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2500000019

第19章 可怜的新媳妇

十多年前,家住在小土鼓堆附近的鞠大奶奶尚健在。老人原是肃州城里一家商号的千金,读过书,懂得很多戏文,不知怎么的竟阴错阳差地嫁给了庄户人家当兵的儿子。据说鞠大奶奶当年曾是庄子上的头号俊媳妇,知书达理,人见人爱。我见到她的时候,八十好几的她依然耳聪目明,一举一动中仍透着大家闺秀的风韵。

下面是鞠大奶奶给我们讲述的往事:

从古到今,世上最难处的是婆媳关系。婆婆聪明、媳妇贤良,那日子肯定就好过;碰上个不讲理的,准定会生出许多嫌隙;如果是两个糊涂蛋聚了头,那就不能提了,非闹成一团不可。

过去乡人对刚过门的媳妇,讲究的是“调教”二字。经过“调教”,夫妻之间才有可能“生米做成熟饭”,婆媳才有可能真正地成为一家人。

那时候,女子年龄尚幼即嫁作他人妇,通常情况下,过门之日就是受苦受难的开始。媳妇一进门,婆婆立刻就变成了“太上皇”,动辄对媳妇指手画脚,倘不如意,轻则骂,重则打。也不是婆婆天生就喜欢这样,是旧礼教的那套“规程”,非这样不可。

第一关是考针线,第二关是考茶饭,哪一关过不了都不行。

我的命好,遇了个好婆婆,没怎么难为我。针线活是我的拿手好戏,一套绣品亮出来,把庄子上的女人们全都看花了眼。但我茶饭做得不行,头一顿饭就煮糊了。我吓得不敢出门,在厨房里偷着哭,一家人都跑去安慰我。婆婆说:“珍珍是城里来的女子,花绣得无人能比,这就行了,做饭的事我慢慢地教你吧!”一俊遮百丑,我算是顺利地过了关。

和我脚跟脚娶到庄子上的马家媳妇花旦子就没有我那么幸运了。那个小姑娘出嫁时还不到十五岁,个子小,身体单,听说是娘家欠了婆家的债把她给顶过来的。考针线时花旦子就受了很多气,婆婆嫌她手笨,说她弄了些粗针大麻线的东西来糊弄人,先是骂,后用针扎她的手,两只手背上尽是血窟窿。最难挨的是考茶饭。头一顿,公公想吃个“精沟子面口踏蒜”,花旦子犯了难,想来想去不知道咋弄。听人说花旦子最后没辙了,真的光着屁股擀面,用嘴嚼大蒜,辣得鼻涕一道眼泪一道的。多亏了小姑子偷着告诉她:“精沟子面”就是不放任何调料的白水煮面;“口踏蒜”就是蒜瓣不捣碎,囫囵个放着。花旦子总算躲过了一劫。第二顿,婆婆要吃个“煮馍”,花旦子还是做不来,以为“猪馍”就是用面捏成个猪。还是小姑子偷偷告诉她:“煮馍”就是饺子,又一次帮她度过了难关。这个花旦子真是命苦,最终也没有从死路上逃过去。听说是屋里来了客人,花旦子到客房的米面柜里去盛面粉,米面柜又高又大,花旦子够不着,整个身子都趴到了面柜里,不妨把衣裙扯破露出了胸前的皮肉。当着满炕客人的面,花旦子说啥也不敢把身子亮出来,最终拔下头上的簪子从鬓间戳了进去。唉,可怜的花旦子哟……

同类推荐
  • 享利四世(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享利四世(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一部,被看成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莎士比亚突破传统历史剧多条线索交织发展的网状结构,采用了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结构——以亨利四世为代表的宫廷生活线索和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市井生活线索。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词至两宋,神韵兼备,名家辈出,于是各种选本层出不穷。《宋词三百首》为上彊村民选编,初版于民国甲子年(1924年),原是为子侄觅句诵习的蒙学读物,兼收各流派之名篇,共收录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是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宋词选本。本版《宋词三百首》以上彊村民所编之作为底本,详加注释,并做细致赏析,同时辑录陈廷焯、唐圭璋等历代名家的点评,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审美兴味。
  • 控诉集

    控诉集

    这是巴金在国家和民族遭受外敌侵略的时刻所发出的痛切控诉,收录的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激战正酣这段时间的诗文。他说:“这里面自然有呐喊,但主要的却是控诉。对于危害正义、危害人道的暴力,我发出了我的呼声:‘我控诉!’”
  • 话亦有道

    话亦有道

    编这样一本书,文章的版权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我们为此应该说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联系并得到了周作人、唐钺、张申府、叶圣陶、冯友兰、陈源、潘光旦、王力、章克标、胡风、梁实秋、聂绀弩、钱歌川、巴金、邵洵美、张中行、丽尼、季羡林、邓拓、金克木等前辈的后人、亲属及版权代理人的允许和支持,尤其难得的是已经一百零五岁高龄的周有光前辈,在电话中让我们将他的《善于辞令》一文“拿去用”,我们也借此祝周老先生健康长寿。但是,依然有部分作者作品的版权继承人我们没能联系上。在此,我们真诚地希望您们能够与我们联系,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稿酬和样书,更重要的是,有了您们的联系和鼓励,这样一本书的出版才能完满。
  •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是宗璞经典散文集,收录了《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松侣》等名篇。宗璞用优美温婉的语言,描绘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再现人物命运的起伏和历史变迁,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与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斗罗大陆之苍天之龙

    斗罗大陆之苍天之龙

    一万年过去了,魂兽之王苏醒了,开始带着苍天之龙以及魂兽们开始吹响反抗的号角。(本书继作者的第一本书,不过没看过的也没关系,故事并不复杂,不用专门去看上一本书。)群号:921572337或587391264
  • 当祝宸遇上了于穗

    当祝宸遇上了于穗

    在一起的第69天#“于穗,你有没有想过放弃我。”说出这话的时候祝宸身体微颤。于穗环住他的脖子,笑眯眯回答:“有那么一天想过。”祝宸眉头紧蹙,双手禁锢住于穗的下巴,厉声威胁的语气中带有一丝慌乱:“你说什么?”于穗神色自若,轻轻拿下祝宸的手,蜻蜓点水般亲了他一口。在他还没反应过来时,一个个字如山间清流般传来:“想过放弃你的那一天,会在61分,会在25小时,会在星期八,会在13月。”在一起的第369天#"于穗,你什么时候答应嫁给我。"电话里的祝宸问她。可电话那头只剩下呼吸声。"为什么不说话,你回答我啊。"祝宸手心的汗出了一层一层。"我...我在点头。"于穗已经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 秀琴

    秀琴

    王威廉 祖籍陕西关中,1982年生于青海省,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大学期间开始文学创作,在《大家》《读书》《书城》《天涯》等刊发表大量作品,曾被转载及收入多种选本。目前主要的小说代表作品有“法三部曲”之《非法入住》《合法生活》《无法无天》等。现居广州。小时候,每年春节,父母都会带我回西凤村,和我爷我奶奶一起过年。每回我都能见到那个郁郁寡欢的女人站在村口,嘴里念叨着说:秀琴,你哪去了,咋还不回家做饭去哇?我不敢多看她,跟着父母迈着急急的脚步往前走,但她发现我们还是赶了过来,问道:你们刚从外头回来的?看到秀琴没有?
  • 浪潮曲

    浪潮曲

    作者从创作的散文中选收了三十一篇文章,散文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部队的斗争生活,语言清新、朴实,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
  • 我不拯救世界

    我不拯救世界

    谁说穿越就一定要拯救世界。穿越到了一个蒸汽朋克的世界,在神秘学与科学相互倾轧的混乱年代里,西林干脆利落的拒绝了“祂”的有关于拯救世界的全部请求。“拯救世界的话,您还是去对别的穿越者说吧。”西林表示只想安安静静的当一条咸鱼,没事撩一撩自己的名义上的姐姐,为异世界的妹子做做饭,或者给心仪的漂亮女孩儿缝制两件高叉的旗袍……然后,就莫名其妙的就火了!【内容高甜,欢迎品尝】
  • 魂灵花园

    魂灵花园

    迦南街444号对黑客李菱来说,是她在S市发现的BUG。那里有座魂灵花园,会有各种各样的鬼客人来到。为实现儿时的梦想,李菱果断中断了自己的码农生涯,投身于为广大鬼魂服务的旅社事业中。
  • 念玉220

    念玉220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的是值得用一生去追随,只为一个答案,去确定……
  • 失落的珍珠(二)

    失落的珍珠(二)

    欢度刈草节野花和绿草争艳,鲜奶与草籽飘香的黄金季节,日子被说唱装点得色彩缤纷,如山口美丽的霓虹彩霞。他俩赶着畜群,朱布拉赶了几头驮着帐篷、粮食、什物的牦牛,绕着珍珠湖弯曲的湖岸,到远处疙瘩草滩去赶刈草节。朱布拉在离市稍远的一汪泉水边支起帐篷,旁边是水草繁茂的沼泽地。成双成对的男女青年,在沼泽地放牧溜跶,也许说着悄悄话,也许正商量几时支新帐篷。这是自古相传的风俗,也可能是近年的新风——这全是林夏的猜测。
  • 闪婚大叔,宠无下限

    闪婚大叔,宠无下限

    未婚夫出轨亲妹妹,她一气之下嫁给了坐在轮椅上的准妹夫。说好了一纸契约各取所需,他却把她宠成了全城女人艳羡的对象。“陆先生,站在我浴室门口做什么?”“陆先生,你不是高位截瘫么?我的那个东西是什么?”“陆正南,你这个骗子,我要离婚!”男人一把将她压在身下,“想离婚?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