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100000016

第16章 怎样正确地住定

有的人已经要打瞌睡了,你们不是想对治昏沉和瞌睡吗?吸一口气,沉入丹田,停在那儿,不往外呼。氧气就会顺着中脉输给头脑。头脑有了氧气就不会昏沉,打瞌睡了。

前两次讲了入定和出定的方法。今天讲住定的对与错。

有的人看到身边的道友打坐一动不动,叫他也听不见,以为这就是入定了。究竟入定后是听见声音为对,还是听不见声音为对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讲一个故事,你们自己去判断。

佛出家之前游四门,在最后一门外,看见一位剃着光头,穿着黄衣服的修行人,就问他:“你是什么人?”修行人回答说:“我是沙门。”(所以出家剃头并不是释迦佛制定的。在佛出家之前已有“沙门”,佛是借用了这个词。)悉达多太子又问:“沙门是什么意思?”对方回答:“出家修苦行的人。”太子再问:“为什么要修苦行呢?”对方再答:“修掉内心的贪、嗔、痴,为了出离三界,了脱生死。”这时太子眼睛一亮,问道:“修行就能了脱生死吗?”因为他在其他三门外遇到老、病、死三种人后,一直在寻找了脱生死的方法。对方回答说:“能!”

见了沙门后,太子认识到要了脱生死,唯有修道,也唯有修道才能解除心中的疑惑。回到家后他一直闷闷不乐,想要出家。在悉达多未出家之前,婆罗门教的出家人称为沙门。其他教派的修行人只要离开社会,到山林里去修苦行也称为沙门。悉达多出家后,也学其他教派的做法,剃去头发。后来他的弟子们也把头剃得光光的,称为沙门。

当时专门为佛剃头的优婆离尊者已证得阿罗汉果。他为佛剃头非常专注,从不敢打妄想。他专注在佛的每一根头发上,与佛融为一体。有一次他为佛剃头时,佛说:“你现在已进入初禅。”他继续剃头,这时已与佛融为一体。佛又说道:“你现在已进入二禅。”优婆离听得清清楚楚。因为二人已经成为一体,彼此都能感觉到。优婆离继续理发。佛又说:“你现在已进入三禅。”优婆离同样听得清清楚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入定后是能听到声音的,并不是叫他,他听不见。也不是定身法,不能动,也不能做事。大家可以想象当时佛与优婆离在一起的画面:一边工作,一边入定,彼此还在对话!有的人说入定后什么都不知道。这是不是定呢?这也是一种定,但不是我们修行人所追求的定。这种没有觉知的定不是正确的定,而是“无记定”“断灭定”。这样的定,入上十万年也不会开智慧!

通过优婆离给佛剃头的故事,说明只要全神贯注在一件事情上,一心一意地做事,就是禅,就是定。禅门里有一句话:心境一体就是道。比如你们切菜时,心集中在刀和菜上,一心一意地切菜,这就是禅,就是定。现在你们一心不乱地听我讲法,这也是在定中。做任何一件事,只要你能把握身心,全身心投入地去做,就是在定中。如果身坐在洞中,心跑到洞外去了,就不是定。能达到身心都在洞中,一心不乱,即是禅,即是道。

如此说来,修道入定就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可是心境一体,你能保持多久呢?你能保持十分钟,就是入定十分钟;能保持一个小时,就是入定一个小时;能保持一天,就是入定一天;天天如此,就是天天在定中。但是大家很难做到,往往总是人在此,心在彼;人在做这件事,心却跑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养成这种习惯后,修道就很困难。

所以说你们在读书、诵经时,眼专注在文字上,心专注在意境上,就是禅定。做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入定。吃饭也是一种修炼的方法:全身心投入地吃饭,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牙齿、舌头和食物上,一顿饭可以吃好长时间。而我们是一边吃饭,一边考虑问题,还一边聊天。饭吃完了,问题也考虑完了,还觉得挺好,没浪费时间。

实际上,当你吃饭的时候没有用心品尝食物,你并不知道食物是什么味道。同时你还在考虑问题,你也不能专心地思考。如果大家在砍柴、种地时,身心很放松,思想集中在刀上、锄头上,和土地、柴、工具融为一体(身、心、物合一),这就是禅定。

为什么当我们专心地做一件事情时,不知道疲劳,做完后才感到疲劳呢?因为太投入了。这也是在定中,太投入就是“道”。因为当我们与事情融为一体时,身心高度集中,达到了心境一体(“心”是自己,“境”是面对的事物),心境一体即是道。而出定后有了散乱心,疲劳也就跟着出现了。

当心境一体时,六根是完全放松的,打开的,所以没有理由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为什么有的人打坐入定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呢?那才是真正的“心不在此”,心溜走了,所以周围的声音他听不到。

入定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呢?并不是十分钟就是初禅,二十分钟是二禅,三十分钟是三禅。每一层禅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或者一个明显的过渡时间,而是一念之间就可以走完四禅八定。并不是坐的时间越长,禅定越深。如果没有掌握技巧,坐多久也入不了定。古人讲:“一念相应即是道。”也讲:“刹那间就相应。”因为心念的速度快得难以想象。虽然四禅有不同的征兆和特点,但所谓有次第是对初学禅者而言,对于一个成就的阿罗汉,四禅八定刹那间就可以进去,出来。

佛经中记载一个故事,说目犍连尊者去降伏一条狂龙,这条狂龙在当地兴风作浪,危害百姓。目犍连尊者的神通非常了得,他化成一只小虫钻进龙的鼻子。龙知道目犍连尊者来降伏他,想通过呼气把尊者甩出去。

大家看过大象怎么往外喷水吗?它把鼻子插进水里一吸,拔出来一喷,可以把水喷到好几米远。它吸得非常快,喷的力量也非常大。目犍连尊者就在龙吸气的时候进入它的鼻孔,马上入了大定。龙呼气时,他已进入三摩地,龙根本无法把他喷出去。

你们想想,吸与呼之间的时间那么短,目犍连尊者已入了三摩地!他入定是在一念之间,刹那间就把所有的禅定走完了。换句话说,如果这时狂龙想伤害他,他同样会知道,而且可以在刹那间从三摩地中出来跑掉。也就是我前天讲的,你们的腿没有练好,同样可以入定。因为入定的速度太快了。通常盘腿半个小时一般人都没有问题,一分钟就可走完入定、住定和出定,那么三十分钟可以经历多少次入定、住定和出定?

大家都没有用心去体会过。实际上你们现在就可以用身心去体会。当你全身心高度放松后,首先感到身体不存在了(这时对声音的反应特别敏锐),只有念头。这时想动也动不了,因为身体没有了,念头指挥不了身体。接着念头也没有了。再往下因人而异。有的人会听到心跳特别快;有的人呼吸困难(说明身体未过关,不能完全适应);有的人会感到身体升起来,无限地扩大,然后消散了,只有部头和意识还存在,身体的其余部分都不存在了,睁开眼睛也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因为意识还未动,还处在定中。这时生起一个念头,身体才会动弹。

之所以大家觉得入定那么困难,是因为不了解什么样的情况叫入定。走路的时候不要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应该全身放松,把思想完全投入到虚空中,哪个地方也不住。如果能这样,你就不会感觉到在走路。有时产生一点妄想,会感觉两只脚像踩在地毯上一样。这样一天走上100里路都没有问题,也不会觉得累。上次来的那个洛桑求杰胖活佛经常一天走100公里。这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算不了什么。但对今天的人而言,已经很了不起了。他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在走路。你问他走路有什么感觉,他说就像踩在云端上一样。

通常大家对圣者的精力那么充沛无法理解,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一心不乱。如果你们做事一心不乱,也不会疲劳。但从一心不乱中出来后,会感到有些疲劳。

训练入定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路,我个人就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掌握这个方法后,做任何事情都能入定。拖地板,洗衣服,哪一件事不能入定?但我们养成了一种习惯,拖地板,洗衣服的时候,都是在思考问题,或者胡思乱想。因为无始劫以来,没有人教我们利用擦地板、洗衣服来入定。

“禅油子”都是夜不倒单,盘着腿就能睡。但必须全身放松才能睡着。醒来后脖子会疼。睡着了与入定一模一样。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每次讲的内容,听完了都要消化掉。

问:打坐能不能硬挺,不睡觉?

师:我说能或者不能,你都会抓住不放。只能回答两可,因人而异。

问:走路怎么训练入定?

师:走路时,思想不放在任何地方,把心抛到虚空中,“哗”一下就放开了。真正的无住就是全住,全住就是无住。把心放到整个虚空中,身体就像个机器人,只知道走,像一阵旋风似地走。这种感觉只有通过慢慢训练才能感受到。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走路,或者在纷乱的环境中走动,思想不住在任何地方,按这样去训练就能入定。有个道友拄着拐杖走了七天七夜,入定了,49岁就走掉了。人们原来问他什么时间走,他回答:94岁。

修行的方法很多,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比如夜深人静的时候,站在虚空下,你会感到虚空的力量原本就与你同一体,根本没有脱离过。

要训练,要实践,要去体会呀!不然整天傻乎乎地坐在这里,什么时候能入定,能开窍?下次讲佛教用的最简单的修炼方法——观呼吸,也就是“安般法”。

同类推荐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阿赖耶识论

    阿赖耶识论

    《阿赖耶识论》共10章,于1942年冬至1945年秋作于黄梅,脱稿则在三十四年秋。本书是一本宗教哲学论著。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作者在本书里说“我选择阿赖耶识做题目,却是从我的友军儒家挑拨起来的。我欢喜赞叹于大乘佛教成立阿赖耶识的教义,觉得印度圣贤求真理的习惯与欧西学人一般是向外物出发,中国儒家则是向内,前者的方法是论理,后者的方法等于“诗言志”。究其极儒佛应是一致,所谓殊途而同归,欧西哲学无论唯心与唯物却始终是门外汉未能见真。”
  • 楼观道源流考

    楼观道源流考

    《楼观道源流考》是一部见解独到、特色鲜明、风格别具的书,是一部有重要学术价位的书籍。新版不但增加厂不少新资料、新内容,而且它使初版的著述风格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我觉得,这种著述风格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就是“实”。本书内容包括:研究楼观道的史料依凭、楼观道的历史演变和道法承传、楼观道的宗派特征。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热门推荐
  • 无怨无悔的爱

    无怨无悔的爱

    人们爱把八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撮称为“阳光沐浴族”。我也是八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撮。可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我的身上并没有沐浴太多的阳光。我的童年,多半是在月光下度过的。我至今还能想起当时的情景,冷冷的月光下,孤独的身影,遥遥无期的等待。童年离现在虽然已经很远了,可是想起来,仿如昨天至于我的童年,该怎么跟你说呢?它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亦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述假如有来生,我只想停留在五岁以前,并且把这五年的时间,定格在我的生命里,直至永恒!我是带着一丝神秘的色彩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九八〇年的冬天,我在南方的一个小山村降生。
  • 揪住你不放(中篇)

    揪住你不放(中篇)

    胡增官,编辑、记者,福建连江人,1964年出生,现在武夷山市新闻中心任职。在全国上百家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百万字后,2004年开始小说创作,已在《十月》《福建文学》《时代文学》《厦门文学》《青海湖》《延河》等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有作品被《中篇小说选刊》转载。已出版小说集《活得比蟑螂复杂》、散文集《阳光碎片》等。福建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苏阿芳的女儿过几天出嫁。她这个女儿不省心,挑挑拣拣到了三十挂零才谈拢一个,敲定完婚日子。了却心头的事,苏阿芳该高兴才是,苏阿芳愣是高兴不起来,她撂下这头心事,高高挑起那头的心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九御神帝

    九御神帝

    宅男聂云,无意间捡到一面古镜,穿越到了武道称雄的天穹大陆,奇遇不断,热血无限,让曾经的落魄少年踩着敌人的累累白骨,一步步踏上巅峰!
  • 快穿之替补有毒

    快穿之替补有毒

    凤倾卿是个被惯坏了的小公举,从小到大事事顺遂,直到有一天掉进了名为系统的大坑,才知道啥叫水深火热,啥是大起大落。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反正一时半刻也回不去。可是,为毛别人都有个正儿八经的角色,而自己偏只能当那个捡漏的???凤倾卿:本姑娘如此优秀,凭什么只能捡别人剩下的?这不科学!!!而且做个任务容易吗?为什么一个两个的都那么喜欢搞破坏?本姑娘就是个打酱油的,你们这些脑残男主男配能不能好好看看剧本,你们是谁的男人心里没点数吗……
  • 公主的21枚无泪指环

    公主的21枚无泪指环

    红烛在岸,焰火满天。精致的铜铃,茉莉一般大小,环在嫁衣的裙摆。动辄有清越之音,细细琐琐。好一场美,盛世无双。新娘落下第一颗泪,在绣了丁香的鞋尖。一拜,天地。
  • Yvette

    Yvet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山微雨晴

    天山微雨晴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江雨晴进入了一家古怪的店铺,不小心触碰了那块被诅咒的手珠,之后,噩梦缠身,生命岌岌可危,只有七日寿命。在种种无奈的逼迫下,江雨晴为了解开自身的诅咒,不得不嫁给一个大魔头……
  • 农门天师:元气少女来种田

    农门天师:元气少女来种田

    【新书《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开始了!】一次任务失败,元气少女穿越成农家长姐季青燕,爹娘双故,无奈带着小弟妹种田、卖干货谋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慢慢攒下积蓄买田地。又有邻家小哥哥来帮忙,一起合伙开作坊、跑生意,闲来帮小哥哥斗斗后娘渣爹、极品亲戚。她有天师技能、随身宝袋,还怕谁来?“娘子,新房建好,咱把事儿办了吧。”小哥哥变夫君,两家不如一家亲。======================燕七的完结种田经商文《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欢迎来看哦~
  • 怪兽:怪兽部落的见证(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怪兽:怪兽部落的见证(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本书介绍了兴风作浪的海蛇、海洋中的不明潜水怪、加那利群岛水域海怪、长白山天池怪兽、新疆喀纳斯湖怪、尼斯湖怪物的来历、阿拉斯加海湾海怪、福州左海湖水怪、青海湖出现精灵水怪、神农架长潭水怪泌阳铜山湖水怪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