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3000000031

第31章 器官的报复(科幻)

温蕾带着女儿简晶印出门,打算先送她去练琴房,再去医院上班。

到了小区门口,碰到了来找女儿玩的同学孙宁宁。温蕾用两句话打发她回家后,一路还忍不住叹息。

温蕾最大的希望就是女儿能认真学琴,实现她幼时的梦想,当个优秀的钢琴家。但女儿不太争气,经常说不喜欢弹钢琴,是被父母所逼。而上次孙宁宁和女儿去了一趟练琴房,随便弹弹,老师就夸孙宁宁弹得好,说有天赋。遗憾的是孙宁宁家里穷,父母只是环卫工人,供她上学都恼火,更别提什么钢琴了。

真是,想学的人没条件学,有条件的人却不知道珍惜!

把女儿送到练琴房,温蕾叮嘱了几句,就匆匆赶往医院了。那个患者已经在等待着温蕾了,温蕾换上白大褂,才把他们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怎么了?是不是复原得不太好?”

那是一个肾病患者,几个月前,温蕾主刀给他做了肾移植手术。患者很快健康出院了。现在他又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到了医院。

“不是的,温医生,我恢复得非常好……我们是想打听一下,那个为我们提供肾源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温蕾的脸有点沉了:“打听这个干什么?肾源的提供者说了,要对他的资料严格保密,当初你们接受手术的时候,也签了协议,不得打听这些……”

温蕾之所以有些不悦,是因为医院做器官类的移植手术,有些器官确实不能轻易让人知道来源渠道。

患者的妻子很快笑着解释:“温医生,我们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有点奇怪,所以想问问……”

“奇怪什么?”

“是这样的,我丈夫以前是个很懒惰的人,从来不下厨房,甚至连面条都不会煮……手术后,他变得很奇怪……有一次看到我做饭,他跟上来一起做,很快就来了兴趣,后来,他像变了个人,喜欢买菜、做饭,甚至喜欢上了吃西点,为此他学会了烘焙,做布丁、马芬、泡芙什么的,做得很精巧也可口……我对丈夫的这些变化有些不可思议,他骨子里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们想来咨询一下,是否跟肾的移植有关,如果找到了答案,我也不用疑神疑鬼地怀疑丈夫哪里不对了。”

“这样啊!”温蕾松了口气,笑道,“这是正常现象,有不少案例都表明,某人接受了器官移植手术后,性格或者性情变得大异,确实跟捐赠者或者器官提供者有关。这样,回头我查一下为你们提供肾源的人的资料,再给你们电话好吗?”

患者夫妻答应着跟温蕾道别了,并再次感谢!

等两人走后,温蕾立即就查了为那个患者提供肾源的人,果然不出所料,肾源提供者是一个西点师,极喜爱厨艺。

这一现象比较普遍,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名妇女,手术前有晕眩症,做了器官移植手术后成了一名登山爱好者;一个只有中学学历的家族妇女患者,原来连报纸也不爱看,看到文字就头痛,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后,突然变得好学起来,捧着各种大部头名著看得津津有味,丈夫都怀疑她想要成为一个超级作家;还有一个同性恋,在器官移植手术后,突然憎恨同性恋……美国学术界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记忆细胞现象”。

当然,也有些负面的影响,比如,乔治亚州一个五十七岁的老头索尼·格拉汉姆患了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他被列入等待心脏移植手术的名单。后来索尼接受了一个人的心脏捐赠,当时的捐赠条件规定不得打听捐赠者的身份,但后来索尼特别想感谢为他提供心脏的人,于是通过器官获取机构的帮助,他联系到了对方的家人,才知道为他提供心脏的人是死于开枪自杀。过了十来年,索尼·格拉汉姆也开枪自杀了……类似的器官移植手术后的负面影响也不少!

温蕾换下了白大褂准备下班。赶到练琴房,她问老师,今天怎么样。钢琴老师说:“老样子,晶印好像很不喜欢弹钢琴,逼她她也只是被动而机械地弹着。”

温蕾叹了口气,让女儿上车,就准备回家了。一路上,她脑里还浮现着今天那个患者的变化和查到的资料里显示的一切。突然之间,一个念头冒在她的脑海里,她被自己吓了一跳。看着女儿,她想了想,说:“晶印,妈妈先带你去孙宁宁家,你去找她玩,好不?”

“真的?”女儿有些不可思议的样子。

“你练了一天的琴,该玩一下了。另外,告诉孙宁宁,你明天还要去练琴,问她有没有兴趣和你一起去。”

“太好了,妈妈,我爱你!”女儿在温蕾的脸上亲了亲。温蕾笑了笑,很少看到女儿露出这么快乐的笑脸和温情了,自己是不是逼她过紧了?

第二天,孙宁宁早早来到了她们家,异常高兴。温蕾把孩子送到了练琴房后,叮嘱老师,顺便也教教孙宁宁,学费可以由她出。钢琴老师显得比较高兴,但拒绝了温蕾提出来的另付学费:“不用了,孙宁宁只是附带着学,重点是她很感兴趣,她可以和晶印共用一台钢琴。我们也很高兴有这样的孩子来学琴!”

温蕾笑笑,和两个孩子及老师告别了。

下班后,她去练琴房接两个孩子,问她们这一天的情况怎么样,老师有些高兴:“孙宁宁挺有天赋的,才学一天,她弹得就不比晶印差了,不信你听听!”说着让孙宁宁坐在钢琴面前,孙宁宁弹了首《蓝精灵》,她的指尖配合着美妙的琴声,把蓝精灵的轻快、活泼、可爱全通过旋律释放出来了。

回到家,女儿特别感激的样子,问:“妈妈,以后孙宁宁都可以和我一起弹琴了吗?”

温蕾正色道:“当然不行!”

简晶印的脸色立即暗淡下来。

“可以常去,但不能天天去。晶印,你要明白,孙宁宁有自己的父母,培养和教育她是她父母的职责。而以后你还要上大学,要当世界上最好的钢琴家,这一切需要很多的钱。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我们家不是开慈善事业的,没有能力再供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去当钢琴师,你要理解爸爸妈妈!”

“我知道了,谢谢妈妈,这个暑假能和孙宁宁在一起玩、学琴,我已经很快乐了!”

这一天,两个孩子学琴结束后,温蕾把她们带到了医院:“妈妈是抽时间来接你们的,还要回医院加班,你们两个一起到医院,就在医院里玩,等妈妈下班后,咱们再一起回家,好不?”

两个孩子答应了,温蕾找了个废针筒和布娃娃给她们,让孩子假装当医生,给布娃娃打针玩。等她把活忙完,她把孙宁宁叫了进去:“阿姨给你做一个简单的检查,看看你身体健康不,好吗?”

孙宁宁疑惑着,还是答应了。

温蕾快速地给她抽了血,然后保存起来,把两个孩子送回家后,她返回医院做了检验。结果一出来,温蕾有些狂喜,孙宁宁的肾源和简晶印的完全匹配!

没错,温蕾是想给简晶印做肾移植手术,这方面她可以说是驾轻就熟。那天那个患者提供的资料,让她意外之余,比较震惊,她后来还查了在她们医院做心脏手术的一个病人,发现对方也产生了“器官记忆”现象,那个病人原来是个郁郁寡欢的内向者,而向他提供心脏捐赠的人,生前却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手术成功后,那个病人也变得开朗而阳光,甚至喜欢上了他一窍不通的计算机编程!

现在看来,器官普遍有着记忆细胞。

其实温蕾已经相信女儿没有弹钢琴的天赋了,可是她不甘愿,她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个钢琴家,而不是当医生。受当时条件的影响,阴差阳错地走上了医学的道路,她一直希望女儿能继承她的意愿,当一名出色的钢琴家。但是女儿学琴的效果一直差强人意。孙宁宁表现出来的钢琴天赋,让她意外,是以,她萌动了为健康的女儿换一个肾的念头。

作为医生,温蕾很清楚,肾的移植风险比心脏小很多,而且提供肾源体的人如果健康、年轻,做了手术后,只要休息、保养得好,对身体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一个再完美不过的计划。只是等手术一成功,她就不可能再让孙宁宁跟着女儿去练琴了。

这天晚上,由温蕾值夜班,她把两个孩子带到了医院。两个孩子玩了一阵后,躺在床上装病人玩。温蕾将两人带到手术室,说:“妈妈陪你们两个做游戏,为你们看病好不好?”

两个孩子以为温蕾是想和她们一起玩,很高兴地叫好。

温蕾为两个孩子换上病服,接上氧气,然后开始做麻醉。很快,两个孩子就不省人事。温蕾熟练地分头切开了两个孩子的皮肤……

当天下午,温蕾已经打电话给孙宁宁的父母说过,孙宁宁在她们家,如果太晚了,就让孙宁宁在她家睡,回头她会送宁宁回家的。由于这阵子孙宁宁常往她们家跑,孙宁宁的父母也没起疑。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出院后,孙宁宁和简晶印都嚷着腰痛,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伤痕。温蕾安慰她们:“我只是给你们做了一个小小的检测,会有些痛,但过几天就好了。只要在家好好休息,很快就会恢复的!”

两个孩子放心了。温蕾让做钟点工的阿姨给两个孩子炖了补品,养了一天,然后买了不少营养品给孙宁宁,再把她送回家了。孙宁宁的父母挺过意不去的,一个劲地道谢!

手术后的简晶印果然出现了奇迹,她开始喜爱弹钢琴,技术日渐提高,让温蕾惊喜加欣慰。而且,简晶印在家也像变了一个样,以前她是个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在却很勤快,只是性格有时候变得有点内向,时不时还会冒出一句让温蕾吃惊的话:“阿姨,我不喜欢你!”

温蕾常常被她吓着,然后她觉得女儿似乎离她越来越远,有种说不清的隔阂,再也没有以前那种亲昵感了。有时候她有点后怕的感觉,但细细一想,只是移植一个肾罢了,女儿的心脏、大脑、思想,全都还是简晶印,怎么可能因为一个肾,就变成了孙宁宁?

丈夫也起过疑,温蕾解释说:“可能最近练琴太累了。咱们多包容下她,金太阳杯钢琴大赛马上开始了,也许比赛结束后,她就好了。”

这期间,钢琴老师一天比一天夸简晶印,说不比孙宁宁的天赋差,同时也问过孙宁宁为什么不来了。温蕾说她们家里条件有限,自己也不可能无限地供她学琴,毕竟孙宁宁只是自己女儿的同学罢了。老师也只能叹息。

很快,市里的金太阳杯钢琴比赛开始了。简晶印一上场就震动了全场,她的指法那么娴熟,韵律那么优美,引得众人都是不可思议的神色。温蕾更是激动,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实现自己的夙愿了。

简晶印不负众望,夺得了冠军。

主持人请温蕾夫妻上场,拿着麦克风对简晶印说:“获得了金太阳杯钢琴比赛冠军,你有什么要对爸爸妈妈和观众说的吗?”

简晶印说有,然后盯着温蕾,温蕾自豪地看着女儿。简晶印握着麦克风,看着温蕾,一字一句地说:“阿姨,你为什么要杀害我?”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了会场的每一个角落。全场无不震惊,温蕾差点昏倒了。

好好的一场比赛,全被简晶印的一句话给毁掉了。回到家,温蕾毫不客气地斥责女儿,为什么要在会场上胡说八道?简晶印却冷冷地盯着她:“妈,孙宁宁死了,你知道吗?”

温蕾大吃一惊:“怎么会?”

温蕾事后才知道了,孙宁宁回家后,父母责怪她变懒了,没有以前那样勤快,孙宁宁嚷着腰痛,父母还以为她在矫情。做了手术后最忌讳的就是劳动,如果好好休养,恢复过来完全不成问题,可孙宁宁的家境导致她没有条件休养,父母让她像以前一样承担家务,温蕾送去的那些营养品,他们也因为女儿偷懒嘴馋而不给女儿吃,说是惩罚她的懒惰,导致她身体日复一日地衰弱,并引发多种后遗症,等她父母发现不对劲时,已经来不及了。

温蕾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孙宁宁死了,女儿一天天变样,虽然她钢琴弹得日益精湛,但经常叫她阿姨,经常质问她为什么要害自己,经常憎恨地骂她两句。器官是真的有记忆的,孙宁宁肯定猜出了自己在医院被动了手术后,身体就变得异样了。

温蕾后悔死了,女儿成这样子,已经不是她的女儿了,就是她成了钢琴天才,又有什么用?如果,如果时间能退回去,她一定不逼女儿去学钢琴,一定不会悄悄偷孙宁宁的肾。可是没有如果了。

温蕾睡到半夜,常常惊醒,醒了就看到孙宁宁站在她的面前:“阿姨,你为什么要杀害我?”

一醒过来,站在她面前的是女儿简晶印,说话的也是简晶印,可是语气和神态分明就是孙宁宁。两个月后,温蕾不堪折磨,精神失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简晶印后来也常常不在家,温蕾的丈夫去找过女儿,好不容易在孙宁宁家里找到,她却不回来,说那就是她的家,她不会回去。可有时候,她又跑回自己的家,温柔地叫着:“爸爸,妈妈哪里去了?”

同类推荐
  • 入沪记(2007)

    入沪记(2007)

    不过对于我,我总还是有文化有知识有教养的人吧?要懂礼貌,懂举止,懂进退,懂政策,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听领导老师的话,听党和国家的话,听政府和老婆的话。应该先找到老婆的工作,因为这个好像更是主要环节——这其实是更难的问题——上海的工作不能说难找,但是,找有正式人事权力的单位就难了,要让人家必须和你签三年的劳动合同就更难了,一个没有上海户口,而且正在生育年龄的女人找这样的工作就更更难了。于是,只能等待。
  • 莫杀我

    莫杀我

    幸子是在三月份才觉察到这一点的。那是一个寒风刺骨、阴霾密布的午后。幸子经常和阳二肩并肩地在市中心建有拱廊、道路显得十分狭窄的商店的街上散步。这天两人正在向郊区电车终点站走去。阳二是幸子丈夫省一的同父异母兄弟,年方二十六岁。是一个比幸子小两岁的单身汉。可能是广告代理店制片人的工作性质使然,他非常擅长交际。他修长的身材,总是穿着一套笔挺的西装,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点纨绔子弟的派头。两人刚刚在商店街尽头的一幢大楼里看过试映的法国电影,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幸子结婚已经半年有余,尚未生育。
  • 大国医(第一部)

    大国医(第一部)

    河南郭氏平乐正骨已有二百馀年行医史,清代时医过慈禧太后,德高医精。郭家第四代传人郭一山,为延续香火,让郭氏正骨传承下去,又迎娶了小他十一岁的山村姑娘云大妮。迎亲路上,郭一山因救治意大利传教士马利奇与山中土匪结怨。喜宴上,土匪绑架了郭一山。新媳妇毅然女扮男装,上山与土匪谈判。最后变卖家产,典当慈禧太后赏赐的白玉药王终把丈夫救出。如此杀伐决断,令全家敬佩……
  • 诗云

    诗云

    著名科幻小说家,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老师的短篇科幻作品。
  • 官印和戏鼓

    官印和戏鼓

    李河,本名郝万民。1988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是在经济类杂志和电视台做记者、编辑,后进入辽宁省作家协会,做了十多年文学编辑,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在辽宁省作家协会所属辽宁文学院做教务工作。在《福建文学》《北方文学》《天津文学》《文学少年》《鸭绿江》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十数篇,出版长篇小说两部。当小臣红着眼,紧绷着脸皮喘着粗气,使出全身力气把他父亲和他四叔推下戏台时,戏台的一角正刮起一个小小的旋风。那旋风刮得很轻,很精致,很有诗意,同时又有些阴险,有些刻薄,搅得几片草叶和几缕灰尘翩翩起舞。
热门推荐
  • 大神求带躺

    大神求带躺

    【总有一天,我会站在领奖台上,向所有人宣布,你是我的女人。】电竞大神VS萌新菜鸟萧慕宸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情,便是答应习暖教他玩游戏。习暖:萧大神,等你带我上了王者,我们就去约会吧。习暖:大神,你要好好打比赛,我会一直为你加油的。习暖:大神,求躺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要打出去打

    要打出去打

    两朝相争,各方势力纷纷加入战局,天下动荡,江湖飘摇,无数英雄应势而起,也有无数英雄应势而落,当真是一个机遇和危险并存的大时代。不过这和李援都没什么关系,他一个小小的客栈掌柜,只想着避开乱世的漩涡,静静的做个美男子罢了。
  • 盛世天下之农门弃妇

    盛世天下之农门弃妇

    一贫如洗时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只可惜,新娘不是她这个小农妇!一纸休书快马加鞭,几年辛苦喂了白眼狼!种田、织布、绣花、喂牲畜,洗衣、做饭、伺候公婆、教养孩子。气血郁结,一朝睁眼,潋滟芳华。生不出儿子就来抢我的?唇边勾起一抹嘲讽,秦羽瑶一把护住儿子,飞腿踢飞一干侍卫——想要儿子?下辈子吧!这一次,她只为自己发光发热,她要把最好的捧到儿子面前!掂掂勺子,开开布庄。只不过想让日子好过点,艾玛,一不小心,却名动天下,最后万人景仰。还有,这个一脸猥琐笑容的妖孽男人是怎么回事,竟然敢觊觎她这个小娘子?------“瑶儿,想当年……”渣男当街拦住,欲作忏悔。啪!一锭银子丢过去,砸落他半边牙齿。“老娘就是后悔当初如花年华全泡在农粪里了,还敢跟我谈当年,我和你有个毛线的当年!”秦羽瑶用缠枝金钗拨了拨碎发。“瑶儿,话也不能这么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更何况我们还有孩子。”渣男继续好言劝着,他就不信这小农妇不看这点薄面替他求情。“爹爹?”边上的小不点跑出来,一脸臭屁道,“你哪一点像我爹爹?就你那副尊容怎么可能会有本少爷这么帅气的儿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宇文景身着蟒服,手摇折扇,深情款款地念诗。“我不做妾,皇帝的妾也不行!”秦羽瑶昂首擦过。白衣王爷噙着清浅笑容,薄唇轻启,丝滑的声音流淌而出:“瑶儿,坐到我身边来。”在一干羡慕嫉妒的目光中,秦羽瑶大步上前,在男人颊上一吻:“这是我的,你们都离远点!”“爹爹,娘亲……还有我……”
  • 全民格斗王

    全民格斗王

    拳是我的依靠,腿是我的杀招。人生就是一场无尽的格斗,击败眼前的对手就是目标。迅捷的招数如同艺术的舞蹈,赛场的热血掀起格斗狂潮。
  • 鲛泪珠

    鲛泪珠

    她在戈壁深处捡来一条天上掉下来的鲛人,它身上的密秘比她想象的还要多,古老神秘的血脉,奇特冰蓝的血液,它的心脏消失,他的记忆尘封,苏沫走上为他寻找根源的道路,一路飞花……
  • 李自成(第4卷):崇祯皇帝之死

    李自成(第4卷):崇祯皇帝之死

    本卷分上、下两册。反映的是崇祯十六年十二月中旬至崇祯十七年四月上旬短短百余天里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大事。李自成从米脂祭祖返回长安后,立即准备东征。正月初三,他亲率大军渡黄河,入山西,破太原,过大同,一路所向披靡,顺利抵达北京城下。当义军进逼之初,崇祯是留下或是南逃,朝廷上下意见各异,议而不决。
  • 乘风蹈海

    乘风蹈海

    当宁静的生活被打破,当我们走向宏伟壮阔的世界,我们是否想过回到过去?但过去真的能回去吗?人活于世,往往生不由己。文峰、文东两兄弟生活在海边牛家村,一次兽军浩劫,让得他们安宁的生活不再,父母大劫,两兄弟也由此失散,文东被母亲保护,得以修行,文峰虽天资优越,却不知所踪。
  • 猜想未来

    猜想未来

    关于此书:本书视角宏大,故事混乱,毫无逻辑,没有可看性。都是胡思乱想。科学没有尽头,神学只会被诠释。科技的极致运用就是改变人体的基建元素。
  • 没什么好怕的

    没什么好怕的

    一个无为而治的家庭,如何造就了睿智、有趣的小说家?巴恩斯式自传,坦诚、尖锐、幽默。《没什么好怕的》是家族记忆的探索,更是创作思想历程的追忆。阅读此作,可以一窥巴恩斯所有经典作品的原型。“我哥哥质疑记忆的根本真实性,而我质疑我们渲染记忆的方式。”《没什么好怕的》是巴恩斯的家庭回忆录,其中既有他与身为哲学系教授的哥哥的观念交锋,又有对家族往事抽丝剥茧般的探索;既是他对于死亡与永生、上帝与自我、时间与记忆之思考的梳理与追忆,又是对他崇尚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集体致敬。尽管巴恩斯郑重警告读者“这不是我的自传”,但这部作品依然为我们呈现了作者创作生涯的思想脉络,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福楼拜的鹦鹉》《终结的感觉》《时间的噪音》等所有经典作品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