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500000009

第9章 孝的起源与流变(7)

3.扬名显亲

唐朝“三戟张家”是有名的扬名显亲的将帅世家。京兆新丰(治今陕西临潼东北)人张俭的祖父张威为隋朝相州刺史,父亲张植是隋朝的车骑将军。张俭跟随唐高祖、唐太宗征战守边,官至行军总管、都护府都护,加金紫光禄大夫。哥哥张大师任太仆卿、华州刺史。弟弟张延师任左卫大将军,掌典羽林兵30年。唐制,三品以上官员得门前立门戟。唐高宗永徽(650~655)初,兄弟三人门前皆立戟,时号“三戟张家”。宋元明清时期,“三戟”一直是官宦贵族之家的代名词,诗人词客赞颂的对象。明代张煌言《寿鲵渊张相国》诗:“君不见吾家三戟世风流,杖履从容燕子楼。”清初诗人吴伟业《寿申少司农青门六十》诗:“相门三戟胜通侯,兄弟衣冠尽贵游。”

唐朝棣州(治今山东阳信)人任敬臣,5岁时母亲去世,出于天性的表露,哀号不停。7岁时他问父亲:“人怎样可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父亲回答:“扬名显亲,最为可贵。”他将此话牢记于心,专心致志地读书,进步特别快。汝南(治今河南上蔡)任处权读了他的文章,惊异地说:“昔日孔子称赞颜回贤惠,认为自己比不上。我不是古人,这孩子的心志,我也确实赶不上啊!”于是,任敬臣被推举为孝廉,任校正书籍的正字之职。父亲去世后,他好几次都哭晕过去。继母不忍心让他过度悲伤,多次劝他说:“你连做丧礼的力气都没有了,这能说你是孝顺吗?”他这才勉强吃饭。后来,任敬臣官至秘书郎,实现了扬名显亲的夙愿。

北宋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宋庠,幼年时同弟弟宋祁随父在外地读书。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兄弟俩同中甲子科进士。礼部奏宋祁第一,宋庠第三,章献太后不想让弟弟排在哥哥前面,于是,以宋庠为第一,宋祁为第十。弟弟是真状元,哥哥是实际上的状元,故人称兄弟“双状元”。而章献太后这一改,还真就巧了,宋庠在乡试、会试中都是第一名,殿试又得了第一,遂成为带有传奇特色的“三元状元”。这对父母来说,是多大的荣耀,可想而知。

4.生事爱敬,死事哀戚

《孟子·离娄下》讲:“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死可以当大事。”就是说养父母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有给他们送终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件大事。

父母去世后,子女要行“居丧礼”,须着丧服,按时哀哭,举行各种祭祀,还要居住在极其简陋的茅草庐中,期间只准喝粥饮水,睡草垫,枕土块,称作“倚庐、食粥、寝苫、枕块”。

西晋东阳吴宁(治今浙江东阳)人许孜,孝顺友爱,恭敬礼让。20岁时,拜豫章太守、会稽人孔冲为师,向他学习儒经,学完后就回家了。后来听说老师去世,非常悲哀,前去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吊唁,并千里送丧到了孔冲的家乡会稽(今属浙江),三年期间吃素、在灵前守护,恪尽弟子的孝道。不久,许孜的父母去世,他哀痛得骨瘦如柴,靠扶着拐杖才能站起来。许孜把墓地营建在东山,亲自背土,不受别人的帮助。有人可怜他病弱劳累,硬来帮他修墓,到了夜里,许孜就将墓拆掉重修。因为给父母服丧,许孜休了妻子,整天就住在坟墓旁边。他在墓边栽种了五六里的松柏林,有一只鹿弄倒了他种的松树,许孜悲叹说:“只有鹿不体谅我啊!”第二天,忽然看见鹿被猛兽杀死了,放置在它所碰倒的那棵树下。许孜怅然惋惜不已,把鹿埋在路边,为它作了坟。奇怪的事接二连三发生,不久猛兽又在许孜面前自杀了。许孜更加叹息,又把猛兽埋了。后来树木茂密,不再被破坏。二十多年后,许孜另娶了妻子,把家安在墓旁,早晚向父母请安,对待死去的父母就像他们还活着时一样。鹰和野鸡栖息在他家房梁、屋檐上,鹿和猛兽在他院子里交颈同游,都不互相攻击捕食。当地人称呼他居住的地方为“孝顺里”。

唐朝虢州阌乡(治今河南灵宝)人梁文贞被征去服兵役,服完兵役回到家乡后,父母均已辞世。他为没有给父母养老送终而悔恨不已,下决心补偿回来。于是,“穿圹(墓)为门,登道出入,晨夕洒扫其中”,还在父母的墓边搭了一座简易草庐,一直守候在那儿,几乎寸步不离,一守就是30年。为表达对母亲的忠孝之心,他30年来从不说话。如果家人或近邻有事要问他,他就在地上写字作答。有一年突降暴雨,山洪冲断了官道,人们不得不改道从梁文贞父母的墓前通过。从此,凡来往于此的人都能看到梁文贞为母亲守孝的感人一幕,人们无不为他的孝义所感动而流泪。据说有一天,天降甘露,从茔前的树下突然跑来一只白兔,在梁文贞的草庐前跑来跑去。乡邻们见状,都说那是梁文贞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上天怕他在此寂寞,就派白兔下凡陪伴他。

《新唐书·孝友传》还记载了几例父母丧期间极端的愚孝行为。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裴敬彝因母丧过度悲伤,哭瞎了双眼。庐州(治今安徽合肥)人万敬儒丧亲庐墓,刺破手指,用鲜血写浮屠书,写断了两根手指。万幸的是孝感天地,手指又都重新长了出来。

明朝洪武(1368~1398)年间的孝子侯昱,在东平州读书,听说母亲病重,马上请假回家,昼夜服侍汤药,衣不解带。母亲去世后,搭草庐于墓侧,寝苫枕块,蔬食水饮,旦夕哭奠。服丧三年才继续求学。朝廷下诏,旌表其门曰“孝子侯昱之门”。

明朝的权谨,10岁丧父,当时他哀痛甚至哭死过去。永乐(1403~1424)年间权谨官至光禄署丞。母亲90岁去世,他在墓旁倚庐守孝三年。明仁宗因权谨有孝行,封他为文华殿大学士,并对权谨说:“朕提升你,只是要给天下为人子者树立个典范,其他事对你不苛求。”还命令群臣要效仿权谨的孝义。明宣宗即位后,升权谨为通政司右参议。为表彰他的孝心,特在徐州户部山赐建孝子牌坊。

5.孝子万里寻亲

战乱年代,客死他乡,尸骨难收是常有之事,但孝心笃厚者却会苦寻不已,初唐博州聊城(今属山东)人王少玄便属此类。王少玄的父亲死于隋末战乱中。王少玄是遗腹子,到十多岁时,问父亲所在,母亲告诉他父亲在本郡城外西面为乱兵所杀。当时野外白骨枕藉,无可辨别。王少玄哀泣求尸,有人告诉他,可以滴血认亲。就是将自己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如果血渗入骨头,那就证明两人存在血缘关系。于是,王少玄于荒野中遍寻尸骨,一一刺血验对。经过十多天,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尸骨。但他已经是遍身病疮,体无完肤了。在今人看来,他所获的尸骨未必是真身,但他对父亲的真情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不能不令人感佩。

《明史·孝义传》记载了山阴(治今浙江绍兴)人刘谨三赴云南寻父的事迹。刘谨父亲犯罪,被流放到云南守边。6岁时,刘谨向家人问清云南的方位,常常对着西南方叩拜。14岁时他愤然说道:“云南虽有万里之遥,但天下哪能有没有父亲的儿子呢!”于是奋不顾身,前去探望父亲。六个月后他到了云南,在旅店里与父亲偶然相遇,两人紧紧拥抱,痛哭一场。父亲后来患病,刘谨上告官府,请求代父守边。当时的法律规定:年满16岁的长子,才能代父守边。他未成年,不能取代。后来听到堂兄去世,他只好回家料理丧事。丧事料理完毕,为了护理父亲,刘谨带着丧父的侄儿又来到云南。由于侄儿年少不服水土,他又把侄儿送回老家。刘谨变卖了家产,安置好侄儿,第三次来到云南,奉养父亲,一直到父亲去世。

刘谨虽未成年,却能孝敬父亲,鞠养孤儿,万里奔波,无怨无悔。父亲得到儿子的慰藉,侄子得到长辈的呵护,这才是高尚可贵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真孝、真慈。

6.父母在堂不受诏

“子到英年亲白头”,就是说儿子出仕当官的年龄,也正是父母年老体衰,需要儿女膝下尽孝的时候。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就是基于这种情况提出来的。

西汉琅邪(治今山东诸城)人王阳,是“父母在,不远游”的典范。《汉书·王尊传》载:王阳任益州刺史,见蜀地山路险峻,感叹说:“奉先人遗体,为什么要踏此天险?”遂以病辞官。后王尊任益州刺史,走到这里,问部下说:“这不就是王阳所畏惧的道路么?”遂不畏天险,勇敢地冲了过去,并说:“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后人称作“王阳回车,王尊叱驭”。

明朝鄢陵(今属河南)人梁策,被任命为成都知府,马上想起王阳、王尊的故事,感叹说:“我不学王尊叱驭,我要学王阳回车。”遂回家跪在父亲面前,请示父亲的意见。父亲大怒说:“为国家尽忠就不是孝吗?难道你就不知道《孝经》上讲的‘始于事亲,终于事君’的道理吗?”梁策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伏地不起。梁父举起拐杖要打,梁策无奈,才去上任。待三年考核完毕,便请求回家奉养老父。

明清两朝,官员中仍然流行辞官奉养双亲和为奉养双亲而拒绝出仕的风气。

明朝弘治九年(1496),进士陈茂烈任御史不久,即以母老辞官。到正德五年(1510),吏部因陈茂烈养母清贫,准备任命他为晋江教谕,让他用俸禄来赡养母亲,被陈茂烈推辞了。后来朝廷又每月供应他三石米,陈茂烈本想推辞,但在诏书的强制下只好接受了。

明朝江西佥事黄佐,听说母亲生病,便请求休假,可还没等到上级批准就回家了。朝廷令江西巡抚林富逮捕黄佐审问,林富上书说:“黄佐的确有罪,但是为了母亲,于情可原。”于是朝廷非但没治罪,还恢复了他的官位。浙江佥事宋景,刚上任几个月,听说母亲病了,马上弃官回家,朝廷也没追究。

还有的为了奉养双亲,终身不远游,不出仕。明朝长洲相城里(今属苏州)人沈周,父亲去世,有人劝他出仕,沈周说:“你不知道我是母亲的命根么?奈何为了升斗俸禄而远离膝下?”沈周母亲与邻居老太太友善,老太太家失火,无处安身,沈周的母亲时刻挂念着。沈周便把邻居老太太请回自己家,晨夕奉之若母,母亲知道后喜出望外。为了在膝下尽孝,沈周终身不远游,母亲90岁去世,那时他也快80岁了。

7.以孝齐家,同居敦睦

宗法家族观念的牢固,使古代产生了许多聚族同居共财的大家族,甚至有的几十代同居,长幼数千口。一个大家族就是一个小社会,要生活和生产必须依靠家规、家训来管理,而维系它的则是孝,即以孝齐家。

隋朝瀛州饶阳(今属河北)人刘君良,四世同居,族兄弟之间如同亲生,“斗粟尺帛无所私”。隋朝大业(605~618)末年闹饥荒,刘君良的妻子被私欲所诱惑,想劝刘君良分家,偷偷把院落中树上鸟巢中的幼鸟互相掉包,让群鸟争斗鸣叫。刘家人不知真相,都很奇怪。刘君良的妻子借题发挥说:“现在天下大乱,连禽鸟都不能相容,何况人呢?”刘君良听信了她的话,便分了家。一月之后,刘君良方才识破妻子的诡计,立即把兄弟亲人们召集来,哭着向他们说明了事情的真相,并休掉了妻子。从此以后,刘君良又同兄弟们和睦同居了。当时盗贼作乱,乡里有数百家人都依傍刘家来修筑土城,人称“义成堡”。唐朝初年,深州别驾杨宏业到刘君良家参观,刘家有六个院落,却只有一个厨房,子弟们都很有礼节,杨宏业为此赞叹不已。

其实,在多代同居共财方面,刘君良家还不是最典型的。唐朝张公艺九世同居,北齐、隋朝、唐朝均旌表其门。《宋史·孝义传》载,宋朝陈兢一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余口,不蓄仆妾,上下姻亲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有犬百余,亦置一槽共食,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

《明史·孝义传》记载的四世、五世、六世、七世,乃至十一世同居者多达数十家,均敦睦无间,家族昌盛。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浙江金华府浦江县的郑氏家族。

郑氏于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开始兄弟同居,到明朝天顺三年(1459)因火灾而分居,历经南宋、元、明三代,共13代,332年。累世同财共食,和睦相处,人数最多时达三千余人,孝义治家名冠天下,被称作“郑义门”。郑家有两匹马,只要一匹马外出,另一匹就因思念而不吃草料。元武宗至大(1308~1311)年间表其门闾为“东浙第一家”。明洪武十八年(1385),朱元璋赐封其家为“江南第一家”。建文帝御书“孝义家”三字赐之。明初文学家方孝孺《郑义门》称赞说:

丹诏旌门已拜嘉,千年盛典实堪夸。

史臣何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

元朝延长县(今属陕西)的张闰家族,和睦得让人称奇。张闰家八世不异炊,家人百余口,“幼稚啼泣,诸母见者即抱哺。一妇归宁,留其子,众妇共乳,不问孰为己儿。儿亦不知孰为己母也”。由于母亲辈共同哺育下一代的婴儿,竟然使婴儿不识其亲生母亲。

另外,从《新唐书·孝义传》开始,还记载了大量“刲股疗亲”的愚孝现象,本书后面还要叙述。

综上而观,正史中的孝文化有几个突出的特征:第一,孝行范围广,行孝的事项几乎包括了古代孝行的方方面面,为人们了解古代孝事提供了一个完备的“标本”。第二,有许多极端化的愚孝、假孝现象,如割股疗亲、守丧几十年、甚至以生殉死,等等。第三,孝子顺孙成为朝廷旌表的主要对象。

同类推荐
  • 元稹:只缘感君一回顾

    元稹:只缘感君一回顾

    本书以此花开尽更无花、夜合带烟笼晓月、莺藏柳暗无人语、花笼微月竹笼烟、春莺无伴啭空长、紫垣驺骑入华居、贫贱夫妻百事哀、曾经沧海难为水等八卷、约22万字的篇幅,采用诗词解析+人物传记+美文+小说+游记的方式进行创作,作者用诗一样的文笔以及充满古典韵味的气氛,解析元稹这位古代著名诗(词)人脍炙人口的作品,结合运用小说故写作的事的形式演绎其传奇人生,以及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书中元稹与莺莺的爱情故事,就是妇孺皆知的《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的原型。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山东大鼓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文化的性格

    中国文化的性格

    本书是梁晓声先生解读中国文化的一部新作,是一部梳理传统文化的读书笔记与思考心得。包括了对中国历史、文学、文艺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既有以时间为线索的宏观历史考察,也有对文艺作品的微观解剖,力图从中整理出一条关于中国文化、中国人精神气质总结性的内容线索。作者站在当下社会现实的立场,对照世界文化特色底蕴,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再思考,角度新颖、行文辛辣、富于思辨性。
  • 黄帝内经选讲

    黄帝内经选讲

    本书是作者钟永圣根据自己多年来学习《黄帝内经》的切身体会撰写而成。认为《黄帝内经》中华传统文化这一精神财富的精髓,值得炎黄子孙终身探究体悟,阐述了知阴阳,懂五行的古人,生活习惯与天地四时运转规律相合而健康长寿。提倡现代人应按照天地四时运转规律安排作息时间,尤其针对《黄帝内经》里的如“天之在我者,德也”等相关内容,强调人要心存善念,要真诚、谦让、柔和待人,人生命运一定会有改变。本书作者运用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让读者轻松学到和领悟一些《黄帝内经》自知、自保的智慧和真谛。本书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无敏感问题,不需报备,可以出版,请复审、终审审定。
热门推荐
  • 现代军车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现代军车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 那些关于时光的事

    那些关于时光的事

    大鱼文化&女报时尚联合重点打造近年来流行的短篇故事集;单篇大V推送近10万阅读量,读者疯狂转发朋友圈;20个让你眼睛下雨的故事,20种不同的心碎与成全;爱情有千百种样子,刻骨铭心的是你的名字。
  • 逆死浮生

    逆死浮生

    他死了……却又以另一种方式存活着。人间与死界,灵师与死神他能否再创传奇,拯救心爱之人。能否揭穿阴谋,大战一触即发。逆死的世界,等你来探索!
  • 绝活

    绝活

    二十年前,黄老锛在南宫城里丢过一次人,现过一回眼,蒙受了奇耻大辱。然后就少言寡语闷闷不乐,整日只反复说三个字:练功吧。再然后,黄家铺就不见了他的人影。找他拾掇风箱,说上山了。二十年前那个冬里,老锛误闯河北南宫县城。在南街刚撂下挑子。吆喝了一声:拾掇——风仙啵!街坊们就围上来看稀罕:这小子吃豹子胆了?(地方口语中“箱”与“仙;同音)一家店铺里还泼出几桶泔水,有猪就到老锛脚边来舔。小伙计拿棍子来撵猪,猪就嗷嗷地叫喊。铺子里女人就骂开了:喊!喊你娘那×!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还不快滚!猪跑了,铺子里还骂。
  • 这儿只是家茶馆

    这儿只是家茶馆

    “恭迎落英诸豪杰唯别给老子惹事”“敬送各门之才俊因大爷飞刀无眼”天水市"这儿只是家茶馆"新馆长叶一成刚刚到任,便有两个武林中人死在了他的面前——落英群岛,武林十大家族,非正组,小门派联盟,神秘的黄衣人,势力纠葛,家族争斗,阴谋层出。“事关武林存亡,我叶一成责无旁贷!!”————致敬金夫子,如约写武侠。现代武侠侦探剧,别有一番趣味。ps:找找看,谁是谁的后代,哈哈——
  • 又见鸾凰

    又见鸾凰

    第一世,她为三界献祭元神,而他为她违背他一直遵循的天道,偷盗仙草下凡历劫第二世,她是三界敬重的女君,他是凡间的一个藩王,她护他一世安宁,他为她万劫不复、甘愿为魔。后来她发现自己终究不过是他这局大棋中的一颗小小的棋子……“宣络……不,魔尊大人,我应该是你永生都会记得的人吧?”后来的后来,她残破的红袍上已经无法遮掩住伤口处的鲜血淋淋,“看吧,你终究还是爱上了我这颗棋子……真好……”她绝望的笑容终究还是狠狠地刺痛了他那颗已经千疮百孔的心,“再见,再也不见。”
  • 九皇妃

    九皇妃

    一朝穿越,腹黑轻狂的佣兵首领,竟成了大商皇朝著名的花痴草包女!丞相府楚家大小姐楚华容,绝色姿容却不识点墨,不顾世人耻笑嘲讽,整日追着当今第一天才美男四皇子跑,撞上南墙也绝不回头。一次郊游,竟被心上人毫不怜惜地丢进狼群,看她惊慌逃窜满身狼狈,只为博身边佳人开怀一笑!当楚华容再次醒来,美眸里再无迷恋之色,取而代之的是冷冽华光,讥笑地看着众人目瞪口呆的脸。重来一世,她本想活个潇洒从容,随心所欲。却被一道圣旨扰乱了步伐。而她,又岂是当初那胸无点墨、任人拿捏的草包女?谁守她护她,她定铭记在心。谁欺她辱她,她必双倍奉还。快意恩仇,人生潇洒。只是,那个男人允许吗?=﹡=﹡=小剧场:“你让开。他差点害死我,我非揍他一顿不可。”“此人危险。这仇,我报。”“他救过我,我要帮他站起来。”“其心不轨。那恩,我还。”“这是我的事!”某男优雅地掀了桌,“从圣旨到来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是了。”“事都让你做了,那我到底能做什么?!”某女眸光恨恨。“吃饭。”“还有呢?”“睡觉。”“还、有、呢?!”咬牙切齿的声音。“数银子。”半晌,女子暴走,“我去----”*本文一对一,女强男强,轻松宠文。
  • 和权载之离合诗

    和权载之离合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价蜜婚盛宠妻

    天价蜜婚盛宠妻

    这是走投无路后,买了一张彩票转运的故事,哪想遇到个霸道总裁。舒雨给以白眼,“快走开,不然给你好看。”慕尚城邪魅一笑,“我给你三百万,你作为我女朋友。”舒雨心中偷笑不止,“成交,可别反悔。”以为只是一场交易,哪知缘婚契成,从此陷入霸道总裁宠婚模式,简直花样百出。