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2800000010

第10章 音乐是个圈子(3)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为蓝老师和施老师的认识与选择。音乐真的是种语言,会了拼音,会了字母,会了文法,会了交流,但也不一定会有那份感觉,感觉永远比语言快十倍,感觉就是文化。施老师一直作为助手出现在蓝老师的身旁,蓝老师一直不计回报地为孩子们讲课加课。音乐需要观众,孩子需要舞台,两位老师的人品和爱心感动了一大批朋友。于是,我们的孩子才得以经常在上海、北京公开演出。

老蓝的儿子,一个15岁,一个14岁。现如今,老蓝和施老师每年只能见到孩子三次,圣诞节10天,复活节10天,暑假60天。老蓝的儿子六七岁的时候,就独自坐着飞机来回飞了。这一点很是鼓励了我的一些主张。施老师对中国的孩子很满意,感到唯一要提醒的就是,中国的家长对孩子放手不够。“老蓝给孩子上课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把笔啊纸啊水啊什么的全准备好了,这没有必要。”

在北京的日子里,我跟随施晶老师接触到了很多音乐界的大师和朋友们,谈起室内乐,出现频率特别多的有两个字:一个是“难”,一个是“长”。室内乐在中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在是令人担忧的,把孩子往独奏家的道路上赶,那是相当危险的。走进了老蓝的故事,我收获了无限的感动和感悟。那天,在北京魅力四射的前门M餐厅,我十分由衷地对女儿说:“蓝老师和施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好老师,一定要好好珍惜啊。”女儿很懂事地连连点头。

听说我在准备写本子女教育方面的书,蓝老师和施老师都很开心,“很好,很好,您也是难得的好家长啊。”我说:“哪里,哪里,我不懂音乐,但我懂得把孩子往最优秀的老师身边带,好孩子不能被耽误啊,要是我也很懂音乐,可能就会限制了孙同同啊。”

提琴提速生命进程

女儿小的时候,我们家曾在南京市汉中门外的梅花里住了好长时间。附近有个江苏省妇女儿童中心,很多兴趣爱好班报名时的热闹情景总是十分吸引我们。

女儿表示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我就特意找到二楼的报名处。我对音乐一窍不通,说了很多外行话,弄得大家一阵阵笑。我把女儿推到老师面前,“老师,您看看,我家女儿适合学什么?”老师笑眯眯地说:“这个说不好,关键要看她自己的兴趣。”我见老师没有明示,就赶紧再问了一句,“老师,您告诉我,这些里面哪样是最难的?”这回老师很明确很肯定了,“小提琴。”

我们没有马上报名,回去很认真地想了一段时间。钢琴太贵,至少要万把块,经济状况不允许,要是孩子半途而废的话,就白白浪费了,小提琴两三百块就能搞定。我的老家在农村,孩子学有所成的话,是要经常回到家乡展示的,钢琴太大,不好搬,小提琴一拎就跑,方便携带,利于显摆。老师说了,小提琴最难,我们家学琴不是为了成名成家,仅仅是为了个爱好,仅仅是想通过学习音乐培养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品德,既然这样,那索性就学个最难的来锻炼锻炼孩子。几番比较,方向性的选择全指向小提琴了。

买来琴,报上了名。从此,我们家就琴声不断了。虽然不是那么好听,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我们在学习,在经历,在开洋荤了。

孩子刚刚学会了持琴不久,孩子刚刚学会了空弦运弓发出“嗦”的声音不久,孩子对小提琴由爱到厌到恨的情绪就已经溢于言表了。一学期的学费缴了,上了四五节课就停了。小提琴被放到了壁橱里,我特意把它往里面推了推。我感到这黑色小盒的小提琴会经常敲打我敏感脆弱的神经的。我们鼓励孩子学习小提琴,为的是练就孩子的情商,谁曾想到这么快就选择了放弃。幸亏选的是小提琴,要是选了钢琴,又不学了,天天放在客厅,会一直堵在心里的。

转眼到了1997年的春天,《服务导报》记者韩涛写了篇跟优秀小提琴老师黄佳音有关的深度报道,我逐字逐句地拜读了全文。随后请韩涛记者帮忙引荐,我们一家三口特意拜访了黄佳音老师。和蔼可亲的黄佳音老师认真地看了看我女儿的手指和手掌,关心地问起了很多问题,说出了很多鼓励我们的话语。孩子一下子喜欢上了黄老师,孩子也随即再次喜欢上了小提琴。1998年,同同参加了小提琴四级考级,等级成绩为优秀,参加了南京市优秀考生的汇报演出。悠扬悦耳的《牧歌》声中,我越发明白了一个道理:找对人才能做对事,好老师可遇不可求。

小提琴就是业余学学,考到十级就暂且放下,三年级往后中心任务是全面备考南京市外国语学校。这就是我们当初的想法和规划。偏偏在三年级的那个暑假,意外地遇到了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读书的章婧和李倩茜,后来在章婧和她爸爸妈妈的热心帮助与鼓励下,我们开始了每周从南京到上海的旅程,开始接触到优秀的黄晨星老师和上海的音乐圈子。章婧在学琴道路上一直是孙同同学习的榜样,她后来主演了由著名导演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和你在一起》,让我们感到非常开心和骄傲。章婧后来到美国留学了,她的妈妈特意把章婧用的写字台留给了同同,我们内心无限感激。

2002年春天,孙同同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发榜的那天,自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很多没有如愿考上的孩子和大人都伤心欲绝地哭出了声。“现在笑的,以后会哭,现在哭的,以后会笑。”一打听,说这些话语的是高年级同学的家长,他们禅语般的深刻,我和女儿那个时候是无法完全读得懂的。

我以全职爸爸的身份,陪伴专业学琴的女儿。寒来暑往,一年又一年。音乐是什么?专业学琴意味着什么?陪读的家长需要储备些什么?十年后的今天,我已经不能不深刻了。

这是个个性彰显的年代,选择学习音乐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十分悲哀的是,很多孩子的音乐兴趣是勉强的,专业学习音乐也是赶鸭子上架的,这部分孩子后来的发展都很可怜。也有孩子是为了回避普通学校文化学习的竞争,拿起乐器当利器,以求速胜的。殊不知,学习音乐,不仅仅是小提琴难,钢琴也难,要想学好音乐,哪样都难,音乐的学习比文化的学习难多了。这些把乐器当利器的孩子经常没有克敌制胜,倒反而彻底伤到了自己。

孩子,尤其是学习音乐的孩子,是十分渴望心灵自由的,很多家长和老师对此估计不足,给了孩子极其严格的限定,造成了很多伤害和浪费。孩子文化和专业之外的活动,被明确禁止;孩子人际交往的对象,被删除得屈指可数;孩子的电话通话被监控,有好事的家长还经常到电信部门清查孩子的通话账单;更有家长在孩子的鞋子里装上了微型定位仪,孩子终日惶惶不安;不时有孩子在家挨打了,挂着彩到学校上课的情形,大家看了都很心疼。可怜可爱的孩子,就这样经常被深爱他们的家长们精神绑架了。

孩子是可怜的,家长也很不容易。家长和孩子的很多困惑与挣扎,经常都是来自孩子的专业老师。

有些专业从小学到大学,就那么一两个专业老师,学生无可选择。有家长和学生稍微流露了些许不满,“凤毛麟角”的这些老师就会立马还以颜色。老师得罪不起,生活总得继续,于是这些孩子就暗地里忙着换专业。换专业,又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换得起的,于是更多的孩子就只能按部就班地往前“混”。

以往都是要到高二高三了才有孩子出国留学的,近几年这方面的讯息经常被刷新,初中各个年级备考出国的孩子已经不在少数了。附小三年下来,家长和孩子已经对专业老师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了,很多老师是无法带领着自己的孩子成长成功的。怎么办?公开叫板,显然会伤了和气,毕竟这么多年了,师生情谊是一定有的;有些老师专业很一般,为人却很好;再有就是若干年后,自己的孩子很可能还要在这个圈子里混,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和为贵啊。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于是很多孩子出去了。不时往回传的消息总是十分牵动大家的心,好消息不多,坏消息不断。我感到,这些孩子是颇有些被“驱逐出境”的意味的。

国外的老师跟国内是有很大区别的。国外很多优秀的老师,四五十岁前或五六十岁前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只是到了一定的时候才开始带学生,主要的精力经常还是放在演奏上。这样的好处是,老师的眼睛里一直是观众、听众和舞台,老师的成就主要通过舞台,而不是培养学生来体现,学生就彻底回避了因为老师过于关注而产生的压力,获得了自由的发展。音乐学习恰恰很需要自由解放的思想,很多音乐家也就随之诞生了。老师一直活跃在舞台上,有利于帮助学生很快找到音乐表现的感觉。国内的情况是,很多人大学毕业就直接做了老师,曾经获奖的经历,曾经留学的经历,就很容易被认同归为优秀老师一类了。很少有老师经常参加演出,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老师的价值往往只能通过培养出优秀学生来体现。于是,老师的心思全在学生身上,学生接受到了关注,也接受到了压力。老师也是人,也要吃饭,也要面对上海北京的高房价。老师的收入主要通过教育学生收取学费获得,老师的学费也随着房价一涨再涨,老师不能没有钱,学琴的家庭又经常没有钱,有也很快变没有了,师生之间纯洁的关系多少会因为钱的事情而发生微妙的变化。个别老师不忍心把学费涨上去,学生是开心的,别的更多老师就会很不乐意,就会骂那位老师不懂规矩。难得的不忍心的那位个别老师,不长时间之后,也就只能随大流了。

长期在中国呆的孩子,一旦到了国外自由的环境里,经常会险象环生。主要原因就是,中国老师和家长太在乎,国外的老师不那么在乎。被管得太多的孩子,一旦被丢到没有人管的环境里,不出事显然是不可能的。

提琴提速了生命进程,很多家庭因为孩子学习提琴、学习音乐,生命质量发生了一次次巨大的裂变,或走向辉煌,或越发糟糕。提琴没有错,错的是持琴的人没有储备好足够的能量。

十年一觉学琴梦

2010年5月13日晚,当我拖着行李箱,登上干净宽敞的D350次列车的时候,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十年前,想起了十年前第一次因为学琴由南京出发去上海的情形,想起了十年里无数次往返上海南京间的辛劳。十年了,过得真快啊!人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十年啊?

火车开动前,我通过短消息联系了同同。她今天下午乘飞机去的北京,已经先我一步到达。我要到明天早上7点14分才能到达北京南站。没有买到卧铺票,一夜不睡觉,坐到北京,的确蛮熬人的。

坐在一车厢52号座位上,邻窗。窗外一片漆黑,偶尔出现些灯光,提醒我火车正在经过一个城市或集镇。邻座的人都在玩着自己的手机和电脑。正前方的电脑屏幕上正播放着世博会的专题片。

等车前,有过一次挣扎。到北京住地下室,三天可能能省下个三四百元,考虑到要见老师,要接待朋友,房间太小了,并且没有卫生间的话,那是很不方便的。于是,一狠心一跺脚就定下了个稍微好一点的房间。

同同他们的四重奏,这次要在北京有三四场演出。这是他们首次前往北京演出,我感到这次的出行很是非同寻常。于同同,于我们一家人,于他们的四重奏,也许是一个全新的更好的开始。希望永远在前,希望总是在拐角处等候着我们。这样的感觉,让我们一直感到很温暖很幸福。我们一直把自己放置在我们自己编织的童话故事里。

小孩小的时候,都特别渴望坐飞机上天。等到现如今,同同已经十分习惯了飞来飞去的时候,我的心头其实一直是有着浅浅的忧的。就在今天,一架从南非飞往利比亚的客机,在的黎波里机场试图着陆时发生事故,机上共104人,除一名8岁的荷兰籍儿童幸存之外,其余人员全部遇难。

同同昨天一早打电话给我,说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这可怎么办?北京的演出是无论如何不能被耽误的,临出发前的一天,估计他们要做的准备工作也一定还是蛮多的,我的火车票好不容易才买到,要我从南京去上海帮她找到身份证,再回南京出发去北京,时间很紧张,也实在是辛苦。换了以往,我会毫不犹豫地出发赶往上海帮她找身份证的。这次我下了狠心了,我要让她自己面对。

身份证估计没有丢,因为清明前后还用过的。身份证应该就在家,找不到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找得不仔细,二是抽屉实在乱。我电话里鼓励她慢慢找,同时做好最坏的打算,想想身份证真的丢了,该怎么办。偏巧昨天一天她很忙,再忙她也知道身份证的事情是非解决不可的。最后,她一个人在上海,自己借助她的朋友同学的力量找到了成功解决身份证问题的预案:一、自己到学校复印一份集体户口,到学校所在的公安派出所办个临时身份证;二、带着集体户口复印件,提前到虹桥机场的公安派出所办个临时身份证;三、带着护照登机,因为购买机票时用的是身份证,所以要赶紧请求出票的旅行社变更一下备案资料。

做好了一切准备,持有效证件登机应该没有问题了。晚上,可爱的女儿回到家,十分认真地再次寻找了一遍,身份证居然出现了。是喜,是气,还是恼,我们和女儿都不怎么能够说得清楚了。因为已经在旅行社变更了资料,我不得不提醒女儿一定随身同时带上身份证和护照,缺一不可。孩子在电话那头,一直笑着连连说:“不好意思,对不起了。”

同类推荐
  •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第2版)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第2版)

    在作者的文字中、在作者与苏霍敏林斯基的心灵对话中,我们看到了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教育智慧,以及温暖而感人的故事、朴实而掷地的话语。原来教师可以这样,教育可以这样,教师可以这样从事教育。当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你会不自觉联想到自己的学生生活,如果你是教师肯定会对照自己的教学与实践,而这正是本书所要达到的目的。跟随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学做一个大写的人。
  • 烽火岛(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烽火岛(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放飞梦想的乐园

    放飞梦想的乐园

    乡村学校少年宫投入使用,一批又一批农村孩子带着好奇和惊喜来到这里,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次电子琴弹奏、第一个陶艺品制作、第一幅年画描绘、第一次戏曲学唱、第一件模型搭建……少年宫从城市来到了农村,从理想走进了现实,受到广大未成年人的热情追捧和由衷喜爱,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欢声笑语和成长记忆。
  • 财富思想家(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财富思想家(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财富思想家》讲述了孔子、马克思,列宁等这些创造了人生财富的名人的生平事迹。
  • 做温暖的“老班”

    做温暖的“老班”

    《大夏书系·做温暖的“老班”》共分为三辑——思考篇、实践篇、启示篇,思考篇呈现了作者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深刻剖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实践篇呈现了作者强大的行动力,班主任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不要忘记成就自己;启示篇呈现了作者强大的阅读力和敏锐的反思力,书评和影评都围绕教育展开,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热门推荐
  • 都市真武谕之出世篇

    都市真武谕之出世篇

    都市真武谕讲述了靖州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柳华生苦心孤诣于华夏武学和中医,投拜名师易敬之,十数年清修已成绝代高手。但在现代的都市生活中,传统文化已经浸润骨髓的柳华生却仿如逆流而上。站在事业、感情、文化传承、青年宗师崛起的交汇点上。这时他需要面对一系列的社会要求和矛盾冲突。当柳华生的太极拳练至分劲(炼气化神)至毫劲(炼神返虚)之间时产生了瓶颈。柳华生固有的念头总是制约着他,难以突破瓶颈。柳华生在各门派、各学科、各专业领域的横空出世引发了跨界大战。引起了各界的声讨,面对重重的压制和困难,终于在四面围堵之下,柳华生劲力全失,离开所爱的恋人。当柳华生一无所有的面对自己的本心时,终于打开心结突破瓶颈。终成当代宗师。故事反映了华夏武学和中医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反映了当代青年学者的宝贵的坚持和真挚的感情。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重生至尊造梦师

    重生至尊造梦师

    【正经简介】她不是侦探,却能屡破奇案;她不是医生,却能妙手回春;她不是神棍,却能断前世知未来;她是一代影后,传媒大亨,也是首富夫人,更是一个造梦师。窥梦,没有秘密能逃过她的眼睛。造梦,没人能逃脱她制造的梦境。然而她的能力远不止于此……世人只知她一世光芒万丈,何曾知她上一世籍籍无名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重生回到十年前,身负异能,无意复仇,只想保护自己的家人实现上一世未完成的梦想。少女失踪事件?前世毁掉她的人生,这一世她身负异能搭档少年侦探,只怕查案太简单!潜规则?前世她止步梦想门外,这一世她卫冕影后,只怕烂片太多拒绝费口水!没钱没权?前世她一穷二白,这一世她副业垄断传媒界,只担心票票太多数不过来!成名,靠实力;赚钱,靠人脉;人脉?靠异能!她步步高升,亮瞎了从前那些看不起她的人的钛合金狗眼,却没想到她地位越高,越是接近她前世死亡的真相……【言情版简介】上一世,他是男神,可远观不可亵玩;这一世,她是女神……经,不要脸调戏男神,结果被反调戏?上一世,她不开窍,三十而立不知情为何物,这一世,她竟然拉着男神男神的手从学堂走到了殿堂……重生好,重生妙,重生还有异能屌!表白?扭扭捏捏还被人围观,最后还被人笑不矜持,不如梦里重新来一个!求婚?现实求婚太麻烦了,孟清太忙了,白陆轩更忙,能在梦里把婚给求了,真是极好的。咳咳,造梦师的异能不能赌石不能透视,用来恋爱倒是极有用的。【逗比版简介之孟清白陆轩答记者问】记者:两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们的爱情吗?孟清:这都能概括?大概就是女神与男神的爱情吧。白陆轩:孟清向来是节省的,连说话都省字,是男神与女神经的爱情。记者:⊙﹏⊙b请问孟小姐,你年纪轻轻就卫冕影后甚至成为传媒大亨,外界传闻你是潜规则上位的,这个你如何回应呢?孟清:……白陆轩:除了我,还有谁会潜规则她?记者:孟小姐家境并不好,所以是不是也是抱着嫁入豪门的心态跟白先生在一起的呢?孟清:我去,他是个骗子啊!我一直以为他是个偏远山村留守儿童!白陆轩:不好意思啊,记者朋友,我和我们家清清很忙的,能不能一下子全都答完?孟清:我没有特异功能,我只是聪明,我不会献身科学实验,我真的已经怀孕了……记者:您怎么知道我要问这些!孟清:你做梦的时候问过了。
  • 婚久情已深

    婚久情已深

    “姐,我替你去看了,殷少跟传闻的不一样,帅气温柔,也很…绅士!”“哥,华家大小姐我见了,清纯柔美,像是乖乖女,应该是你喜欢的类型!”他,神秘诡谲,传言俊美如斯,富可敌国,却身残心缺,以致个性孤僻,年过三十未婚!她,华家大小姐,貌美如花,却声名狼藉,年近二八,无人敢娶剩女一枚。一段乌龙的相亲,一段错位的姻缘,自此拉开帷幕;某日,接连三天,她便被折磨得死去火来、当场发飙:“你个骗子,够了没?你不是个残废吗?”她妹妹眼睛瞎了,他哪里温柔?哪里绅士?根本就是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狼!她哪里是被坑,简直是被坑死了!
  • 娥妃

    娥妃

    《别样红楼别样情》一个女子,两个皇帝,演绎着缠绵悱恻的动人故事。有宫廷的阴谋,有江湖的险恶,有感情的纠葛,有对人性善恶的思考。如水的月光透过芙蓉树参差的枝叶洒下来。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披散着及腰的如瀑一般的黑发,手执一把宝剑在上下翻飞。粉红色芙蓉花从树上散落下来,在空中飞舞,衬着女子白衣黑发形成绝美的画面!那张倾城倾国的脸上充满了宁静、淡雅,举手投足都是那么灵动飘逸。看着她从自己眼前消失,心中是无限的怅然。她是谁?苦苦找寻却始终擦肩而过,难道她只是自己的一场春梦吗?谁说自古帝王最无情?她在偷走了他的心之后,毫不怜惜的放在脚下践踏,所以他必须无情!可是在伤害她的同时自己也伤痕累累。在爱过痛过之后,她最终选择了离开。江湖里有苦有乐,只是伤害已远走。因为那颗受伤的心已留在了皇宫。纷乱的战场,哭泣的百姓,还有可怜的和亲的公主,让她再一次面对他们。这次,她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呢?--------------------------------------------------------------------------------------------辛娥儿------一个被后世披上神秘色彩的女子!身为名门之后的她逃脱不了入宫的命运,一个弱女子在阴险的深宫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金昊天------少年天子,坐在皇位上的傀儡。面对着风云变幻的宫廷,虎视眈眈的皇兄,大权在握的丞相,垄断后宫的太后,他又该何去何从?爱上那个淡扫蛾眉的女子,他又该怎样保护她?左丘独冥---敌国的皇帝,一个狠毒、冷酷、绝情的男子。偏偏在遇到她以后,也会变成绕指柔!杀人不眨眼,血流成河,只为得到她!金哲天------金昊天的皇兄,与皇位失之交臂。时刻觊觎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位,也觊觎她闭月羞花的美貌。金德天------金昊天的皇弟,一个温文尔雅,善良的男子。偏偏生在最残酷无情的帝王之家!一边是他敬仰的皇上,一边是他倾心的女子,他在矛盾痛苦中挣扎徘徊!辛擎---------辛娥儿的哥哥,大内统领。对皇帝忠心耿耿,却因为喜欢上公主儿陷入了痛苦之中。为了国家,为了他所谓的忠心,不得不奉命送心爱的女人去和亲。
  • 穿越异界丑女宠夫之旅

    穿越异界丑女宠夫之旅

    偶尔天马行空爱幻想,会一些拳脚功夫防身术的沈菱秀意外车祸死去,穿越到大唐王朝。嫁给才高八斗的林子文,一开始总想逃跑,在和林子文的交往中慢慢开启了她的宠夫之路。
  • 蚁仙

    蚁仙

    武道高手古青被毁灭时,以金蚂蚁入道,踏上修仙之途,从此手撕仇敌,脚踏九霄。任由你仙道逍遥,唯我蚁仙独尊!
  • 仙君如月我如星

    仙君如月我如星

    “千年,可苦?”“苦,但苦尽甘来。这一次,我不会等你,我去寻你。”话音落,拂衣化作一团白雾飘散,只留下青弦以及一滩血水。……第一世,拂衣是仙界罪人。第二世,拂衣赎罪,却将青弦再次丢在了世间。第三世,青弦不愿等待,主动找到拂衣,可人的生命哪有那么久?唯有得道成仙……第四世,安好。【反正我就是简介废啦】【四世三生】
  • 绝对强化

    绝对强化

    我叫孟白,每一年的生日,我都会做同样一个梦。直到我十八岁成人礼...灵气复苏,阴司霍乱...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 安疆

    安疆

    天下闻名的安北郡主终于被皇帝安排了比武招亲,谁承想比武当天京城地动,已然不恋生死的萧安帼重回到三年前,一切还没有开始,她想,一切都还有挽回的机会。但是,历史都改变了,为什么青梅竹马的世子爷一点也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