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59900000134

第134章 惊人的相似(1)

四周,仍旧是漂浮在空中的淡淡的夜色,仿佛一层若有若无的冷雾。那层冷雾在四周弥散,扑在人身上,除了微凉外,还让人感觉丝丝的诡异。

几个人悄无声息的跑到教学楼前,之后在草丛附近停下。草丛附近正好位于一栋亮灯的教学楼的楼下。

“你去看看,”等确定周围没有任何其他的人时,李佳俊对着身后的人小声吩咐。那种口气仿佛在眼前这栋亮灯的楼里似乎隐藏着什么看不到的杀机。

楼上,潘妮和白葳的心绪仿佛被人泼上了一瓢冷水,渐渐低沉下来。

“怎么不见了?”潘妮忍不住把头向白葳那边扭去。

原本她以为那些灯光是来营救的消防队,但现在看来又似乎并非如此。

“我也不知道,”白葳有些无助的摇头,之后一双眼仍旧向刚才灯光出现的地方扫去。但此刻,摆在她面前的除了夜色,便只剩下一片灰黑,好似刚才的亮光并没有真实存在过,而是两个人的脑海中生成的幻象。

“怎么会这样?”末了,她又忍不住补上一句。

“准备好了吗?”李佳俊向身后小声问道。问话时,他的目光正一刻不停的向五楼看去。

五楼,淡白色的灯光仿佛一缕青烟从阳台上逸出,之后落在楼下不远处的空地上。

“准备好了,”身后的人紧了紧裤腰带,之后把警棍等工具准备妥当。

一旦出现什么意外,那么此刻握在手里的这些东西就成了防身的利器。

“跟我走,”李佳俊从草丛附近站起,之后几个人一齐向楼上赶去。

十一号楼里,小洛的神志已经完全清醒。

“这件事要不要和那个什么包头说?”小洛把盖在额角的血疤上的几绺发丝轻轻梳向一边。

玉平深吸一口气,之后缓缓吐出,“我看就不用说了。反正说了也没什么用。”说话时,玉平的那种姿势似乎是在给自己一个可以释缓的余地。

土坡前,已经是一个小时了,但那边仍旧没有任何动静。

曲复兴靠在一辆警车的车身上沉沉叹了口气。

田文看出了曲复兴脸上的颓丧,之后走到警车附近,而后停下。

“怎么,急着呢?”走到警车边,田文率先打开话匣。

原本,曲复兴并没有要搭理田文的意思,但既然是有人诚心问你,你就不得不答。

想着,曲复兴重重点头。

“不过不用担心,”田文把第三支烟的烟蒂扔在地上,之后用脚的前掌碾灭,“如果那些孩子在里面,我们也一定会想办法把他们救出来。”

站在曲复兴的面前,田文也不知该如何说话。

对于曲复兴而言,现在他最想听到的就是关于三个孩子的哪怕半点的消息。

但眼前的情形又让他的最为简单的想法顷刻间变成了奢望。

十一号楼一楼,周小可顿了顿,之后继续讲下去,“犯人最开始的时候实际上是给我们设置出了一种假象。”

说话时,她的一双眼此刻仿佛一台扫描仪正不断向四周扫去。

“什么第一次?什么假象?”一旁,凌箫忍不住从嘴里吐出一连串的问题。

周小可的目光在凌箫的身上停顿两秒,之后又移向别处,“就是陆齐梧的事。而假象呢。”

后面的话,周小可还未说完,便被赵云生打断,“等等,陆齐梧的事不是一件意外事故吗?怎么称得上假象呢?”

问话时,每字每句,他的语气都显得格外理直气壮。

“对啊,”刘士材听了,也跟着一脸不解的附和。

几个人里,李路似乎听出了周小可的话里的隐含义。要是真是如此的话,那么犯人就应该是这一个人,而且这几起事故的犯人也不止一个。想着,李路的目光向眼前几个人的身上扫去。

树林里,一个检查人员从后面跟上来。

“怎么了吗?”那人走到宋宁的跟前,之后轻声问。问话时,那人的脸上此刻仿佛一张白纸,一脸茫然。好似眼前的一切在他的脑海里只有一片空白。

“过来,”宋宁拉了那人一把。之后一只手向不远处两株树相交的树冠处指去。

那人的眼神顺着宋宁手指向的方向看去,那个地方除了一团墨黑,似乎再也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

“那里有什么?”那人仍旧不明白宋宁的意思。

宋宁有些不耐烦的起身,之后向树下走去。

等两个人走到树下时,所有淤积在检查人员胃的食物几乎在那一刻全部涌出。

“就是这里,我想先让你检查一下,以免破坏现场,”说话时,宋宁忍不住把鼻腔捂上。但从指缝间渗透进肺里的腐臭味仍旧让他一阵恶心。

此刻,等自己的嗅觉完全适应下来,那人轻轻点头。

对于这类事,他早已见怪不怪。一开始干这一行时,他或多或少还有些不适应,但现在他早已轻车驾熟。

宋宁抬起眼,那人正顺着树干向树冠附近小心翼翼的爬去。每一步,那人都格外谨慎,生怕哪一步踏空,之后整个尸体顺着惯性从树上落下。

尸体是被人仰面绑在树枝上的。

整个绳索仿佛一张蜘蛛网,将尸体的整个身子死死缠住。只留下头部和手部,自然下垂。

那人在距离尸体一尺的地方停下。

现在,他已经不能再前进一步,再往前走一步,那么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整个树枝完全断裂。

“帮忙把手电筒打开,”树上,那人冲着下面小声说上一句。

下面的人听见声音,之后把电筒打开。

与此同时,那人的手上已戴上的专用的医学手套。

手电筒的白光直直落在尸体的正脸上,那张脸在死前一定极度扭曲过,让人看上去毛骨悚然。

十一号楼附近,李佳俊从楼道上来,之后向楼上缓缓爬去。

“待会发现什么及时报告,听见没?”从楼道上来,李佳俊同样小声吩咐。

楼上,等确信刚才出现在主干道上星星点点的灯光完全消失后,两个人又一脸颓丧的向教室走去。

同类推荐
  • 午夜诊所

    午夜诊所

    一个只在半夜十二点准时开门的诊所。一个只负责治疗一种病的诊所。一个看病从来不收费的诊所。这会是一间什么样的诊所呢?
  • 地狱都害怕的男人

    地狱都害怕的男人

    他,所到之处,鸡飞狗跳。罗凡:“原来,坑爹到一定地步,万界无敌!”
  • 请对我说

    请对我说

    游走在路上的魂灵,掩着无人诉说的秘密。它不愿离去的秘密,或悲伤,或固执,或疯狂。“我是听言师,请对我说出你的故事”。
  • 坟头蹦迪那些年

    坟头蹦迪那些年

    你是否会觉得某些场景似曾相识;你是否会发现有些事情曾经发生过;你是否梦中会蹬台阶突然踩空……这些诡异的事情并非妖言惑众,你可以不信,但必须要怀有敬畏之心。从我跟女友抓到只有一只眼睛的娃娃时,我便开始在坟头蹦迪的日子了。
  • 海贼森林

    海贼森林

    海贼世界的绿化使者!在邂逅一个又一个截然不同的同伴,经历过一个个事件过后,他的身后也撑起了一片森林!时代的悲剧和喜剧在这一时刻呈现出来!为了海贼献出生命!对海贼感兴趣的同学不妨点进去看几章。有好建议的同学请多多评论指点!
热门推荐
  • 胡耀邦与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胡耀邦与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欢呼声、鞭炮声震撼中国大地的时候,历史又欣喜地掀开了新的一页。在批判“四人帮”的勃然呐喊逐渐归于理性的平静后,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的任务凸现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作为“文化大革命”中重灾区的文艺界,拨乱反正的任务尤其艰巨。但是,由于“两个凡是”的禁锢,文艺界拨乱反正的步履也同其他行业一样,非常艰难。当时担任中宣部部长的张平化,因与华国锋曾同在湖南工作,以及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的直接领导,使他在思想解放的潮流和“两个凡是”的交锋中,只能选择后者。
  • 爱你是两个世界的交点

    爱你是两个世界的交点

    第一次遇见就撞坏了东西,于是第二次遇见就顺理成章的要到了联系方式,第三次遇见干脆就捡回了家,对于这种新型的搭讪方式,南景表示不公,她才没有故意搭讪呢!莫亦辰眉头一挑:“没有?”南景委屈巴巴的离远了点。莫亦辰:“离我那么远干什么?”南景脸红的回答:“你不是说我像个小太阳吗?我怕离你近了,把你烤焦了,连渣渣都不剩了。”莫亦辰:“……”那他现在是该庆幸他渣渣还在吗?人格分裂PK微笑抑郁症南景:我从来不在意你变成什么样,我只是害怕你永远不会回来。莫亦辰:我不怕死,却唯独害怕小太阳般的阿景会哭。
  • 偷爱欢情:总裁的演技派甜妻

    偷爱欢情:总裁的演技派甜妻

    苏柏颜从来都没想过,自己会为了睡过一个男人而跑路。她更没想到,这个男人居然会不要脸的全国通缉她。理由居然是:偷了他的东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先婚后爱,老公么么哒

    先婚后爱,老公么么哒

    舒沫因家族原因惨遭男友抛弃,转身和京都最大的财阀结婚,一天之内相亲,领证,结婚。原本以为婚后生活两个人互不相关,却没想到这个男人竟宠她如命。“二爷,夫人被欺负了。”“我看看是哪个不要脸的,竟然敢欺负我的老婆,抓了,流放。”“四爷,夫人跑了。”“愣着做什么,追球啊.....追人啊.....”
  • 进化与传承

    进化与传承

    已经成年的赵星发现,自己突然间居然具有了‘梦入他人人生经历的能力’,经过不断的‘梦入经历’,让他对宇宙时空,也有了新的认知。没有神、没有人、没有系统对他所拥有的这种能力宣示主权,这让他逐渐的认识到:自己能拥有这种能力,正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有力证明。
  • 顺鼓篇

    顺鼓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谁能够喜怒哀乐自由

    谁能够喜怒哀乐自由

    人物:杜山里,四十二岁,自由摄影师;可人,二十五岁,自由广告人;杜妻,四十岁,美容院老板;杜鹃红,十九岁,大学生何连胜,四十九岁,馆员;时间九十年代后期。
  • 云游在诸天

    云游在诸天

    意外穿越异界,偶得诸天APP,从此踏上了云游诸天的道路。诛仙世界,修炼遮天法,开辟苦海;斗破世界与武动世界,钻研炼药术与符道;风云世界,收复火麒麟与神龙;遮天世界,饮悟道茶,与故友再叙;完美世界,与柳神论道;神墓世界,谋划天道本源……
  • 故事会(2018年7月上)

    故事会(2018年7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春光灿烂

    春光灿烂

    那个年代,考上大学就是一步登天,家乡最漂亮的姑娘变得唾手可得,他也终于如愿以偿。最初的爱慕纯净热烈,得到后已是伤痕累累。边地青年的赤子之心被摧毁,那青春的挽歌即将唱起,妥协和卑微的人生已然开始。我是1978年考上大学的。这一年全国有许多人都考上了。光是下野地镇就有二十多个人考上了。再说了,我考上的又不是什么名牌大学,只是省城的一所师范学院,确实不值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