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100000006

第6章 修身与论六祖

你们的腿坐热了没有?如果没有,说明气血不畅通。一个人衰老先从脚开始,从脚到小腿,逐渐往上衰竭。如果一个人的腿脚很灵活,说明他的生命力很强。你们看小孩子一天到晚不停地跑来跑去,说明他的腿很有力气。一个人衰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不愿意走路。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架“二郎腿”呢?为什么越累越想把腿架起来?这种情况大家可能都有体会。有的人甚至把脚架到办公桌上,一架上去就感到非常舒服。因为把腿架起来,下半身的血液就汇集到上半身,也就是下半身给上半身补充了能量。

人的精、气、神是从两脚开始产生的。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声音和内在的气质,必须通过盘腿。当你盘腿感到两脚产生一股热量,顺着小腿往上升时,你的眼睛和声音都会改变,走路会非常轻盈,绝对不会咚咚响。我们中国有部著作叫《冰鉴》,是专讲人的命相的,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走路咚咚响,一辈子受贫穷!为什么古人讲“坐如钟,卧如弓,立如松,行如风”呢?如果一个人的生理改变了,他内在的气质也会改变,行、住、坐、卧自然符合上述要求。

一个人疲劳时就想仰面朝天地躺着。如果精、气、神凝聚在体内,睡觉时就会喜欢侧卧,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吉祥卧”。养成吉祥卧的习惯后,身体的能量就容易储存起来,不会漏掉。

回忆起我自己盘腿的过程,到第三年,脚上才产生一股热流,从脚向小腿慢慢游动。实际上我这种速度已经非常慢了。古人的传记中讲,一个年轻人半年就可以达到这种状态。一个人的身心不改变,内在的气质绝对不会改变。身心原本是一体的,根本无法分开。

大家学佛都知道,佛性原本现成,自在圆满,圣人不增加一点,凡夫不减少一点,那还修什么呢?修心,心拿得出来看得到吗?古人一再告诉我们要行苦行,当初释迦佛也是行苦行,从身体上下手。现在的人都说修行是修心,不必行苦行,说释佛苦行六年也未修成。难道古人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吃苦,也吃不了苦,心气一个个都比古人高,根器似乎都比古人锐利。为什么古人一个个修苦行都成就了,而现在的人从心态上下手,成道的反而寥寥无几,甚至很多到最后还退失了道心,说自己不是修行的根器,师父所传的法不究竟呢?

古人告诉我们有几部经、论必须读:《楞严经》《圆觉经》《三论宗》(百论、中论、十二论)。《楞严经》告诉我们身心是一元的,一体的,山河大地都是心的显现。既然身心是一元的,从身体上下手,就意味着从心态上下手。心无形无相,不可捉,不可摸。而身体可捉可摸,降伏了身体也就降伏了心。所以古人从身体上下手修苦行。

而现在的人从心态上下手,修了几年没有摸到心,就退失了道心,放弃了信仰。古人没有一个不是尝尽了人间的痛苦才降伏了身体,然后渗透到心灵,最后才把握了心。身体既然也是“唯心所造”,就没有理由不与心同一体。佛经里讲万法唯心造,心生万法,万法是心。心的显现要借助身体,身体的存在也要依赖于心。身是心的载体。“载体”没修好,谈不上修心。入道之前,身心分离;入道之后,身心一体。

所谓“一切现成”“一切清净”是成就以后的境界,只有成就之后才感受得到。所以,佛法必须通过自己的身心去体验,去印证。一个修行人在用功时,之所以把握不住自己,是理上未通。而光从理论上下功夫,又是所谓的“明理未亲证”,如数他人家珍,终非自家宝藏。

六祖24岁到黄梅去见弘忍大师,在五祖处说了一首悟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因为他看了神秀大师的悟道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在此基础上而作。也就是说神秀大师的偈子是六祖偈子的基础。当时神秀大师当然也已经悟道了。

这两首悟道偈,一个是讲修行的方法和过程,另一个是讲修行的结果。就像一个人讲苹果的味道,另一个人讲如何栽培苹果树一样。如果没有前面的种树、培树,怎么会有后面又香又甜的苹果呢?所以弘忍大师给他们两个印证:神秀大师是正确的,好好修下去不会堕落。六祖是错的。现在的年轻人看了《六祖坛经》,都赞叹六祖的偈子,忽略了神秀的偈子。实际上两首偈子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方法,按此去修,一定会成就。

六祖可以说是“东方如来”,但对中国佛教的后学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六祖拿到衣钵后,躲在猎人队伍里隐修了15年。为什么他彻悟了本来面目还要隐修呢?大家只知道是弘法的因缘未成熟,在等待因缘。实际上他当时虽然已经悟道了,但还没有实践,还不算圆满。

比如你走进这个山洞算是入道了,只有走出这个山洞才算圆满,走不出去就不算圆满。就像你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东华寺,到了目的地后,还要回到原地才叫圆满。这也就是佛门里讲一定要“亲履本地风光”,不能道听途说的原因。研究佛学的人能不能开悟?从理论上讲可以,但从事上看则不能证果。

公元502年,从印度来的智药禅师把我们这里称为灵鹫山。因为他看到这里的山与印度的灵鹫山极其相似,于是就在此创建了灵鹫寺。六祖39岁离开这里时(公元677年),将灵鹫山改为东华山,将灵鹫寺改为东华寺。六祖当然知道自己的因缘,因此才改名。他原本想在这里弘法,广度众生,一个偶然的机缘被请到了曲江县,从此便在曲江一带弘化。

翁源县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南朝梁554年设县),当时六祖为什么把灵鹫山、灵鹫寺改为东华山、东华寺呢?为什么我说六祖是东方如来?你们用心慢慢参究就会明白。中国古时候称为“东土”“华夏”。六祖39岁开始出来弘法,十几年后形成了旷世杰作《六祖坛经》。《坛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也就是说六祖24岁开悟,57岁才形成他自己完整的佛学思想体系。

《六祖坛经》是六祖的大弟子法海禅师根据六祖的思想、见地、弘化过程写成的。法海禅师是当时的文学泰斗,文字般若达到了顶峰。而六祖的实相般若达到了顶峰。两个人合作所写的《坛经》必然空前绝后。六祖从24岁悟道至57岁这33年中,15年出世间法的修炼,十几年世间法的磨练,身心两方面都达到了顶峰,才彻底地转变。

一切都经历了,怎么可能不成熟、不圆融?我们现在出世间法没有专修(隐修),世间法也没有修,怎么可能成就呢?我自己虽然学佛十多年,但世间法一窍不通,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说世间法、出世间法这两堂课,哪一堂都不能缺。犹如两只脚走路,你迈出左脚,紧跟着还要迈出右脚,否则无法走路。修行也是如此,只懂一方面是不平衡的,一定会偏激。

为什么古人得到“根本智”(出世间学问)以后,还要去寻找“后得智”(世间学问)呢?这不是舍本逐末吗?古人讲:“但得本,何愁末。”实际上这句话并不全对,把后人害苦了。看问题要从各个角度,方方面面反复地看。一个人成道以后是什么样子?做凡夫时又是什么样子?悟前悟后要结合起来看。

有的人看问题总爱偏激,抓住一点以偏概全。我常拿女人生孩子作比喻,人们都说生孩子是在阎罗殿门口,与阎罗王很亲近,生死攸关。但是对未生过孩子的女人,尤其是对男人来说,只能理解,绝不可能体会。

就像一本书上所讲,未生过孩子的女人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未做过母亲的女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现在我对这两句话有了新的理解。一个人只有当了家才知道节约钱财,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现在的人看《六祖坛经》,只看到六祖所证的“果”,没有看到他修证的过程。《坛经》是六祖57岁时的境界。我们只拿六祖的“果”往自己身上套,是不可能有体验的,这叫做“倒果为因”,最后只能误己又误人!

当一个人获得“根本智”以后,再去学“后得智”,的确要容易得多。因为已经有了择法眼(慧眼)。你想把自己的根本智“推销”出去,必须用“后得智”来配合才行。比如厂家将饼干装盒不仅是为了销售的方便,也是为了更好地推销。又如同一个人走路,必须左右两只脚都迈步才能往前走。有好饼干,没有好的包装不圆满;有好的包装,没有好的饼干,更不圆满。你的世间法做得再好,没有出世间的智慧作灵魂、作脊梁,也是空虚的。

当一个人在物质上没有保障时,绝对不会去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其实人对物质的需求很容易满足,真正难满足的是精神与灵魂的需求。是精神和灵魂哭喊着要修行,是它们的需要。人的贪欲不是来自身体,身体的需求很少。就像我出家后只有三套衣服,到现在还穿不烂。现在的布料好,不容易坏。你们的衣服哪一件是穿破了才扔的?都是没穿多长时间,不流行就不穿了。

有的人很幸运,在贪的时候,偶然一个机会抓住了宗教,暂时解决了饥渴。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实践后,会更加饥渴,因为没有开悟。就像一个人站在果树下没有尝到果子,会更想吃果子一样。一个人修行,如果法、财、侣、地四种资粮都具足了,没有理由不成就。你们可以问问自己:我具足了哪些?如果都具足了,那可真是个大富大贵之人了!

我之所以想恢复东华寺,创建“狮子吼”闭关中心,就是因为看到有些人真想修行,但又苦于没有地方,所以给自己找了一个既麻烦又累赘的担子挑在肩上。但我很快就发现付出一倍,得到的是十倍。而在洞里付出十倍,得到的只有一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是大家成就了我。一个人不做事的时候,总以为自己很有本事,什么都会。一做事,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成。但是,当你勤勤恳恳,不紧不松地努力去做时,又会发现自己什么都能做。

一个人只要愿意努力,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就。对一件事只要不放弃,努力去做,一定会成功。如果遇到挫折就放弃,必然一事无成。哪一个成功的人不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才获得成功的?有些人盘腿修道,闭着眼睛浑浑噩噩,半年一年没有成功,就想放弃了。而古人十年二十年都不放弃,最后都成就了。

有一部分人把修道看得太简单了。而另一部分人又把它看得太复杂、太难了,总讲自己根性差,“根性差”成了他不努力的挡箭牌。毛泽东当年被蒋介石追得无立锥之地,但他从未放弃,最后成功了,成为一代伟人。如果他把这种精神用来修道,结果一定不会次于六祖,同样也会成为东方如来。十大元帅如果修道,也会成为十大祖师。因为他们有这个心力,用在任何地方都会成就。

世间法的成就都要有奋斗精神,都要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何况出世间法?你要想成为一个超人,就必须具备凡人所达不到的心力、体力和魄力。如果你处处表现得与常人一样,你肯定不会成为超人。

人的力量不去用,就是那么多,天天用就会天天有。犹如井中水,你不去舀,它就那么多,舀了还会有。什么叫功德圆满?方方面面都不断地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一种气势、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利人利己,就圆满了。如何积累呢?天天去做,年年去做,复杂的事情简单地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地做。

现在的众生是想的多,做的少,说的多,兑现的少。出世间法与世间法恰恰相反,是奉献而不是索取,是在奉献中获得。世间法也不单单是索取,也要先付出才能得到。就像两个人打架,输了,泄了气,产生了自卑;赢了,增长了傲慢和霸道。而学佛是叫人退让、付出。只要你敢退让,敢付出,你的心量就有了,就一定会成功。有了心量何愁没有悲心?有了悲心何愁没有智慧?悲心、智慧都有了,何愁功德不能圆满?

同类推荐
  • 彼岸·《心经》的启示

    彼岸·《心经》的启示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老好人,处处被人压、骗,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智慧,仅仅有慈悲心,最后他没能真正做好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用智慧去引导我们的人生,但智慧来自哪里?来自眼光的高度,透视事物的深度,来自“空”的宇宙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观照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去修行,从日常的每件事做起,佛法虽然是出世间的,但并不离世,相反要在市井生活中去成就。所以说佛教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修行诸法:洗心禅3

    修行诸法:洗心禅3

    眼睛所见受物质世界限制,如何达到心所见而无所不及?何又为佛家“五”眼?如何禅坐,才能由身体的平静达到心灵的静谧?贤宗法师尽毕生修行所悟,引据佛家典籍,为读者们讲述如何看透尘世苦难,开阔心境,收获快乐人生。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天君之上

    天君之上

    如果我想得到真相,就先把天,开出个洞。如果我要杀尽妖魔,就先让地,分崩离析。无论是力大无穷的饕鬄巨兽,还是雷遍苍天的魔神魔主,又或是阴邪至极黯黑至尊……如果阻止我颠覆世界,那么我就把天给捅破,谁都别想活!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少年手持灭天勾玉,走上不归路的故事。
  • 我有好系统

    我有好系统

    外星小伙获得了来自地球的神秘系统,开启走向人生巅峰的梦幻之旅。
  • 京剧猫之复活的冒险

    京剧猫之复活的冒险

    这一本小说是京剧猫之十二宗之韵第二季,混沌再次来临,白洛的复活,代韵的重归
  • 重生赌卿生

    重生赌卿生

    明明她苏萦才是定安王府高高在上的嫡女,你们这些欺负过我的人,我会让你们全都还回来!
  • 人偶与骑士

    人偶与骑士

    emmmmm,明日方舟的同人哦,因为明日方舟也好好玩~作者君努力双开中~~嗯,这是一个名叫“格里芬”的安保公司在泰拉世界努力工作,赚钱度日(入不敷出)的故事。嗯,你们当真的听。真的!这真的是方舟同人……大概加了点少女前线的元素
  • 境界的地平线

    境界的地平线

    没有人可以明白我的苦楚……吾身列七王亦为强大身临此界之颠从未迷茫经千战而不败就此谓绝望我恨……这世界
  • 主宰之逆
  • 穿越时空只为与你相恋

    穿越时空只为与你相恋

    偶叫莫玥樱,21世纪的独立女孩。最大愿望就是能有一个灰常灰常疼偶滴帅锅锅。还有一个粉爱粉爱偶滴帅锅。还有就是当系最最流行的穿越,以及谈上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呵呵。什么呀,我只不过是写了一个心愿瓶而已。第二天醒来就真的穿越了。还附身到了当朝南宫丞相的千金身上。拜托,有没有这么神奇呀。人家都说古代的美男多。可我看那古代帝王的画像都长得很丑诶。正好借这次穿越来辩辩真假好了。我这个人一点都不贪心哦,我觉得吧喜欢不同于爱,此生我只能把我的真爱为那一直以来等待着我出现的人而绽放。亲爱的老公,等着我哦。哦呵呵。
  • 聪明女孩恋爱秘笈

    聪明女孩恋爱秘笈

    我们常说,遇见了不对的人,要“快刀斩乱麻”;遇见了对的人就要好好爱护珍惜。爱他,就不要迟疑不决,要坚信自己的那份感觉,感觉对了,一切也就对了。爱情,让多少人赴汤蹈火,让多少个寂寞的夜晚因思念变得美丽。每个人都会拥有只属于自己和那个他/她的爱情。美好的爱情发展顺利,就会成为一生一世相互扶携的夫妻。就算成为夫妻,也一定要用心经营自己的爱情。爱情只有小心培养,用心浇灌,才会开出灿烂的花,并且一生不谢。会恋爱的女孩,一定是幸福的,一定是可爱的。我们何不做一个会恋爱的女孩?这样的女孩,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精致爱情。
  • 仙心求道

    仙心求道

    有剑东来,云起汪洋,苍龙伏首,日月收光。一路走来坎坷,无数讽刺与嘲笑,他不知道他为何要这样做,他只知道他想这样做,因为他的名字叫李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