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3700000042

第42章 制度心理学: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1)

企业的管理,不可能依靠人盯人式的古板方式,管理者也无法做到这一点。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它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可以管理人于无形之中。用对了制度心理学,你的管理将变得容易,你的公司将变得固若金汤。

001.火炉法则:让下属在制度的约束下达到自觉

一个企业,人员构成少说也有五六个,多者甚至会达到成百上千。当一个企业还只是小作坊式的初级阶段时,人管人的方式也许会有效,管理起来也会比较顺手。但是,当一个企业已经发展到几十人甚至更多人的时候,企业的领导层就不可能一对一地监督管理员工了。

也许,你会觉得人管人,面对面的管理会增加领导的威严,管理起来会更加挥洒自如,但是当人数太多的时候,这种管理方式就无能为力了。此外,如果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约束,那么整个队伍就如同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因此,严格的制度,可以保证企业运转的稳定和效率。在优秀企业里,员工素质不是依靠领导一句一句训导出来的,而是依靠合理有效的制度来约束,从而达到自觉,渐渐培养起来的。

王强在改革开放之前,在事业单位工作。改革开放之后,王强选择下海经商,他开办了一家毛巾厂。刚开始的时候,厂子只有大概十几个人,并且一大半是王强的各种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等。因为都是亲戚,王强在平时的管理中,也不会太过严苛。亲戚们也都很卖力工作,常常超时工作,也没有什么怨言。

由于王强的厂子生产的毛巾质量好,价格低廉,再加上人脉广泛,所以很快就赚到了下海后的第一桶金。王强是一个很懂得感恩,并且讲究亲情的人,在赚了钱之后,他给大家分了许多,亲戚们都很高兴。

之后订单越来越多,王强不得不扩大厂房,招聘更多的员工。但是,公司一大,人一多,各种从前没有遇到的问题就都出现了。

先是亲戚们以老员工、亲信的身份自居,开始排挤新员工,指使新员工多干活儿,这在新员工里引起了很大的不满。其次,由于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所以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都不高,有些人做得多,也没有得到更多的报酬,有些人只不过是在王强面前献了献殷勤,就可能拿到奖金。越来越多的抱怨在员工中蔓延,导致产量下降,王强也发现自己鞭长莫及,无法管理到每一个人,他甚至都无法认出厂子里的每一个员工。这时他这才意识到,从前的那一套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实行了,正好此时他也接触到了西方的制度化管理,因此,他决定改革。

王强找来了专业经理人,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奖惩制度分明,工作量化,按件计酬,加班有加班费,迟到、失误都要扣钱。同时,不再有新老员工的差别对待,一视同仁,按制度办事。无法按照制度办事,则会被无情地辞退。

这一管理方式改变之后,起先是王强的亲戚们很不满意,因为他们没有了所谓的“特权”,但是时间长了,每个人都发现这套制度比以前要好得多。大家规规矩矩工作,钱一分不会差,每个人都是凭借自己的劳动赚钱,没有差别对待。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工作效率逐渐提高,产量大增。厂子也不再需要王强每时每刻地盯着,工人们养成了自觉性。王强从心底里赞成制度化管理。

受到中国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今天许多管理者对制度建设认识不足,结果严重影响到公司的长远发展。显然,人治观念不被打破,那么科学的制度管理就很难推行。因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在21世纪的今天,人治究竟是有多么不合时宜。

首先,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精力是有限的,《论语》也曾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避免出现各种差错,就需要推行制度管理,从而避免人治的风险和误区。

其次,“人治”往往是管理者一人说了算,这就会造成管理的随意性,与科学管理的原则背离。此外,管理者今天有这种想法,明天有另一套想法,没有科学的计划安排与固定的管理模式,就容易令员工无所适从,最终大大降低管理效率。

再次,人治很难逃出人情关。在中国许多公司里,任人唯亲的现象非常明显。这样做会造成公司用人的不公平,引起其他员工的不满,从而使整个公司失去凝聚力。

最后,“人治”在管理上治标不治本,无法为组织发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控系统。当管理者变更时,原有的规则被打破,会让公司发展陷入混乱,这是许多企业功败垂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制度化的科学管理才是保证公司长远发展的明智选择。

制度会建立一种框架,在这个框架里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不适应,但是时间长了,人们就会形成自觉性,自觉地在这个框架中工作,这样就会免去许多管理上的麻烦。

管理心理学启示

人虽然在心底里渴望自由,但是人同时也是社会性动物,也是需要制度来约束的,制度会给人带来心安,制度会给人带来自觉。

我们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制度层面一直在发生变化。企业的管理也是一样,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实的需求,管理制度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002.二流企业用人管人,一流企业用制度管人

人人崇尚自由,人人不希望被管理。管人,在被管理者听来,会觉得不舒服。但是企业就像一座大楼,没有管理,就仿佛没有设计稿一样,那么钢筋、水泥只能是随意的堆砌,建造出来的大楼必然也经不起风吹雨打。企业的建立,需要管理制度和岗位纪律,这是维持一家企业正常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员工的行为准则。

在企业规模尚小的时候,可能管理者们还能够使用言传身教,一对一的管理模式,俗称“人管人”,但是,当企业到达一定的规模之后,“人管人”的方法就行不通了,那不是一流的企业会采用的方式。用制度管人,才是一流的做法。

企业制度,是一个企业内员工的行为规范,它可以使企业有序地组织各种活动,它可以保证基本的大框架不会动摇。企业有了制度,仿佛是削弱了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力,但是你收获了稳固的基础,长远的发展,管理者也可以从中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做更重要的事情。

《红楼梦》很多人都读过,相信很多人都会对小说中的王熙凤这个角色印象深刻。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泼辣、果敢,办事效率高,做事手腕多,她可谓是贾府的头号经理人。在荣国府里,王熙凤是没少尽心尽力,宁国府出了事,她也是忙前忙后,并且都做得有条有理,靠的就是她自己建立的人事管理制度。

宁国府的贾蓉的妻子秦可卿死了之后,需要大办丧事,这么大的家业,认识的人那么多,前来吊唁的人是络绎不绝,这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的事情,真是多不胜数。而宁国府又没有这么一位能够掌事的人物,于是就想到了荣国府的王熙凤。贾蓉的父亲贾珍赶紧把这位能管事儿的主儿给请到了家里,拜托王熙凤打理丧事的所有事宜。王熙凤最喜欢别人抬高她了,只要别人一夸奖她能干,那她就势必要干下去了。于是,王熙凤来到了宁国府。

到了宁国府之后,王熙凤先做的不是训人树威风,而是先建立一套自己的人事管理制度。制度规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相之间不能推诿,哪里出了问题,就找对应的人,奖惩分明,有条有理,让这些下人们无话可说。宁国府可不是小户人家啊,这王熙凤手里边可是管理着一二百人啊。但这么多人,就是在王熙凤的管理制度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自的工作,没有出一丁点的差错。

除了人事管理制度之外,王熙凤还建立了一套考勤制度和物品管理制度。考勤制度为的是解决府里头下人懒惰的问题,什么时候点名、吃早饭、午饭、晚饭,都规定得清清楚楚,谁要是做不到,那就要按照规章制度走,接受惩罚。物品管理制度针对的是当时每当有这样大的事情的时候总会有丢失物品的现象,谁要拿什么东西,拿多少,从哪里拿的,用到哪里去,都要做记录,这样就杜绝了有些人趁机浑水摸鱼,占小便宜。王熙凤的管理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使这场丧礼办得体面又大方,井井有条,无人不称赞。

王熙凤的做法给了当今一些新上任的领导很重要的启示。新官上任,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让手底下的员工信任你,如果王熙凤没有制定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她也很明白,虽然自己有本事,但那是在荣国府,不是在宁国府,到了人家的府上,虽是请来的,但是光用嘴说,是不会有人听的,只有把这些规矩给他们定下了,他们才会敬重你,事情也才会顺利进行。

公司的领导层不可能永远不变,而如果公司使用的是人治的方式,那么当一批领导退居二线之后,他们还带走了公司的精神支柱,公司的行为规范。而这个时候,新的领导层就需要再重新建立自己的管理模式,但是员工却不是那么容易就会买你的账的,毕竟上一批领导的领导模式对他们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个时候,公司管理制度的意义就彰显出来了。人走了,制度不会走,员工是按照制度在工作,所以即便公司领导层如何更迭,员工的心不会散,公司不会乱,大家还是能够照章办事,这是一家公司稳定的基础。

管理心理学启示

一家公司,一个领导者,要实现企业的目标,个人的理想,就必须要在公司内形成组织管理制度。战场上,再好的将军也不可能靠一个人,一张嘴就统领千军万马和敌人作战,也需要有军队严明的纪律作为基石,才能把将士们凝聚在一起,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战胜强敌。企业也是如此,人管人,始终还是管理的初级阶段,只适用于几个人的小作坊式企业,那不过是二流的企业才使用的管理方式。

而真正一流的企业,是要靠完善严谨的制度来管理数十人甚至上百、上千人的队伍的。我们不怕人多了不好办事,不怕人多了心就容易乱了,因为我们有制度,有了制度,无论再来多少人,大家都是按照一套规矩办事,都是走在同一条直线上,再多人也不会乱,不会散。

003.奖要奖得心花怒放,罚要罚得胆战心惊

中国人做事情讲究一个“度”字,说的就是凡是都不能过,点到为止。做事情不能太过极端,看问题也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对待。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通常,我们不能将他夸得像个圣人一样,一点毛病都没有。也不能将他贬低到尘埃里,弄得对方永无翻身之日。任何事情,如果过分地强调一个方面,那么就会导致天平的失衡。

这一点,在公司的管理中是同样的道理。公司的规章制度的制定,需要牢记住这一点,不要有失偏颇,而要做到公平和严格。

先给大家讲一个“一条鞭子”的故事。在很早以前,英国的剑桥大学里,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校长,治校有方,培养出很多优秀顶尖的人才。人问他,他是如何将学校管理得这么好。这位校长微微笑了一笑,回答说,那是因为我用一条鞭子来惩治那些不听话、不上进的学生。他还开玩笑说,如果给他一把手枪,他会将学校管理得更好。

还有一个事例,在北京,某个购物中心为了提高营业额,出台了政策,重奖销售业绩排名靠前的职工。刚开始的时候,员工们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没有意识到这条制度的严肃性。而当这个月末总结的时候,当月销售业绩第一的员工果然受到了嘉奖,并且还是2万元的高额奖金的时候,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条规章的严肃性。从此之后,每一名员工都非常重视自己的业绩,想方设法地要把业绩提高。公司的效益很快就上去了一大截。

上面的两个例子,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首先第一个故事,“一条鞭子”只是一个隐喻,他代表的是学校的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且有了制度就要坚决执行,方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企业也是如此,公司制度的制定,不仅仅规范企业中员工的行为,为员工的行为画出一个合理的受约束的范围,同时,也保障和鼓励员工在这个范围内自由的活动。严格的惩罚机制,可以有效地刺激员工高要求约束自己,从而提高组织管理效率,使整个公司的氛围环境是严谨、严肃的。

第二个例子中,体现两个道理,一是对待员工,惩罚的制度要有,奖励的制度也要有。并且奖励更要说到做到。当奖励的制度制定出来之后,员工们可能会存在疑虑,究竟公司能不能够给我们这么大的奖励呢?当员工心中有这个疑虑的时候,他的工作的积极性就不可能被完全地调动起来。而如何让员工信服,那就必须严格地去执行,让员工看到奖励制度的严肃性,给员工信心,用事实让员工记住。这比你费尽口舌地要求员工提高业绩有效得多。

同类推荐
  • 世界500强高效管理笔记:用纪律和制度说话

    世界500强高效管理笔记:用纪律和制度说话

    制度让文化落地生根。下令不随便,令出如山倒。避免以最高的效率做最没有用的事。借来的火,点亮不了自己的心灵。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善于把发奖金的激励手段用活。设法让下属愉快地接受处罚。制度到位,责任到人。好的制度才能造就好的人才。
  • 谷歌创业帮:关于梦想、创新、勇气与坚持

    谷歌创业帮:关于梦想、创新、勇气与坚持

    谷歌是公认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是天才最密集的地方。一批从谷歌走出来的华人天才创立了一个名为“xGoogler”(谷歌帮)的神秘组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中国创业浪潮中,这个组织也正不断壮大与聚变。他们中有把谷歌公司带到中国并影响一批互联网人,如今成为科技投资领域专家的李开复、宓群;有试图将人工智能带进每个人生活的赵勇、李志飞;有参与打造全球新创公司最高市值的小米科技的林斌……他们用前沿的技术和自身的智慧,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新一轮主要力量。假以时日,这些人也许将成为新一轮顶级公司的缔造者。这批从谷歌这个“天才梦工厂”走出来的创业者们,究竟插上了什么样的翅膀,得以在互联网世界脱颖而出?
  • 老板员工如何相处

    老板员工如何相处

    如何做称职的老板,如何做称职的员工,没有花哨的言语,只有质朴的告诫。
  •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马来西亚现有的会计准则,试图揭示中国与马来西亚在企业会计准则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吸引马来西亚投资提供会计技术支持。同时,本书也为国际会计比较理论研究者、会计专业学生等提供帮助。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目前国内对中国与马来西亚会计准则比较的研究空白。
  • 基金赢利精要

    基金赢利精要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基金理财书籍,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带着你走进基金公司,揭示了基金公司是如何运行的?基金经理们是如何选股选时的?教你如何踏准节拍,选择多生金蛋的好“基”,真正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同时书中还深入分析了基金投资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规避风险的策略和技巧。总之,这是一本多方位指导基民的投资实用手册,既可以作为投资者理财的实用宝典,也可以作为基金公司教育投资者、指导与客户沟通的培训读本。
热门推荐
  • A Defence of Poesie and Poems

    A Defence of Poesie and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官常典兵部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兵部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爱那深情

    最爱那深情

    那是一段让我美好回忆的大学,毕业季,分手季,也许他想的是打破这样的定律,毕业后的他想和她步入美满幸福的婚姻殿堂,但事与愿违,终究还是在一直追求幸福的路上。
  • 家庭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家庭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属团体,是人们同居共产、共同生活的基本生活组织;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位、“家国同构”的社会,家庭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本书是首部《中国家庭史话》,它论述了自仰韶文化后期母系家庭出现至近代,中国传统家庭起源、奠基、发展、转型、衰落的全过程。认为先秦时代传统家庭从无到有,逐渐形成;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传统家庭的奠基和初步发展阶段,以小型核心家庭和直系家庭为特点的传统家庭形态占据了主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而全综合经营的小农家庭生计模式逐渐定型;隋唐五代时期传统家庭迎来第一个兴盛阶段,生产工具的发展为小家庭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小家庭与大家庭共存;宋辽金元时期是传统家庭发生近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以壮年夫妇为核心的三代五口之家成为此后中国家庭的主要形态;明清时期,传统家庭达到鼎盛;民国以后,传统家庭衰落、现代家庭兴起。全面展示了中国家庭的发展、演进历史。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独宠罪妃

    独宠罪妃

    他,凤擎苍,大业皇朝最腹黑残忍的摄政王,他是人人惊惧地‘地下皇帝’,他曾为她冬日间一夜建起桃花林,他曾为她怒烧后宫祝融肆虐他让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也让她跌落尘际粉身碎骨。她,云默寒,大业皇朝最传奇的女子,她享尽天下荣华富贵,她受尽摄政王的宠爱,她身怀孩子却是孽种她通敌卖国被处死刑,终至香消玉殒六年后。一个五岁孩童,冷冷地斜睨道:“我就是你当初要斩杀的‘孽种’啊!既是如此,你就是‘孽种’爹了”。那带笑的眼眸闪着嘲讽。当年逝去的传奇女子,却又突然复活,带着阴谋步步紧逼;当年该死的孽种,再受伤害,为了娘亲怒翻朝纲;母子联手,又当如何讨回公道?************简介无能!不过内容精彩,喜欢的亲就进来吧!晴的新文:《带球老婆别想跑》,喜欢的多多支持!推荐:杨月欣《弟弟拜托饶了我:六月穆水:《大夫人》
  • 浮生扰扰不见长安

    浮生扰扰不见长安

    女孩伸出手,微微一笑:“我叫纪浮生,人闲春意懒,浮生半日闲的浮生。” 十年过去,当初的女孩眼里不再只有天真烂漫,一身玄衣的她,站在二十八宿城的梨花林里问道:“你知道我名字真正的出处吗?”“那句诗叫阡陌红尘尽浮生,终究一场繁华落。从出生开始我就是个不会被谁眷顾的人。”一身玄衣上粘满了血,只是在深色衣裳的掩盖下不甚明显,但剑上的血随着脚步一滴一滴地落下,纪浮生凑近他的脸,近到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顾长忆,我不是不忍杀你,我只是想看到你这一生剩下的日子,都只能为你最为痛恨的皇权而活,好好做你的皇上,我祝你在这会把一切毁掉的宫里好好活着,长命百岁。”
  • 卿自佳人

    卿自佳人

    卿自佳人,奈何做贼。她本是一个聪明,美丽,活泼的富家小姐,无奈因为家里连遭变故,被大火毁掉了容颜,经历坎坷,以甚至被恋人“抛弃”,为了查清真相,寻回母亲珍贵的首饰,在险境中被相似遭遇的美男救治,从此两人辗转江湖,变成了“盗贼”,有人说她是侠盗,帮助过很多人,有人说她是传奇,与两个年轻男人纠缠不断,爱恨缠绵,但最终与爱人终成良缘,从江湖全身而退。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神话叙事几乎在每部希腊文学中都表现了重要的角色。虽然如此,书库是唯一一部由古希腊时期保存下来的希腊神话绘图手稿。这部作品中载有大量有关希腊神话的原始资料(例如诸神的家谱),以英雄神话为主,是现代学者研究古希腊神话的重要文献。
  • 战灵帝尊

    战灵帝尊

    战灵觉醒,叱咤风云。蟠天际地,一代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