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5300000237

第237章

“李师道要遣长子入质,献沂州、密州、海州三州,各位怎么看?”

由于淮西大战,已经许久没出场的李诵坐在团凳上,对面前的李吉甫、陆贽、裴土自、武元衡、李藩五大宰相问计。其实五大宰相都知道李诵的心思,不为洛阳的事情,就为韦丹的事,李诵也要杀李师道的。陆贽道:

“陛下,军饷和粮草的调集倒是便利,只是李师道带甲十余万,我军合淮南、武宁、忠武、义成、宣武、都畿道不过八军十万兵马,近卫第一军、第八军、第十军、第五十二军等军的调集需要时间。而对其他三镇的安抚(朝廷内部已经把义武和横海评估为自己人了)也需要时间,另外还有要防备吐蕃回鹘秋天冬天入寇。大战刚过,人心一半思战,却也有一半思治,陛下,您认为李师道是真心输诚吗?”

不待李诵回答,陆贽就接着说道:

“臣以为李师道是不会真心归降的。既然这样,朝廷也需要时间,为什么不让他把戏做完,让世人看看他跳梁小丑的样子呢?”

这倒也是,铁证在手,不怕他翻出花来。李诵默许了陆贽的提议,话题又转移到了河北上。李诵问李吉甫道:

“田季安有什么动静?”

李吉甫答道:

“田季安不肯安分,最近已经连续会见了淄青、成德、卢龙的使者,而他自己也派出使者去见了张茂昭和程权。张茂昭和程权都密报说河北三镇想重建联盟自保。刘济现在举棋不定,而王承宗据说前不久潜往魏博,密会田季安。谈了些什么无从知晓,粮秣统计司判断两家应该是达成了某种协议。虽然讨伐李师道道义在手,证据确凿,但是这些人也不是王武俊那样的人了。臣想如果朝廷不能控制住魏博,河北其他各镇会通过魏博向淄青输送粮草给养,甚至兵员。臣担忧如果处置不当,四镇故事会重演。”

李吉甫的话确实是老成谋国,切中肯綮。河北各镇首尾相连,同气连枝,击一点而其他各点都会帮扶,所以,西川、夏绥、浙西乃至淮西都好办,唯独河北各镇,成了气候,不好弄埃就算易定和横海都站在了朝廷一边,但是其他四镇也不是好相与的。对淄青的筹划从三月就正为朝廷的中心议题了,但是始终无法协调和其他各镇的关系。证据在手,谁都会承认李师道该打,但是对河北本来就无所谓王法的几镇来说,李师道更应该救。对这些武夫政权来说,唇亡齿寒的典故可能不懂,但是收拾完了淮西就收拾淄青,收拾完了淄青下面肯定是他们,这样浅显的道理这些武夫还是懂的。历史上拿下淄青还是在田兴率领魏博六州归顺之后,朝廷割断了淄青和成德等镇的联系,三面兴兵才连战连胜,迫使淄青内乱。现在田季安一点早死的迹象都没有。上个月,符载二次出使河北宣慰,现在还不知成效如何。李诵独自站立起来,往沙盘走去,李纯忙从边上起来,扶住李诵。

这块沙盘,去年是以淮西周围形势为主,今年换成了淄青河北形势。隔壁的沙盘是吐蕃回鹘形势。李诵先起身看了看吐蕃回鹘形势,又踱过来看淄青河北形势。宰相们起身,围在沙盘周围。沙盘上,太行山脉绵延千里,分开河东和河北,黄河滔滔不绝,从魏博和横海穿过。从黄河再往南一点,就是李师道的地盘,十二州之地,几乎控制了后来的山东省全境。李诵的手在沙盘上空比划着,李纯就按着李诵的比划插上一杆杆小红旗(为什么是小红旗呢?)

“淮南从这里进军。”

李诵的手指点在了沭阳的位置上,然后划向东北,道,“取海州。而后进逼郯城,威慑李师道,牵制鲁南兵马。武宁军方面,李愬统领近卫第一军,神策第十军、第五十二军、五十五、五十六军(五十五、五十六军是武宁军新获得的番号)为郓州南面招讨,从这里,徐州,进军,取金乡,趋郓州。”

“这里!”

李诵的手点在考城的位置上,道:

“以王沛为宣武节度副使、都知兵马使,统领宣武五十三、五十四军(五十三、五十四军是宣武军获得的番号)受李光颜节制,直趋考城,进逼郓州。”

“这里!”

李诵的手点在了滑州的位置上,道:

“以李光颜为郓州西面招讨,率领忠武四十七军、义成三十九军,神策第八军,从滑州进军。都畿道(洛阳附近)再调两旅近卫军给他,另外,昭义四十军,兵马使是曹华吧?也归他指挥,以牵制魏博、成德。”

“给乌重胤充足一年用的粮草兵器。”

“再给洛阳调一军人马,做乌重胤和郗士美、曹华的后援,能不能做到?”

李诵朝着李吉甫和陆贽问道。陆贽道:

“可以招募乡兵组建团练补充不足。但是加一军的只能从南方调,客军劳师远征,仅仅作为后备,容易生事。只是不加又捉襟见肘,需要理个方略出来。”

李吉甫附和陆贽的看法。李吉甫为人慎独,却很是尊敬陆贽,持礼恭敬。李诵见裴土自和武元衡不反对,就道:

“此事记下,再议吧。”

接着李诵有把目光投向了河北,道:

“张茂昭的五十七、五十八军,程权的兵马也编成两个军吧。这五个军就算是每军多五千人的加强军,也无法同时兼顾成德、魏博和淄青三面。这样,让程权渡河,张茂昭按兵不动,牵制王承宗和田季安。将神策第七军交给李文通率领,去加强河东。这样以河东和义武、昭义压迫王承宗,让于由页和张茂昭分司其事,以河阳、昭义和义成压迫魏博,让乌重胤和郗士美姿态高一些,减轻张茂昭的压力。朕想王承宗和田季安也不敢名目张胆的对抗朝廷吧?必要时可以从河中、河东向义武调兵。”

“只是横海和义武不靠,程权孤掌难鸣,如何是好?”

李诵旋又陷入了沉思之中。李吉甫道:

“暂令程权按兵不动,引而不发吧。横海 被卢龙、魏博、淄青包夹,程权日子确实难过,真要打起来,连军饷粮草都供应不上。”

李诵点点头。又问道:

“朕如果让刘济出兵攻打王承宗,刘济答应的把握有多大?”

李藩一惊,道:

“陛下不可,两面三面作战乃是兵家大忌!”

武元衡也以为李诵想全面开战,忙道:

“臣估计刘济有七成把握会出兵,但是王承宗无罪,师出无名,魏博就有了正式卷入战争的借口,而且这样一来朝廷就是两线作战。在西、南两面,朝廷已经投入了十一个军,近十四万人,月军费将接近三十万缗,再加上负责遏制魏博、成德的昭义、河阳、河东、义武、横海,作为预备的都畿道、河中、宣歙、山南东道兵马,一旦和魏(魏博)赵(成德)开战,起码要再投入八到十个军,至少十万人,这样一个月军费就将达到五十万缗。连上民力的调运,军器的损耗,只怕一个月的耗费起码在百万缗以上。如果吐蕃、回鹘再趁机入寇,陛下,臣只怕那时会大河上下,皆是烽火。刘济现在对朝廷貌似恭顺,那时时局一变,谁知他会怎么做?陛下,卢龙可是有近十万精兵,而且外有契丹可用。请陛下三思。”

同类推荐
  •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

    本书对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详细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历史背景、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若干特点、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并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虽然主张各异,表现形式不同,却有共同的政治诉求,即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对此我们应该警惕。
  • 善良的恶霸

    善良的恶霸

    青龙镇有个恶霸王法,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被发配边疆后又回来了,竟然还做了官,变本加厉继续作威作福,下欺百姓,上斗长官,无人敢招惹。时人感叹天理不公,竟容此人祸害百姓,却也有人为他歌功颂德,说他是个大大的善人!
  • 汉末暴君

    汉末暴君

    现代屌丝刘宏穿越,一觉醒来居然发现自己成为汉灵帝刘宏,是醉生梦死,还是手持天子剑杀出一片新天地……
  • 最牛土皇帝

    最牛土皇帝

    姜尚把自己给走丢了,醒来的时候发现在一妙龄少女的床上,然后莫名其妙就成了小地主家的倒插门女婿!吃不惯,用不惯的姜尚,在那个落后的时代,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创造。清河镇那个小小的镇子,在姜尚呆了一段时间后,成为了全国的中心,姜尚一不小心成了土皇帝,还是连皇帝小儿都不敢惹的那种。
  • 梦了三国

    梦了三国

    典韦、赵云、黄忠、关羽、张飞、许褚是必须跟着我混的,徐晃、张辽、张郃,高览,潘凤,高顺也是一个不会放过,戏志才,程昱、田丰,郭嘉,沮授,几个智囊够不够,我想要不要在收个贾诩,当然太史慈和甘宁应不应该放过,穿越就是拿来玩的,开心就好
热门推荐
  • 最强全民系统

    最强全民系统

    “我叫叶枫,因为嘴贱吐槽,所以穿越了!”“哇,居然还送给我一个系统?”“哇,怎么这里每个人都有系统啊!”
  • 穿凿附会

    穿凿附会

    爷爷是一个老木匠。自打我有记忆起(对不起,可能我比较晚开智,六七岁吧才开始有记忆),爷爷已经老了。刚刚老的那种。还没有老态龙钟。但我见过村里其他老态龙钟的老太太。我们村里真奇怪,长寿的大多是女人,也就是老太太。她们脸上的肌肉一条条挂着,一张小脸有那么多的沟沟坎坎,也真奇了,比绷得紧紧的水灵灵的小姑娘的脸有意味。但,有意味的东西,不一定招人喜欢。她们倒喜欢边摸着小孩的头,边连声说:“乖,乖,真乖啊哈,呵呵……”可小孩们不吃这一套,远远看见了就绕开。
  • 骷髅来也

    骷髅来也

    你还在为重要角色意外身亡而烦恼吗?你还在为备选达不到要求而着急吗?不用烦恼,不用着急--骷髅来了!性感小骷髅在线发牌,想打哪个打哪个,好快加入吧!!!
  • 似幻青春

    似幻青春

    少年为了找寻自己所想要的,离家来到特殊异地,然而历经种种,少年渐渐知晓现实
  • 莫若相逢于江湖

    莫若相逢于江湖

    本书是武侠泰斗金庸先生重磅领衔之作!是金庸先生毕生散文精华作品!收录其三十余篇大陆未发表罕见散文、随笔作品。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封笔较早,散文写得较少,他对人生、文化、历史等博闻多识,有着颇深的造诣。因此本书文章更显得弥足珍贵!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逢。我们扬鞭策马,长亭短憩,回眸驻足间,即是一场相逢。相遇不过一瞬,却一生回首,念念不忘。江湖中相逢偶遇,却注定奔向迥然不同的宿命。弹指红颜老,刹那芳华逝。最后此生与你,不过江湖相逢。跟随本书文字重温金庸先生的文学世界,领略其快意豪迈的江湖与人生。愿以本书敬金庸先生之情义江湖,敬快意恩仇,敬恣意潇洒。人生太短,江湖太大,只愿江湖再见。
  • 替嫁弃女:仙医有毒

    替嫁弃女:仙医有毒

    她生而非人,一朝身死,再睁眼,竟成了体弱多病的农门娇女。身世成谜,家徒四壁。面对这穷到即将吃土的日子,云翎决定撸起袖子挣钱养家。结果钱还没挣,神秘亲人就先找上门来,要她替嫁!据说,骊王容貌倾城,眉眼皆可入画,可惜是个不能修炼的废物,性格偏激,行为乖戾,还善食人心!婚后,某女打量着眼前的白面汤圆,心想传闻果然不可尽信。直到后来被吃干抹净,某女才意识到,汤圆是白面的没错,然而问题它是芝麻馅的!#传闻不可尽信之骊王版#本以娶了朵身娇体柔易推倒的小白花,那曾想,小白花嘴里长着食人花的獠牙!亏得本王牙口好,不然谁下得去嘴?
  • 浮鸾梦

    浮鸾梦

    她,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是蝼蚁,是蜉蝣,她因他的一个失误下凡,经历彻骨的失望之后,对一切已心如死灰。他高高在上,可以掌握一切,她是他生命中的意外。他不慕皇权,不要天下,唯有她,他却舍弃不了,他拼尽生命来追求的不过是泡影一场……
  • 建党群星

    建党群星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80多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 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

    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

    毛泽东并非出生于书香门第,对读书的酷爱,也并非从书斋式的学问研究出发,而是基于一种朴素的社会理想、人生目标。当他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便自然而然地将读书运用到救国、治国,治理天下的革命实践当中。读书,可以说是毛泽东一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写作,观点鲜明,理由充足,逻辑性强,而且文采飞扬。毛泽东的写作,都是说他想说的话,从不回避实质问题,更不会随波逐流。他的文章讲究通俗,风趣幽默,借助于具体的语境和语势的触发,自然而然地涌出笔下。 本书以毛泽东读书和写作为出发点,全面、客观阐释了毛泽东在读书和写作中与众不同之处,是学习毛泽东读书与写作才华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难经经释

    难经经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