主多重人格,偏宠文,男女主智商在线,欢迎入坑~作者文笔非常不成熟,请看官们见谅~
  • 武世雄风

    武世雄风

    全新的武学!全新的江湖!全新的境界!真实的情感!侠义之心永不退缩。抬头笑傲低头醉,醒来还与苍天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男神给个面子

    快穿之男神给个面子

    被系统绑定是什么体验?落星冷漠表示,怼他,怼他,怼他!!!要攻略男神是什么体验?女追男?不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主动。凤梧:【我求你好好做任务行不行?】落星:“考虑考虑。”凤梧:【考虑什么?你追的可是男神,男神啊。】落星:“嗯。”那又怎样?凤梧:【我能接收你的画外音。】落星:“……”忘了。男神一把将某只臭鸟踢开,站在落星面前,“求撩。”凤梧:【啊啊啊啊~大人我可是在帮你……】
  • 一路上有你,律师老公太危险

    一路上有你,律师老公太危险

    《在遗忘的时光里重逢》网络曾用名《扑倒老公大人》,华语言情大赛总冠军作品实体版上市,当当网有售。——————————————————————————你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后来,枯荷听雨,相思无望。——————————————————————————《京城三少》③,终结篇。他是天之骄子,她是神秘孤女。她十六岁,他十八岁,她来到他身边。从此,她过上了管家婆的生活:给他背书包,给他做饭,陪他读书,陪他练字,为他洗衣服,为他找袜子,帮他追女朋友……她陪着他一路成长,从中学到大学毕业,见证他无数次恋爱失恋,也见证着他从一个问题少年成长为卓尔不群的青年才俊、法律精英。他从来都不知道,这一路走来,他之所以勇往直前不折不挠,是因为,他的身边始终有一个她,只要他一回头,就能看得到……直到后来,她身边有了另一个男子,且并肩向他辞行,他才眯起幽深的眸子,淡淡地说了一句,“好,祝你一路顺风,半路失踪……”三年时光,他已是律界传奇,而她,是留学归来的小律师。他盯着她没戴戒指的无名指,笑着叫她妹妹,“好像我结婚证上写着你的名字。”“那又如何?”“法律上有一个名词,相信叶律师比我更明白……”她苦笑,不明白的人似乎是他……自她来到他身边,他没有发现,她从不曾违抗过他。只是,你怎么会知道,有三个字,她永远也不会说出口,因为,她深深地明白,她永远不可能是站在你身边的那一个……————————吉祥的现代文系列:《三少》系列文之一:《夏未晚良辰安好》http://m.pgsk.com/a/428326/讲述辰安的故事。《三少》之二:《在遗忘的时光里重逢》http://m.pgsk.com/a/573131/军婚。2013华语言情小说大赛总决赛冠军作品。《一念路向北》http://m.pgsk.com/a/356725/2012华语言情大赛总决赛季军作品。
  • 降魔少年组·擅闯魔界

    降魔少年组·擅闯魔界

    《降魔少年组·擅闯魔界》是一部悬疑冒险的少儿读物。少年唐多儿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生来就与众不同,懂得兽语,他有几个好朋友,鲁大壮、夏小涵和孙赫,他们都是动物爱好者。一次他们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唐多儿听到雄狮称他为“解放者”,他感到很不解,为了解开疑问,他们一行人再次来到野生动物园,并由此开启了一段冒险之旅。
  • 重生绝宠:冷艳新妻不好追

    重生绝宠:冷艳新妻不好追

    承袭一身血债,回归黑暗世界。重来一次,我怎么就记起来上一世没有记到的哪一个情债,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啊!!所以……我觉得我没有欠你的啊!!所以不要追我啊,我没有急支糖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欧游杂记(经典悦读)

    欧游杂记(经典悦读)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其间漫游欧洲五国,写下数篇游记,后结集为《欧游杂记》一书,由开明书店于1934年出版。其中收录游记10篇和附录《西行通讯》,记录了作者1931年在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柏林、巴黎等地的游踪和见闻。这些文章以记述景物为主,但在写景时“也费了一些心在文字上”,构思精巧,动静结合;同时又寓情于景,自然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生活民俗等,堪称游记散文的典范。本书以开明书店1934年版本为底本,保留时代特色,保证作品的原汁原味。
  • 陈先生的蜜糖小姐

    陈先生的蜜糖小姐

    陈以暮站在金字塔顶端当了三十多年的高岭之花什么都没怕过,唯独在林佳身上栽了跟头……爱着林佳的陈以暮只怕三件事:林佳不爱他,林佳不信他,林佳要离开他。小姑娘对他的感情表示怀疑,陈以暮有苦说不出,他就像是着了魔一般沉迷在她身上。一颗心都折在她身上了,还能到哪儿去对别人扑通扑通跳?清贵冷然的商界大佬陈以暮VS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搞怪少女。三年前他对她的感情表现的不为所动;三年后却又紧紧拉着她死都不放手。于他来说,林佳是他人生的蜜糖;于林佳来说,他的爱让她难以招架。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傲娇总裁是否能追得娇妻归?
  •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