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100000052

第52章 闭关的规矩

按过去丛林的规矩,每次打完禅七解七后,凡是参加禅七的人都要讲一堂开示,闭关出来的人也要给大家讲开示。不管你用功达到哪个程度,效果如何,功夫深浅,都有自己修行的感悟。讲开示就是讲自己通过修学,对佛法的认识,不一定要引经据典。

实际上讲开示要比讲经困难得多。因为讲经是讲佛祖或某个祖师的经。经有固定的主题思想、路线、框架和纲领。讲经往往是照本宣科,佛与祖师怎么说,你就怎么讲。而讲开示往往是讲自己修行证悟后内在的心经,是自性的流露,可以说明自己修道的历程与证悟的层次。而且讲的“理”要清晰、明了,有一套很清晰的思路。

丛林里有这样一句话:老参怕讲开示,新参喜欢讲开示。因为新参没有亲履本地风光,什么都敢讲,什么都愿意讲。而亲履了本地风光又走出来的老参,一是不愿意讲,二是不敢讲。因为听的人如果没有达到那个层次,你讲出来,他也听不懂。另一方面,他没有达到那个层次,你讲出来,反而容易误导他。实实在在的悟境本身已经超越了语言和文字。

所以过去的老参在讲到真实功夫时,通常会用一句话一带而过,比如“言语道断”“心领神会”“不可思议”等等,指的都是那个层次的境界。如果用语言表述出来,你的思维就会被他的语言所局限、所转。如果不用语言表述,你就会朝四面八方,乃至十方去参,去静虑。

所以佛一生讲法,常常是一边讲,一边又把自己所讲的否定掉。古人讲:“一落言筌,离道远矣。”不落言筌,道方究竟。好多初学佛的人说释佛故弄玄虚,讲到真正境界时,都要说“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实际上佛也是在感叹文字的匮乏。

文字是有相般若,大家往往都想用有相般若来完全阐述实相般若。何谓实相般若?即无相般若。用有限的有相般若,怎么可能把无限的无相般若阐述清楚呢?所以古时候祖师大德,乃至佛菩萨,讲到关键处,都会来个急刹车。

而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实相般若的境界,还在途中,在朝这个方向走。既然在走,还是有为阶段。既然是有为阶段,所经历的境界就完全可以用语言描述出来。只有达到实相无相的层次时,才能说“言语道断”“不可说”“不可议”。

今天应超师从洞里出来,他闭了八十天的关,必定会有一番感受和认识。我们请他讲一讲这八十天的思想心得,从中我们也能有所受益。

内在的根本智很重要,外在的后得智也很重要。我曾经讲过,为什么古时候的祖师大德用十年时间证得了“根本智”,还要花二十年、三十年时间出去云游、参学,以获得“后得智”呢?如果你获得了先天的根本智,而没有获得后天的后得智,那么你先天的根本智是很难发挥得淋漓尽致的。

如果你功夫用得好,方法正确,心态平和,三年绝对会有大成就。佛门里通常讲“世间学问”“出世间学问”,你获得了出世间的学问,如果世间的学问不通达,仍然无法把你出世间的学问推销出去。但是,一旦你有了出世间的学问,就如同做人有了脊梁骨,你就永远不会随风摇摆。

佛门里有句话叫“耳根子太软”,这种类型的人就是没有内在的脊梁骨。听说这个师父修得好,就跑到这儿来追随他;听说那个师父修得高,又跑到那儿去围着他转。转来转去,最后把他遇到的几个师父都否定掉了。因为他内在没有脊梁骨,所以总抱怨别人不究竟。只有自己内在有了脊梁骨,才不会随着人家跑。随着人家跑就是没有正知正见。这根脊梁骨就是正知正见。

今天你们跑到万行面前也是同样的道理。明天再来个“活佛”“法王”,一转身,你又跑到那边去了。后天又来了个更大的“法王”,你又跑过去了。凡夫都是这样!参学不是不对,但你自己内在一定要有正确的知见,否则很容易被别人转,误入歧途。

现在我们请应超师讲一讲他的体验。(应超师讲了他进关前、闭关中、出关后的状态、心态和感受,以及对师父慈悲的感恩、对护法居士的感激等等。)

闭关,会有以下几个反应过程:进关七天后,有一段时间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慢,而且有一点点焦虑。到七十天时,会渴望出来。如果没有出来,咬牙挺过去了,这三年的关期就会圆满。

实际上在七十天左右这个阶段的感受,不是我一个人有,过去好多闭过关的人,差不多都是七八十天的时间就出来了。因为在这个时间段,身心的力量浮动比较大。如果在这个阶段把这股力量降伏了,它就不会再起来。如果没有降伏,你下次再闭关,到了七八十天这个阶段,还是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迫使你想出来,不愿意再闭下去。因为身心都有记忆的功能,你这次闭到这个阶段走出来,下次再闭,还是会在这个阶段走出来。

就像我们学坐禅的人,如果第一次学坐禅的时候,一口气坐了一个小时,以后几乎每次都能坐一个小时。如果你第一次坐了半个小时,以后几乎每次坐到半个小时,都会想把腿拿下来,下座活动。如果你一咬牙挺过去了,再给它重新设定一个时间,把这股力量扳过来,它又会形成新的记忆,习惯了你新设定的时间。

当三个月闭关成功以后,到了半年的时间,身心还会出现一点焦虑。但这时的焦虑不会持续太久,最多也就是五分钟。然而在关中的五分钟,如果处于焦虑状态,身心的感受根本无法形容。当动了“想出来”这个念头后,一分钟都无法再坚持。

过去很多闭关的人在准备闭关时,就在内心非常明确、肯定地告诉自己要闭几年。如果这几年不成功、不圆满,就不出来。当一个人真的动了心以后,他的身心里面就有了这个力量,或者说就把这个记忆输入进去了。如果你给自己定了“不到三年不出关”的目标,那么这个记忆就一定会延续三年。到了三年,你自己就会动念头出来。

就像明天早晨你要赶6点的班车,晚上临睡前你告诉自己:明天早晨5:30一定要起床,那么明天早晨你一定会按时醒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身心有记忆力的功能,你把信息输入了,它就会产生记忆。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说修行一定要发愿的原因。

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设定一个期限。这种方法对大多数人来说非常有效果。佛门里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当一个修行人一起心动念,就会与三界内外的力量沟通。只要你是真的起心动念,就一定能走出自己的空间,与外在大的空间的力量融为一体。

前几堂课我曾讲到:当一个修炼的人进入第七层墙时,他的念力是非常强的。如果他认为自己做事能做成,他就真的能做成。如果他认为自己做不成,结果就真的做不成。因为进入第七层墙后,你起什么心,就招感什么果。起心动念本身就是一个因,有了这样的因,就一定会结这样的果。为什么常人在这方面的力量不太强呢?因为他的心太散乱,他的起心动念不是来自第一层墙的力量,而是头脑的力量,很难渗透到第二层墙。

今天下午来了一位广州的老居士,他修道的心很坚定。他说八月十八想来闭关,问我有什么条件。我说:“你闭关前先写一份责任书,说明如果在关房里出现任何意外(比如死亡、疯掉等),都与东华寺无关。其余的你就不用再管了。吃、住、用以及护关等,我们全都会给你安排。另外,你要先来这里住上一段时间,让大家对你有个了解,比如你是不是在逃犯等。”

以后闭关中心建起来了,闭关的人必须写《责任书》。是比丘,要看他的戒牒;是沙弥,要看他所在寺庙的证明。如果身份不明,绝对不能接纳。不管你是谁的关系介绍的。不能因为你有关系,就坏了我们道场的规矩。不出问题便罢,出了问题谁都担当不起。居士来,我们也要通过一些途径,查明他在政治上是否清白。当然,我不希望在东华寺出现以上所说的情况,建一个道场很不容易。

广州这位老居士已经可以随时进入状态,他在家里关闭了四年。我对他说:“虽然你有这么高的境界,但还是要到我们这里来,和这里的知客师、当家师互相认识、了解,和护关的人也熟悉一下。你不了解我们,我们也不了解你,是不能马上进关的。”

按过去丛林的规矩,要想在这个寺庙闭关,最少要为常住做一年的事。实际上这是在为自己培福报。因为你闭关三年,别人要为你端吃端喝三年。而且你只为常住做一年事,可以说并不多。名义上是为常住做事,实质上是为自己培一年的福报。你们居士闭关,我们寺庙要适当地收一点生活费,每天10元。如果你能闭到三个月,以后的生活费用就全部免掉。

这个老居士听了以后说:“我在这里闭关多久,生活费就交多久。我知道修行让别人端吃端喝,是在消耗自己的福报。”修行人一是修福报,二是修智慧。纵然你修行开悟了,如果没有福报,做事也还是做不成。一个人要成就大事,智慧重要,福报更重要。

这位老居士已经67岁了,他能发这么大的愿闭关,我对他说:“你能发这个心很难得,不管你能不能闭成,我都会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来体验一下。”我也希望我们东华寺能有一个长期闭关的。

最初我计划要建100个关房,通过观察这一年来所有闭关人员的情况,我决定只建50个关房,不建那么多。好多人来闭关时“雄心万丈”,你不让他闭,他非闭不可。我一看他那么浮躁,那么激动,思想那么极端,就知道他闭关不行,可是又不能不让他闭。

如果我不让他闭,他会说:“你这个道场就是给人闭关的,而且你又有关房,为什么不让我闭呢?你不相信我,还是跟我过不去?”我为了面子,就让他闭。结果一闭关,三天五天,或者十天八天就跑出来了。要出来时也是“万丈雄心”,谁都挡不住。

好多人想闭关都是出于好奇,不知道闭关是什么感受。但是你能发这个心已经不简单了。无论你能闭多久,只要你敢这样想、这样做,这种精神就很了不起。多数人连想都不敢想。好多居士来了,闭了三天就受不了,跑了。因为闭关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你坐在山洞里,功夫用不上路,在那里打发时间,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身心没有片刻的宁静,怎么待得住呢?

实际上能不能闭关,到没到时间,自己非常清楚,根本不需要问别人。比如你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一两个月不出来,你着不着急?你是否随时都能进入状态(功态)?能否与道相应?这些难道自己会不清楚吗?难道你在房间里用不上功,到山洞里就能用上功?

实际上真正的闭关是走出山洞,进入红尘,这叫做“闭大关”。由红尘进入山洞叫“闭小关”。在红尘里,直接考验的是我们的六根。而在山洞里呢?前五根都考验不到,只能考验我们的意根。因为住在关房里,眼、耳、鼻、舌、身五根自然被切断了,也就是说五根与五尘无法对应了。

以后凡是来这儿闭关的,顿瀚和觉西,你们两个要严格把关考核,一定要搞清他的身份,看他有没有政治问题。我们不希望有这样的人出现在这个道场里。我只管他的功夫,看他到没到闭关的时间,境界如何。

过去丛林里有这样一句话:“宁可佛法没人要,不拿佛法送人情。”因为佛法是多数人难以认识的。当他还未认识到的时候,你送给他,他会当作垃圾。如果他是个有眼光、识货的人,无论你怎么难为他,他都会接受,把你的货买下来。佛门里常讲:“方便出下流,慈悲出祸患。”如果他是块材料,不会因为你给他脸色,跟他过意不去,他就退失道心;如果他是个没有道心的人,你怎么鼓励他,成全他,最终他还是会抱怨你。当然,我们也会尽力做到:只要大家发心闭关,都成全大家。闭不住是你自己的事。如果我们有条件而不给你提供这个机会,那是我们做得不到位。

有时我也想,现在我们花这么大的心力来建这个道场,一旦建起来,是否有人闭得住关?是否会有一个人在这里成就?这很难讲。果真有人,哪怕是一个在这里成就了,我们第一批来东华寺创建这个闭关中心的,所得的功德福报生生世世都受用不尽。比如我们自己没有修炼成功,可是在这个道场里有人成就了,那么无论他处于哪一个虚空层,都会带着我们的力量,这个力量与他是一体的。比如说他超越了三界,我们自然也会跟着超越三界。佛门里讲:“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谓无心道人?佛菩萨就是无心道人,成就了的人就是无心道人!

同类推荐
  •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你忙,我忙,他忙。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身心疲惫,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佛海中的摆渡

    佛海中的摆渡

    我们经常听到或读到,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可以改变周遭的一切。从客观上来说,外在的一切并没有改变,我们仍然是原来的自己,因为心灵的修行改变了我们的观点及看法,所以一旦心灵产生了变化,世界的一切也随之改变。可以那么说,世上一切的根本都在于心性,心灵的修为是至高无上的。佛陀教诲的奥妙就在这里,一切都在改变。
热门推荐
  • 百年潮·中国梦

    百年潮·中国梦

    《中国梦》是当下中国政治抒情诗创作的可喜收获,主要包含了三部分,即《中国梦》《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畅想曲》《大道小康》。这三部分又是统一的,它们都是“中国梦”这一主题下的创作,将个人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融合得非常完美。《中国梦》一直保持了它的主题思想:以诗歌的形式、诗人的激情,侧重表现了我们所处时代,中国人自己的梦,中国的精神,中国的道路以及实现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本诗集《中国梦》结集出版,是在《中国作家》已发表的作品基础上进行一次序列组合,以感觉更为统一完整,以“共同体”的方式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精神彰显。
  • 绝世霸女

    绝世霸女

    她,现实强劲杀手,一朝穿越在腹黑学生小混混身上,掀起一场风雨,经历爱情的敷衍……从此真正断情绝爱,却与他相遇……
  • 霸宠女将军:妖孽夫君太腹黑

    霸宠女将军:妖孽夫君太腹黑

    新书:爆笑小萌宝:仙君,么么哒,已发布,还望大家多多支持~前世,她是一名现代明星金牌保镖,一朝穿越,怎料,却成了朝堂上独当一面的女王爷、沙场上呼风唤雨的‘第一女将’。原以为这一切只是个开始,谁知……直到她在一次青楼之行中无意救下了他,于是,便展开了一段“养成”与“被养成”、“扑”与“被扑”、“吃”与“被吃”的精彩故事。妖孽正太腹黑夫君?绝代神医敌国王爷?……一连串的阴谋与智慧全部接踵而来。他说:“朕爱你,无关乎江山。”而他却说:“我只愿为你,放弃万顷良田。”刀光剑戟,共赴沙场,无怨无悔;笔墨丹青,共度韶华,一心一意;一曲终了后,终是谁先失了心?又是谁先输了情?
  • 燕京岁时记

    燕京岁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大唐青云路

    大唐青云路

    意外穿越到大唐,竟然成了陇纪李氏的一员,李渊是他的堂爷,李世民是他的堂叔,原本该是逍遥快活的皇亲国戚,只可惜,摊上的便宜老爹,却是史书上最不堪的庐江王李媛!武德九年的六月,距离李媛掉脑袋的日子还有几日,身在幽州的李昊,拍着额头唉声叹气!
  • 真灵魔境

    真灵魔境

    (浩然书院)二十年前寻常的一天,世界各地突发长达一小时的全球范围极光。亦是当天,各国亦是突然相继宣布要展开灵子科技的研究,并同时公示了异能者的存在。那一日,被联合政府称为“极光日”。二十年来,民众经过了惊讶、疑惑、不安、再到回归正常生活,就像“极光日”从未发生一般。殊不知这个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也从未改变过。
  • 继承人的小甜妻

    继承人的小甜妻

    分居两年,老公居然上法庭离婚?从头到尾都在被我利用?……算了,你想离婚,那就离吧。她之所以嫁给他,不过是家族遭人陷害陷入危机,她不惜利用婚姻做交易,让南家起死回生。如此说来,是啊,或许,我从来没有爱过你……
  • 千古智圣

    千古智圣

    故事突出了他们斗智斗勇,把当时豪强割裂、混战分裂的中国,走向三国鼎立,最后走向天下一统的艰难历程和伟大气魄。书中十个谋臣各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各有一段震撼千古的智谋,作者传奇般地描写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和可歌可泣的情怀,让人赞叹不已,尤其书中对人性的呼唤,更让人铭刻难忘。全书故事精彩,扣人心弦,人物内心刻画极为深刻,有相当高的艺术魅力;诗词歌赋更是堪称一绝,既给人以历史的感悟又让人得到文学美的享受。
  • 犀利贼宝:邪魅爹地呆萌娘亲

    犀利贼宝:邪魅爹地呆萌娘亲

    作为上古的一只魅萌九尾狐妖,她觉得,把儿子看好自己修炼好就行了,其他的——略过!于是,当神秘男人出现时,儿子撅着屁股跑来问,“娘亲,他说是我爹,你怎么看?”某人媚眼一抛,无辜开口,“这还不简单?你不会打雷闪电吗?电死他!”于是乎,萌娃挂着肥脸挤着小眼一转身,四周青雷滚滚,电闪雷鸣,眨眼间一爆炸头型的面瘫男立现,顿时怒吼:“臭小子,想造反啊?我可是你爹!”某宝挑眉,幽幽道:“我娘说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多得是!要找也要找个色香味俱全的!你都烧焦了,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